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队伍建设自查报告
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新跨越的根本大计。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与教书育人的能力,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2023年度,我们如皋校教育局在南通校教育局和如皋校委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师德高尚、从教廉洁、爱生爱岗、敬业乐教、治学严谨、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善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取得五连冠,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提高认识,增加投入,重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现依据《南通校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试行)》,就七个方面逐项自查,自我评价,报告如下,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落实责任,健全制度
1、几年前,我校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低,骨干教师奇缺,学科教学不配套,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都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口号,认识到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教师法》,为教师办实事好事的实际行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薛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在回顾历史,预测未来的基础上确定了具体目标与任务,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可持续发展勾画了蓝图。
2、我校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考核、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2002年先后出台了《薛窑中学教职工聘任制实施办法》、《薛窑中学结构工资试行办法》、《薛窑中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薛窑中学教职工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还制定了《薛窑中学师资培训计划》,进一步明确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把师训工作的重点从提高学历层次转移到培养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上来,不断总结经验,确保投入,促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健康发展。经过广泛的调研,并到兄弟学校学习取经,从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留住和引进人才,有利于促进学校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又制定了各年级考核奖惩条例等。
3、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做到了年度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
二、加强师德建设 规范师德行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行为如何,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全面健康成长。1、师德建设一直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我们制定了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的思想政治素质目标;以厚德笃学、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理想目标;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关爱学生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一支以身定教、博学多能、具有高尚品格和渊博知识、精于业务、创一流教学质量的职业道德水平目标。
2、全校师德建设工作网络健全。我们以党支部、校长室为工作核心,以教导处和政教处为左右臂,以工会和家长委员会为监督的稳定高效的师德工作网络,每学年都出台加强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举办师德师表教育讲座,宣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开展爱生格言征集、爱生一例演讲比赛,每年在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发言交流师德建设经验,并进行师德师表建设活动的考核表彰工作。我们设置每月质量论坛,按期聘请有关领导、专家、骨干教师登上论坛讲学,是我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创举。校教育局金海清副局长以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为主题的报告,进一步端正了全体教职工为师执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皋校委党校姚呈明校长的高层论谈,加深了同志们对三个代表思想的认识和理解;鞠九兵校长育人是最伟大的艺术、爱是教育最伟大的力量等话题,不断激励全体老师牢牢盯住为人师表这个要求不动摇,死死扭住素质教育这个磐石不动摇,切切守住甘为人梯这个底线不动摇;全国教育系统劳模、省特级教师、我校退休的副校长方韬所作的《从坎坷的道路走过来,向光明的大道走过去》的报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忠贞不渝的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
3、为规范师德行为,我校制定了《薛窑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禁忌用语》、《薛窑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十二不准》、《薛窑中学班主任工作十条规定》、《薛窑中学教书育人条例》、《薛窑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禁忌用语》、《薛窑中学师德先进标兵评选办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道德制度建设的意见》、《如皋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考核细则》等文件以及文章,从政治思想、道德意识、贯彻方针、法制观念、行为规范等六个方面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2篇 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
根据《关于做好全省乡镇财政队伍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鄂财函[2010]134号)文件要求,松滋调研专班从6月10日开始对松滋市基层财政所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对象涉及乡镇财政所所长、副所长、在职在岗普通干部、改革分流人员、离退人员、提前退养人员,乡镇党委、政府领导,松滋市局预算科、农村财政管理局、监督局、人教科、调研科等负责人。重点调查单位有八宝镇财政所、洈水镇财政所、新江口镇财政所及沙道观、氵宛市、南海等财政所。调研方法主要采取系统数据统计分析、分类定点重点剖析、座谈会面对面交流、典型案例分析、同类比较分析、公共财政绩效评价分析、行为学分析等。
调研基本结论:(1)乡镇财政干部成为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买单者。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机构合并、人员分流,其后实行乡财县管,财政所、经管站合并,并按50%的比例分流人员。合并后的财政所确定为乡镇事业单位,承担了乡镇党委、政府不直接办理之外的所有公共事务;财政所干部不是公务员,也不是参公人员,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同企业一样,自己掏一半、单位买一半;既不能从行政上提拔,也不能在财政内部调动;工作量对比改革前增长一倍,在惠农政策一项接一项中再增加一倍。分流下岗人员,如同普通工人一样,四出找工作再就业或自己创业,其中素质高的约60%有了着落,40%的人员成为不稳定对象。
(2)“六个关键词”概括乡镇财政干部现状。无论是在岗职工还是分流人员,目前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对未来的期待,可以用“失落、颓丧、困惑、感恩、呼吁、呐喊”六个关键词来概括。
(3)松滋市动用一切资源维护了基层财政队伍的基本稳定。自改革开放以来,松滋财政各项改革一直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并以其特有的财政文化先后获得全国预算外资金管理“松滋模式”荣誉、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财政系统新风颂基层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殊荣,财政队伍整体素质较高、集体荣誉感强、团队管理理念先进。因此,松滋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财政从政策制度、舆论支持、预算安排、人文关怀等各方面倾斜了乡镇财政改革,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维护了基层财政队伍的基本稳定。
(4)财政所职能定位不清、干部身份不明、事权大于财权的现状导致乡镇财政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事权无限大与经费无保障、责任无限与地位最底层、持续的无偿付出与长久的无望期盼可能导致基层财政运行系统的崩溃。
(5)重新定位乡镇财政所——财政所职能是管理乡镇公共财政支出,财政所机构属于行政单位性质,财政所人员的身份是公务员。
一、改革前后松滋市乡镇财政所职能、机构、人员演变情况
1、改革前后乡镇财政所职能演变。税费改革前,乡镇财政是基本完整的一级财政,特别是1994年《预算法》的颁布实施,乡镇的财权和支出范围扩大,保障能力增强,乡镇财政相对独立的编制财政预决算,管理预算内、外资金。主要履行七项职能:
(1)负责乡镇财政的预决算和预算执行管理等工作;
(2)负责农村税收政策的执行和农业四税的征收管理;
(3)负责乡镇国有资产管理;
(4)负责乡镇预算外资金和票据的监督管理工作;
(5)负责维持乡镇政府的运转;
(6)负责对乡镇“七站八所”实行“零户统管”;
(7)负责乡镇政府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
税费改革后,为确保乡镇正常运转,松滋市实行了乡财县管,把乡镇视同市直部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调整了县、乡财政体制与分配关系。改革后乡镇财政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由收支管理型向支出管理型转变。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所不再承担组织财政收入这一任务,但乡镇财政支出资金量呈持续增加趋势,支出管理型的特征十分突出。二是由预算管理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取消了“七站八所”、财政所和经管站进行了合并,乡镇实行预算管理的单位仅剩乡镇政府和财政所两家,预算管理职能在削弱。通过实行“村帐镇管”以后,在保持资金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集中统一核算,乡镇财政所的财务核算管理职能得到了增强。三是由维持保障型向服务发展型转变。随着国家支持“三农”力度的加大和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各项直接针对农民的补贴逐年增多,乡镇财政所不可替代地承担了这些资金的兑付落实工作,而服务群众、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前乡镇财政工作的主要内容。税改后的乡镇财政所主要履行17项职能:
(1)乡镇部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2)“乡财县管”改革后乡镇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与监督;
(3)农村公益性服务中心“以钱养事”资金、财务管理;
(4)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与监督;
(5)惠农补贴资金、社保资金的发放及政策的落实;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征收;
(7)乡镇非税收入、票据管理;
(8)乡镇国有资产及村级资产、资源管理;
(9)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10)农村财务、资金“双代理”;
(11)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及土地纠纷调解;
(12)乡村两级债权、债务监管;
(13)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14)农村经济经营统计;
(15)农村综合改革日常工作;
(16)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
(17)乡镇党委、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及其他工作等。
2、机构设置变化。农村税费改革前,松滋全市21个乡镇、2个开发区,共有21个乡镇财政所、2个财政分局,23个经管站。农村税费改革后,松滋行政区划合并为16个乡镇,财政所与经管站合并,46家机构合并为16个乡镇财政所,各所加挂经管站牌子。合并机构从属于乡镇开发区行政合并,最少二合一,最多六合一。
3、人员配置变化。税费改革前,松滋市乡镇财政所、开发区分局、经管站共有624人(其中:男441人,女183人)。改革后,在岗270人,分流241人,离退休84人,临时工29人。按学历划分:研究所学历2人,大学学历48人,大专学历332人,中专学历46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96人。其中,党员414人。
现有在岗人员270人(不含临时工29人),其中:男187人,女83人;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学历34人,大专学历203人,中专及高中学历32人;党员246人。
从年龄结构上划分:30岁以下25人,占总人数的9.3%,31岁—35岁39人,占总人数的14.4%,36岁—40岁68人,占总人数的25.2%,41岁—45岁68人,占总人数的25.2%,46岁—50岁30人,占总人数的11.1%,50岁以上40人,占总人数的14.8%。
二、当前乡镇财政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乡镇财政所机构性质错位。从中央有关文件来看,乡镇财政所理应为行政编制。中央编办《关于地方机构改革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编办发[1995]3号)第三条明确规定:“中央核定的各级机关行政编制总额,包括地方税务部门……及乡镇财政所的人员”。___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市县乡人员编制精简的意见》(中办发[xx]30号)再次明确财政所编制为行政编制(原文:行政编制精减范围是: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机关的编制,包括基层工商所、税务所、物价所、财政所、人民武装部、国家级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机关的编制及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机关编制。今后,行政机关不得再使用事业编制)。xx年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发文,将基层财政所定位为事业单位,改变了乡镇财政所机构性质。究其原因,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是为了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由于时间紧迫,需要快刀斩乱麻,“七站八所”撤销或转制,财政所机构性质降格有利于缩小与其他站所命运的差距。而时至今日,财政所虽然免除了农业税征收的职能,但新征了更多的财政支出管理的职责,不断扩大的事权与其机构性质极不相称;按照“对等性原理”应该及时归位到行政单位序列。
2、乡镇财政所“三管齐下”,职能无法不越位。八宝镇党委书记、镇长张小军在座谈中说,目前财政所的职能依然是管帐管钱管稳定,凡是党委政府要管的财政所必须管,只是管的内容有很大的变化。一是管帐更规范。村账镇管后,20个村居单位、原来“七站八所”“以钱养事”的收支账务都由财政所负责,全镇范围内的财务状况一清二楚。二是管钱以惠农资金为主。改革后我市对乡镇实行部门预算、“乡财县管”,只有乡镇机关和财政两家,管钱压力不大,压力主要在筹措经费缺口。惠农资金的管理要占据财政所60%以上的精力,而且支付成本大。三是管稳定。无财政不稳定,“人民内部矛盾80%可用人民币解决”。全镇2900多万元的镇级债务、村级三角债、土地纠纷,日常应付靠财政为政府挡,财政所承担了巨大压力。财政所工作人员目前的状态可以说,工作苦、待遇差、困惑大。针对现状,我有三个建议:一是完善财政监管制度。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监管。如农村公路建设,农民自筹部分不到位怎么办?虽然有“农村公益事业促进会”,但只管计划、管工程完工、不管自筹资金缺口。财政所不加强管理,将会形成新的历史包袱。二是逐步提高待遇,可以参加政府。三是争取明确身份。
新江口镇镇委副书记、人大主任易法金为财政所呼吁,一定要提高基层财政所地位,明确干部身份,理解财政所在改革后“贴钱贴米搞服务”的实情,对分流人员出台下岗再就业、创业培训等优惠政策。
财政所干部也好、职工也好,他们究竟承担多大的工作量?看一看八宝镇财政所的内部分工:
八宝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3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9340户,农业人口65334人,劳力40856人,农户认可的承包面积111386.96亩。财政所现有干部47人,其中在职20人,离退休5人,退养3人,临时工2人,改革中自愿分流6人,下岗分流11人;在职干部中30岁以下1人,30到40岁4人,40到50岁13人,50岁以上2人,平均年龄为41岁。其中女性5人,男性15人
第3篇 2023年9月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很重要的,下面1566范文网小编整理了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阅读!
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1月份以来,我们相继到维扬经济开发区、西湖镇、邗江区杭集镇政府、高邮市汤庄镇政府,了解地方政府部门关于当地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并深入维扬区中显集团、金凯利体育器材公司等民营企业,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调研初步结束后,经过认真分析和思考,我们认为民营企业发展,企业家队伍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企业二组着重从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调研和思考。设计并发放了《扬州市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情况调查问卷》,虽然回收率不高,但从回收问卷的信息看,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汇报如下:
一、我市民营经济企业家队伍的现状
1、全市民营企业的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采取多种鼓励政策,因势利导,推动了我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市个私办统计,截至 年8月底,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11027户,平均日增私企46户,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422.8亿元,新开工投入5000万元以上项目286个,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3.54%、67.65%和143%,各项主要指标全面超序时。我市民营企业家队伍不断壮大。
2、对民营企业家的初步认识。通过与近30位民营企业家的座谈,我们感到他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能吃苦。创业的艰辛是我们很多机关干部无法体会到的。在高邮市汤庄镇,宏达标准件的徐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学文化,最初的厂房仅是自己家的厨房,做到目前业内全国第14位,从家庭小作坊到规模企业,他们付出的艰苦努力使我们深感震撼。二是敢冒险。创业就意味着冒险。这种风险不仅是财产上的损失,也会导致精神上的打击。但只有具备一定冒险精神、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果断决策,才能抢得先机,获得成功。江苏中显集团是维扬区一家从事冶金水电液压机械、冶金环保设备生产的企业。 年投入1400万元,新上砷化镓项目, 年投产,目前产销规模1000多万元。砷化镓被广泛运用于微电子、光电子领域,其生产技术是一项全球性的顶尖技术,中显集团的袁总正是用这种冒险精神,抓住机遇,投入生产,抢占了市场。三是善借力。许多民营企业家逐步认识到仅靠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已无法做大做强企业这个现实。前面提及的江苏中显集团,专门聘请了总经理负责企业的日常管理;高邮市汤庄镇的朝阳集团的陈总,注重与大财团、设计院、高等院校的合作,进行产学研结合,获得资金技术上的支持,为生物质电厂配套服务,生产相关设备。四是有困难。调研中,民营企业家反映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用工、融资等问题上(在这方面,我们企业一组和三组的同志已经作了专门的分析,并提出建议)。
3、对调查问卷得到的信息分析。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汇总,我们得到以下认识:
一是从队伍构成来看,我市民营企业家以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青壮年为主。问卷调查显示, 40—50岁的民营企业家占45.8%,50—60岁的占20.8%。40多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年富力强、阅历丰富,有经验,有理想,有精力。在学历构成中,大专学历的占33.3%,本科学历的占25%,研究生学历的占6.3%。从执业经理人资格看,高级职业资格占16.7%,中级职业资格占12.5%,初级职业资格的占6.3%,无任职资格的64.6%;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占79.2%,女性占20.8%。
二是从民营企业家产生途径看,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种途径:原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下海。前几年各级党委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从事民营经济,以及一些干部职工自己主动辞职自己创业成为民营企业家,他们的比例占12.5%。第二种途径:改制企业转换型企业家。在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由原有集体或者乡镇企业的厂长经历或中层领导转换而成。这部分经营者在企业家队伍中约占39.6%。第三种途径:资本积累型企业家。这部分企业家包括农民、个体户和一般职工,他们头脑灵活,胆大心细,抓住机遇成为率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他们的比例约占47.9%。
第4篇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xx年,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综治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成员单位职责,坚持把民政工作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在抓好本部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围绕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大局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综治工作责任体系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综治委的要求,我局始终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局党委对综治工作高度重视,把综治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局工作规划,统筹安排。根据局领导班子调整,及时调整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炜为组长、局党委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处室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综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督查办,明确局纪委书记为分管领导、一名副调研员协管、一名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局领导把加强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涉及全局的大事来看,经常性在的各类会议上强调综治工作。局领导班子以党委会或局长办公会形式每季度一次研究综治维稳工作,并作为一项制度来落实。年初,局领导与局属事业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将目标责任更进一步地明确和细化,明确各单位一把手是本单位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副职分管,坚持综治岗位“一岗双责”,严格落实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制”。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苗头,主要领导能靠前指挥,主动化解。做好综治工作部署和落实,年初印发《关于民政系统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年中,定期由局督查办对综治工作进行督查,建立领导干部综治实绩档案,使综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做好民政系统内部管理,确保单位和谐稳定
民政部门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众多,因此我局更加注重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治安防范等工作。一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在综治工作中要求各单位全面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网格和工作制度,维护单位稳定。市民政系统共有18家事业单位,在编和编外职工共计有600多人,xx年全年局系统未发生刑事案件、违法犯罪,各单位班子成员没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各单位未发生安全事故,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有力。二是加强普法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队伍素质。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及时办理执法证件,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三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参与街道社区各项活动,自觉接受所在地街道社区对单位的监督与管理,认真完成布置的各项综治任务。四是充分发挥了信访工作的“减压阀”作用。我局先后安排局领导接访活动37次,接访时间、名单和地点定期在市民政局网站进行公开公示,并及时上报局领导干部接访各类情况统计表。此项工作多次被市信访局通报表彰。在接访过程中,我局将信访工作责任层层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高效优质的完成信访事件的处理。在工作中紧抓“双重点”,及时化解矛盾。“双重点”即: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人群。我局在各个重要敏感时期,尤其是每年的“春节”、“两会”、“清明”等时段及各类民政政策调整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安排局领导做好重点接访、下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在萌芽状态。
三、切实落实职责分工,创新发展社会管理服务
(一)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夯实社会管理基础。一是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今年以来,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通知》,同时,就网格化管理在基层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督查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于11月12日在包河区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社区建设暨网格化管理现场会,张庆军市长、程瀚副市长等市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我市社区建设及网格化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推进社区组织化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指导意见》,目前全市登记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63个。稳妥开展减少管理层级试点。在包河区探索开展以区直管社区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成立了全市首个街道级社区—滨湖世纪社区。三是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有一半以上的社区建立了社区信息平台(含社区网站、qq群、博客等),各区结合社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社区“智能化便民服务亭”民生工程建设,xx年共建成200个服务亭。四是推进社区服务化建设。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在全省属首创编制完成《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xx-2022)》。圆满完成xx年200个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建设任务,项目绩效评价为优秀。在全市社区开展“幸福社区、温馨家园”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数。五是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作用。我市普遍建立了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楼宇)党支部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把居民自治作为基层民主的主要内容,纳入社区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六是推进公共资源向社区下沉。要求各区按照《市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将人员下沉到社区,将经费投入到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中,并做好新建住宅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用房的专项验收。七是完善社会化参与机制。指导社区结合实际组建居民自治团体,动员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建立共驻共建制度,各社区100%与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书。八是推进城乡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今年4月,我局召开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全面启动23个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并会同市财政局将390万元社区建设“以奖代补”资金拨付到各县(市)区、开发区,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慈善事业。一是政策先行,引导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布局。依据区划调整调整《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xx”期间形成“9064”养老格局,即:90%居家养老,6%社区养老,4%机构养老。二是突出重点,构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平台。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市政府“18140”工程实施方案》,强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建设,计划建设18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4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已建设20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0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建成并运营推动“2460”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即“24小时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服务”。三是政府扶持,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积极探索政府引导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模式,出台了《市养老福利机构考核标准(试行)》,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对新、扩建床位的民办养老福利机构,给予一次性开办补助;对征地自建养老机构的,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对运营一年以上的养老机构,给予运营补助。四是创新模式,实现五保供养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我市组织实施“515敬老工程”共实施项目71个,实现乡镇全覆盖。市、县区、乡镇总投资2.25亿元,五保床位总数达14193张,其中新增10644张,占75%。全市集中供养能力由xx年8%提高到52%。五是孵化培育,推动专业社会组织进入养老服务。我市十分重视和培育发展专业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出台了登记管理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措施,为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以及承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做准备。目前,全市已培育发展5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和3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部介入养老服务领域。六是大力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不断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市慈善协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引导12家企业建立慈善基金会,县区慈善组织逐步完善。积极开展募捐救助活动,市慈善协会各项捐赠和项目总金额达6289.62万元。通过开展“元旦、春节送温暖”、“慈善情暖万家”、“慈善圆梦大学”等一系列活动和项目,支出善款865.02万元,发放爱心药品、物资价值人民币5200.45万元,约11305(户)人(不含雅安捐款)和980名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得到了及时的帮助。较好地发挥了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补充作用。
(三)孤儿保障制度日益完善,不断推进适度普惠型未成年人福利制度建设。一是孤儿保障范围逐步拓展。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孤儿及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困境儿童按照机构养育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的养育标准,实现了孤儿及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困境儿童应保尽保有目标。二是稳步扩大保障范围,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建立。认真落实孤独保障政策,在一些问题上做出创新和突破,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立。三是不断规范资金管理和发放程序,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提供平台和载体。新建、扩建、、、4个功能完善的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基本满足孤残儿童集中供养需求。五是推进救助场所和未保中心建设。xx年我市在四个县各新建一个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场所。四县政府高度重视,在较短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工程前期的各项工作,有力确保了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占地199亩土地,总建筑面积4000㎡,设200张床位,总造价660万元。该项目计划于xx年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我市流浪未成年人生活救助和教育矫治的专门场所,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创建“平安”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边界沿线群众生活安定。年初,我局将平安边界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的通知》,对边界线联检和创建平安边界建设提出要求,年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人员确定,责任落实,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年底印发《关于开展xx年度全市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考评的通知》,组织对县区进行考评。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活动、年底有考评。与毗邻市及市内毗邻县(区)间都签订了共建平安边界协议书,实现了市级界线和县级界线签订共建平安边界协议书全覆盖的目标。建立健全了边界管理的各项工作机制和边界纠纷应急处理方案。一年来,我们先后赴芜湖、滁州、淮南、安庆、六安等地开展创建互访活动,组织县(市)区对边界线巡查,认真组织边界线联检工作,全面完成xx年度2条市级界线、3条市内县级界线的联检工作任务。通过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一年来没有发生因边界不清而引发恶性刑事案件、群体性械斗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边界沿线群众生活安定,经济社会秩序稳定。
(五)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扶持和引导社会组织发展。
一是加大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力度。落实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双重负责、分级登记管理”体制,对于非法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开展敏感活动及涉外活动的情况等予以重点关注,及时查处。认真开展市级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年检结束后,依据有关规定开展了社会组织清理整顿工作。二是创制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出台《市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办法(试行)》等社会服务“1+4”政策从社会组织的界定、放宽社会组织备案登记管理、政策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兑现财税奖补政策入手,创新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制定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指导意见》,重点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类、社会事务类、文化体育类、慈善救助类、法律维权类等五类社区社会组织。三是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品牌建设,培育和组建了一批品牌行业协会(商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如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10月份承办了第三届中国餐饮产业大会,市龙虾协会今年承办了第十二届中国龙虾节。四是开展行业协会自律与诚信创建。要求全市行业协会要根据行业发展要求,制定行规行约并组织实施;要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增加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要为会员、行业、社会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要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逐步实现行业协会自我运作、自聘人员、自理会务。五是指导行业协会商会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印发了管理制度示范文本,指导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章程、民主选举、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财务、印章和文件、重大活动备案报告、信息披露、分支机构及法定代表人述职等系列管理制度,促进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化建设。
第5篇 供电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供电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管理团队
20xx年3月7日 ,国家电网公司启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省、市、县各级党委层层发动进行周密部署,力求活动开展出成效,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总体要求开展。_____公司班子成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分管的工作选择一个调研课题,进行调研,寻找在管理中影响和制约公司科学发展的因素和党员干部员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其客观、准确的诊断,探索改革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进而在活动结束后公司各项工作在发展上再上一个台阶。
因工作需要,20xx年3月我交流到_____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任党委书记,如今已有两年多了,经过日常的调研,摸清了干部的思想状况。因此,我选择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管理团队》的课题,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性的阐述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管理团队的思路。
一、_____公司概况和干部队伍情况
_____县供电公司成立于1999年_____月_____日,至今已走过十周年的历程,无论是电网建设还是供电量,无论是营销管理还是办公基础设施,无论是干部员工队伍建设还是人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农网改造先进集体”、“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_____省文明单位”、“国网公司文明单位”、“_____省农电系统综合实力和电量增长‘双十佳’单位”,连续四年县民主行风评议公共服务类第一名等等,员工充分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收入逐年增加。
_____公司严格按照省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机构设立,结合“四化”要求和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配置干部队伍。公司20xx年共有机关_____个部门, _____个基层单位,_____个供电所,共有_____个党支部。现有中层干部共123名,a、学历情况:其中大专以上学历61人,占比49.6%;中专(含中技)学历的有12人,占比9.8%;高中学历41人,占比33.3%。b、年龄结构:40岁以上64人,占比52.1%;30岁至40岁56人,占比43.5%;30岁以下的有3人,占比2.4%。
二、在干部管理中的实践。
1、基层推荐,考察酝酿和党委研究的选人机制。
(1)、严格“三个环节”,就是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在选拔任用干部中把好推荐提名、考察酝酿和党委研究三个关口。推荐提名是选拔干部的入口关,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实行推荐责任制,组织推荐干部必须经过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考察酝酿是选准干部的最为关键环节,公司在选拔干部酝酿过程充分,做到拿出足够的时间征求有关方面和领导成员的意见,力争形成比较集中的意见。在党委研究这个环节上,坚持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坚决防止了少数人甚至个别人决定干部使用,改变集体作出的决定和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等现象。总之,公司在任用干部上严格按程序办事的意识,在选拔任用干部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折不扣的按原则规定的程序运作,确保在贯彻执行中不落空、不变形、不走样,坚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多数人不赞成的不提名,未经组织考察的不讨论,在党委研究中多数人不同意提拔任用的不形成决定。
(2)、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品德靠员工说话,能力靠业绩说话,岗位靠能力体现。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在用人导向上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坚持用严格的程序选人,坚持用改革的办法选人,坚持用群众公认的人,大力选拔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干部,努力造就一支充满活力、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二是公司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机制,在公司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岗位,干成事的有地位,让跑官要官的没市场,形成了一个良好健康的用人环境。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公司成立十周年举办了《我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主题报告会,选出3位中层干部以亲身经历讲述他们的成长历程,有170名大中专毕业生、人事代理、退伍军人等参加报告会,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深入一线,加强调研。全面调查了解当前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干部真实情况,甄别干部优劣。通过深入调研,研究解决当前干部工作面临的新矛盾、新课题,特别是选人用人工作各个环节上有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及时有效地加以防范和纠正。
(3)、推行干部交流换岗,建立正常流动机制,让干部“流”得动。为进一步规范中层干部管理,公司党委于年初制订出台了《关于中层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后备干部工作的暂行规定(试行)》。一是加强干部岗位交流,试行交叉任职。明确了在同一岗位任职满5年 的中层干部必须进行交流,结合干部实绩、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等因素,切实把干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公司实行了党支部书记调任所长岗位和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的新尝试,大力倡导选拔复合型人才,相互交流,抓好干部的需求性、培养性和互补性交流。二是采取干部试岗制,确定了提拔任用干部的试岗,新提拔干部的试用期为六个月,副职主持工作试用期为一年,试岗期间执行原岗位待遇,期满后考核合格者,予以正式上岗;不合格者,予以解聘或免职。三是健全完善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在民主推荐、考察的基础上,党委研究认定后备干部人选,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适时提拔任用,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
2、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机制。德才兼备是培养和提拔干部的唯一标准,德就是干部政治觉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思想作风;才就是干部工作能力,业务知识,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德与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优秀干部必须德才兼备,如果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会降低干部的素质,就难以胜任管理岗位。在干部任用上,公司一直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秉承“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的干部用人原则,坚持“五个不提拔”,即:坚持不廉洁的不能提拔、没有群众基础的不能提拔、不经组织考察的不能提拔、实绩不突出的不能提拔、不是后备干部的原则上不能提拔,有效地把住了用人关,有力地保证了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
3、重品德,重业绩,重能力的考核机制。
(1)、深化干部考核机制,提升干部队伍主动性。一是在全面推行全员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实行中层干部履职考核必扣制。从资产经营、安全生产、精神文明及党风廉政建设三个方面着眼,对照中层干部岗位说明书内容所承诺的在政治思想素质、忠诚感恩企业、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以及提高情况,再是对本单位(部室)实际工作完成以及本岗位贡献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履职考核,正确评价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业绩,为干部的应用、奖惩及发现和培养人才提供系统的、客观的依据,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常态管理机制,进而激发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促进公司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二是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年终考评,考德就是考核干部的组织立场、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考能,即考核干部的业务、技术、管理水平、组织领导才能、工作效率和文化水平,看其是否具备了胜任现职的能力;考勤,就是考核干部的工作态度和事业心,是否肯学肯钻、任劳任怨、善于创新、发挥工作的积极性;考绩,即考核干部工作成绩,重点是看对企业发展所做的直接或间接贡献。实际操作中可采取年度考核的方法进行,以激励干部奋发向上,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考廉,就是考核干部能否做到公道正派,正确辩明是非,不拿原则徇私情,自觉抵制吃拿卡要,清清白白做人。
(2)、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用制度建设来规范保证高素质干部队建设。一是以健全实绩考核制度为突破口,结合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把实绩考核作为考评的主要内容逐年进行探索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实绩考核体系,积极探索领导干部“下”的机制和措施。二是健全完善干部考察机制,要进一步改进干部考察方法,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研究考察和任前公示等制度。三是健全完善干部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提拔选用好干部的重要手段,是切实解决好责任不明确和用人失误失察的重要保证,做到一级管理一级,一级监督一级,逐级负责,对不能履行监督指责的领导干部要进行责任追究,确保监督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少数干部在执行力建设中,仍有差距,表现在对公司的决策按个人爱好执行,对口味的执行力强,不对口味的执行弱。计划经济下的工作作风仍有惯性,工作中创新的意识淡薄,贯彻上级精神,以文件贯彻文件,只求平稳不求突破,业绩平平。其原因是责任心的问题,把工作看作只是一种工作。
2、少数干部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满足已有的老经验、老办法,随着公司的发展,员工队伍素质已发生变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运用,而对新的工作任务、新的工作要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常感束手无策。学习未成为提高自身素质、强化管理的一种自觉行动,常常处于被动学习和完成任务。因此管理水平、理论水平、表述水平、写作水平进步不明显,根本原因是一种惰性,年年谈学习不够,但年年学习不努力,不见进步。
四、对干部管理探索性的思考
1、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一个人没有信仰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当信仰缺乏和淡化时,人的欲望就会空前的膨胀。我们少数党员干部常常忘记是一名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效果不明显。
全党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我认为可以对党员干部进行强化、持续长期的思想教育,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利用半个小时集中在党旗下学习《党章》章节,每半年进行一次重温入党誓词,通过这种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重复,使党员的意识刻在灵魂深处,把共产主义作为终生的信仰,并为之奋斗。前不久省公司举办井岗山精神讲座,让党员听后引起心灵的震撼,这是一次很生动很有穿透力的理想信念教育,先烈们正是凭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拥有解放全人类的理想支撑,他们热血沸腾,抛头颅,洒热血,才有那“砍头只当风吹帽”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才有井岗山的精神。这一活动对我们被市场经济的花花世界迷住了双眼,方向渐渐迷失,灵魂被物资的欲望占据的时候,无疑非常的及时和必要,只要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必然会引起一次心灵的反思、灵魂的震撼。
2、引入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可是我们的用人机制仍然变化不大,能者能上,但庸者不能下,电力企业是大型的国有企业,他依然还可见到计划经济的痕迹,毛日峰总经理多次在报告中谈到这个问题。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打造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想干事者有了机会,能干事的有了岗位,干成事的有了地位,但是平平庸庸者,还很难下,没有触犯法律,没有明显重大失误,很难动他的位置,一个岗位没成绩没业绩,换一个岗位仍没多大变化,占据着有限的管理资源。无形之中发出了一种信息,提拔前拼命干,到岗位后干好干差一个样,争取到岗位等于拿到终生牌。在股份制企业、现代民营企业,干部能上能下在正常不过了,对企业忠诚,重能力,重业绩,是企业用人的基本方法,而在国有企业,路还很长,还有个过程。
如何评价一个的能力和业绩,需要建立科学,可见度强的评价体系,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企业实行的是干部的聘用制,我们常常聘用都是终生制干部,在试用期结束便转入终生制,采用有时间限制的聘期,让每个岗位都有压力,到期考核可续聘也可解聘,这样可解决庸者“大锅饭”问题。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就要大力弘扬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甘为人梯、甘于寂寞的“四甘”精神,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思考问题之风和创新之风“四风”,锤炼干部的脑瓜子、笔杆子、嘴巴子、脚板子“四子”的基本功,努力提高干部的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和抓落实的能力等“五种能力”,争做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模范,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模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模范,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模范,进而夯实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打造一流的管理团队,为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6篇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他们立足家园,活跃农村,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特别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期,××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局安排,抽调专人组成调研组,深入乡镇,就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县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1万亩,辖23个乡镇,267个行政村,9个社区。全县现有人口4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6万人,农村劳动力18.7万人。全县共网有农村实用人才584人,占农村总人口的0.2%。从行业分布上看,种植业142人、养殖业226人、农产品加工业69人、企业经营91人、其他56人,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24%、39%、11%、16%、10%。从文化层次上看,高中(含中专)以上学历110人,初中学历372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02人,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19%、64%、17%。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县委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县人才工作的重要部分常抓不懈。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人事、科技、农业、教育、卫生、财政等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县委组织部发挥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充分调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20xx年初,根据省、市委组织部关于转发中组部《关于印发〈___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县结合实际,由县委、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对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28个部门进行了任务分解落实,建立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人劳、农业部门具体负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财政、计划、扶贫等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团委、妇联、科协等群团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培养农村人才、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工作格局。
(二)分类选才,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按照农村实用人才的不同类型,分别将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致富能力强的农村能人,长年活跃在农副产品市场,对农副产品的产、供、销信息十分熟悉的农村经纪人,文化程度较高、创业精神强且勇于闯市场的农村青年,特别是毕业回乡的高中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列入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行列。目前,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库共吸聚各类实用人才1154人。
(三)强化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综合素质。依托县委党校、县农广校、科技示范基地、乡镇实用技术培训学校等培训阵地,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把农村人才培养和项目实施有机结合起来,以“国际计划”、“阳光工程”、“生猪发展”、“沼气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为农村人才成长搭建了平台。通过专业培训使他们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两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先后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65余期,培训940余人次。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将乡土人才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的“双培双带”、党员“双示范”、“旗帜工程”、“标兵工程”活动结合起来,注重把普通农民培养成农村实用人才,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实用人才培养成村组干部和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全县86名农村致富能人和返乡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51名被发展成为党员。同时,县上每年抽调专人组成农村科技致富宣讲团,深入乡镇、村对农村实用人才和基层干部进行巡回培训。每年组织生猪养殖技术、茶叶种植技术、新农村建设等专题宣讲30余场次,参训人员达187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好评。
(四)创新方式,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搭建舞台。采取政策引动、激励推动、典型促动等措施,对条件具备、“双带”本领明显、得到群众公认的农村实用人才,通过组织推荐、公推直选等途径,把他们选进农村各种专业协会、村两委任职,为他们搭建“施才舞台”,拓展创业空间。目前,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库中380余名综合素质较高、群众评价好的年轻人才活跃在新农村建设各类产业中,12名管理型拔尖人才进入了村级领导班子。围绕茶叶、生猪两大主导产业,成立了由农村实用人才组成的茶叶、生猪产业协会,依托产业协会,搭建了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杨河镇李河村生猪协会,积极为全村养殖户提供培训、新品种推广、技术指导等服务,既增加了养猪农户的经济收入,也促进了本村生猪产业的发展。
(五)搞好服务,优化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环境。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创业提供资金、技术、项目、政策等保障服务,让想干事的有机会、干成事的有地位。结合全 县建有茶园20余万亩,但茶园管理、茶叶加工水平不高等实际,县上聘请了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朱先明担任县政府茶叶经济顾问,为××茶叶经济“把脉”,培训茶叶技术员,为茶农解疑答惑。积极帮助××柳树镇白杨村党员但启军争取低贷资金300多万元,建起生猪示范养殖场,他致富后,帮扶40多户贫困家庭养猪走上了致富路,被省委授予“省级党员致富带头人”称号,像但启军这样受到扶持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有100多人。对于在各行业涌现出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和先进典型,我们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增强他们的荣誉感,激发他们干事业的热情。开辟了“牧河先锋”、“时代风采”等宣传栏目,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先后组织开展了“十大种茶能手”、“××县青年十杰”、“巾帼十杰”评比等活动。通过开展卓有成效、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在全县营造了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实用人才文化层次普遍偏低。我县农村实用人才中,64%只有初中文化,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19%左右,特别是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实用人才很少。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我县35岁以下的只有69人,仅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2%左右,行业多集中在种植、养殖、加工方面,而且多集中在经济较强、交通便利的乡镇,偏远地区农村的实用人才相对较少,特别是有一定影响,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经济人较少。
三是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缺乏系统性。虽然我们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上下了一些功夫,做了一些工作,开展了一些活动,但由于农村实用人才涉及的面比较广、队伍相对庞大,加之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多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只有初中文化,且从事专业杂乱、技术种类繁多,培训专业的设置很难适应实用人才培训的需要,针对性不强,只能停留在对种植、养殖等带有共性专业的培训上,而对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专业技术等方面培训力度不大。
四是农村实用人才整体作用发挥不强。由于少数农村实用人才观念落后,存在小农经济思想,影响了实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部分实用人才在参加结对帮扶致富、领富带富方面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农村实用人才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四、建议及措施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全县人才队伍的管理之中,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网络,形成以县委组织部门牵头,人事、农业、科协、教育等部门各司其职,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具体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加强制度管理,坚持和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
二是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素质。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纳入全县整体培训规划之中,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上。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培训阵地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用,定期组织农村实用人才集中培训,进行政策、实用科技知识辅导,提高素养。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辅导,适时传播新技术、新知识。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使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更新、充实和深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活力。其一,政策上倾斜。在生产信息、用地、资金、品种、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倾斜和扶持,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帮助农村实用人才把产业做大做强。其二,政治上激励。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提高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搭建舞台,提供用武之地。其三,待遇上激励。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把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结合,逐步把实用人才纳入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使昔日的“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份,并落实相应的待遇,规定权力和义务,增强其责任感。其四,荣誉上激励。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等创评活动,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和重视,激发农村实用人才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第7篇 全面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水平的调研工作报告
党员是党组织的基体和细胞,**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党委充分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对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该局党委通过走访党员、开展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近年来该局党委党员队伍建设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思考,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对策及建议。
一、基本情况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局现有8个基层党支部和2个老干部党支部,共131名党员。其中,女党员29名,占党员总数的22.13%;离退休党员42名,占党员总数的32.06%;35岁以下16名,占12.21%;大专以上69名,占52.67%;中专(高中)及以下62名,占47.32%。
二、当前党员队伍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一)对党建重要性认识不够。
虽然近年来党的建设已得到明显的加强,但仍然不能排除从党员领导干部到一般党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党员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高。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着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搞形式走过场的情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些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业务工作,疏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着一忙就忘,一挤就让,被动适从,随意性较大的现象。
(二)党员思想状况出现“四个”倾向。一是党员理想信念弱化。有些党员个人主义严重,对个人有利的事抢着干,对有困难的事等等看;有的党员责任感明显消退,对身边发工作处事往往随大流,追求没目标,努力没方向。 二是党员服务意识淡化。缺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有的党员对群众的事情漠不关心,有的丢弃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工作浮在表面。 三是党员纪律观念退化。有的党员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有的党员只要权利,不要义务,不做党组织分配交给的任务,不参加组织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三是党员进取精神软化。集中表现为有的党员思路不开阔,工作按部就班;有的党员创业精神不足,工作萎靡不振;有的党员观念陈旧落后,怕负责任,怕担风险,缺乏敢闯、敢冒、敢试的勇气和魄力。
(三)党员管理监督不严。一是从严管理力度还不够。有的党组织怕麻烦、怕得罪人,常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按标准处臵不合格党员,党员出口不畅。二是党组织自身建设仍不到位。有的党支部活动不正常,制度不健全,缺乏活力和向心力。有的党支部就活动抓活动,对党员的实际生活困难解决、关心不够,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党员的积极性。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相关对策对策
(一) 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加强党员监督管理。
1、将领导重视与推进监督管理相结合。
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研究创新党员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加大对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的倾斜力度,提供资金、人员保障。
2、将党员监督与加强思想认识相结合。
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积极性,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勇于监督,敢于监督,让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始终处于人民群众雪亮眼睛的监督之下。同时,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相关纪律法规,引导干部提高自身觉悟,规范行为标准,时时处处高标准严要求。
3、将制度执行和丰富管理手段相结合。
一方面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丰富手段,提高效率采用结对的方式,为新党员请“老师”,老党员通过为新党员讲党史、讲《党章》、讲政策等方式,更快、更好的提高新党员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
(二)突出党员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1、全员学习,营造尚学氛围。在积极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和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基础上,创建“联学、讲学、研学”的“三学”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品牌,“联学”即党委领导班子走出本局,与其他各单位及兄弟县市文化系统领导一起交流沟通,学习新经验,交流新方法;“讲学”即在每月开展的领导班子交流会中,指定一名领导成员,介绍最近学习的书籍或上级文件精神;“研学”即在党委领导班子中大力开展“大调研”活动,鼓励领导班子成员能够“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搞调研。
2、搭建平台,创新学习方法平。一方面,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省文联、常州大学、常州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为全局党员干部授课指导。另一方面,倡导工作人员“走出去”,鼓励图书馆、纪念馆多举办系列讲座,鼓励执法大队主动为经营业主开展法律知识培训,鼓励锡剧团、文化馆深入社区指导文娱节目排演。同时,还以“党员讲坛”为载体,建立“专人授课、互动交流、考学结合”“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激发党员参与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3、多管齐下,建立长效机制。该局党委制定相关学习制度规范,完善相应保障机制;其次,在开展“组织自主申报,党员公开承诺”的创先争优活动中设立“学习先锋”,从而建立以先进促后进,让能手带一般的激励机制;最后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评先树优、工作考核挂钩,将学习制度落实、学习体会、学习效果作为年度考核、评先晋优的重要依据。
(三)增强党员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丰富措施,加强党员宗旨任意识。一是通过制作党员联系卡公开党员联系方式,为群众、困难党员、退休党员与在职党员之间搭建“零距离”交流平台,让党员“浮出水面”参与组织管理与服务;二是定期开展新老党员茶话会,会上老党员通过向新党员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或感人事迹,教导新党员要时刻树立廉洁奉公,服务群众,为党组织奉献青春的意识;三是局党委严格发展新党员条件和考核标准,并组织预备党员参与部分组织活动,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为以后更好的参与组织生活,更好的为组织贡献力量打好结实的基础。
2、创新模式,增强党员学习意识。以“党员讲坛”为载体,建立“专人授课、互动交流、考学结合”“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激发党员参与学习的热情。“专人授课”即每周举行的党员讲坛确定一名党员精心备课,开坛授课,课题由该党员自行确定、自主撰稿、自制ppt课件。“互动交流”即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形式,增设现场问答、当堂点评的环节,增强学习实效。“考学结合”即每月组织一次集中考试,检验授课学习效果,考试成绩计入年终考核指标,增强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3、营造氛围,增强党员先进意识。广泛开展“我身边的好党员”等主题演讲比赛,动员系统成员发现身边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加强全局赶做先进的良好氛围,并以党建带动群建,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系统成员为我市文化系统的发展做贡献;其次,全局积极开展学习典型、先进活动,要求各党员对照榜样找缺点,找差距,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结合实际寻找提升完善的方式与方法;最后,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先进党员”、“先进党支部”等荣誉,加大对优秀党员及党支部的表彰奖励,激发全系统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4、丰富载体,增强党员干部奉献意识。一是广泛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要求系统各党员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和特长进行承诺,并将承诺内容公示,每半年一次评诺活动,年底一次服务考核;二是为加强窗口单位的管理,提高窗口单位的服务水平,组织开展“窗口单位大家评”活动,通过对群众满意度进行调查,设置意见箱等形式,鼓励群众对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表现情况作出评价,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质疑;第三,组织开展“每周党员接待日”活动,每周周末抽调各支部党员值班,接待到访的群众,为他们解决难题,解答疑惑,解开心结。
第8篇 村居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村居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工作重点在村居,难点在村居,焦点在村居,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抓好村居班子建设成为乡镇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加强村居班子建设应着力解决好村干部青黄不接的问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笔者带着这一课题,对全镇村级班子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当前村居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合村并组后,_____镇辖10个行政村,现任村居干部52人。在全镇村居干部队伍中,存在着干部年龄比例不均、部分干部任职时间过长、个别干部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
1、待遇偏低,选人留人困难。许多村干部的月收入就在400-600元之间,与外出务工经商的村民形成了较大反差。村干部工作岗位对农村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断下降。现在,农村中优秀的年轻人几乎都通过上学、参军、经商、务工等途径离开了农村,直接造成了人才缺乏、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在任的少数村干部不安心工作,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人不愿在村级工作。
2、权责不等,履职履责困难。镇村干部一直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前线,是所有矛盾最突出、最尖锐的一个交汇点,责任重大。而近年来,随着基层管理制度的更加完善,镇村两级基本已从管理者转向了服务者,村干部的权力不大但责任重大。
3、管理偏软,规范行为困难。由于村干部这个群体较为特殊,乡镇由于种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选拔、轻培养,重使用、轻管理,重业绩、轻品行的倾向,导致对村干部的监管相对薄弱。纪律上,缺乏刚性约束;作风上,难以严格要求;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
4、保障偏弱,难以激发热情。长期以来,村干部工作上是干部的要求,但身份上仍然是普通群众,离岗后没有任何“想头”,他们后顾之忧多,保障体系不完善。许多村干部辛辛苦苦一辈子,个别干部只是得过且过,工作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起来。
二、稳定村居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村居干部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给基层政权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研究对策,为农村基层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一)满足“尊重需要”,加大政治激励力度。
要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满足他们的“尊重需要”,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一是认真落实考试选拔制度。近年来,_____县通过公务员考试,让一部分村干部进入到乡镇公务员队伍中,在政治上关心村干部,让基层一线干部看到希望。二是搭建平台,为村干部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推荐中,加大对党性强、作风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干部的推荐力度,为他们建言献策和发挥作用创造机会、提供舞台。三是做好表彰奖励工作,提升职业荣誉感。每年“七一”等重大节日,表彰优秀的村干部。大张旗鼓地宣传村干部甘于奉献、争创业绩的先进事迹,树立一批村干部的先进典型,提高他们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
(二)提高经济待遇,满足其正当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1、分类实施,提高村干部的岗位补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来的岗位补贴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生活水平的要求。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村干部的岗位工作量,建立村干部工资增长机制,对年度考核称职的村干部可按两年一次月增20元标准提高经济待遇。
2、老有所养,实施离任补偿办法及养老保险制度
一是离任补偿。对连续任职10年以上或累计15年以上,正常卸职、离任且现年龄60岁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生活水平低于本镇平均水平的村级主干,给予每月不少于30元的补贴。
二是养老保险。目前,_____镇对在编的村干部全部进了社会养老保险,让他们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
3、病有所医,建立村干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村(居)干部均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在就医问题上压力减轻。我们建议,对村干部的就医报销问题,除农合报销外,也可依照镇干部的医疗保险制,给在编村干部进医保,财政上给予一定的补助。
(三)加大后备干部培养,确保选人用人的源头活水。
一是吸纳年轻党员。我们要突破难点,着力发展年轻党员,大部分条件很好的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吸纳年轻人入党的关键是在外出务工人员。
二是培养后备干部。制定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规划,大力实施培养工程,将致富能手及优秀人才培养成村组干部。
第9篇 关于加强镇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
镇级领导干部是镇级各项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肩负着执行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党委决策部署的重任。为加强镇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本文以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深入查找和分析当前镇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镇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镇级领导干部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厌倦基层工作思想情绪较浓,想回市直机关单位任职的较多。从调查来看,当前不少镇级领导干部对基层工作有较浓的厌倦情绪,不安心基层工作,人心思走,想回市直机关工作,问卷调查显示想回市直机关单位任职的镇级领导干部占44%。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大。当前镇级工作线多、面广、量大、事杂。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做好计生、殡改、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既要做好上级部署的工作或突击性任务,还要完成签订的众多责任书工作。样样工作都重要,样样工作都考核问责,轻则受批评,重则一票否决。繁杂的任务,让镇级领导干部工作如履薄冰,疲于应付,承受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较大。二是权小责大,工作难做好。在当前条块的管理体制下,有较多职责权力是属于市直部门或是市直部门派驻到镇机构,但工作出问题的责任是按属地原则进行追究,存在人权、事权、财权收归部门,责任留给镇现象。还有一些市直部门以签定责任书形式,将本该是部门的责任推给镇级,工作镇级要做,责任要负,然而手中又没有相应的权力,导致镇级领导干部常常是上下为难、两头难受。三是问责力度不断加大,被问责风险较高。
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一些政策制度与基层现实工作存在一定差距。如果严格执行政策制度要求、按照规矩开展工作,工作很难做得好,工作做不好就要进行问责;而突破政策制度限制、打政策制度擦边球,工作又有问责风险,面临着两难选择,感到无所适从。有的同志形象地说,当前在镇级工作象在走钢丝,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去。还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重大突发和群众性事件、一些群众闹访、缠访,还有媒体对一些问题缺乏客观全面公正的报道,让不少镇级领导干部头痛不已。由于以上原因,镇级领导干部经常是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工作不但辛苦忙碌,而且被问责风险较高,导致部分镇级领导干部觉得在镇级工作,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经济待遇没有优待,政治待遇上不去,久而久之便对基层工作产生厌倦的思想情绪,想回市直机关单位任职。
(二)思想懒散精神懈怠,事业心责任心不强。根据调查情况反映,当前个别镇级领导干部思想懒散精神懈怠,事业心责任心不强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主要体现在有的缺乏敬业精神,得过且过,对待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工作拈轻怕重,有利益的事争着干,碰到矛盾就回避,遇到责任就推诿。存在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理想信念缺失。当前对镇级领导干部强调的是抓计生、殡改、信访、维稳等硬性工作任务多,认为镇级基层工作摆平就是水平,放松政治思想、理想信念教育,个别干部理想信念缺失,镇级领导干部实用主义的思想较重。二是监督管理不到位。在调查中,许多镇级党政主职反映,当前对镇级领导干部管理监督手段缺乏,难以调动镇级领导班子积极性,工作只能靠自觉、靠哄,导致工作难开展。三是激励和惩罚措施不力。对一些埋头苦干的老实者、一些工作优秀者甚至工作实绩突出者,不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相应的激励。对部分碌碌无为的平庸者甚至制造矛盾者,任其下去,不能采取有效惩罚措施,加以惩戒,使他们得到应有惩罚。奖罚不明,结果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饭现象突出。
(三)素质能力较弱,服务群众宗旨意识淡薄。这主要体现在有的镇级领导干部实际工作能力较弱,政策不熟、思路不宽,成效不明显。有的习惯于老思路、老方法,习惯于被动执行。有的宗旨意识淡漠,不愿也不敢深入群众,见到矛盾绕着走,遇到困难踢皮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多,发的牢骚不少,把小事拖成大事,把简单的事复杂化。存在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二方面:一是镇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缺乏。近年来我市镇级公务员补充得较少,就算是补充有少数新公务员,干得不久有很多也陆续调走,一些边远山区镇公务员缺编尤其严重,导致镇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缺乏。同时,近年来市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热情不高。所以,导致可供选择为镇级领导干部的人选不多,个别镇级领导干部有从矮子里选高佬现象。二是缺乏系统性的提升能力素质培训。当前镇级党政主职参加系统性的提升能力素质培训较多,但是其他镇级领导干部参加系统性的提升能力素质培训较少。并且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对培训时间长短、培训需求把得不准,培训方式方法不灵活,培训成效不明显。
二、加强镇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从源头上为建设高素质镇级领导干部队伍提供保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整体提高镇级领导干部素质能力,解决当前镇级极个别领导干部选拔的矮子里选高佬现象,就必须加大镇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从源头上为建设高素质镇级领导干部队伍提供保证。一是加大镇级公务员补充力度。要作出补充镇级公务员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缺编较多公务员的镇及时补充,充实镇级领导干部后备力量。对新补充的公务员,应考虑提高全日制学历层次,同时,明确在基层服务年限,防止镇级后备力量过快流失。二是科学制定培养规划。在深入研究镇级领导干部成长规律基础上,统筹考虑近期和中长期需要,研究制定镇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队伍培养计划,把镇级优秀成熟的年轻干部、中层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进行给任务压担子的实践培养锻炼。三是畅通市直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渠道。理顺镇级与市直机关干部流动机制,为有志基层、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镇级任职创造条件。继续推行挂职锻炼等形式,引导市直机关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挂职期满后根据考核结果及其本人意愿,成熟的在基层进行正式任职,充实镇级领导干部力量。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镇级领导干部素质能力
提高镇级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教育培训是重要途径。要建立镇级领导干部轮训制度,改变党政主职培训多,其他镇领导干部培训少现象,促进镇级领导干部整体素质能力提高。一是以镇级领导干部全员培训为目标,建立镇级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的轮训制度。每年制定镇级领导干部系统性能力提升轮训计划,有步骤地对镇级领导干部开展轮训。二是加强培训需求分析,坚持按需培训。每年年初对镇级领导干部进行一次培训需求专题调查,认真研究镇级领导干部培训需求,并根据培训需求,有针对性作出年度培训计划,科学设计培训项目,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成效。三是改进培训方式方法。根据镇级领导干部特点和需要,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组织镇级领导干部外出学习、观摩考察,组织部分镇级领导干部到重点工程项目或上级部门跟班学习,安排一些镇级领导干部到艰苦环境、重大任务和突发重大事件第一线接受锻炼和经受考验,提高镇级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明晰职责权利,营造干事创业环境和氛围
当前镇级突出问题是吸引不了人才、留不住人才,现任的镇级领导干部想回市直机关,市直机关的干部不愿到基层去。造成这一问题原因,大家都觉得镇级权小责大,工作压力大,长期面对各种利益和矛盾的挤压,工作环境和氛围压抑。因此,要改变这一局面,首先要从为镇级领导干部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氛围做起。一是要扩权强镇,强化镇级党委在辖区的领导核心作用。凡是能下放到镇的权力都应下放到镇级管理,使镇级党委能对政治、经济、社会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提高镇级党委的管治能力,实现镇级作为一级基层政权的责、权、利统一。二是要松绑减压,科学合理设置一票否决和问责事项。一票否决和有力问责,是推动工作有效尚方宝剑,但过多、过滥会给基层干部带来巨大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导致基层无人敢去,基层工作无人敢干,反而不利事业发展。因此,要慎用、少用一票否决,科学合理进行问责,为镇级领导干部创造一个松紧适度的环境和氛围。要禁止有关市直部门乱下指标、乱摊派任务,严格控制一些市直部门通过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应是部门为主、地方配合的工作责任,推给镇级领导干部,切实减轻镇级工作负担。三是要大力精简文件和会议、坚决取消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和达标活动,确有必要的也应进一步简化程序,规范内容,使镇级领导干部能把更多精力、时间投入到谋划发展上来。四是要责随权转,理顺镇级与市直主管部门派驻到镇级机构关系,明晰职责权利,明确拥有相应权力,就要承担相应责任,不能够权力归部门、责任归地方。由镇级和主管部门双重领导的市直部门派驻到镇级机构,管理上应以镇管理为主,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对一些执法监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和镇双重领导,管理上以主管部门为主,但在人员的考核、晋升、调整等方面,应征求辖区镇级党委意见。
(四)实行倾斜基层政策,增强镇级基层吸引力
一是在政治上要多关心。在干部提拔使用上,更加注重基层一线,形成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探索建立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实行适当倾斜基层政策,对镇级领导干部中思想素质高、工作时间长、实绩显著的镇级领导干部,适当提高一个职级待遇,鼓励镇级领导干部安心基层工作。二是在工作上要多支持。各级领导和部门对镇级领导干部既要严格要求,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理解和支持。对镇级领导干部工作中出的问题,要在弄清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主客观原因,严格按上级的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界定责任主体,不能一出现问题就不加分析地横加指责和处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来自上级党组织的信赖和支持,增强他们在工作中的踏实感和安全感。三是在生活上要多关怀。要积极稳妥地探索经济待遇向镇级倾斜政策,分类设置边远镇级岗位特殊津贴,适当提高在边远艰苦地区镇级领导干部的经济待遇。积极帮助镇级领导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制定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安心基层工作。四是在身心健康上要多关爱。经常性地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了解镇级领导干部所思所想,解开思想疙瘩,理顺情绪,缓解压力,帮助他们卸掉思想包袱,平衡心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使镇级领导干部掌握释放心理压力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增强自身心理调节和承受能力。建立定期体检制度,每年由财政拿出专项经费,安排全体镇级干部参加一次健康体检。落实休假制度,督促镇级领导干部合理安排休工龄假,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开展健康有益文体活动,改善身心健康。
(五)完善考核机制,科学评价镇级领导干部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
一是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为基础,以届中、届末考核为重点,增强考核动态性和系统性。考核方法上,要坚持上级评价、相关职能部门评价、党委考核评价、基层群众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相结合。二是要突出考核重点。在政治上要突出考核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生活作风等;在能力上,突出考核科学决策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等;精神状态上,突出考核精神面貌、事业心责任感等;在工作实绩上,突出考核工作成效等;在廉洁自律上,突出考核遵纪守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群众口碑等。三是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要把考核结果作为镇级领导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优秀的,予以褒奖;对考核差的,视情况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
(六)建立奖惩分明管理机制,激发镇级领导干部生机活力
当前镇级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是客观事实。但从主观上看,当前个别镇级领导干部身上弥漫着一股庸、懒、散风气,缺乏一股敢于担当精神和一股干事创业工作冲劲和活力。古语云: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一是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和激励优秀的镇级领导干部,对那些勇于开拓、能干事、敢干事、干得成事的实干型干部给予大力支持,对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予以重用,努力营造一种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干好了事的人有地位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旗帜鲜明地惩处个别庸、懒、散干部。对于极个别思想懒散,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消极怠工,只占位置不干活或闹不团结的镇级领导干部,要敢于动真格,严格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予诫勉谈话、责令书面检讨、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对不改过者,视情况给予交流调整、降职、降级、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等处理,违法犯纪的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处理。从思想认识、用人导向上,旗帜鲜明表明一种坚定的奖惩分明的态度,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任机制,就会对镇级领导干部产生良好的教育和约束作用,振奋镇级干部的精神,激发镇级干部的生机活力,在镇级基层涌现一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第10篇 2023关于县司法行政队伍严以修身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市局“关于开展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调研的通知”,我局高度重视,对全县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概况
目前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共有人员61名(其中局机关工作人员21人、乡镇司法助理员16人、法律服务人员34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服人员)。现有律师所3个、法律服务所3个。近几年来,我县司法行政系统在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按照新时期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采取重学习、严制度、抓整建、造氛围等措施,为打造一支政治上坚定、业务上精通、作风上优良、纪律上严明、执法上公正的司法行政队伍作了不懈努力。具体来说,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几年来,在司法行政干部队伍中,先后开展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守讲树”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司法行政机关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同时,在全体司法行政队伍中还针对不同人员,开展了多种类型的业务练兵和学习培训活动,使司法行政队伍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
规范制度,苦练内功。我们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员”的指导思想,把建章立制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几年来,在司法行政部门先后建立了《思想政治建设学习制度》、《司法行政干警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律师参与涉法信访接待、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值班制度》等。今年我局认真做好了制度的废、改、立工作,明确了完成时间和责任部门。通过建章立制,规范了司法行政队伍的行为,使队伍的纪律和作风都有了较大改善。
强化载体,巩固成效。今年,按照省、市、县委的重要精神,围绕“守讲树”的具体要求,我局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正风肃纪、争做好干警”活动开展的“回头看”,在整顿中通过采取集中学习讨论、查摆存在的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边整边改,以整促改,达到了队伍建设的目的。
营造氛围,争先创优。我们在重学习、严制度、抓整建三管齐下抓队伍建设的同时,把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争先进、创先进、促先进作为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表彰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先进性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在队伍中树立弘扬正气、爱岗敬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清正廉洁、服务为民、执法公正的好思想、好作风,促进队伍建设取得实效。
二、当前司法行政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虽然近几年**县在加强队伍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县司法行政队伍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在司法行政机关干部队伍中,部分干部身上存在着工作的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对本职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由于有少数机关干部本身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队伍建设中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或存在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不思进取;
2、在基层法律工作者队伍中,有部分基层法律工作者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纪律不严、作风不正。有的在代理案件时不能依法办案,甚至存在着违法办案的行为;有的对所代理的案子不负责任、不尽职守、消极应付、敷衍了事;有的超标准收取代理费,或者对当事人敲吃敲喝,假借他人甚至法官名义索取财物;有的在办案中不注意自身形象,说话粗野、态度粗暴、不讲文明,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少数基层法律工作者在政治素质、大局观念、服务意识、业务水平、执业纪律等方面比较淡薄或欠缺,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没有遵守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职业道德、执业纪律。
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律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律师价值取向发生偏离,拜金主义严重,在办案中存在着一切向钱看、因钱办案、为钱办案、先给钱后办案、不给钱不办案、钱给少了乱办案的现象;有的律师脱离组织的领导,一心赚钱,不讲奉献,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接受组织管理,在思想上、行动上远离党的组织;有的律师作风不整,认为“到不到办公室无所谓,只要能办到案、收到费、完成上缴就行了”;有的律师在办案中不讲政治、不顾大局,为帮当事人打赢官司不择手段,甚至违法违纪也在所不惜。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律师在思想上产生了错误认识,认为律师是自由职业,应当充分体现“自由”;另一方面是部分律师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大局观念淡薄、执业理念错位,一味追求金钱,忽视经济效益与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在基层司法行政队伍中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主要是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中有的不安心工作、有的不尽心工作,形成了“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有人不干事”的局面,影响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的发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司法所工作人员业务不精,有的乡镇司法所“天高皇帝远”,形成不受乡镇管制,局机关又管不着的局面,因此,要解决这支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上下配合,把能干事的、会干事、想干事的人,充实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的力量,充分发挥好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另外加强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专业培训,提高基层司法员的业务能力。
5、人员编制少,经费不足,出现无人干和无钱干问题,严重制约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
三、关于改进和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几点探讨
领导班子、机关公务员和法律工作者是县级司法行政队伍的三个重要分支。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就要根据这三支队伍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强的不同措施,不断提高三支队伍的战斗力,从而实现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目标。
(一)按照“政治坚定、开拓创新、业务精湛、公正廉明、团结和谐”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贯彻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的每位成员,特别是“一把手”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不搞“一言堂”,凡研究重大决策、干部任免调动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均应采用集体讨论、会议决定的方式,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另外,领导班子要坚持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在职干部、退休干部和行风监督员通报全局重大事项,以此赢得全体干部的支持。二是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领导班子将开展学习,作为提高领导班子成员领导水平,带领全体干部开创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的有效载体,不断完善局中心组学习制度,展开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讨论,每次学习会都要确定一人作中心发言,另一名人作主评。同时将中心学习与建设学习型机关相结合,适时扩大参加学习对象范围,安排中层干部、一般干部,或邀请退休干部、外来干部上课,不断丰富中心组学习形式。三是实施谈心谈话制度。领导班子坚持“六必谈”(鼓劲谈、警诫谈、安慰谈、帮助谈、廉政谈、勉励谈)制度,经常主动地、经常性地找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和法律服务人员谈心,以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增强信任,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年每人找干部谈心不少于5人次。领导班子成员虚心听取谈话对象提出的好建议、好意见或好主意,尽力帮助谈话对象解决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要求,加强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按照“一要干活、二要干净”的要求,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作风,加强警示教育,在思想上为干部打一剂“预防针”和“强心针”。严格约束履职行为,以铁的纪律管理队伍,切实解决好新形势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树立司法行政队伍的良好形象。领导干部要起好表率作用,多干好事、少干错事、不干坏事,严格自律,要从纪律上加强约束,从制度上从严管理。要针对行政、执法、执业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推进队伍履职行为的规范化建设。
(三)按照“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要求,加强法律工作者队伍建设。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分别在公证员、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中开展集中教育整顿、办案质量抽查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活动,指导各法律服务机构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服务内容,建立承诺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争创文明单位,引导公证员介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律师参与处理涉法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群众工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拓农村法律服务领域,满足广大村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
(四)要加大对司法行政干部成长的关注力度,进一步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基层司法行政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和干部的横向交流力度。
同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奖勤罚懒,全面调动基层司法行政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是用好领导干部配备、非领导职务晋升等手段,向外输送人才,一方面可以扩大司法行政机关影响力,改善司法行政工作环境。二是努力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基层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司法行政干部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激发其干好工作的热情。三是营造浓厚的司法行政文化氛围,宣扬新时期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广大司法行政干部的职业自豪感和事业心,解决基层司法行政干部想干事、要干事、主动干事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要配齐配强司法行政工作人员。随着司法行政职能的不断拓展,目前人员编制已不能适应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要求,建议请组织人事部门给予适当关注,同时建议组织部门禁止从司法行政部门借调司法干警,解决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有人干事的问题。
第11篇 杭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案例一 投过10次简历9次当场被拒
在下城区天水街道工作的陆洋龙,是浙江工商大学社工系首届本科毕业生。
说到自己的工作时,陆洋龙神采飞扬:“工作还是挺得心应手的。但是当年毕业时,我觉得很迷茫,送出的10份简历,有9份被对方当场拒绝。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是一个腔调——对这个专业不熟悉!”
分析:社工队伍社会化程度不高
杭州虽然是国内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之一,但是民间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缓慢,能够吸纳专业人员的社会工作岗位十分有限。目前杭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化程度不高。
案例二 社工专业本科生仅占8.74%
目前我省共有7所高校设有专门的社工专业本科。去年,调查人员对其中的4所高校,自其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开始至今的本科毕业生总数、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本科毕业生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总共389名毕业生,当社工的仅占8.74%。其中一所高校,毕业生中从事社工的仅4.17%,比例最高的一所学校也只有13.79%。
分析:社会工作工资待遇不高留不住人才
目前,杭州市社区工作人员的平均收入,大约每年3xx元,如果除掉“五金”就只有两万多元。如果是一名非杭州籍社工专业大学毕业生,留在杭州,这点工资确实生活困难。
调研发现,杭州的社区、社会福利机构等公共服务部门,长期以来采用低成本人力资源政策,导致从业人员工资偏低、待遇较差。而在中国香港或者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专业社工是一项体面而崇高的职业,工资收入跟公务员、医生、律师、教授一样,属于“中产阶段”。
案例三 职业社工缺口xx-5000人
按照发达国家标准,像杭州这样经济、社会规模的城市,应该有职业社工13000至16000人。据统计,杭州目前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总数为14171人,除掉20%左右的工勤人员,那么职业社工只有11000人左右,而且都还没有注册,没有职业化标准。
分析:社工职业化程度不高。
案例四 未经系统专业教育人员占96%以上
在全市14171名社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4.88%,中级以上职称的占7.25%,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占3.19%,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人员占96%以上。另外,司法矫正、婚姻家庭服务、慈善事业、老人服务、公共卫生等领域,目前都还没有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
分析:杭州社工人才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案例五 社工专业第一志愿填报率不到20%
据杭州师范大学有关数据统计,每年招生时社会工作专业的第一志愿填报率不到20%。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原社工系主任张敏杰向记者坦言,自xx年学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以来,新生第一志愿报考此专业的非常少,很多是调配来的,而且文、理兼收。学生进校后,对专业的认可程度也参差不齐,问得最多的是“今后出来干什么的?”
目前全国设有社会工作教育专业的高校有200所,我省有7所。在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中,社工专业成为一个“冷门”专业,问津者很少。在香港高校,社工专业却是最热门专业之一。
分析: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工被誉为“社会工程师”。
我们的社会工作由于起步迟,专业社工不多,社会公信度不高。除传统的民政工作之外,现在的一些社会工作局限于某些个人生活,如热线服务、心理咨询等,对社会生活中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生活安全感、社会秩序等介入还相当不足,限制了社会工作介入社会问题的力度和影响范围。
据预测,杭州市至2023年主要领域的社会工作人员需求总量将超过两万。
第12篇 关于县当前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频繁爆发,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建立无疑成为了各级政府和各级业务部门关注的焦点。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当前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状况,为下一步基层防疫体系改革提供基本资料,根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我县组织25个乡镇技术干部对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了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现状
三、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及职责
1、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
我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原则上是按照行政村的个数来设置的。即,全县共有25个乡镇,403个行政村,按一村一名防疫员的标准,全县应该有40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尚有13个村没有防疫员,而部分村兽医员相对超标。为了解决防疫人才需求的矛盾,我县当前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分片区包干责任制和人员调配制。即,一名防疫员负责一片区或一个行政村的动物防疫工作。按40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和403个行政村来计算,平均达到一村一名动物防疫员。
2、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职责
(1)根据上级布置的动物防疫任务,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集中免疫,常年补免,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保障免疫密度达到100%。同时,对其他动物疫病进行防疫。
(2)及时上报动物疫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情。
(3)承担该片区的动物防疫诊疗工作。收费方式为服务性收费。
(4)按期统计上报畜牧生产情况,特别是规模养殖户的情况。
(5)负责责任区域内动物防疫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3、村级防疫员承担非本职工作情况
村级动物防疫员除必须履行的上述职责外,还承担着发展本地畜牧养殖业的重担。他们在遵纪守法的原则范围内,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以科技为支撑,以诚信为基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科技脱贫致富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1、村级防疫员的管理办法
我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和办法,主要是根据《______动物防疫法》和省、州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来制定实施的。其主体部分有四点:一是指导思想;二是必备条件;三是职责及任务;四是奖惩办法。目前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办法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2、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情况
五、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村级动物防疫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的学徒,大多数防疫员知识陈旧,缺乏系统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有时还会因为运用了错误的传统经验而耽误了动物的最佳治疗时间,而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
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动物防疫工作任务繁重、待遇低下。村级动物防疫员除了每年要完成春秋两防的全部任务外,还兼顾疫情上报、畜牧生产的统计等多种报表。而待遇仍然是每人每月30元人民币。年轻防疫员为了养家糊口,有部分人自愿辞去防疫员的职务外出打工,这是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加之平时缺乏学习,以致无法胜任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
4、农村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经费紧缺、设备落后,使动物防控工作难以有序推进,无法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开展“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因此,迫切要求完善村级动物防疫体系,解决最基层防疫队伍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