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学语文教学辅导·怎样写读后感作文1300字-初中初三作文
大学语文教学辅导:如何写好读后感
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下你的感受、经历、教育和启示,写出来的文章叫“读完的感受”。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的相关内容。如阅读情况、书名、作者、写作时间、原著或原文的内容总结等。写这一部分是为了说明感情从何而来,为后面的讨论做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简”字,阅读和写作的具体内容一定不能用大段文字来描述,但与感情直接相关的部分要简要描述,与感情无关的东西要省略。
(2)明确基本观点。选择感觉最深的点,用简洁的句子表达清楚。这样的句子可以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达的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可以灵活,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结尾,也可以在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在文章开头写下自己的观点。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一部分是议论文的这一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它通过设定事实和推理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和有说服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事实和推理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联系基本观点和实践。好的读后感要有时代气息,要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种“现实”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一种社会现象。在联系实际的时候,也要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是盲目的联系和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这些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概述原文”通常在“阐明观点”之前,但也可以互换两者的顺序。再者,如果第三步呈现的事实是社会现象或者个人经历,那就没必要写第四部分了。
写作和阅读后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重视“读书”。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觉是阅读的延伸或结果。你必须“读”,然后“感受”。不“读”,就没有“感”。所以,读完再写,首先要理解原文,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语句的含义,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2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文1600字-初中初三作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2000年新大纲明确提出“努力拓宽学生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提出“注重主观题,鼓励学生有独到见解”的倾向性意见。语文教学如何贯彻新大纲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拙见。
第一,营造氛围,追求创新。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复杂抽象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肯定是受到了一些环境因素的刺激。子曰:“不怒,不丧,不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取决于他们的心理自由。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有尊严地教学”的僵化做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把学生作为交流与合作的伙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支持他们表达不同的意见,鼓励他们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心理安全感,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氛围中开展活动,时刻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敢于问、敢说、敢想。同时,他们愿意创造,因为他们的创造性行为或意见得到了积极的评价和帮助。为此,我在教学中提倡五种权限:错了重复回答;允许不完全补充;分歧允许争论;老师有错可以提意见,可以“问下一步怎么办”。相反,如果学生总是害怕犯错,害怕在人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害怕老师的批评,害怕同学的笑话,缺乏一种轻松自由的心态,他们就没有学习的激情和欲望,又怎么能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更别说创新了?
二、鼓励质疑、发展、创新。
在“应试教育”中,“满堂灌”、“注射式”教学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想象、创新,不需要学生去质疑。不允许他们提出不同意见,只要能掌握所谓的标准答案就行,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学习是从思考开始的,思考来源于怀疑,而且经常会有怀疑,这样学生才能经常思考,不断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提问,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解决难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在教魏巍散文《我的老师》的时候,有同学提出了“梦中找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我什么时候能再见到我的老师蔡?"应置于文章末尾,文字含义通顺;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里,皇帝夸新衣服说:“我很满意!”有同学建议改成“我十二分满意”,更夸张幽默;有同学认为峻青名篇《海滨仲夏夜》教学中多次出现“软沙滩”和“凉海风”,单调呆板,修饰词缺乏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抓住机会,鼓励学生不仅仅是书本和老师,大胆提问和发表意见。因为思维的火花只有碰撞才会更加灿烂。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发展学生的想象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语文课本上的文学作品,文字纵横,寓意无穷,留下了许多有趣而富有想象力的空间。在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欣赏、思考、想象和再创造,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比如让学生写《皇帝的新装》的续集,把《花的话》的结尾段落改写成花间对话,用白话故事复述文章《狼》,描述诗《过故人庄》所蕴含的意境。从阅读理解的角度来看,“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想象力都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色彩。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一个意图多说,改变所谓统一唯一的标准答案和僵化的思维。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对错来判断,只能看哪个答案更合理更有创意。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提问和提问,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吹开万株梨树的花瓣”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