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收录时间:2024-11-16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 一作:年年)

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诗词赏析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⑴掩:关闭。柴扉:柴门。

⑵明年:一作“年年”。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送别/山中送别/送友》王维 古诗鉴赏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送别/山中送别/送友》王维 翻译、赏析和诗意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第二年绿色,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第二年作一次:每一年)。*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王维桢,明人。

作者千古名句

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

出自《》[唐代] 王维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出自《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唐代] 王维

顾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犹豫,後必有悔。

出自《史记·七十列传·李斯列传》[唐代] 王维

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

出自《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唐代] 王维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出自《买花 / 牡丹》[唐代] 王维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知足矣

出自《围炉夜话·第六一则》[唐代] 王维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出自《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 王维

利莫长乎简,福莫久于安。

出自《韩非子·大体》[唐代] 王维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出自《除夕》[唐代] 王维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出自《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摘自清代曹雪芹的》[唐代] 王维

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