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雉》李峤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白雉振朝声音,飞来表太平。
楚国郊怀疑凤出,像鸡叫陈宝。
童子怀仁到,中郎作赋成。
希望你看饮水啄食,耿介独含感情。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李峤,唐人。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相关诗句
《白雉诗》[唐代] 李峤
启灵篇兮披瑞图。
获白雉兮效素乌。
嘉祥阜兮集皇都。
发皓羽兮奋翘英。
容洁朗兮于纯精。
彰皇德兮侔周成。
永延长兮膺天庆。
《雉媒》[唐代] 李峤
朱冠衮背一何鲜,声厉情骄目悍然。
若道物情皆锡类,雉媒争似鸩媒贤。
《雉山》[唐代] 李峤
为爱空门息世机,儒衣不著著僧衣。
渊鱼林鸟已闻法,更待当年瑞雉归。
《天柱雉儿行》[唐代] 李峤
当年江上扬风舲,淮山望极排空青。
今登天柱赏潜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禅业一室因栖寄,选胜寻幽产真伪。
虚廊揩藓读残碑,三百年前刊异事。
此山开闢至唐初,乾元中作金仙居。
彭门大师日崇惠,裁基创始成茅庐。
牛头道化将雄镇,浮世劳生未知信。
乘开石上诵莲文,非谓疏慵效精进。
空山白尽接清宵,坏衲披肩度寂蓼。
玲珑宛转断人虏,七轴圆音震海潮。
奇哉有物名缘会,锦绣毛衣胜彩绘。
常伴山难兴鹧鸪,优游饮啄烟霞外。
山梁畴昔叹时哉,此日祗园应世来。
昂头敛翼傍禅石,下风侧听忘惊猜。
醍醐洒尽烧心火,暮去朝还无不可。
宜成永向佛菩提,春燕秋鸿岂知我。
俄闻荒草蜕其身,梦魂夜告生为人。
幽奇溪石验端的,右胥遗翎迹尚新。
妙龄自厌居民俗,祝发依师隐林麓。
他经虽授难遽通,唯有芬陀利精熟。
师因叹息省前缘,法种慈薰岂偶然。
立名定骨標殊特,灵休表示为佳傅。
闲行宴坐何超脱,古鉴无麋罢挥拂。
登高临远快幽情,满目风光旧时物。
几席巾瓶侍服勤,半首孜孜十九春。
西原危坐顺圆寂,武珠数粒辉香新。
真源始觉初无碍,月转祭空水归海。
千圣徒中孰后生,一片灵台长不昧。
回观轮裹漫周啾,暖日和风戏未休。
恩冤追逐荡不返,六道三途岂自由。
君不见潘安夸射赋,洞尔胸兮穿尔嗉。
又不见退之咏猎诗,马前五色随离彼。
云间哮声惧鹰隼,草中窟伏尤狐狸。
鲁恭去后无消息,更有仁恩沾动植。
桑下驯游哺影时,未必儿童能隐恻。
浮屠窣堵镇盘罔,累闻继夕胜禅光。
圣贤田地亦如此,方寸凡情未可量。
蜀川鹦鹉持经法,舍利精荧满金匣。
至今忆日惨严滋,群类悲鸣绕层塔。
近几濡须释子家,松枝雀化皆称嗟。
织毫不动几寒暑,鄱然只恐临苍霞。
贤王国士称奇绝,巨石岂碑争颂说。
妙墨高文璨斗星,陵迁谷变相磨减。
也知灵识尽超冥,证出斯禽事顾相。
寄言嗜欲沈迷者,请看天柱雉儿行。
《留题雉山》[唐代] 李峤
座下闻经本至诚,改头易面悟前身。
信知大道无人事,一念真如雉化人。
《射雉场》[唐代] 李峤
外作禽荒内色荒,三千红粉日严妆。
潘妃纵有嫣然态,不步金莲到射场。
《自龙隐岩泛舟至雉山》[唐代] 李峤
晴溪几曲度澄湾,朝涉龙岩晚雉山。
林叟野僧休笑我,平生所得是官闲。
《雉山》[唐代] 李峤
营邱水墨师,不识桂林山。
半世阅渠画,今始陋坚顽。
岭边千奇峰,浓绀梳云鬓。
肩舆兀醉梦,所窥才一斑。
偶投雉岩宿,洞穴穷孱颜。
旁通赤明天,南极地所寰。
更登云外顶,下视江湾湾。
群仙无我笑,畏汝碧玉环。
我久堕尘纲,岁晚嗟良难。
往来等幻化,南北俱乡关。
却怜雪花儿,三生此山閒。
愿力不汝无,永悟无所还。
作者千古名句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出自《前出塞九首》[唐代] 李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出自《贫女》[唐代] 李峤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出自《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唐代] 李峤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出自《行经华阴》[唐代] 李峤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出自《没蕃故人》[唐代] 李峤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唐代] 李峤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出自《咏白海棠》[唐代] 李峤
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
出自《荀子·儒效》[唐代] 李峤
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唐代] 李峤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出自《氓的》[唐代] 李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