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社会实践开题报告格式
社会实践的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社会实践开题报告格式,欢迎大家阅读。
社会实践开题报告格式1
一、 课题简介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不是什么新论了,自从提倡新课程以来,很多教师都把目光转向了这点,这也成了我们当前教育的重点。可是很多观点都是从理想方面来谈的,而我们作为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好条件,因为我们是始终和实践以及创新连在一起的。在过去,我们课题组的成员都在思考这一问题,但都是个人方面的成果,我们这一次要通过集体的力量将这些成果汇聚在一起并使他更加强大。
二、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1、课题的理论价值:
对理化课堂上进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课题的研究,坚持运用陶行知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以及jzmxx的“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的指示,根据我校初中的实际情况,学习国内理化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结合理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初中理化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
2、课题的实践价值: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世纪发展教育的客观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从教育本身提出的,也是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塑造适应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需要的一代新人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
理化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做”的科学,理化实验教学中最能发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功能。现在理化学生实验,多为老师手把手地教或演示,学生不动脑筋,只是被动的看或做,长期下去,学生不会动手,怕动手,不会动脑,怕动脑,不会处理一般的简单问题了,对理化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更不要说什么创新了。所以我们认为开展对理化课堂上进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十分必要。
三、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1、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实验主要是研究初中理化实验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行为能力和基础能力之间的关系。本课题的研究结合新课程的实施,积极开展理化实验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施四个转变:
(1)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参与式学习;
(2)从以记忆为主的机械学习转变为以深刻理解为主的意义学习;
(3)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方法、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学习;
(4)从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力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力求通过理化实验教学(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分组实验,设计创新实验,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撰写小论文,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等活动),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不断享受成功的感受,使学生能自主地将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有机地结合,“心智操作”能力得到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锻炼和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提高理化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研究水平。
2、课题主要内容的论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前者是指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他们的创造发明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新颖、独特、前所未有的;后者主要是指对个人来说是新颖、独特的,尽管上述“新”东西可能是别人已经发现、提出或者解决了的。中小学科创造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那么亲自去把握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强烈”,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极大调动学生主体学习的能动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计划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取的措施是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做”。
1、多看:当学生遇到疑问时,到实验室动手做实验,让学生看了实验后解除心中的疑惑,使学生认识到动手做实验是学习研究理化、化学必不可少的手段。 “多看”能培养学生用实验来研究理化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有新发现中产生创新的萌芽。
2、多想:我们让学生带着疑惑到实验室动手做实验,让实验事实说明问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激疑——鼓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明白理化的科学道理,在实验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激活,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做:我们精心组织学生上好每次实验教学课,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课前提出预习要求,实验时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写好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妥善处理废液和废渣,及时清洗仪器,打扫实验室等。
对教材中操作简便、易成功、耗时少、安全无污染的演示实验,我们尽量改为边讲边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学生总结归纳,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
同时我们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组织部分学生参与实验准备,使学生了解一些实验操作要领,课堂教学时让学生一起参与实验演示。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和课外实验,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遇到问题可通过分析讨论、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途径寻找对策。
同时本课题也在注重理化课堂上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新”、“细”、“实”、“活”。
1、新:教师要确立教育的新理念,“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的创造潜能关键是靠教师去培养和挖掘。
2、细:实验教学要严谨细致,倍加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善于联想一切、善于比较异同、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等良好的创造思维的品质,从而实现教育的超越。
3、实:实验教学要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制定的目标,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案,在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做”上下功夫。
4、活:教学方法要科学灵活,教学手段要合理恰当,善于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五、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
“xx”期间,我校已经研究了十多个省、市级课题,对教学中面临的多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本项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参与本课题研究的老师,大都也参加了上述课题的研究,他们都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教研经验,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厚实。
本课题组的组长丁凯通校长,大学本科毕业,系当前我校分管教学的校长,工作多年来特别注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创造快乐的班级学习氛围,教学实绩显著,并且善于专研。
本课题的主持人杨国岭老师,大学本科毕业,系我校初二年级副主任,工作以来来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曾多次承担学校、县和市优质课比赛,并获奖,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所撰写的教学案例、论文多次在县、市、省、国家级获奖。同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是我校不可多得的实干型教师。无论接受什么任务总能按质按量完成好,在教师群体中有一定声誉。且教学功底扎实,新课程理念吸取快,并能及时实践课堂教学,便于迅速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课改热情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课题组其他成员也都是我校的一线教学精英,她们教学功底扎实,新课程理念吸取快,并能及时实践课堂教学,便于迅速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她们课改热情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业务上精益求精,肯钻研,肯创新,工作相当吃苦,有爱心。
一旦投入了课题研究,我们都将以高昂的热情参与教研,给课题充分的时间保证。
六、课题的研究人员分工以及实施阶段的计划
1、课题负责人:丁开通、杨国岭
2、课题分工:
(1)第一小组:组长:丁开通
组员与分工:a、陈洪曙、葛乃军负责课堂教学b、吴乃江、徐李亮负责调查与研究
(2)第二小组:组长:杨国岭
组员与分工:a、蔡中祥、刘红梅和彭青红负责数据分析总结b、梁浚、韩丽华负责实验与反思
3、课题研究实施规划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阶段(2023年4月~2023年7月初)
主要任务:
1. 对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论证;
2. 选定实验班级,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3. 填写课题申报的有关表册,完成本课题的申报工作;
4. 认真规划本课题的具体内容,拟定课题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研究阶段(2023年7月初~2023年8月底)
主要任务:
1.完成课题开题报告,完成各组的实验研究方案;
2.组织理论学习;聘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课题实验进行理论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究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研讨、交流活动。
第三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23年8月初~2023年12月初)
主要任务:
1. 收集与创新素质教育相关的资料以及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组织集中学习。
2.在每周的业务学习活动中讨论新课程与创新教育的联系。
3.分析不利中小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存在的问题,分小组分内容进行研究,着重讨论与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走进课堂,通过研究课或是录像课的形式直观了解这些问题,并将改进的方法付诸于实践,检验它们的实际价值。
第四阶段:结题鉴定阶段(2023年1月~2023年6月)
主要任务:
1.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
2.在本校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推广。
3.整理研究档案,完成结题报告。
4.申请市教育学会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验收。
社会实践开题报告格式2
本选题的意义: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
据此对于如何建设大学和谐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看法是什么呢?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构建和谐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引起当代大学生对构建和谐校园的进一步注意和重视,促进构建和谐校园!
实践和研究的内容:
1、了解大学生对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
2、了解大学生对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程度。
3、了解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4、了解大学生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看法。
5、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誉观的看法!
6、总体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了解,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议
实践和研究的方法、手段及步骤:
一、实践和研究的步骤:
(一)第一阶段:1. 资料收集与整理
(准备阶段) 2.认真阅读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著作,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设计调查问卷
(二)第二阶段: 1.通过互联网及其它途径继续查找相关资料。
(实施阶段) 2深入在校学生群体做问卷调查。
3.对在校大学生访谈
4.深入大学生对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议
5.整理调查资料,完成数据统计
6.校正调查资料和数据
(三)第三阶段: 1.把资料汇总,去粗取精,选择有用资料
(总结阶段) 2. 对数据与问卷反映的情况进行讨论
3.进行论文写作。
4.将最后的调查成果录入电脑,进行专业制作处理
二、实践和研究的方法、手段
1.问卷法。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在校大学生。问卷主要由大部分的客观题和少量的主观题组成。将在校园发放问卷,学生填写,回收问卷。
2.访谈法。通过面对面进行访问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行访谈。通过此方法,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了解,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议。
3.文献法。主要通过整理有关著作文献和新闻的最新报道。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编辑部编,和谐文化建设专家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2
2、韩震, 王炳林,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2
3、刘同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民出版社,2022
4、___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第2篇 构建共同体的雅行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三、开题论证后的实施方案(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填写内容:问题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和措施、组织领导、成员分工、研究成果及责任人、经费管理以及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创办于xx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来源于农村,独生子女、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好。但多数学生因受到家庭的放纵或溺爱型教育,及对社会不良风气缺乏正确的判断而受到一定影响,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责任意识淡薄,还存在很多不良行为习惯。而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全球信息化、经济一体化、高度物质文明的时代。一个举止不雅、谈吐粗俗、不懂礼仪的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是没有品位的,是不可能走向世界与人愉快合作,也很难融入高度文明的和谐社会。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在开学伊始在全校启动“雅行教育”实践研究。
(二)研究意义
雅行教育作为一种德育新路径,为走入困境的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指引,更为德育工作的生活化、主体化、实际化、时代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雅行教育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及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基础和人文情怀。雅行教育在德育观念、德育方法、德育环境、德育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探索,对于促进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养成与发展,实现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实效性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构建雅行教育共同体,让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更好的培养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现代人才。
(三)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校以“雅”为核心开展相关的德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活动有很多。有雅行教育、孝雅教育、卓雅教育、雅教育等。雅行教育由湖北省武汉市广埠屯小学于xx年率先推行,中央文明办把该校的经验作为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后,在全国获得很大反响。湖北省中小学掀起了开展雅行教育的高潮,有代表性的学校有:武汉市洪山区花山中心小学以开展“雅言、雅行、雅趣”为特色、麻城地区振东学校以“学雅规、立雅标”为特色等等。上述学校开展雅行教育的主要思路是:把德育融入校园文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儒雅博学、情趣高雅的人。实施雅行教育的学校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也积极建构相关理论。但其提出的理论框架与实验学校的实际实施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其理论框架庞大复杂,包括学生行为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校园文化等内容,但大多数实验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只是侧重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但在学科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中渗透雅行教育的不多,同时涉及雅行教育评价的也不多。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只是局限于校园,没有延伸到家庭和社会。
综上所述,实验学校他们都为后继者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以上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城市小学,其生源在人口构成和文化特征方面比较单纯一致,其家长群体的思想文化属于较高层次。但对于城乡结合部、农村学校,尤其是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学校,以及在家长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讲文明礼貌、具有规范的行为习惯、高尚的人品道德、健全的人格等,如何在该类型学校内部和家庭中实行雅行教育等等,目前各校已进行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忽视。另外,已有的研究大都是注重于学校内部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如何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雅行教育,使雅行教育更具有实效,各校研究也还不够深入。因此,我们的研究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
(四)课题界定
“雅”,是人内外兼修的气质,是人内在精神修养不断提升而外显的文雅风范。“行”,是人知行统一的能力,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培养出的一种较稳定的行为习惯。学生如果从小就能做到行起于正,达成于雅,将为其终身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雅行的具体内涵就是要有慧中而秀外的素养。“秀外”是对个体外部行为表现的要求,其内涵包括:语言文雅、行为儒雅、形象优雅、情趣高雅;“慧中”是对个体内在知识、情感素质的要求,其内涵包括:具有内化的丰富的情意素养,如同情心、爱美之心等;具有与其年龄相对应的稍微超前的而且不断积淀的文化素养,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前者是对学生情感素质和情趣特点的要求,后者是对学生知识素质或“知”的要求。雅行教育就是要实现从“反应人” 向“慧中秀外” 的人变化的过程,是“实然人性” 向“应然人性” 发展的过程。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需要考虑“能行”(实践能力)、“礼行”(文明素养)、“善行”(公民责任)。综合起来:博学、智识、雅行、善为、才艺。共同体是指由学校及家庭、社会共同构成的团体,团体成员在开展雅行教育过程中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并分享各种资源,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雅行教育的新型的模式。
(五)理论依据
1.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党对教育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雅行教育旨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2.《___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指出,对未成年人的培养要把“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当作首要任务。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
3.主体道德教育理论。雅行教育是遵循学生心智规律,唤起学生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的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崇尚价值引导和情景感悟,崇尚情景陶冶和自我教育,力图避免强制和生硬灌输,追求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从而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健康发展。
4.“实践德育”理论。雅行贵在“雅”,重在“行”,因此雅行教育是一种“实践德育”。长期以来,我国思想品德教育远离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强烈的“书本德育”的不良倾向。学校德育应力戒简单的品德与社会知识的灌输和说教,注重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良好行为的自主建构,促进中小学品德与社会性素养的不断生成。
5.“生活德育”理论。德育要回归生活、亲近社会,反映中小学的生活需要,雅行教育旨在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以及学生在这些空间中的生活经验、生活事件进行教育。雅行教育还在于考虑到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社会要素、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研究目标
1、通过探索 “雅”的学校文化建设和注重“行”的系统教育,以及操作、管理方式,构建以“学校、家庭、社会”为共同体的雅行教育模式体系,培养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现代人才。
2、在研究过程中不单一依靠学校、教师,还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社会的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体系,尽可能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体的作用。
3、积极探索并构建“雅行教育”学科课程渗透体系,把雅行教育渗透于学科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效益,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4、注重对学生雅行的评价,也同样对教职员工及家长的雅行进行评估;注重对雅行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更重视对雅行教育的过程评价;建立多种评价,把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估有机结合。从而建立多层面、多角度的立体评价体系。
(七)、研究内容
1.雅行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一个中心”以创造有利于校园和谐、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的校园文化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以“学深入潭、品质如玉”的玉潭内涵及雅行教育为特点的楼群、走道等物质文化(幼儿园、小学、初中部教学楼、综合楼、食堂分别为玉璞楼、玉琢楼、玉成楼、玉宇楼、玉膳楼;小学部、初中部、教工宿舍分别为文雅楼、儒雅楼、风雅楼);坚持以学生雅行教育内容和成果的教室文化、报刊文化、柜窗文化等为内涵的意识文化。
2.雅行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师生员工、家长爱心语言及忌语集;师生员工、家长雅行及忌行指导手册;师生员工、及家长文明礼仪丛书;雅行教育活动指南。
3.雅行教育的操作体系研究和雅行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体的实践与研究(家校教育同盟的构建)。
4.雅行教育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的研究。
5.“雅行教育”学科课程渗透实践研究。
(八)研究思路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本着“调查论证——制定方案——培训学习——分组实施——阶段反馈——活动实践——构建体系——总结提升——形成成果”的课题研究思路。以学科教学、雅行课程、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为主要研究阵地,以培训促提高、以感悟强意识、以体验铸行为、以评价促内化的研究进程。课题组成员既合作有分工,在课题论证、方案制定、培训学习、课题研究等过程中,结成一个“科研成长共同体”,有效保证研究的实质性进展。
(九)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紧密教育教学实际,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反思、调整,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并付之于行动。
2.案例研究法。把在雅行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记录下来,通过反思和感悟,形成研究案例,从中反映探究、摸索的过程和细节。
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得出雅行教育实践研究方面的成果,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十)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课题组成员要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及家长认真学习 掌握目标,理解掌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组织学习《___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相关雅行教育及其它教育教学理论,使全体教职工及家长在教育教学中尊重科学、遵循教育和儿童少年的成长规律。
2.实践性原则。雅行教育我们坚持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师生员工均积极参与学习、体验活动,最终达到行为的内化,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目的。
3.差异性原则。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家庭教育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孩子在不同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4.整体性原则。学校、家庭加强长期的合作交流 ,全体师生员工、家长形成整体推进的合理,真正发挥家校教育同盟的合力;在教育内容上力求整体性、系统性。
5.创新性原则。每月开展与课题有关的活动,适时召开课题的研讨会、交流会,及时总结经验,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
(十一)实施步骤和措施
1.准备阶段(xx年4月--xx年4月)
①组织课题组骨干力量学习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相关理论,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各科渗透的实践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有关理论、查阅资料、讨论制定并修改课题方案及各项制度。
②建立研究组织,构建本项目研究的申报材料框架。组织专人就主要内容进行商讨,形成初稿,约请专家、领导论证。
2.实施阶段(xx年5月--2023年3月)
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请有关专家给以指导和帮助,并及时修正,充实课题方案,使实验不断深入。归纳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渗透雅行教育的新方法。
3.总结阶段(2023年4月—2023年9月)
在有关领导、专家指导下,进行教学实验总结,收集课题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和相关论文,然后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再次修改实验报告,准备结题工作。
(十二)组织领导
课题组组长及课题主持人曾章武校长,全面负责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为中学高级教师,有着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和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功底,多次荣获市县名优校长、名优教师、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曾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及省市级评比活动中获奖,并且成功地主持过省市级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
课题组副组长邓茂松校长,负责初中部的教学工作,中学高级教师,桃江县教育系统“十杰”共产党员,湖南省优秀教师、益阳市优秀教师,桃江县优秀中学校长。教学成绩突出,是桃江初中政治把关教师,参与过多本资料的编写工作,为省级教研课题参与人员。
课题组副组长蔡彩承诺,现任学校教导处主任,专职于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为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桃江县首届名师,两次被评为益阳市优秀教师,多年来坚持参加各类进修,坚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并在教学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尝试,曾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主持的微型课题《农村中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获县二等奖;作为主要参与者的市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获市二等奖;作为主要参与者的省级课题《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有效性策略研究》获省二等奖;
课题组其他主要参与者,大都来自教学第一线,有多年的德育课教学的实践,他们年富力强、具有研究和创新精神,其中有不少教师曾主持或参与过课题研究。
(十三)成员分工
(十四)研究成果及责任人
(十五)课题的科研保障
领导决策有保障。上学期开始,学校大力推行德育创新教育——雅行教育,本课题由学校总校长任组长,从而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课题组强有力的支持,形成了全体师生参与,重点实施研究的格局,有利地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实施。
科研经费有保障。本课题是学校的总课题,属于学校重点推出的品牌,学校将拨出专款,每年3万元。在研究经费上给予保障,添置设备,购买资料,提供培训。
科研时间有保障:学校尽量减轻课题组成员的课业量,使它们有较充足的时间从事研究工作;在排课程表的时候,把课题组成员的课程表排得相对集中,便于他们开展研究。
师资力量保障:本课题组成员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并且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将建立极具特色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通过派教师到外地进修、聘请专家讲学、组织教师自学等形式培训教师,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提供高质量的教师保障。
硬件设施有保障。学校已经为教师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提供了诸如互联网、图书馆等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另外,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也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奖励机制有保障:我校将建立科研奖励机制,对在课题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于奖励,在年终考核、评先进、评职称等方面优先考虑,并给于适当的物质奖励,推动群众性的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为使研究顺利进行,该课题设立领导组织,指导组织及工作组织等三种层面的组织形式,以保障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与高效益。
最后,祝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
附:主要参考文献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人类理解论》 洛克商务印书馆 1997年 ; 《心理学思想流变》 张春兴 上海教育出版社,xx年 ; 《西方哲学史》 罗素 商务印书馆 1984年;《中外教育史纲》 胡金平南京师范大学 xx年 ; 《士与中国文化》 余英时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论语》 《礼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 ;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 华夏出版社 1987年 ;索利,《英国哲学史》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雅》 1989年 华夏出版社
第3篇 家园协作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弹性(psychology resilience 也译作心理抗逆力,心理复原力),是近年来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所谓心理弹性,是指在遭遇逆境时,有助于个体良好适应不利环境的保护性因素。也就是使个体在逆境中恢复,或正确面对逆境,保护心理健康不受损害的机制。所以,在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日益加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的背景下,心理弹性的研究显得有极其重要。
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werner、rutter和garmezy等研究者发现,有些儿童在极其不利的生活条件中,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其心理功能和适应水平甚至超出了正常环境中的儿童。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儿童心理机制中存在一种保护力的原因,这种保护力也即是心理弹性。在此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探索了导致儿童心理弹性的一些有利因素(保护性因素),如遗传、个体的计划性、情绪与人格特点、对环境的认知与评价等。
在已有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也对导致儿童不利生活环境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如恶劣的家庭关系、经济条件、生理疾病等。研究者们将这类与保护性因素相反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心理弹性产生作用(即保护性因素战胜危险因素)的假设机制,也进行了少部分验证这些机制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从上述研究现状可以看出,一方面,心理弹性的研究符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亦与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心理生活质量的潮流相一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能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就能了解到心理健康问题发生原因与保护性机制,从而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有针对性地放大保护性机制,主动抑制儿童生活环境中对心理健康有害的因素,增进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但另一方面,虽然心理弹性的研究对个体心理健康意义重大,但已有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和心理机制的层面,缺少指导实践的、操作性强的提升心理弹性的方法与技术。
二、选题的意义
本研究拟从现有的心理弹性的有关概念、理论出发,探索通过家园协作的途径,提升幼儿心理弹性水平的策略、方法和技术,并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具体实施。这一选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
在实践方面,根据对我园幼儿家庭状况与生活环境的了解,确实有少部分幼儿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生活环境)中存在有不利于健康发展的因素,如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家长教育理念与方法不当等。本课题探索家园协作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途径与方法,能增进这部分幼儿的心理耐受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当然,对于生活环境中并无明显的不利因素的多数幼儿,提升心理弹性水平也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在理论方面,本课题研究的主题是提出并验证提升儿童心理弹性的原则、方法与策略,在以往的这一研究领域中较少涉及。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儿童心理弹性研究中实践操作研究较少的不足,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启发。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理论研究,提出通过家园协作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策略、方法与技术,并得到验证结果;通过实践研究,使本园幼儿心理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2.研究内容
(1)国内外儿童心理弹性的现状综述。通过文献查找与分析完成。
(2)调查本园幼儿生活环境状况与心理弹性水平。通过调查走访与自编问卷测试完成。
(3)构建提升幼儿心理弹性水平的原则、策略与方法。通过前两项研究内容的成果的运用,在有关专家指导下完成。
(4)运用提升幼儿心理弹性水平的原则、策略与方法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家园协作,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完成。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1.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文献法,获得有关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的有关资料,把握这一领域研究的现状与特点。
(2)问卷调查法:通过自编问卷,对幼儿心理弹性水平进行调查。
(3)实践研究法:在家园协作的实践中运用提升幼儿心理弹性水平的原则、策略与方法,
2.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2022.1—2022.4):资料准备。通过文献检索,建立本课题研究的资料库,并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与总结。
(2)第二阶段(2022.5—2022.6):测量工具准备与前测。根据已有的心理弹性的理论与有关测量工具,制作适合幼儿及家长的《心理弹性问卷》用于研究的前测。
(3)第三阶段(2022.7—2022.8):构建家园协作,提升儿童心理弹性水平的原则、策略与方法。根据本园幼儿心理弹性调查结果,参考有关资料,构建有关提升的原则、策略与方法,并邀请有关专家对策略与方法进行预评,保证有效性。
(4)第四阶段(2022.9—2022.10):提升策略实施。在家园协作中实施提升幼儿心理弹性水平和策略与方法。
(5)第五阶段(2022.11—2022.12):实施效果评估。通过《心理弹性问卷》的施测并与前测对照,评估策略与方法的实施效果。
(6)第六阶段(2022.1—2022.6):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五、研究过程调控与管理措施
1、课题的推进方式
根据课题的研究方案循序渐进的开展实践研究工作
2、过程管理措施
(1)、重视对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积累
(2)、每阶段进行课题组研究讨论
(3)、进行课题的阶段总结
3、实施策略
(1)、课题实施前对教师进行培训
(2)、课题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整合起来,教科研结合开展研究工作
4、课题运作中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
(1)、把握课题的研究方向,是否围绕课题目标贺要解决的问题在探索;
(2)、定期进行交流很讨论,及时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
(3)、强化阶段成果意识,及时总结,利用必要的活动推进研究,对提高研究质量和成果水平有好处。
5、课题活动制度
(1)、定期与不定期交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课题实施的推进研讨。
(2)、利用科研网上的课题档案袋,做好研究资料的积累。
六、预期最终的成果
1.论文: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的新进展
2.自编问卷《幼儿心理弹性问卷》
第4篇 高效课堂思考与实践开题报告
高效课堂思考与实践开题报告范文
高效课堂思考与实践
(开题报告)
庞亚翠 刘公潜(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一、问题提出
高效课堂不仅仅是教学技术手段的先进,教学技艺的精湛绝伦,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有一个强大的可以和老师进行思维对抗的学生群体,只有两强相遇,才能迸发出耀眼的智慧光华;当懵懂稚嫩学生面对修炼已久的老师时,只能洗耳恭听、强压硬灌,被动接受,毫无对抗;如何让学生思维上快速强大,在课堂上起码有招架之力,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高效课堂思考与实践开题报告。
高一高二的数学教学能否为高三的系统复习建立一个梳理知识的工具和模式,使高三的复习更注重方法和能力的获得,为高三的复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也是每位高三老师最现
实的想法?
二、关于高效课堂的思考
(一)高效课堂是一个系统过程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平台,当教师通过讲授传输信息时,还有两个活动着的舞台:一方面是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识辨、再生、储存与输出;另方面是教师根据反馈调节信息的速度、强度、顺序、容量等,社会实践报告《高效课堂思考与实践开题报告》。这两方面组成一个生机勃勃、瞬息万变的世界。高效课堂的创造性就在于能够对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能够对师生活动的全过程实施及时而有效的`调控,使系统达到逐步优化的动态平衡。在学生方面关键是学生对信息接收能力的状态,对新知识的辨识能力,新旧知识融合再生条件准备,以及对新知识储存的“内存空间”的储备。所谓创设发现情景、所谓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所谓预设与生成的调控,所谓处理突发事件的教学机智,都只不过是这一动态平衡的小小插曲或微调而已。
要达到或完成高效课堂教学,功夫还主要在课堂外,笔者认为完成一节高效课堂过程有四个基本环节,开学以后,后三个环节循环往复。
远期预习
课前预习
课堂交流
课后反馈
师生的课堂教学交流过程只是一个显性的环节,其他三个隐形环节是实现高效课堂必要条件。学生对课堂与老师交流能否顺利与有效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二).远期预习——沙漠中的一点绿
远期预习主要包括:学生假期预习,学生课外课程预习,课外学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为接受新知识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符合奥苏伯尔,(david ausubel,1918年),“先行组织”把先行组织者定义为:在正式学习之前,以适当的方式介绍的关于主题内容的前导性材料,也可以在学习某一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学习材料;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包摄性水平可以高于或低于学习材料。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预习,联想到治沙中有一种方法叫“井格治沙”,由于沙漠的风很大,首先要把沙围固住不要让风吹动成沙流,就在沙地开井字形小沟槽用埋入草秸,连成一片,再在井字方格中种草或树。数学概念的先期植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如函数预习中,“集合”概念:词典中的含义:集合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这里的“事物”可以是人,物品,也可以是数学元素。例如: 1、分散的人或事物聚集到一起;使聚集:紧急~。 2、数学名词。一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数学元素:有理数的~。 3、口号等等。集合在数学概念中有好多概念,如集合论: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专门研究集合的理论叫做集合论。康托(cantor, g.f.p.,1845年—1918年,德国数学家先驱)是集合论的创始者,目前集合论的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现代数学的所有领域。
第5篇 综合实践活动开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开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开题报告
课题报告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体验 教学设计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领域的崭新的课程形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出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其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开放性等是本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强调学生实践经验的获得,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强调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强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课程还比较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提出“体验本身即是目标”。这些都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代表着新的课程发展趋势,也是提出本课题的重要前提。
在实际教学中更强调学生经验的获得,需要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分析,总结,更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选择本课题就是希望通过研究报告能给教师一些借鉴,帮助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材施教,上好每一堂综合实践课。课题研究以《综合实际活动指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理论依据,通过对课本的解读,使教师通过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重难点及课程的实施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校本资源、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课题名称的解读
本课题的关键词是:“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体验”、“教学设计”。
课题的开展从各项符合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能力特点的活动开始,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开展的活动则中心体现学科特点,即:综合不同学科的各类知识,活动形式以学生实践为主。从学生出发,让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自主探索,主动搜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后得到问题的答案。老师教学设计的选择也通过多种方法体现,如游戏、情景剧表演、小组竞赛、辩论会、音乐视频欣赏、才艺表演、外出体验、模拟演练等等。
课题研究步骤
实施步骤:
(1)20pc年6月—20pc年9月 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
(2)20pc年10月—20pc年11月 注重学生体验教学设计的目标系统;
(3)20pc年12月—20pc年4月 注重学生体验教学设计的实施阶段;
(4)20pc年5月 注重学生体验教学设计的反馈与评价;
(5)20pc年6月 注重学生体育教学设计的完善与思考。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成果预期: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各个活动主题设计与实施,一切以注重学生体验为出发点,发现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矛盾,并运用相应地理论知识对其进行总结和反思,挖掘其实践层面背后的理论问题,试图从学校层面出发,为更好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促进学生发展,探索一种操作性强、可信度高、推广性大的教学模式,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体验,让学生从实践和活动中学到知识,并通过实际体验综合运用不再难以实现。
呈现方式: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形式的小组研讨,收集、查阅相关文字资料、网络资料,教师以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研究报告、论文、教学随笔、录像等形式呈现课题成果,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开题报告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使用价值:
选题背景:在当代社会,礼制遭受到了重创,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和现代化情结的冲动中,人们似乎曾想完全抛开礼制习惯,然而,融进民族血液的思维传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立即洗去,转而全盘接受一种新的道德思维习惯。
研究意义及实用价值:礼法是礼制与法律相结合的概念,融入哲学家的思想、法学家的智慧与政治家的实践。在教化引导功能上,礼制是德治梦想的具体化,通过礼仪定式与礼制规范塑造人们的行为与思想。礼是构造人羞耻之心的工具,有了羞耻之心,人就学会了自我检讨,反躬自问,改变行为。我们的探究活动通过对周代礼仪制度的学习、探索,来体会情景、情理对于反思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学习资源:
《“三礼”之谜》(《仪礼》、《周礼》、《礼记》)谢芳林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 《礼不远人》 李宝臣 著 中华书局
主要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
主要任务:全面调查周代的各种礼仪,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周代传统礼仪怎样影响古人的生活,认真思考古代礼仪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启示。
分工:林志贵制作演示文稿,搜集图片;颉兵兵、王琳、董利军查找各种图书及网络资料;颉兵兵负责活动记录;王艺晖整合资料,完成综合活动时间报告。
进度安排:
第3~4周:开题;
第5~6周:查找各类资料;
第7周:结题。
课题提纲:
一、吉礼:事鬼敬神的方式、阴阳五行之说、祭天、傩文化。
二、嘉礼:天子登基、君臣之礼和称谓、婚礼。
三、宾礼:跪拜礼、名号称谓习惯、宗法官制、饮食之礼。
四、军礼:天子阅兵仪式、出征仪式。
五、凶礼:丧礼的一般程序、棺梓制度、“丁忧”期间的礼俗。
创新设想:
分析周代礼仪现代生活的联系,对现代人的影响。探索周代礼仪的具体程序。
综合实践活动开题报告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毋庸质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对打破我国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就成了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同样,作为一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难点所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水平不容乐观
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过这几年的实验、推广,全国各地基本上都已开设,但由于在课程开发、管理、教学、评价、师资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致使课程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校没有建立相应的课程规划和管理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不能得到保证,教师的指导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些活动内容或形式看似热热闹闹,但并没有什么教育价值,实际教学效益比较低,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表层化,等等。从课程的推进和学生的发展来看,都迫切需要对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评价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瓶颈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发挥着极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评价机构、评价制度、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不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就难以估计。就目前而言,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薄弱环节,评价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评价缺乏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随意程度高;评价对象单一,缺乏对指导教师、学校的监督;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纳入中考范围,评价没有政策保障难以落实……实际上这些问题己经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专家、学者、教师共同努力研究解决。
(三)各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水平不平衡,需要探索具有地区适应性的质量提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日益明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的差异也日显突出。在当前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化的背景下,国家把课程改革的重点将放在农村,如何促进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开展是当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有着不同的基础,有着不同的需求,也必然要寻找不同的实施途径和实施模式。因此,要在对各地区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适应不同地区和条件的质量提高与促进对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各州的基础教育课程中大多开设了综合实践类课程。虽然各州的课程标准中没有用“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名称,但都设计了具体的、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主要有自然与社会研究(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设计学习(project or design learning, pdl)、社会参与性学习(social participation learning)。尽管美国各州范围内的不同学区和学校具体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五花八门,但都体现了主体研究性、综合实践性、社会参与性、生活性等基本特征。
日本文部省在1998年12月和1999年3月颁布的《学习指导纲要》中增设了“综合学习时间”,2002年底,日本文部科学省在修订新课程方案的过程中,又将“综合学习时间”改为“综合学习”。“综合学习时间”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体验学习”和“课题研究”是中小学生在“综合学习时间”课程中最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综合实践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兴趣,在问题解决式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2001年作为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在新课程方案中提出,就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理论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征、开设的价值和意义及与学科课程的区别和联系等基本理论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同时也引进了大量国外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学习和综合学习的理论和相关案例。这些研究和探讨对人们更清醒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更深刻地理解这门课程的内涵及开设意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建构中国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中小学的开设及实验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随着新课程的向前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具体实施中迫切需要理论引领,理论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也从对其理念的诠释、相关理论的引进逐步转到对课程实施中相关问题的探讨上来,也开始重视与具体的活动情境相结合的实证研究了。这一时期出版了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书籍和案例集,也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对于综合实践话动课程如何实施的理论问题以及实施中的难点问题,诸如主题设计、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管理、师生关系、活动方式方法、师资、评价等问题,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也都进行了较深刻的分析和探讨。这些研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这些相关研究的方法与成果,也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评价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近几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面做了一些研究探索,引进了档案袋评价、协商研讨式评价等过程性评价方法、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理论等。这些理论研究对我国课程评价理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颇为困难,因此必须研究并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又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理论层面研究的多,操作层面的研究的少。有些理论研究对实际实施情况关注不够,研究成果难以有效地指导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理论的引领,更需要对有关课程实施中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如课程实施的操作技术等。这些研究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需要和具体的活动情境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实施中可操作、可行性的问题。
三、当前课程实施的现状述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2001年的起步阶段在国家级实验区的小范围试行,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实施,已经经过了近六年时间。从全国范围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开设和实施的情况不尽相同:城市学校开设的多,农村学校开设的相对少一些;小学开设的多,中学开设的少;只在部分班级中开设、也只有部分老师参与指导的学校多,全面实施、全体教师参与指导的学校少,还有不少学校还没有真正开始实施。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还远远没有达到正常开设状态,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但是,这几年广大实验区在克服了重重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实践还是取得了不少成绩。
1.在实践中,探索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系列问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指导和方法等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验,并总结出了丰富的实施经验,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推进模式:如改造整合式、学科延伸式、条块分割式、系列专题式、自主课题式、记录本式、项目引导式等。这些实施模式在教育实践中遍地开花,尽管各自都有各自的特点,甚至有些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这些都是学校在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做的有益探索。这些探索对进一步深化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研究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初步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制度。
3.锻炼和成长了一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团队。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魅力和意义也逐渐凸显出来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问题意识、综合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也迁移到了学科课程的教学当中,使学校的面貌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挥了传统学科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与此同时,实践中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或者说问题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管理、制度、培训、师资等课程支持系统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正常实施就很难保障。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操作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课程内容开发中存在:学科化倾向、实施单一要素倾向和教师“包办”综合实践活动的倾向。(2)教师过程指导中存在:缺失指导策略、忽略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操作方法的规范性不足。(3)评价中存在:对学生发展的评价过分地强调过程评价,忽略活动结果评价和学生对问题解决基本能力的评价;过分地偏重过程体验,而对学生发展的实际程度关注不够;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指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有待于对这些问题的解决。
日本近几年“综合学习时间”的实施情况也和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对实施“综合学习时间”会降低学生“基础学力”的担心,影响了综合学习时间的实施成效;2.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现实困难,如编制学习计划难、评价难、开展学习活动的经费不足、社区人才难以保证、教师负担增加;3.课程的预期目标在短时间内还很难达到。目前,日本也在加强对综合学习时间实施问题的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十五”期间我们成立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全国十几个省的近三十个实验区先后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均取得了不同形式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和借鉴了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定位与基本价值,并进一步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也得到了理论界比较广泛的认同,为进一步指导实践和接受实践的检验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该课程在实施时“活动资源贫乏”、“教师没有指导经验”等困难,为了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能真正落实到实践中,课题组又组织编写了一套供课题实验区实验时选用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帮助师生解决操作中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方法的问题。几年的实验证明,资源包对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不仅为实验区的师生理解和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操作方法提供可以借鉴的案例,也为师生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思路。在课题的带动和资源包的支持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验区普遍开设起来了。
经过这几年课题组的培训、研讨和实验,加上实验区教研员和课题实验学校的努力实践和探索,实验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各地在创造性使用资源包的同时也开发了形式各异的适合当地资源和条件的典型案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也进行了对策和实验研究,丰富和发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深化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通过课题研究也锻炼和成长了一批研究型的骨干教师队伍,有力地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发展。课题组在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还编辑出版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两本书,把课题组和实验区这几年实践探索的部分成果展现了出来。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关于课题内容的界定
本课题涉及三个关键词,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和“有效评价”,可以看作是对本课题内容的基本界定。
这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指目前新课程改革中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各学科的实践活动不作为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施行对学生的发展能真正起到作用。“有效实施”和“有效评价”是互相联系的两个概念,课程是否真正“有效实施”了,需要用“有效评价”去促进、去检验;而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和学生又是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保证。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的研究,需要研究影响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的各种因素,包括学校对课程有效的管理和规划,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学生的发展评价策略,等等;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这里侧重研究对学生的评价,重点研究放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指标,通过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仅通过对学校的评价体制的个案研究来进行。
六、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理论意义
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和评价的研究,不仅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评价理论奠定基础和提供例证,而且对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研究,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实践价值
本课题是一个侧重应用研究的课题,其研究成果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在学校有效实施和推广有重要价值和借鉴意义。具体说来:
通过对“课程有效的管理和规划,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等问题的研究,可以为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提供例证、指导实践;
通过对“学生的评价策略,学生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的建立”等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学生评价提供可以参照的具体指标,通过评价真正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通过对“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教师的评价”等问题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校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提供例证;
通过对“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等问题的研究,将为农村学校有效实施课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和方法,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的发展。
七、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
本课题以“问题——解决”范式为总体思路,在“十五”课题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解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该课程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并选取不同学段、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校,通过个案研究和区域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实验研究,从而提出本课程有效实施的基本标准、操作规范及学生发展的评价指标,为提高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和实施效果提供建议和借鉴。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只有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本课题将通过田野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部分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现状进行考察,了解学校和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从而提出相应实施对策与建议。
2.校本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划与管理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所以在一些学校不能成为常态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校还没有真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制度和措施,没有活动的全盘计划和长期规划,也没有相适应的评价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成为常态课,其实施的效果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只有学校有组织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一布局,合理规划,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才有制度保障。为此,本课题将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探索学校应该实行怎样的举措才能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因此,各实验区需要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管理进行研究和实验,从中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的研究
不同的办学理念,会产生不同的学校课程管理模式;不同的学校课程管理模式,也会有不同的课程开发模式。研究和实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不同开发和实施模式,对于进一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与推广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将选择有一定基础的不同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的学校作为实验基地进行追踪研究,从中提升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意义。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研究
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支持。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不但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拓展广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和利用效率。本研究将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资源包,使其更具有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本研究还要进一步培养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和能力,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何使其更有效,最终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相应理论和典型案例。
5.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教师的有效指导,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操作随意性大、教师指导盲目等问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究竟该处于何种地位、应该有哪些行为规范、如何恰当地指导,这些都是本课题要研究的内容。本课题将结合具体课例,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的不同环节、不同课型、不同组织形式的教师的指导策略。
6.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的研究
评价问题是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瓶颈。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用质性评价手段来客观、公正地描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状况?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必须解决的问题。评价系统主要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权重分配以及评价方法和要求等。其中,以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尤为重要。本课题将研究借鉴国外相关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并结合我国具体学校的实际制订相应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为进一步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7.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途径的研究
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广的难点,也是“十一五”期间国家要研究的重点。由于许多客观原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学校步履维艰。但是,也有一些地区和学校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用生动的事实证明“农村不具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条件”的观点是错误的。学习和提升农村地区和学校的典型经验,并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农村地区特点的课程实施模式与方法,是本课题努力的方向。
八、研究策略与方法
本课题拟设以下子课题分别来进行研究: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问题研究;
3.学校有效实施课程的规划与管理研究;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操作规范的研究;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的研究;
7.网络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研究;
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的研究;
9.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研究;
10.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的研究;
11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
12.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途径的研究;
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
14.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学分认定的研究。
各实验区可根据当地的研究基础和课程实施现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子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在保持和总课题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大体一致的情况下,自愿申报符合当地需求的其他子课题进行研究。子课题申报一般以教研室(教科所)为单位,个别有特殊需要、又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学校可以申报课题实验基地。
本研究更多地关注学校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如下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九、研究计划与步骤
研究思路:总课题要在全国各实验区中,选择不同学段、不同条件、不同类型的实验校作为实验基地,在每个点上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实施操作细则及评价指标,取得经验,以点带面,区域推进;各子课题组分别就自己申报的子课题进行独立研究;总课题为子课题提供指导、培训,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设计、实录、案例、论文等形式的评选活动和研讨活动,给广大实验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交流和研讨的机会,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把课程的有效实施落到实处,同时也把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
第一、准备阶段(20pc年10月~20pc年6月)
课题申报、开题论证;
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通报子课题开题事宜;
确定课题实验基地校,并制订实验研究方案。
第二、研究和实验阶段(20pc年6月~20pc年12月)
选取一些学校,探索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措施和具体实施及评价模式。
选取资源包中的不同主题,探索该主题在不同学校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活动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同时,研究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每个环节的策略和评价方法。
召开各种专题研讨和培训会。
举办各种形式的评选活动。
对各子课题进行中期检查。
组织实验区之间交流考察活动。
第三、总结交流阶段(20pc年1月~20pc年10月)
形成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和课例集。
形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和评价案例集。
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验收。
十、预期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和评价研究总报告。
各子课题专题研究报告。
各实验基地实验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活动设计集。
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和评价研究系列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集。
十一、课题组构成
本课题研究设立两级研究组织:总课题组和子课题组。
组长:田慧生 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研究员。
副组长:王薇、冯新瑞 中央教科所副研究员。
总课题组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各子课题负责人及实验基地负责人组成。子课题组由子课题负责人和地方研究人员、教研人员、学校业务负责人等组成(报总课题组认可)。
第6篇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 课题简介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不是什么新论了,自从提倡新课程以来,很多教师都把目光转向了这点,这也成了我们当前教育的重点。可是很多观点都是从理想方面来谈的,而我们作为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好条件,因为我们是始终和实践以及创新连在一起的。在过去,我们课题组的成员都在思考这一问题,但都是个人方面的成果,我们这一次要通过集体的力量将这些成果汇聚在一起并使他更加强大。
二、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1、课题的理论价值:
对理化课堂上进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课题的研究,坚持运用陶行知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以及______的“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的指示,根据我校初中的实际情况,学习国内理化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结合理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初中理化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
2、课题的实践价值: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世纪发展教育的客观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从教育本身提出的,也是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塑造适应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需要的一代新人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
理化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做”的科学,理化实验教学中最能发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功能。现在理化学生实验,多为老师手把手地教或演示,学生不动脑筋,只是被动的看或做,长期下去,学生不会动手,怕动手,不会动脑,怕动脑,不会处理一般的简单问题了,对理化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更不要说什么创新了。所以我们认为开展对理化课堂上进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十分必要。
三、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1、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实验主要是研究初中理化实验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行为能力和基础能力之间的关系。本课题的研究结合新课程的实施,积极开展理化实验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施四个转变:
(1)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参与式学习;
(2)从以记忆为主的机械学习转变为以深刻理解为主的意义学习;
(3)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方法、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学习;
(4)从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力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力求通过理化实验教学(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分组实验,设计创新实验,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撰写小论文,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等活动),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不断享受成功的感受,使学生能自主地将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有机地结合,“心智操作”能力得到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锻炼和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提高理化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研究水平。
2、课题主要内容的论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前者是指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他们的创造发明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新颖、独特、前所未有的;后者主要是指对个人来说是新颖、独特的,尽管上述“新”东西可能是别人已经发现、提出或者解决了的。中小学科创造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那么亲自去把握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强烈”,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极大调动学生主体学习的能动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计划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取的措施是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做”。
1、多看:当学生遇到疑问时,到实验室动手做实验,让学生看了实验后解除心中的疑惑,使学生认识到动手做实验是学习研究理化、化学必不可少的手段。 “多看”能培养学生用实验来研究理化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有新发现中产生创新的萌芽。
2、多想:我们让学生带着疑惑到实验室动手做实验,让实验事实说明问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激疑——鼓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明白理化的科学道理,在实验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激活,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做:我们精心组织学生上好每次实验教学课,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课前提出预习要求,实验时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写好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妥善处理废液和废渣,及时清洗仪器,打扫实验室等。
对教材中操作简便、易成功、耗时少、安全无污染的演示实验,我们尽量改为边讲边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学生总结归纳,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
同时我们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组织部分学生参与实验准备,使学生了解一些实验操作要领,课堂教学时让学生一起参与实验演示。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和课外实验,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遇到问题可通过分析讨论、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途径寻找对策。
同时本课题也在注重理化课堂上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新”、“细”、“实”、“活”。
1、新:教师要确立教育的新理念,“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的创造潜能关键是靠教师去培养和挖掘。
2、细:实验教学要严谨细致,倍加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善于联想一切、善于比较异同、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等良好的创造思维的品质,从而实现教育的超越。
3、实:实验教学要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制定的目标,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案,在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做”上下功夫。
4、活:教学方法要科学灵活,教学手段要合理恰当,善于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五、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
“十一五”期间,我校已经研究了十多个省、市级课题,对教学中面临的多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本项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参与本课题研究的老师,大都也参加了上述课题的研究,他们都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教研经验,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厚实。
本课题组的组长丁凯通校长,大学本科毕业,系当前我校分管教学的校长,工作多年来特别注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创造快乐的班级学习氛围,教学实绩显著,并且善于专研。
本课题的主持人杨国岭老师,大学本科毕业,系我校初二年级副主任,工作以来来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曾多次承担学校、县和市优质课比赛,并获奖,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所撰写的教学案例、论文多次在县、市、省、获奖。同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是我校不可多得的实干型教师。无论接受什么任务总能按质按量完成好,在教师群体中有一定声誉。且教学功底扎实,新课程理念吸取快,并能及时实践课堂教学,便于迅速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课改热情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课题组其他成员也都是我校的一线教学精英,她们教学功底扎实,新课程理念吸取快,并能及时实践课堂教学,便于迅速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她们课改热情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业务上精益求精,肯钻研,肯创新,工作相当吃苦,有爱心。
一旦投入了课题研究,我们都将以高昂的热情参与教研,给课题充分的时间保证。
六、课题的研究人员分工以及实施阶段的计划
1、课题负责人:丁开通、杨国岭
2、课题分工:
(1)第一小组:组长:丁开通
组员与分工:a、陈洪曙、葛乃军负责课堂教学b、吴乃江、徐李亮负责调查与研究
(2)第二小组:组长:杨国岭
组员与分工:a、蔡中祥、刘红梅和彭青红负责数据分析总结b、梁浚、韩丽华负责实验与反思
3、课题研究实施规划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阶段(2023年4月~2023年7月初)
主要任务:
1. 对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论证;
2. 选定实验班级,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3. 填写课题申报的有关表册,完成本课题的申报工作;
4. 认真规划本课题的具体内容,拟定课题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研究阶段(2023年7月初~2023年8月底)
主要任务:
1.完成课题开题报告,完成各组的实验研究方案;
2.组织理论学习;聘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课题实验进行理论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究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研讨、交流活动。
第三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23年8月初~2023年12月初)
主要任务:
1. 收集与创新素质教育相关的资料以及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组织集中学习。
2.在每周的业务学习活动中讨论新课程与创新教育的联系。
3.分析不利中小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存在的问题,分小组分内容进行研究,着重讨论与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走进课堂,通过研究课或是录像课的形式直观了解这些问题,并将改进的方法付诸于实践,检验它们的实际价值。
第四阶段:结题鉴定阶段(2023年1月~2023年6月)
主要任务:
1.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
2.在本校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推广。
3.整理研究档案,完成结题报告。
第7篇 随文练笔的实践与探索开题论证报告
随文练笔的实践与探索开题论证报告范文
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1、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尺码,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是,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这固然有言之无物的原因,但也受言之无序的困扰。因为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容易发生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脱节,弄成讲课是讲课,作文是作文两张皮的情况。为了弥补这种缺乏,我们应在阅读教学的同时,针对所学的课文进行小练笔笔。
2、《小学语文新课程规范》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习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推荐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发明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言的文字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干“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积累和运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积累是运用的基础和前提,运用是积累的目的和归宿。没有积累,运用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4、二00八年九月份,学校教导处在全校3-5年级中开展了“学生语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和“教师习作教学问卷调查”活动。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54.5%的学生在习作课上没有主动发言的习惯,38.5%的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68.3%的学生平时缺乏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54%的学生没有经常主动坚持记读书笔记;在平时学习中,当自身看到、听到或想到的事情,会主动写下来的学生仅占31.3%;在习作(包括写片段习作)完成后,没有修改自身习作的习惯的占39.9%,不会修改自身习作的学生占49.1%。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了学生的习作已经陷入了困境。
从教师习作教学问卷调查可以看出:50%的教师不喜欢习作教学,85.7%的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不够满意,对教材中习作题目满意的仅占28.6%,没有经常引导学生观察的教师占57.1%,喜欢习作的学生仅占35.7%,指导学生习作语言方面困难最大的`占了71.4%。从这个调查结果也看出,教师的习作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境。
怎样改变教师怕教习作,学生怕写习作的现状,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我们认为教师必需改变保守的习作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和兴趣,让习作教学面向学生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不拘形式地表达;要让学生感到习作既是练习,又是生活的需要;要让学生树立习作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习作是我手写我心”的观念。我们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提出了“指导学生开展小练笔的战略方法研究”的课题,此课题具有很强的实际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目的
1、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就是根据教材特点,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发明的依据,让学生和时进行模仿和发明性运用练习,让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写作训练得到的知识和相关能力有机融合于课文教学之中,做到学写结合,相得益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在新课程的课堂学习中,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通过开展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改革作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界定
(1)关键词之一“ 阅读教学”。指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识字、听话、说话、作文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作用。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关键词之二“随文练笔”。所谓“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它是阅读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
三、课题实施的方法与措施
1、读写结合、尝试运用——仿写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积累起来,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品味好词佳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开展小练笔,仿写“佳句”,从中体味到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典型句式的迁移练笔。
(2)典型构段方式的迁移练笔。
(3)典型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
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
(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
第8篇 综合实践开题报告
为了进一步拓宽综合实践活动领域,更加有效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毕业综合实践是工学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重要的环节。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综合实践报告
时光飞逝,走出校门已经又四个多月,初踏入社会的我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考验。在为期两个多月的工作实践中,我珍惜每次锻炼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回首这个多月的工作实践,让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在这两个多月的实践中,使我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前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总觉得枯燥乏无味,抽象难以理解,没有多大的实用之处,但步入社会到了工作岗位上,在工作实践中我才真正地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在这两个多月的工作实践中,我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宝贵知识,比如对珠三角经济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入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珠三对珠三角经济企业分为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层为底层的企业,所谓底层企业就是以手工轻工为主的企业;比如一些私营的小企业,以手工装配包装,日用品为主,工序操作简易,工作时间不定。
第二个阶段层为内资企业(对生产质量要求不是很高)即是所谓的代工企业;代工企业也就是从事oem生产模式的企业,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的基本含义是定牌生产合作,俗称“贴牌”。是某甲方工厂所生产的产品被乙方选中,乙方委托甲方按照原样生产,并标上乙方的商标,由乙方收购。它是建立在合同授权基础之上的合法合作关系。也不止大陆台湾代工,台湾、泰国、马来西亚都是代工的。
第三个阶段层为精密制造企业(台湾企业占大部分)主要以生产冲压端子,连接器,五金精密模具为主,还有港资企业,港资企业主要是生产玩具,服装,为五金做零件配件。 第四个阶层欧美企业(主要以生产零配件为主)。
在这次工作实践中,另外学习了电话礼仪(电话营销)
(一) 重要的第一声
当我们打电话给某公司,若一接通,就能听到对方亲切、优美的招呼声,心里一定会很愉快,使双方多话能顺利展开,对该公司有了较好的印象。在电话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就会给对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同样说:“你好,这里是xx公司”。因此要记住,接电话时,应有“我代表公司形象”的意识。
(二) 要有喜悦的心情
打电话时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即使对方看不见你,但是从欢快的语调中会被你感染,给对方留下极佳的印象,由于面部表情会影响声音的变化,所以即使在电话中,也要抱着“对方看着我”的心态去应付。
(三) 清晰明朗的声音
打电话过程绝对不能吸烟、喝茶、吃零食,即使是懒散的姿势对方也能“听”得出来。如果你打电话的时候,弯着腰躺在椅子上,对方听你的声音就是懒散的,无精打采,若坐姿端正,所发出的声音也会亲切悦耳,充满活力,因此打电话时,即使看不见对方,也要当作对方就在眼前,尽可能注意自己的姿势。
(四) 迅速准确的接听
现代工作人员业务繁忙,桌上往往会有两三部电话,听到电话铃声,应准确迅速地拿起听筒,最好在三声之内接听。电话铃声响一声大约3秒种,若长时间无人接电话,或让对方等久是很不礼貌的,对方在等待时心里会十分急躁,你的公司会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使电话离自己很远,听到铃声后,附近没有其他人,我们应该用最快的速度拿起话筒,这样的话每个人都应拥有的,这样的习惯是每个办公室工作人员都应该养成的。如果电话铃声响了五声才拿起话筒,应该先向对方道歉,若电话响了许久,接起电话只是“喂”一声,对方会十分不满,会给对方留下恶劣的印象。
(五) 认真清楚的记录
随时牢记5win技巧,所谓5win是指1、when何时2、who何人3、where何地4、what何事why为什么6、how 如何进行。在工作中这些资料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方打电话,接电话具有相同的重要性。电话记录既要简洁又要完备,有赖于5win技巧。
(六) 了解来电话的目的
上班时间打来的电话几乎都于工作有关,公司的每个电话都十分重要,不可敷衍,即使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切忌只说“不在就把电话挂了。接电话时也要尽可能问清事由,避免误事。我们首先应了解对方来电目的,如自己无法处理也应该认真记录下来,委婉地探求对方来电目的,就可不误事而且赢得对方的好感。
(七) 挂电话前的礼貌
要结束电话交淡时,一般应当同打电话方提出,然后彼此客气的道别,说声“再见”,再挂电话,不可只管自己讲完话就挂断电话。
这次工作实践中将我以前学过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公差与配合、机械制图等知识很好地和量测设备的串联了起来,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巩固了所学知识的作用。在这次工作实践中,我除了学习了投影机和影像式工具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组成、安装与调试、日常的维护休养及其常见故障排除和处理,最重要的是学习了对机台工作的精度校正和非线性补尝,除此之外还学习了量测专用的软件(curio20xx aim3000 msu2.5d pt2500)这都是之前的学校里都 没有接触过.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对我来说有所收获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收获:
(1) 能把以前所学的各种知识,综合的运用的这次设计中,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
(2) 学会了投影机和影像式工具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组成、安装与调试、日常的维护保养及其常见故障排除和处理,工作台的精度校正与补尝。量测软件的使用方法。
(3) 巩固了以前所学习的电脑组装与故障排除维修知识。
(4) 学会了电话礼仪和电话营销,对企业文化的了解。
(5) 能独立到客房厂家拜访及解决客户机台故障。
(6) 更进一步地学习了团队精神,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不足之处:
(1)没有注意个人财物的保管,以致于丢失财物。
(2)外出维护保养时,由于缺少地理方位知识,在寻找客户地址时浪费了许多时间。 综合上述:这次工作实践中我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积累工作经验,更进一步地明确了自己的前进方向,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定了的基础,使我认识到,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必须做到认真、谨慎,时时处处细心。
综合实践报告范文二:
农村综合实践报告
带着一颗激动的心,带着包里存放的十份中国一拖农村农业机械调查表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xx省xx县xx镇xx乡。作这样一个调查,我还是头一次呢。有着0%的经验,带着100%的信心我开始了我的调查活动。
回去的当天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乘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我早已累得爬不动了,只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但想想毕竟自己还有任务没有完成呢,还是趁早为好,吃过晚饭我便来到了几个小学同学的家里,找到几个现在也在上学的学生,想让他们和我一同做好这份调查。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当然义不容辞地答应了这门差事了。我们觉得在自己本村开始为中心再到周围几个村里去调查,有必要的话我们还会去别的乡镇里去,因为他们也分别给自己安排了各自的任务。
一、农民的生活如今已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农村的交通大为改观
我们调研的个村子是xx省xx市x县xx镇xx村。虽然说的只是这一个村子,但从市里回来的路上我们已经看到了,现在的农村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那些原本比较偏远的山村,一改过去那种天气变化,道路变化,交通中断的状况,现在条条水泥路修进了村子里,家民再也不用担心天气给他们的交通带来的不便了。 农民的观念提高了
现在的农村已经免农业税几年了,农民对国家的政策的认识水平也提高了,每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也是他们必看的。农民感激政府对农民的照顾,对这几年兴起的“新农村建设”更是喜上眉梢。农民一改往日那种只靠种田,秋天卖粮食来获取收入的方式。他们开始寻找自己的致富项目。村里的果园、大棚、养殖场像雨后春笋一般到处兴办。
生活水平达了小康
过去的农村,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想都不敢想,而现在呢?嘿嘿„„ 全村彩电的普及率几乎达到了100%,包括年龄已高的老人,我奶奶今天已经是70多岁的高龄,而他们家今年把自己原有的黑白电视机封存起来,购置了一台彩电。今天村里还要实现家家连有线的目标!这样更放便了农村及时了解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
通信发展也是更赶得上了速„„固定电话已经是每家一部,手机普及也已过半,年轻人差不多人人一部了,好多家庭也已经购置了电脑,每晚回家的时候也会上网冲浪,那种感觉实在是好„„
二、农村也有自己的不足
计划生育做的不够到位
国家政策规定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如果胎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二胎。但现在农村近些年政策好了,收入增加了,有的人也通过做生意或搞运输赚到了一定的积蓄。虽然自己的家庭不符合生二胎的标准,但是冒着被罚款的惩罚,躲着藏着最后再生孩子,我的一个邻居本来有一个男孩,今年又要了个女孩,当我们问及他们为什么还再孩子,现在都有一个男孩了,他们的回答却是:现在只要有钱,就可以再要嘛。听说他们被罚了接近三万元钱。
农业机械化程度还太低在农村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重树”,现在路修好了,而孩子去还是生得那么多,怎么致富?这使得本来收入就欠佳的农民负担更回重了,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但生活费用的支出去不见得少,意外的病灾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一旦发生了,又有多少家庭困苦不堪呢?
拿种瓜来讲吧,一颗瓜上苦只结一个果子,这个果子往往会又大又饱满,而一颗瓜上苦结两个果子则往往不会结得太大,而结三个四个五个则往往根本就长不成果子,因为根吸收养分的能力是有限的。 因为我所处的村子位于山区,山路曲折,田地也多在山坡上,而非在平原地区,每户的每一块土地也是比较狭长的,很不适合使用农业机械。所以到目前山上的田地还保持着最原始的耕作方式。 村干部队伍状况令人担忧
我们在村里及周围几个村里调查,每每提到村干部的,村里人都很是村里的百姓都无语。村里的人民普遍反应村里的干部为政不够谦洁,每次选村干部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候选人则会挨家送礼,送烟,送酒„„百姓只有收的份,因为毕竟大部分老百姓收了烟都会选那个送烟的人,如果不选他的话,等以后请村干部办什么事情或帮忙的话都会受挫的,在村里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然而选了村干部后,那些当选村干部的人在村民眼里又成了一个个大米虫!把公款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而百姓却又无能为力。偶而出现一个为百姓某事的好官,不愿与其他人同流合污,并且在村干部里处处受到排挤„„
三、通过调查,我也颇受启发,我觉得发展农村要对症下药 加强农村领导队伍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1、国家的政策再好如果不执行那也只是一纸空文!而一批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的农村领导干部则是国家政策顺利执行的有力保证。
2、一个好的农村干部会时刻想着怎样为百姓办事,怎么才能让村里上过上好日子,怎么才能让本村的经济有所发展!他也会利用各种信息途径为村里人寻找致富的项目,而这一点是我们所调查的村子里的干部做不到的,受各方面因素限制我们也不可能对国内所有村子进行调查,若大农村,我们只见一斑了吧!
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农村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重树”,现在路修好了,而孩子去还是生得那么多,怎么致富?这使得本来收入就欠佳的农民负担更回重了,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但生活费用的支出去不见得少,意外的病灾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一旦发生了,又有多少家庭困苦不堪呢? 拿种瓜来讲吧,一颗瓜上苦只结一个果子,这个果子往往会又大又饱满,而一颗瓜上苦结两个果子则往往不会结得太大,而结三个四个五个则往往根本就长不成果子,因为根吸收养分的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我认识加强实行计划生育就是'强制'农民走致富的道路!
综合实践报告范文三: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走进无锡市津津副食品店。
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下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它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做在食品店里,别人一眼就能把我人出是一名正在读书的学生,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总说从我的脸上就能看出来,呵呵,也许没有经历过社会的人都有我这种不知名遭遇吧!我并没有因为我在他们面前没有经验而退后,我相信我也能做的像他们一样好.我的工作是在那做销售员,每天9点钟-下午2点再从下午的4点-晚上9点钟分段时间上班,虽然时间长了点,但热情而年轻的我并没有丝毫的感到过累,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触了社会,了解了未来.在食品店里虽然我是以销售为主,但我不时还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
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毕竟,2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第9篇 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应用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应用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获开阳县县级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 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泉。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形成各种能力和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都离不开深入扎实的学习实践活动。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是各个学科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和客观规律,美国教育家杜威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儿童对知识的学习可采用类似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生动的并且容易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微”元素也在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集中学习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成为他们迫切的需求,而微课程的出现恰恰可以满足教师的这种学习需要。因此研究小学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等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微课程、微学习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的概念界定。分析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相关的理论,提出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相关的原则与应用方法等;在实践方面,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将理论部分分析总结的原则与方法应用于小学微课程的实际开发应用中,尝试设计开发了适用小学教学的微课程案例,把设计的案例微课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对应用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做了相应的分析。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我校有较为良好的课题研究传统,形成了广泛的课题研究氛围,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校园网、互联网,为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来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购买了两台很专业的'摄像机,综合组配备了五台电脑,还可以使用学校的其他电脑供老师们学习及微课的制作。课题组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成员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还有充满科研热情的年轻教师,他们都具有较好的研究能力。
三、 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 观念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把课堂教学的目的看成是人类所积累的系统知识的传递,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简化为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这种状况使得理解、体验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教学也因此仅仅停留在知识的
灌输和记忆上,而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果观念不更新,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教研活动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系统的微课理念。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归纳、概括,形成新的微课理念。
3、实践问题: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微课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总目标
制作适合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使用的微课程,参加各种级别的微课程比赛。
微课程制作突出“小”、“实”、“新”、“效”的特点; 根据小学各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制作多方面的微课。注重微课的实效性,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层面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