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2023年教育调研报告(12篇)

发布时间:2023-11-22 12:15:11 查看人数:12

2023年教育调研报告

第1篇 2023年教育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xx年2月27日至xx年7月5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南乐县实验中学度过了我的实习生涯。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我还利用实习做了一个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特别是初一)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中学语文的发展现状。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初一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夏瑜老师以及初一年级其他班级的语文老师。

(三)调查结果:首先,从中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大都是本科,少数老教师是大专文凭。其次,从现今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中学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基本都能使用多媒体。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从教学态度上来讲,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老师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学生都有耐心,视学生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中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我实习的年级是初一,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很常见。而此时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掌握不了语文知识的。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语文教师的必修。富有激情的声音、起伏的腔调,游走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是他们维持课堂秩序的手段。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些方法,效果还不错。

中学生是很单纯的,正因为这样,当一个称职的老师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夸奖他们。当然也不能全靠表扬,在行为习惯方面,批评和惩罚也是必要的,否则引不起他们的重视。中学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为他们年龄还小,就认为他们不懂,其实他们都拥有雪亮的眼睛。调查中发现,中学生最喜欢的是贴近他们思想的老师,如果师生共同喜好多,他们会比较亲近这个老师,反之,则比较生疏。他们最不喜欢的就是那种对待学生不公平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是想通过自己的途径引起老师注意的,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产生的后果也是他们始料不及的,可以说学生的出发点是无害的,端看老师如何对待。实习中,我就见到这样的事。我实习的班级有一个男生叫万俊豪,很调皮,上课老是插嘴,老师越是说教他他越是调皮,老师对他很头疼。我认为万俊豪除了自律能力不足外也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我会注意他的言行,每次跟他谈话都争取引导他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最后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中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中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

中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及竞争。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感的发展。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两个能力。当然,要完成这个目标,须具备一定基础:即、词、句知识;基础知识;表达技巧;文学常识等。这就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三大现实目标:基础知识、阅读、表达。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的基础能力。根据以上了解到的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教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合适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学问。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xxx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全市面积2274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其中民族乡3个),5个街道办事处。居住着34个少数民族。xx年底都匀市总人口482618人,少数民族人口340560人,占总人口的70.6%。其中,苗族人口74949人,占总人口数的15.5%;布依族人口205017人,占总人口数的42.4%;水族人口35871人,占总人口数的7.4%。

都匀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地域和交通闭塞等原因,这些民族文化一直处在相对封闭状态。目前,这些具有鲜明的民间性、地域性、民俗性、娱乐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节日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文化、歌谣文化、舞蹈文化、祭祀文化、语言文化、戏曲文化、体育文化、建筑文化、医药文化、农耕文化、民间文学、工艺美术以及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等民间文化生态系统仍保存得比较完整。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多元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都匀市民族民俗文化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外来文化冲击,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在激烈地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空间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为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都匀市市委、市政府除了抓好民族民俗文化遗产的申报、举办一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以外,积极主张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以保证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

为支持和做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都匀市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编印了一批教学教材,如xx年编印的《苗文课本》、《水书教材》等。xx年,为丰富教学内容和满足教学的需要,并结合自身教学特点,重新组织人员编印了一批新教材,如《苗族双语教学课本》《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等。纳入教学内容的主要有:苗族、水族两种民族语言文,苗族大歌、古歌、酒歌、飞歌等民族民间歌谣和戏曲;芦笙制作,古法造纸,蜡染,挑花,刺绣,剪纸,绘画,泥哨等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芦笙,芒筒,铜鼓,木鼓,琵琶,唢呐,木叶等民族民间乐器演奏;苗族芦笙舞、木鼓舞、铜鼓舞,板凳舞,瑶族长鼓舞,竹杆舞等民族民间舞蹈;苗族踢毽子,斗陀螺,荡秋千,以及龙舟表演等民族民间体育;此外,各民族的历史、地理、医药、服饰、饮食、习俗、礼仪、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民族风情等也是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内容。

通过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都建立了民族文化歌舞表演队,并在市级、州级乃至全国性的大型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开展,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众多新闻媒体对此工作的关注。xx年9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新闻部“新闻联播”栏目记者到奉合民族小学、阳和中心学校进行采访拍摄民族文化进校园相关工作情况,并于xx年10月2日在央视新闻联播“祖国经典”栏目专题播放水书进课堂实况。同时《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对奉合、阳和学校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做了详细报道。都匀市民族中学xx年118名学生参加省艺术、体育高考学科考试,术科进线率高达95%;xx年都匀市选送的少数民族合唱《踩鼓舞》、舞蹈《芦苼场上》,芦苼独奏《火车进侗乡》分别获全省第三届中小学艺术展表演类一、二、三等奖,xx年3月该校学生李豪又获“金芦苼”首届国际民族吹管乐大赛芦苼组优秀奖。xx年11月3日“全州中小学少数民族原生态歌曲大赛”在都匀市会展中心举行,都匀市坝固中学代表队荣获一等奖,如此等等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些都是我市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后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小学、中学、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等多所各级各类学校相继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学工作,约占全市学校总数的20%,共创建了市级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8所,其中:中学4所,小学4所,通过逐级建立重点示范校,以达到在全市全面铺开的目的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点:

一是经费不足。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有教学器材、服饰道具,要购买这些教材道具,则需要大量资金,由于都匀市经济占黔南州经济总量比重小、经费困难。加之省、州每年下拨的民族教育专项资金有限,且有一半是用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虽然很多学校的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热情高涨,但是苦于教学资源的不足,导致许多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只能小打小闹,无法按照高标准、高要求实现大范围、大规模的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二是师资力量缺乏。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学校没有专门从事民族民间文化教学活动的教师,少部分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由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爱好和专长的老师进行兼职教学,绝大部分的学校都是聘请民间艺人进行教学,这不仅给学校带来经费上的负担,而且教育活动也不够规范,效果不够理想。

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无疑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建议:

1、增加经费投入。省人民政府要切实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xx〕2号)提出的“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尽快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模式。把‘三州’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旅游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精神落到实处,在省级财政预算中单列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专项经费并逐年递增,切实解决各学校教学所需的经费问题,保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开展。

2、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一支高素质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是做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的保证。要大力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和贵州民族大学开办民族文化进修班,专门招收民族地区学校和民族学校中有一定爱好和专长的老师进行培养,毕业或结业后回到原学校担任民族文化教育专职教师;二是出台对肯学习、肯钻研并具有民族文化专业知识大专以上毕业生的招录优惠政策,使这类人才能进到学校从事民族文化教育工作,使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取得最大化的效果。

3、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往往保存在民族民间艺人的脑海中,而这些艺人年龄都已偏大,一旦他们离世后,民族民间文化将不复存在。因此建议,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各级财政每年列出专项资金,组织人员对民族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并建立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库,使之不至于消失,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开展教育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范文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期筹备工作的方案要求,从11月份开始,我镇对照调研提纲,采用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前期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 “为民、务实、清廉”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

“为民、务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主题,党员干部也只有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永葆党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真正带领群众致富。我镇始终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为民、务实、清廉”建设,取得一些成效。

1、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为民”基层党委。我镇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结合起来,以深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来打造“为民”基层党委。一是以《包村干部双向选择实施方案》为推手,转变政府职能。制定实施《包村干部双向选择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职能转变,调动了包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以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远教广场为推手,转变政府工作机制。把美好乡村建设内容纳入到远程教育播放规划中,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共同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2、优化工作作风,打造“务实”机关干部。坚持务实,就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做事情、干工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重实际、察实情、干实事、出实招、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

我镇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推手,积极优化政府工作作风,研究制定了《党员志愿者工作方案》,将志愿者服务队与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城乡同治结合起来,规定每周五为义务奉献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范文节选!

3、强化机关风气,打造“清廉”领导干部。清廉是为政之本、从政之德、执政之基。为把我镇机关干部打造成为“清廉”的领导干部,镇党委不断加大领导干部的理念教育,将干部理念教育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同时强化制度建设,明确具体责任人,加大权利监督,切实做到将权利关在笼子里,放在阳光下。

二、调研过程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一)广大群众对本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为民、务实、清廉”方面的表现非常满意。但反映也有极少数党员存在联系群众不够,群众观念淡薄,不能很好的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对于上级布置的任务不能狠抓落实等形式主义的问题。

(二)有的村“两委”班子的带富能力不足。个别村“两委”班子只满足于日常性工作,对于上级组织的检查投入力度大,而对于有益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工作多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该村党群干群关系。

(三)个别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1、学习的针对性不强,不能进村入户深入实际调查,不能做到学以致用。2、工作作风不务实,存在形式主义。个别党员干部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导致办事效率低下,群众放映强烈。3、自由散漫,生活作风不踏实,个别村党员干部存在享乐主义。

(四)由于单一产业结构的束缚,只依靠种地不再能满足村民致富的需求。而受困于资金和技术,村民缺少其他致富渠道。党委政府需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对于有致富能力的村民给予资金帮扶。

三、如何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群众对于涉及自身比较紧密的经济发展、民生及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反映比较强烈。面对这些情况,这次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应以关注民生为重点,以改进作风为关键,将作风建设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1、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重能力、重实绩、重群众公认的原则,突出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在保持班子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班子结构,强化整体功能”的原则,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采取“抓两头”的方法,重点抓党建先进村和“难点村”,加大“难点村”治理力度,使先进村上档次,“难点村”上水平,推动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

2、着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将美好乡村建设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社会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调研过程中,群众对于美好乡村建设的成效整体评价还是比较好的,同时对于美好乡村建设也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始终注重把提升群众致富能力贯彻其中。

3、集中解决“四风”问题。目前,绝大部分党员干部在“为民、务实、清廉”上面的表现是好的,干群关系比较融洽。但也应该看出,也有极少部分党员干部面对社会和党情的发展,存在缺乏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脱离群众、不能坚持与时俱进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此次教育实践活动应加大对“四风”的查处力度,保证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不摆形式,切实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体现出来,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家庭教育调研报告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和优化农村家庭教育,对提高中 国的人口素质,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但目前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家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该文尝试针对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建议,文章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家庭教育的一般特征及重要地位,论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第二部分,指出当前农村贫困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家庭教育环境差;(二)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三)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意识淡薄。分析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农村家长教育素质偏低;(二)农村经济落后;(三)社会对农村家庭教育关注太少。第三部分,提出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主要有:(一)积极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用学校教育来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二)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农村小学去支教弥补教师和家长在知识上的不足;(三)积极推行协同教育,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机制.。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科学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使更多的人明白家庭教育的必要性。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我们通常说人是社会的人,人具有社会属性,人从出生就被这个社会不断的雕塑着,而家庭就是第一个雕塑者,我们的小孩刚出生时就像一块毛石头,如果我们的第一位雕塑者就把毛坯雕坏了以后的雕塑者将面临很大的困难甚至可能出现这块石头被浪费而成为一块废石。足见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社会环境差

我们调查的是宁夏自治区最贫穷的三个地区之一的固原市,又是固原市最贫穷的村——中口村。近几年村里修了一天了一条公路,极大的方便当地和外界的联系,也使外面的信息和新东西迎面的扑进来,极大的冲击着当地的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而在这个文化震荡中最容易受冲击的是孩子,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对新事物都想去模仿,但外面的东西又是参差不齐的鱼目混珠的,尤其是近几年社会的变化给这个曾经封闭自给自足的村子的孩子带来很大的变化。在我们调查时这里的父母都普遍担心自己的孩子学坏,因为他们觉得现在社会风气不好大环境不好,以及各种电视电脑等的影响可能导致孩子走上歪路,同时他们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不是很满意,他们认为学校的老师的素质不是很高,在教育孩子上存在很大的缺陷。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就发现当地的孩子不会唱什么儿歌,相反三四岁的小孩就会唱《老鼠爱大米》《求佛》《那一夜》等成年人唱的流行歌曲,这一方面是学校缺乏音乐老师教授音乐使他们无法学到他们应该学的音乐,另一方面是孩子们通过电视和光碟自己学,而现在在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适合他们年龄的音乐了,尤其是这些文化落后的地区,所以孩子们被迫学习流行歌曲,使他们提前“成熟”,所以父母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

(二)经济落后、家长教育素质低,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调查发现70%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都不多,就是交流也主要是谈学习,因为他们小时候没有学习的机会或者错过了学习的机会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学习。同时由于年龄和时代观念的不同也是导致父母和孩子交流少很少找到共同语言的因素。

在我们的调查中90%的父母都是通过打或骂来使孩子听话和服管的,基本不是讲道理或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主要沿袭上一辈父母的教育方式,相信“黄荆条子出好人”。但也有个别孩子从小就听话就懂事服父母管,因为他们觉得父母说的是对的。这里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怕妈妈,很少一部分怕爸爸,这个怕主要是通过打或骂来实现的。因为在这里每家的孩子都较多一般四五个,同时父亲经常出去打工不在家,所以管理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母亲身上,因为孩子多也是导致“看守”的妈妈主要采用打或骂来管理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因为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妈妈疼他们所以对妈妈比较有感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我们的调查中就出现有孩子怕奶奶的,让我们感到很疑惑,后来才知道是由于和奶奶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对奶奶有更深的感情,对奶奶更加尊重,所以“怕”奶奶主要是出于一种亲情。通过这个调查我们可以这里的孩子绝大部分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他们对亲情是珍惜的。

在家庭中大部分都是妈妈有威信,也有的是奶奶或者爸爸,而这种威信的来源也和“怕”的来源一样:通过打或者骂。在调查中也有特殊的情况,家庭中奶奶在孩子的心目中最有威信,而且这种威信不是通过打或骂来的,恰恰相反威信是来源于奶奶不打骂而是疼爱。通过分析我们的调查可以看出目前这个地方的家庭教育还是基本停留在老式教育方法上主要是通过打骂来管教孩子而不是通过说教。(由于他们都是回族所以孩子从小就要学习《古兰经》去清真寺听阿訇的教导,所以孩子们从小也在接受道德等方面的思想教育。)但是我们也不难得出当地的家庭教育缺乏必要的“温情”,教育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

孩子通常10岁左右就开始不怕父母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尤其是通过电视和大孩子学会了很多新东西,开始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怀疑和反感,而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这也说明今天的孩子更加成熟和独立。

当我们问家长“您觉得现在家庭教育中管教孩子的方式与上一代相比有什么不同?”70%的父母都回答:“没有什么不同,都一样。”只有少数的人认为现在没有上一代那么严格,现在比较自由宽松了。其实现在这个地方的大多数父母都是按照他们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自己孩子,因为他们很少接触其他的教育方式也不知道有另外的教育方法,他们很少走出自己的村子(尤其是妇女),在教育孩子方式上有比较特别的家庭通常都是父母在外面见过世面的或者接受过一定教育的(这里的绝大部分村民都是文盲)。目前家长反映在家庭教育孩子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自己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不能很好的辅导孩子。虽然我们的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但我们的家长的教育观念仍然很陈旧,已经不能很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这也是家庭教育脱节的主要原因。

不过在孩子教育的内容上现在的家庭与上一代有些不同,主要是在思想观念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上。首先是现在的父母在重男轻女的观念上有了根本转变,他们不再像他们的父母那样不送女儿上学了,他们开始平等对待自己的儿女;第二是开始重视教育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抱一种读书无用的观念,开始认识到知识的重要,认识到读书对孩子人生的重要,并且认为学校的教育比家庭更重要更科学。

(三)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意识淡薄

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他们好像并不担心。在我们的调查前我们问了学校领导是否给学生家长签了《安全协议》,学校回答是每学期都签了的,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却发现有50%的都不知道有《安全协议》,但他们说如果知道肯定会签,也有20%的人是知道但不愿意签,因为他们认为学生在学校的安全应该由学校负责。但是对于如果孩子在学校闹着玩时受伤,所有家长都说不会找学校麻烦,而是去找对方家长或者自己负责了。上学期在中口村的邻村小学就出现一起一个孩子在学校玩耍时不慎摔折了胳臂,最后和学校协商解决,家长承担了大部分医疗费。通过这些可以看出我们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安全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更淡薄,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主要是从道义出发从“合情”出发。

三、如何改善农村家庭教育

(一)积极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用学校教育来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

由于当地家长的文化素质很低,特别是妇女绝大部分都是文盲,而要在短时间里改变这种现状是不现实,相对而言改变学校教育较容易点。所以我们的政府一定要坚定不移的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好“两免一补”,努力减轻农村教育的负担。同时政府也要大力开展教师培训使我们的教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再次是优秀教师引进,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该村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小学毕业,他们对现代教育是一窍不通,所以通过引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也是改善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农村小学去支教弥补教师和家长在知识上的不足

现在贫困农村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文化素质上都不是很高,尤其是在一些现代知识上,比如目前国家要求在农村开展英语教学,但很多学校根本找不到会认识英文母的人,所以就更不用英语教学了。如果我们通过大学生到农村去支教,一方面可以给孩子带去他们在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文艺、体育、英语等知识,另一方面还能给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也许就会有孩子在心里发誓:“我将来也要读大学”,他们可能就会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尤其是我们的很多优秀大学生下去后会对当地孩子的思想道德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积极推行协同教育,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机制

孩子的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是连为一体的,缺少那个都不行,所以我们在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时候更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前面我们提到现在很多孩子连儿歌都不能学到了,而去学习社会上流行歌曲,这就是社会的责任。所以我们作家们要创作儿歌,商家们要生产儿歌卖儿歌,家长们买儿歌,老师教儿歌,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学习他们本应该学习的儿歌了。所以全社会都有义务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成长的好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改善物质条件,而且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也是同等的重要。

第2篇 中学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针对下学期我们将涉及的课程《___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达到培养我们实践活动能力的目的,并让我们学会如何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学校让我们在暑假期间做调研。为此暑假期间我在家乡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xx镇xx中学做了关于该校的调研报告。报告主要着眼于xx中学的教育概况,涉及到该校的建校历程、学校发展概况、教师人数、学生人数概况、教师收入、学生学费以及出现的教育问题等内容,报告的重点是针对教育问题作出一些分析以及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 xx中学概况

(一)建校历程

xx中学,建立1958年,是三都县东片区唯一的一所中学,生源来自四乡一镇,1975年秋,学校开设两个实验班,1986年,学校被确定为xx镇实验中学,成为三都县东片区唯一的一所实验中学,1991年深圳烟草公司捐助40万元修建新的教学楼,所以改名为xx金叶中学,金叶象征着希望,代表着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1992年,学校的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1997年12月,学校被评为“文明学校” 1999年6月该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xx年10月,学校被评为三都县“先进集体”, xx年12月xx镇党委和县教育局党委共同成立“xx中学40年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开始筹办40年校庆活动事宜,xx年,学校被评为xx镇“特级实验中学”,xx年xx中学宿舍楼正式完工投入使用,xx年11月,综合楼建成。

(二)学校发展概况

xx中学是一所单设初中学校,坐落在xx镇古城的半山腰,背靠山,面朝太阳升起的方向,象征着希望,1977年4月,xx中学招入初一新生约220人,编成5个教学班,三都县教育局分别从xx镇各校抽调了20名教师支援学校,1980年9月,三都县所有中学重新归三都县委管理,同年9月,通过县教育局验收,食堂楼投入使用。三都县教育局领导来校指导工作,解决办学困难,全校师生齐动手清理平整操场,用了一年时间,将大山包、大水塘平整成操场,校内铺设水泥路,校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树木花草,新教学楼的建成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招进了大量新生,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校东侧二层教室楼教室被改为教工宿舍,解决了部分骨干教师的住房困难。

1982年9月招进6个班的新生,1988年学校进行目标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1991年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艺术节,1993年,学校举办了第三届艺术节,召开了校四届四次教代会,讨论并通过了《教职工聘用制实施方案》,1994年,学校顺利三都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学校工作督导评估验收,1995年12月,重建运动场,从根本上改变了校园面貌,完善了教学设施,1997年又被评为“三都县实验中学办学水平先进单位”,“抓艺术特色,促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课题结题,并通过省委验收,随着学校不断发展,学校正式确立了“激励学生成长,为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旨在创造一种学生在“激励中学习,在激励中成长”的育人环境,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xx年被认定为实验中学。

xx年8月,随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县教育局的帮助下,学校抢抓机遇,用先进教育理念引领全校教职员工,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

学校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37万平方米,绿化率100%,覆盖率40%;学校现有科学实验室5间,音乐教室2间,美术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劳技室、形体室各1间,图书室2间,藏书41,010册,生均24册,师、生阅览室3间;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各1间,多功能报告厅1个,微机教室2间,计算机215台;多媒体教室1间,移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3台,还配有校园电视网、广播网等;有运动场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3副。各类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教学仪器配备均达部颁ⅰ类标准。是一所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设施装备完善、办学行为规范、教育业绩显著的单设初中学校.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学校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激励学生成长,为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构建并完善了激励教育模式,并以此引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学校无论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还是在教育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德育和艺术教育基本形成特色,成为人民群众欢迎的示范性中学。

(三)教师人数、学生人数概况

学校现有班级共18个,学生700余名,现有教职工40余名,专任教师30余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30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37名,高级教师1名,中级教师12余名,优秀教师20人,骨干教师21人,优秀班主任8人,优秀青年教师10人,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优良、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四)教师工资、学生学费概况

该校教师月工资平均每月2500,刚进校的新老师1900余元每月,高级教师3700余元每月,中级教师2900余元每月,由于国家有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学生的学费问题得到解决,减轻了农村教育负担

二、 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

在校教师一人担任多科教学,教职工40余名,比较匮乏,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影响到教育的进度,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加重教师的负担,建校初期,教师仅有10人,后来在教育局的分配下,教师才逐渐增多,再加上一些优秀教师的外调,教师缺乏的问题还是严重,导致了教学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

(二)学生人数少

大部分学生都是老师下乡动员来上学的,有的是由于家境困难没有上学,有的是由于家庭的封建思想,不给女孩子上学,有的是因为家庭没有小孩,老人需要照顾,孩子不能上学,诸多原因导致大部分可以适合上学的孩子都不能接受初级教育,所以学生人数少,老师不得不下乡去作思想工作,动员学生来上学,在此期间教师很辛苦,不过在老师的动员下还是有不少孩子得到了上学的机会,学生人数也渐渐增加。

(三)教师工资低

三都县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多大发展,在教育上缺乏对教师的奖励,在这个贫困的地区,老师的工资也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虽然老师工作量大,但是工资一直都没有得到改观,有的好老师因为工作量大患上疾病,教师每天都吸食着粉笔灰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授知识,虽然工资低,但是老师们还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使得教学得到提升。

(四)百姓的思想文化水平低

由于当地百姓生活水平低,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受到愚昧封建思想的影响,所以没有意识到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导致了当地还是有很多孩子没有机会上学。

三、 对该校出现的教育问题作出的分析

教师缺乏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当地生活水平低,教师工资低,待遇不高,好教师向外面流动,给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学生人数少也是因为百姓的生活水平低,受到愚昧落后思想的影响,没有重视教育,只有靠教师下乡去动员,做思想工作,教师工资低是因为当地的贫困,生活水平低,处于山区没有可以发展开创经济的条件,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教育的发展,所以解决经济问题也是必要的,百姓的受教育程度低,受到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的指导,认为孩子接受不接受教育都不重要,所以没有让孩子去上学,老师下乡做思想工作后才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百姓思想的教育,把思想工作做好。

四、 通过这次调研自己得到的一些启示以及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我们国家的初级教育还需要更多的提高和改善,应该用科学的思想指导百姓,让他们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国家要发展,教育就得抓好,但是教育的发展也需要经济的支持,所以中心还是在经济上,只有百姓的经济水平提高了,才能更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当今,教师资源也慢慢开始缺乏,很多人都不愿意当教师,所以国家对就读师范学校的学生减免学费,并且还进行一些补助,就是为了抓教育,但是人们的主导意识里觉得教师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工资低,教师的地位不高,所以很多人都不愿当教师,在这一点上,人们的意识对教育产生了影响,再加上现在国家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人们的许多错误意识,拜金主义等等都导致他们走上了不正规之路,即使那些贪官也是受过教育的,但是他们还是贪污了,这也说明着他们经不起诱惑,还是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意识,所以国家需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虽然这些工作不容易,但是只要想方法解决并且实施贯彻了也会有些改善的。

对此问题的出现我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实行“金字塔型教育”先从高层开始,慢慢普及正确科学的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___思想,结合实际出现的问题想好解决的办法,对百姓也要普及这些思想,最重要的还要解决国家的经济问题,经济的发展决定国家的发展,国家应该努力发展我国的产业,把我国的产品推广到国外,加强政府的管理工作,下发资金支持教育,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不以环境为牺牲的条件为前提,支援贫困地区,提高对教师的待遇,只有解决好教育问题,国家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应该往长远的方向看,解决好眼前问题,一面抓经济,一面抓教育,并且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完善学校的设施设备,加强素质教育,重点问题及时解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看待这些问题,各个击破,普及科学的思想,贯彻科学正确的知识。

第3篇 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今年7月,中组部下发了《-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在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加大了未纳入各级党委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内的广大基层党员的培训力度,促进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养成优良作风,提高工作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期,就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和中组部《-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落实《规划》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坚持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我市各级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建立健全在市委领导下,由组织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体制。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任副组长、市直15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每个季度开一次碰头会、每半年听取一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汇报、每年召开一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协调会议,集中解决培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基层党组织落实党员培训情况进行督查指导,真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抓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职责,普遍成立有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党员学习教育计划,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使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近3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共投入党员教育经费40余万元,依托各类教育阵地培训党员近5万人次,教育覆盖面达到96%。

2、坚持创新形式,增强培训工作的灵活性。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注重在实践中创新培训形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进一步调动党员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在教育培训形式上,主要采取“四个结合”,即集体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辅导培训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把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对党员领导干部,主要采取组织调训、举办读书班、党委理论中心组定期学习和挂职锻炼等措施,重点进行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培训。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利用“三会一课”和党员学习日等形式,重点进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服务群众、业务知识和实用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对农村党员干部,主要由市、镇两级进行系统性培训。去年以来,全市共举办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3期,培训近600多人次;依托张沟镇先锋村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党员达多人次;通过全市农村639个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的全覆盖,依托站点培训党员近10000人次。我们还选择了三伏潭镇栗林嘴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镇秦阳村牲猪养殖基地、镇印湾村养鸡基地等市内一批有代表性和学习、借鉴意义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党建示范点,作为经常性参观学习活动的基地。对街道社区党员,重点培训城市建设管理、经济发展和社区服务等内容。对“两新”组织中的党员,重点进行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诚实守信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这些有效形式,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经常受教育、在业务技能上不断有提高、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先模作用。

3、坚持分类施教,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坚持分类施教的培训原则,围绕四大重点工程,不断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一是着眼于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切实抓好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工程。今年3月,市委组织部策划组建了“市百位村党组织书记论坛”,在全市推出了十个类型的一百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典型,我们把这一百位书记作为我市今年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进行示范培训。百位村党组织书记论坛成立大会暨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市委党校一并举行,市委书记周霁出席并为学员授课。论坛的成立,为村党组织书记之间经常性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提升了村党组织书记的整体水平。二是着眼于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从思想上入党,切实抓好新党员的教育培训工程。我们结合发展党员工作,认真开展新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市委组织部每年编印一本《入党知识教程》,作为辅导教程,由基层党组织下发到培训对象人手一册。每年“七一”前夕,各地开始对入党积极分子和纳新对象进行集中培训,集中培训不少于3天。培训结束后,由市委组织部统一时间,统一试卷进行结业考试,对考试合格的,发放合格证书。对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由其所在党组织负责“补课”,待考试合格后予以纳新。同时,鼓励各党组织带领新党员到红色圣地进行入党宣誓。近年来,我市共有300多名新党员到红安、洪湖、延安等地宣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三是着眼于培养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切实抓好大学生村官党员培训工程。我们把大学生村官党员岗前培训作为重点,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今年,我们对新选聘的15名村官进行了集中培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夏锡璠出席培训会,并为新村官上第一课。培训采取届村官围绕“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否可行”进行辩论赛的方式,让新一届村官在往届村官辩论过程中对村官工作有了生动、深刻的了解。由于我市村官普遍在仙洪新农村试验区,、洪湖、监利试验区的村官还自发组织交流学习活动,相互组织考察学习。四是着眼于提高党员带头奔小康、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本领,切实抓好党员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市委组织部门将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工程培训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相结合,与农业、科技、劳动、人事等部门密切配合,重点抓好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流动党员特别是农民工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退伍转业军人党员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以社会劳务市场需求的各类工种的职业技能,以及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政策、法规、维权、经济、市场、文明、科学等方面的基本常识为主,并配合有关部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实行指导服务。今年,由于甲型h1n1流感蔓延,口罩出口供不应求,我市无纺布企业出现“用工荒”。我们根据企业岗位,制定培训计划,组织了多名党员群众进行了技术培训。同时,积极帮助企业举办招聘会,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在招工过程中,企业采取“同等条件党员优先”的原则进行录用,共有300多名党员通过培训重新走上了就业岗位。

4、坚持完善制度,建立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常抓不懈。为此,我们从建立完善有关制度、狠抓考核督查做起,逐步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市委常委会定期研究部署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求党员教育联系会议成员单位定期沟通情况,协调培训计划,解决突出问题,做到统筹规划、上下联动、综合管理。二是健全党员教育管理责任制。市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通过深入基层督查指导,及时掌握了解党员教育培训情况,督促基层认真落实党组织生活、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争先创优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断拓宽教育培训渠道,切实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避免时紧时松现象。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市财政每年列支党员教育专项经费,市委组织部也从市管党费中拿出部分资金,采取举办各类培训、订购党建书刊、添置电教设备、下拨培训经费等措施,确保党员教育经费的落实。

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市各级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培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新时期党员教育培训的环境、对象、内容和要求的变化,这项工作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党组织思想认识不够。有些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甚至认为党员教育培训是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经济发展才是必须抓的硬指标。有时虽然作了安排,但落实不够。还存在以工作任务重或人员难组织为由,没有落实教育培训任务的现象。

2、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创新不够。随着分工越来越细,党员的从业类型也越来越多,致使统一集中培训的方式难以满足各行业、各领域、各类型党员的需要。多数基层党组织就培训抓培训,没有结合党员队伍现状、产业发展方向等客观需要设置培训内容,吃“大锅饭”,学用脱节,结合不紧,致使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难以满足党员需求。

3、党员教育培训覆盖面不够。随着农村进城或外出务工党员逐年增加,大量的城镇党员向新经济组织集中,企业改制也使大量党员从“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给党员教育培训增加了难度,出现了空白点。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党的活动对他们不能实现有效覆盖,开展教育培训缺乏有效的手段。

三、对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要在切实加强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完成对未纳入各级党委干部教育培训范围的广大基层党员普遍进行培训的目标,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灵活多样的党员教育培训方法和途径。

1、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将党员教育培训列入各级党建目标考核责任制进行考核,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基层党组织具体实施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切实形成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合力。

2、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将党员培训工作,纳入市、镇(办、园、场)等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结合党员培训需求和培训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目标体系。普遍推行农村党员春训、冬训的培训方式。

3、建立教育培训体系。合理利用培训资源,建立起以市委党校、农广校、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等培训教育阵地为主体,各类示范基地、技术协会、党员中心户等为补充,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层党员多样性需求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系。

4、培训内容联系实际。结合时代发展,多选取新颖实在的教育内容,避免重复党员已经了解或懂得的东西。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干什么学什么,增加业务技能方面的教育内容。把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与解决党员生产生活问题相结合,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第4篇 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调研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

教师的继续教育是由教师在职培训演化来的。教师在职进修也称为在职培训,它既包括在职教师参与旨在拓展知识、技能的培训与活动,也包括其获得学位、证书、资质等准备性教育活动。继续教育培训,指学校通过提供一系列学习经历和活动机会,促进教师在专业、学术和自身修养方面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开始发生转变,是整个教育体系逐步规范化,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也逐步转向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现今,新教改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在提高素质的核心下,追求质量的提高。就目前看来,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在培训内容、方法、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若要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就一定要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二、调查的目的

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各学校都将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因此,一种集中的非学历教师培训在全国开展起来。这类培训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小学在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课题,从“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以及“培训条件”几个角度出发,对a小学教师进行调查。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对策。

三、调查的过程

(一)设计问卷。通过查阅文献,借鉴其他研究成果,咨询相关人员初步编制问卷,然后征求专业人员的意见,对问卷可行度进行预测,反复修正后确定问卷。

(二)发放问卷。在a小学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0份,回收率为95%,问卷采取随机发放的形式。

(三)整理研究。整理回收的问卷,统计数据,分析结果。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培训内容的分析

不同级别的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不同,但计算机应用和心理素质培训是各级教师都提到的。其他的有改革培训、创新培训、管理能力培训等。

(二)对培训方法的分析

第一,对提高素质途径的分析。在这一点上,教师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学习经验,参加实践活动,参加科研活动。

第二,对培训模式的分析。大多数教师希望采用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一部分教师支持校本培训模式。

第三,对培训形式的分析。除了基本常见的参观考察培训形式,有些教师希望采用教育科研和改革活动、有指导的自学、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

(三)对培训条件的分析

第一,对培训者要求的分析。教师多希望特级教师或有专长的外地专家、学者作为继续教育的培训者。有的教师认为经验丰富的在职教师和相关机构的讲师也可以作为培训者。

第二,对培训时间的分析。大部分教师认为不应对培训时间作出统一安排,希望在教师的引导进行自学、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五、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内容不合理

继续教育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作为继续教育培训的老师,对知识储备和培训内容的把握很重要。有些培训教师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缺乏对学科动态关注,无法采用新的研究成果。因此,不能选择适合的培训内容,片面的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喜好为出发点,传授的知识空洞、抽象,没有很强的应用性,缺乏时代感,不能与学科的学术动态紧密相连,无法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训方法不合理

培训方法过于单一,缺少灵活性和创造性。继续教育的重点偏重理论教育,教学形式多为理论教学,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会严重影响学员的想象力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死板,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学员的需要不被重视,教师将继续教育理解为单一的知识传授和解答疑难,缺乏对学员能力的培养。

(三)培训条件不合理

培训条件不能满足教师需求,尤其是在时间安排上,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互相影响,产生矛盾,是教师的教学工作收到阻碍。

六、解决的对策

(一)在培训内容方面

第一,加强教师本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就我国师范院校现状看,大多教师教育院校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为中心,忽视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发现部分教师不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所以,从继续教育的角度来看,在继续教育培训中传授给教师科学的教育理念,增加在教育知识方面的学习力度,提高对教学论、课程论、学生教育、心理、管理知识、教改动态、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的重视度。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等专业能力,弥补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的不足。此外,可以发现现在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应该为教师开展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满足教师的心理需要。

第二,培训要做到因人而异,对于不同职称级别的教师,应选取不同的培训重点。对于那些相对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高级、一级教师,应采取起点高的培训,在内容上应侧重教育科研方法、专业知识更新、先进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培训;而针对相对水平较低、能力较差的教师,要加强在学科教学研究、教学能力、学生心理知识、学习辅导技能、班级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二)在培训模式方面

第一,形成以校本培训为主,集中培训为辅的培训模式。目前,校本培训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开展校本培训,教师可以以自己任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本学科的教研、科研活动来自主进行。如学校定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作专题讲座,进行科研立项和课题研究等。开展校本培训时,应关注两个问题。一是避免校本培训流于形式,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制定校本培训的计划严格培训管理。二是由于校本培训的基地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软硬件条件,所以并非每所学校都可以成为培训基地。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将某些方面相同的学校归为一类,选出满足条件的学校建设成为校本培训基地,为其它的学校提供受训基地。虽然以集中培训为主的培训模式曾受到人们质疑,但应看到集中培训模式还是有很多积极作用的。由专门培训机构负责高层次的、综合性、前沿性、专业性的培训,确保培训质量。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提高专业教育水平。通过此次调查,本文认为虽然教师多支持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但为避免以前问题的出现,集中培训要做到“精”,并增强灵活性和多样性。

第二,在实践工作中改革教育、在科研中促进成长。很多接受培训的教师认为培训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培训的知识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所以,单纯的理论教学达不到培训目的,要让理论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用实践检验、升华理论。目前,很多学校正在进行新课改的探索和研究,应鼓励教师参与到课改科研的实践中去。一方面有助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进步。实践和科研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很多教师认同的培训模式。除此之外,参观考察作为培训的一种新型形式,也可以多加应用。

(三)在培训条件方面

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减少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单一的集中培训因为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引起工学矛盾,给教师学员带来很大苦恼。因此,应全面考虑教师的实际问题,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满足教师需求。集中培训的时间要精短,将学习内容溶入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去。

七、调查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跟随时代步伐提高自身能力。教师继续教育在促进学校实力增长,提升教育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从近年来的继续教育培训来看,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继续教育与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广大教育者和教育培训机构,要认清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寻求对策,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

第5篇 中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中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自20xx年初,_____省_____市_____县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为全面了解活动开展情况,近期,我们对39所中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研。在初步掌握活动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又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近3000份,分别对学生(1400人)、家长(1200人)、教师(280人)进行调查,最终形成了这份调查报告

一、教育内容

(一)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从幼儿园到初中合理安排诵读内容,本着精炼、通俗、生动、易于接受的原则,小学着重从“孝、礼、勤、诚、耻”,中学从“忠、信、义、宽、廉”的内容安排诵读。内容涉及改良《弟子规》,易懂易记的古诗、儿歌,《千字文》,《朱子家训》,精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部分篇章,《古文观止》及诸子百家等。

(二)开展优良传统教育

例用各节假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教育活动。20xx年5月,我县洙泗小学以庆祝“第二届中华母亲节”为载体,邀请国内著名学者30余人,分别作了以孝道、国学启蒙、儒家伦理、家长讲堂等方面的报告,将中华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资源融入当代教育之中,在全县掀起爱母、敬母、孝母热潮。

(三)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在学校的校园、走廊、教室、黑板报、宣传栏等处都精心安排中华美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在班级张贴《三字经》、《弟子规》和论语句段,让学生时刻耳濡目染。金庄镇中学以“兴仁、敦义、崇礼、弘智、仰信”为路名,把42块圣哲经典的大幅宣传画矗立道路两旁,让学生在行走、活动之间受到教育。同时,在楼道内设置了传统美德、“感恩”、励志等不同教育内容的版画,营造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开展儒家思想培训

20xx年10月,我县以“尼山圣源书院”揭牌庆典活动为契机,邀请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6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来我县开展儒家思想教育培训活动。举办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论坛讲座等共8场报告,为40名骨干学员及全县500位干部、教师进行授课,为深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播撒了种子,夯实了基础。

二、实践效果

(一)我县中小学生在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表现

近年来,我们将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作为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并根据时代特点进行转化: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这“八德”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开展“八德”教育,可以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自20xx年初开展活动以来,广大中小学生的现实表现如下:

1、忠。当升国旗时,我们面对国旗肃立,95.6%的学生认为一定要行注目礼。在当班级获得荣誉时,87.3%的学生都表示很高兴。

2、孝。59.7%的学生经常做力所能及的家务,33.7%的学生只是偶尔做家务,极少和从不做家务的仅占6.6%。91.8%的学生认为应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69.8%的学生知道父母生日,20%的学生只知道父亲或母亲的生日,10.2%不知道父母双方的生日。

3、诚。42.5%的学生从不撒谎,49%的学生偶尔撒谎,8.5%的学生经常撒谎。

4、信。64.6%的学生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能做到,34.6%的学生有时能做到,仅0.8%的学生答应别人的事做不到。

5、礼。86.7%的学生见到老师或家长能够主动问好。64.7%的学生能够经常使用“请、您、谢谢”等礼貌用语。

6、义。乘坐公共汽车,看到有人为老人、抱小孩的妇女或伤残人士让座,92.8%的学生认为是应该的。在校外,遇到同学打架斗殴,83.4%的学生会上前劝阻或拨打110。

7、廉。56.8%的学生生活节俭、不讲究吃穿、不互相攀比;27.6%的学生有时会互相攀比;15.6%的学生讲究吃穿,互相攀比。

8、耻。考试时,当老师因故离开考场,有人作弊时,68.3%的学生能够保持平静心态,继续答题;28.8%的学生会看看他人的反应,再做决定;只有2.9%的学生会抓住机会作弊。76.3%的学生能够做到知错就改。

从以上八个方面来看,我县中小学生在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表现较好。

(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作用

我县中小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良好表现,是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密切相关的。49.8%的教师认为通过传统美德教育的开展,学生品格修养进步很大;48.7%的教师认为有些进步,但效果不明显;仅有1.5%的教师认为没有影响。49.7%的 家长认为学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较大,42.2%认为有些影响,6.5%认为作用不大,1.7%认为没影响。62.3%的家长认为活动对学生正常学习促进效果明显。53%的小学生和77.7%的初中生认为活动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见表1)

表1 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对学生正常学习的影响

(调查对象:学生)

对学习有

促进作用 不 利 于

正常学习 没影响 无所谓

小学生 298(53.0%) 64(11.4%) 185(32.9%) 15(2.7%)

初中生 501(77.7%) 25(3.8%) 112(17.4%) 7(1.1%)

(三)家长、教师及学生对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态度

调查发现45.7%的家长、55.8%的教师对青少年诵读国学经典表示非常支持(详见表2),62.1%的家长很关心孩子的传统美德教育,86.9%的家长认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应该不断加强完善,61.1%的小学生、63.8%的初中生对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表示非常感兴趣。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集体活动(详见表3),对于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更是乐于参加。家长、教师支持,学生有兴趣参加,因此,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还要继续深入持续开展下去。

表2 家长、教师对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态度

非常支持 比较支持 不 支 持

也不反对 反 对

家长 458(45.7%) 321(32.0%) 187(18.6%) 37(3.7%)

教师 150(55.8) 102(37.9%) 16(5.9%) 1(0.4%)

表3 学生对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态度(调查对象:教师)

人 数 百分比

全班学生都主动参与 102 38.1%

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 162 60.4%

小部分学生主动参与 1 0.4%

极少部分学生主动参与 3 1.1%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我县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1.中小学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在以下方面还达不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要求:缺乏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不能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心胸不够开阔等。

2.我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方式单纯、缺乏实用性,重形式不重结果,不能持之以恒,内容欠充实具体等。

3.活动开展不平衡,总的来看小学好于中学。部分学校还处于启动和初步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思路和特色,与活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五)征求到的主要建议

教师的建议是:1.增加行为习惯、社会公德、文明礼貌、诚信做人、遇到挫折不气馁、动手能力、爱心、责任心、集体主义、团结协作、人生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内容;2.强化教育工作者的传统美德教育,率先垂范;3.将传统美德教育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渗透到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开展;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家长的建议是:1.完善科目内容;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知道礼貌的重要性,使他们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公民;3.让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使其在成人的基础上再成才。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活动,传统美德开始悄然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广大中小学生较好地形成了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爱护校园环境等。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读书兴趣,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另外,通过“小手拉大手”,使传统美德教育向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

为把这项活动深入持续扎实地开展下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既要以“五德”教育为总抓手全面开展,也要突出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要以爱国主义、基础道德、法律法规常识、人生理想、集体主义、行为规范、人际交往等为重点内容(见表4.教师、家长对德育内容重要性的排序)开展教育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团队意识、节俭意识等方面的能力素质(见表5.教师、家长对青少年应具备的能力素质重要性的排序)。

表4 教师、家长对德育内容重要性的排序(从高到低)

德育

教 师 家 长

容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

基础道德 基础道德

法律法规常识 法律法规常识

人生理想 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人生理想

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

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

人际交往 劳动

劳 动 人际交往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表5 教师、家长对青少年应具备的能力素质重要性的排序

(从高到低)

教 师 家 长

质 诚实守信 尊敬师长

文明礼貌 诚实守信

团队意识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

尊敬师长 知错就改

知错就改 团队意识

节俭意识 节俭意识

二是注重实效。把“五德”中的每一个方面都细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家校同步开展道德践行活动,促进全社会道德素养的提高。摆正学校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将传统美德教育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三是因地制宜。各学校要立足实际开展教育活动,以点带面,形成特色,整体推进,可结合师资力量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古诗文诵读、感恩教育、书法等某方面深化拓展,形成独特思路,打造育人品牌。

第6篇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 促进经济发展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发展理念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发展调研的统一部署, 最近我们组织县教育、人事、财政、编办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对全县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本次调研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来我县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何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站在基层的角度,我们谈点粗浅的认识与看法。

一、发 展 现 状 _____县是一个版图大县和人口大县,也是一个教育大县。全县总人口97.3万人,辖40个乡镇、854个村(居委会),总面积4441平方公里。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摸清了全县教育发展的有关情况:

(一)教育机构情况。全县现有公办学校188所,其中完全高中3所、普通高中3所、初级中学47所、中心小学37所、完全小学98所,教学点93个、学前教育幼儿园(班)383所、职业中专1所。

民办学校65所,其中民办职中3所、民办小学1所、民办幼儿园59所、国有民办学校2所。

第7篇 开发区教育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教育局党组的统一安排,我们于2023年11月16日对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教育问题进行了调研。我们通过个别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全面了解了开发区教育的现状,着重就该区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一、开发区教育发展的概况

该区现辖初中3所,小学15所,(其中村小7所),公办幼儿园1所。在职公办教职工748人,离退休教师197人。在校学生初中6354人,小学5980人,公办幼儿园210人。

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教育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目前的开发区教育属“三地合一”,绝大部分学校属农村中小学,少部分处在城乡结合部。去年12月份,原开发区6村划转淅河镇管理,每村都设有小学,每个小学学生人数都在100人左右,急需进行学校布局调整。

从机制性和体制问题来看,一是管理体制不完善。开发区中心中学仅是个乡镇中心中学,有责无权,无法代替开发区管委会行使对教育的管理职能,管理成本增加,经费无来源,管理上力不从心。二是财政体制不顺。开发区财政体制没有单立,教育各项经费(含项目)仍从原渠道曾都区走,在预算和预算的执行上与应安排经费有很大的差距。三是省教育厅没有立户头。国家、省对教育的优惠政策,省教育厅都直接分解到曾都区。由于开发区没有在省教育厅立户头,仅2023年暑期国家中小学教师培训工程,教师赴省免费培训,该区由于曾都区未给指标无一人参加。

2.政策性经费落实情况

某些惠农政策在具体落实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公用经费安排没有足额到位。非贫困县市生平15元的公用经费补助拨款没有落实到位。

二是没有建立校舍维修的长效机制。按《湖北省新机制改革政策》规定的标准及计算方法,该区校舍的维修改造资金应为94.2万元,而实际预算为55万元,相差近40万元。我们发现该镇小学一间教室里面桌椅五花八门,完全谈不上统一。该镇二中竟然没有操场,学生根本没上过体育课,只要下雨,校园内便有大量积水排不出去。

三是解决农村贫困住宿生的“一补”问题没有得到落实。

四是学校债务问题。该区普九债务省核定数字为1200万,淅河一中债务370万,二中债务100万。

3.教职工情况

目前,该区共有教职工748人,另有离退人员197人。教职工的年龄情况为:50岁以上的143人,35岁以下的为273人。由此看来,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当须补充年轻的人员,但目前教师的进口基本堵塞。英语教师、体音美教师奇缺。

4.农村寄宿制学校“三难”问题

该区学校中,“如厕难”基本解决,“就餐难”、“饮水难”的问题则依然存在。“就餐难”并不是说学生吃不上饭,而是就餐的条件和环境比较差。很多学校学生就餐既无饭棚,也无饭堂。所有学校的学生都只能站着或蹲着就餐,没有一个学校有学生就餐的桌凳。“饮水难”主要是学生喝开水难,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学校资金条件所限,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开水,如果购买纯净水,则又要向学生收费,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欠帐太多,而学校为了完成“普九”任务举债太多,“普九”后发展不够。二是公共财政在这些方面几乎没有投入。

5.其它问题

一是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据调查,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学生占30%,一方在外的占70%,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思想波动大,管理难度大,有的甚至沾染恶习。二是学生在校安全问题的处理问题。由于没有明确规定,凡是学生出现任何安全问题,社会都把责任推给学校。三是私立幼儿园的管理问题。目前,村镇私立幼儿园几乎处于没人管的地步,学生存在食品、出行、卫生等多方面安全隐患,同时私立幼儿园都或多或少存在虚假宣传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四是某些部门到学校收费问题。一些部门(卫生监督、质量监督、环保、工商、税务、城管等)经常到学校进行收费,学校不堪重负,校长疲于应付,特别是现在实行了义务教育经费新的保障机制,学校公用经费财政又不能按时足额到位,学校无法支付这些费用。

三、意见和建议

1.开发区应成立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理顺管理层次和关系。

2.市教育局和开发区管委会应共同争取在省教育厅设立开发区教育的户头。解决开发区财政体制问题,畅通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直接落实到中心学校。使教育经费由县(区)级承担的部分得到落实。

3.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师工资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保证学校公用经费按时到位,确保学校正常运转。保证危改资金、学校建设资金到位,确保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真正把教育当作公益性事业来办。制定“普九”化债的具体政策,拿出切实的解决办法,让学校校长从债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管理、谋发展。将目前由学校支出的校方责任险列入公共财政支出。

4.强化各相关部门的责任,搞好“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5.规范有关部门行为,杜绝到学校乱收费的现象。一是建立准入制度;二是应缴费用应列入公共财政支出。

6.切实解决好教职工队伍的结构性问题,尤其是学科配套和培养青年教师的问题刻不容缓。

7、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的监管

第8篇 2023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调研报告

随着“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聚集务实高效、干事创业的正能量,珍惜组织赋予自己的干事创业的平台,切实增强夯实基层、推动发展、后发赶超的责任使命。自2月份以来,县委组织部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谋划、扎实调研,采取网上征求意见和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形式收集意见建议,并对重点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将调研的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一、全县党员在“两学一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表现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深入到乡镇和县直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并与部分县级领导进行了个别交流,深入查摆、逐条梳理、深刻剖析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两学一做”方面存在的具有共性的突出问题,征求到意见建议共100多条,其中与“两学一做”密切相关的意见建议10条。陈列如下:

1政治思想有偏差。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论武装抓得不紧,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如信仰缺失、精神懈怠等现象缺乏警惕性,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的思想言论和不满的情绪,没有去坚决地抵制、纠正与疏导。部分党员,包括一些干部党员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不强,还存在精神缺钙问题,未能主动把自身置于“四个全面”的大局中,向中央看齐、向省委看齐。

2纪律意识还需增强。

3宗旨意识不高。服务群众上还存在,也存在与民争利。

4担当意识不高。不作为现象等仍存在。

5执行力不高。

6法制意识不强。

7干部有不切实际、急于求成。考虑县域发展现状不周全,在发展目标定位上过于追求完美、过分强调上台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堪重负。如在城镇建设上,多个片区项目同时铺开,没有循序渐进,征地拆迁带来的压力较大,反而影响了县城整体发展进程

8有制度无落实。制度文件较多,执行督导不力,形式大于内容,没有较好地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如存在城区规划执行不严、控违拆违压力较大的问题。

9表面工作做得多。主要是常委班子成员下基层、搞督导没有深进去、沉下去,实效不明显。存在走村不入户、调研走马观花、真抓实督不够、解决实际问题不多等问题。如有时候下乡了就是听汇报、搞座谈,自己问得少,亲自看得少。

10干部科学决策上有欠缺。突出表现在决策缺少必要程序,缺乏充分论证,凭经验判断、主观臆断来解决问题,脱离了县情实际。如为了加快工业、城镇发展进程,引进了龙行天下、汇德电子、三特机械等项目,但财政投入也比较大,投资回报率水平不高。有的时候某些重大决策没有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参与决策的面不广、透明度不高,造成了一些后遗症。如步行街建设遗留问题至今没有彻底解决。

8.脱离基层群众。有一种“官本位”的思想、当官做老爷的衙门作风,关心群众疾苦不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被动解决多、主动化解少,要求部门解决多、直面群众解决少。如对信访积案缺乏主动化解的意识,导致有些信访案件越积越深,化解难度越来越大。

9.重视基层意见不够。常委班子下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听取县直部门和乡镇意见少,习惯发号施令,主观思想较严重,缺乏对工作深层次的思考,以致某些工作基层单位难以落实。如乡镇反映考核压力比较大,重惩罚轻奖励,对这些意见没能充分考虑,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10.真抓实干不够。主要是求稳怕乱、瞻前顾后、遇到困难绕道走。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难度较大问题上,存在“推、拖、绕”的现象。在县域发展的问题上,有时有机遇抓不住,有条件用不好,致使许多发展机遇擦肩而过。如去年申报全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由于对形势的判断不够充分,以一个名次的差距失之交臂。

二、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集中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刚结束,接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党员和干部的思想上和工作推进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障碍,思想障碍尤其突出。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思想偏差。客观的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自___召开总结大会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对活动的宣传力度开始下降,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也开始进行转移,部分处级领导认为今后的作风建设应该没有过去严,思想有些抛锚,过去存在的“四风”苗头又开始在脑海里蠢蠢欲动。另外,部分基层党员对政治学习也不够重视。现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部分领导干部和党员在心理上会存在抵触和厌倦情绪。

第9篇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做好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党员干部实践“xxxx”重要思想,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措施,是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争作贡献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杨舍镇党委及组织宣传部门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着眼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适应干部队伍素质结构变化,坚持以创新的精神,不断丰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努力构建强化培训的管理机制,使全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当前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现状分析

近年来,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对照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管理,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得到了加强,精神面貌、工作节奏、服务水平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争先精神牢固树立。多年来,全镇基层党员干部始终以自加压力、勇创大业的争先精神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不管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还是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不论在顺水推舟时,还是逆境困顿中,都能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在全市乡镇中保持“排头兵”地位。

二是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全镇党员干部都能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与镇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围绕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员干部上下配合、相互协作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在一些重大矛盾、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党员干部之间、单位部门之间都能齐心协力,共同攻坚克难,体现出较高的党员干部素质。

三是工作作风不断优化。近年来,全镇党员干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意识,亲民、富民、利民的理念,以及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和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得到不断提升。

四是廉洁自律得到巩固。近年来,全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两个条例》和《实施纲要》,自觉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尤其是“三禁”规定执行坚决,较好地维护了党员干部的自身形象,党员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总体看,全镇党员干部政治信念是坚定的、精神状态是昂扬的、奋斗目标是明确的、工作作风是务实的、廉洁自律是合格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具体工作中,少数党员干部与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的情况还时常显现。

1、先锋作用有所弱化。一是在党员干部比较集中的地方,往往容易产生“身份麻痹”的现象,党员干部混同于普通群众,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不出来;二是在党员干部人数较少的地方,往往容易产生“个体淹没”的现象,即党员干部因力量单薄而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述现象,往往使得一些党员干部争先意识减弱,责任心减退,工作标准、自我要求降低,或者是盲目乐观、自高自大,容易滋生松口气、歇歇脚、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如行政村少数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的意识不强,遇到困难挫折时意志不坚定,总是拿客观原因作挡箭牌,导致村级经济难以走出落后、发展迟缓的“怪圈”,成为下一轮发展的障碍。

2、党性观念有所淡化。当前,我们正面对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变革的现实使我们的党员干部思想经常接受各种思想“碰撞”,理想、信念在种种实惠面前褪色、淡化。少数党员干部过分求实惠,怕吃苦、怕麻烦、怕得罪人,抓工作畏难情绪重,导致单位、部门内部管理松懈,作风散漫。少数党员干部囿于小集体观念,在工作和一些敏感问题上不能按政策办事,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还有的党员干部把服务喊在嘴上、要求挂在墙上,碰到实际问题敷衍塞责、逃避责任。少数窗口单位依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良现象。

3、创新能力有所钝化。少数党员干部发展意识衰退,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减弱,开拓创新能力钝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所作为不求上进。尤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以及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是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破解难题,勇创大业,而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工作疲沓、飘浮,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疲于应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还有少数党员干部接触上级领导多、直面群众少,坐办公室多、进村入户少,好话听得多、掌握情况少,研究问题浮光掠影,工作马马虎虎,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机关部门中还有少数党员干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热衷于办私事、上网聊天,更有的离岗串岗、说三道四、影响团结。

4、堡垒作用有所退化。少数党员干部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凭老框框老经验办事,导致少数基层党组织工作弱化、制度松懈、效率低下。少数党员干部思路不清、标准不高、工作教条,只会讲不能办,却不研究如何办,遇事推诿。还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基层单位困难较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不是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不是主动为基层挑担子,而是静候上级下指示,等待领导抓协调,致使有些问题、矛盾久拖不决,积重难返。

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是忽视教育。少数基层党组织,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味以经济指标论英雄,忽视对党员干部正常的教育、培训,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难到位,党员教育缺乏新意,以致党建工作象流水帐,开展活动如四季歌,未能真正起到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素质的作用。

二是轻视学习。少数党员干部重于事、轻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借口工作忙等原因,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参加理论学习,理论素质差。同时,业务学习也少重视,知识老化,思想僵化,难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党员干部知识方面的要求。

三是漠视管理。少数基层党组织,因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疏于对本单位党员有效的管理,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党员进出漠不关心,少数党组织甚至对党员的底数模糊不清,致使许多党员找不到“娘家”,组织生活没有着落,成为“挂名党员”。更有少数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党组织的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上述问题的存在,与全镇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和“江苏第一镇”的宏伟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作为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全镇党员干部应在自我完善、提高素质方面作出示范、表率,以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此,必须着重把握好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三个环节。

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立足干部实际需求,拓宽和丰富培训内容,加强队伍建设。

实践中,杨舍镇委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或走访座谈等形式,力求精确把握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和思想脉膊,努力做到按需施教、训有实效、学有所获。

一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新”的需求,开展现代科技知识培训。近年来,杨舍镇十分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和胜任岗位需要,在全市较早地开展了计算机、外语、普通话为重点的现代科技知识培训。近三年来,先后举办微机应用能力培训班32期,培训党员干部近二千人,目前机关工作人员中50岁以下已有95%以上的同志达到了省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考试中级水准。xx年又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广大干部中全面进行英语300句和普通话达标培训,经过测试,参训人员合格率达100%。

二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博”的需求,举办专家讲座。随着行政区划调整,为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把全镇党员干部统一到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和“江苏第一镇”的宏伟目标上来。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镇委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主动出击,外引高水准的社会教育资源,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讲座、辅导、培训,迅速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层次和人文修养,先后邀请市委党校、上海市委党校、江苏省委党校等著名专家、教授分专题作辅导讲座,让全镇党员干部了解和掌握当代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和社会思潮等发展动态。去年以来,全镇共举办各类专家讲座15期,举办各类培训班169期,直接培训党员干部和基层骨干9万多人次,此外,还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利用vcd光盘间接反复地教育、培训。

三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精”的需求,开展读书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结以往开展读书学习的经验,本着求新、求深、管用、把党员干部“逼向书本”的指导思想,由镇委宣传部门和党委中心组制订学习计划,规定学习篇目及书籍,特别是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必学篇目,通过抽查笔记,组织考查,展示学习心得,会议交流学习体会等形式,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xx年镇党委中心学习组被评为苏州市级先进集体。

四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实”的需求,开展调查研究。去年以来,杨舍镇党委十分注重学习培训的实效,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镇四套班子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每年由党委提出40个领导干部重点调查研究课题,立足兴镇亲民,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矛盾和制约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调研和破解;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正视现实,实事求是,认真研究探讨,提出许多务实性的建议和对策,并想方设法,积极解决,对全镇的一些先进典型、先进经验进行深入剖析,全面总结和积极弘扬,把调研文章汇编成册,并下发到基层共同探讨,先后编印了xx年和xx年《杨舍镇党委中心组调研材料汇编》,使全体党员干部更加全面掌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走势和发展前景,增强工作中争先创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集思广益,拓宽思路,务实为民,科学决策,提高执政能力的目的。

(二)加强阵地建设,形成了较完整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培训阵地与基地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载体,也是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杨舍镇围绕加强阵地和基地建设,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按分级分层原则,建立三级培训阵地,即通过加强镇党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构筑一级(镇级)阵地;通过街道、办事处党校、成人学校、市民学校建设,构筑二级(街道、办事处)阵地;通过加强村党员电教室、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构筑三级(村级)阵地。在这些阵地建设中,注重充分发挥其各自在师资、设施和其他方面的优势,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干部实际情况开展培训,努力形成覆盖全镇党员干部的“网络式”的大培训格局。二是抓住关键环节,提高培训质量。始终把教学活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严格聘请党校专职人员,建立了从全镇各部门、条线筛选出来的近百名不同专业、名有所长的专业人才组成的“人才库”,聘请市委党校及市电大教师任兼职教师,以高水准的师资来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高质量。三是加强教学实践,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实用性和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近年来,顺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镇形成了六大基地:杨舍镇招商引资和省级工业开发区示范基地;“神园”葡萄示范基地;晨阳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塘市肉鸭养殖、芹菜种植基地;东莱食用菌、水产养殖基地;乘航花卉苗木基地;城区街道社区教育培训基地。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增强教育培训的实践途径和效果,让党员干部在真实环境中受到教育,提高实际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围绕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动力,解决培训对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培训的管理和常规制度建设,用科学的机制来推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考核制度。每年初,各单位就参加各类培训的数量、质量和培训率及单位自办的培训情况同镇组织办、宣传办签订目标责任,纳入单位总体目标考核。二是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规定党员干部理论考试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连续两年考试不及格的,年度考核为不合格。三是村级干部培训上岗制度,强化对村级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所有村级干部均须培训后方能上岗。去年年底,村两委换届选举后,全镇有136名干部参加了镇党校组织的培训。四是建立党员干部学习档案制度,把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及其他骨干培训学习情况整理建立个人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

三、进一步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总的思路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要紧紧跟上干部制度改革的步伐;要紧紧跟上新形势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要紧紧跟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节拍。

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础性建设。首先,着力研究建立各级各类干部素质的标准体系。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素质要求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这样,既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又可以让党员干部认清差距,增强学习的内动力。同时,研究和配套确立科学的培训工作标准。其次,做好培训需求的调查工作。弄清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任职经历的干部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以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制订长期、中期、短期的教育培训目标。第三,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载体和阵地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各级基层党校建设的同时,抓好镇党校网站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把软性的教学资源摆到网上去,搭建一个崭新的教育培训工作平台。

二要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具有很多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必须遵循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来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在时间安排上要根据成人“三多三少”的特点,做到“三为主”。即根据党员干部零碎时间多整块时间少的特点,把理论学习要点整理成自学提纲,以岗位自学为主;根据党员干部晚上时间多白天时间少的特点,通过开办“夜校”的形式,坚持以晚上培训为主;根据党员干部假日时间多平时时间少的特点,大规模集中培训主要安排在星期天和节假日,以星期天和节假日培训为主。二是内容安排上,要做到按需施教、分级分类、讲求实效。要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能“抓进篮子就是菜”,不能为培训而培训;培训时要增强针对性,不能“上下一般粗”,不能村干部和村支书培训内容一个样。三是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要在搞好常规理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四是在培训方法的运用上,要借鉴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技术手段,采取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选课,以及远程教育网络和网上党校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学员与教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要进一步创新培训工作机制。一是研究实行党员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按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应具备的知识水准,强制性要求其在任职期内必须达到,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二是探索多样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拓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面,努力形成“大教育、大培训”的格局。三是使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选任、监督与综合管理等工作衔结互动。一方面,要做到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另一方面,干部培训工作要跟上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步伐,及时对通过公开选拔等方式产生的新任领导干部进行岗位知识培训,让其早日适应岗位要求;再一方面,要将党员干部参加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干部,要给予大力宣传和表彰。反之,要采取教育、诫勉、调整等约束措施,努力营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热情。

倾心优化党员教育环境

构筑一流的社区教育中心

“强基工程”是展现时代新风貌,永葆先进性的大事。为此,杨舍镇前溪巷社区始终把社区教育、锤炼思想放到突出位置。去年以来,前溪巷社区以文化立区、共建兴区、自我管区为抓手,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融教育培训、陶冶思想、志愿服务、娱乐健身等为一体的具有十大功能的社区教育中心。它们分别是党史展览馆、电化教育室、未成年人教育室、荣誉展示室、社区名人馆、社区艺术陈列室、技能培训室、特色家庭展示室、健康教育室、社区愿景等。

前溪巷社区党支部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阵地,认真开展“先锋工程六坚持”活动:

一是坚持树“三风”:树求实的学风,树从严的党风,树亲民的作风。

二是坚持讲“三争”:争当服务于民的表率,争当工作创优的表率;争当传播文明的表率。

三是坚持重“三帮”:关爱弱势群体,结对认帮;关爱特困家庭,志愿相帮;关爱下岗市民,就业互帮。

四是坚持送“三暖”:突出群众满意为标准,说暖心话,办暖心事,送暖心物。

五是坚持抓“三促”:以爱心基金帮扶促稳定,以家政就业岗帮扶促增收,以楼道党员户帮扶促和谐。

六是坚持兴“三带”:党员带头认护一片绿地,党员带头守望一片平安,党员带头构筑一片和谐。

前溪巷社区还认真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活动,每年组织党员到红色根据地等开展党的先进性、革命传统教育,使得每个党员自觉地以党性严格要求自己。在前溪巷社区,每个党员就是一杆旗,除年老体弱的党员外,80%以上的党员成为“党员示范户”,8个常年在外的“流动党员”坚持做到“流动不流心,党的教导常记心”。从党支部一班人开始,每个党员都有一个关爱社区包管责任区,都有一个“一助一、一帮一”的结对帮扶户。

第10篇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正深刻影响、改变着我们的教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何?根据自己在三个月的实习期间里在一线教学的亲身体会和深入课堂的观察和访谈结果设计了一份“高中历史课课堂管理现状问题问卷调查表”,并在汉阴中学高一年级进行了实地调查。

1 问卷调查

1.1调查对象和方法

酷合自身在实习三个月的时间里在一线教学的亲身体会和深入课堂的观察和访谈结果设计了一份“高中历史课课堂管理现状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呃高一年级的四个班级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各班各50份。高一(7)班共收回45份,有效卷40份;高一(10)班共收回48份,有效卷47份;高一(16)班共收回50份,有效卷47份;高一(18)班共收回47份,有效卷46份;调查问卷共24小题,均为单选题。每题共四个选项,分别是:a、总是100%; b、大多时候75% c、偶尔25% d、从不0%

调查问卷主要从明了课堂目标、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科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追求自己的兴趣、体验成功、收到迅速,真实的反馈、受到合理的约束、整合学习的时间、与同学积极交往、得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共10项问题进行调查。

1.2 调查结果

下面着重就教学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2 教学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过多强调对学生的管束和学生的顺从,而较少给学生留出自由的空间。我国现阶段的课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以控制为特征的传统管理阶段,很多地区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基本上是倾向于课堂秩序的控制和维护教师的权威,在绝大多数学校里,教师追求的理想课堂是安静的课堂,能够控制的课堂,学生听从指挥的课堂。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多,时间久了,学生也习惯了,所以他们不会经常主动回答问题,更不会提出改进我们的教学的意见了。

其次,在很多高中历史教师的课堂上,学生花在小组和全班活动的时间极不平衡,绝大多时候课堂上进行的是单一的全班活动,课堂交往时间比重的失调导致学生个体意识的缺乏。我国中小学课堂有两个显著特点:

⒈与师生交往的时间相比,学生之间的交往时间极少;⒉在本已极少的学生交往时间中,学生个体与全班学生的交往占据主位,而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较少,学生个体与小群体之间以及小群体与小群体之间的交往更是微乎其微。与之相适应,我国中小学课堂中,学生的交往身份基本上也只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另一种是作为静态背景下的班级成员。

再次,我们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出现:教师往往对活跃而爱表现的学生予以较多的关注,而对沉默的学生缺少关爱、缺少尊重,以至于在课堂交往中,一部分学生成为交往的“贵族”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沦落为交往的“奴隶”,甚至出现了教师教学失明失聪的现象。

2.2 相应对策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交往氛围是课堂交往和谐进行的基础。

1、养成平等对话的教学风格。现代教育学认为,教与学的平等互尊是促进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其个性和需求;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实现,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发现、创造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开放、自由、灵活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信任并鼓励学生参与交往。教师真诚的信任、赏识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交往信心,“伙伴式”的师生关系,又可增进学生的“向师性”,促进师生友谊,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现合作学习,强调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是交往教学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合作学习是一种促使学生之间人际交往和合作互动的基本形式。

最初学生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和他人交流的,作为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如何合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我们可以在三个步骤上掌握这一过程:学会珍惜合作,掌握合作的技巧,评估。

第一步,让学生必须懂得珍惜合作。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材料分给小组成员,但要注意资料的“故意残缺”,即一个人不能占有全部资料,要求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学生必须共享所有的资料,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才能完成任务。合作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使其意识到彼此的需要,彼此能够互相帮助。

第二步,学生在逐渐适应合作后,教师可以先让他们参与塑造团体形象、增强小组凝聚力的活动。如让小组设计横幅或海报展示小组的名字和标志。为了确保每个人都参与设计,可以要求在内容上必须有每个成员的作为。在学生慢慢学会了合作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各种团队竞赛,如“知识接龙”,“辩论赛”等。需要注意几点:①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每个小组包括人数相同的不同兴趣、不同智力、不同特长的成员;每小组在以上方面总体水平要持平。②每个小组内部自己明确分工,如搜集信息的,处理信息的,统筹策划的等等,每过一段时间角色要轮换。不同角色之间轮换时,也是角色的前任者和后继者交流经验之时。④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力争团体冠军,成员之间资源和方法共享才能共赢。

为了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学生需要有机会讨论所发生的事情,并且评价他们合作是否成功。得到评价和反馈后,合作的频率和质量都能得到改进。每次组织合作时,教师都应明确表示,每个组的评分不仅要依据最后结果,同时要看小组成员间是否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尤其是他们开始活动的速度、他们认真和投入的程度,组员彼此倾听时的认真程度,组员是否成熟且得体地互相对待,是否每个组员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总之,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可以培养学生的“竞合”精神,让学生既要学会在啊竞争中胜出,还要学会在合作中超越!

三、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师的课堂交往技巧。

1、教师要学会实现心理角色换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实现师生双向互动。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依次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当低层次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高层次的需要,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当人们的这一高层次的需要得到尊重和满足的时候,人们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产生积极进取的渴望,也才会有开朗的性格,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愿望的动机,才能创设相应环境,激发学生潜能,保证教育最佳接受效果的出现。

2、教师应该擅长使用一些小炯巧。如,准时上课、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等获取心理优势;掌握课堂提问、师生对话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的策略和具体方法必将营造出优质高效的课堂交往。

刻无定法。我们的教学本就是充满激情和生命理想的师生共识、共享和共进的过程,让我们师生双方用心用智慧去实现和升华这一过程。

基层教育调研报告范文

第11篇 2023年9月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的安排,为进一步了解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教科文卫工委,于月日至日对我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县教体局、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到县职教中心、县开发区部分企业实地开展走访座谈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坚持“”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一是积极宣传引导,扩大职教招生。县教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等部门认真宣传贯彻《职业教育法》,着力营造全社会重视职教、支持职教的良好环境。面对社会上对职业技术学校能否学到真本事,就业能否保证等种种疑虑,全县上下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优惠政策、人才需求形势、就业信息和劳务需求信息方面的宣传,使一部分群众和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逐步改变观念。同时,各职校每年还组织教职工集中时间深入学校、学生家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动员职教对象参加职业教育,千方百计增加生源。

二是面向市场办学,拓宽发展空间。为了使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结合经济发展需要,开始逐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开设具有市场空间、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目前县职教中心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电子电工、机械加工、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和现代农艺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村电器技术等专业。在省市中职技能大赛中,县职教中心有人获得省三等奖、人获得市一等奖人获得市三等奖,学校获得市团体三等奖。

三是开展短期培训,注重技能培养。非学历的短期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重要形式。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保部门统计,在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推动下,近三年职业技能培训达人次,培训工种涉及缝纫、电子电工、数控机床、黄酒酿造、焊工、钳工等,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服务支撑。

四是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县职教中心,借助原中学的教学资源,加快学校转型。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学校于年月通过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验收。民办江南职校自年创建以来,投入余万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校园面积已达万平米,校舍面积万平米。新的实训大楼和教学大楼正在建设之中。县人力资源和社保局还积极向上争取万元实训器材为职校提供实训服务。在师资建设方面,职校通过脱产培训、自我转型、社会聘用等多种途径,着力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适应职教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职校先后有名教师参加了汽车维修、机械、工程、数控、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的国家级职业中学教师培训,名教师参加了省级教师培训,选聘名优秀技术员和工程师来校长期培养年轻专业教师和担当实训指导教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校招生难和企业用工难现象较为突出。据统计,我县每年初中毕业生余人,除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外,再加上外出务工、县外职业学校的争抢生源,实际进入县内职业学校就读不足人,普职比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年县职教中心和职校两所职校实际招生只有人。同时,随着开发区落户企业的迅速扩张,企业用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是:一方面企业用工在数量上缺口较大,招工难问题开始凸现;另一方面县内职校学生毕业后首次就业到县外占有较大的比例,加上所学专业、课程与企业不能有效对接,人才需求进一步脱节,企业在当地难以招到满意的技能工人。

第12篇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潘忠平

调研背景

一、 政策解读

我国学前教育所面临的办学条件差、幼教资源短缺、入园难等现实情况,引起了___、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2023年3月16日,x市委副书记、市长陈xx就我市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下发了《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

二、县情分析

1、历史因素:1999年前,我县幼儿教育实行学校承办,基本做到村村有学校、校校有幼儿班。

基本情况

近两年来,我县认真落实《xx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使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幼儿园保教质量稳步提高。

一、学前教育发展规模

1、学前教育机构(所)

(略)

二、学前教育管理现状

3、提升了保教质量。为纠正人们对学前教育的曲解, 一是县教育局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并要求各乡镇中心学校全面组织学习,通过各种形式来宣传新的学前教育理念,逐步纠正'认为读幼儿园就是要写字算数,和小学生一样写作业'这一陈旧观念,逐步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入园就读的目的在于培养小朋友们在集体活动中的各项能力和习惯(包括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基本社交能力)以及开发他们的智力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县教育局组织学前教育送教下乡活动,把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农村的幼教工作者接触、了解并学会运用,以达到逐步扭转小学化倾向的目的,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三是执行《xx县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让各类幼儿园认识到自身玩具配备的不足,也加大了质量提升的力度,从以前单一的球类到现在的桌面玩具、室内玩具及户外玩具全部进行了充实,硬件环境从简单的水泥地面、白墙面改造成了木地板、地毯、人造草皮等各类软化地面及童趣味十足的彩色墙体。

三、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1、中心幼儿园建设

(略)

2、民办普惠幼儿园建设

(略)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方面的问题

2、幼儿园办园条件亟待改善。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大部分幼儿园(包括公办和民办)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办园设施陈旧、活动场地狭窄、设计极其不合规范、规模小、班额大,严重制约着我县学前教育的发展,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3、非法办园现象有禁不止。我县少数乡镇仍存在非法办园现象,这些幼儿园无任何办园手续,师资、园舍条件等都无法达到办园要求。

二、教师队伍的问题

1、幼儿教师编制短缺。国家规定,办园规模在3个班(含3个班)以下、在园幼儿不超过x人的,每班至少配备一教一保;规模3个班以上、在园幼儿超过75人以上的,每班配备两教一保。按此标准,全县只有楚江镇第一幼儿园达标。全县一班一师现象普遍存在。

2、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待遇低、工作量大,致使目前幼儿园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更为突出。教师问题是制约我县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三、保教质量方面的问题。

1、幼儿园班额普遍过大。根据《xx省幼儿园办园标准》,规定编班人数:小班xx人,中班x人,大班x人。目前,县城区幼儿园平均班额x人,最大班额达x人。

2、幼师合格率低。幼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更为突出。全县除楚江镇第一幼儿园外,其它幼儿园都存在资质不合格的教师,教师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非常低。有的学校附设学前班教师虽有小学教师资格证,但转岗后未参加幼师培训,不适合幼儿教学。全县幼儿教师x人,持有各类教师资格证人数x人,具有幼师资格证仅x人,幼师持证率x%.

由于保教人员专业化水平低,教学方式单一,教育手段落后,'小学化'倾向依然突出,严重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更谈不上教师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办园水平难以提高。

建议与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面对我县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扩大学前教育覆盖面,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步伐成为当务之急。

一、强化政府责任,将学前教育迅速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落实建设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学前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将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2、明确管理职责。坚持实行属地管理和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乡镇政府对本辖区学前教育机构的全面工作要统一管理、督查和考核。建立学前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3、严把学前教育准入关。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一律实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制度。

二、加大建设投入,形成'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

1、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

一是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公办幼儿园建设布局科学,设计规范,覆盖合理,通过3至5年,基本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格局。

二是把学前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公共财政范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县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要逐年增长。

三是拓宽学前教育经费筹措渠道。要落实有关政策,城市建设维护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各5%用于学前教育,土地出让收入按0.5%的比例用于学前教育。

四是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全面落实人平1元的学前教育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建议对创建省、市、县级示范性幼儿园成功的分别给予10万、5万、3万元的奖励;对年检合格的民办园按规模大小给予1000-5000元的补助奖励,逐步把合格的民办园过渡成普惠性幼儿园。

2、创新建园机制。

一是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捐资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优质、特色幼儿园,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赠形式支持幼儿园建设。

二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幼儿园用地按国家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对符合税法规定的举办单位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幼儿园按标准收取的教育费、保育费,税务部门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22]3号)规定免征营业税,对民办幼儿园房屋租赁等税费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优惠。幼儿园的用水、用电和用气执行中小学校用水、用电、用气标准。

五是改建农村中小学富余校舍举办幼儿园。由乡镇政府通过整体移植、设立校中园等形式,建成具有相对独立院落和法人资格的公办幼儿园。

3、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采取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形成'以政府办园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办园格局。将民办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师资培训和督导评估纳入教育局统一管理,加大民办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扶持民办幼儿园扩大规模、完善硬件设施,引进先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形成并发展办园特色,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增加幼师编制,提高教师待遇,完善聘用制度,稳定教师队伍。

1、配齐师资力量。依据国家规定的每班两教一保标准配备教师和保育员。

2、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幼儿园教师应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幼儿园工作人员也应具有相关岗位资质,对已在园工作但未达到持证上岗要求的,要逐年组织培训。对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予以辞退,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坚决不予以招聘。

3、加大幼儿师资培训力度。幼儿园园长必须接受国家规定的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教师和保育员要积极参加园本业务培训和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各类幼儿园要在五年内完成全员培训任务,确保全面提升整体队伍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略)

四、理顺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学前教育工作职责。

1、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2、继续开展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由县乡两级政府牵头,教育、工商、卫生、消防、司法、发改、城管等部门参与,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坚决取缔非法幼儿园,整改不合格的幼儿园,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3、强化督查考核。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检查指导,努力摆脱学前教育'保姆式'和'小学化'教育模式。要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两办'督查室和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学前教育督导评估,要将乡镇政府履行学前教育发展职责的情况纳入教育强县工作考核,年底进入岗位目标考核,对学前教育严重滞后的乡镇政府予以问责。

2023年教育调研报告(12篇)

调查报告:(一)调查概况:xx年2月27日至xx年7月5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南乐县实验中学度过了我的实习生涯。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我还利用实习做了一个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调查。(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特别是初一)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中学语文的发展现状。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调研相关文章

  • 反洗钱调研类报告(4篇范文)
  • 反洗钱调研类报告(4篇范文)228人关注

    反洗钱工作在当今复杂的金融和社会环境下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做好反****工作是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根本客观要求,是维护金融机构诚信及金融稳定的需要,也是保证信 ...[更多]

  • 红色调研主题报告(5篇范文)
  • 红色调研主题报告(5篇范文)226人关注

    以下提供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行业的发展,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消费市场快速兴起,各种“红色”旅游、“红色& ...[更多]

  • 女职工调研报告(8篇范文)
  • 女职工调研报告(8篇范文)189人关注

    随着公司薪酬改革的不断深入,岗少人多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工会女工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了努力实现我厂女职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女职工在构建和谐 ...[更多]

  • 人口调研工作报告(8篇范文)
  • 人口调研工作报告(8篇范文)162人关注

    州政府: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州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了解各县人口计生委与卫生局机构合并后的运行情况,切实加强全州人口计生工作,xx年5月—6月,州人口计生委组 ...[更多]

  • 政治生态调研报告(2篇范文)
  • 政治生态调研报告(2篇范文)159人关注

    全体*员特别是*员领导干*要将讲政治切实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按照要求扎实做好各环节的工作。下面是酷猫写作网为大家提供的政治生态调研报告,一起来看看吧。:政治生 ...[更多]

  • 医院调研总结报告(8篇范文)
  • 医院调研总结报告(8篇范文)150人关注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医院从企业中剥离出来已成为现实。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所有企业医院都将从企业中剥离出来由政府管理。为了把企业转事业医院的工会工 ...[更多]

  • 养老服务调研报告(6篇范文)
  • 养老服务调研报告(6篇范文)148人关注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1)为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以及对该项工作的专题询问,4月中旬,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__ ...[更多]

  • 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篇范文)
  • 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篇范文)143人关注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打车市场可谓一直是战火不断。xx年情人节滴滴和快的的牵手合并给打车市场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用车市场的战火并没有因 ...[更多]

  • 交通安全调研报告(8篇范文)
  • 交通安全调研报告(8篇范文)132人关注

    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不仅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更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稳定与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加强农村学校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今年以来,xx**分局交*部门牵头 ...[更多]

  • *员教育调研报告(8篇范文)
  • *员教育调研报告(8篇范文)130人关注

    近年来,xx县认真落实《xx省贯彻20xx—20xx年全国*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全县*员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显著。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打造特色工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