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农村调研报告
一、基本概况
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
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全部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其实,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
(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
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
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但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我们调查中发现,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有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六年未曾回过一次家。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理边逐渐形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取向与人生取向。
4、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我们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在家里,他们不讲求个人卫生,早上不洗脸漱口就吃饭,晚上不洗脚洗澡就往被子里钻;在学校,他们的学习没有计划,没有兴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业现象严重,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他们中抽烟的有,赌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于网吧的更是不乏其人,还有谈情说爱的,有些甚至还发生了性行为。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1.监护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在除父母外的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应对孩子更多的爱,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扭曲心理,觉得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爱自己。二是监护责任不明确。监护人往往从身体健康方面考虑问题,重吃饭穿衣轻学习教养;重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关心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忽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监护精力跟不上。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有的甚至同时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的精力就不够。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差,本身需要人照顾,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监护人自身素质较低。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今,一方面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远山村。因此,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的困境。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他们只能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因此,我们认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3、家长缺乏家庭可持续发展观念。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虽然经济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无处安身,他们大多是可以在家乡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们却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给孩子成长提供充实的经济支持,不惜抛家弃子,离乡背井而进城打工。他们唯一的收获就是让他们感到满足的纸币,而他们失去的是家庭的亲情,牺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来越多的、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这些都是他们用金钱无法买到的,更为可怕的是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4、复杂的社会因素难辞其咎。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过早过多涉足社会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其天真幼小,无法正确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与状况,分不清是非曲折。因此,网络游戏、色情影像、黑社会势力等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把一些与社会和道德格格不入的东西当作时髦去追求,当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把黑的当成白的,把对的当成错的,进而使他们在自己心理发展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存在许多的困惑与问题。比如,抽烟酗酒好爽,奇装异服好酷,哥们义气拔刀相助是英雄,谈情说爱老婆老公成必须品,等等一切,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身上都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社会环境也给社会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隐患。
社会因素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歧视农民工子弟。由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缘故,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的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弟无法享受与当地儿童同等接受教育的权益。
三、思考与建议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单是一个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我们调查组从近期和长远两个方面提出我们的建议。
鉴于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建议近期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建立以市、县(市、区)、乡(镇)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责任制,县(市)、乡(镇)政府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实行属地管理为住的原则,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县(市、区)、乡(镇)政府全年工作考核目标,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权益。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接受教育的制度和机制,使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当地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权益。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落实,不要纸上写的“同等”,实际操作中人为地制造各种障碍。享受均衡的现代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包括农村孩子应有的权力,也是我国政府的总体教育目标。同时,要改革学籍管理方式,为异地农民工子弟建立流动学籍,要取消异地学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度,要取消各种名目的借读费、建校费、捐资助学费,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入学的门槛,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儿童相同的接受同等教育的权益,使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
3、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各级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如优秀退休教师等),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成长服务。
4、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使得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在不断恶化。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一方面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另一方面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努力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我们必须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在___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热火朝天,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示范片都是在基础较好的地方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的新型政绩工程,真正基础差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无人问津,可以说是从未盼到过高级领导的“现场办公”,致使新型落后地区在产生,新的不和谐在形成,致使种地方的农民不得不继续通过进城打工的途径来维系家庭的生存,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群体和留守儿童问题有增无减。因此,落实___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我们应该坚持全面发展观,不仅“锦上添花”,而且“雪中送炭”;不仅注重修道路建楼房,而且重视办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且关注民本民生优化社会环境。总之,就是要建设全面和谐的新农村,最终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目的。
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第2篇 农村发展困难多就河南兰考调研报告
前言
由于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国家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东南沿海的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因为发展生产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从固定的集体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所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农民流动,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他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来到城市寻找它们新的生活。我们调研的兰考葡萄架乡贺村就是有着许多农民外出打工的典型村落。外出打工使一部份农民手中的腰包鼓起来,带回来城市的思维方式,更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自己致富而且带动大家一起致富,但是与城市相比确实有着诸多因素制约农村的发展。
农民的负担
这里谈到的农民的负担不仅仅是赋税上的,还有家庭上的、医疗卫生上的和教育上的。
在赋税方面,由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确实得到了实惠,我们走访的几十户人家差不多都知道国家的这一个政策,而且觉得自己确实得到了实惠。
在家庭方面,表面上农村和城市一样,家庭里有老人、夫、妻、儿女,但仔细想起来又不一样。城市里的老人一般都有退休金,现在退休的一般都有养老保险,生活有保障,但是农村的老人不能劳动,也没有什么保险,只有靠着子女供养,一旦子女不孝顺或者只有女儿,他们就面临着养老问题。年轻人在农村每天种着那点地(据我们了解贺村平均每人亩地,有的甚至更少),又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小孩子,比较困难。
在医疗方面,近些年来我们城市以及镇里都建立起医疗保险体制,而且相对而言手头的钱比较多,滤布有的甚至公费医疗,因为现阶段的医疗费用偏高,还处于温饱线上的农民很难有多余的钱来看病,于是有了小病只是到村里的卫生所看看,大病没钱治病就干脆等死。在贺村,我们就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一家的婴儿,可能是脑子里有病,家里已经花了两万多元钱,但是仍然治不好,所以孩子就躺在家里,孩子的父亲面对着我们没有说出几句话来。还有一家为了给丈夫治病,花掉好多钱,但是天不遂人愿,丈夫还是死去了,留下的是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和一万多元钱的债务。据村里人反映,村里的小诊所医疗效果也不好,但是去大医院费用又太高,所以,有病只好先在村里先治一下,如果不好就再去医院。
在教育方面,农村的家庭孩子相对比较多,国家要求孩子是八岁上小学一年级,可是贺村一般的孩子五岁就上学,家长只是简单的把学校当作托儿所,让老师帮着他们看孩子,只有家庭贫困,交不起杂费的孩子才会晚一些上学。对学校来说,虽然是九年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但是学校的孩子要学习就要买复习资料,学校会给孩子打印一些复习题,压滤机滤布这些钱学校也难以负担,这些费用就要加到每个家庭身上,这些钱对于农村的家庭来说就是不小的负担。
面对着这么多的负担,农民的生活维持在温饱上,正常生活的时候攒一些钱,儿女婚嫁、盖房子、治病都是支出的大项,所以农民无论是从精力上还是财力上都背上了相对沉重的包袱,想要自己发展起来,比较困难。我们曾经问过好多没有去打工的人为什么不去打工,他们回答家有老母亲要照顾,孩子太小需要照顾,诸如此类。
农民的思想意识
贺村有好多外出打工的农民,根据我们统计,有一半多去了广州,其它的有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外出打工回乡的时候必然会对村子里有影响,有好多都是回来之后又带着亲戚一起出去打工,他们把城市里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带回了农村。
我们走访的几户比较富裕的家庭,几乎都有打工的经历,有一家经过打工积累了资金,开办了废木料加工厂,有一户因为在外地打工看到好多高楼拆迁,废旧的门窗都没人要,而自己的村里这些东西还有的一用,于是做起了倒卖废旧门窗的买卖。从这些人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他们认为村里的农民头脑不开化,现在明显的就是种地不赚钱,像今年水灾可能还赔上本钱,有些农民还是固执的种那点地,而不是自己另谋生路。
虽然大部分的农民还是固守着自己的土地,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特别积极上进的农民。在贺村,我们采访了一批准备加入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农民,在他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对富裕的渴求,他们不满足于现在的生产模式,在河南大学的帮助下,他们读书明白了许多道理。他们的话让我想到了许多,我甚至想到了把农业生产搞成股份制模式的想法。
在婚姻生育问题上,一个和我相同年龄的姐姐说:千万不要早结婚,结婚不好,你不结婚不知道结婚的苦!这句话让我吃了一惊!我虽然知道结婚后会有好多问题要自己处理,但在一般人的心里婚姻还是纯洁神圣的,怎么到了农村就这样了呢?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人的具体情况,我们只是从一个侧面看到了农村家庭的问题。另外,村民一般都会生两个孩子,即使第一个孩子是男孩,自己还是想再要一个,原因还是孩子多好养老,但孩子多必然家庭负担又重了起来。
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思想意识还是需要更新的,一个家庭有许多孩子要照顾,自己永远只靠种地生活,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是不可能发展的。
农村的发展资金
我们国家已经建立比较健全的金融体制,但是大量的资金只投向城市,很少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从年开始,全国上千家农村基金会全部关闭;四大国有银行大规模撤并多家地县以下基层机构,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农村的邮政储蓄只吸收储蓄不发放贷款。因此现在农村剩下的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而且组织制度也很不健全,除商业银行有较为规范的组织制度外,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的组织体系都残缺不全。仔细推敲,无论是城市市民的存款、企事业单位的存款还是农村的农民存款,存到银行后大部分为城市的发展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实际上成为了农村资金的外流通道。
有这样的困难,在农村,人们一般都是用和亲戚好友借来的钱,或者合伙入股的方法来集中资金,但是这样都不是很正规的方式,一位农民大哥曾经说过,现在没人相信你借钱办厂子,因为以前有人说借钱办厂子,等借到钱后就逃之夭夭,大家对借钱的都十分谨慎。不仅在城市里农村也缺乏相应的信贷机制。
有人会认为不需要资金,那么农村是不是真的需要资金呢?一个鲜活的例子就在兰考出现了!兰考有一家五金加工店,他是一个人支撑这个店面,自己有旧车床一台,钻床一台,电焊机三台,自制的切割机一台,工业电扇一台。他对我们说现在他就是没有资金,要是有资金的话他立刻扩大生产,自己有土地可以扩大厂房,生产的产品也有销路,据说安徽凤阳都买他的产品,我们了解到,他曾经自己发明了地膜覆盖机等。这说明了农村还是需要资金的,而且是非常需要!
农村的体制
走访了许多农户,我们也走访了村里的干部,我们丝毫不怀疑我们的基层干部的能力和创造力,他们有自己坚定的信仰,他们是人民群众与国家的最直接的沟通者,他们能够比较充分协调两者的关系,但是复杂的基层工作使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
农民手上没钱,所以前些年收税的时候有这样的问题:作为收税人员确实应该依法征税,但是这家人本身根本就没有钱,收税人员只好按照抗税处理,于是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
农村本来就没有什么工业,商业也就是几个个体户,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的财务问题很突出,一方面乡村建设需要资金,另一方面收取的资金却很少,为了兴建贺村小学,修筑公路就只好借贷款,现在仍然欠外债万元,光靠村子的年收入难以填平这么大的漏洞。
结语
以上述说了都是农村的各个细枝末节,以及由各个细枝末节引发出来的矛盾和自己的观点,可能对于宏观的统计以及分析没有什么帮助,但是这些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是一个真正的村落给我的感受。农村虽然有思想观念先进的农民,但是还不够多;农村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是农民负担仍然不轻;虽然国家有相关的政策扶持,但是落实还不够……面对着诸多制约农村发展的方面,这些问题必须予以解决,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部分,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第3篇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xxx在参加信阳代表团审议时围绕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进一步促进农村改革发展,重点在粮食、根本在增收、关键在改革、出路在发展。他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改,明确表示支持信阳创办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农村改革发展实验区,根据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及xxx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抓好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经过深入实际调研,现将我县农村集体土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下步依法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集体土地基础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现状:土地市场是复杂而敏感的要素市场,必须发展和规范并重。公益性与经营性项目用地的界定、土地的确权、规划的落实、审批的程序、信息服务、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流转收益的合理分配以及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健全等诸多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矗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指以行政村或村民组为单位的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发证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再加上一些历史原因,致使我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未全部完成。当前,全县所有行政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已经结束,但所有权发证率只有20%,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151419宗,发证率为80%。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明晰。土地现状调查汇总的地类、权属都是以行政村为权属单位,实际工作中还是沿袭详查成果以行政村为权属单位进行管理,但在征地、承包等行为中还是与村民组签订协议,这就给我们集体所有权属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导致发证进展缓慢、权属争议经常发生。二是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发证积极性不高。由于新土地管理法出台和农民减负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的程序更加规范,而发证不收费用,乡镇、村人员工作积极性差,发证少,乡镇经常出现不经批准擅自建农宅的情况。三是第二次土地调查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尚需衔接。由于目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是采用最新的技术方法和行业标准规范,这就需要今后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也要按这些规范去操作。如何衔接两者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摆在农村地籍管理工作面前的一大课题。
(三)建议: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宣传。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是一项社会工程,要解决好用地和发展经济的矛盾,各级领导必须提高认识,亲自过问,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切实做到宣传在前,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自觉遵守土地管理各项法律法律,使农村土地权属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做到每宗地权属明晰,都有土地户籍。二是紧密围绕党的xx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完全到位。以便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有法可依,扭转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权属混乱,登记发证进度缓慢或不重视,有它无它的现象发生。
二、当前我县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一)集体农用地流转情况:我县属浅山丘地区,是典型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64.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0.8%,耕地面积129万亩,人均耕地仅为1.61亩。农业规模化生产很难形成,目前还处于集体农用地流转的初始阶段。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特别是粮食直补政策的出台,农民对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近几年,农村自发出现了转包、转让、出租、入股、互换等形式,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94173亩,其中农户自发流转的面积84673亩,涉及农户18762户;委托流转面积9500亩,涉及农户1526户。
1、我县农用地流转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流转范围来看,具有普遍性。二是从流转活动的参与过程看,具有自发性。整个土地流转活动基本上都是出租人和承租人自发进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基本处于自发状态。三是从流转方式看,具有随意性。土地出租户与承租户关系的建立主要方式是口头约定,在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中,有90%以上的农户没有签订任何形式的合同。四是从流转时间看,具有短期性。五是从租金的支付形式来看,主要是以实物支付。六是从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的关系来看,以亲戚关系和同村村民关系为主。七是租金支付差距不大,多数为每亩年租金100元以内。
2、存在的问题: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体制、机构不健全;二是没有建立农村集体农用地流转市常农用地流转管理不完善,缺乏信息平台,没有固定操作模式,土地流转大都是农民自发形成,以致程序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土地纠纷多,制约了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速度和规模。
3、集体农用地流转的作用:一是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二是集中规模生产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三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让部分失地农民放心、安心,专心搞第二、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四是有效遏制土地撂荒现象的发生;五是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随着国家一系列土地新政的出台,加大了对土地管理的力度。有限的用地指标都放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农宅等非农建设用地因无指标,无法进行正常申报,无法形成防疏结合的管理手段,造成了农村宅基地建设的无序状态,个别村甚至到了“法不治众”的地步。
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基本形式为:出租、转让、作价入股等形式。
2、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规划滞后制约了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出现混乱的状况在所难免。二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缺乏相应可操作的配套政策。我省xx年出台了《河南省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若干意见》(豫政办[xx]77号),但由于集体建设用地的来源缺乏合法依据(大部分都没有集体证),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土地流转没有得到真正规范。截至目前,我县没有申报、更没有办理一宗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手续。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只堵不疏,势必造成流转的私下交易,缺乏公开、公平、公正,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三是不完全的市场化,造成部分土地资产收益的流失。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因缺乏地价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和正确引导,土地所有权人在进行土地交易时,往往只考虑土地产出及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支付的各项税费成本,很少考虑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再加上土地使用权人压低地价,造成了集体土地地价明显低于国有土地。一方面使理应归所有者所有的土地收益流到了土地使用者手里;另一方面也使国有土地市场的运行秩序受到了影响。
3、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满足部分用地户的需求,有利于耕地保护;三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四是有利于发展乡镇经济,通过集体土地流转取得土地收益,可以补充乡镇经济和公共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强乡镇的经济调控能力,以保证乡镇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意见和建议
1、出台《集体土地流转实施细则》。参照国有建设用地出让、转让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早出台适应新形势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施细则,以满足当前流转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率,有利于维护集体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集体土地流转实际是土地使用权转移,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②流转前必须是有合法手续的集体土地,必须经村组集体组织同意,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要实行有偿和有限期使用制度;④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常比照国有土地出让,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协议、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流转;⑤制定流转合同文本,流转时签订流转合同;⑥流转的土地收益除小部分用于乡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外,归集体土地所有权人所得,用于农民参保及村组公益事业等;⑦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再次流转。
2、建立农村集体农用地流转市常确认农业部门为集体农用地(主要是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部门,完善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以乡镇为主,成立农村集体农用地流转服务中心,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负责农用地流转的政策研究,业务指导,纠纷仲裁等工作;确认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政策指导和业务办理。
3、建立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在集体土地流转有形市场的指导下,为供求双方提供便捷的信息和中介服务,确保土地流转的渠道畅通,规范管理。
4、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发证工作。对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前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及时完善手续,对新法实施后新增的集体建设用地,结合土地二次调查和新一轮规划修编,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出台一定政策予以补办用地手续,为土地流转打下基矗对不符合规划,没有合法手续的集体建设用地,不得进行流转,作为土地整理的对象。同时,在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时,要充分考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规划,并建议上级部门及县政府,拿出小部分用地指标专门配给农村建设。农民报建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势必造成新的违法用地现象的发生。
5、坚持“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规范”四项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稳步推进集体土地流转。建议创建统一的土地市场和运行规则,构建新型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体系,制定集体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制定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和运行方向。一是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养殖用地。xxx是养殖大县,编制好xxx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提出规模化畜禽养殖及其用地的数量、布局和规模要求。在当前土地规划尚未修订的情况下,国土部门对于xxx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实行一事一议,搞好用地论证工作,满足用地需求。如对xxx16个厂区的养殖用地都以农民集体土地流转形式提供的用地,落实了养殖用地的需求,依法保护了养殖企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二是xxx是花卉大县、花卉名县。县委、县政府已成立了花卉办,拟在312国道、京九铁路往南,以集体土地流转的方式建设万亩花卉精品园,促进花卉行业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第4篇 2023年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县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内容的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镇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
**镇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辖7个村,其中6个农业村,一个蔬菜村,76个自然屯,农业人口8853户3.47万人,农村劳动力1.5万人。全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7万亩,林地1.5万亩,水田1.85万亩。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xx年全镇gdp总量9.5亿元,增长7%,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2.02亿元,增长11%。全镇粮豆薯总产5.3万吨,粮食单产430公斤。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5.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6%。日光温室发展到51栋,面积2.3万平方米,普通蔬菜大棚2500个,面积16.7万平方米,年产蔬菜2.44万吨以上。畜牧产值实现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xx年向县内外输出劳动力9120人(次),创收3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00元,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收入达3646元,比上年增长13%。实行村财镇管,严格履行财务审批手续,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加强,xx年化解债务180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债务,农民政策性负担为零。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镇村道路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镇村屯公路383公里,实现了村屯道路畅通;农村计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农电网改造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农民自编自演开展文体活动,县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目前,全镇共有1所中学、18所小学,有3处晋升为省级标准学校,4处小学达到市级标准学校,12处小学实现了县级标准化学校。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科教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达1万人次以上,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xx年在全镇7个村实行了村干部直选制度,全面推进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全镇“两委”47名干部平均年龄为45.4岁,大专以上文化7名,高中、中专40名,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在指导全镇村务公开活动中,实行“五统一”(统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建档),做到“三为主”(村务公开以村“两委”、监督小组、镇农经中心为主),突出“一个重点”(以财务公开为重点),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可见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我镇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我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功能单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政府协调成立的多,农民自发组建的少,多数会员不缴纳会费,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助推力弱化。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但其性能、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免征农业税后,我镇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xx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5%,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我镇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县镇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同时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致使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当地群众有意见。六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就**镇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思路可理解为: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
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知识化: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村镇文明化:积极推进农村的“四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电话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镇村环境;编修村镇规划,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社会化: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我镇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xx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本文权属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koomao.com查看)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四)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级要有总体的规划,对全镇来讲,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五)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发展民俗文化表演和地域风情旅游;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本文权属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koomao.com查看)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六、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5篇 202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改造调研
实践时间:20xx年 xx 月 17 日-1xx 日
实践地点: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白鹿洞镇龙门池村
实践内容:龙门池村的改造与发展实践内容实践形式:走入农村,村民洽谈,拍照取景,文献参考
实践目的:进一步了解龙门池城中村的改造工程,目前的规划方案和改造后的发展前景,确切落实科学发展观。
20xx年xx月17日,我投入到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浪潮中,感受这份来之不易 的实践机会,学习自己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
一·龙门池村改造背景 龙门池村改造背景
近年来,郴州市城区城市建设开发浪潮高涨。城市日益变大、变美的同时,掩蔽于高楼 大厦后的“城中村”问题也凸显出来。因为经营、管理体制的二元模式,这些“城中村”里 存在的诸如环境脏乱差、违法建筑滥、火灾隐患多、治安形势险等现象,已在城市中造成了 不良的负面影响,损害了市民的利益,也破坏了郴州的形象。 因而,城中村改造已纳入城 市建设的议事日程,这是和谐郴城的需要,这也是我市加快城市化步伐、提升城市品位、提 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现代水平的必由之路。 苏仙区占郴州中心城区约一半面积, “城中村”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管理职责不 明,卫生环境差,少部分成为城市形象的“伤疤”。“城中村”的存在和无序发展,已影响 到建设宜居苏仙、文明苏仙工作,影响到苏仙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中心城区城 市整体形象和品位的提升。对“城中村”的强力改造已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加快“两城”建设、实现“三城”创建和“一区三中心”目标的现实需要! 郴州市龙门池城中村改造工程属市重点利民惠民工程, 龙门池村地处青年大道边, 南塔 岭脚下,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区之一。然而在城中村改造的工程中,必须切实保障农民切 身利益,如实补偿拆迁补偿金和保障安置房等,这样才可以实现和谐城乡改造,进一步提升 城市品位。
二·实践报告
1·前期改造试点工作 ·
根据20xx4年xx月24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 ,市委 、市政府决定对市中心城区建成区 、规划建设区村庄( 以下简称“城中村 ”)进行改造 。为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顺利实施,经市政府同意,就加快开展“城中村 ”改造前期工作做了研究与决定。 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 市委、 市政府决定在苏仙区白鹿洞镇龙门池村朱家组等5 个区域先行开展“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北湖区政府、苏仙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要按 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区联动、以区为主,规划先行、改造跟进,完善功能、改善民 生”的原则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将上述区域打造成城乡建设的“亮点”和“城中 村”改造的“样板”,为“城中村”改造工作探索好的经验和做法。
在 20xx3年 xx 月 xx 日下午, 总投资 xx 亿元的苏仙区白鹿洞镇龙门池村朱家组“城中村” 合作开发改造项目正式签约。这是我市首个“城中村”合作开发改造项目。 该项目是我市“城中村”改造的试点项目, 位于苏仙区白鹿洞镇龙门池村境内, 总占地面 积 59.9 亩,总建筑面积 20 多万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 xx 亿元,建设工期计划为 3 年, 将打造成为一个集金融、商住、写字楼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档商贸、住宅社区。按照计划,项 目投资方厦门华程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将先期注入运作资金 1 亿元, 用于该项目的前期启动工 作。 改造签约现场
2·农村居民对待“城中村”改造的希望与困惑 ·农村居民对待“城中村”
目前“城中村”已成为进城务工人员主要容纳地,成为城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以 最典型的郴江镇三里田村三里田组为例,其常住人口 xx52 人,但承租人口达 3000 余人,全 村 xx00 多户中 90%的有房屋出租,有 6xx%的依靠房屋出租维持基本生活,房租月收入也从 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而这种以租为业的思想在白鹿洞镇的村民中也很有市场,将近 90% 的城乡村民希望通过建房来取得租金收入,并把建房作为最大投入。村民对“城中村”的态 度也日趋复杂。据调查,有 xx0%以上的受访者期待“城中村”改造或者搬迁,但又担心失 去房租收入;有 32%的受访者表示保持原状,但又渴望加大基础设施改造,改善其居住环 境。
城中村” 3· “城中村”改造基本原则和思路
改造“城中村”是城市管理的需要,为群众创宜居环境。 市场化运作原则。 市场化运作原则。按照“政府引导、招商引资、政策推动、市场运作”的工作思 路,积极探索农民公寓建设和旧村居改造的可经营性项目市场化运作,引入竞争 机制,以项目和利益招商,吸引房地产商参与城中村改造,实现多方共赢。 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的发展是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更美好,改造“城中村”,多 以人为本的原则。 听群众呼声,多协调,使村民思想变通,行动支持,权益保障。 因地制宜,先试点后推开。 因地制宜,先试点后推开。从 20xx 年起,力争到 xx 年底完成我区“城中村” 改造试点工作,选取白鹿洞镇龙门池村等几个村组作为区“城中村”改造项目, 形成样板工程,积累经验后,再逐步在其他“城中村”推开,形成苏仙模式。
4·龙门池“城中村”改造井然有序的逐步展开(列举四例) ·龙门池“城中村”改造井然有序的逐步展开(列举四例)
(一 )郴州市规划局
关于龙门池村龙家组、袁家组村庄建设规划(调整)方案 公 示
苏仙区白鹿洞镇龙门池村龙家组,袁家组村民安置用地规划我局于 xx 年审批,根据 龙家组、袁家组的申请,拟对原有批准的安置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改。经研究,我局拟同 意其申报的村庄建设规划(调整)方案。依据《______<城乡规划法>;》、《湖南 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试行)》的有关规定,现将规划方案及相关资料予以公示,请广大市 民提出宝贵的意见。
龙门池村龙家组、袁家组村庄建设规划(调整)总平面图
(二)郴州市规划局白鹿洞镇龙门池村孔家洞组村民安置规划及建筑方案的公示
郴州市白鹿洞镇龙门池村孔家洞组村民安置用地位于该组集体用地内,用地面积为 6160 平方米,安置户数 21 户,每户占地面积 90 平方米,建筑层数 5 层。村民安置规划方 案已经我局业务例会研究同意。依据《郴州市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实施细则(试行)》有关规定,为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现将规划方案公示,请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
龙门池村孔家洞组村民安置规划总平面图
(三)郴州市规划局关于龙门池建材物资贸易中心用地规划修改意向方案公示
龙门池建材物资贸易中心用地位于白鹿洞镇龙门池村芳头组, 用地南临青年大道, 东临 龙门池村虎型坳组,总用地面积 9300.3 平方米。规划意向方案已经市规委专家论证,依据 《郴州市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现将意向方案予以公示,请广大 市民提出宝贵意见。
规划修改意向总平面及竖向图
(四)改造水淹区 ——郴江河综合治理龙门池村曹家坪段拆迁工作速写
即将改造的郴江河综合治理曹家坪段
据了解,今年 3 月动工的郴江河综合治理龙门池村曹家坪段项目,去年 9 月就已经取 得拆迁许可证。 实施该项目主要是为了对曹家坪段郴江河道进行综合治理, 有效提高郴江河 防洪泄洪能力, 切实保护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形成以河带路、 以景治河的风光带。 拆迁腾出来的空地,主要用于公益性质的沿江风光带、小游园、游道建设,以及城镇污水截 污干管的铺设、曹家坪基础设施的改造。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本次拆迁范围内具有合法产权的建(构)筑物,采取货币补 偿、产权调换两种方式。选择货币补偿的,按 2400 元每平方米计算,如被拆迁人有异议的, 由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再视具体情况协商。选择产权调换的,安置房统一建在青 年大道。被拆迁房屋(住宅)选择安置房产权调换的,采取被拆迁房屋产权建筑调换安置房 套内建筑面积,拆一还一。产权证载明为住宅现在作门面房的,在拆迁公布前依法取得营业 执照和税务登记并依法纳税的,在拆迁范围公示后无异议的,面积按住宅置换,经营面积 600 元每平方米予以补偿。 3 月 xx 日拆迁指挥部进场后,首先对拆迁范围内建筑物的面积、权属性质、使用情况一 一进行了摸底调查, 并张榜公示, 接受群众的监督与质询。 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征求意见稿) 形成后,指挥部又以书面送达的形式,把拆迁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表送达拆 迁范围内的每一户居民手中,共收集到反馈意见 332 条。在指挥部随机抽阅了 3 份意见表, 只见上面大家都坚定不移的表达了对城市改造、 提质工作的支持, 这不单是当地居民的福气, 也是提升整个郴州城市品位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5·龙门池“城中村”改造中遇到的问题 ·龙门池“城中村”
目前有不少市民反映,虽然龙门池村地处青年大道边,南塔岭脚下,是未来城市发展的 核心区之一,在近两年的政府规划中,也有对其进行规划改造的表述。但是,两年过去了, 龙门池村许多地方风景依旧。从村中所能看见的南塔一隅,树木稀疏;村内菜地遍布,不时 有阵臭卷来;唯一的一条磨心塘道路,据了解 xx 年初规划已出台并进行了公示,可是到 现在道路还是破破烂烂。 除此之外, 村中就是一些有碍观瞻的违建房以及纵多的垃圾堆和臭 水沟, 这些既影响了美观, 也不利于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 郴州当前正在积极争创“三城”, 城中村也引起了政府的足够重视, 可不知为什么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真心 关注城中村以及一些小街小巷的改建工作,让蓝天绿水走进郴州的每一个地方。 的确,“城中村”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即关系到每一个村民的切身利益,也影 响城市的整体布局与发展。然而,“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实现的事 情,这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必须做好村民的补偿和安置工作,对改造工程中 的资金管理也必须监管到位,严厉查处贪污腐败现象。 由于所涉及的改造面积之大,村民数量之多,资金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到位,需要通过 招商引资, 逐步规划好, 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 保障村民切身利益, 以科学发展观进行改造,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才可以 真正实现“城中村”科学的改造。
关于龙门池“ 6·关于龙门池“城中村”改造的几点建议 关于龙门池 城中村”改造的几点建议
1、严格规划控制,突出规划主导与约束作用。 严格规划控制,突出规划主导与约束作用。 首先, 做好旧村改造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融合工作。 城市总体规划要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 过程中对道路、停车、绿化等市政公用设施的需求,防止“二次拆迁”。其次,做好旧村改 造规划的编制工作。 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的编制, 科学制定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分期 推进方案,将其作为具体改造项目的强制性依据。
2、妥善落实居民安置,严格规范征地行为。 、妥善落实居民安置,严格规范征地行为。 这是“城中村”改造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也是改造成败的关键。在安置方法上,实 行原地安置、异地安置与资金安置相结合。在土地的使用上,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并取得 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后,改造开发前,其土地的合法使用人、土地用途不变,原农用地承包人 可继续承包经营。如开发征用,给予相应补偿。对采取彻底重建改造的“城中村”或城乡结 合部自然村土地按有关国家政策办理征地手续,使其转为国有土地性质。对拆违整治的“城 中村”,按土地划拨政策全部转为国有,其村民合法建筑在有关部门审核后发放房屋产权所 有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并允许交易。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坚持依法依规,补偿资金到 位,确保给农民兑现。
3、多形式推进试点工作。 、多形式推进试点工作。 “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可以按政府主导改造,社会资金参与改造,集体经济组织自行 改造等三种模式。政府主导改造是指以政府投资或政府与集体经济合作投资等形式,对“城 中村” 进行改造。 社会资金参与改造是指政府将拆迁及拟改造土地的使用权一并通过招标或 者通过拆迁后三通一平土地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土地使用人。 集体经济自行改造是指农村集 体利用其原有的集体建设地征收为国有后, 自行改造或与相关主体合作开发建设等。 韶关等 地城中村改造工作主要是采用后两种模式。
4、建立村民转居民的配套政策。 、建立村民转居民的配套政策。 由于城乡户籍二元体制, 农业人口与 “非农” 人口户籍存在很大的社会保障和政策差异。 因此,在村民转居民工作中,应优先解决“城中村”村民的就业问题,通过劳动部门职业技 术培训, 实现每户村民家中有一人城市就业, 同时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在征地资金中优先解 决农民的社会福利和保障问题,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社会保障待遇。
5、切实保护集体资产,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切实保护集体资产,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在城市化进程中,各村组都积累了大量的集体资金,其属村民共有财产。因此,建议在 区国资委的领导下,健全财务制度,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同时将这些资金纳入市区国有资产管理范畴,设立专户,定期考核和监管,使股份制公司正常运作,使参股村民从公司分红 中受益。
6、强化改造“城中村”的后续管理。 、强化改造“城中村”的后续管理。 改造“城中村”目的是改善人民居住环境,但“三分治,七分管”,必须重视改造后的 “城中村”管理,把“城中村”作为小区来实施管理,通过村民出资聘请物业管理公司,实 施水、电、卫生、保安等事务管理,同时可以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避免 改造后的“城中村”又变成新的“城中村”。
三·实践总结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 是五四青年的人生之路, 是我们经得起社会考验的方式之一, 是贯彻落实xx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将自身价值 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三下乡'活动, 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 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我想这对未来自己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 通过此次三下乡的活动,我认识到了城中村改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阶段 城中 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 其成因是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和 管理制度、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城乡二元行政管理制度、城乡二元 经济 体制与城市化发展不相适合, 一部分传统农村地区由于接近于城 镇地区而又滞后于城 市化发展,被城市建成区包围、半包围而成 为“孤岛”,未完成城市化转型的特殊地区。当 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将面临城中村改造的突出问题。城中村的改造,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 中不可回避的特殊阶段。 我市区进行“城中村”改革改造,一是有利于拓展城市空间置。“城中村”土地利用率低, 通过改造, 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为我市发展腾出新的空间。 二是有利于改变城市面貌, 提升城市品位。“城中村”布局杂乱,建设无序,形式土而单调。通过改造可重塑形象,提高 我区的品 位和竞争力。三是有利于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素质。“城中村”相对封闭, 管理滞后,环境脏乱差,通过改造,促其向现代城市方式转变,居住环境、思想观念、行为 方式、整体素质得到 提高。伴随着城市外延式扩张的深入,内涵式城市化被提到议事日程, 尤其是像龙门池村这样的老城区,对人居环境及人口素质水平较低的“城中村”改造,提升土 地价值,置换土地功能,是构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只有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学以致用,学有 所用。明确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确定自己人生未来发展的目标,延续着以前正确的道路, 坚持不懈的走下去,即便是风雨兼程,自己会永不退缩。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身为 21 世纪的青年,本身就应该有一种顽强的历 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我将以此次三下乡,重新认识自己,考核自己,树立一种适应当代 社会的做人理念和做事方式,将来可以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第6篇 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孩子。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孩子”规模已达xxx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因此,留守孩子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孩子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就留守孩子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本校学生中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孩子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学生xxx人,其中留守孩子xx人左右,占学生总数的xx%左右。据抽样调查显示,这些留守孩子,有40%的只有单亲在家且绝大部分是母亲在家;有30%的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xx%的家庭里没有监护人;其次都寄宿在亲戚家。这些家庭多则照顾2-3个。过多的孩子使家庭无法照顾周到,没办法进行教育,带来许多严重问题。
二、严重危害
极其严重 “留守孩子现象”有极大的危害性,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长时间的“关爱缺失”将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成才,许多问题少年都与之相关。它给家庭、学校、社会都带来不利的影响,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1、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留守在家与其父母分离,这是一种典型的“亲子分离”的现象。这种现象给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孩子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指导,进而成为潜在的问题少年。
2、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全民素质的提高。
有很多留守孩子中考以后就面临失学,有的甚至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未完成就中途辍学,即使完成了,也缺少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机会,他们走上社会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势必影响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三、留守孩子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孩子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在调查中发现:在留守孩子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孩子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孩子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许多留守孩子在周末喜欢骑自行车,学校的教育对他们苍白无力。一些班主任反应:这些学生本身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爱张扬,车速特别快,车技不高,所以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独立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弱,喜欢跟风随大流,很容易与社会闲杂人员混在一起,或成为侵害对象等等。
2、留守孩子生活普遍较差。
由于我镇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未掌握专长和技术,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性工种,干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资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维持家人和儿女的生活。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父母又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孩子的生活情况,导致部分留守孩子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据调查显示,xx%的留守孩子生活较差,xx%的留守孩子生活一般。
3、留守孩子心理出现偏差。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由于亲情缺失,孩子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孩子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孩子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留守孩子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据调查显示,留守孩子想念父母的占xx%,有38%的留守孩子父母每半年回来1次,xx%的留守孩子父母每年回来1次,8%的留守孩子父母几年回来1次,xx%的留守孩子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有的留守孩子从小父母就长期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一次,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孤独、自卑、冷漠、少语,很少或不愿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玩耍,只与个别人来往。这是典型的留守孩子心理出现了偏差。据调查此类心理现象的孩子占留守孩子的xx.3%。
4、留守孩子性格严重扭曲。
由于缺乏亲情的呵护,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留守孩子普遍出现自信不足,都说自己不出色、不优秀。严重缺乏自信,自信心不足。留守孩子有很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这种“隔代抚养” 又往往容易造成“保护过度”。对孩子过分溺爱,他们俨然成为“小皇帝”、“小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普遍存在任性、孤僻、内向、骄横、脆弱的心理,从而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5、留守孩子道德行为较差。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不少留守孩子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不少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父母在外打工,家庭收入水平提高,他们就常用物质来弥补对孩子关爱的缺失,这种现象固然好,但有时并未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使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还互相攀比。大部分留守孩子用这些钱上网、买零食,更有甚者,邀上几个哥们儿,到饭馆撮一顿,铺张浪费,节约意识薄弱。
6、留守孩子成绩普遍欠佳。
调查中发现:学校每年升入初中学习的学生中,留守孩子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大部分孩子成绩较差,周末或假期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在网吧经常看见他们的身影。在这些留守孩子中,xx%的学生成绩较差,4%的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xx%,xx%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孩子学习介入过少。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孩子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四、留守孩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措施不力。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发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留守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真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孩子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二是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三是学校对留守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
2、家庭对留守孩子的教育意识淡薄。
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一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二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三是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四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对,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3、社会对留守孩子的教育关注不够。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严重,对缺乏父母关爱,并在成长中留守孩子的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一是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孩子的不足;二是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孩子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
五、对策及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和劳动力素质,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城乡社会稳定,因此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留守孩子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1、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孩子的管理措施。
各级政府和学校都要积极探索对留守孩子管理措施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严格责任追究,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切实履行好管理和教育留守孩子的责任。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对留守孩子采取寄宿制管理。加强留守孩子在双休和寒暑假期间的安全教育,解决留守孩子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从而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2、加大投入,改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环境。
近年来,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增多,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可见劳务经济在社会进步、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对留守孩子的教育投入要下大力气,出台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并禁止一切影响和限制家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重新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创新机制,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有机统一。
对于留守孩子,以家庭为主体,加强学校、社会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的运作机制。家庭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给予必要的家庭关爱和亲情关怀,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经常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生长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学校要肩负起教育好留守孩子的责任,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有利于留守孩子身心健康的教育和活动,大力开发他们的潜力,激活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孩子的良好氛围,保证他们与健全家庭一样健康成长。
总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这就决定了留守孩子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并将愈演愈烈。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非常复杂,要解决留守孩子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与留守孩子自己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我所写的只是冰山一角、肤浅之谈,希望可以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第7篇 我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各级按照胡锦涛___“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本着“整体规划、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结合开展“百千万”帮促工程,培植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庄。最近,我们对部分示范村进行了专题调研,感觉收获很大,很受启发。从调查情况看,这些示范村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三、积极培育文明村风。倡导勤劳致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和睦邻里、尊老爱幼、健康向上的文明风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调查中,我们深切地感到,饱含着乡土气息的文明之风正在扑面而来。一是重视农民教育。比如,东昌府区堂邑镇刘庄村,利用村民学校教育阵地,经常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以及社会公德、伦理道德、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先后举办了文明村民、依法治村、农村卫生知识、农业技术知识、iso900
村里每做出重大决策之前,都要先召开两委会、全体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进行讨论,然后召开村民大会进行表决;村两委制定并完善了村务公开、村干部年度考核、两委干部守则等一系列启示之四:壮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从_____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发展情况看,阳谷的刘庙、东昌府区的刘庄、冠县的田马园、茌平的小杨屯等,都是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庄。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通过盘活集体资产、租赁经营、承包经营、股份经营等形式,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可以更好地改善公共基础条件、发展公益事业、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应该说,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根本特点和优势。
启示之五:改善基础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基础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的原则,通过争取政府投入、引导社会投入、鼓励农民投入、加大集体投入、引进外地投入等多种形式,加快改善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等方面的基础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启示之六,整治村容村貌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各村的基础条件不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也不一样。但无论基础条件好坏,新农村总要有个新面貌、新气象。要从各村实际出发,远抓新村规划建设,近抓村居环境整治。新村规划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撤并弱小村、改造空心村、培植特色村。有条件的村庄,要积极推广节地、节材、节能、美观、舒适的新型农村住宅。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要以“三清”(清理粪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栏)为重点,以“六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气化)为目标,全面治理“脏、乱、差”问题,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
启示之七,推进改革开放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来源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的不断扩大。先进村之所以先进,主要是他们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头,调动了内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借助了外部力量,形成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比如,他们有的完善双层经营机制,引导土地流转,强化统一服务,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有的走公司加农户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有的从优化经营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入手,大力膨胀民营经济,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的通过企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展开了现代农业格局;有的着眼于架起农民与市场、与科技、与城市结合的桥梁,大力兴办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既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也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等等。
启示之八,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的经济建设,它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多方面的内容。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中,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促进和保证作用。因而,不少村都以弘扬“八荣八耻”、促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村风为重点,以加强农村阵地建设为依托,以开展争创“文明村”、”文明街“、“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结合推进平安建设、和谐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思想教育,新农村的新风尚正在蔚然形成。
启示之九,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城乡差别表现在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上,根本差在农民自身的素质上。建设新农村的治本之策就是下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民。要结合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采取政策扶持、集体帮助、龙头带动、农民主动、社会参与的形式,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举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培训班,发展不同层次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大规模地组织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学习从事二三产业的专业技术及
第8篇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作为地处内陆、劳务输出的xx市,目前我市有18万多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市少年儿童总数的39.8%。为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湘办发(xx)15号文件精神,切实作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最近,xx市妇联会同市关工委、团市委、市教育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先后深入通道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洪江区横岩乡中心小学作调查,同时搜集了其他县(市、区)的相关情况,我们从中看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做好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也探讨了一些作法。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令人堪忧
通道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洪江区共有未成年儿童70367人,其中留守儿童24923人,占35.4%。芷江、通道两县留守儿童较多,分别占该县未成年儿童的44%和35.6%,而洪江区仅占19.1%。在三个县(区)的留守儿童中,父亲外出打工的占30%,母亲外出打工的占20.6%,父母均在外打工的占39.7%,其他情况占9.7%。这些孩子长期不能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亲情关爱。加之他们大多以单亲和隔代监护为主,单亲监护的占51.6%,隔代监护的占42.6%,事实表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隔代监护大都软弱无力。然而,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习惯行为养成、文化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失父母的关爱,缺乏有力的监护,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理障碍严重。多数农民工一年回家一次,有的几年不回家。孩子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呵护和相伴,导致心理失衡,常引发诸多心理病症:有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不安、冷漠自闭、悲观消极等。我们在通道双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向留守儿童作调查。当谈及父母外出打工挣钱,他(她)们满腹伤感,来的10个学生,3个迷茫发呆,4个伤心流泪。在座的老师说,留守儿童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他们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亲情;又如双江镇杆梓村留守儿童吴祥兵,今年7岁,刚读小学一年级。早在xx年,祥兵才一岁零二个月,父母就去杭州打工,一连5年未回家。直到xx年春节,母亲才离杭返乡居家。至今,母子在家相处一年多了,但孩子仍然不肯叫妈妈;平阳乡平阳村学生黄跃文,今年13岁。父亲去世后,母亲去广东打工四年未回。弟妹三人由外公监护。每天放学后,黄跃文要做家务给弟妹弄吃的。忙完后,他总是手撑窗台,含泪朝南方远眺……;另据芷江对14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83.6%的人心理阴影重。
二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留守儿童大多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中缺文化的比例较高,学习辅导使不上劲。而孩子又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不少的儿童把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也定为打工挣钱,学习缺乏热情,厌学、旷课、逃学、拖欠作业,学校成绩差的多数是留守儿童。如地处陇城的通道三中,今年在校学生389人,其中留守儿童260人,高达67%。据学校统计,全校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约75人,其中留守儿童63人,占84%;另外,我们调查的菁芜洲中学和临口、下乡中心小学,情况都相似。各校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均在80%以上。
三是道德行为走偏。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监护近乎空白,孩子们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自私任性、蛮横霸道、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从而导致行为偏差。他们在家顶撞祖辈,在校违规违纪,有的甚至迷恋网吧、电游室,染上说谎、吸烟、酗酒、打架等坏习气。如通道独坡九年一贯制学校,去年秋季开学后,有3个留儿童向老师请假回家取学习生活用品。第二天,3人假满未归,学校派老师四处寻人,发现他们在山上野炊作玩,险些引发山火,烧毁森林,成为“罪人”。在调查中,菁芜洲中心学校退休老校长陆初开,向我们介绍侄孙女陆居慧连骗“三老”的痛心事儿:年满13岁的陆居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她,今年就读菁芜洲中心小学五年级。3月初,她向爷爷谎称,说父亲没给零花钱,爷爷给了20元。接着,她又如法炮制,骗外公、伯爷给钱。陆校长叹气说:孩子要少许零用钱无可厚非,不诚实可不得了啊!
四是安全风险大。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处于无监管、自行其事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芷江对留守儿童作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105人中,受不同程度侵害的达20.44%,不好回答的占8%。该县碧涌乡(镇)一个四岁的幼女,遭受当地一个未成年男孩的奸淫。在外打工的妈妈得知女儿受到性侵害,当即昏倒在地。芷江一中1名15岁的姚姓女学生,家住上坪乡八关口村。该生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爷爷。xx年10月的一个双休日,小姚从学校回到家里,当晚睡觉后,被邻村一个16岁的男孩闯进屋里xx,并惨遭杀害。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各地带有普遍性、且事关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将继续存在并日益凸显。因此,我们不能消极回避,只能主动应对,大胆创新,卓有成效地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对策
怎样以开拓创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由点到面的调查,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各县(市、区)比较重视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从实际出发,注重针对性,对不同年龄、存在不同问题分别采取了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做法。根据通道及其他县(市)前段的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创办“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摇篮——幼儿园。
溆浦从xx年起,利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产和小学现有教师,解决办园条件,全面启动农村幼儿园创建工作,吸纳更多的农村幼儿特别是留守幼儿,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既盘活了教育资源,又服务了学生、家长和社会。溆浦的作法,在xx年的全省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得到了充分肯定和推介。目前,该县农村幼儿园已发展到72所,在园幼儿12864人,占农村同龄幼儿总数54.99%
通道采取国家、部门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学前儿童教育。xx年以前,全县仅县城办有3所幼儿园(其中1所公办、2所民办),其余各乡镇尚属空白。xx年以来,为解决农村幼儿的教育管理问题,特别是改善留守幼儿的学习、生活条件,除县城和集镇社区又增办3所民办幼儿园外,县里的21个乡镇中心学校,相继办起了幼儿园。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办幼儿园25所,其中民办幼儿园5所,占总数的20%。入园幼儿2685人,其中农村留守幼儿达35%以上。这些幼儿的父母虽然外出务工,但孩子们在幼儿园受到了正规的学前教育,享受到应有的预防接种和其他医疗保健服务。如座落在县城的民办通道实验幼儿园创办于xx年,现有教职员工22人,入园幼儿保持300上下,留守儿童占1/2。为进一步发展幼儿教育,该园又于xx年秋季投入资金,维修睡床、桌椅、更新电视机、dvd,增添了小精灵隧道、蹦蹦床、大型冲气垫床、滑滑梯等设施,购置了一批桌面玩具,为幼儿活动增加趣味性和健身功能性。同时,还聘请园外优秀老师来园为幼儿授课。在幼儿园里,我们目睹孩子们个个文明礼貌、活泼可爱,满脸挂着健康快乐的笑容。几年来,该园越办越好,赢得了社会各方好评,荣获xx年度通道优秀民办幼儿园称号。
2、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重点吸纳“留守儿童”住校寄宿。
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既是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对“留守儿童”加强教育管理的有力措施。xx年以来,通道抓住学校布局调整的机会,先后在江口、下乡、木脚、县溪、溪口等5个乡镇扩大寄宿制学校规模,吸纳低龄“留守儿童”住校。5个乡镇共投入办学资金162.79万元,其中建设资金143万元,学生伙食补贴19.79万元。一年多的实践表明,这一作法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很管用,受到家长们的欢迎。如县溪镇中心小学从xx年下学期开始,学生住校寄宿向一、二年级延伸,实施低龄学生住校寄宿。全校寄宿生由原来的316人增加到436人,其中“留守儿童”199人,占45.6%。学校针对低龄儿童年幼、自理能力差的情况,专门制订了学习、生活、安全保障等管理制度。同时,采取调整内部员工的办法,安排了3名专职生活辅导老师,负责低龄儿童住宿管理工作。晚上就寝,轮流为孩子们值班监护。早晨起床,帮助或指导他们洗漱、整理内务。在学生食堂新增了5名餐饮服务人员,承担食堂采购、卫生,为低龄寄宿生上餐具、分发饭菜、收洗餐具等。对低龄寄宿生及其他住校寄宿生的人身安全保障,学校从加强安全教育这个根本抓起,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和防火防灾防毒防病教育,并筹集资金3万多元,将学校围墙加固加高,建了门卫,配了2名专职安全管理员,从周一到周五,对寄宿生实行封闭管理。特殊情况需要离校,经请假后凭ic卡在门卫口刷卡出入,控制学生随意外出,减少了安全隐患。此外,每到双休日有200多名寄宿学生回家、返校,往返要乘坐火车,学校精心监护。学生周五离校,老师护送进站上车,学生周日返校,老师进站接车。有序的管理,周到的服务,为全校学生,尤其是低龄留守儿童学生创造了安全、稳定、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家长们高兴地说:送孩子住校寄宿,读书有人教、吃住有人管、安全有人护,我们放得心!xx年春季开学,学校寄宿生由上学期的436人发展到510人,增加74名。
3、招募“家长助理”,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
从通道看,“家长助理”的招募,主要在学校内部进行,让有条件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出任。xx年以来,全县通过学校招募“家长助理”1000多名。许多学校为留守儿童制作了成长档案,“家长助理”经常与“留守儿童”交流,随时掌握其思想行为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解惑释疑,打开心结;“家长助理”对“留守儿童”定期或不定期家访,上门与监护人沟通,反馈孩子成长信息,帮助监护人共同作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可信,增强成长进步的自信;“家长助理”还对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帮助,如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青春期心理变化,关注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的性安全防范,妥善处理病痛、意外伤害等突发情况,让孩子们体会到“妈妈老师”、“爸爸老师”的亲子真情和“家”的归属感、安全感。双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在校学生898人,其中“留守儿童”278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1%。该校为其中的特困“留守儿童”招募了“家长助理”。年仅8岁的三一班男生杨秀敏家居离校20多华里的纯侗族寨子——罗武村。父母外出打工,靠爷爷奶奶监护。xx年秋季进入双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三年级读寄宿。小秀敏生活自理能力差,与老师、同学用汉语交流有困难。入校后,学习跟不上班,加之身体原因,晚上睡觉常尿床。学校招募杨艳娥老师出任杨秀敏的“家长助理”,杨老师尽职尽责,挤出时间为小秀敏辅导汉语拼音,帮他把日常生活用语中的侗话改成汉语;课后陪着他作作业,及时指点解难;到了雨季和寒冬,小秀敏常尿床,杨老师就为他烘垫单、洗衣裤;平日里,还要为小秀敏代管餐票、零花钱,督促他按时服药,治疗尿床毛玻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秀敏在杨老师的真情关爱和无私帮助下,学习已能跟上班,去年期末考试成绩有了提高。现在,身体状况也有好转,晚上尿床现象少了。目前,通道打算扩大招募范围,从身体好、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老师及其他“五老”中招募“家长助理”,并对前段招募工作进行规范、完善。
4、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带教活动,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
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通道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以不同的方式,投入到扶助“留守儿童”的行列。一是县属机关单位动员了60多名青年志愿者,率先组建关爱“留守儿童”队伍,xx年7月在县城举行启动式,并招募64名“知心哥哥、知心姐姐”与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交朋友、寻知音活动。当年11月,团县委组织近100名“知心哥哥、知心姐姐”到独坡、牙屯堡等乡镇,走访看望“留守儿童”,同他们谈心交心,对其中的特困生还赠送1100余元慰问金,捐赠书籍500册,文体用品4套,受访“留守儿童”十分感动,说“知心哥哥、知心姐姐”比亲哥亲姐还亲。二是县妇联、广电局联合在县电视台开办“同在一片蓝天下成长”节目专栏,反映“留守儿童”的心声,颂扬关爱“留守儿童”的事和人,营造全社会真情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三是县关工委发动“五老”以开展“十、百、千”老少交友结对活动作为平台,为“留守儿童”献爱心,解难题。如陇城镇关工委组织“五老”队伍250余人,与200多名“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根据帮扶对象的不同,有帮教的、帮学的、帮管的和帮困的。镇关工委委员、退休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卢云来,用自己省下的退休金为地处陇城的通道三中5名特困“留守儿童”一次性资助3600元,并与其中的初三学生吴春鹏结对交友,签订了长期资助协议,商定每学期资助200元,直到大学毕业。吴春鹏受助后,对自己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读书用功,学习成绩变好,待人文明礼貌。通道三中关协会长、退休老校长龙幸福,为了“孙子”当“孙子”,三番五次向深圳多乐善慈善总会求援,筹集资金1xx多元,资助以留守儿童为主的贫困学生。陇城250多名“五老”开展老少交友结对,都收到了好的效果。四是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如新星房地产公司老总刘金平,近两年共捐款3万余元,为2所小学修缮校舍,扶持“留守儿童”读书。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诸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在我市许多地方,一些县(市、区)基层部门(单位)和社会力量积极行动,伸出援手,真情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关爱行动还是比较零散,整体力度较弱,教育管理仍然滞后,与中央、省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作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是关键。市、县(市、区)、乡镇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整体推进的力度。
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市、县(市、区)乡镇各级党委、政府要抓紧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湘办发(xx)15号文件精神,把作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摆上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尽快建立以各级党委、政府牵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设立专门工作班子,由党委、政府明确分管领导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相关组织、宣传、教育、农办、公安、财政、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司法、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党委、政府相关副秘书长或办公室相关副主任为专门工作班子日常工作协调人。联席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按照会议要求认真作好各项工作。
二是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湘办发(xx)15号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确定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具体职责、任务和目标。如教育部门要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作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入校入园入托工作,将其中的贫困生纳入“两免一补”范畴,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要在农村中小学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配备专门教师负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咨询,认真落实监护人联系,管理教育及寄宿优先等各项制度。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分管领导,安排专人负责,落实责任目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作,提高效能,形成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是建立督查评估和激励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列为考核基层党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评估办法和奖惩问责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表彰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2、立足市情,明确和落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具体对策、措施
新形势下,我市一些市直县(市、区)直部门(单位)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采取了一些对策措施。如开办幼儿园,吸纳更多的留守儿童入园接受学前教育;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校寄宿;招募“家长助理”,为留守儿童弥补亲情,增添家的温暖;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等。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策符合市情,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另外,还有外地市、县在中小学校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对留守儿童加强心理疏导及发挥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建立校外活动阵地,克服假期留守儿童教育空档现象等措施也行之有效。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将这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纳入政府行为,通过印发文件、召开座谈会或现场经验交流等形式进一步加以肯定。同时,就相关对策措施订出实施规划,限期完成工作目标,使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真正成为党委、政府统揽协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3、进一步改善条件,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适当加大财力投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好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相应的财力支持。各级党委、政府要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当前,要大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住宿条件,积极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扩大留守儿童寄宿规模。据市教育部门初步规划,全市需建农村寄宿制学校364所,现已建成211所,计划今年再建53所,明年、后年各建50所。从通道5个乡镇中心小学实施的结果看,平均每个乡镇32万余元。如按通道的投入概算今后三年内,全市每年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需增加投入1600万元;另外,要对农村留守儿童“阳光驿站”建设资金和职能部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所需工作经费给予支持;还有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专职教师培训需要提供必要的经费等。这些需要增加的投入,主要靠公共财政解决。我们建议盛市、县(市、区)按一定比例分级筹措。其次,可通过社会化运作,进一步发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基金”,做大可用财力。再次,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出资直接参与扶贫助学,兴办留守儿童托幼服务机构、校外活动阵地等,减轻公共财政负担。
二是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今后,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扩大,幼儿园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入校入园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大量增加,幼儿园保育员人手不够;中小学需要新配心理辅导老师,其中寄宿制学校还需新配生活辅导教师、增加食堂餐饮服务人员等。因此,请求市里在教育系统内部挖掘人员潜力的基础上,对乡镇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按在校在园师生比例核编,适当增加相关岗位人员编制,确保作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4、要下大气力优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古时“孟母三迁”,说明良好环境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要协调相关部门,下大气力优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性,报道各地关爱留守儿童的好经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舆论环境;公安、司法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社区、学校或其他监护人监护为辅,国家执法机关法律保障的监护机制,提供法律援助,加强安全保护,及时办理损害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严厉打击侵害他们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构建稳定、安全的生存发展环境;公安、文化等部门要经常对文化市场进行执法检查,定期对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净化文化市场,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文化部门还要加强公益性上网场所建设管理,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农村社区,利用文化馆(站)、图书馆等场所开辟未成年人公益上网场所,建立绿色专区,满足未成人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上网需求,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第9篇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查时间:xx年3月
调查地点:肇源县福兴乡
调查目的:围绕福兴乡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实际现状,结合此次省委党校学习所得,针对乡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以“群众最关心、发展最现实、问题最突出”为根本,切实反映实际建设情况,查找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发展思路及对策。
一、基本现状
福兴乡位于肇源县最东部,北邻肇州县,东接肇东市,地处“三肇交界”,全乡幅员面积143,911亩,耕地面积97,708亩,辖7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 5152户,人口20812人。这里海拔176.3米,没有水、草资源,因此,玉米种植成为了福兴乡群众年复一年的谋生手段。然而,近几年,福兴乡结合地域资源优势,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民生事业持续繁荣。具体情况如下:
(一)经济发展迅速
作为传统玉米种植的农业乡镇,福兴乡一直在各项惠农政策中寻找机遇,经过几年的产业调整,现在已经跳出了传统农业圈,并形成了“七化”的发展态势,即:棚室产业壮大化、畜牧养殖业规模化、裸地果蔬基地化、林下特色经济潜力化、企业链条延伸化、商标品牌市场化、合作组织规范化。一是实现了主导产业壮大化。按照“小区化发展,组织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大力发展棚室经济,截止xx年末,已建成棚室2852栋,其中:冷棚2142栋,温室710栋,基地总面积达到5,000多亩,棚室经济收入实现8,500万,拉动农民人均增收3,100元,拉动相关产业增收3,100万元。二是实现了辅助产业规模化。经过多年“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重点实施以猪为主,兼顾牛羊禽的发展的思路。xx年末,全乡肉牛存栏量 3210 头、出栏1515头,生猪存栏28355头、出栏26011头,肉鸡存栏 37.6 万只,出栏29.8万只。三是实现了经济作物基地化。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积极调整传统种植结构,引导农民种植粘玉米1万多亩;种植花生1万多亩;种植豆类、蔬菜等经济作物2万多亩、种植圆葱500亩。四是实现了特色经济潜力化。福兴乡现有林地面积9241亩,经过外出考察、调研、深入实地了解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林下养鸡、林下食用菌的特色发展思路。目前,利用林地进行种、养殖的面积已经达到100多亩。五是实现了企业链条延伸化。围绕产业发展,引进了大庆市天利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宗祥包装箱厂、青储饲料加工厂、测土配方复合肥生产项目。每天可加工速冻果蔬20吨、粘玉米40吨;年生产管道__皮1000吨、塑箱40万个;年生产青储饲料5000吨;年生产复合肥xx吨。 六是实现了商标品牌市场化。福兴乡注册了“庆福”牌系列果蔬商标,还实现了与“沃尔玛”农超对接,并成功联手大庆报业集团、龙广电台举办了三次香瓜采摘节。还在县、市、省电台报社,对各项产业发展进行专题报道,通过宣传,“福兴”、“兴福”、“庆福”等独具代表性的品牌名词,已经市场化。七是实现了合作组 织规范化。全乡现有各类合作组织13家,其中:兴福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获得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省级二星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科学规范的合作组织,为各项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运行保证。
(二)民生事业繁荣
一是实现“五通”。全乡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通电话。二是实现“两室”覆盖。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科技文化活动室。三是实现救助与农合农保同步。全乡享受农村低保户 人,建国前老党员1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 人,参合率达到95%。四是实现乡村环境绿化美化。每个村屯都有绿化美化一条街,通乡公路两侧设有专人负责清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各项环境卫生制度比较健全。五是实现信访安全稳定和谐。乡村主干道技防设施齐全,46个自然屯设有专人掌控舆情,做到了“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同时,不定期开展信访稳定安全排查,连续多年被评为“三无”乡镇和平安乡镇称号。
(三)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全乡共有党支部11个,其中:机关支部1个、村党支部7个、教育支部2个、联合支部1个。共有党员442名。其中预备党员15名,占党员总数的3.39%。女党员55名,占党员总数的12.44%。少数民族党员8名,占党员总数的1.81%。35岁及以下的党员99名,占党员总数的22.40%。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94名,占党员总数的21.27%。各支部党建工作载体形式多样,各项制度健全,党员典型培养类别不单一,学习活动开展效果较好,引领群众创业发展积极性较好,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能力水平较高。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创新发展意识薄弱
在深入调研和座谈讨论中发现,广大群众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创新发展意识淡化薄弱,没有真正领会各级发展精神,不主动、不积极、不参与,普遍存在等靠思想。认识层面只是停留在建房、修路、信息入户等模式上。
(二)建设资金紧缺
作为偏远乡镇,没有大口径的经济收入,很难保证新农村建设需求,仅凭中央、省、市等部门的专项资金,根本不能满足基础建设,更谈不上现代化、科技化、规范化,只能通过上级下拨专项建设资金、帮助扶持物资、协调相关部门、自己筹措等形式,小规模、低标准、试点进行,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虽然福兴乡在农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科学水平、现代化程度不深,高效、节能、现代的农业设备少,信息化水平偏低,劳动利润小。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运行上,不成规模不连片。
(四)支撑产业发展不均衡
以棚室为主、养殖为辅、林下特色经济为互补的产业发展不成正比。目前,突出表现为棚室规模较大效益较小;养殖业群体多大户少;林下特色经济进展快见效慢,整体发展比重为3:2:1。
(五)农村社会事业滞后
在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上水平普遍较低。一是是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科学水平低,医疗器械落伍。二是教育水平低。由于适龄少年儿童减少,导致中小学校生源急剧下降,各村小学被合并或撤点,而且教学设备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三是科技文化投入少。受乡村两级财政影响,现有村文化活动室器材单一老化,相应图书门类不全,缺乏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四是弱势群体救助力度小。在弱势群体救助上,相关手续太过繁琐,而且救助物资少、范围小,不能及时保障生产生活所需。
(六)小城镇建设速度缓慢。
结合泥草房改造,福兴乡深入推进小城镇建设,但是无论从规划布局,还是质量标准上都不能达到新农村的建设要求。主要原因是受建设资金、地理位置、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满足不了小城镇建设基础要素。
四、今后发展思路及对策
结合多年乡镇工作经验,以实现小康社会为核心,认真分析新农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利弊因素,立足福兴乡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谈一下个人对新农村建设今后的思路及对策。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广泛进行新农村建设宣传,通过乡、村、屯三级创设舆论环境,利用会议、宣讲、主题活动、党员群众结对、远教平台等方式,详细向群众宣传建设方向、目的、意义以及最终达到程度。最终形成全民思想统一、发展目标一致、参与建设积极的健康氛围,让新农村建设切实走进群众心里,惠及千家万户。
二是内外引资,推进建设。针对建设资金这一难题,一方面要积极向上级争取,得到各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物资援助;另一方面要主动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调动户、屯、村、乡以自筹、出地、转让、抵押、贷款等方法,多渠道促资融资。更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引进客商和企业,突出政企联合、社农联手,全面保证建设资金充足到位。
三是突出重点,强化支撑。立足乡域经济发展现状,紧紧围绕优势产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强做大做牢支柱经济,为发展提供持续、科学的产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好土地流转,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带动力强、特点鲜明、节能环保、致富增收快、发展潜力大的经济项目。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剩余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四是注重民生,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要素之一就是从根本上保障群众所需,满足群众所求,一起建设和谐文明社会。所以,作为乡镇级地方政府要扎实落实好上级的惠农政策,把医疗、文教卫生、困难群体救助、泥草房改造、道路修建、环境综合整治、娱乐活动场所等问题,统筹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建立以工带农、以乡带村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平台。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小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建设成果。
五是完善组织,创新机制。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在乡镇,难点在村屯,热点在百姓。所以,要想组织好各级组织和群众,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全力调动党员积极性。还要根据发展需求不局限安稳、安逸的状态,及时完善组织形式,健全组织机制,科学合理地创新工作方法,充分整合基层党支部力量,团结党员、群众干事创业。
总而言之,在新农村建设道路上,艰辛困难时刻存在,只要我们科学发展,统筹兼顾,求真务实,团结奋进,一定能早日建成小康实现中国梦。
第10篇 2023关于农村弱势儿童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
###乡,位于县西北部,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3482户,8825人,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1341人,由于上学、搬迁、随父母在外打工等原因外出200人,在乡1141人。此次只调查在本乡居住的少年儿童,共1141人。经调查摸底,乡单亲家庭的少年儿童有43人,占3.86%;孤儿1人,占0.09%;患有大病的有6人,占0.53%;残疾的有11人,占0.96%;生活困难的有62人,占5.43%。这几种弱势少年儿童占在乡居住少年儿童总数的10.78%,占全乡儿童总数的9.17%。另外,留守儿童更是数不胜数,占儿童总数的40%以上。
近年来,弱势儿童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在农村,他们大部分人生活都比较贫困,根据实际调查摸底,我乡弱势儿童形成及生活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乡属于农业乡镇,大部分家庭以种地为生,没有其他辅助性收入,所以收入很低,家庭生活困难。
二、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民家庭,医疗费用太多是负担不起的,比如家中任意成员患大病的治疗费用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沉重的,这样势必造成更困难的局面。这也是患病儿童还有残疾儿童不能及时治疗的主要原因。
三、受传统思想影响,教育观念薄弱,形成几代人都是农民的现象,走不出致富之路。另外,教育费用不断增长也是导致生活困难的原因之一。
以一家三口为例:人均收入每年4000元,家庭总收入为1元,其中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为6000元(包括吃、穿、行及其他);另外医疗费用也占很大一部分,一年的开支为1000元;在教育方面,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全部免费,但由于中小学校合并,需要住校,每年的住校开支为1000元;这样总支出为8000元,结余4000元。这4000元对于现在社会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今年9月份开始施行3500元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与这个数字相比,一个家庭一年的结余刚比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多一点,实在是少得可怜。
四、政府对儿童福利的重视不足,也是弱势儿童贫困的原因之一。
五、收入低下,让很多家庭面临在外打工的生活状态,使很多小孩无法正常的童年生活。这是造成留守儿童存在并且不断扩大的原因。
对“弱势儿童”的关注,其实首要的还应该是教育的问题,毕竟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如果教育做好了,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这些“弱势儿童”的处境会有所改善的!
第11篇 强化农村医疗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强化农村医疗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___、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推进我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满足农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民盟永安市委课题组组织人员对永安及_____市部分县(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组深入到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在掌握了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召开专题研讨会,就如何加强我省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广泛听取了相关主管部门、卫生界人士及部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现按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主要成因及改进意见或建议等四个层次,分别进行如下阐述:
一、当前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
1、乡村医疗资源总体概况:就所到调研地区看,当前乡镇卫生院发展状况不平衡。目前保存下来的卫生院与原先相比,基本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些卫生院医疗队伍不断壮大,基本上由原来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每院10几人至20余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也正在逐步充实到这一队伍中。每个卫生院基本上设立了门诊、病房,美化了环境,增添了设备,如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等,并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保障了乡镇级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村级看,少量村庄至今仍然没有诊所及村医,就_____地区而言,目前尚有200个村庄没有诊所及村医,约占村总数的10%,多数村庄均有一所一医(一个卫生所、一个村医),有的经济较发达、人口较多的大村甚至有两所两医或者更多,这些诊所虽然设备简陋,但基本上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担负着村级医疗和防疫工作。
2、乡村医疗队伍人员编制情况: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各拥有10-20名人员,编制分为全民、集体、临时工。全民由大中专院校分配;集体人员由卫生系统招收而来;临时工由卫生院根据工作需要自行招收。村卫生所基本上每村设1-2名村医,相当部分由原赤医担任。
3、乡村医疗卫生队伍人员层次情况。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目前没有高级职称卫技人员,有少量中级职称医疗骨干,大部分是初级职称或者是无职称人员。据不完全统计,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中,大学本科或以上人员仅占3.6%,大专学历的为18.8%,中专毕业的占72.6%,还有4.9%的人员无学历。初级职称或中专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地方性卫校毕业生,有的甚至是国家不承认学历的中专生。而绝大部分村级老一辈卫生人员,是由原赤医培训而成,并非科班出生,基本上无职称、无学历,新一辈村医虽然大部分是科班出生,但基本上仅限于初级职称或中专生,属初级卫生人员,其中不少还是国家不承认学历的“中专生”。因此,乡村医卫队伍素质仍然有待提高。
4、乡村医疗队伍医疗设施配置情况。目前,每个乡镇卫生院基本上配备有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等设备,设有化验室、病房,能开展基本医疗业务。但这些设备普遍存在使用率较低、缺乏有关管理制度的现象,个别卫生院x光机无防护设施,还有个别卫生院因缺乏设备操作人员或缺乏业务用房,导致这些设备实际未投入使用,同时,由于很大部分乡镇医技人员对知识掌握较肤浅,因此,上述设备配置实际应用较少,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相当有限的。而村一级卫生所,基本上设备配备简陋、不齐,绝大多数只能做简单的物理诊断。
5、乡村医疗建设方面经费情况。乡镇卫生院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补贴及医疗收费收入,由于其人员较多,医疗收入有限,所以很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经费运转困难,有的甚至是负债运营,不能或根本无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发展卫生事业,且员工年收入基本上在1-1.5万元之间,与县市级大医院相比差距很大,造成员工心理落差较大,影响了乡镇医疗事业的正常发展。而村一级卫生所,由于资金大部分是个人投入,他们自己精打细算,开支小,且收入与乡镇卫生院人员相比相对较高,整体医疗运转情况是比较良好的。
6、乡村医疗队伍责任心情况。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中财政承担比例约为30%-50%,其余工资要靠医疗收费自给自足。由于现行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导致卫生院中的优秀人才容易被上级医院选调走,而水平低下、工作不积极、责任心不强的人员却无法让其离开,这大大制约了卫生院医疗收费的提高,从而影响了整体工资收入水平,造成在相对较为偏远的乡镇卫生院中,多数人员存在“人往高处走”思想,向往城市、向往更好的地方,根本“无心恋战”。反之,多数员工因为收入与县市级医院人员相比差距很大,造成员工心理不平衡,以至于不安心工作,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随便,面对疾病时往往有力无心。而村一级卫生所,由于村医大部分是本乡本土人士,经费是个人投资,他们认真工作,责任心强,服务态度良好,与乡镇卫生院相比形成较为明显的反差,这无形中扩大了村一级卫生所的生存空间,但限于水平,村医面对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时,往往有心无力。
二、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匀。 目前,我省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情况与全国情况大体相同,约有80%集中在城市或经济较发达地区,广大乡镇尤其是偏远乡村的农民在当地得不到良好的医疗服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屡有发生。贫困和偏远乡镇的医院院长普遍反映说:农村医疗缺药、缺设备,但最缺的是人才、是技术,医科大学毕业生一般不会选择到贫困或偏远的乡村来。据了解,我省近年来开展了农村卫生三网规范化建设,设立了乡村医生的门坎,规定村医必须达到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但这基本上只是对新申请执业的村医,对有的老村医则按老办法延续。在个别偏远县城,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村医达不到新门坎的要求。
2、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设施装备落后,人才短缺,难以承担农民医疗保障载体的重任。据永安市卫生部门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摸底调查,农村医疗基础设施、设备配备和人员素质都十分低下。据不完全统计,我省乡镇卫生院中业务用房小于1000平方米约占30%;村卫生所业务用房属危房的约占3%。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学历构成以中专毕业为主,占72.6%,大学本科以上人员仅占3.6%,大专学历为18.8%,还有4.9%的人员无学历。相当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由于人员不足,经常轮流值班,不分科室,内、外、妇、儿全拿,是全科医生。而说是全科医生,技术又都不精,职称也就难以晋升,因此,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很少有中高级职称的。相当数量的村医就更是连职称的门坎都迈不进,因为,这些村医基本上是从各县卫生学校毕业,有的仅参加一期短训班就挂牌行医,许多村医更是子承父业,在村里有些名气和地位,但医技水平只能居于中等或偏下。
3、经费方面的不足对乡镇医疗事业影响较大。目前,由于经费来源渠道相对较为单一,且数额不足,导致农村医疗经费很有限,特别是乡镇一级卫生院经费运转困难,有的甚至负债经营。因此,多数乡镇医院无力引进或留置人才,无力添置医疗设备,无力改善医院病房及员工住宿条件,无力安排更多的人员去参加学习、进修或者培训,无力提高员工收入水平,而所有这些因素,均会严重影响或阻碍乡镇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乡镇医务人员思想上存在不安心工作现象。目前,对于乡镇卫生从业人员,尤其是偏远乡镇的卫技人员来说,由于乡镇卫生院与县一级医院相比,在医技上和经济上存在很大差距,他们在医技上得不到很快提高,在经济上收入又较低,且工作、社交、生活等条件均较为艰苦,所以大多数非本土的医卫人员存在不安心工作现象,他们千方百计想往城里调,为人民服务、为患者解忧的观念较为淡薄,具有得过且过的心理倾向与行为表现,导致医疗质量与服务质量相对低下,影响了医患之间的关系,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对医生产生信任危机。
5、相当部分乡镇医院的医疗设备普遍存在使用率较低、缺乏有关管理制度的现象。如,个别卫生院x光机无防护设施,无专业操作和检验人员,设备使用效果欠佳,还有个别卫生院因缺乏设备操作人员或缺乏业务用房,这些设备根本未投入使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抑制了自身的生存空间。
三、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目前,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包括县、乡、村三级,这个网络的现状是:县级力量较强;乡镇级比较薄弱,但能够承担一定的工作;村级相对最弱,基本不能负重。据调查分析,政府对农村医疗事业的投入不足,是产生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具体原因表现为:
1、城乡之间医卫人员生存环境差距巨大。据了解,由于相对较低的收入及相对艰难的生存环境,不要说好的医生不愿来卫生院,就是卫生院现有的技术好一点的医生也是千方百计往外调。卫生院不但承受着人才流失的痛苦,还面临着与乡村个体诊所的竞争,有的个体诊所的执业医生就是在卫生院工作几年,技术有了提高后,辞职出去自立门户的。农村医疗缺药、缺设备,但最缺的是人才、是技术,医科大学毕业生一般不会选择到贫困或偏远的乡镇来。可见,城乡之间医卫人员收入及生存环境差距巨大,是农村医疗水平跟不上的最本质的原因。
2、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距巨大。目前,乡镇卫生院设施装备较差的约占一半。而且基层医卫人员学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现有乡村医生中专学历的占70%以上,而且不少是从当年的赤脚医生转过来的,年龄多在50岁上下,接班的年轻人基本留不住。这样的现状使农民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缺乏信任,加之现在交通比过去方便,有病到县级和市级医院并不难。因而乡镇卫生院门前冷落,难以为继,不少是负债经营,无法发挥合作医疗载体的作用。目前,不管是乡镇卫生院或是村卫生所,在医技上与县一级医院有很大差距,很多医疗技术在农村还不能开始应用,使不应转院的往上一级医院转,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而且导致农民对乡村医院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危机。
3、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财政转移支出差距巨大。由于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乡村医卫人员生活、工作环境差,收入相对低;条件差,收入低,留不住好医生;没有好医生,患者不愿来这里看病;患者少,收入少,医院条件改善不了。农村医疗条件太差,农民在当地得不到良好的医疗服务,一旦有个大病就得远离家乡到大城市,费用开支呈几何倍数增加,导致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屡有发生,这加剧了农民负担,反过来又压缩了乡镇卫生院的生存空间。如此这般,形成一条恶性循环链。
总之,以政府目前的财政投入比例或扶持力度,必然会出现上述这样的基础设施状况和人才结构,使得乡镇卫生院处于基本维持状态,缺少资金、设备、人员,医生的治疗技术水平无法进一步提高,有的卫生院只能应付一般的病,难、重症就可能诊断不出来,甚至误诊误治,导致农民对其产生信任危机。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相当数量的农民收入不高,自身保健、防护意识不强,因此对不是特急的病,他们一般不会单独为看病跑一趟,一般都是等到乡镇圩日时赶圩、看病一起办,有的时候小病就耽成了大病,小钱不花,变成要花大钱。如此恶性循环,成了乡镇卫生院摆脱不了的困境。
四、改进我省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意见或建议
回良玉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___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因此,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各地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民盟课题调研组针对上述农村普遍存在的医疗卫生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整体业务素质偏低等实际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把卫生经费的扶持重点调整到支持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和人员培训等方面上来。要树立现代人才资源观念,把加快卫生人才培养作为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认真落实培训专项经费,切实抓好现有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进修,不断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对急救、传染病、妇幼重点进行培训,逐步建立起农村卫生人才的长效培训机制。要切实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才技术队伍建设,开展技术培训和再教育工程,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如,可逐步由省卫生厅与省教育厅联合启动乡村医生大学生深造计划,从现在开始在全省乡村医务人员中每年招收一定比例学员接受高等医学教育,五年内计划培养1000人或者更多,以提高其知识与业务水平;又如,要切实推行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倡导实施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从现在起就陆续从三级综合医院抽调相当比例的优秀医务人员到农村去,通过人力、技术、管理等多种支援形式,施行一年期满后对支援人员进行调整、轮换的办法,将城市卫生资源引向农村,以逐步改变农村卫生工作的薄弱现状。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卫生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为农村居民就近提供质优、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缓解农民“看病难”问题,而且有利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最终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促进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卫生部门要努力做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在三年内,逐步形成城市医务人员对口支援农村医院制度。
2、多渠道提高农村医卫人员收入水平,改善其生存发展的软环境。要切实落实各市、县政府财政对卫生院的补偿政策和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的专项经费,同时,要提供财政支出、乡村补助、各界赞助等多种渠道,努力提高农村医卫人员收入水平,合理解决乡村医生的报酬问题,尽量缩小与县市大医院医生之间的差距,为乡村基层院所留人、招人、用人创造根本性条件。
3、大力筹措资金,加大对基层卫生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医卫人员工作及患者就医的硬环境。在国家、省、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设备的装备任务。按照卫生部要求的房屋、设备和人员进行配套建设,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必须达到34件,逐步满足农村居民的防保和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并将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列入各级政府年度的财政预算,使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的拨付制度化,保障卫生院持续健康发展。要调整农村中心卫生院布局,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改造薄弱卫生院,巩固完善农村医疗保健网络。要落实市、县财政配套资金,力争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提高农民生病到院率,进而提高乡镇医院的医疗收入乃至员工收入。
4、加大农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多形式多渠道选拔录用人才,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生存发展注入活力之源。为此,要公开招聘医学院校毕业生,按编制配足卫生院、卫生所工作人员。要从全局的角度优化整合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合理布局和使用人才,确保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为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必须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严把准入关。要切实推行并落实城市医院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到农村卫生机构累计工作一年的制度,从制度上帮助和带动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
5、加快改革步伐,科学布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尝试多种市场化经营方式,合理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目前,可在有条件的地区尝试走医院诊所之间合并、公私资本合作经营、城乡医院联营共建等道路。如,针对人口很少的山区乡村,施行对部分小所、村所进行合并的办法,扩大村卫所。这样既可增大村卫生所人员、资金,又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发展。又如,为促进医疗机构间的公平、公开、有序竞争,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对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要一视同仁,创造公平、开放、有序、合理的竞争环境,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引导民间投资成为增加农村医疗投入的活水之源。
6、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提高技术,努力扩大农村医疗机构的生存空间。为此,要加强农村医疗市场的清理整顿和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取缔不合准入标准的卫生机构和无证非法行医,加强农村卫生院(所)的规章制度管理,将医德教育纳入农村医卫人员年度考核之中,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从制度上、思想上要求他们全心全意为农村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服务。要提升农村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强卫生行风建设,整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群众既少花钱又能看病。要严格执行药价标准,保护农民群众合法利益。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必须要有乡镇卫生所服务改善和人才培养相配套,否则难以支撑下去。所以今后应着重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理论及业务素质,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发展乡镇及社区卫生事业,改进医疗卫生服务,才能适应今后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7、加强医卫人员能力建设,提升医疗队伍人才素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落实省卫生厅“全省卫生系统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全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的培养、考核和管理措施,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中青年技术骨干等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认真落实省卫生厅选拔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各项任务,制定了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的政策、措施。加大卫生支农力度,组织专业技术骨干下基层帮扶,帮助基层开展人员、技术培训。并且对每个骨干均要下发一本下乡服务考核记录手册,以便督促、考核。规定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前必须在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接受不少于一年的进修培训。对此类相关规定,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使其不流于形式。
8、以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为契机,着力研究解决边远贫困山区“就医难”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从执政为民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力度,合理规划设置村卫生所,加强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添置医疗设备,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看病;继续实施好巡回医疗制度,加大对卫生院对口帮扶和技术扶贫工作,切实抓好城市卫生支农工作,大力推广县、乡二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轮流到边远贫困山区驻村坐诊制度,,具体可采取巡回医疗队、扶贫门诊、扶贫病房及“千名医生送医进村大行动”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以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为契机,通过扎实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服务工作,确保边远贫困山区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此外,要逐步建立农民健康保障体制,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完善药品集中招(跟)标采购制度,实现农民基本医疗保障。
总之,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必须逐步加以解决。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村医疗队伍的自身能力及收入水平,改善其医疗条件,以优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吸引广大农村患者。在财政或民间资本无法更多投入之前,农村医疗就摆脱不了“条件差,留不住好医生;没有好医生,患者不愿来看病;患者少,收入少,条件改善不了”这个怪圈。财政或民间资本更多投入之后,医生好了,条件好了,剩下的就是只有等经济发展后反哺农业,让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切实得以提高,才能最终解决农村医疗卫生的困境。
第12篇 农村弱势儿童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弱势儿童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在农村,他们大部分人生活都比较贫困,根据实际调查摸底,我乡弱势儿童形成及生活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乡属于农业乡镇,大部分家庭以种地为生,没有其他辅助性收入,所以收入很低,家庭生活困难。
二、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民家庭,医疗费用太多是负担不起的,比如家中任意成员患大病的治疗费用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沉重的,这样势必造成更困难的局面。这也是患病儿童还有残疾儿童不能及时治疗的主要原因。
三、受传统思想影响,教育观念薄弱,形成几代人都是农民的现象,走不出致富之路。另外,教育费用不断增长也是导致生活困难的原因之一。
以一家三口为例:人均收入每年4000元,家庭总收入为1元,其中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为6000元(包括吃、穿、行及其他);另外医疗费用也占很大一部分,一年的开支为1000元;在教育方面,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全部免费,但由于中小学校合并,需要住校,每年的住校开支为1000元;这样总支出为8000元,结余4000元。这4000元对于现在社会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今年9月份开始施行3500元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与这个数字相比,一个家庭一年的结余刚比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多一点,实在是少得可怜。
四、政府对儿童福利的重视不足,也是弱势儿童贫困的原因之一。
五、收入低下,让很多家庭面临在外打工的生活状态,使很多小孩无法正常的童年生活。这是造成留守儿童存在并且不断扩大的原因。
对“弱势儿童”的关注,其实首要的还应该是教育的问题,毕竟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如果教育做好了,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这些“弱势儿童”的处境会有所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