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社会报告

2023关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12篇)

发布时间:2023-10-03 08:53:01 查看人数:65

2023关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第1篇 2023关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详细了解淇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而为研究淇江流域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荔波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洪带领县人大部分同志和县旅游、环保、水务、农业、国土、林业等部门业务专家一行40余人,于2023年11月4日至7日到甲良、小七孔等乡镇进行调研。本次调研活动采取实地考察、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途径甲新、石板、甲良、益觉、丙花、双江、地莪、拉平、台村、架桥、尧花、黎明等村组河段,沿途听取了有关部门及当地群众的情况介绍,我们全面掌握了淇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淇江流域基本情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的贡献。目前,在全球经济转型之际,还地球以蓝天,还子孙后代清新的空气和干净的河流,是全国今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更是荔波县当前急需研究的新课题。

荔波县地处珠江流域上游,县境内河流总长约1048公里,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20条,河道密度每平方公里0.47公里。位于县域西北部且发展潜力巨大的淇江流域,它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发展可圈可点。涓涓淇江,从古流到今,承载了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更哺育着勤劳智慧的两岸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众所周知,淇江流域是荔波县文明的摇篮,它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一)淇江流域地形地貌情况。淇江流域地处贵州高原南部斜坡与广西丘陵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势总趋势为北高南低。点位于流域发源地的独山县打羊乡干丹北部的凤凰山,高程1379m,最低点位于流域下游汇入樟江口,高程387m,高差992m。流域山峦起伏、河谷深切,地形地貌受地质构造控制较明显,地貌类型多样,组合形态复杂,主要山脉和水系沿地质构造走向发育。淇江属珠江流域柳江水系,为打狗河上游干流,河谷发育沿方村向斜轴向分布,流域上游、中游以河流侵蚀为主的沟谷、垅状低山、台状低中山地貌,河谷宽缓。下游以喀斯特岩溶为主的间连式脊峰洼地地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河谷多呈窄“v”型, 谷深流激,多盲谷和伏流。淇江流域范围内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以煤炭(烟煤)、砂石土矿等矿产资源为主。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方村向斜,赋存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w)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中,一般含煤4层,可采煤层1层,煤层结构较复杂。区域内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除甲良矿区作过普查外,其他地区仅作过1:5万煤矿调查工作,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流域范围内砂石土矿严格按照《荔波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2—2023年)进行设置,禁采区内严禁设置采矿权。

(二)淇江流域区位特征情况。淇江流域是樟江河流域大七孔水系的重要支流,位于县城西北部,距离县城35-45公里,成“弧形”和“s”形流域状,有5条支流和20多条小溪汇集而成,水源来自地下溶洞、暗河及地下水,流域两岸植被覆盖率高达60%,全长220公里,水域面积10000多亩。淇江流域其中一支流源于塘桐,流经甲良镇其恶、懂丙、方村、下湾河等地,与来自架桥的支流双江汇合流入地莪,水质常年清澈见底,游鱼成群;另一支流源于尧花,尧花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暗河,河水水温冬暖夏凉,全年平均水温约16-19℃。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其中喀斯特地形比重较大,伴有草坡及丘陵地貌,境内地形高差悬殊不大,平均海拔820米。农业作物以稻谷、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辣椒、茶叶、优质大米为主,养殖业以猪、牛、羊及禽类为主,区域面积562平方公里,流域内常住人口5万余人,90%以上为少数民族。

(三)淇江流域主流支流情况。淇江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3.2%,流域内方村河是打狗河的主干流,在瑶山乡王蒙与樟江河汇合后,流入打狗河。原整个流域称方村河流域,主干流从发源地至甲良下湾河段称甲站河、下湾河至方村双江河段称方村河、方村双江河至小七孔镇拉强段称淇江、小七孔镇拉强至大七孔称地莪河,本次调研称为淇江流域。淇江流域涉及到甲良镇和小七孔镇共两个镇,主支流有甲午河、黄江、台村河、尧花河、格守河等。在甲良地区目前种植有约0.8万亩的茶园,目前茶园没有供水设施,茶园灌溉依靠天然降雨,规划水平年2023年方村河区将规划种植5万亩的茶园。荔波工业园区中的驾播工业聚集区也将在方村河区的驾欧、播尧处进行建设。淇江河流域内地貌有碳酸盐岩溶蚀地貌,也有碎屑岩侵蚀-剥蚀地貌。以溶蚀地貌为主,发育峰丛谷地、溶丘洼地及溶洞、落水洞、地下岩溶管道、地下河等;侵蚀-剥蚀地貌穿插在溶蚀地貌间,发育侵蚀沟谷、剥蚀残丘等。地貌走势受构造控制明显,沟谷及山脊多呈nne-ne向,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四)淇江流域民风民俗情况。淇江河是樟江河流域重要支流,由发源于荔波、三都和独山县的数十条支流汇集而成,在瑶山瑶族乡王蒙集镇汇入樟江,淇江河流域主要覆盖荔波县甲良镇、小七孔镇和玉屏街道西北部分地区三个乡镇(街道),行政区面积678.99平方公里,人口近7万人。淇江沿岸主要是荔波布依族和水族聚居地,民居的建筑主要是以吊脚楼为主,村寨建筑集中连片,民居历史久远,极具特色。村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民居大多为土木建筑,造型美观,结构科学,工艺精湛,实用大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各民族民风淳朴、风情浓郁,至今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民居、服饰、节庆、习俗等,有布依族的四月八、六月六、矮人舞、傩戏;水族卯节、水书、水族服饰;很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个(水书、布依族傩戏),省级非物质文化名录2个(布依族雯当姆、水族酿酒技艺),布依族染制工艺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多个。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虽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发展面临汉化流失和萎缩,原生态风貌不断减少,但在淇江河流域民族村寨依然保持原生态风貌,仍然能看到很多民族习俗,感受到古老传统民族文化。

二、淇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这次调研,是县人大继樟江河主干流调研以后的又一次大调研,我们从淇江保护与发展微观层面上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次调研中,最让我们感到触动的是:“淇江沿岸农民生活亟待提高、淇江沿岸经济社会发展亟待加快、淇江沿岸生态环境亟待加强保护、淇江沿岸旅游开发亟待规范。”

(一)甲良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甲良镇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西北部,距县城36公里,北面与三都、独山毗邻,南面与本县玉屏街道、小七孔镇相连。全镇国土总面积246.01平方公里。共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235个村民组,约3.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98%,主要为布依族、水族、苗族、壮族等。耕地面积2.6万亩,其中水田2万亩,旱地0.6万亩;林地面积1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8%。农业作物以稻谷、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辣椒、茶叶、优质大米为主,辣椒种植面积5000亩,茶叶种植面积3000亩,阳凤优质大米种植面积10000亩,境内拥有500亩茂兰喀斯特保护区五针松保护点。境内交通便利,省道s312、甲麻公路穿境而过,通村公路硬化率已达100%,通组公路硬化率超过70%。

甲良镇为多民族聚居镇,有浓郁的民俗民风,民族文化繁荣,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四月八”“七夕斗牛节”“小年节”和水族“端”节等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镇”。甲良风光秀美,物产丰富,素有黔南“避暑山庄”“大米之乡”“斗牛之乡”的美誉,盛产甲良辣椒、阳凤大米、甲良提子等知名特色产品。目前,有早在90年代修建的红旗渠。甲良镇的旅游景点有:思凡谷风景名胜区、茂兰保护区——甲良五针松保护点、拉干至董奎风景带、洞庭龙王洞、拉干民族村寨、者吕古寨。此外,甲良镇正在规划建设黄江河湿地公园、双江大坝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骑行甲良田园休闲体验景区、中国(甲良)喀斯特山地运动旅游休闲体验园、粽粑林喀斯特洞穴生态体验旅游区、阳凤四月八古斗牛风情体验园等旅游开发项目,待开发的月亮湾洞穴旅游开发项目。

2023年,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州委县委各次会议精神,深入学习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一圈两翼”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以“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为工作导向,以创建“四个全面”和打造100个示范小城镇升级版为重点,在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中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全镇呈现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亿元,同比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84亿元,同比增长213%。2023年11月底全镇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97.82万元,占全年预算的142.34%,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51.86万元,占全年预算的152.4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92元,同比增长11.4%。

1、着力打造100个示范小城镇升级版。甲良镇小城镇按照规划引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布依族扶贫生态移民、垃圾填埋场、二级汽车站等建设项目共12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完成5个,8各项目正稳步推进。同时完成编制“十三五”规划建设项目库,编报项目29个总投资251450万元。甲良镇示范小城镇建设获得省、州、县各级各部门的充分肯定,在全省2023年度示范小城镇建设绩效考评中排名靠前。

2、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完善。有序推进小康寨建设,涉及9个自然寨,72个小项目,总投资1210万元;完成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普惠项目15个,总投资222万元;投资1252.35万元建设通村通组水泥路达35.64公里(其中:投资250万元完成交进至拉平5公里水泥路建设并投入使用;投资415万元完成甲新至中怀8.3公里水泥路;投资587.35万元实施的“一事一议”项目12个点,完成通组公路22.34公里),按照建管并用的原则,认真开展村级公路养护工作,目前全镇通村公路硬化率已达100%,通组公路硬化率超过70%。

3、着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通过整合党建扶贫、妇女创业贷款、少数民族地区创业基金等项目资金,抓好各种种养殖业基地建设,办理农机购置补贴的270台,涉及补贴资金20.3150万元。在种植业方面:全镇完成辣椒种植5000余亩,建成精品葡萄(提子)基地500亩,晚桃基地1000亩,杨梅基地500亩,枇杷基地500亩,蓝莓基地150亩,茶叶基地2500亩,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20余个;在养殖业方面:规模以上养猪场9个,存栏2000余头;养牛场2个,存栏300余头;竹鼠养殖场3个,养殖竹鼠500余对;香猪养殖6户,养殖香猪300头;群众散养蛋鸭20000余羽,土鸡、瑶山鸡8万羽,育肥猪6000余头,育肥牛1600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日益优化,特色农业已具雏形。

4、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立足于“打基础、扩总量”的要求,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截止11月末,全镇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共12个,签约资金12.2322亿元,已到位资金3.4818亿元,超额完成县投资促进局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5、着力打造康体休闲旅游小镇品牌。依托“全域旅游景区化和打造旅游品牌国际化”理念、黄江河国家湿地公园名片、深厚传统文化韵味等优势,以打造荔波县旅游接待次中心为出发点,以发展特色旅游农产品加工为抓手,以建成“镇景合一”为总目标,以“骑行甲良,漫游甲良”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好甲良绿色休闲旅游小镇品牌。今年以黄江河沿岸为风景线为主体,精心布局编制了以“一射十三环”为网络的《荔波县甲良镇旅游总体规划》,筹资60万元对黄江湿地公园控制性详规及总规进行规划设计,做到景区有序开发和利用。大力打造思凡谷景区、者吕古寨乡村体验游、益觉村月亮山景区等初具规模影响景区的综合基础设施配套,扩大景区容量,提升景区品味。同时高起点、高眼见地规划一批对外可招商推介与ppp融资、对上可争资建设的一批生态保护与旅游相融合的优质重点旅游项目。重点对甲良山地体育建设项目(甲良村)、汽车露营基地(梅桃村)、袄村城古镇景区(双江村)、阳凤古镇景区(新场村)等进行深度挖掘、探讨、规划。立足“以农促旅、以旅促农、旅农结合”思路,着重推动旅游产品结构和品牌升级,注重甲良辣椒、提子、蓝莓、阳凤大米、梅桃毛尖、甲站鸭(蛋)等特色地理商标的注册和宣传。深度策划和举办高规格斗牛文化节、小年节等成熟活动,提升活动影响力和知名度。2023年8月第六届斗牛文化节暨甲良发展论坛系列活动期间,甲良镇接待游客达12万余人次,拉动消费超800万元,吸引了省内外30多家媒体前来现场报道活动盛况,斗牛比赛、文艺展演、摄影展、各类趣味等活动获得空前好评,网络转载相关报道的媒体超500家。通过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甲良新开设超市2家,旅馆4家,汽修店2家,餐馆4家,让广大群众在全域旅游建设中逐步找到脱贫致富的捷径,实现小康生活。

6、重点关注社会弱势特殊群体。一是民生救助和惠农政策兑现到位。2023年符合农村低保对象1488户3882人,发放农村低保金348.6132万元;城镇低保对象92户118人,发放资金60.3216万元;五保对象205户,228人,发放五保补助资金50.16万元;孤儿45人,发放补助资金41.52万元。全年发放救济粮6.71万公斤,解决了3686户8651人次的吃粮困难问题。发放棉被各类衣鞋等物2000余件;二是认真开展优抚工作。对老复退军人14人发放补助金20.384万元,伤残军人4人发放补助金3.0012万元;义务兵27人发放补助金28.944万元;烈属2户发放补助金2.2464万元;带病回乡军人38人发放补助金16.69万元;参战退役军人67人发放补助金28.944万元;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105人发放补助金8.0595万元,让优抚对象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7、优化群众生活环境。加大投入、宣传教育、强化管理三措并行确保人居环境健康安全,甲良评为荔波县的“省级卫生乡镇”,2023年11月成功迎接卫生镇验收检查,目前,甲良、阁龙、丙花、甲新、新场等5个村(居)正在申报省级卫生村,有望年底得到审批。

8、注重服务群众工作。一是在镇政府大楼一楼便民利民服务大厅内设立村级服务窗口,赶集日镇领导班子全天在岗,村支两委领导班子成员在服务大厅指定窗口进行坐班式服务,使一个固定的办事日期和地点在群众心中养成习惯,大大解决了“有事找不到人、人在章不在”等现象;二是改革创新下放审批权限。进一步完善民政、人力资源、合医、村镇建设等10个政府部门服务窗口,提升服务质量。截至目前,中心共受理群众办事70501人次,办结69004人次,办结率97.9%,即办件63779件、即办率100%,加盖公章11029余次,受理咨询22994件。真正让群众感受到高效,快捷的服务,增强群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满意感;三是全镇合作医疗参合率预计达98%以上,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上缴率预计达80%以上,目前暂居全县第一,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9、搞好教育卫生民生之基石。认真落实教育“9+3”计划和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实现零辍学率。新建红坭、阳凤2所村级幼儿园;积极创建使用好留守儿童学生之家,大力关注留守儿童学生的健康发展。2023年全镇中考成绩再创新高,又一次夺下全县中考状元;中考上线率及前100名人数均名列全县其他乡镇前列。2023年,划拨了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教师节表彰大会,激励业绩突出的学校和师生。2023年接受国家均衡教育发展工作验收,并获得好评。认真做好社保这一民生依靠,今年实现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实现参保率达87%以上,社保金发放率达100%,及时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10、社会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大力推进“无毒害”示范镇创建进程,完成辖区内15个村居、4所中小学、6家单位的“无毒害”评估验收、挂牌工作,使得禁毒工作进一步巩固;认真开展“无邪教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反邪防邪宣传教育、动态管控、无邪社区创建等主要任务,强化重点整治,注重群防群治及反邪教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推动全镇反邪教工作全面持续开展,配合完成荔波县“全国平安旅游城市”的创建工作、“百千万”挂牌工程。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百日攻坚战”,及时妥善处理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矛盾纠纷。持续开展治安严打整治,加大对偷牛盗马、两抢一盗的打击力度,重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实现全镇刑事案件低发生率,人民满意度双提升。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

第2篇 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建设新农村自信心不足问题的建议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宏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广泛,但由于各地农村现状千差万别,情况错综复杂,新农村建设任务艰苦,任重道远。当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部分农民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信心不足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

现实的粮食价格与预期相差较大,靠种植业致富没想头。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属农业区,绝大多数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来源多以出售农产品为主。近年来,虽然我国对农业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农业势必要参与国际竞争,这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受到限制,而补贴有限,小规模农业生产条件下,靠卖粮致富的可能性很小。

选择致富项目没有好路子,增加收入没盼头。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而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缺少从事其他职业的技术、技能和经验,无论从观念、素质,还是外部条件,都难以找到合适的致富项目,“搞养殖愁思路,搞加工愁门路,搞三产没思路”,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存在的难题。

外出打工不长远,务工增收没劲头。由于观念和一些体制原因,多数农民不愿外出打工。一方面,“背景离乡、抛家舍业、故土难离”的传统思维还相当程度存在;另一方面,农民对外出后的医疗、就业、就学、住房等基本保障不托底、不投心。多数农民不愿意冒风险,害怕“一着走错,满盘皆输”,一旦挣不着钱,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不如维持现状。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个体的经济现状,使他们对于自身的发展充满迷惘。“腰包不鼓,难筹大事”。所以作为主体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然会产生自信心不足现象。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自信心不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信心不足究其根源,是经济发展滞后。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处地僻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与外界交流和沟通存在“先天性”的障碍,与地处沿海等一些边境贸易条件好的地区无法比拟。二是基本生产条件差。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水平。三是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有限。部分有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都外出打工,而且不愿再回来。四是国家支持有限。改革初期,国家优先发展沿海和东部地区,在政策和资金上都向重点发展地区倾斜,其他地区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自然有限。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营养不良”,致使经济发展日趋滞后,与发达地区差距逐渐拉大,而这种差距仅靠自身的努力,靠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只能是追赶式的发展,无法实践跨越式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建设新农村的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来坚定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地在各地树立新农村建设典型,并大力宣传,用身边的典型来示范和带动,农民易于接受,更易于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强农民培训。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决定新农村建设标准和进程。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供经费保障、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先进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首先是用财政支持资金加快农村的路、水、电、医、能源等容易在短期内见效果的基础性设施建设,让农民真切地真实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不是空话,就在身边。其次是为化解县乡村三级债务提供资金支持。解除困扰,轻装前进才有必胜的信心。第三是大力扶持主导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在于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这既是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制定符合欠发达地区发展实际的政策,比如对龙头企业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级组织建设等从政策层面给予保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自我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五是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方式方法。比如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开展以农业合作为主的跨区域合作。一方面,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供应优质农产品,并提供充足的粮食储备,保证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先进的发展和管理经验、资金、技术直接注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合作,在资源配置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利益机制上可以实施互利双赢。以此增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信心,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第3篇 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人才流失现状的调查报告

在内地,由于改革开放力度不够,那些经济不够发达地区的法院,其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并已经引起最高层的关注。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将内地法院人才流失问题作为重点调研课题之一。××市作为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人才流失情形较为突出,并已经成为影响该地区法院深化改革和向前发展的一个紧迫性问题。为了确保法院改革和发展进一步顺利进行,××中院组成了专门课题组,对全市法院人才流失情况及队伍现状进行了统计调查和分析,并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流失原因和队伍现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和建议。现将调查研究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调查经过和主要方法

为了搞好本次调研,××中院高度重视,动用二级法院的力量共同完成。首先,成立专门课题调查小组,进行专门调研;其次,动员全市9县3区共12个基层法院初步进行摸底调查,以便全面掌握全市法院人才流失情况及队伍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最后,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找出法院人才流失的主要方向和原因,并通过仔细分析队伍的现状,研究出一些对策,最终形成了此调查报告。

一是成立课题调研小组,研究出调查的总体思路、范围和方向。课题组由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任组长,研究室主任为副组长,并在一基层法院挑选一名调研专干为成员。课题组确定了调查提纲,设置出统计表格和问卷,从调查人才流失的时间、范围、方向、原因、队伍现状及人才流失现象对当前在岗中青年法官的心理影响等六个方面着手调研。

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调查研究。4月上旬,市中院正式下文通知各基层法院按设计的表格正确统计数据,然后对全院三十五岁以下青年在岗法官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并要初步形成调查汇报材料,于4月18日前,将所有材料上报中院。

三是4月下旬,课题组将各基层法院上报的数据进行了全面汇总,尔后,又深入到人才流失现象较为典型、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基层法院进行重点调研。

四是通过采取表格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及点面结合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终于较为准确地找出了当前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人才流失现象的主要原因,以及应当如何解决这些不利因素,进而提升目前法院人才素质,提出一些建议,以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人才流失现状及思考

(一)人才流失情况统计与分析。

全市共12个基层法院,其中有9个上报了数据和材料。首先,我们对9个基层法院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1999年至2003年共5年时间,法院共流失人员55人(不含离、病、退休及辞退人员),其中具有法官资格者42人,其他人员13人。在流失的法官人员中,全日制法律本科成员9人,其他学历者33人。通过上述数字显示,我们可以得出:法院的人才流失,主要是高素质法官队伍的流失。

然后,我们从流失的主要方向上来看:流向党政机关31人,其中法官25人;流向沿海地区7人,其中法官6人;考取硕士研究生7人,均为法官;流向高薪企、事业单位2人,其中法官1人;流向律师行业1人,为法官;流向其他方面7人,其中法官2人。在以上6个方面中,法院人才流失的主要方向依序为党政机关、沿海地区及考取研究生。

其次,我们从流失年份上来看:1999年流失人员12人,均为法官;2000年流失人员15人,其中法官6人;2001年流失人员8人,其中法官7人;2002年流失人员6人,均为法官;2003年流失人员14人,其中法官11人。在5个年份中,以1999年、2000年、2003年流失幅度较大,其中1999年与2003年法官流失人数均超过10人。然而2000、2001、2002三年法官流失数量基本持平,均在6-7人左右,但到2003年流失又忽然增至11人,可见当前法官流失量又呈上升趋势。

最后,我们从流失率方面看:9个基层法院现有在岗人员共计728人,其中法官397人,全日制法律本科成员23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法院人才流失率为7%,其中法官人才流失率为11%,其他人员流失率为4%,而全日制法律本科人员流失率高达28%。很显然,法院人才流失的总体趋势,是人才素质越高,流失量越大。

第4篇 边界地区县市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的调研报告

边界地区县市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的调研报告

《省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注重发展壮大省际边界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湘北门户”的_____市,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边界城市发展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笔者于近期对鄂赣边界地区县市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这些县市在金融经济发展环境上与我省同处边界地区的县市相比存在明显优势。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借鉴外地经验,发挥边区优势,推动边界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调查总结,我发现鄂赣边界地区县市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呈现出以下四大特点:一是地方财政收入相比较富。20xx年,_____市和修水县分别实现财政收入8.2亿_____5.5亿元,并且,主要是来自于地方的工业税收。而_____市同期财政收入仅为2.96亿元。二是园区经济发展相比较快。20xx年,_____市和_____市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138亿_____56亿元,上缴税费分别为4.35亿_____1亿元,上交税收过千万的企业分别达到8家和3家。而_____市仅实现了工业总产值35亿元,上缴税费只有0.4亿元,上交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也只有1家。三是企业信贷投入相比较大。_____市和修水县20xx年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39亿_____28.2亿元,当年新增贷款分别为12亿_____10亿元,其中9成以上都投放到了中小企业。而_____市20xx年各项贷款余额仅为21亿元,当年新增贷款为8.6亿元(20xx年各项贷款余额为13.3亿元,新增贷款为零),投向中小企业的贷款仅有1.4亿元。四是经济发展环境相比较优。_____市自20xx年以来连续6年被评为_____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_____县实行了全县中小企业“一卡制”收费,修水县对中小企业的证照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而_____市虽然大力加强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但由于历史原因年度考评一直位居_____市的中等。

笔者认为,我省边界地区在金融经济发展环境上与邻省边界地区之所以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在四个方面:在发展理念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都十分重视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均由省社科院或综合性大学负责编制,还聘请第三方专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善于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坚持工业园区错位发展,做好支柱产业发展文章。比如,_____的旅游业、_____的水产品养殖和加工业、修水的钨矿产业等都成为了全国很有影响的产业。在行政效能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在实行“县财省管”的同时,均实行“乡财县管”,大大减少了行政管理性支出。同时,这些县市早在3年前就实行了县(市)委书记由省委直接任命。特别是_____市委书记由_____市委副书记兼任,_____修水县委书记还进入了_____市委常委班子,大大增强了工作的推动力和执行力。在优惠政策方面。邻省对其边界地区县市的政策支持都相当明显。比如,_____省在20xx年和20xx年连续两年下发了支持省际边界县市优先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在税收、土地、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支持,特别是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其省际边界城市的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很大,市、县也有较多的资金配套,这一扶持政策使不少中小企业受益,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融资平台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以及各种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也较为健全。比如,_____市有花旗银行,_____市有商业银行,修水县早在20xx年就组建了村镇银行,等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比较研究,结合_____实际,要实现边界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着力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在实现县财省管的情况下,边界地区县市要稳步推进“乡财县管”,加快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全面提高行政管理效能。要理顺工业企业管理机制,整合工业管理行政资源,形成由主管(县)市长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的工业管理新格局。二是要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省委、省政府要不断加大对省际边界地区县市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财政、税务、土地、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要予以政策倾斜。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断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金融发展的奖励力度,着力完善涉农贷款奖励制度,促进代币信贷合理投放。三是要大力构筑企业融资平台。边界地区县市要尽快组建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从源头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快组建商业银行。大力引进外资商业银行或组建村镇银行,发展小额贷款,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四是要切实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要大力整治社会信用,加大金融生态城市和信用乡镇、村(社区)创建力度。要尽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大力开展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信用社贷款清收、打击企业逃废金融债,以及金融胜诉案件集中执行等工作,促进社会信用环境根本性好转。要规范融资评估和中介行为,降低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成本,扩大信贷需求。要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坚持科学招商引资,大力倡导“回归经济”,促进边界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5篇 资源型经济地区现金流通发生变化的调查报告

随着近年煤炭的热销,煤炭资源丰富的县域企业货款回笼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现金结算已取代转账结算成为企业资金回笼的主要方式。大量的现金流入,对原有的现金流通格局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为了解和预测现金流通变化趋势,进而有针对性的做好现金管理工作,我们组织对煤炭大县—蒲县的10家煤炭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

一、现金流通变化趋势

1、企业现金来源外来化,对银行依赖程度降低。由于煤炭市场火爆、产品供不应求,导致现金交易成为主要结算方式,企业通过产品销售就可以获得大量现金,从销售方获得大量现金成为企业现金的主要来源渠道,相应从银行提取的现金量急剧下降。据对10家煤炭企业抽样调查,20xx年—20xx年5月期间,企业现金收入18700万元,通过产品销售从买方获取的现金有14100万元,占比高达75.4%,从银行提取的只有4600万元,占比24.6%,与20xx年前平均90%的水平出现巨大反差。

2、大量现金流入,为现金交易推波助澜,使企业更加趋向用现偏好。由于企业可以轻易获得大量现金,不必再受开户银行管制,现金交易又可以随心所欲,从而促使企业间经济往来中现金交易更加盛行。从10家企业来看,现金交易占其经济往来的比重平均达到80%,较低的也在60%以上。

3、企业销售收入的现金大部分自身持有,现金归行率越来越低。企业通过产品销售所得现金按照规定应缴开户银行,但大部分企业明显违反规定,取得的现金并不全额缴存开户银行,只有在必须转账时才向银行缴存少量现金,致使现金归行率越来越低。据了解,10家煤炭企业中,20xx年、20xx年、20xx年现金归行率分别为34%、29%、21%,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同时,企业货币资金大量集中在自身的库存现金,而银行存款却极少。20xx年末、20xx年末、20xx年5月底10家企业货币资金总额达667万元、840万元、1060万元,同一时点上在银行存款却仅有290万元、247万元、196万元,占比只有43.4%、29.4%、18.5%。

4、企业账户异地化倾向严重,现金提取异地化发展。在新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实施后,企业在异地开立账户更加方便,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人居住外地,纷纷在异地开立银行账户,大量的资金在异地金融机构周转,一旦需要投入企业使用,在外地提现即可。据不完全统计,煤炭企业在邻近的尧都区金融机构开立银行账户的企业达206个,占企业总数的73%。而调查的10家企业均在异地开立了银行账户,20xx年1-5月,在异地提现达1790万元,占同期从银行提现总量的67%。

5、金融机构监督弱化,对企业提现疏于控制。由于煤炭企业这几年资金充足,不仅不向银行贷款,反而可以带来巨额存款,以致成为各金融机构竞相追逐的优质客户。为拉笼这些优质客户,放松现金管理成为首选法宝,对其现金需求有求必应,根本不审查现金用途,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10家企业20xx年从金融机构提取现金2800万元,而同期企业合理支现额(工资、差旅费等)只有600万元,其余2200万元属于违规用现,包括支付材料设备采购款、基建支出等,违规比例高达75%。

6、企业现金大量涌入储蓄机构,既浪费了金融机构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造成了信用回笼的失真。企业为了安全的需要,所得现金大部分以法人或代理人的名义存入储蓄机构,频繁地支取以满足现金交易的需要。企业自己方便了,却对金融机构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增加人力,进行现金整理,库存现金较多时还得上缴,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客户提现的需要,又得保持高额的库存现金。同时,大量企业经营性资金进入储蓄机构,信用回笼掺杂了水分,使信用回笼的信息严重失真。从10家企业来看,各家企业都设有以个人名义开立的储蓄账户,其生产经营资金全部通过储蓄账户周转,如xx企业以会计名义开立的储蓄账户,其日均存款在20万元左右,月均收支额在270万元左右。

二、原因分析

煤焦铁热销带来的现金流通变化,有煤炭行业本身发展过热的问题,也有社会信用环境不健康的因素,但从金融体系来看,金融体制改革不完善,导致对中小企业服务出现“断层”也有很大关系。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全面撤退后,农村信用社成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狭窄、结算工具单一的现状,决定了其难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结算方式,地处农村的中小企业只能被迫选择现金交易。二是现金结算与转账结算的成本相差无几,甚至某种程序上还低于转账结算的成本,促使企业必然选择现金结算。如xx家法人代表反映,办理一张银行汇票要到30公里外的县城,还不如直接拿着现金去交易。三是金融机构管理意识淡化,助长了企业用现偏好。如果说过去企业靠转账结算回笼资金需要求助银行才能套取现金的话,那么企业现金交易体外循环后,金融机构则处于插不上边的状况,再则为了拉存款争客户,必然要放松现金管理。四是现金管理中注重对支出的控制,完全忽视了对收入的监督,致使缴存款管理十分簿弱,严重影响了现金归行率的稳定。

三、结论分析

从十家煤炭企业调查情况来看,由于企业不须经过银行便可得到大量现金,仅通过现金交易也可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对银行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也致使银行对此类企业现金的管理鞭长难及,管严了企业可能完全脱离银行搞“体外循环”,放松了管理效果又会大打折扣。因此面对这种现状,需从加强现金的缴存管理入手,从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入手,一方面加强现金管理力度,提高现金管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拓宽农村信用社的结算渠道,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使现金流通朝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四、几点启示

1、频繁的大量现金收付,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使银行陷入无效劳动之中,因此应尽快推行收取点钞费,抑制现金“空转”。

2、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快支付结算效率,特别是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结算效率,使企业能享受到非现金结算的便利,自觉减少现金用量。

3、注重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分析,摸清现金流向、流量,进而改进金融服务,引导企业、个人运用非现金结算工具,同时,针对新账户管理办法的实施,研究其对现金流通的影响,形成有效的跟踪检查手段。

4、现金管理应由控制投放转向现

金流通全过程的监控,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人行与金融机构的网络联系,使人民银行能及时掌握整个辖区现金流通趋势,进而采取对策,使现金流通达到即服务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正常交易的目地。

第6篇 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人才流失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法院人才流失现状的

调 查 报 告

湖南省××市中院课题组

在内地,由于改革开放力度不够,那些经济不够发达地区的法院,其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并已经引起最高层的关注。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将内地法院人才流失问题作为重点调研课题之一。××市作为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人才流失情形较为突出,并已经成为影响该地区法院深化改革和向前发展的一个紧迫性问题。为了确保法院改革和发展进一步顺利进行,××中院组成了专门课题组,对全市法院人才流失情况及队伍现状进行了统计调查和分析,并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流失原因和队伍现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和建议。现将调查研究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调查经过和主要方法

为了搞好本次调研,××中院高度重视,动用二级法院的力量共同完成。首先,成立专门课题调查小组,进行专门调研;其次,动员全市9县3区共12个基层法院初步进行摸底调查,以便全面掌握全市法院人才流失情况及队伍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最后,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找出法院人才流失的主要方向和原因,并通过仔细分析队伍的现状,研究出一些对策,最终形成了此调查报告。

一是成立课题调研小组,研究出调查的总体思路、范围和方向。课题组由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任组长,研究室主任◆◆◆为副组长,并在一基层法院挑选一名调研专干为成员。课题组确定了调查提纲,设置出统计表格和问卷,从调查人才流失的时间、范围、方向、原因、队伍现状及人才流失现象对当前在岗中青年法官的心理影响等六个方面着手调研。

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调查研究。4月上旬,市中院正式下文通知各基层法院按设计的表格正确统计数据,然后对全院三十五岁以下青年在岗法官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并要初步形成调查汇报材料,于4月18日前,将所有材料上报中院。

三是4月下旬,课题组将各基层法院上报的数据进行了全面汇总,尔后,又深入到人才流失现象较为典型、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基层法院进行重点调研。

四是通过采取表格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及点面结合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终于较为准确地找出了当前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人才流失现象的主要原因,以及应当如何解决这些不利因素,进而提升目前法院人才素质,提出一些建议,以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人才流失现状及思考

(一)人才流失情况统计与分析。

全市共12个基层法院,其中有9个上报了数据和材料。首先,我们对9个基层法院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1999年至2003年共5年时间,法院共流失人员55人(不含离、病、退休及辞退人员),其中具有法官资格者42人,其他人员13人。在流失的法官人员中,全日制法律本科成员9人,其他学历者33人。通过上述数字显示,我们可以得出:法院的人才流失,主要是高素质法官队伍的流失。

然后,我们从流失的主要方向上来看:流向党政机关31人,其中法官25人;流向沿海地区7人,其中法官6人;考取硕士研究生7人,均为法官;流向高薪企、事业单位2人,其中法官1人;流向律师行业1人,为法官;流向其他方面7人,其中法官2人。在以上6个方面中,法院人才流失的主要方向依序为党政机关、沿海地区及考取研究生。

其次,我们从流失年份上来看:1999年流失人员12人,均为法官;2000年流失人员15人,其中法官6人;2001年流失人员8人,其中法官7人;2002年流失人员6人,均为法官;2003年流失人员14人,其中法官11人。在5个年份中,以1999年、2000年、2003年流失幅度较大,其中1999年与2003年法官流失人数均超过10人。然而2000、2001、2002三年法官流失数量基本持平,均在6-7人左右,但到2003年流失又忽然增至11人,可见当前法官流失量又呈上升趋势。

最后,我们从流失率方面看:9个基层法院现有在岗人员共计728人,其中法官397人,全日制法律本科成员23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法院人才流失率为7%,其中法官人才流失率为11%,其他人员流失率为4%,而全日制法律本科人员流失率高达28%。很显然,法院人才流失的总体趋势,是人才素质越高,流失量越大。

第7篇 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前,我们事先做好了细致的准备工作,并请当地学校的同学作为我们的向导帮助我们完成调查。

在当地,我们分别采访了村委会领导和许多当地村民。组员们用自己礼貌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令村民对我们敞开了心扉。但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在采访工作结束后,我们却得到了两种完全不用的信息。一方面,是代表官方的村委会领导发表的说辞,另一方面,是来自广大基层群众反馈的信息。

首先我们前往的是该村的村委会,这栋二层小楼与周边还比较落后的景象相比格外惹眼,宽敞的办公会议室和不斐的红木家具让我们不禁感叹这还只是一个村级政府。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职务类似助理的工作人员,他向我们介绍到:_____村从20xx年开始经济结构调整。到目前,已经发展成以矿山开采和矿石深加工为支柱产业,农作物种植为第二产业以及少量第三产业为辅的经济结构。_____村背靠塔山,矿石开采以大理石,汉白玉,红砂岩为主,在就地加工后可制成各种石雕,板材,玻璃,胶水等,成品在销往北京市区、河北省等地的同时还出口到中国台湾和日本。农业作为第二产业,种植作物有玉米和小麦两种,并有少量果树。第三产业是一些企业,有月饼厂,箱包厂,福利纸箱厂,为全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有一定创收。

村里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流动人口较少,并且贫富差距不大,人均年收入5600元上下,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谈到_____村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时,村为会领导告诉我们,07年5月市政府出资已经修好了一条贯通全村的水泥路为大家出行提供方便,今后将继续加紧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除旧建新,即以村委会出面的形式,由投资商出资为村民推除旧房每户建起一座二层别墅,将村民住宅集中,空出的宅基地用于建设企业厂房,发展如物业公司的第三产业经济,以解决住房问题,增加就业机会。

在村委会采访的近30分钟的时间里,通过领导给我们的信息,最大的感觉就是这里人民的生活正在向小康迈进,这里的未来充满希望。尽管现在并不富足,但是在这样一个有能力有抱负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实现小康只是时间的问题。

走出村委会,我们走进村子先看到的就是刚才提到的水泥路,路旁的砖房还算整齐,我们就选择从这里开始采访村民。

村民对我们很友好,我们在攀谈中提到想核实一下村委会告诉我们的信息是否属实,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给了我们这样的答复:全村几乎所有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作物种植,品种有玉米和小麦。土地资源匮乏严重,人均不足4分地(4分地约为150平方米)。一年一收,但因村里的灌溉用井被村委会所有,灌溉成本高于农作物实际收益,35元/小时的价格令农民难以接受,所以农田生长只靠自然降水。这样一来每年打下来的粮食仅够自足,基本没有富余的粮食作为商品粮出售来增加收入,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而村领导所说的矿石开采和加工厂到了群众这里则表示前几年这里的矿山和加工厂都已经不属于本村,矿石开采被一个叫天龙集团的公司买走,加工厂也已经卖给了外村。然后我们说到种田没有既然没有农业收入那生活怎么办,一位老人说农闲时村里的轻壮都会出去打工,务工的地点一般也不会太远,基本都在大石窝的石材加工厂里。农忙时回家的人也不多,这样一年下来,人均年收入4000元上下,和村领导给出的信息有一定差距。除此以外,村里的月饼厂以为经营不善已经出售,对面的福利纸箱厂也早已倒闭,所谓的第三产业只不过是两三家条件破败的小商店。其他人还告诉我们,村里的这条水泥路是今年五·一修好的,刚过一个月,路面就出现裂痕和掉渣现象,据说这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政府拨款建设的。而我们看到应该是水泥筑成的路面里却不合比例的混进大量沙子和石头。紧接着。村民看到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子从我们面前路过后马上催促我们赶快离开,这是村委会的人。无奈之下我们继续前进,和不远处的一个的看着摊子的老奶奶了起天来,说明来意后老人家说,现在家里没有任何耕地,5个孩子全部在市区打工,每个月依靠儿女寄回来的一点生活费度日,摆这个摊子卖的都是一些很便宜的糖果,因为村里的小孩子很多,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玩的东西,也是为了给自己无聊的生活一个精神的寄托。

调查进行了刚刚不足一个小时,我们的心情越发沉重。我们发现,在北京,还有的地方的生活水平和我们有着天壤之别。于是下一步,我们准备前往村民所说的已经被收购的矿山去看一看。

沿土路一直走,会看到地面上很多的还未雕琢的汉白玉原石,继续走,就是一个废弃的汉白玉加工厂,厂房外面有废弃的石坯和吊装设备,这些都紧邻一个沙石厂,但因为工人们似乎并不欢迎我们的到来,所以只好放弃了对这里的采访计划。在靠近山脚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些堆砌的红沙石,原来这是一个开采和初加工一体的厂。就在碎石机前,这里的老板告诉我们:红沙石的主要部分是表面的红沙,可制成胶水,玻璃等,中间白色石头部分主要用做雕刻。这个的几个工人和老板并不是本地人,靠把原石粉碎后出售红沙的初加工来赚取利润。几年前从村委会手中买来了这里红沙石的开采权,每年只向村里缴纳少量的费用。在正常使用炸药开山炸石的情况下,两台碎石机年产量约为16000吨,可是炸药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并且工人工资,运输费用也不断上涨,进而影响了产量,现在的收入也只能勉强支撑。负责深加工的厂子都设在周遍的村子,在_____目前还没有。

走出采石厂,在来时的路上我们遇到一位放羊的大爷,听口气估计是位老红军。因为没有土地,所以只好以放羊糊口,他向我们感叹:哪个农民不想老老实实种地,但是共产党把我们活命的根子都拿走了,本来就不多的土地都拿去建厂,最后落得工厂没建起来耕地也没了。我的这些羊有二十多只,连填饱肚子还是困难呢,拿什么去提高生活水平。想想毛主席时候的领导们都是怎么为群众服务的,现在的干部,老人也只能摇摇头。再我们即将离开的时候。老人的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深刻:“谁要是占了共产党的便宜,算谁厉害”。从话语中,透出对当前一些领导的强烈的不满。

至此,调查已经基本结束,在返回学校的路上我们的小向导对我说,尽管大家说的都带有一定情绪,有些偏激,但是基本上都是事实。

所以,我们根据一路上看到的,听到的,对该地区的经济情况做一个总结:该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群众住房一砖瓦房土房结合居多;耕地面积少,灌溉困难,农业果实仅够自给自足,经济来源靠外出务工支撑;矿石开采加工作为当地的的优势项目已经被别人占领;第二第三产业几乎崩溃;人均收入约4000元/年。

从整个调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来看,农民的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仔细想来不无道理。政策的扶植是一方面,最主要的一方面,从农民对村委会的不满就可以看出,问题出在领导班子自身,作为人民的公仆,是为自己牟取利益还真正为人民服务,这就需要各位领导扪心自问了。

第8篇 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建设问题建议调研报告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

现实的粮食价格与预期相差较大,靠种植业致富没想头。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属农业区,绝大多数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来源多以出售农产品为主。近年来,虽然我国对农业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农业势必要参与国际竞争,这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受到限制,而补贴有限,小规模农业生产条件下,靠卖粮致富的可能性很小。

选择致富项目没有好路子,增加收入没盼头。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而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缺少从事其他职业的技术、技能和经验,无论从观念、素质,还是外部条件,都难以找到合适的致富项目,“搞养殖愁思路,搞加工愁门路,搞三产没思路”,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存在的难题。

外出打工不长远,务工增收没劲头。由于观念和一些体制原因,多数农民不愿外出打工。一方面,“背景离乡、抛家舍业、故土难离”的传统思维还相当程度存在;另一方面,农民对外出后的医疗、就业、就学、住房等基本保障不托底、不投心。多数农民不愿意冒风险,害怕“一着走错,满盘皆输”,一旦挣不着钱,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不如维持现状。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个体的经济现状,使他们对于自身的发展充满迷惘。“腰包不鼓,难筹大事”。所以作为主体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然会产生自信心不足现象。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自信心不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信心不足究其根源,是经济发展滞后。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处地僻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与外界交流和沟通存在“先天性”的障碍,与地处沿海等一些边境贸易条件好的地区无法比拟。二是基本生产条件差。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水平。三是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有限。部分有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都外出打工,而且不愿再回来。四是国家支持有限。改革初期,国家优先发展沿海和东部地区,在政策和资金上都向重点发展地区倾斜,其他地区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自然有限。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营养不良”,致使经济发展日趋滞后,与发达地区差距逐渐拉大,而这种差距仅靠自身的努力,靠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只能是追赶式的发展,无法实践跨越式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建设新农村的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来坚定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地在各地树立新农村建设典型,并大力宣传,用身边的典型来示范和带动,农民易于接受,更易于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强农民培训。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决定新农村建设标准和进程。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供经费保障、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先进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首先是用财政支持资金加快农村的路、水、电、医、能源等容易在短期内见效果的基础性设施建设,让农民真切地真实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不是空话,就在身边。其次是为化解县乡村三级债务提供资金支持。解除困扰,轻装前进才有必胜的信心。第三是大力扶持主导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在于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这既是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制定符合欠发达地区发展实际的政策,比如对龙头企业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级组织建设等从政策层面给予保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自我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五是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方式方法。比如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开展以农业合作为主的跨区域合作。一方面,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供应优质农产品,并提供充足的粮食储备,保证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先进的发展和管理经验、资金、技术直接注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合作,在资源配置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利益机制上可以实施互利双赢。以此增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信心,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第9篇 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工作报告

近年来,民营经济在太和镇镇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认真实施省市县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战略,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掀起新一轮发展民营经济的高潮,扫清民营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最近,我对太和镇地区民营经济的现状与发展作了深入的调查。

一、太和镇民营经济的现状

太和镇地处县城,具有得天独厚发展经济的优势,在九十年代初期,全镇城乡集体企业达到鼎盛时期,当时8万多人口的太和镇共有集体企业40余家,其中城镇集体企业13家,农村集体企业28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集体企业固有的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差、员工年龄大、文化素质低等矛盾日益突出,体制的弊端,产权不明晰,加之流动资金短缺,银行不注入资金,使全镇集体企业逐步陷入困境,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集体企业85%以上处于严重亏损状态。1997年起,镇党委政府开始实施“腾笼换鸟”的办法,通过卖、并、破、租、转等形式,让集体资本退出,为民营经济腾出空间。从当时的天府人革厂实施“零价转让”到全市最大的乡镇企业——四川富士电机有限公司改制为民营,通过改制培养民营企业10家。截至2023年7月底,全镇已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9000余户、民营企业152家,从业人员13380人,民营经济总产值实现8.6亿,占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9.6%;销售收入完成10.3亿元,利润5899万元,国税、地税收入2000多万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80.5%。

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和经济规模上。

第一,观念陈旧滞后。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双重影响,思想观念保守,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冒险精神不够,怕投入了无产出、无回报,创业冲动不足。

第二、管理体制制约。政府职能部门对民营经济实施多头管理,缺乏对民营经济的整体布局和长期发展的引导和规划。有的工作人员仍有“管理就是开会,发展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的思想。“三乱”现象屡禁不止,行政效率低下。

第三,市场环境制约。民营经济间的不正当竞争、制假、售假等问题还十分突出,社会监督力度、打击力度还不够。

第四,技术水平制约。在技术装备上,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依然是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操作。

第五,人才资源制约。人才市场不完善,使得科技人才资源严重缺乏。

第六,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经营者整体素质较低,管理问题较为严重,产业结构趋同,对所办企业缺乏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有的法制观念淡薄,甚至违法违纪违规。民营企业呈现出小的多、大的少,经营型多、生产型少,租放型多、科技型少的“三多三少”格局,知名的大型民营企业不多。

第七,外部环境较差。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虽然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但是“纵向不到底,横向不到边、竞争不平等”。导致外地企业引不进来,本地企业又留不住,国有企业有的改制不彻底,民营企业又发展不起来。特别是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电力分配、拆迁还房等方面与外来企业极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办理程序繁琐,中间环节太多,经营性的水、电、气价格太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本地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思想理念。在发展民营经济上,我们过去曾错误地认为私营经济是“资本主义尾巴”,个体经营者是“新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开放后,认识逐步提高,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和必要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限制到发展,从允许到鼓励,政策逐步放宽。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新的机遇,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来抓,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商重商”、“亲商护商”的发展环境,提倡勤劳致富光荣。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运用舆论工具,宣传发展民营经济中的好人好事,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给予民营经济优惠政策,在执行政策时,服务要周到,从各个方面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要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民营经济中,创造了许多精神财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我们要学习温州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不比消费比投资”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福建人的“永不满足,奋斗不止”的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自我加压,你追我赶,扬长避短,开拓前进。

四、创新思路,推动民营经济超常发展

要促进民营经济超常发展,各级各部门都必须强化创新意识,要敢想、敢说、敢做,凡是沿海已经实施的政策,我们都要学习;凡是内地成功的经验,我们都要借鉴;凡是其它地方采取的措施,我们也要敢于实施。当前,我们应当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抓好民营经济的发展。

(一)抓思路创新,激活民营

大力倡导民营企业的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强,真正把我镇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二)抓产权改革,催生民营

要坚定不移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民有民营为取向,以产权卖断为主要手段,退集体进个体,以产权改革推动企业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实现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抓招商引资,扩张民营

要把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成镇域经济的主体,仅依靠自身积累显然速度太慢,依靠改制转化毕竟潜力有限,还必须把好的机制同外来资本有机嫁接,才能更好地积累发展资本,更快地聚集发展能量,使民营经济呈现爆发式的扩张态势。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你投资我支持,你发财我发展,你创业我就业”的大开放意识,形成全镇上下人人参与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

(四)抓政策启动,扶持民营

省、市、县明文规定的给予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镇内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应该落实给民营经济的政策,都必须全面落实到位,坚决取缔对民营经济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彻底打破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放心、放手、放胆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抓典型引路,带动民营

要大力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办、领办民营企业,带动民营,让人力资源活起来。要有重点、有目的地树立一批既有品牌效益,又有行业特色的民营经济典型。要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扬在发展民营经济中涌现出的各方面的先进典型及其优秀事迹。年终,党委政府要将民营经济中表现突出的经营管理者及其员工纳入全镇经济工作统一表彰,让同行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六)抓优化环境,服务民营

民营经济的发展,企业是主体,而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却是主体。现代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区域生产要素聚集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的竞争。环境决定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坚决做到“四不准”、“两逗硬”。即:不准任何部门、任何单位向民营企业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不准干预民营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不准对民营经济发展设立障碍和壁垒;不准侵吞、强占民营企业的资产。“两逗硬”是:在提高办事效率和优质服务上要逗硬;在查处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事件上要逗硬。

(七)抓素质提高,推动民营

各级干部要转变发展民营经济的观念,增强服务本领,民营企业家要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管理才能,民营企业职工要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克服“帮人”思想,爱厂如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10篇 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调查报告

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体制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我旗个体私营经济现状

截止xx年5月末,全旗共有个体工商户2215户,从业人员2899人,注册资金2248万元。其中从事商业、饮食服务业的1390户,从业人员1710人,注册资金1175万元;从事制造业198户,从业人员211人,注册资金199万元;从事交通运输业433户,从业人员433人,注册资金737万元。私营企业44户,从业人员1381人,注册资金1596万元。其中雇员50人以上的6户,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有11户。44户私营企业中从事生产经营的有19户,从业人员852人,注册资金895万元;从事商品批发、商业零售有8户,从业人员92人,注册资金323万元。

xx年,全旗个体私营经济为国家上缴税金705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0%。

二、目前我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上有一定差距。据调查掌握的情况,社会各个层面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一是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支持程度上不够,思路和办法不多。二是应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从业人员,思想上认为干“个体”不是长久之计,挣钱少,没有发展前途,没有保障,受传统观念影响,存有侥幸心理,伺机寻找“铁饭碗”。三是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者,稍有发展便安于现状,面对各种变化缺少应对措施。

第11篇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查帐户偏少现状进行分析调研报告

日前,笔者就都昌县地税局企业所得税纳税户的所得税结构及征收方式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所有地税管辖的企业所得税户中,查帐征收比例为15,其余都为核定征收方式,而核定征收户数中又以应税所得率为主,其户数比占83。可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以查帐征收为少,而应税所得率方式居多。这一现象应引起税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查帐征收户越来越少的原因

1、所有制结构变化。原来的企业以国有、集体为主,私营企业很少,国有、集体企业基本上为查帐征收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集体企业每况愈下,私营企业却日益壮大,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国有、集体企业越来越少,私营企业越来越多。就都昌来说,20__年度都昌地税有管辖权企业所得税纳税户126户,其中私营企业却有100户,占80,处于绝对优势。除了一些国家命脉相关的行业客观需要国家垄断以外,其它现存的国有、集体企业也正在逐渐被私营企业赎买,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私营企业牢牢占居主导地位。而目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私营企业基本上是小规模、技术含量低、管理模式单一,税务机关对其的管理也趋于简单的核定征收。

2、企业自身的原因。一是核算水平低。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私营企业大多起点低,有不少是家庭作坊式的,工艺简单、粗糙,技术含量低,缺乏做大、做强、长远发展的可行策略,就免不了存在短期行为,大多财务核算要求很低,无法达到税务机关查帐征收的要求。二是成本因素制约。由于信息的快捷,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按查账征收的一套操作,除增加人员成本外,主要的还是要增加材料等费用的成本,规模小的企业总觉得有点得不偿失。三是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少数高利润行业还担心暴露了行业秘密,如初期的房地产行业,都不愿查帐征收。

3、税务机关的原因。一是核定征收简单易操作,少数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图省事,不注意引导纳税人规范帐制,健全核算。还存在极个别的为完成收入计划,有意压制的现象。二是税务机关服务存在不到位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宣传不到位,而另一方面涉税审批手续麻烦,各种税务检查重叠,企业疲于应付。

二、查帐征收户越来越少的危害。

1、制约了企业的壮大,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速度。由于绝大多数税收优惠政策都是建立在查帐征收基础上的,从而许多企业由于是核定征收,造成应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享受不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愈发展不起来,就愈不可能提高核算水平,这样势必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制约企业的壮大,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

2、影响了税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大家都知道科学化、精细化是建立在一些财务数据之上的,由于企业没有科学的财务核算,从而使得一些税务管理的财务信息无法采集,这样就更没办法有效地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纳税评估无法有效地开展,纳税评估无法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这样只会增大税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税务管理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税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3、不利于税务管理部门的决策。由于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核算水平不高或是不能正确核算收入、成本费用,税源管理所采集的数据可信度差,税源管理只能停留在粗线条的水平,无法定量,从而税源的分析和预测、税收计划的制订和分解都无法求精,不能为税务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提高企业所得税查帐征收户比例的对策。

1、加强宣传。既要宣传好国家有关鼓励企业查帐征收的一系列政策,又要宣传政策落实的具体办法。税法宣传不能满足于税收政策讲解下去了,而是要考虑纳税人是否知道要如何操作?怎样才能达到查帐征收的几个条件?纳税人是否熟悉其所从事的行业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国家鼓励发展的有哪些产业?哪些产业是国家限制或禁止发展的产业?从而纳税人,能恰当地选择其发展方向和挖潜从何处入手?

2、转变观念,改善服务,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要有税收优惠政策不有效地贯彻也是失职、也是收过头税的观念,在落实中不断增强税收优惠政策的感染力。对一些行业的企业,国家对其成立之初都有一定期限减免所得税的鼓励措施,税务机关要有扶上马、送一程的思想,主动出击,指导纳税人办好相关减免手续,使之及时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二是要改善服务、简化程序。税务部门应坚持把“三个服务”作为税务工作永恒的主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兑现服务纳税人的各项承诺落到实处,树立和谐诚信的税收理念,优化服务,提升税务服务的水平,除了要强调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外,还应进一步优化服务的流程和简化手续,精简“表、证、单、书”,减少涉税审批手续和环节,提高办税效率。

3、积极引导查帐征收。在工作中,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纳税人提高核算水平,对符合查帐条件的,坚决不得搞核定。新成立的企业,可先让企业偿试查帐征收,对原有企业,甚至可以引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那种纳税辅导期的做法,可对具备一定核算条件的企业实施一年的纳税辅导期,由税务机关派员定期对其帐制、核算、纳税申报等情况进行辅导,一年之内达到查帐征收条件的,立即转为正常查帐户。

4、积极引导纳税人搞代理记帐,代理申报。对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积极推介中介服务,企业可以聘用具备一定资质的专业人员兼职代理记帐、代理纳税申报,对其一定期限的中介费用,国家甚至可考虑出台一定的企业所得税扶助政策,以逐渐提高纳税人的核算水平,促进企业核算的规范程度

第12篇 地区个体经济的调查报告

有关地区个体经济的调查报告

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调查报告

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体制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我旗个体私营经济现状

截止20xx年5月末,全旗共有个体工商户2215户,从业人员2899人,注册资金2248万元。其中从事商业、饮食服务业的1390户,从业人员1710人,注册资金1175万元;从事制造业198户,从业人员211人,注册资金199万元;从事交通运输业433户,从业人员433人,注册资金737万元。私营企业44户,从业人员1381人,注册资金1596万元。其中雇员50人以上的6户,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有11户。44户私营企业中从事生产经营的有19户,从业人员852人,注册资金895万元;从事商品批发、商业零售有8户,从业人员92人,注册资金323万元。

20xx年,全旗个体私营经济为国家上缴税金705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0%。

二、目前我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上有一定差距。

据调查掌握的情况,社会各个层面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一是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支持程度上不够,思路和办法不多。二是应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从业人员,思想上认为干“个体”不是长久之计,挣钱少,没有发展前途,没有保障,受传统观念影响,存有侥幸心理,伺机寻找“铁饭碗”。三是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者,稍有发展便安于现状,面对各种变化缺少应对措施。

(二)经济结构上需进一步调整。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表明,我旗个体、私营业主从事第三产业,特别是商贸流通领域的占绝大多数,从事一、二产业的较少。大多居于传统的、家庭式、非民主的落后管理方式。经调查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不够解放。全旗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者大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0%以上,也几乎没有经过专业的理论、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未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预测,在经营和投资上缺乏技巧,对所经营的`产业没有长期的计划,随遇而安,对现代化的经营理念避而远之。不求发展只求“稳”,有限利润大家分的现象。第二,个体私营经济起步较晚,影响了其发展速度。第三,从事外向型的个体私营户较少,大多数经营者对外部大市场的情况不了解,信息闭塞,供需关系掌握不清,销售不畅,只盯住本地市场,经不住大的冲击。第四,资源型和加工型企业较少,本地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生产技术装备较差,生产成本高,产品档次低,效益不佳,随时有被市场竞争淘汰出局的危险。

(三)融资渠道上不很宽畅。

就我旗目前具体情况看,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影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极大而又带普遍性的难题。首先,经过改制后的工贸企业,原有资产大部分用在了职工买断,重新盘活困难重重。其次,一些较大、较好能够维持正常运转的个体企业,为适应市场新的需求,积极寻求了一些前景好、上档次的项目,由于投融资困难,只能暂且搁置;还有随着企业改制的完成,下岗职工中,有一部分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手中也掌握了一技之长,雄心勃勃想干一番事业,只是苦于没有资金支持,正处于徘徊和等待之中。另外,工行、建行相继在我旗撤销,使私营经济申请金融支持更加困难。

(四)在税费承担上有一定的压力。

据调查,20xx年,全旗个体私营经济营业性收入总额在6000万元左右,上缴税金705万元,税收比例高于经济较发达地区个体私营经济所承担的比例。同时,其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达到了24个。数字表明,我旗个体私营经济所承担的税费相对较高,有个别经营效益较差的,还有入不敷出的情况。另外,个别行政事业收费部门注重部门利益,不顾整体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着重收费,轻管理、轻服务的问题,甚至还存在“三乱”现象。

三、应着力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纳入整体经济发展规划之中

要充分认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重要性,努力赢得各方面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通过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思想上破除条条框框的束缚,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服从经济发展大局,努力克服和形式主义,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引导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尽快出台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帮助个体私营经济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个体私营经济在总量规模、质量效益和持续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

(二)努力为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要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导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发展,逐步解决我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商多工少”的问题。

就目前实际情况,我旗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其主要优势在于两个方面,第一,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众所周知,我旗的农畜产品和矿产资源等量多质好,尤其是农畜产品,大部分还属原料的简单出售,而未被加工转化增值,因此,首当其冲应重点发展一批类似北大荒实业有限公司、京伦矿业有限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突破口,象现在的荞麦生产和加工一样,有目的、有步骤的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和工业产品初加工,尽快形成一支私有民营的骨干群体,形成规模,提高档次。第二,我旗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旗目前现有农民剩余劳动工3万多人,城镇待业人员4000多人。随着国有成份从产业经营中的退出和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大量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产业就自然而然成了我们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优势。如果农民不找村长、乡长,而是找市场,进入城镇搞个体私营经济,这本身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在我旗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非常现实的选择。

在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方面,应全面落实的各项政策,尤其是在行政审批上,要简化办事程序,努力实行“一厅式”注册,“一条龙”服务,降低门槛,给个体私营一个发展和成长的机会。在税费收取上,除了出台一些减免和优惠政策外,要严格规范各部门的收费行为,坚决禁止无证收费和超标准、超范围收费,彻底杜绝“三乱”现象,依法保护个体私营及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占,为其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借助各种力量拓宽融资领域。区域经济的增长力,一般来说主要依靠三种力量,即国家的力量、民间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依靠国家的投入和布点;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象计划经济时代那样,还依赖国家安排项目、给予投入,因此,应加快依靠官资转向依靠民资。因此要积极把个体私营纳入到信用组织体系中统筹安排,努力争取个体私营通过资产抵押、互相担保、联户担保借贷。各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和有发展前景的个体私营企业,协调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联系,帮助解决资金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成立中介组织和机构,为借贷双方服务,积极帮助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私营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申请上级技改等项资金;把个体私营列入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格局中,努力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剩余资金向个体私营经济倾斜。

(三)努力提高个体私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

积极开展对个体私营企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对业绩好素质高的,鼓励其进行深造,培养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急需的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有计划组织个体私营企业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各有关方面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全面提高个体私营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培育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通过多种形式向私营企业输送各类人才;帮助个体私营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安全生产、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制度,逐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现代经营理念;把各项政策宣传到位,教育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者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和商会社团组织的作用,保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执行,积极探索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正确处理职工、企业、国家三者利益关系,协调好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023关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12篇)

为详细了解淇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而为研究淇江流域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荔波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洪带领县人大部分同志和县旅游、环保、水务、农业、国土、林业等部门业务专家一行40余人,于2023年11月4日至7日到甲良、小七孔等乡镇进行调研。本次调研活动采取实地考察、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途径甲新、石板、甲良、益觉、丙花、双江、地莪、拉平、台村、架桥、尧花、黎明等村组河段,沿途听取了有关部门及当地群众的情况介绍,我们全面掌握了淇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淇江流域基本情况党的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地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