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令造句(57个句子)
外交辞令的意思:辞令:应酬、对答的言词。指外交上应对得体的言词。也指一般场合中得体、中听的敷衍应付性的言语。
辞令的意思:应酬对答的话:外交辞令|明于治乱,娴于辞令。[language appropriate to the occasion] 社交、外交场合中得体的应对言辞;口才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人忠厚,不善辞令
辞令造句大全
1.从某种意义上去理解它能算是社交辞令。
2.这位警察局长很爱好外交辞令。
3.可是,听了王枫那一番大度的、知情达理的外交官辞令,周琼反而更难受了。
4.不善辞令、厌恶应酬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于书林之中,游目四顾,俯拾皆友。
5.《礼记》说,孩子到了十岁,除了要学习“幼仪”,就是奉侍长者的礼仪之外,还要学习日常应对的辞令。
6.咱们之间说话就没有必要用外交辞令了吧。
7.激昂慷慨的辞令可以使人听了发狂;也可以使人行动起来,连命都不要,就象得了精神分裂症。
8.他们已心乱,不能再回答,且已穷于辞令。
9.而布朗却恰恰相反,令人印象深刻,不善辞令。
10.伟大诗人屈原博闻强志,懂得治理国家的道理,擅长辞令。
11.不过,除了技术辞令和戒酒互助会式的道德说教,他其实远比其他大多数采访对象更善于表达、更有吸引力。
12.他抽烟,喝威士忌,仗着巧妙的辞令和使人开窍、动人心弦的谈话混得很不错。
13.他善于辞令。
14.东方朔,字曼倩,西汉太中大夫,恢谐、幽默、善辞令,古代著名文学家。
15.当人们看到韩国的第一夫人赤手上阵亲自制作泡菜,不得不承认,这种亲民的举动比任何生硬的外交辞令都有效。
16.别人对我稍稍亲热一点,我就头脑发昏,产生对方对自己有意的错觉。每当意识到那不过是好感,或者是社交辞令,我就会厌恶自己,觉得受到伤害。东野圭吾
17.要有礼;要按外交辞令写;即使在宣战文告里,依然是要遵循礼节的。
18.她善于辞令。
19.夫社稷之臣,能立社稷,别上下之义,使当其理;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
20.可我们成了网中的鱼儿,别人撮一下,外交辞令动一下,一贯的、无可争辨外交用语,全国网民可以倒背如流?中国外交解决领土主权问的手段至今指向不明。
21.亚波罗是一位出色的传道者,他天资聪敏,善于辞令,他所传讲的信息既准确又有力。
22.她善于辞令而且古道热肠,即便对人直言不讳,也看得出是在关心他们。
23.有些祝贺者叫我是伟人。我相信这句话是诚恳的,但应该说,这是多余的辞令。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我并不感到我的躯体里有什么伟大的地方。我也许可以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坏的工作者,因为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和任何一种劳动。
24.屈原很有学问和才干,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5.梅映雪听得出这话中疏远的意味,不由赶紧拿了旗袍到洗脸间去穿,她本俐牙利齿,擅于辞令,但不知为什么,在这个强健有力的男人面前却半点得不到施展,心中不免懊恼。
26.虽然我不善于辞令,却是有学问的,我们在各方面,已经向你们清楚显明了。
27.辞令悦耳。
28.参议员善于辞令,讲起话来很能抓住人心,屋子里的一百来个人默不作声,聚精会神地听着。
29.她穿着入时,但不善于辞令。
30.《史记》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1.他善于辞令,口若悬河,真是当外交官的好人才。
32.这种说法是指代间谍行为的常用外交辞令。
33.因其“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受到楚怀王的重视,官居“左徒”之职。
34.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
35.细腻与风雅原是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在他身上使他的谈吐更耐人寻味,不亚于主教的辞令。巴尔扎克
36.你们的妈妈可能会告诉你们事情的不同版本,且可能会一说些恶心的事情来诋毁我,她一向巧于辞令,所以不要听她的。
37.某回音说明在此山安扎,犹恐祸及于贤父子,是以书上推辞令媛别择良缘。
38.他生性寡言,不善辞令,可一旦敞开语言的闸门,就有股撞倒南墙不回头的气势、他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发起脾气来,一句话能把人砸个跟头。
39.要善于辞令,但力戒空话。
40.他的顶头上司可能在那踱来踱去,思索着解雇他的辞令呢。
41.他虽然不是外交官,却能熟练地使用外交辞令。
42.不擅辞令的辛小丰,简直要揍比觉。
43.屈平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4.所有美国人都应从热烈的政治辞令中清醒过来,开始认真反思这一成就的意义。对于奥巴马来说,他的竞选成败就是美国梦最好的注脚。
45.尽管措辞温和,甚至算的上是无偏无倚的外交辞令,但希拉里此言却明显意在反对北京。
46.现在都答应他的请辞令了,还带着一丝距人千里的表情,不叫他“大哥哥,改口叫经理了”。
47.但在日常生活、学作品和外交辞令中,又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模糊性的词语,去表达一些特殊的语义,以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
48.其余手答函牍、演说底稿,均辞令得体,言简意赅,文采为久治文书者所不及,作者以诚接物、人情练达之作风跃然纸上。
49.据《史记》本传所记,屈原才高学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政治抱负。
50.学问渊博,技能高超,训练有素,富有教养,善于辞令,这是最高的吉祥。
51.这是官方辞令吗?
52.他生性寡言,不善辞令,可一旦敞开语言的闸门,就有股撞倒南墙不回头的气势。
53.我们知道,录口供,犯人讲话是一件很艺术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人们把在社交、外交等场合能说会道有口才的人就称作善于辞令了。
54.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
55.这位演讲者无疑善于辞令。
56.党又有了一位善于辞令的领袖,这是可喜的。
57.九代之文,富矣盛矣;其辞令华采,可略而详也。
辞令造句(57个句子)
辞令相关成语
一家之辞: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同“一家之言”。
一言半辞: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同“一言半语”。
一诺无辞: 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一辞同轨: 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一辞莫赞: 赞:赞美。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形容诗文写得极好。
一面之辞: 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指单方面的话,版面的看法。
以文害辞: 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以辞取人: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同“以言取人”。
以辞害意: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众口一辞: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传闻异辞: 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何患无辞: 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便辞巧说: 指牵强附会、巧为立说。
修辞立诚: 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假人辞色: 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待人。
假以辞色: 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光杆司令: 指没有士兵的司令,形容孤立的一个人
军令如山: 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利令志惛: 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同“利令智昏”。
利令智惛: 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形容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
利令智昏: 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利喙赡辞: 指口齿伶俐,辞令优美。
卑辞厚币: 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卑辞厚礼: 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卑辞重币: 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危辞耸听: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害怕
子罕辞宝: 比喻拒绝接受别人的珍贵物品
属辞比事: 原指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后泛称作文纪事。
巧言令色: 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巧言偏辞: 巧言:浮华不实的话;偏辞:便巧的话。指花言巧语。
带辞令字造句
带辞字的造句
- 上一篇:辞去造句(100个句子)
- 下一篇:瓷砖造句(100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