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收录时间:2023-08-04 09:32:49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望洞庭

诗词赏析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4.山水色:也作“山水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5.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刘禹锡 古诗鉴赏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望洞庭》刘禹锡 古诗创作背景

《《望洞庭》刘禹锡 古诗》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望洞庭》刘禹锡 古诗简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刘禹锡 古诗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望洞庭》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山水色作一次:山水翠)*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刘禹锡,唐人。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相关诗句

《岳阳楼望洞庭》[唐代] 刘禹锡

八月寒涛溅碧空,片帆悠飏信秋风。

探珠直待骊龙睡,莫遣迷津浩渺中。

《岳阳楼望洞庭》[唐代] 刘禹锡

风定空澄气浑然,恍如太极未分前。

只因有浪知为水,若遇无云总是天。

旧说君山嶷帝乐,新同老木识飞仙。

而今大洞黄庭客,又着题诗记岁年。

《岳阳楼望洞庭》[唐代] 刘禹锡

每因蜀水涨,横遏楚江流。

气象吞云梦,波澜彻夏秋。

风云几开阖,日月自沉浮。

欲济谁舟楫,乾坤独倚楼。

《登岳阳望洞庭》[唐代] 刘禹锡

对酒平临百尺阑,洞庭南望楚天宽。

中流雨散君山出,故国风高梦泽寒。

帆挂夕阳鹏际没,波涵遥月镜中看。

登临最易轻轩冕,惆怅沧浪羡钓竿。

《望洞庭》[唐代] 刘禹锡

琼田三万六千顷,七十二朵青莲开。

道人铁精持在手,啸引紫凤朝蓬莱。

龙子卧抱明月胎,须臾化作桃花腮。

嗟尔云槎子,何处忽飞来?蓬莱之浅今几尺?黄河之清今几回?云槎子,云是江上来。

但知东方生,卖药五湖上,不知张使者,北犯七斗魁。

云槎子,吾与尔何哉,任公钓竿在东海,潮压桐江江上台。

《岳阳馆中望洞庭湖》[唐代] 刘禹锡

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

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

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

《与庞复言携酒望洞庭》[唐代] 刘禹锡

南湖春色通平远,贪记诗情忘酒杯。

帆自巴陵山下过,雨从神女峡边来。

青蒲映水疏还密,白鸟翻空去复回。

尽日与君同看望,了然胜见画屏开。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唐代] 刘禹锡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

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作者千古名句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出自《》[唐代] 刘禹锡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出自《江南春绝句》[唐代] 刘禹锡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出自《卖炭翁》[唐代] 刘禹锡

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

出自《墨子·47章 贵义》[唐代] 刘禹锡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出自《石壕吏》[唐代] 刘禹锡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出自《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唐代] 刘禹锡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出自《元宵》[唐代] 刘禹锡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出自《寄全椒山中道士》[唐代] 刘禹锡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出自《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唐代] 刘禹锡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出自《悼亡诗三首》[唐代] 刘禹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一作:山水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