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政协调研报告
为推动珠海市的老龄工作,走珠海自己的创新之路,市政协委托吉林大学“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由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协同调研工作的“珠海市人口老龄化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组,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了对珠海市老龄人口现况的调查。该项调查工作历时一年半时间,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珠海市110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测。并形成了详实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近年来,珠海市政府在养老服务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首先完善了养老相关政策制度,制定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其次,形成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公民互助、规范推进”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方向。第三,推进了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初步建立了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四是加强了老年人的权益保障。综合来看,珠海市总体上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等方面,都与实际需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超过六成老人患有高血压
调查显示,截至xx年末,珠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2.56万人(数据来源于市公安局),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1.59%。在接受调查的1109名老年人中,最高年龄103岁,最低年龄60岁,平均年龄67.68±7.13岁。男性414人,占37.33%;女性695人,占62.67%。从不同年龄组老年人口构成来看,60-69岁组人口数量766人,所占比例最高,为69.07%;70-79岁组人口数量240人,所占比例为21.64%;80岁及以上(≥ 80)组人口数量103人,所占比例为9.29%。
根据老年人自报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和相关检测诊断,慢性病排名前六位依次为高血压(66.5%)、骨关节疾病(29.7%)、眼病(16.9%)、糖尿病(15.7%)、心脏病(11.0%)和脑血管病(6.7%)。
目前珠海市共有养老机构24所
调查得知,目前珠海市共有养老机构24所,其中公立15 所,民办9 所。珠海目前养老机构数量不少,但规模都不大,最大规模的一家床位数也只有180 张,且整体上服务水平不高,高端养老机构在珠海暂时不存在。全市共有养老床位3387张,平均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床位约26.8张。xx 年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24.4 张。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珠海的数据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养老机构共入住老年人为1397人,入住率为49%。其中公办入住率平均为36.4%;民办入住率平均为65.5%。从入住率来看,虽然公立养老机构平均月收费低于1500 元/人,而民办养老机构平均月收费高于xx元/人,但由于地理位置、服务设施等因素的影响,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要高于公办机构。同时,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选择在环境熟悉的社区中居家养老。
建议制定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报告认为,珠海市还没有充分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准备,社会上的中、青年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及早、及时备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部分人思想中依然根深蒂固。
报告建议加强老龄政策及布局的顶层设计,制定老龄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大部门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机制。
报告还建议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目前珠海市的老年护理康复服务设施和场所总量还显不足,亟需优先发展社会化护理康复服务、健全医疗康复护理体系。构建大型医院、专业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紧密结合、有序衔接的康复护理体系,加快康复护理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康复护理保险参与体系。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切实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建设,并加强基层老年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防治结合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区域卫生和人群健康评价制度,完善居民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增加投入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报告建议增加政府投入;吸纳社会资金;鼓励个人投资,争取有更多的投入,促进包括医院医疗、健康管理、康复护理、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旅游养生为链条的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促进疾病诊疗一条龙服务,医联体模式的建立 [ 医院(二甲、三甲)、诊所、家庭病床]。有目的地完善教育、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及个体化生活饮食指导与保健、加强护理专职队伍的培训和全科医生队伍及人员的配备。
珠海目前从人们的观念和选择上,适宜以“居家养老”为主,模式应该是“健康加养老”,辅以相应的政策支持。新建居住(小)区要根据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积极推动旅游养老的步伐。
区政协关于全区都市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区政协度常委会工作计划安排,区政协专门成立了由一名政协副主席任组长,区政协相关委室和区农业局的有关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就全区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张店区现有农业人口14.04万人,耕地面积8.1万亩,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286万元。,为加快提升全区农业发展整体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确定了“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村环境,富裕农民生活,服务城市需要”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着力推进都市农业发展。成立了由政府牵头、部门组成的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股份合作制的指导意见》,对加快发展中心城区都市农业做出了全面部署。目前,我区都市农业发展初具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显现。
1、科学规划,合理定位
全区都市农业发展遵循“点线面相衔接,大中小相配套”的原则,因地制宜,着重建设“四个片区”:一是建设优质粮食生产片区。主要是依托马尚镇、房镇镇、中埠镇等区域内的农田,发展精准农业生产,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二是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以黑铁山、玉皇山、炒米山、唐家山等区域为主,深入挖掘山区特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三是建设生态经济林果带。在傅家镇、马尚镇、房镇镇重点实施滨博高速公路沿线经济林产业。四是进一步打造城市绿地生态体系。主要沿主干公路、主河道建设绿色通道、防护林带以及环村、环镇生态林,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经济林果带。
2、突出特色,全面推进
我区都市农业园区发展特色鲜明,农业结构调整进展顺利,生态绿化修复初见成效,都市型现代农业框架初步形成。目前,沣水镇、中埠镇、傅家镇、杏园街道累计种植核桃8000余亩;初步完成大规模沿路、沿河绿化,种植园林绿化苗木9000余亩;黑铁山区域生态修复规划面积2230亩,已完成苗木种植1200亩;实现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96万亩,发展种植专业合作社8家。以建设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园区15个,总规划面积8000余亩,计划投资近9亿元,已完成投资2.8亿元,同时,注重引导园区积极与科研院所联系,引入先进的科技项目,种植适合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带动都市农业向名、特、优方向发展。
3、政策引导,全力扶持
区政府从财政上不断增加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投入,制定了一系列的都市农业补助、奖励政策。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的单位,区财政按照当年实际投资额的5-10%予以补助;对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求实现长期结构调整的,按照其调整面积,区财政按每年300元/亩的标准连续补助三年,当年提供300-500元/亩的苗木补助;对实现长期结构调整的镇,区财政按照每调整1000亩奖励2万元标准予以奖励。对都市农业园区建设配套设施所需的用地指标,优先予以安排。目前,全区已兑现各类苗木补助款490.31万元;对5个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发放奖励资金45万元。同时,积极协助解决都市农业园区用地问题,已落实新增指标和挂钩指标1654.2亩。
4、发展良好,成效初显
目前,全区都市农业发展,正逐步实现由过去的家庭式零散的苗木培育、单一的农作物种植,向集体种植、优质种植、休闲观光、增收增效于一体的多功能方向发展。华煜玫瑰生态庄园、吉田园、玉黛湖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淄博名典彩叶观光园、淄博十三皇庄农业生态观光园被命名为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按照“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苗则苗”的原则,对孝妇河、滨博高速公路、张周路等重点地段,沿河、沿路种植了经济林,对黑铁山、玉皇山、炒米山等重点区域,实施大面积生态修复工程。土地流转逐步规范有序,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得到了增强,在流转的近2万亩土地中,有98%以上的项目达到了50亩以上的规模化经营标准,促进了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当前,全区都市农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都市农业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目前,社会上对都市农业的认知度不够高,对发展都市农业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认识不够深,因此,对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尚未形成发展都市农业的良好氛围。部分财政补助资金不能及时兑现,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发展都市农业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区都市农业今后的健康发展。
2、发展都市农业与城市发展尚未实现有机统一。政府宏观上对都市农业发展做出了部署,但难以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社会投资都市农业的信心不足。
3、土地使用效率有待于提高。有的园区和部门难以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对于国家有关土地政策未能吃透精神,灵活运用,限制了都市农业发展。
4、都市农业园区发展有待于规范。政府宏观的规划需要进一步细化,使园区发展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指导。目前,都市农业园区建设没有制定相配套的发展标准,多数园区存在发展自由现象,发展方向、目标不够清晰,园区建设档次低,发展层次不高,同时,容易造成个别园区变相圈地。
三、建议和对策
都市农业是随着城市化水平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产业,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满足城市人们各种需要的现代农业。我区都市农业发展应立足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确定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形式、规模和布局。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形成都市农业发展合力。一是进一步加大发展都市农业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发展都市农业的认知度,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不断强化基层政府对都市农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同时,农业部门要结合各镇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各镇编制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促进我区都市农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及时兑现有关都市农业发展的财政补助资金,充分调动和激发发展都市农业的积极性。
2、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夯实都市农业发展基础。农业、规划、土地等有关部门要充分结合中心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针对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根据地理特点,进一步细化我区都市农业发展布局,使全区都市农业发展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科学合理,鉴于中心城区的发展规划要求,建议我区都市农业今后可重点围绕黑铁山、玉皇山、炒米山等东部地区进行发展。
3、科学实施土地流转,充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一是主动争取国土资源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以镇、街道为单位,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平台,将土地流转纳入基层政府管理,以镇、街道为主导,统一调配使用,在尝试联租、联包方式的同时,促进土地流转有序进行。二是要结合城市规划、土地规划,预防因短期性用地给园区建设带来的投资浪费。三是在实施土地流转中,要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切实保护好群众利益。
4、进一步细化产业规划,规范都市农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完善园区建设机制,制定出台都市农业园区发展标准,明确用地使用性质,实行园区准入制度,从建设面积、资金投入、种植标准、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规范,严把审批关口,建立农业、规划、土地、财政等部门联合审批制度,防止一窝蜂式发展,预防因盲目发展造成的投资浪费,杜绝变相圈地行为。同时,对园区发展情况定期进行检查、验收、考核,达到规范化发展。
5、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政策引导。一是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重点对有发展潜力,并能实现长期发展的都市农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二是落实都市型农业领导小组联系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好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三是积极借鉴外地发展都市农业的成熟经验,引导和鼓励采用新技术生产手段和精细化管理方式。通过股份制等形式,建立健全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提升都市农业发展后劲。四是加快西五路南延工程等一系列都市农业园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优化都市农业园区发展环境。
附:1、本文有关名词解释;
2、都市农业15个重点建设园区。
河北省政协最新调研报告:近96%被政府采纳
xx年,河北省政协围绕完善12个事关河北大局的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日前,记者从省政协获悉,省政府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对省政协调研组所提建议进行全面梳理,并对成果运用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截至目前,12个调研报告所提69个方面建议,66个已被相关部门完全采纳或部分采纳,3个因与国家政策不符未被采纳。
在“关于完善开发区体制问题”的调研报告中,省政协调研组建议,整合处于成熟期的开发区经济功能和行政功能,实行“政区合一”模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全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相关建议予以采纳。目前“政区合一”模式在部分有条件的开发区实行,设立了开发区人大、政协和法院、检察院等相关机构。报告建议,下放审批权限,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省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相关建议予以采纳,积极开辟绿色通道,省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受理开发区(园区)的报件,并简化审批程序,优先予以办理。
针对“关于推进河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问题”,提出按照“12345”的发展思路,即围绕“一大目标”、突出“两大重点”、实现“三大突破”,用足“四大政策”,强化“五大举措”。我省正在草拟的《河北省工业领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xx-)》对相关建议予以采纳。提出,到,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400个,超50亿元的达到200个,超100亿元的达到100个;培育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以上。推广“产业集群+技术平台”模式,选择50个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业集群,京冀共建100个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浙江政协调研报告:政府“自我革命”取得阶段成效
4月16日,浙江省政协在杭州召开十一届十一次常委会议,对“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措施落实情况专项集体民主监督进行了报告:近一年来,浙江省“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牵住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推动了行政权力进“笼子”,已经激发了市场活力,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四张清单”指的是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政府责任清单、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一张网”则指的是浙江政务服务网。关于“四张清单一张网”,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开全国之先河,力推以此为重点的政府自身改革,是政府“自我革命”的一次大推动。
浙江省政协认为,围绕“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转向民主监督,是浙江省委交给浙江省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专项集体民主监督调研组深入浙江10余个市、县(市、区)及基层行政服务中心等窗口实地监督调研。
根据浙江省政协调研报告显示,“四张清单一张网”牵住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推动了行政权力进“笼子”。
报告数据显示,经过依法梳理,浙江起出了列入清理范围的57个省级部门共1.23万项职权的行政权力底数,各市、县(市、区)也于xx年10月底全部完成权力清理工作。通过取消、下放、转移和整合,初步完成了政府权力“瘦身”。
与此同时,“四张清单一张网”的推出,还激发了市场活力,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浙江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6.5万户,同比增长13%。
“‘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是新常态下激发浙江市场社会主体活力的一步‘先手棋’”,浙江省政协相关负责人还将“四张清单”称为为遏制权力缺位越位并筑牢法治篱笆上了“长效药”,“一张网”则是给权力涂上了“__剂”。
尽管成绩斐然,但该负责人还认为,“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还面临“成长中的烦恼”,“主要是体制机制的不适应,正是‘转型转轨’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有因改革啃硬骨头带来的‘烦恼’。”
他建议,浙江应该坚持法治导向,引领深化改革;明确目标,清晰长远目标;注重实效,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突破壁垒,实现信息互联共享等。
第2篇 湖南省政协委员专题审议长株潭示范工程调研报告
3月6日,湖南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胡伟林,副主任祝燕德以及来自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专家等部门的政协委员一行赴省气象局就“关于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省市气象部门的意见,研究审议调研报告。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常国刚,党组成员、副局长潘志祥以及省气象局办公室、减灾处、计财处等相关处室和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气象局参加本次会议。
早在1月中旬,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就对“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课题进行了实地调研。胡伟林对湖南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近年来,三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污染、热岛效应、城市内涝、城市雾霾等气候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精细化预报能力和城市气象灾害专业监测能力等亟待加强。
针对调研报告,胡伟林强调要突出“两个聚焦”,即聚焦城市防灾和长株潭示范工程项目启动建设。他指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对我省人口、交通、经济等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但目前城市防灾减灾还属于薄弱环节,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将向省政府建议尽快落实“长株潭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对于推动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意义重大。
会上,常国刚表示气象局将全力配合省政协的调研审议,并就报告提出了自己看法。长沙、株洲、湘潭市气象局负责人也依据各市的实际情况,表达了相应的诉求。胡伟林要求及时梳理与会人员提出的建议,达成共识并融入调研报告,尽早促成长株潭示范工程项目的启动。
第3篇 政协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坚持开发式扶贫,大力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等综合扶贫开发,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已经初步建立。但长期以来,由于扶贫认定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扶贫对象识别不够精准,导致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扶贫到户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扶贫的具体措施和相应的监督机制难以保证扶贫资源精准地用到贫困人口身上,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撒胡椒面的现象,离群众扶真贫、真扶贫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直接指向并立足贫困人口脱贫解困,管当前、利长远,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基本情况
安塞县辖8镇1个街道办,211个村,10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29万人,总土地面积2950平方公里,其中农村人口14.98万人。截止2023年,全县在册贫困人口由2023年的12977户、37270人减少到7955户、20229人,分别占到全县农村人口总户数、总人口的21.5%和13.4%,其中有一般贫困户4843户13021人、低保户785户1795人、五保户502户652人、低保贫困户1825户4591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23年的1526元提高到2486元,净增960元。因病致贫户有2278户、因残致贫户有604户、因学致贫户有883户、因灾致贫户有732户、因缺乏技术致贫户有700户、缺劳力致贫户有557户、缺乏资金致贫户有501户、缺土地致贫104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79户。2023年计划脱贫人口通过搬迁扶贫641户1847,发展苹果业1526户3468人,大棚种植294户865人、养殖715户1999人、其他产业扶贫479户1374人、产业技能培训525户1402人、务工技能培训599户1523人、救助兜底1287户1859人,全县确定贫困村74个,其中省级21个,市级53个,占到全县行政村的35%
二、贫困户贫困成因
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劳动力,收入水平低。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加之第一产业要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费力不讨好,两相对比之下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四)教育负担重,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再穷不能穷教育。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三、思路和建议
(一)深刻领会,全面掌握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坚持开发式扶贫,大力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等综合扶贫开发,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已经初步建立。但长期以来,由于扶贫认定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扶贫对象识别不够精准,导致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扶贫到户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扶贫的具体措施和相应的监督机制难以保证扶贫资源精准地用到贫困人口身上,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撒胡椒面的现象,离群众扶真贫、真扶贫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直接指向并立足贫困人口脱贫解困,管当前、利长远,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1、做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是精准扶贫的客观要求。一是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有利于提高帮扶质量。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瞄准扶贫对象,能够打破贫困需求和扶贫力量间的沟通不畅,贯通帮扶政策、资源进村入户渠道,与贫困户进行有效对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切实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聚焦扶贫对象。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下,通过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建立健全农村贫困农户信息系统,不仅为为扶贫部门的工作提供依据,也可为各个行业部门工作提供一个通用平台。同时,也为社会各界开展扶贫帮困、投身扶贫公益事业畅通了信息渠道。三是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有利于对帮扶成效实施动态监测。通过调查,准确掌握贫困户家庭成员住房、交通、饮水、教育、社保、产业、技能等详细情况,既能对各乡(镇、街道)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进行客观评估,也能对全县贫困状况进行科学研判,增强扶贫工作的前瞻性,从而更好地制定政策措施。
2、做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是推进扶贫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多次提出创新扶贫工作机制的要求,特别强调要推进精准扶贫,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2023年是扶贫的改革之年、创新之年,其核心就是精准扶贫,而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扶贫对象的建档立卡。我们只有抓住贫困人口这个核心,用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这个平台,才能有的放矢、创新思路和方法,切实推进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
3、做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扶贫工作事关民生,是典型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集中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开展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就是对贫困户进行准确定位和精确瞄准,为我们扶贫开发找准一个个具体对象,然后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量,分年度、分批次对这些贫困对象进行帮扶脱贫,把扶贫工作做实、做真、做出成效,真正体现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接地气,真正体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扎实抓好全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
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各相关部门必须按照省、市、县的部署要求,统筹谋划,周密安排,有序推进。
1、准确把握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要按照《安塞县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实施方案》要求,2023年底前,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电子信息档案,构建与国家数据平台相衔接的全县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统一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要通过建档立卡,对全县贫困户、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
2、准确把握建档立卡对象和标准。一是要搞好贫困农户的识别。贫困户识别执行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75元(2023年2500元不变价)的省级农村扶贫标准;同时,识别出国家扶贫标准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2023年2300元不变价)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今年市级下达我县建档立卡人口规模控制数为29470人。二是要搞好贫困村的识别。贫困村识别按照我省2023年底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全省国家扶贫标准下贫困发生率为15.1%,一倍为30.2%)以上、行政村202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全省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503元,60%为3901.8元)、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的一高一低一无标准执行。
3、准确把握关键环节和步骤。本次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前期准备。主要任务是确定建档立卡对象、标准及规模,编制工作方案,宣传发动,开展培训。这个阶段的工作已经完成。第二个阶段是全面开展识别工作。要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审定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规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等各个环节的要求,积极开展贫困对象识别工作。这个阶段的工作正在进行,必须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第三个阶段是联网运行。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户动态调整。这个阶段的工作必须在今年10月20日前完成。
4、准确把握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要严格按照《安塞县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建档立卡工作的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进行规范操作。一要始终坚持公示公告。贫困户识别要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的识别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要有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二要落实结对帮扶措施。识别贫困对象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因户制宜,要统筹安排各类帮扶资源,结合需求与实际,研究提出对贫困户、贫困村结对帮扶的方案,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责任,明确结对帮扶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三要实行动态管理。贫困户、贫困村的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动态管理。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全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矛盾集中的系统工程。各镇(街)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有序推进。
1、强化组织,加强领导。此次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镇(街)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以赴、整合资源,将全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各镇(街)要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配备专用电脑、档案柜等设备,确定专人负责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及时推进工作,按照《安塞县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实施方案》中的识别标准、工作方法和步骤安排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按时完成任务。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一是要充分利用召开群众会议、标语、专栏等进行宣传发动,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到每个农户和每个村,做到家喻户晓,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充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要加强对基层工作力量的宣传发动。这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仅靠镇(街)的工作人员是难以完成的。要依靠基层组织,广泛动员大学生村官、包村干部等工作力量积极参与,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3、严肃纪律,确保实效。这次建档立卡工作要求高、标准严,各镇(街)要细致调查核实,做到程序公正透明、信息真实可靠、群众认可满意。在识别过程中,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杜绝平均分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严谨的态度,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对照国家确定的识别标准、识别规模、识别方法,从严把好贫困对象识别数据核实关,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情况准确、数据详实,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无偏差,政策执行到位不走样,坚决杜绝违规操作、暗箱操作现象,坚决防止漏报、虚报、弄虚作假行为,确保经民主评议、科学核定的识别数据客观真实,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第4篇 市政协办公室副调研员2023年度个人述职报告
一年来,我始终保持以平常的心态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协助提案委积极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述职如下:
一、认真学习,坚定信念
我从专职副主任改任非领导岗位,始终做到把理论学习和工作业务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和履职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言行一致。一是认真学习贯彻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办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精神;三是坚持干部在线的理论学习和参加市政协委员培训班的学习;四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___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办国办和省委办省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加强与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推进提案的协商办理;五是保持与各县(市、区)政协、市各民主党派提案工作的对口联系和业务指导,分别受邀在吴川政协委员培训班和市民建的骨干培训班讲授提案工作知识,引导委员和党派成员提高撰写提案能力,积极运用提案方式参政议政,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二、努力工作,认真履职
我始终如一以平常的心态、乐观的心情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到有领导要求与没有领导要求一个样,领导在与领导不在都一个样。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尽职尽责做好工作。一是积极参加委员和界别委员视察调研、“走百校”“走百医”和提案跟踪督办等活动;二是积极配合做好主席视察团“回头看”督办《关于进一步综合整治南渡河,力保雷州半岛生命之源》提案的现场视察筹划工作;三是积极引导委员深入调研,运用提案方式履职,并带头撰写提案共4件、联名的1件,其中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的提案荣获优秀提案奖,为助推我市创文等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四是加强与市各党派、团体、政协各专委的沟通联系以及搞好与有关承办提案单位的协调配合;五是积极协助做好省政协拟在我市设立广东省政协提案工作研究会(xx)分会和成立xx市政协提案工作研究会的前期筹备工作;六是积极做好省政协以“政协提案工作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征文发动工作,我市共提交了1,其中本人也带头撰写;七是协助做好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提案征集、初审、立案、交办工作;八是积极参与市政协办公室在扶贫点开展的系列活动和6·30扶贫日捐款等活动。
三、遵纪守法,诚实做人,
我牢记党的宗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积极参加“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和普法教育。注重党性修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修身做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应有的风范。发扬优良传统,永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在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在道德品行上带头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诚实做人,多做好事,不图名利,尊重领导,团结同志。
第5篇 区政协关于全区都市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区政协2023年度常委会工作计划安排,区政协专门成立了由一名政协副主席任组长,区政协相关委室和区农业局的有关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就全区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张店区现有农业人口14.04万人,耕地面积8.1万亩,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286万元。2023年,为加快提升全区农业发展整体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确定了“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村环境,富裕农民生活,服务城市需要”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着力推进都市农业发展。成立了由政府牵头、部门组成的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股份合作制的指导意见》,对加快发展中心城区都市农业做出了全面部署。目前,我区都市农业发展初具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显现。
1、科学规划,合理定位
全区都市农业发展遵循“点线面相衔接,大中小相配套”的原则,因地制宜,着重建设“四个片区”:一是建设优质粮食生产片区。主要是依托马尚镇、房镇镇、中埠镇等区域内的农田,发展精准农业生产,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二是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以黑铁山、玉皇山、炒米山、唐家山等区域为主,深入挖掘山区特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三是建设生态经济林果带。在傅家镇、马尚镇、房镇镇重点实施滨博高速公路沿线经济林产业。四是进一步打造城市绿地生态体系。主要沿主干公路、主河道建设绿色通道、防护林带以及环村、环镇生态林,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经济林果带。
2、突出特色,全面推进
我区都市农业园区发展特色鲜明,农业结构调整进展顺利,生态绿化修复初见成效,都市型现代农业框架初步形成。目前,沣水镇、中埠镇、傅家镇、杏园街道累计种植核桃8000余亩;初步完成大规模沿路、沿河绿化,种植园林绿化苗木9000余亩;黑铁山区域生态修复规划面积2230亩,已完成苗木种植1200亩;实现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96万亩,发展种植专业合作社8家。以建设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园区15个,总规划面积8000余亩,计划投资近9亿元,已完成投资2.8亿元,同时,注重引导园区积极与科研院所联系,引入先进的科技项目,种植适合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带动都市农业向名、特、优方向发展。
3、政策引导,全力扶持
区政府从财政上不断增加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投入,制定了一系列的都市农业补助、奖励政策。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的单位,区财政按照当年实际投资额的5-10%予以补助;对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求实现长期结构调整的,按照其调整面积,区财政按每年300元/亩的标准连续补助三年,当年提供300-500元/亩的苗木补助;对实现长期结构调整的镇,区财政按照每调整1000亩奖励2万元标准予以奖励。对都市农业园区建设配套设施所需的用地指标,优先予以安排。目前,全区已兑现各类苗木补助款490.31万元;对5个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发放奖励资金45万元。同时,积极协助解决都市农业园区用地问题,已落实新增指标和挂钩指标1654.2亩。
4、发展良好,成效初显
目前,全区都市农业发展,正逐步实现由过去的家庭式零散的苗木培育、单一的农作物种植,向集体种植、优质种植、休闲观光、增收增效于一体的多功能方向发展。华煜玫瑰生态庄园、吉田园、玉黛湖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淄博名典彩叶观光园、淄博十三皇庄农业生态观光园被命名为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按照“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苗则苗”的原则,对孝妇河、滨博高速公路、张周路等重点地段,沿河、沿路种植了经济林,对黑铁山、玉皇山、炒米山等重点区域,实施大面积生态修复工程。土地流转逐步规范有序,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得到了增强,在流转的近2万亩土地中,有98%以上的项目达到了50亩以上的规模化经营标准,促进了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当前,全区都市农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都市农业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目前,社会上对都市农业的认知度不够高,对发展都市农业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认识不够深,因此,对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尚未形成发展都市农业的良好氛围。部分财政补助资金不能及时兑现,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发展都市农业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区都市农业今后的健康发展。
2、发展都市农业与城市发展尚未实现有机统一。政府宏观上对都市农业发展做出了部署,但难以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社会投资都市农业的信心不足。
3、土地使用效率有待于提高。有的园区和部门难以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对于国家有关土地政策未能吃透精神,灵活运用,限制了都市农业发展。
4、都市农业园区发展有待于规范。政府宏观的规划需要进一步细化,使园区发展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指导。目前,都市农业园区建设没有制定相配套的发展标准,多数园区存在发展自由现象,发展方向、目标不够清晰,园区建设档次低,发展层次不高,同时,容易造成个别园区变相圈地。
三、建议和对策
都市农业是随着城市化水平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产业,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满足城市人们各种需要的现代农业。我区都市农业发展应立足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确定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形式、规模和布局。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形成都市农业发展合力。一是进一步加大发展都市农业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发展都市农业的认知度,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不断强化基层政府对都市农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同时,农业部门要结合各镇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各镇编制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促进我区都市农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及时兑现有关都市农业发展的财政补助资金,充分调动和激发发展都市农业的积极性。
2、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夯实都市农业发展基础。农业、规划、土地等有关部门要充分结合中心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针对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根据地理特点,进一步细化我区都市农业发展布局,使全区都市农业发展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科学合理,鉴于中心城区的发展规划要求,建议我区都市农业今后可重点围绕黑铁山、玉皇山、炒米山等东部地区进行发展。
3、科学实施土地流转,充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一是主动争取国土资源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以镇、街道为单位,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平台,将土地流转纳入基层政府管理,以镇、街道为主导,统一调配使用,在尝试联租、联包方式的同时,促进土地流转有序进行。二是要结合城市规划、土地规划,预防因短期性用地给园区建设带来的投资浪费。三是在实施土地流转中,要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切实保护好群众利益。
4、进一步细化产业规划,规范都市农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完善园区建设机制,制定出台都市农业园区发展标准,明确用地使用性质,实行园区准入制度,从建设面积、资金投入、种植标准、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规范,严把审批关口,建立农业、规划、土地、财政等部门联合审批制度,防止一窝蜂式发展,预防因盲目发展造成的投资浪费,杜绝变相圈地行为。同时,对园区发展情况定期进行检查、验收、考核,达到规范化发展。
5、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政策引导。一是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重点对有发展潜力,并能实现长期发展的都市农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二是落实都市型农业领导小组联系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好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三是积极借鉴外地发展都市农业的成熟经验,引导和鼓励采用新技术生产手段和精细化管理方式。通过股份制等形式,建立健全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提升都市农业发展后劲。四是加快西五路南延工程等一系列都市农业园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优化都市农业园区发展环境。
附:1、本文有关名词解释;
2、都市农业15个重点建设园区。
第6篇 政协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23
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矛盾集中的系统工程。各镇(街)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有序推进。
一、基本情况
安塞县辖8镇1个街道办,211个村,10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29万人,总土地面积2950平方公里,其中农村人口14.98万人。截止2023年,全县在册贫困人口由2023年的12977户、37270人减少到7955户、20229人,分别占到全县农村人口总户数、总人口的21.5%和13.4%,其中有一般贫困户4843户13021人、低保户785户1795人、五保户502户652人、低保贫困户1825户4591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23年的1526元提高到2486元,净增960元。因病致贫户有2278户、因残致贫户有604户、因学致贫户有883户、因灾致贫户有732户、因缺乏技术致贫户有700户、缺劳力致贫户有557户、缺乏资金致贫户有501户、缺土地致贫104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79户。2023年计划脱贫人口通过搬迁扶贫641户1847,发展苹果业1526户3468人,大棚种植294户865人、养殖715户1999人、其他产业扶贫479户1374人、产业技能培训525户1402人、务工技能培训599户1523人、救助兜底1287户1859人,全县确定贫困村74个,其中省级21个,市级53个,占到全县行政村的35%
二、贫困户贫困成因
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劳动力,收入水平低。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加之第一产业要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费力不讨好,两相对比之下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四)教育负担重,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再穷不能穷教育。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三、思路和建议
(一)深刻领会,全面掌握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坚持开发式扶贫,大力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等综合扶贫开发,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已经初步建立。但长期以来,由于扶贫认定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扶贫对象识别不够精准,导致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扶贫到户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扶贫的具体措施和相应的监督机制难以保证扶贫资源精准地用到贫困人口身上,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撒胡椒面的现象,离群众扶真贫、真扶贫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直接指向并立足贫困人口脱贫解困,管当前、利长远,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1、做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是精准扶贫的客观要求。一是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有利于提高帮扶质量。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瞄准扶贫对象,能够打破贫困需求和扶贫力量间的沟通不畅,贯通帮扶政策、资源进村入户渠道,与贫困户进行有效对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切实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聚焦扶贫对象。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下,通过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建立健全农村贫困农户信息系统,不仅为扶贫部门的工作提供依据,也可为各个行业部门工作提供一个通用平台。同时,也为社会各界开展扶贫帮困、投身扶贫公益事业畅通了信息渠道。三是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有利于对帮扶成效实施动态监测。通过调查,准确掌握贫困户家庭成员住房、交通、饮水、教育、社保、产业、技能等详细情况,既能对各乡(镇、街道)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进行客观评估,也能对全县贫困状况进行科学研判,增强扶贫工作的前瞻性,从而更好地制定政策措施。
2、做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是推进扶贫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多次提出创新扶贫工作机制的要求,特别强调要推进精准扶贫,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2023年是扶贫的改革之年、创新之年,其核心就是精准扶贫,而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扶贫对象的建档立卡。我们只有抓住贫困人口这个核心,用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这个平台,才能有的放矢、创新思路和方法,切实推进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
3、做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扶贫工作事关民生,是典型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集中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开展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就是对贫困户进行准确定位和精确瞄准,为我们扶贫开发找准一个个具体对象,然后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量,分年度、分批次对这些贫困对象进行帮扶脱贫,把扶贫工作做实、做真、做出成效,真正体现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接地气,真正体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扎实抓好全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
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各相关部门必须按照省、市、县的部署要求,统筹谋划,周密安排,有序推进。
1、准确把握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要按照《安塞县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实施方案》要求,2023年底前,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电子信息档案,构建与国家数据平台相衔接的全县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统一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要通过建档立卡,对全县贫困户、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
2、准确把握建档立卡对象和标准。一是要搞好贫困农户的识别。贫困户识别执行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75元(2023年2500元不变价)的省级农村扶贫标准;同时,识别出国家扶贫标准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2023年2300元不变价)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今年市级下达我县建档立卡人口规模控制数为29470人。二是要搞好贫困村的识别。贫困村识别按照我省2023年底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全省国家扶贫标准下贫困发生率为15.1%,一倍为30.2%)以上、行政村202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全省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503元,60%为3901.8元)、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的一高一低一无标准执行。
3、准确把握关键环节和步骤。本次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前期准备。主要任务是确定建档立卡对象、标准及规模,编制工作方案,宣传发动,开展培训。这个阶段的工作已经完成。第二个阶段是全面开展识别工作。要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审定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规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等各个环节的要求,积极开展贫困对象识别工作。这个阶段的工作正在进行,必须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第三个阶段是联网运行。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户动态调整。这个阶段的工作必须在今年10月20日前完成。
4、准确把握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要严格按照《安塞县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建档立卡工作的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进行规范操作。一要始终坚持公示公告。贫困户识别要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的识别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要有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二要落实结对帮扶措施。识别贫困对象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因户制宜,要统筹安排各类帮扶资源,结合需求与实际,研究提出对贫困户、贫困村结对帮扶的方案,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责任,明确结对帮扶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三要实行动态管理。贫困户、贫困村的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动态管理。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全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矛盾集中的系统工程。各镇(街)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有序推进。
1、强化组织,加强领导。此次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镇(街)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以赴、整合资源,将全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各镇(街)要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配备专用电脑、档案柜等设备,确定专人负责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及时推进工作,按照《安塞县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实施方案》中的识别标准、工作方法和步骤安排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按时完成任务。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一是要充分利用召开群众会议、标语、专栏等进行宣传发动,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到每个农户和每个村,做到家喻户晓,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充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要加强对基层工作力量的宣传发动。这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仅靠镇(街)的工作人员是难以完成的。要依靠基层组织,广泛动员大学生村官、包村干部等工作力量积极参与,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3、严肃纪律,确保实效。这次建档立卡工作要求高、标准严,各镇(街)要细致调查核实,做到程序公正透明、信息真实可靠、群众认可满意。在识别过程中,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杜绝平均分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严谨的态度,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对照国家确定的识别标准、识别规模、识别方法,从严把好贫困对象识别数据核实关,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情况准确、数据详实,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无偏差,政策执行到位不走样,坚决杜绝违规操作、暗箱操作现象,坚决防止漏报、虚报、弄虚作假行为,确保经民主评议、科学核定的识别数据客观真实,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第7篇 政协委员对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2023
下面是小编为您准备的政协委员对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根据市政协要求,我镇政协工作联络组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研讨等形式,就如何又好又快发展民营经济进行了调研。委员们认为,我镇民营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对促进全镇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委员们还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就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_____镇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全国重点镇,地处苏_____两省、三市交界处。全镇国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9个村和4个社区,人口4.2万。20xx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0.3亿元,财政收入7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80元,出口创汇8816万美元。
_____民营经济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民营企业纷纷开展二次创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步伐,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生产领域,_____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截止20xx年6月底,全镇个体工商户1724家(其中20xx年上半年增长68家,与去年同期增长26%,新发展的个体工商户分别由36名农民、18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14名企业销售人员发展而来),私营企业414家(其中20xx年上半年增长16家,与去年同期增长20%,新发展的私营企业分别由2名农民、8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5名企业销售人员和1名大中专业毕业生发展而来)。
全镇成长型重点骨干企业上半年发展态势喜人。富华电子销售收入5500万元,同比增减5.7%,新上项目投入8000万元,技改投入4000万元,入库税金1261万元,同比增长26.6%;天富电子销售收入35964万元,同比增减46.5%,新上项目投入5000万元,技改投入3000万元,入库税金210万元,同比增长10%;百盛电子销售收入10272万元,同比增减9.7%,新上项目投入4000万元,技改投入20xx万元,入库税金80万元,同比增长39%;英发电子销售收入8142万元,同比增减115.9%,新上项目投入20xx万元,技改投入800万元,入库税金176万元,同比增长4.8%;兴业科工贸销售收入11532万元,同比增减18.8%,新上项目投入1000万元,技改投入400万元,入库税金178万元,同比增长29.9%;天星光纤销售收入5670万元,同比增减49%。
全镇产业集群特色明显。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玩具、光伏、光电、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五大产业,其中,电子产业有企业近700家,围绕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两个主导产品,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xx年高压包的生产量在1.5亿只以上,遥控器的生产量在4.5亿只以上,形成了60万只高压包、200万只遥控器的日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球零售市场90%和35%的份额。20xx年 电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5000万元,被命名为_____省电子产业集群专业镇玩具企业43家,去年实现销售5亿元,税收1000万元;光伏企业8家,主要从事单晶硅棒、单晶硅切片、石英坩埚等产品的生产,并正向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等环节延伸,目前有石英坩埚生产设备2台套、单晶炉77台、切片机20台、破方机1台,已形成年产400吨单晶硅、3000万硅片的生产能力。去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税收1200万元,已被省发改委认定为省级光伏产业生产基地。
光电产业,现有4家企业,主要生产led元器件、led显示屏、led室外照明和城市景观灯等产品,已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汽车零部件产业,现有企业6家,主要生产汽车、摩托车电子产品以及汽车刹车片、汽油机缸体、汽车铸造件等配套产品,正在形成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_____电子企业针对自身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纷纷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部分企业已与中国科技大、合肥三十八研究所、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_____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30多所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由他们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研发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富华、佳华、兴业、华宇、天富等企业还兴办了研究所,进行产品研发,先后开发生产出多功能遥控器、烧录遥控器、可视门铃、微型变压器、微型电视、pc生成软件等新产品。
目前,全镇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_____市民营科技企业35家,各类科技人员500多人,专利42项,电子产业的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2%。同时,_____的民营企业不断加大项目投资和技术改造,今年上半年,全镇民营企业就累计实施各类项目47个,其中续建项目3个,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20xx万元以上的项目36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欧达机电娱乐器材、安尔达汽油机缸体、恒盛医疗器材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投产。截止6月底,全镇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同比增长43.74%;完成工业总产值3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2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4%和30.93 %;实现工商税收3199万元,增长20%。
二、镇党委政府加快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做法
第一,抓规划引导。
镇紧密联系_____的产业基础,已先后编制了_____镇电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_____省光伏产业(_____)基地发展规划。去年上半年通过专家评审,今后,将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适时修编和完善规划,力图通过规划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引导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提升电子、光伏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二,抓难题破解。
与其他地方一样,xx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遇到了用地指标难、融资难、招工难、人才缺乏等发展瓶颈问题。为打破瓶颈制约,在用地指标方面,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每年置换用地面积100公顷以上;在融资方面,加大与金融部门的联系,每年新增融资额度1亿元以上;在人才培养方面,每年出资聘请专家对企业老板、中层干部分别培训两次以上,组织外向型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各类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班,去年政府补贴12名企业老板各1万元参加南京大学emba培训班;在人才引进方面,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外向型企业招聘优秀管理人才,去年补贴8家企业各1万元;在招工方面,充分发挥电子商会和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职能,帮助企业招工。
第三,抓平台建设。
主要是抓好xx经济开发区建设。一是拓展开发区规模,每年拓展开发区面积100公顷以上,提高开发区的产业承载能力;二是编制开发区扩区规划,并按扩区后的规模编制开发区控制性详规和开发区区域环评;三是按照地征到哪里,路网等配套设施就建到哪里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开发区配套水平,每年均投资300万元以上,建设路网、供排水、供电、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四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正在着手筹建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促进中心,计划在开发区中心位置划地100亩,建标准厂房及生活服务设施6万平方米以上。
第四,抓招商引资。
在大力推进外向型企业二次创业的同时,充分利用省级开发区的金字招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计划每年招商引资额在10亿元以上,入园企业在40户以上,今年截止到6月底,全镇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8个,协议投资9.68亿元,已到位资金5.08亿元,有13户企业已在_____*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同时,认真研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_____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将支持政策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第五,抓优化服务。
把整治和改善发展环境作为做大电子、光伏产业的突破口,全面开展经济、社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紧紧抓住《_____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若干政策意见》出台的契机,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方便投资者。切实兑现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取信于投资者。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扩大一站式服务内容,深化厂门内的事由企业负责,厂门外的事由政府服务和在服务中管理,在发展中规范、企业办事,政府服务的服务理念,着力为企业做好服务,为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以好又快发展。
三、xx镇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xx的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规模扩张、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均取得可喜进展,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成长难题。
1、技术创新不够。
从调查情况来看,全镇民营企业能够进行自主开发企业为数不多,占企业数的2%还不到,绝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模仿创新阶段,缺乏企业技术中心这样的创新平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是中小企业为占领市场,不惜打价格战斗,形成恶性竞争,这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
2、管理方式落后。
不少民营企业沿用的还是简单粗放的家庭式经营管理方式,为数不少的企业重营销而轻管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科学管理,造成内部管理薄弱。主要表现:组织形式的血缘性浓厚,股权结构单一,决策权、经营权、管理权高度集中;人治色彩浓重,企业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大,难以做到用人唯才是举;创业者集大权于一身,但其个人不可能擅长任何一个新领域的工作,导致纠错机制难以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用工矛盾的事件时有发生等等。
3、功能退化。
xx镇民营企业曾于20xx年9月份自发组织成立了电子商会,力图帮助实行行业自律,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以及在制止互相压价倾销等不正当经营行为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在成立之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该商会成立之后其功能仅仅是停留在诸如组织会议、收发传真之类的事务性工作,对于加强行业自律、制定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的等功能未能发挥。同时,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措施,无法真正履行其职能。
5、资源性要素紧缺。
随着xx镇经济外向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严重影响着_____的经济活动,特别是近两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贸易门槛的提高,对_____镇主导产业特别是玩具行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调查中,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大部分玩具企业的订单量比往年减少2030%以上,部分电子企业也存在订单减少或者有单不敢接的情况。据悉,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就会减少45个百分点。
四、加快_____镇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xx镇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既有客观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源于企业的不足,应当主要靠挑战自我、改变增长方式、转型经营加以解决。
1、加速产业升级。
要根据制定的光伏、电子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民营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积极发展上下游产业,加大光伏、光电、汽车零配件等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等产业集群的培育力度。通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和企业。同时密切关注市场,随市场变化而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适时更新换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技术中心,企业要加快推进产品信息化、生产信息化、营销信息化,适应自身做大做强的需要和市场对企业的标准化要求。
2、积极转型经营。
转型目标是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规模的企业应当积极采取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形式,切实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设置并发挥其应有作用,使现代法人制度的优势得到发挥,乐于吸引外来人才,乐于接受职业经理人。建立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如高新技术入股、股权奖励、人才资本入股等方式应得到足够重视,这样既利于优化股权结构,又可以引进和留住人才。
3、优化政策环境。
要对重要行业和重点企业要制定细化的专项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努力争取本地民营企业在新上投资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的项目实行与招商引资同等优惠政策。
4、提升承载能力。
加快工业园区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企业的生产、生活平台;争取建立统一的物流机构,以节约企业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提升_____民营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比如_____的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迫切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建设一个与_____电子产业集群相配套的大型物流平台。另外要建立健全市场化的人才、培训、法律、会计、咨询等机构。
5、构建人才队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采取灵活方式,为企业进人才提供服务。努力引进高层人才,满足企业扩张规模、转型经营的需要。同时,也不能忽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人才培训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全员综合素质。
6、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争取各类金融机构降低门槛,在_____设立分支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简化手续,降低贷款成本。充分发挥金融担保机构的功能,特别是要促使增强诚信度,积极还贷,实现双赢。二是借助外资,善于利用外来资本,加快发展自己。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关键,也是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办法。盘存量、扩增量、挖潜力、破难题,通过招商引进资金,合作经营,同样也能实现扩张规模、跨越式发展。
7、强化行业协会作用。
电子商会要聘请专职人员或者在行业能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商会内担任要职,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协会职能,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解读、项目申报、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培训、资源整合以及规避贸易制裁等方面的作用,从而降低企业成本。要进一步完善商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约束作用,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第8篇 市政协落实非公经济36条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落实非公经济36条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推荐的调研课题,为推动我市贯彻落实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调查并召开了政协委员、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代表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会后又结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贯彻“非公经济36条”的实施意见和比邻地区非公经济发展情况,针对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商贸富市、环境立市战略,突出抓卷烟、石化、纺织、冶金和商贸物流五大支柱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xx年第三季度,我市共有私营企业826户,投资人数2910人,雇工人数9534人,注册资金13.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85%、13.1%、11.2%、17.1%;个体工商户7002户,从业人员13463人,注册资金1.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0.6%、4.36%、9.8%。非公经济对财税的贡献逐年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二、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总体趋势上是健康发展的,但在发展速度和质量上仍不甚理想,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从企业内部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规模小,实力较弱。我市个体、私营企业大多数属于小型企业,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注册资金超过100万元以上的仅占15%左右;高新技术企业少,还未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在行业领域中缺乏支柱性龙头企业;部分企业经营者的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缺乏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企业及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意识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中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企业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小,产品缺乏竞争力。
2、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在我市私营企业中70%以上主要集中在商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从企业分布上看,商贸流通型企业多,生产加工型企业少;分散经营的企业多,形成规模生产的企业少。
3、企业管理行为不规范。我市的民营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集体企业改制而来;二是个体工商户发展而来;三是新近创办的有限责任公司。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些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虽然管理体制健全,具有良好的基础,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从个体工商户发展积累而来的民营企业大多数只是改改名称而已,仍实行过去“家族式”管理方式,不少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
(二)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尽管国家、自治区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但在实际执行中还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奎屯市与之配套措施尚未出台。二是有的行业配套措施缺乏执行力度,可操作性不强。三是在落实具体措施时各部门各行其是形不成合力。四是个别单位仅从自身部门利益出发,在审核、收费、执法等方面还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推诿拖拉,态度生硬等问题。五是存在重招商轻服务问题,企业入驻后,相关配套服务跟不上。六是税费征收不尽合理,部分中小型企业负担过重。
2、融资渠道狭窄,贷款困难。我市个体、私营经济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实力弱。个体、私营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常遇到“求贷无门、担保无人”的问题。其原因一是我市各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限越来越小,审批程序层级越来越多。而很多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的财务及经营状况不透明等因素使银行贷款时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及信誉评估困难,因而无法放贷;二是担保体系不健全。我市只有一家担保公司,资金量有限,手续费用相对较高,对个体、私营企业来说,贷款担保成本高、数额小、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已制约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的建议
(一)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
根据新党发[20xx]8号文件第26条有关规定,理顺我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属关系,建议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奎屯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增加工商联(商会)副组长席位,办公室转设在市经贸委,办公室主任由经贸委主任担任。
(二)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政支持
1、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在我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根据我市财力情况,每年逐步增加资金用于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创业资助、技改项目和服务体系建设。
2、我市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的科技三项费用、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小城镇建设资金、科技兴农资金等各项专项资金,可采用贴息、补助和设立担保基金等方式,重点支持非公有制科技型、外向型、下岗创业型、劳动密集型等中小企业的发展。
3、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研究 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允许在交纳企业所得税前按规定的比例扣除。
(三)严禁对非公有制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拉赞助
所有涉及个体私营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厅公布的收费标准收取。有关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和增加收费次数。不准强迫企业加入各种协会等社会团体,强行向企业摊派培训、报刊杂志等费用,要求企业接受中介机构服务。对国家和自治区规定有上下限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下限标准收取。
(四)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培训工作
要将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工作纳入人才培训整体规则,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和资助。逐步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市行政学校、职业中学、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重点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整体素质。
(五)建立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民主评议制度
由市纠风办牵头,每年组织一次非公有制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民主评议活动,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布。对支持非公有制的发展,取得明显效果的给予表扬。对评议不合格的部门负责人给予相应的处理,并限期整改。同时将评议意见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中,促进政府职能部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六)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的作用
发挥工商联作为市委、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和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工商联要做好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商会、协会的管理工作,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维护个体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技术开发、经营管理、投资决策、招商引资、技术培训、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管理新格局。
(七)抓好国家、自治区及我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落实工作
要加紧出台和完善“非公经济36条”的一些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积极引导广大非公经济所有者和经营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水平、管理水平、融资水平、开拓市场水平,推动我市的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第9篇 浙江政协2023调研报告:政府自我革命取得阶段成效
4月16日,浙江省政协在杭州召开十一届十一次常委会议,对“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措施落实情况专项集体民主监督进行了报告:近一年来,浙江省“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牵住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推动了行政权力进“笼子”,已经激发了市场活力,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四张清单”指的是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政府责任清单、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一张网”则指的是浙江政务服务网。关于“四张清单一张网”,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开全国之先河,力推以此为重点的政府自身改革,是政府“自我革命”的一次大推动。
浙江省政协认为,围绕“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转向民主监督,是浙江省委交给浙江省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专项集体民主监督调研组深入浙江10余个市、县(市、区)及基层行政服务中心等窗口实地监督调研。
根据浙江省政协调研报告显示,“四张清单一张网”牵住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推动了行政权力进“笼子”。
报告数据显示,经过依法梳理,浙江起出了列入清理范围的57个省级部门共1.23万项职权的行政权力底数,各市、县(市、区)也于xx年10月底全部完成权力清理工作。通过取消、下放、转移和整合,初步完成了政府权力“瘦身”。
与此同时,“四张清单一张网”的推出,还激发了市场活力,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浙江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6.5万户,同比增长13%。
“‘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是新常态下激发浙江市场社会主体活力的一步‘先手棋’”,浙江省政协相关负责人还将“四张清单”称为为遏制权力缺位越位并筑牢法治篱笆上了“长效药”,“一张网”则是给权力涂上了“__剂”。
尽管成绩斐然,但该负责人还认为,“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还面临“成长中的烦恼”,“主要是体制机制的不适应,正是‘转型转轨’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有因改革啃硬骨头带来的‘烦恼’。”
他建议,浙江应该坚持法治导向,引领深化改革;明确目标,清晰长远目标;注重实效,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突破壁垒,实现信息互联共享等。
第10篇 河北省政协最新调研报告:近96%被政府采纳
xx年,河北省政协围绕完善12个事关河北大局的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日前,记者从省政协获悉,省政府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对省政协调研组所提建议进行全面梳理,并对成果运用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截至目前,12个调研报告所提69个方面建议,66个已被相关部门完全采纳或部分采纳,3个因与国家政策不符未被采纳。
在“关于完善开发区体制问题”的调研报告中,省政协调研组建议,整合处于成熟期的开发区经济功能和行政功能,实行“政区合一”模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全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相关建议予以采纳。目前“政区合一”模式在部分有条件的开发区实行,设立了开发区人大、政协和法院、检察院等相关机构。报告建议,下放审批权限,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省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相关建议予以采纳,积极开辟绿色通道,省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受理开发区(园区)的报件,并简化审批程序,优先予以办理。
针对“关于推进河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问题”,提出按照“12345”的发展思路,即围绕“一大目标”、突出“两大重点”、实现“三大突破”,用足“四大政策”,强化“五大举措”。我省正在草拟的《河北省工业领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xx-2023年)》对相关建议予以采纳。提出,到2023年,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400个,超50亿元的达到200个,超100亿元的达到100个;培育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以上。推广“产业集群+技术平台”模式,选择50个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业集群,京冀共建100个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第11篇 政协委员对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
政协委员对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要求,我镇政协工作联络组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研讨等形式,就如何又好又快发展民营经济进行了调研。委员们认为,我镇民营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对促进全镇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委员们还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就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_____镇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全国重点镇”,地处苏_____两省、三市交界处。全镇国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9个村和4个社区,人口4.2万。20xx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0.3亿元,财政收入7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80元,出口创汇8816万美元。
_____民营经济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民营企业纷纷开展“二次创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步伐,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生产领域,_____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截止20xx年6月底,全镇个体工商户1724家(其中20xx年上半年增长68家,与去年同期增长26%,新发展的个体工商户分别由36名农民、18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14名企业销售人员发展而来),私营企业414家(其中20xx年上半年增长16家,与去年同期增长20%,新发展的私营企业分别由2名农民、8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5名企业销售人员和1名大中专业毕业生发展而来),其中工业企业和加工制造个体户922家(企业372,个体550),从事电子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就达752多家。到20xx年6月底,全镇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46家(比20xx年底112家增长31%),超1000万元的95家,超亿元企业9家,拥有7家省级企业集团,83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38家企业通过美国ul和欧盟ce认证,企业注册商标超过300件。民营企业20xx年上半年销售收入381050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30.9%,上半年新上项目投入5540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52.2%,上半年扩建技改投入3260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56.4%。目前全镇有100多家企业从事对外出口生产经营业务,69家企业拥有进出口自营权,20xx年出口创汇1.02亿美元,20xx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到8816万美元,今年1—5月出口形势回升,实现出口3838万美元,同比增长22.46%。
全镇成长型重点骨干企业上半年发展态势喜人。富华电子销售收入5500万元,同比增减5.7%,新上项目投入8000万元,技改投入4000万元,入库税金1261万元,同比增长26.6%;天富电子销售收入35964万元,同比增减46.5%,新上项目投入5000万元,技改投入3000万元,入库税金210万元,同比增长10%;百盛电子销售收入10272万元,同比增减9.7%,新上项目投入4000万元,技改投入20xx万元,入库税金80万元,同比增长39%;英发电子销售收入8142万元,同比增减115.9%,新上项目投入20xx万元,技改投入800万元,入库税金176万元,同比增长4.8%;兴业科工贸销售收入11532万元,同比增减18.8%,新上项目投入1000万元,技改投入400万元,入库税金178万元,同比增长29.9%;天星光纤销售收入5670万元,同比增减49%,新上项目投入20xx万元,技改投入1000万元,入库税金109万元,与去年同期127万元减少18万元,同比减少14.2%,但是下半年形势很好,预计全年税收将有大幅度提升;华宇电子销售收入9273万元,同比增减35.5%,新上项目投入1200万元,技改投入600万元,入库税金102万元,同比增长29.1 %,但是下半年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是工人流失严重,有部分生产线没有运转。
全镇产业集群特色明显。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玩具、光伏、光电、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五大产业,其中,电子产业有企业近700家,围绕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两个主导产品,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xx年高压包的生产量在1.5亿只以上,遥控器的生产量在4.5亿只以上,形成了60万只高压包、200万只遥控器的日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球零售市场90%和35%的份额。20xx年电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5000万元,被命名为“_____省电子产业集群专业镇”;玩具企业43家,去年实现销售5亿元,税收1000万元;光伏企业8家,主要从事单晶硅棒、单晶硅切片、石英坩埚等产品的生产,并正向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等环节延伸,目前有石英坩埚生产设备2台套、单晶炉77台、切片机20台、破方机1台,已形成年产400吨单晶硅、3000万硅片的生产能力。去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税收1200万元,已被省发改委认定为“省级光伏产业生产基地”。光电产业,现有4家企业,主要生产led元器件、led显示屏、led室外照明和城市景观灯等产品,已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汽车零部件产业,现有企业6家,主要生产汽车、摩托车电子产品以及汽车刹车片、汽油机缸体、汽车铸造件等配套产品,正在形成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_____电子企业针对自身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纷纷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部分企业已与中国科技大、合肥三十八研究所、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_____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30多所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由他们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研发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富华、佳华、兴业、华宇、天富等企业还兴办了研究所,进行产品研发,先后开发生产出多功能遥控器、烧录遥控器、可视门铃、微型变压器、微型电视、pc生成软件等新产品。目前,全镇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_____市民营科技企业35家,各类科技人员500多人,专利42项,电子产业的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2%。同时,_____的民营企业不断加大项目投资和技术改造,今年上半年,全镇民营企业就累计实施各类项目47个,其中续建项目3个,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20xx万元以上的项目36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欧达机电娱乐器材、安尔达汽油机缸体、恒盛医疗器材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投产。截止6月底,全镇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同比增长43.74%;完成工业总产值3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2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4%和30.93 %;实现工商税收3199万元,增长20%。
二、镇党委政府加快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做法
第一,抓规划引导。镇紧密联系_____的产业基础,已先后编制了“_____镇电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_____省光伏产业(_____)基地发展规划”。去年上半年通过专家评审,今后,将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适时修编和完善规划,力图通过规划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引导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提升电子、光伏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二,抓难题破解。与其他地方一样,_____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遇到了用地指标难、融资难、招工难、人才缺乏等发展瓶颈问题。为打破瓶颈制约,在用地指标方面,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每年置换用地面积100公顷以上;在融资方面,加大与金融部门的联系,每年新增融资额度1亿元以上;在人才培养方面,每年出资聘请专家对企业老板、中层干部分别培训两次以上,组织外向型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各类“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班”,去年政府补贴12名企业老板各1万元参加南京大学emba培训班;在人才引进方面,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外向型企业招聘优秀管理人才,去年补贴8家企业各1万元;在招工方面,充分发挥电子商会和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职能,帮助企业招工。
第三,抓平台建设。主要是抓好__________经济开发区建设。一是拓展开发区规模,每年拓展开发区面积100公顷以上,提高开发区的产业承载能力;二是编制开发区扩区规划,并按扩区后的规模编制开发区控制性详规和开发区区域环评;三是按照地征到哪里,路网等配套设施就建到哪里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开发区配套水平,每年均投资300万元以上,建设路网、供排水、供电、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四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正在着手筹建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促进中心,计划在开发区中心位置划地100亩,建标准厂房及生活服务设施6万平方米以上。
第四,抓招商引资。在大力推进外向型企业“二次创业”的同时,充分利用省级开发区的“金”字招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计划每年招商引资额在10亿元以上,入园企业在40户以上,今年截止到6月底,全镇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8个,协议投资9.68亿元,已到位资金5.08亿元,有13户企业已在_____*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同时,认真研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_____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将支持政策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第五,抓优化服务。把整治和改善发展环境作为做大电子、光伏产业的突破口,全面开展经济、社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紧紧抓住《_____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若干政策意见》出台的契机,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方便投资者。切实兑现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取信于投资者。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扩大“一站式”服务内容,深化“厂门内的事由企业负责,厂门外的事由政府服务”和“在服务中管理,在发展中规范”、“企业办事,政府服务”的服务理念,着力为企业做好服务,为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以好又快发展。
三、_____镇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_____的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规模扩张、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均取得可喜进展,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成长难题。
1、技术创新不够。从调查情况来看,全镇民营企业能够进行自主开发企业为数不多,占企业数的2%还不到,绝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模仿创新阶段,缺乏企业技术中心这样的创新平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是中小企业为占领市场,不惜打价格战斗,形成恶性竞争,这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
3、管理方式落后。不少民营企业沿用的还是简单粗放的家庭式经营管理方式,为数不少的企业重营销而轻管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科学管理,造成内部管理薄弱。主要表现:组织形式的“血缘”性浓厚,股权结构单一,决策权、经营权、管理权高度集中;人治色彩浓重,企业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大,难以做到用人唯才是举;创业者集大权于一身,但其个人不可能擅长任何一个新领域的工作,导致纠错机制难以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用工矛盾的事件时有发生等等。
4、行业协会功能弱化。_____镇民营企业曾于20xx年9月份自发组织成立了电子商会,力图帮助实行行业自律,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以及在制止互相压价倾销等不正当经营行为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在成立之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该商会成立之后其功能仅仅是停留在诸如组织会议、收发传真之类的事务性工作,对于加强行业自律、制定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的等功能未能发挥。同时,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措施,无法真正履行其职能。
5、资源性要素紧缺。随着_____镇经济外向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严重影响着_____的经济活动,特别是近两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贸易门槛的提高,对_____镇主导产业特别是玩具行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调查中,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大部分玩具企业的订单量比往年减少20—30%以上,部分电子企业也存在订单减少或者有单不敢接的情况。据悉,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就会减少4—5个百分点。
四、加快_____镇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_____镇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既有客观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源于企业的不足,应当主要靠挑战自我、改变增长方式、转型经营加以解决。
1、加速产业升级。要根据制定的光伏、电子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民营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积极发展上下游产业,加大光伏、光电、汽车零配件等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等产业集群的培育力度。通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和企业。同时密切关注市场,随市场变化而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适时更新换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技术中心,企业要加快推进产品信息化、生产信息化、营销信息化,适应自身做大做强的需要和市场对企业的标准化要求。
2、积极转型经营。转型目标是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规模的企业应当积极采取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形式,切实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设置并发挥其应有作用,使现代法人制度的优势得到发挥,乐于吸引外来人才,乐于接受职业经理人。建立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如高新技术入股、股权奖励、人才资本入股等方式应得到足够重视,这样既利于优化股权结构,又可以引进和留住人才。
3、优化政策环境。要对重要行业和重点企业要制定细化的专项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努力争取本地民营企业在新上投资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的项目实行与招商引资同等优惠政策。
4、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工业园区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企业的生产、生活平台;争取建立统一的物流机构,以节约企业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提升_____民营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比如_____的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迫切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建设一个与_____电子产业集群相配套的大型物流平台。另外要建立健全市场化的人才、培训、法律、会计、咨询等机构。
5、构建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采取灵活方式,为企业进人才提供服务。努力引进高层人才,满足企业扩张规模、转型经营的需要。同时,也不能忽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人才培训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全员综合素质。
6、拓宽融资渠道。一是争取各类金融机构降低“门槛”,在_____设立分支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简化手续,降低贷款成本。充分发挥金融担保机构的功能,特别是要促使增强诚信度,积极还贷,实现双赢。二是借助外资,善于利用外来资本,加快发展自己。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关键,也是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办法。盘存量、扩增量、挖潜力、破难题,通过招商引进资金,合作经营,同样也能实现扩张规模、跨越式发展。
7、强化行业协会作用。电子商会要聘请专职人员或者在行业能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商会内担任要职,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协会职能,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解读、项目申报、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培训、资源整合以及规避贸易制裁等方面的作用,从而降低企业成本。要进一步完善商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约束作用,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8、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由政府牵头,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公共资源,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创建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平台,使企业减少盲目因素,更加专注自身发展,从而推动整体向前发展。
第12篇 上海市政协调研报告:为"科创中心"建设建言
上海市政协日前以纲要的形式,公布了一份重量级调研报告,关注点落在上海今年的“一号课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该报告毫不隐晦地梳理出上海创新的“五大瓶颈”;而在对策部分,报告提出的第一项建议就是希望上海依托自贸区和张江自主创新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特区”和“国家科学中心”。
可视可感数据直指瓶颈所在
日前,市政协召开了今年第一次以议政建言为主题的常委会议。就在这“新年第一会”上,这份聚焦科创中心的报告纲要首次亮相。据介绍,相关课题研究于去年下半年启动,前后经历了30多次调研、研讨,市政协多个专门委员会跨界参与,另外还有相当一批院士、专家参与其中。
根据报告,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存在五大瓶颈,分别是:对外开放力度与有效度不足、政府与市场定位不清、高端人才不足与作用发挥不够、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不力、企业创新动力与能力不强。
这些“瓶颈”看似宏观、抽象,实际上都有实际案例或是数据支持。例如,提升科创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势必要考察本地研发活动的国际化与开放度;但调研发现,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总部只有8家,而纽约、伦敦都超过20家,北京则有48家;即便放低标准,观察“年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亚太总部,上海也只有7家,不足北京的一半,而新加坡有118家。
谈到政府在配置创新资源方面的不足时,报告经调研发现了一个高度“可视可感”的数据。市政协常委吴捷说,在每周的5个工作日中,科研人员有一天半(相当于30%的时间)用来处理杂事,主要是争取立项、争取经费。究其原因,既有科研经费制度之弊,更重要的是基础研究占r&d(研发)投入的比重太低。吴捷说,上海的这个数字是7.1%,而创新能力领先国家基本都在15%甚至20%。
市政协常委杨建荣在介绍报告时说:“中国是在13亿人中选人,美国则面向全球,在70亿人中争取人才。”这种局面,解释了为何真正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师”在上海严重紧缺。
打造高端人才离岸创业平台
一共有5位市政协常委走上讲台,详细介绍这份报告。在列举一系列问题后,第一个发言的薛沛建代表课题组正式提出建议:依托上海自贸区和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特区”和“国家科学中心”。
如果说“国家科学中心”侧重于重大基础研究设施和项目的集聚,是聚焦科研本身,那么“国际科创特区”的意义就在于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上--报告表示,“国际科创特区”可以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引领区”。
实际上,“科创特区”本质就是推动“自由贸易”与“自主创新”做加法,使得“1+1>;2”。在具体做法上,薛沛建说,可借鉴自贸区金融改革和贸易便利化成果,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开放、完善监管,营造更宽松自由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研发中心、企业总部落户。
对于借力自贸区“政策红利”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报告中还散落着其他一系列设想。比如,为扶持有活力的创新主体,课题组建议借鉴“负面清单”模式,按“非禁即入”原则,放开可供民资进入的行业领域;为了“择天下英才而用”,建议上海为高端人才打造“离岸创业平台”,培养相关孵化器和支持系统。
建立华裔科学家数据库
这份报告针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梳理出了五大瓶颈、近20项问题;针对每类问题,报告都立即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汇总起来也有25条。
这些建议中还有不少颇有亮点的提法。比如建议上海在继续吸引跨国研发中心落户的同时,激励国内机构“走出去”建研发中心;或是利用世界经济低迷复苏之机,借鉴以色列等国的做法,建立华裔科学家数据库,重点引进这批人才;为了更好地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定位,报告表示,应该“让不能'犯错'的政府和反复'试错'的企业相衔接”,并从“点球式政策突破,转向系统性政策设计”。
根据此前部署,今年二季度,上海的“一号课题”就将形成总体方案。市政协相关人士表示,市政协将整理委员们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提案与建言,汇总后最终形成一份更完善的调研报告提交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