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教育调研报告
紧紧围绕领导的关注点、发展的关键点、百姓的关切点,开展调查研究,查实情、录实话、献实策,是研究室一贯的工作风格。近期,研究室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调研工作紧密结合,以“三严三实”提升调研工作实效,以调研工作丰富“三严三实”内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调研教育活动。近期,开展的精准扶贫调研教育活动将专题教育推向了高潮。xx年4月28日至30日,根据工作安排,研究室副主任傅强带队,研究室经济处、社会处、综合处部分支部党员组成调研组,前往**腹地——**市**县宗地乡,详细了解我省“六个小康”和“六个到村到户”在贫困地区的落实情况,磨砺支部党员党性作风。
不畏艰难摸实情
3天时间里,调研组车程700余公里、步行50余公里,分3组先后走访了打郎村、新寨村、打毫村7个村寨近200户家庭,其中贫困家庭40余户,并到县、乡扶贫部门和相关村民委员会查阅有关资料。尽管很辛苦,但调研组每位同志都一丝不苟、全力以赴完成安排的工作。正值春耕时节,大多农户一大早就带上干粮上山劳作,晚上才回来。调研组到了村寨,却发现在家农户廖廖无几,只好爬坡上坎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相比打郎村、新寨村,打毫村交通条件更为不便,进村大路还是3米来宽凹凸不平的泥砂路面,旁边悬崖万丈,坐在车里提心吊胆、颠簸抖动。车子进入支路没多久,由于路况太差,调研组只好下车边走边问,从下打毫到上打毫,又原路返回,整整走了6个多小时,晚上7时许才与车会合,本想回城就餐,才发现两个轮胎出了问题,只得打着电筒在黑夜里边走边吃干粮,9时许才等到乡里车辆来接,晚上11时许才回到住地。打郎村支部书记杨光明跟着调研组走了一天,鞋底断开了,说:“我搞了二十多年农村工作,像这样的调研,还是头次见到。”
深入群众听真言
调研组每到一处都深入农户家中查看生产生活具体情况。家里有些什么家电,仓库里有多少粮食,寝室里棉被厚不厚实,圈舍里有几头家禽,庄稼收成有多少,收入能否够用,住房建设有没有得到政府危房改造资金支持,有没有对口帮扶人员和帮扶措施,需要政府什么帮助等是调研组最关心的问题。调研组或倚墙站立,或促膝而坐,以对待亲人的态度和方式,耐心询问、仔细记录基层群众对精准扶贫的看法和建议,对于特贫家庭、困难老党员还送上慰问金。“土地下放以来,我们很少看见政府干部来过。”基层群众对于这些“不速之客”显得格外亲切,打开了长期关闭的话闸子。“希望政府把我们村里边的这条路修一下”“希望能组织一些农业技能培训”“希望乡村干部能多关心一下我们这些贫困群众”“希望政府能多修一点小水窖”……一句句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基层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期望和要求。
轻车简从严当头
研究室的这次调研与以往一样,一竿子插到底,直奔目的地明察暗访,不给基层打招呼,不要县乡领导陪同,自理食宿,自带干粮,看着地图跑、摸着线索跑、奔着问题跑。由于此次走访的几个村寨都是苗族村寨且较为分散,调研组对路况不熟悉又语言不通,只好到现场请当地村干部和群众带路并充当翻译。调研组6人加上当地干部群众1人共7人,挤在一个6座的商务车里,把商务车当成了会议室,上车开会、下车调查几乎成了此次调研的全部。新寨村委会主任韦国勇接到调研组的电话,对调研组的身份将信将疑,多方求证之后才赶到现场,足足让调研组等了1个多小时。县、乡领导听到基层报告调研组到来的情况后,打来电话恳求陪同调研,被调研组婉言拒绝。县领导好不容易找到调研组入住的宾馆,想请吃夜宵,也没有如愿。**县副县长景贵刚愈发感慨地说,“要是都像这样调研,那我们基层就有更多精力来抓具体工作了。”
关于我市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xx年工作安排,4月21日——24日,市政协宣教文卫委组织部分委员并邀请市直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调研组,对我市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红花岗区、汇川区、仁怀市、遵义县和桐梓县等五个县、区(市),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部分学校就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实地走访察看了15所公民办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与学校的管理者及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就此课题对其余各地进行了书面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教育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各级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市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
基础教育成效显著。认真落实“两免一补”等教育政策,全市xx年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目标,“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11个县、区(市)通过省“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实现了“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使人、财、事三权集中,教育管理重心上移,进一步强化了对全市教育管理。“义教工程”、“危改工程”、农村初中“寄宿制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使得全市各中小学校,特别是大部分村级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农村最美的建筑是学校”。通过招考教师和实施农村特设岗位教师招考计划,为师资相对短缺县、区(市)补充教师,进一步充实了我市师资力量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数量,教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xx年底,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3% ,在校生辍学率为0.22%,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普及程度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检要求。
民办教育有所发展。各级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民办学校的管理和引导,进一步规范各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民办教育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职业教育稳步推进。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26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所、高等专科学校1所,农民文化技术培训学校2022所,教学点(班)2552个,已基本形成高级、中级、初级职业技术院校组成并相互沟通、多层次学历教育和各类短期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由于党政重视,统筹有力,整合资源,涌现了如遵义职业技术学校、道真自治县职教中心等职业教育欣欣向荣的典型。
据统计,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见附表)3375所,在校学生1479639人,专任教师62777人,其中高中(含职高)师生比1:21;初级中学师生比1:19;小学师生比1:24。中小学临时代课教师2468人。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 基础教育
1.教育经费欠账过大,投入仍显不足。目前,全市“两基”攻坚负债达7亿多元,绝大部分县、区(市)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遵义县现欠债1.32亿元,今年还贷800万元;红花岗区现欠债4000万元,今年还贷1152万元。多数县由于财力自给率低,财政在保运转、保工资等方面压力大,教育经费很大一部分用于偿还教育负债。部分地方教育费附加征收不足,教育经费未按规定足额拨付。
2.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均衡发展存在差距。一是城乡学生增长比例失调,学校布局凸现不合理。由于我市中小学建设按xx年的布局调整规划实施,近几年,随着农村地区“普九”目标实现、新生人口逐年减少、外出务工人员举家外出等,大量农民工涌向城镇,农村学校生源大幅度减少,城镇生源剧增,出现了农村教育资源闲置和城镇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学校布局平衡被打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二是城镇扩容规划与教育资源配置不同步。近几年,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市大多数城镇规划大幅度扩充,人口剧增,住宅楼林立,而教育资源基本上是原来的布局和规模,城镇学校不堪重负,“大班额”现象突出,出现了学生食宿难、学校管理难、安全保障难等,两城区和部分县城尤为突出,学校布局及办学条件亟待解决;三是城乡优质师资比例失调,优秀教师大量涌入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老百姓选择优质资源的愿望强烈,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由于学校教师是按固定生师比配置,农村学校教师包班现象普遍,教师结构极不合理,教师工作量超负荷,城乡学校教师数量和质量差距大,农村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市教育队伍师德师风虽然有较大转变,但教师数量不足,区域分布、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等方面不合理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个别地方比较严重,如红花岗区按教育发展需要尚差中小学教师2393人;桐梓县差小学教师700余人;务川县差中小学教师600余人,其中大部分初中缺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部分县由于地处山区、河谷地带,人口居住较为分散,分布着很大部分按省布局规划要求撤并而实际上又不能撤的教学点,现有的教师编制和实有数量均无法满足需要,再加之教学点条件艰苦,一般都是聘请代课教师任教,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二) 民办教育
1. 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相对滞后。我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民办学校发展及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长期以来民办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相对滞后。民办学校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举办者(投资者)的集资或贷款,多数民办学校后续投入不足。多数举办者利用银行贷款或民间借贷建设校舍,在土地征用和建设过程中前期投入较大,在运转中则面临着运转经费和还本利息的巨大压力,收取的学杂费要承担校舍建设、教学仪器购置、学校运转、教职工工资福利等多项经费支出,导致民办学校经费极为紧张,严重制约民办教育的发展。
同时,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规划上未把民办教育列入规划范围,加之民办学校因资金短缺等原因,无力及时改善办学条件,民办学校办学条件相对滞后于公办学校,缺乏竞争力。据统计,我市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没有自己的校舍和办公地点,一些硬件设施都是租用的,基础设施较为简陋,两城区及部分县较为突出,如:红花岗区已审批的26所民办学校中,按照学校建设规范自建校舍或租用较规范校舍的学校不到10所,多数是租用民房和仓库办学,安全隐患大。
2.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了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拥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举办者对所聘教职员工没有履行《劳动合同法》,致使在民办学校从教的教师在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加之近年来公办教师工资待遇的提升,导致民办学校教师在待遇上与公办学校教师存在明显差距。同时,民办学校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配置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大,不利于民办学校的发展。
3.“两免一补”政策给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增加了办学压力。“两免一补”政策规定:只对农村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实行“两免一补”,而我市民办学校多数承担着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使得民办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现行的政策规定:对公办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实行免费入学,在民办学校就读的中小学生纷纷要求回到公办学校就读,一方面,给本已超负荷的公办学校带来压力,公办学校教育资源难以承受,造成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民办教育生源的大大减少,给依赖收费运转的民办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办学压力,办学形势不容乐观。
(三) 职业教育
1.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各县、区(市)未足额安排中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xx-xx年县、区(市)投入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累计为435万元,个别县到xx年仍然没有安排中职专项经费,绝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生均经费,加之中职学校学生多数来自农村,贫困生占90%以上,中职学校基本上都是降低收费标准,大量负债使正在发展中的中等职业教育不堪重负。二是各县、区(市)30%城市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严重不足。xx年各县、区(市)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仅175万元,占城市教育费附加总额的2.1%。xx年全市仅有湄潭、绥阳等县按30%的城市教育费附加预算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由于资金投入的问题,导致多数职业院校规模严重不足,教学资源短缺,校舍破旧设备老化,现有的职业学校基础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已不能适应中职学校扩招和在校生规模增长的需要。部分职校甚至没有实训基地,办学缺乏吸引力。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学校,由于无法扩大基础建设规模,使扩招需求受到严重制约。
2.办学理念落后,办学模式单一,专业教师匮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一是部分职校办学理念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在专业设置、师资配备、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较为落后,自身发展主动性及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在办学模式上,部分学校没有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功能,未能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积极发展,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存在一定困难。三是在专业设置上,与地方实际和市场需求结合不够,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四是专业课教师不足,“双师型”教师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瓶颈。xx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150名专任教师,生师比高达28:1,其中“双师型”教师只有215人,比例仅占专业课教师的22.7%,与国家及省级标准存在很大差距。五是由于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审体系不适合中职教育特点,中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3.政府对职业教育统筹不够,职业教育资源分散、效益不高。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由于体制的原因,全市职教资源配置不合理,条块分割,布局较为分散,且各地为了各自利益,在招生、管理、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等问题上难以协调互补,办学效益难以达到最大化。
三、建议
(一)继续抓好基础教育。
1.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确保教育正常运转。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为主,非义务教育由国家、社会、个人多元化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对于“两基”欠帐等遗留问题,按照“市级统筹、以县为主、依法处理、分级负担”的原则进行解决。同时,按照“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分级负责,调整结构,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优先保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的要求,确保转移支付不少于50%用于教育,且要做到“一保四到位”。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如:乡镇要积极筹措教育经费,加大教育投入;村(居)根据自愿、量力、需要的原则,积极开展集资办学;学校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用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闲置校产必须由教育、国资部门采取竞价方式有偿出让,变现资金全部用于教育。
2. 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城乡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教育投入结构,教育经费投入应逐渐向农村倾斜,保证教育整体平衡,避免出现新的两极分化;保证必备的基本教学条件,将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各级政府投入的重点。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寄宿制工程建设和捐引资建校的力度,逐步消除新增破旧房。制定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发展规划,适当增加对两城区教育的投入,支持两城区尽快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城区中小学,以缓解目前入学困难的矛盾。市政府应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房产项目开发中,规划并留足教育用地,严格执行配套教育建设费征收制度,保证教育发展需要。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加强对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依法履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加强辖区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进一步核定教师编制并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在做好教师招考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各县、区(市)人民政府采取教师特岗等方式予以补充解决,新增教师应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加强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二)积极发展民办教育。
据统计,去年民办教育解决了我市67922人的义务教育问题,分担了我市“普九”就学压力。事实证明,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的必要补充,是我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在当前我市公办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公办学校“大班额”现象突出的情况下,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尤为重要。
1.制定民办教育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将民办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各类民办教育的布局规划、办学条件、生源、师资进行全面的统筹,制定民办教育的发展规划,引导民办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批民办学校,合理布局,保护合法办学,严厉查处违法办学,遏制恶性竞争。
2.加大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力度。认真落实《______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关政策,对民办学校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和师资上给与扶持,人格上给予尊重。加强对民办学校经费监管,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定将其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保障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在学生招生、收费发证以及管理方面加强引导,并切实解决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
3.强化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纳入全市教育系统统一管理。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建立健全教师人才档案,对民办学校的教师资格认定、招考录用、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社会保障、评先评优与公办学校实行同等管理和规范,解除民办学校教师后顾之忧。
4.加大扶持力度,促民办教育发展。对民办教育经费适当给予财政资助,政府应依法逐年增加对民办学校义务教育的专项投入,可考虑按全国生均经费予以补助,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办法,帮助民办学校解决贷款发展问题。鼓励民办学校多方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效益、求发展。
(三)重点突出职业教育。
国家教育“xx”发展思路明确提出:“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职高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推动以初中为重点的不同阶段教育分流,开展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基本形成适应市场需要,与劳动就业机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已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
1.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和统筹力度,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一是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充分发挥全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的积极作用,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二是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基础能力建设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县、区(市)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奖优罚劣。三是对县、区(市)职业教育发展,市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按照“一套班子、多块牌子、集中管理、分点办学”的模式,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如汇川区、道真县的多校合一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教育主办,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四是将全市职业教育校点布局统筹考虑,按照“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 “重点中突出重点”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全市职业教育建设规划,并抓好落实。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依法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督促各县(区、市)政府认真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按法定比例3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二是调整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提高中高等职业教育经费在本地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三是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投入职教经费的更多份额。五是坚持“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办学”的思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六是对各类培训经费统一规划,捆绑使用,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教学、实验、实训等条件,为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3.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中职教教师评审机制。职业教育对教师的需求有特殊性,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比例1:1或1:2配备,而“双师型”教师在当前更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市、县两级在解决公办职校专业教师编制问题上给予政策倾斜,可采取控制总编额,由学校面向社会、行业及企业针对市场需求,服务就业需要,灵活自主聘用专业课教师。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师资培养和培训形式,加大对职教中心现有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培训力度,完善教师实践制度,保证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或生产一线实践,力争到“xx”末,实现“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60%以上,省级重点职业院校占50%以上,其他职业院校占30%以上”目标。
4.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充分结合市县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适时调整,增强适应性,解决好“进得来、学得会、用得上”的问题。同时,我市职校也可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诚信合作、共育人才、共谋发展的理念,积极与全国较好的职校联合办学,借鉴别人好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适用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中学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针对下学期我们将涉及的课程《___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达到培养我们实践活动能力的目的,并让我们学会如何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学校让我们在暑假期间做调研。为此暑假期间我在家乡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xx镇xx中学做了关于该校的调研报告。报告主要着眼于xx中学的教育概况,涉及到该校的建校历程、学校发展概况、教师人数、学生人数概况、教师收入、学生学费以及出现的教育问题等内容,报告的重点是针对教育问题作出一些分析以及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 xx中学概况
(一)建校历程
xx中学,建立1958年,是三都县东片区唯一的一所中学,生源来自四乡一镇,1975年秋,学校开设两个实验班,1986年,学校被确定为xx镇实验中学,成为三都县东片区唯一的一所实验中学,1991年深圳烟草公司捐助40万元修建新的教学楼,所以改名为xx金叶中学,金叶象征着希望,代表着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1992年,学校的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1997年12月,学校被评为“文明学校” 1999年6月该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xx年10月,学校被评为三都县“先进集体”, xx年12月xx镇党委和县教育局党委共同成立“xx中学40年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开始筹办40年校庆活动事宜,xx年,学校被评为xx镇“特级实验中学”,xx年xx中学宿舍楼正式完工投入使用,xx年11月,综合楼建成。
(二)学校发展概况
xx中学是一所单设初中学校,坐落在xx镇古城的半山腰,背靠山,面朝太阳升起的方向,象征着希望,1977年4月,xx中学招入初一新生约220人,编成5个教学班,三都县教育局分别从xx镇各校抽调了20名教师支援学校,1980年9月,三都县所有中学重新归三都县委管理,同年9月,通过县教育局验收,食堂楼投入使用。三都县教育局领导来校指导工作,解决办学困难,全校师生齐动手清理平整操场,用了一年时间,将大山包、大水塘平整成操场,校内铺设水泥路,校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树木花草,新教学楼的建成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招进了大量新生,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校东侧二层教室楼教室被改为教工宿舍,解决了部分骨干教师的住房困难。
1982年9月招进6个班的新生,1988年学校进行目标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1991年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艺术节,1993年,学校举办了第三届艺术节,召开了校四届四次教代会,讨论并通过了《教职工聘用制实施方案》,1994年,学校顺利三都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学校工作督导评估验收,1995年12月,重建运动场,从根本上改变了校园面貌,完善了教学设施,1997年又被评为“三都县实验中学办学水平先进单位”,“抓艺术特色,促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课题结题,并通过省委验收,随着学校不断发展,学校正式确立了“激励学生成长,为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旨在创造一种学生在“激励中学习,在激励中成长”的育人环境,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xx年被认定为实验中学。
xx年8月,随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县教育局的帮助下,学校抢抓机遇,用先进教育理念引领全校教职员工,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
学校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37万平方米,绿化率100%,覆盖率40%;学校现有科学实验室5间,音乐教室2间,美术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劳技室、形体室各1间,图书室2间,藏书41,010册,生均24册,师、生阅览室3间;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各1间,多功能报告厅1个,微机教室2间,计算机215台;多媒体教室1间,移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3台,还配有校园电视网、广播网等;有运动场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3副。各类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教学仪器配备均达部颁ⅰ类标准。是一所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设施装备完善、办学行为规范、教育业绩显著的单设初中学校.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学校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激励学生成长,为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构建并完善了激励教育模式,并以此引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学校无论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还是在教育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德育和艺术教育基本形成特色,成为人民群众欢迎的示范性中学。
(三)教师人数、学生人数概况
学校现有班级共18个,学生700余名,现有教职工40余名,专任教师30余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30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37名,高级教师1名,中级教师12余名,优秀教师20人,骨干教师21人,优秀班主任8人,优秀青年教师10人,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优良、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四)教师工资、学生学费概况
该校教师月工资平均每月2500,刚进校的新老师1900余元每月,高级教师3700余元每月,中级教师2900余元每月,由于国家有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学生的学费问题得到解决,减轻了农村教育负担
二、 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
在校教师一人担任多科教学,教职工40余名,比较匮乏,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影响到教育的进度,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加重教师的负担,建校初期,教师仅有10人,后来在教育局的分配下,教师才逐渐增多,再加上一些优秀教师的外调,教师缺乏的问题还是严重,导致了教学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
(二)学生人数少
大部分学生都是老师下乡动员来上学的,有的是由于家境困难没有上学,有的是由于家庭的封建思想,不给女孩子上学,有的是因为家庭没有小孩,老人需要照顾,孩子不能上学,诸多原因导致大部分可以适合上学的孩子都不能接受初级教育,所以学生人数少,老师不得不下乡去作思想工作,动员学生来上学,在此期间教师很辛苦,不过在老师的动员下还是有不少孩子得到了上学的机会,学生人数也渐渐增加。
(三)教师工资低
三都县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多大发展,在教育上缺乏对教师的奖励,在这个贫困的地区,老师的工资也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虽然老师工作量大,但是工资一直都没有得到改观,有的好老师因为工作量大患上疾病,教师每天都吸食着粉笔灰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授知识,虽然工资低,但是老师们还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使得教学得到提升。
(四)百姓的思想文化水平低
由于当地百姓生活水平低,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受到愚昧封建思想的影响,所以没有意识到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导致了当地还是有很多孩子没有机会上学。
三、 对该校出现的教育问题作出的分析
教师缺乏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当地生活水平低,教师工资低,待遇不高,好教师向外面流动,给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学生人数少也是因为百姓的生活水平低,受到愚昧落后思想的影响,没有重视教育,只有靠教师下乡去动员,做思想工作,教师工资低是因为当地的贫困,生活水平低,处于山区没有可以发展开创经济的条件,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教育的发展,所以解决经济问题也是必要的,百姓的受教育程度低,受到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的指导,认为孩子接受不接受教育都不重要,所以没有让孩子去上学,老师下乡做思想工作后才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百姓思想的教育,把思想工作做好。
四、 通过这次调研自己得到的一些启示以及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我们国家的初级教育还需要更多的提高和改善,应该用科学的思想指导百姓,让他们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国家要发展,教育就得抓好,但是教育的发展也需要经济的支持,所以中心还是在经济上,只有百姓的经济水平提高了,才能更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当今,教师资源也慢慢开始缺乏,很多人都不愿意当教师,所以国家对就读师范学校的学生减免学费,并且还进行一些补助,就是为了抓教育,但是人们的主导意识里觉得教师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工资低,教师的地位不高,所以很多人都不愿当教师,在这一点上,人们的意识对教育产生了影响,再加上现在国家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人们的许多错误意识,拜金主义等等都导致他们走上了不正规之路,即使那些贪官也是受过教育的,但是他们还是贪污了,这也说明着他们经不起诱惑,还是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意识,所以国家需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虽然这些工作不容易,但是只要想方法解决并且实施贯彻了也会有些改善的。
对此问题的出现我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实行“金塔型教育”先从高层开始,慢慢普及正确科学的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___思想,结合实际出现的问题想好解决的办法,对百姓也要普及这些思想,最重要的还要解决国家的经济问题,经济的发展决定国家的发展,国家应该努力发展我国的产业,把我国的产品推广到国外,加强政府的管理工作,下发资金支持教育,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不以环境为牺牲的条件为前提,支援贫困地区,提高对教师的待遇,只有解决好教育问题,国家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应该往长远的方向看,解决好眼前问题,一面抓经济,一面抓教育,并且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完善学校的设施设备,加强素质教育,重点问题及时解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看待这些问题,各个击破,普及科学的思想,贯彻科学正确的知识。
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自治区西部,1976年建市,面积1754平方公里,辖**、**、**三个区,全市总人口50万人,有蒙、汉、回等25个民族。经过近50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改革、调整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主体,第三产业和城郊型农业相配套的经济格局,地区特色经济的框架初步形成,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xx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6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00元,分别增长15%和17%。
截止xx年底,全市有学校、幼儿园168所,在校生84256人,教职工7598人。其中:公办学校、幼儿园67所,在校生70292人,教职工6246人。
二、**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成效、经验
**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47所,其中:初级中学17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15849人,专任教师1480人;小学30所,在校生30593人,专任教师234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2人。
全市下辖三个区,没有旗县,农区面积与人口很少,且已完全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了农业户口,农村学校基本已经融合到城区,学校建设管理与城区学校完全执行相同标准,不存在城乡差异。
办学体制上分三区、市直属四块,民族义务教育(1所蒙古族中学)和特殊教育(1所特殊教育学校)由市直属管理,其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归三区政府管理,实现了以区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顺畅,责任明确,工作有序,发展良好。
**市党委、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再加上多年来经济状况较好,全市义务教育整体水平较高,均衡状态良好。1996年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盟市整体'普九'达标;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消除了农户籍,整体改造了农村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一体化标准、一体化管理。率先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一直能够享受同等待遇。近几年,经过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条件及校园环境整体上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校际间差距基本上得以消除。目前正在推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学校设施设备配备,将整体上提升义务学校装备水平,实现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
师资队伍整体良好。由于市区人口较少,居住集中,全市设立一个教师培训中心,教师培训从机构、制度、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常规继续教育培训、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及分职能分类别的培训均成为常态化,每位教师均能及时得到充电、提高。按照隶属关系,市直及三区每年都有计划地引进新毕业大学生及优秀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并注重加强相对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师队伍梯次连续,结构合理,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结构。根据实际,出高薪聘用部分名优校长,为薄弱学校增添力量。此外,各区还积极探索内部调整机制,制定激励性政策,调整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经过几年的努力,应该说全市师资队伍水平在地区、校际间是均衡的。
注重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国家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下力气治理有关招生、收费、教学等行为。彻底消除了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重点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均实现了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强化学籍管理,规范'小升初'分配手段和程序,遏制择校现象也有明显成效。所有学校均能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按学科配齐各教师,学生的入学机会,升学机会均相对公平。同时积极探索实施改革,支持薄弱学校发展,近几年实行的将一部分高中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的改革措施,对促进薄弱学校的提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市整体现状看,地区、校际间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课程实施、升学机会都应该是均衡的,但是,偏失的质量观和盲目的择校观制造并助推着教学质量校际间的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城市改造,城区居住区出现收入层次和文化层次群体差别,收入和文化层次较好居民区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基础较好,其片区学校学生成绩就好一些,客观上造成了学校质量差别,这些学校就成了群众极力择校的热点,择校又为学校间质量从舆论到事实差距的拉大,超了助推作用。尽管采取了许多遏制择校的手段,但由于人际关系复杂性,择校现象仍然很热。目前,全市核心区内2所初中和3-5所小学择校热现象比较突出。
四、对策和建议
1.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了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省级政府统筹的体制后,对推动义务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义务教育现状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各级政府的责任。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分担比例,各级政府制定政策的权限。特别要强调顶层设计,对长期难以解决的,地方各级政府及基层群众认识不统一的,关系到教育大局的,一定要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统一政策,标准等,如,义务教育质量的标准,义务教育均衡的标准,经费投入的标准,甚至包括考试测试标准等。
2.要强化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强调令行禁止。有关中小学生减负、规范办学行为等规定政策已很明确,而且无疑是正确的,由于执行不彻底,基层仍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讨论,广大家长群众认识一直提不高,各地学校执行政策一直不完全到位,学生负担仍然很重。
3.教师职称制度需要调整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聘分开'后,本意要激活分配制,打破论资排辈的固化局面,但由于操作难度过大,各学校无法通过考核自行聘任职称,仍然处于固化局面,不能以此调动职工积极性,出现了有些地区干脆不开展聘任,导致大量评上职称的无法聘任,而有些条件好的地区放大聘任职数,降低难度,又回到按资历聘任的老路,而且出现了地区间教师待遇的不均衡。这一问题需要从顶层上研究解决。
4.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是国家保障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但对城市既没纳入保障范围,也未做公用经费保障的政策规定标准,由于各地城市的财力不同,重视程度也不一致,城区间存在经费水平不均衡,甚至出现城市不如农村的经费水平。
二是投资结构上普遍存在不合理。多注重房舍、校园建设,对内部设施设备的配备,更新注重不足,需要做好政策规定,对设施设备投入要加大,并对地方政府提出要求。
三是对区县一直以'第一个增长'即,'财政对教育的增长比例高于地方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增长比例'的标准与要求已经不尽合理,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忽高忽低,而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应该稳定增长。应该研究调整更细更具体要求。
四是应大力推行学校公用经费科学预决算制度。目前按生均标准拨付经费,人数少的学校显然会因生均成本高而欠缺,应推行地区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持一定值的基础上,按学校运行成本给予预算安排的制度,保证各学校经费公平,有利于促进均衡发展。
第2篇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xxx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全市面积2274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其中民族乡3个),5个街道办事处。居住着34个少数民族。xx年底都匀市总人口482618人,少数民族人口340560人,占总人口的70.6%。其中,苗族人口74949人,占总人口数的15.5%;布依族人口205017人,占总人口数的42.4%;水族人口35871人,占总人口数的7.4%。
都匀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地域和交通闭塞等原因,这些民族文化一直处在相对封闭状态。目前,这些具有鲜明的民间性、地域性、民俗性、娱乐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节日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文化、歌谣文化、舞蹈文化、祭祀文化、语言文化、戏曲文化、体育文化、建筑文化、医药文化、农耕文化、民间文学、工艺美术以及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等民间文化生态系统仍保存得比较完整。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多元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都匀市民族民俗文化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外来文化冲击,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在激烈地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空间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为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都匀市市委、市政府除了抓好民族民俗文化遗产的申报、举办一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以外,积极主张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以保证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
为支持和做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都匀市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编印了一批教学教材,如xx年编印的《苗文课本》、《水书教材》等。xx年,为丰富教学内容和满足教学的需要,并结合自身教学特点,重新组织人员编印了一批新教材,如《苗族双语教学课本》《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等。纳入教学内容的主要有:苗族、水族两种民族语言文字,苗族大歌、古歌、酒歌、飞歌等民族民间歌谣和戏曲;芦笙制作,古法造纸,蜡染,挑花,刺绣,剪纸,绘画,泥哨等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芦笙,芒筒,铜鼓,木鼓,琵琶,唢呐,木叶等民族民间乐器演奏;苗族芦笙舞、木鼓舞、铜鼓舞,板凳舞,瑶族长鼓舞,竹杆舞等民族民间舞蹈;苗族踢毽子,斗陀螺,荡秋千,以及龙舟表演等民族民间体育;此外,各民族的历史、地理、医药、服饰、饮食、习俗、礼仪、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民族风情等也是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内容。
通过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都建立了民族文化歌舞表演队,并在市级、州级乃至全国性的大型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开展,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众多新闻媒体对此工作的关注。xx年9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新闻部“新闻联播”栏目记者到奉合民族小学、阳和中心学校进行采访拍摄民族文化进校园相关工作情况,并于xx年10月2日在央视新闻联播“祖国经典”栏目专题播放水书进课堂实况。同时《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对奉合、阳和学校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做了详细报道。都匀市民族中学xx年118名学生参加省艺术、体育高考学科考试,术科进线率高达95%;xx年都匀市选送的少数民族合唱《踩鼓舞》、舞蹈《芦苼场上》,芦苼独奏《火车进侗乡》分别获全省第三届中小学艺术展表演类一、二、三等奖,xx年3月该校学生李豪又获“金芦苼”首届国际民族吹管乐大赛芦苼组优秀奖。xx年11月3日“全州中小学少数民族原生态歌曲大赛”在都匀市会展中心举行,都匀市坝固中学代表队荣获一等奖,如此等等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些都是我市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后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小学、中学、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等多所各级各类学校相继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学工作,约占全市学校总数的20%,共创建了市级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8所,其中:中学4所,小学4所,通过逐级建立重点示范校,以达到在全市全面铺开的目的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点:
一是经费不足。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有教学器材、服饰道具,要购买这些教材道具,则需要大量资金,由于都匀市经济占黔南州经济总量比重小、经费困难。加之省、州每年下拨的民族教育专项资金有限,且有一半是用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虽然很多学校的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热情高涨,但是苦于教学资源的不足,导致许多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只能小打小闹,无法按照高标准、高要求实现大范围、大规模的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二是师资力量缺乏。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学校没有专门从事民族民间文化教学活动的教师,少部分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由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爱好和专长的老师进行兼职教学,绝大部分的学校都是聘请民间艺人进行教学,这不仅给学校带来经费上的负担,而且教育活动也不够规范,效果不够理想。
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无疑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建议:
1、增加经费投入。省人民政府要切实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xx〕2号)提出的“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尽快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模式。把‘三州’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旅游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精神落到实处,在省级财政预算中单列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专项经费并逐年递增,切实解决各学校教学所需的经费问题,保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开展。
2、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一支高素质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是做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的保证。要大力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和贵州民族大学开办民族文化进修班,专门招收民族地区学校和民族学校中有一定爱好和专长的老师进行培养,毕业或结业后回到原学校担任民族文化教育专职教师;二是出台对肯学习、肯钻研并具有民族文化专业知识大专以上毕业生的招录优惠政策,使这类人才能进到学校从事民族文化教育工作,使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取得最大化的效果。
3、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往往保存在民族民间艺人的脑海中,而这些艺人年龄都已偏大,一旦他们离世后,民族民间文化将不复存在。因此建议,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各级财政每年列出专项资金,组织人员对民族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并建立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库,使之不至于消失,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开展教育活动。
第3篇 农村小学教育调研报告
我在农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研。本次调研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研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
一、调研的目的、意义以及调研方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普遍推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对此老师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为了找到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向有关部门、有关人士发出呼吁,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研。本次调研以走访调研及问卷座谈的形式为主,走访了八个中小学,调研了小学生25人,初中生34人,老师及校长19人。通过调研,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并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看来,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是从调研情况看,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共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
(3)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研中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4)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调研发现,相当大数量的教师对生活表示不满意(51.8%)和比较不满意(7.8%),感到压力很大。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不合理的农村教育编制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二)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谁都清楚高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生存。面对动辄下岗走人的内部管理体制,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感觉压力很大。(三)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谈恋爱的越来越多,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另外我发现,还有几个关于教师较为集中的问题是:(一)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以致走访的几所中学几乎都没有高级教师。(二)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3.学生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思考
在调研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生的学习目标大部分是家长、老师压出来的,成绩认可高,重视分数的达80%。在所学课程中,选择英语最薄弱的学生比例最高,占了47.67%。然而对于你想如何提高这一问,我原先设计了自己复习巩固,请家教,参加培训班和其他四个选项,结果有56.3%的同学选了其他,询问后发现学生们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长指导,向同学、老师请教等等。调研表明,46.1%的农村学生在平时能努力学习,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农村学生平时学习没有规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学习来应付考试。
通过和学生们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但由于59.3%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4.家长问题
在回答你觉得所在地区教育状况如何的问题时,75.36%的家长选择一般,5.8%的家长认为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当地教育状况并不满意。如栾卸村,拥有生产康必得的集团公司,当地农民收入较高,但由于很多家长不满足于当地教育,就将孩子送往城里上学。
当问及您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了解程度时,只有17.5%的家长表示很了解,而选择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对孩子学习上关心程度时,却有58.75%的家长表示很关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对孩子在校表现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说对孩子学习很关心呢?对此我询问了部分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即是对孩子学习关心的全部表现。
对家长问题的一些思考:
(1)家长没有家教意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
(2)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3)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考出去将来出息会大一点,将来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调研却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调研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主要抓以下几点:
1.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2.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是从调研情况看,在我们当地,学生家长及教师对此却不以为然。原因还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紧密,就业渠道不畅。调研中一位校长说到,他曾经去青岛考察过,青岛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的都是紧缺人才,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职业教育很受欢迎。因此实行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农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3.解构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
私立学校应该是一种补充、激活农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们当地农村,私立学校几乎没有。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独家经营,始终处于老大地位,传统、封闭、死守教条,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切实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解决农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颈问题,缓解升学的巨大压力。
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达1.6亿。然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反而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在沙河农村,虽然绝大多数家庭通过各种途径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数孩子因家庭贫困,未圆上高中、考大学的梦想。现代社会倡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这些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们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助他们圆自己的读书梦想!我呼吁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的迫切性,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中小学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调研报告范文
第4篇 党员教育调研报告
近年来,xx县认真落实《xx省贯彻20xx—20xx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全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显著。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打造特色工程,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载体支撑”
一是实施村(社区)党员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村级经济发展、全民创业和“三来一加”等工作,在县委党校和县农广校对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进行全员轮训,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利用现代科技学习实用科技知识,走上创业致富路。二是实施优秀党员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支持优秀领导干部参加学历提升培训,结合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实绩考核,选派实绩突出的乡科级领导干部参加党校及高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学习费用由县财政扶持。同时,鼓励40周岁以下、年度考核排名居单位前列的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经单位推荐和组织部门批准的,学费的85%将由所在单位给予报销。扶持优秀村(社区)干部参加大专学历教育,联合县委党校和电大设立农村行政管理大专班,学费按县乡和个人6:3:1给予补贴扶持,目前,已有106名村(社区)干部报名参加了学习。三是实施“新三通”工程。xx年,xx县所有村(社区)全部实现“新三通”(行政村通光缆,自然村通宽带、通有线电视);把远程教育新平台建设纳入xx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172万余元为全县514个基层远程教育站点配发xx先锋综合服务平台机顶盒、高清投影仪等学用设备,农村信息化载体实现全面“提档升级”;加快党员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利用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和xx党建网建立“xx县党员干部网上学习中心”,提供理论专著、政策文件、课程视频、领导讲话、交流课件等资料方便党员干部开展在线学习。
(二)开辟实践课堂,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练兵平台”
一是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对农村及社区居民中没有职位的党员,采取设岗定责等办法,赋予职责,为其创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条件。贤官镇赵集村为19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使无职党员找到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二是创新社区党员双重管理。自xx年以来,xx县就开展了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双向争优”活动,全县1.47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义务服务。建立“党员义务奉献日”长效活动制度,将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作为党员义务奉献日,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双向争优”升级版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党员服务群众进社区管理考核的意见》(沭组〔xx〕81号),每年11月份组织考核,推动在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引导企业党员岗位立功。在非公企业中积极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技能、小建议、小课堂”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小”竞赛活动,引导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和创建“共产党员先锋岗”、“共青团员示范岗 ”、“巾帼示范岗”等党群共建活动,采取亮明党员身份、划分责任区、挂牌服务等方式,引导企业党员勇于接受“急、难、险、重”任务,率先垂范,展风采。近两年来,全县共命名各类示范岗150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368条,开展技术革新44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913多万元。四是搭建流动党员反哺平台。积极探索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通过建立健全信息管理机制,为流动党员“建家”;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机制,让流动党员“顾家”;建立健全全程帮扶机制,助流动党员“兴家”等做法,充分发掘广大流动党员现有的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人际关系资源,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引导就业,想方设法为流动党员发家致富、回报家乡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据不完全统计,xx年全县共有1500余名流动党员返乡创业。
(三)推进阵地建设,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后勤保障”
一是推进村级活动阵地建设。xx年,xx县财政投入3600万元对全县179个面积低于200平方米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新建。今年,xx县通过财政拨付、对上争取,累计投入1200余万元对36个面积低于300平方米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新建或改扩建。建成后,全县所有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全部达到省规定标准。二是推进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20xx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党社联建”、“政社联建”精神,定期召开会办会,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功打造出东园、任巷、中心三个服务综合体示范点,并总结探索出“东园模式”,为全县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上半年,xx县专门召开了全县“党社联建”、“政社联建”工作推进会,总结推广社区“党社联建”试点经验成果,采取“立项交办、分类指导,重点打造、全面推进”的思路,大力推进“6+x”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正在建设第二批社区服务综合体。三是推进“两新组织”党群活动阵地建设。一方面,在非公企业中,采取县纪检、组织、工会等部门具体指导,基层党组织具体负责,按照“资源共享,一室多用,制度上墙,文化共建”的工作思路,新建党群活动阵地134个,努力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成立中共xx县城市商圈委员会,并依托久盛百货商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提升商圈服务功能。目前,城市商圈党委覆盖城区内三产非公企业1659户、个体工商户5030户,从业人员近3万人,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14个,党员211名。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调研中发现,xx县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经过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总体上看,已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少数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领导不力,不重视开展教育活动,有时虽然作了安排,但效果不理想,流于形式。从党员自身来看,少数党员党性观念不强,加之农村外出务工党员多、留守在家少,出现了“人员难集中、教育难开展”的问题。
二是培训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据调查,基层党组织由于师资队伍较弱和经费较少,多数培训还是以开会为主,常常是读读文章,念念报纸,没有联系工作实际,引导党员进行深入思考,推进学习培训的深化,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查中发现,一些单位学习培训的随意性很大,学什么、怎么学没有明确规定。基层党组织虽然都有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安排,但有少数单位不注重培训后的跟踪管理和培训效果评估,在检查时只看次数是否完成,不看内容是否实际,不看成效是否明显,以致于培训流于形式。
三、思路及对策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严肃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由于基层组织工作负责人流动性比较大、部分人员疏于学习业务或责任心不强等种种原因,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严肃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为此,计划采取对全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所有组织工作负责人进行一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务辅导,提高对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视。此外,将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为考核基层党(工)委党建工作的重点指标,加以推进落实。
(二)结合实际,因材施教,进一步拓展党员教育培训方式。要实现党员教育培训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改变过去以政治理论、党的知识等为主要培训内容的灌输性教育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实行开放式教育培训。如发挥全民创业示范培训基地和全民创业园的作用,把课堂搬到基地里,把“土专家”、“田秀才”请进课堂,“现身说法”,传授致富经验和技术,对农村党员进行实用致富技术培训。要实现由传统化向现代化的转变,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它快捷、方便、灵活、实用的优势,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如针对外出党员流动性强、地址变化频繁、联系方式多变,教育培训难度大这一情况,开通“流动党员手机报”、“流动党员qq群”以及通过宿迁市“党员e家”平台,发布党的知识、热点新闻,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进一步丰富党员教育培训内容。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科学的创新教育培训内容。首先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既要帮助基层党员打下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又要选择那些与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密切相关的内容重点学习,提高他们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突出科技和实用技术的培训,突出农业科技、最新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等。通过扎实有效的学习培训,使全县农村党员普遍掌握种养殖、手工技能等实用技术,使城市社区党员掌握实用技术和职业技术,解决好致富和就业的问题。
(四)建章立制,强化保障,进一步激发党员教育培训活力。建立经费保障机制,通过上级财政拨付、乡镇税费返还、个人自筹等渠道,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基金,切实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把党员教育培训情况与基层干部的提拔使用、评先选优、年度目标责任挂钩。结合实际,开展以奖促学、以赛促学活动,对综合素质高、带动效应强的农村能人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其致富事迹,发挥身边模范党员的示范、辐射作用,营造思发展、求富裕、奔小康的氛围。
强化党员教育管理调研报告
完善体制 创新机制
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广大党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管理,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各级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市积极探索新途径、创新新方法,从思想教育入手,夯实基础、提升素质、创新特色,走出了一条适合党员特点的教育管理之路,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基本实践
1、创新方法,着力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
教育形式突出“新”。近年来,我市根据党员思想实际,设计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双学”、“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田”、“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党员挂牌上岗”、“党员活动日”、“党员结对挂钩”、“党的温暖进万家”、“党群共富”等活动,并连续18年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创优争先”活动,连续14年开展“为党增光辉”主题系列活动,连续25年坚持每年对农村党员进行一次冬训。今年,我市又在全市党员中兴起学习贯彻“xxxx”重要思想新高潮,继续开展“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大讨论,在机关部门党员干部中开展创“四型机关”(学习型、服务型、规范型、文明型)活动,进行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教育党员进一步弘扬新时期**精神,增强实现“两个率先”和“一个追赶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营造党员立足本职、开拓进取、比奉献、争先进的良好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手段突出“活”。我市针对农村党员分布广难集中、流动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建立健全了党员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电教网络,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构筑了党员思想教育体系;开通了**党建网,及时传送党建工作新信息,加强与党员的联系和沟通;开展了“党员教育在基层”电影放映活动,每年在乡镇、企业、学校、社区放映100场次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和实用技术科教片,为全市党员教育开辟了新渠道。
教育内容突出“实”。我市在党员教育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实效”,在机关部门开设了周末课堂,举办了英语300句和办公自动化培训,着力提高机关党员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在基层党员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努力帮助党员干部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的致富本领,做学用科技、带头致富、带领民富的带头人,做带头再就业、带领再就业的引路人,确保党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落伍、不掉队,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几年来,先后举办了37期学历班和400多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党员干部4万多人次,其中2275人获得学历证书,3700多人获得“绿色证书”,2万多人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广大党员学以致用,不少人成为了当地种、养专业户、示范户和企业的技术骨干,并把实用技术传播到村、辐射到户,带动群众一起致富。目前,全市已建立省级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2个,扬州市级示范点8个,培植县级党员科技示范户57个,有731名党员成为种、养业大户,759名党员成为农民经济人,带动了6725名群众致富。
2、健全机制,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我市在党员管理上,着力把好三个环节,提高党员队伍 建设质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
一是严把“入口”。坚持发展党员的“十六”方针,认真制定发展党员阶段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上,以乡镇和部门基层党校为阵地,强化培训和教育,从源头上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先后推行了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把“入口关”。xx年至今,全市共有36名发展对象在公示中收到群众反映,经调查核实后,有24人被认定不具备发展条件,未予发展;有10名预备党员在转正公示中收到群众反映,7人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2人延长预备期;有一个乡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违规操作,查实后,给相关责任人实施了党纪处分。
二是管好“口内”。坚持和规范组织生活制度,并不断推动党员管理制度创新。在非公经济党组织中推行党员思想汇报谈心会、党员议事会、党企沟通会和党员技能课新“三会一课”制度;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的特点,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暂行办法》,按行业成立了19个流动党员活动管理站,对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在市级机关和服务窗口推行党员挂牌上岗制度,让党员亮出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各基层党组织还普遍建立了党员谈心谈话制度。
三是疏通“出口”。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机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永葆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xx年,推广菱塘回族乡民主评议党员“两票双评”的做法,提高了民主评议党员的质量。二年来,全市共有148名党员在民主评议党员中被评为不合格党员,基层党组织共发出限改通知书16份,警示通知书34份,有47人经过教育有了很大转化,2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14人被撤销党内职务,2名信教党员被劝退,32名党员被除名,有力地保证了党员队伍 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夯实基础,不断拓展党员教育管理的平台。
基层党组织是党员教育管理的主体,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我市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党员 的教育管理。一是加大经济薄弱村党组织的帮扶力度。两年共帮扶28个经济薄弱村党支部,培养选拔了196名“双带型”村支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增强。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建立村企合一支部43个,村镇联建支部19个,在部分乡镇探索按行业、产业调整党组织设置,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二是突出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职能。全市2475家非公企业中,有165家独立建立了党组织、33家联合建立了党组织,186家非公企业党组织关系挂靠农经保障中心、企业管理服务站、个私协会和所在村党组织;对员工人数在25人以上,只有个别党员不具备建支条件的非公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党员的教育管理。全市共从乡镇中层以上干部中挑选了162名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使党组织的管理触角触及到了每个党员,扫除了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盲区”。三是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建设,强化社区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的职能。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城区24个居委会重新调整为15个社区,相应成立了党组织,配备了专职党务干部,制定了社区党建工作制度,各社区党组织普遍开展了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使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了较大起色。
二、主要问题
党员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市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创新了不少做法,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仍然层出不穷。
(1)少数党员的政治意识有所弱化。市场经济的二重性对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冲击,少数党员市场观念、商品观念、利益观念日趋增强,金钱至上、个人至上、利益至上,重利益轻理想,经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蜕化变质;还有少数党员精神颓废,丧失理想信念,陷入了宗教、迷信、甚至歪理邪说的泥潭。xx年我市有99名党员受党纪、政纪处分和刑事处罚,比1995年增加了2.5倍。
(2)部分党员的党员意识有所淡化。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的不断加大和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外出经商、打工的流动党员越来越多,流动频率越来越快,据调查,全市共有2300多名党员常年在外经商、打工,由于受空间和工作性质的限制,绝大部分党员不能经常回乡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不少党员不仅不主动与所在党组织联系、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及工作情况,甚至连党费也懒得交,忘却了自己的党员身份。还有一部分下岗职工党员,失落感强,抱怨饭碗没有了,生存都受到了挑战,还要组织关系干什么,既不愿主动参加流动党员活动管理站组织的活动,又不愿到社区报到,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成为“口袋”党员。少数非公企业党员雇佣思想严重,重经济效益、轻政治追求,对参加正常的组织活动认识存有误区,认为效益最重要,参不参加组织活动无关紧要。
(3)少数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少数党员理想信念淡漠,宗旨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人云亦云,甘当群众尾巴;还有少数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疏远,只顾自己致富,不想为群众谋利,甚至与群众争名争利。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农村党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作用偏弱、人数减少的问题,农村老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已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个棘手问题。
(4)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一是农村党组织设置不够合理,党员数量多、人员分散、流动性大,加之受活动场所的限制,组织活动难开展。二是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不高,党组织的覆盖面偏窄,影响党员教育管理的效果。三是社区建设起步晚,党建工作有待加强。全市15个社区党支部,有3个是独人支部,有2个社区靠租房办公,党员活动的场地有限,15个支部书记中有6人没有从事过党务工作,绝大多数党支部书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党务工作培训,对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思路不够开阔、方法不够多。
(5)发展党员的源头不足。年龄轻、文化高、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人纷纷外出经商打工,企业临时用工比例增多,流动性增大,从而导致了培养发展对象的源头不足,发展生产一线、青年、妇女入党的难度加大。发展青年党员源头不足,又导致党员年龄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从调查情况看,许多农村支部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支部活动缺乏生机和活力。
三、思考与建议
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检验党组织是否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志。党的三代领导同志一再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加强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管理,要与时俱进,针对新情况,拓展新思路,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要针对党员的分布、流向和职业特点,着眼于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成效。
1、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提高党员素质,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走在时代前列。理论是思想的先导,在党员教育中,首要的就是要强化理论武装工作,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xxxx”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其次,要坚持学理论与学实用技术相结合,着力提高党员的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体现在思想觉悟上,而且要体现在业务专长、致富能力上;不仅要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成为所在工作岗位上的业务骨干,成为带头致富、带领民富的中坚,成为带头再就业、带领再就业的先锋。再次,要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锻炼,增强宗旨意识。党的xx大报告指出:“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已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教育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甘于吃苦,乐于奉献。要教育党员在复杂的环境面前,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潮的侵蚀,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2、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激发广大党员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员教育管理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党的“三个先锋队”性质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最经常、最基础性的工作。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和“xxxx”的要求,加强新时期的党员管理工作。一是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规范作用,要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制度,并根据新的实践加以完善、改进和创新,使每个党员都始终保持“党员意识”和“先进意识”。二是要认真设计载体,创新党组织活动的方式和内容。要给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总结推广多年来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创优争先”、“为党增辉”、“党员示范岗”、“党员联系户”、“党的温暖进万家”、“党群共富”、“三争”等活动形式,并使之更完善、更富有特色,更好地促进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三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流动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档案,发挥家庭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家庭与流动党员保持不间断的联系,建立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不定期联系制度和流动党员定期汇报思想制度,抓住流动党员回乡探亲的有利时机,主动登门了解流动党员在外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和思想情况,及时传达党组织工作信息,组织回乡流动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始终将流动党员纳入组织视线之内。对下岗职工党员,要多引导、少说教,多理解、少苛求,要把主动关心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学习一技之长,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原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要加强协调和衔接,及时主动地帮助下岗职工党员接转组织关系。
3、要坚持党员标准,做好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壮大党的力量。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源源不断地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壮大党的队伍,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和分布,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这是完成党的庄严使命的现实需要。要针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拓宽思路、创新办法、强化培养,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上,加强对党员后备队伍的培养,变过去被动地等人申请为主动积极地宣传引导群众向党组织靠扰,相对缩短自然成长期,为发展党员备足源头活水。要突出在生产工作第一线、知识群体、青年和妇女中做好培养、发展党员工作,壮大党员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要加大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要按照“着眼长远、立足教育、重在培养、个别发展”的要求,继续做好中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以及他们步入高校或走向社会后继续教育、培养的衔接工作,引导中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扰,把条件成熟的青年学生适时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
4、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保持党员队伍的纯结性。党员教育管理,要坚持思想教育与组织处理并举,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处置,两手抓两手硬,以净化党员队伍,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一是要加强对党员的监督。监督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形式,要把对党员的监督延伸到8小时之外,扩大到群众,覆盖到工作、生活、学习的全方位。二是要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对违反党纪党规、形象不佳、在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中被评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党员,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教育,帮助其剖析思想根源,指出问题与不足,落实整改措施;对态度不端正,认识不深刻的党员,一律劝退;对丧失党员条件,劝而不退的党员,坚决予以除名,以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5、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员教育管理质量的好坏。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总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模式。根据区划调整后党员数量变化的实际,提升基层组织层次,打破原有区域界限,按行业和产业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继续推行村企合一、村镇联建模式,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效能。要积极探索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活动的新途径。对已建立党组织的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对未建立党组织的,切实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要在非公企业中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壮大组织力量,理直气壮地开展党的活动;要创新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围绕企业发展开展党的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努力构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体系。把握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趋势,努力构建适合我市特点的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居委会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党员自主教育为主体、社区内其它基层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并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联手共育,推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关于加强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
我们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也是一个走过86年悠久历史有着72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聚集了大量的一代又一代久经考验、出生入死、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党员,为国家的解放、建设、繁荣美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许许多多的党员同志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年龄增长离退了下来。但他们始终对党怀着最真挚、最深厚、最朴素的感情。多少人发自肺腑的感慨“我把党来比母亲”。
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离退休党员逐渐增多。离退休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关心好、照顾好离退休老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夕阳”作用,已成为当前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课题。xx曾批示:“老同志作为干部虽然离退休了,但作为党员永不退休,还应从政治上关心老同志”。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妥善有序地管理教育好离退休老党员,是我们应该肩负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
一、离退休党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人员数量增大。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离退休老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离退休老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已达18.8%。以潼南县为例,离退休党员3497人,占全县党员总数12.2%。党员基数大,所以离退休老党员数量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
2.思想放松,党性观念淡漠。总的看,绝大部分离退休老党员仍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继续维护、关心、支持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发挥作用,奉献余热。但是,也有少数离退休老党员不再追求进步,不再自觉主动学习和参加组织生活。“工作退休、思想滑坡”的现象严重;有的离退休老党员不爱学习,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建设妄加评论,对党内的一些违纪违法的人和事道听途说,夸大其词,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和形象。
3.自我要求降低,纪律约束松弛。前不久,我们组织的老党员现状及愿望1000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个别离退休党员不参加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包括党课教育、支部活动等(约占3.2%);一些老党员把交党费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负担,为了少交党费,要求把组织关系转往街道社区或农村(约占16.5%);有的甚至半年不交党费,个别的还有退党的想法。
二、离退休党员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个人方面。一些离退休老党员有松懈思想,认为自己为革命、为工作兢兢业业,奉献了大半辈子,到了离退休下来的时候,认为自己什么都退了,因而不愿接受思想政治再教育,对党的活动和地方建设不关心、不热情、不参与。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离退休党员身上,但影响不可低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2.组织方面。一些基层党组织对离退休老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离退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可有可无,与离退休老党员联系少,沟通少,存在着“一重一轻”的倾向,即重视对在职党员的管理、监督、教育,而轻视忽略对离退休老党员的管理、教育、服务。究其原因是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四难”。一难是对离退休党员不好提要求。老党员都是老同志,赋闲在家,年事已高,不承担具体工作,对老党员个人不好提要求;二难是对离退休支部布置什么任务不好掌握,因此工作要求普遍较低,基本上能管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三难是组织学习活动难,由于大多数老党员居住分散,老弱病残,信息联系沟通不畅,很难组织集中学习和集体活动;四难是经费欠缺、保障无力。由于经费特别困难,基层党组织往往是“有心无力”手长衣袖短,无法解决离退休老党员的具体困难和活动经费。
3.制度方面。主要是党员分类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健全。针对离退休党员数量大、分布广、流动性强的特点,对一些离退休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的处理制度,对离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对离退休党员的激励和表彰制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离退休党员教育与管理的对策
一千多年前,文滔武略的一代英雄人物曹操曾写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激情诗句。杨闇公烈士也曾有“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豪言壮语。廉颇、赵云、黄忠更是家喻户晓的横刀立马、拼杀沙场的老英雄模范。离退休老党员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他们也曾朝气蓬勃,雄姿英发,指点江山,激扬文,经过风雨的洗涤和岁月的沉淀,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如何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是我们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一)提高认识,真切关爱,动之以情
1.要真正重视。各级党组织要提高认识,加以重视,真正认识到做好离退休老党员的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突出环节。要根据离退休老党员居住分散、部分党员高龄多病、行动不便等特点,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加强对离退休老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由于离退休老党员曾经在国家和党的建设事业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其结识面广,有的原来还是领导干部,他们往往在人民群众中和社会各届有较大的影响力。如何调动和发挥老党员的积极性和榜样作用,进而带动其他老同志发挥“夕阳增辉”作用,这将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建立激励机制,在“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活动时,要扩大离退休老党员的参与面、表彰面,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和肯定。
2.要真情关怀。___和中央领导提出要切实关心爱护党员和基层干部,特别是要帮助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要在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目前,正在实施和逐步完善的党内关怀制度正是一个真情关怀老党员的重要举措。在节庆日去看一看离退休老党员,离退休老党员在生病住院时去慰问一下,离退休老党员有困难时去帮扶一下,这些都是离退休老党员所盼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举手之劳的事情。要建立慰问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节假日慰问老党员制度。成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期、定人去探视慰问老党员同志,特别是老党员病逝身故时,能以组织的名义送一个花圈,对家属表示慰问,这对逝者是一个莫大的缅怀和肯定,对生者更是一种激励和感动。
3.要真心爱护。各级党组织要真心爱护,倍加体贴离退休老党员。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创新载体,让他们发挥余热有舞台,弘扬党的光荣传统有继承,做出成绩有肯定。要建立帮扶机制,要逐步建立老党员之间、在职党员干部与贫困老党员之间的对接帮扶制度。对生活困难、身体有病的老党员要特别提供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帮助。
(二)加强教育,严格管理,晓之以理,不断提高离退休老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加强新时期新形势下离退休老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和不可放松的工作。各基层党组织要注重改革创新,使老党员的组织生活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并在活动中达到教育和提高的目的。
1.改进方法。变过去的读读报纸、摆摆龙门阵为政治思想引导式,国家大事、地方建设讨论式,单位工作、社区活动参与式,以成功的事业去鼓舞人,以先进的典型去激励人。特别是要在老党员中开展寻找光荣感的思想教育,讲理想、讲荣誉、讲奉献,不断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潼南人杰地灵,又有着光荣革命传统,这里走出过有着光辉历程的一代伟人尚昆主席;走出过被敌人残酷地挖去双眼,割下舌头,斩断双臂,临死不屈,英勇就义的闇公烈士。伟人的精神感动着我们的心灵;70年代潼南近10万人勒紧裤腰带肩挑背磨,挖掘“三块石”运河修电站的壮举。这些人文精神定会激起他们当年的“壮怀激烈”的自豪感,让他们想起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要通过建立开展“忆峥嵘岁月、看改革成果”季末交流活动,“奉献宝贵经验、帮助年轻干部”双月回岗活动等制度,让老党员再出激情、再展魅力、再立新功。
2.强化管理。要使老党员继续严格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退休不退党”,进一步加强组织观念和党性锻炼,政治思想上不能放松,坚决不能放弃。对拒不交纳党费、思想消极、不思进取,经多方多次做工作仍不改进的,则应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畅通出口,确保离退休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3.加强建设。按照“就地、就近”和有利于退休党员管理的原则,组建离退休党支部。党支部委员应选派能力强、作风正、身体好、威望高的离退休党员。同时,要形成单位、社区、基层党委的合力,来强化退休支部建设。我们潼南川剧团退休支部的老党员在退休待遇本来就不好的情况下,20年如一日,不计报酬,不辞辛劳,利用他们的文艺特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地方建设,为全县老党员发挥余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创造条件,注意引导,积极鼓励老党员发挥余热作用
1.多联系。为避免出现离退休党员既退岗也退党现象,让离退休党员在生活、思想等方面均有所依,每个支部应明确专人负责离退休党员的联系服务和协调工作,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加大走访力度,重点进行帮扶教育,照顾慰问。
2.多接触。为使离退休党员紧跟时代步伐,时刻保持先进性,对文化层次较高的离退休党员,突出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的教育;对文盲或半文盲离退休党员,突出身边典型的耳熏目染、言传身教;对年老体弱离退休党员,坚持上门送学、结对助学。
3.多服务。为丰富离退休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基层组织可成立离退休党员门球队、象棋协会、秧歌队等团体,修建绿色广场、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学习健身娱乐场所,配置棋牌、vcd播放机、电视机等设备及体育用品,订阅《参考消息》、《干部之友》、《党员文摘》、《当代党员》和《党风廉政文摘》等报刊杂志,为离退休老党员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条件。
4.多关心。为激励离退休党员发挥余热的积极性,基层党组织应在离退休老党员中开展各种有纪念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的健康竞赛活动,营造“老有所为”
的良好氛围。对一些觉悟高、能力强的离退休党员,让他们走进校园担起课外辅导员,或加入社区治安巡逻队参与日常治安巡逻,或主动加入招商引资队伍,为老党员有事做,有地方干事,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
(四)加强领导,保障经费,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
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是做好老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已经成立了离退休老党员的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离退休党支部的领导,经常研究、关心、支持离退休党支部的工作,努力把支部建设成为老党员之家,成为带领老党员发挥“夕阳”作用的坚强核心,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好离退休老党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稳定离退休老党员队伍,使他们更好地支持在职干部职工的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离退休党支部有必要的活动经费,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有丰富的学习资料,确保离退休党支部能正常开展组织活动,真正使离退休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坚持做到“政治上送营养,生活上送温暖,思想上送理解”。
忠诚奉献不是青春的专利,晚霞也是人生辉煌的光彩。在加强和改善离退休老党员工作中只要坚持贯彻“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这一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我们坚信,以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百折不挠的恒心去做好老党员工作。离退休老党员“夕阳光辉”一定会晚霞满天,辉煌壮丽。
关于党员教育实效性调研报告
党员教育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来受到___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对加强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如何让党员教育工作为更多的党员干部接受并取得实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xx年4月xx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调查、个别征求意见和开座谈会的方式在xx市xx地税局的党员中开展了调研。
一、党员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上未得到足够重视
十八大以来,xx地税局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区委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全面提升党员素质。然而一些党员认为党员教育并不重要,在思想上对其不够重视,直接造成党员教育效果的不理想。调查显示,有x%的党员认为党员教育没有必要,有xx%的党员表示党员教育有没有都无所谓。思想观念是根本,如果从心里排斥、忽略党员教育,那么任何的学习努力都不会起作用。
(二)以思想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吸引力
党员教育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优良作风进一步养成、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目前常规的党员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政策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党性修养和实践教育领域相对不够注重。在调查中,党员普遍反应纯理论知识的学习太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学习没有动力,学习后无法理解、吸收。在“您希望参加哪些方面的党员教育”一题的回答中,大多数基层党员认为在学习党的政策理论的同时要进一步丰富教育的内容,数据显示,党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等内容被大家普遍关注。
(三) 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缺乏创造性
新形势下,地税的税收压力大,平时的工作任务繁重紧张,党组织对党员的日常教育工作往往通过召开会议和组织讲座的方式开展,一般采取课堂灌输的教育形式,我讲你听;上大课、开大会、学文件,一人念大家听,拉横幅、写标语、出展板,一人做大家看。教育活动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教育实效性的根本目的。调研数据显示,地税局党员对教育内容需求多样的同时,对教育方式的需求也呈多元化趋势。在对“您比较喜欢的教育方式”的回答中,传统的轮训、上党课、座谈等方式受到冷落,社会调查、影评视评、文艺团体进行党员教育的主题演出等方式在不同类别的党员中都有较多的关注。另外,在对“您认为目前影响党员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的回答中,xx%的党员认为“学习形式单调、机械”,这反映了党员教育的形式对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四) 以全员集中学习为主,缺乏针对性
在一个单位中,党员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和行政职务不同,经历不同,因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教育的需求也不同。然而,在党员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 “一锅煮”的情况,老党员与新党员、正式党员与预备党员、技术技能岗位与管理岗位党员同听一堂课,这就导致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调查显示,年轻的党员和预备党员比较需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的教育,方式上则希望能更加活跃、现代化一些;老党员更希望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比较接受安静、稳定的教育方式。大部分管理岗位的党员认为他们应该加强政策理论水平和岗位管理能力的培养,与税务窗口和分局的技术型党员希望提高工作技能的教育需求形成明显的差别。
(五) 以“被迫式”教育为主,缺乏主动性
真正的学习是自学,任何被迫式的教学都不如主动的学习有效果。自学是党员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现阶段,地税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工作时间紧迫,即使是被迫式的大集中学习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激发党员自学的激情和活力。在座谈会和个别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党员不会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一些党员表示只有为了应付考试和检查时才会利用空余时间自学。
(六) 以短期效应为主,缺乏长远性
党员教育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当前,地税党员教育工作与业务工作相比较,缺乏激励约束机制,致使党员教育大多是临时性短期专项教育活动,拍拍照、写个信息报道活动就圆满结束了,没有更多让人思考的地方,没有“续集”。缺乏必要的制度和机制使党建工作形式化,活动开展简单化,质量要求一般化,党员教育停留在短期效应上难以取得长期稳定的效果。在网络调查问卷中对“你参加过最有意义的一次党员教育活动”的回答中,有xx% 的人回答“没有印象,想不起来了”。
二、提高党员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一) 与时俱进,转变态度,树立党员教育理念
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从严治党的中心环节。十八大党建工作中明确指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断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党员教育的重要性,找出党员教育被排斥、忽略的根本原因,从源头保证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二) 突破传统,因势利导,创新党员教育内容
党的十八大对党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越来越无法满足党员的教育需求时,我们应该突破传统,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因势利导,注重教育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将党员教育与提升工作效率、历练实践能力、充实文化基础、培养兴趣爱好等内容密切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教育内容,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丰富度和深刻度。
(三) 以人为本,延伸视角,拓展党员教育模式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不能盲目灌输文件精神,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拓展党员教育模式,打造有基础、叫得响、推得开的新载体。教育方式上注重多元性和互动性,从书本到互联网、从理论到实践、从“灌输式”到“探寻式”,大力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 按需施教,自主钻研,激发党员教育的动力对同一问题的思考,不同工作性质、入党时间、实际年龄或职务级别的党员都会有不同的结论。因此各类党员都用同一个教育方法,同上一堂课,讲同一个内容,提同一个要求的做法已越来越难以奏效。新形势下,只有在共性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科学拟订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才能对教育内容更好地消化、吸收,才能使党员教育更有针对性。党员教育应该融于生活,形成一种习惯,在工学矛盾加剧的前提下,我们更要提升学习能力,在不断加强党员集中教育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
(五) 多措并举,加强管理,健全党员教育机制
健全的教育机制是党员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是党员教育工作取得长远效应的关键。俗话说“行之有效方能持之以恒”,而建好长远保障的机制也能促进党员教育进一步取得成效。党员教育要健全责任机制、推进机制、评估机制,要从领导重视、担责开始,到把学习与单位评先、与干部实绩考核挂起钩来,再到强化学习效果考评,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绩效评价体系,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充满活力的党员教育长效机制,从体制上保障党员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第5篇 2023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蹲点调研报告
到基层蹲点调研,是市委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规定动作。6月27日至29日,我带领市综治办副主任、市法治办专职副主任齐兴旺一行6人深入委机关“三万”活动联系点、扶贫点——南漳县东巩镇双坪村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蹲点调研。蹲点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直接深入农村,进农家户、吃农家饭、谈农家事,先后走访慰问了部分困难群众,对双坪村平安法治建设、便民利民等工作进行实地指导。同时,召集村两委干部和部分党员、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基层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存在的困难,征求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制约难题,指导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双坪村位于南漳县东巩镇东北方,距镇区20公里,与荆门市接壤,“250”省道从中贯穿而过,交通便利。该村属村社合一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8300亩,耕地面积2527亩,其中水田1570亩,旱田957亩;辖4个村民小组,共656户,2520人,其中农业人口2022人,528户,党员64名,村两委干部4人。xx年,双坪村人均收入8914元,在全镇位居倒数,全村农业虽然经过结构调整,开始由传统型向效益型和现代型农业转变,但目前产业层次和生产力水平尚处于低级阶段,总量小,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低等现状仍然存在。
政法委对口帮扶情况:①投入资金8万元,为该村建设网格化及治安防控(视频监控)体系。目前,已安装到位,下一步将与县镇公安机关联系,实现视频24小时无缝对接。②筹措6万元资金,帮助该村安装20盏太阳能路灯。目前,已与厂商预定,近期将安装到位。③先后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及生活困难群众55户,送去9000元生活物资和9500慰问金,为该村村民朱长才(二等残疾)购买轮椅一辆(1000元)。
二、存在的问题
从蹲点调研的情况来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建设方面。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村务经费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是典型的“空壳村”。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主要种植玉米、水稻。近几年有村民陆续种植食用菌,但处于“单打独斗”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村村通”工程基本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但该村地处山区,个别散落在深山的十几户村民(村委会路口至二组毛腊沟2.5公里、王祖贵家路口至四组向家湾连通十菇洞3.5公里)出行仍不方便。村民饮水问题基本解决,但由于地质构造原因,仍有一组66户和三组55户吃水困难;对于生产用水,更是“望天吃饭”,无计可施。社区xx多米主要街道绿化、亮化及下水道整治工作基本没有开展。三是村级组织建设方面。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
三、发展思路及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整,但政策到位,往往资金不到位、落实滞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导致双坪村的面貌一时间难以改变。要彻底改变该村的面貌,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调研,反复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结合该村实际,理出几点发展建议: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这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在县处级以上干部开展,但也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普遍要求。特别是作为基层群众的主心骨,基层“两委”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口碑,是检验落实“三严三实”的重要标志。村“两委”干部必须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切实做好推进发展、改善民生、夯实基础等各项工作。严格贯彻执行好各项制度,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和运行的规范化水平;更加注重年轻党员的培养和使用,为基层组织注入新的活力;切实发挥好老党员经验丰富、影响力大的优势,搞好传帮带,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二)丰富产业发展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积极鼓励部分有经济基础的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带动全村致富。一是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整合全村食用菌资源,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鉴于该村每年食用菌300万袋的发展需求,建立一个标准化菌袋生产加工厂房,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反季节食用菌种植,在原有3个冷冻库的基础上,再建3个冷冻库,有效增加食用菌产值。二是探索堰塘一体化种养殖业。鉴于该村堰塘资源丰富,可以搞莲藕和泥鳅一体化种养殖,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政法委的推动下,该产业的土地租赁工作已完成,计划今年秋明年初开展规模化种养殖。三是优化壮大传统养殖产业。目前,该村养殖山羊6户、500只种羊;养猪6户,年出栏近3000头。充分发挥现有养殖户的带头作用,搞好传帮带,带领全村其他农户养猪、养羊。同时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养殖户信心,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四是搞活旅游产业。调研发现,该村有个天然溶洞(十菇洞),与春秋寨一表一里,遥相呼应,再之洞内风景无限,开发利用价值非常大。可以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县、镇有关负责人重视该洞的挖掘、保护与开发,并作为改善村容村貌的重要内容,打造有内涵的美丽乡村。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民生民本问题。多方协调,整合资金,及时解决道路交通问题和吃水用水困难问题。主要是争取“一事一议”补助资金,动员村民积极筹资,修路、打机井、建水塔,解决二组毛腊沟十几户村民出行难和一组66户、三组55户吃水难问题。
(四)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四是倡导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第6篇 城区幼儿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相比以前的任何一代人,现在的“蓓蕾”们物质生活都更为丰富,他们所受的教育也更为完善。在郴城,许多只有两三岁的小孩,便在幼儿园里开始了人生最初的集体生活。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还在假期将幼儿送入各种培训班。于是,幼儿园和培训班如雨后春笋,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
勿庸置疑,幼儿园和培训班的增多,既方便了年轻父母,又对下一代的启蒙教育和健康成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幼儿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条件各校参差不齐
中心城区各幼儿园收费差距巨大,有一学年上万元的,也有一年只需一千多元的。与之相对应,教学条件也是参差不齐。部分幼儿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整齐,但也有不少人在一个社区或单位租一至二套住房,甚至就在自己家中摆一些桌、椅,就变成了“住宅式”幼儿园。
一些“住宅式”幼儿园甚至就是一家人办的,没有一个教师具备幼师资格。教学设施也极为简陋破旧,一些旧桌椅,一块泛白的黑板,再加一些脏乱的玩具。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让各个层次的幼儿园都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二、教学内容有些拔苗助长
幼儿教育应讲究循序渐进,因人施教。但调查发现,一些小幼儿园只是大体按年龄分成几个班,一律讲授统一的知识,使低龄幼儿很难跟班学习。还有些幼儿园为了培养“神童”,突出成果,给幼儿灌输一些难度大的知识,过早地开发幼儿智力。
在一些教学条件差的幼儿园,由于没有露天活动场所,又顾忌小孩的安全问题,几乎没有户外活动,幼儿一天到晚基本上被关在屋里,一些全托的幼儿则是近一个星期“不见天日”,个别幼儿甚至坐在角落里发呆,不爱说话,极为怕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极易形成孤僻的心理。
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幼儿园为了稳住生源,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便采取了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家长说,他5岁的小孩过节经常吵着要父母买东西送老师,父母问他为什么,小孩竞说“当官要送礼”,令父母吃惊而又意外。还有的家长反映,小孩说送了东西给老师,就不会挨骂,还会受表扬,得红花。
三、饮食条件让人有些担忧
由于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机构以民间投资为主,追逐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天性。收费高昂的幼儿园饮食条件可能还能让人放心,但很多幼儿园在饮食方面就令人担忧了。许多幼儿都爱挑食,且少吃多餐。但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没有照顾到这些饮食特点,只是千篇一律地熬一个汤,清炒一个叶子菜,再用小菜炒一点荤菜,极少变换口味和菜式。个别幼儿园在晚餐时间只是发几块廉价饼干,有的甚至不安排晚点。不少父母反映每次接小孩回家时,小孩出幼儿园就嚷着肚子饿,在晚上就狼吞虎咽一顿,看着就心疼。幼儿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体质和发育,何谈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
第7篇 从严开展党员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和长期战略任务,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保障性作用。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然要求从严开展党员教育。从严开展党员教育是全面从严治觉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思想建党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制度治党的内在要求。______强调,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从严治党的内在规律,对从严从实抓好党员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部里安排,党员教育中心会同部分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就从严开展党员教育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此报告。
一、从严开展党员教育的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展,党员教育和干部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从严开展党员教育的良好态势。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党员教育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措施和制度保障偏软偏弱、个别地方不严不实等问题。
(一)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抓得紧抓得实,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加强,但从严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力度不够。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从严治党的氛围更加浓厚。但有些地方和领域忽视党员经常性教育特别是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以集中教育活动代替经常性教育。调研发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基层党员学习教育普遍比较正常,活动结束后就时断时续,甚至出现空白现象。二是必学内容不明确,经常性教育“党味”不浓。普遍存在基层党组织不知道组织学什么、党员不清楚应该学什么的问题,以行政业务会代替党员学习,以安排工作代替组织生活,以业务培训代替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学风不端正。学习教育有简单化、形式化趋势,甚至出现造假问题。
(二)党员教育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组织部门抓党员教育力度较大,但重视程度不够,体制机制不完善、职能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近年来,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纪检机关、宣传部门、党校等齐抓共管的党员教育工作领导体制不断完善。目前,已有全国22个省(区、市)党委建立党员教育联席会议等协调机制。各级组织部门围绕规划部署、宏观指导、 制度规范等,切实履行党员教育工作牵头职责。但各地在思想认识、工作机制上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个别地方重视程度不够,主体责任落实虚化。2023年,只有少数地方党委常委会按照中央文件要求专门听取了党员教育工作汇报,有些基层党组织一年到头都不组织集体学习。二是协调机制不健全,组织部门唱“独角戏”。当前仍有9个省(区、市)没有按要求建立党员教育工作协调机构,且大部分议事机制不明确、工作开展不到位。一些职能部门党员教育职能弱化,县级和基层党校开展普通党员培训不多。三是组织部门内部职能分散、整合不够。据统计,18个省(区、市)党委组织部的党员教育职能分散在2个以上处室,工作统筹协调难。
(三)党员教育法规制度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刚性不足、执行不力、纪律不严、考核不实等问题依然存在。2023年以来,___办公厅先后印发了两个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五年规划。中组部以《规划》的制定实施为抓手,推动党员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各地依据《规划》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和配套办法。但不少地方反映,长期以来党员教育制度建设仍相对薄弱。一是法规制度体系不健全。一些指标制订得不具体、不“硬气”,党的法规性文件中有关党员教育的内容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不少地方没有建立培训考勤、学时登记、述学考学评学等制度。二是基本制度落实不到位。有些地方“三会一课”、领导干部上党课、党员教育培训学时管理等基本制度,能“上得了墙”,却“落不了地”。三是组织纪律约束不严格。31.7%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在党组织存在“有时集体学习组织不起来”的问题,16.9%的调查对象认为存在“党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问题,6.4%的调查对象认为存在“集中学习培训冒名顶替”的问题。四是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40.6%的调查对象表示所在党支部对党员学习情况有监督但不经常,5.6%的调查对象表示“从不检查”或“不清楚情况”;检查方式采用“述学考学评学”刚性措施的仅占24.6%。
(四)党员教育培训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以示范引领推动普遍轮训的基本模式,但仍存在任务落实不到位、覆盖有盲区的问题。各地各部门围绕重点工作,积极落实大规模培训党员任务。党内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共培训党员15642.1万人次,是党的十八大之前五年年均培训党员数(3495.2万人次)的4倍多,平均每名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约1.8次。同时,注重发挥示范培训引领作用。中组部成立党员教育中心5年来,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共举办党员教育示范培训班108期,培训11800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应。但党员教育培训不均衡、全员性不够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等重点党员群体培训多,甚至反复训,普通党员培训少。二是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难度大、关注少,存在空白点。三是有的地方流动党员教育培训任务“悬空”。比如,某市2万余名大学毕业生党员常年将组织关系在人才交流中心,成为“隐形党员”,教育培训无从谈起。
(五)党员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但线上平台与 “线下平台”结合不紧,党员教育必要的“规定动作”抓得不牢、完成得不好。近年来,中组部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建成了全国远程教育专用频道、辅助教学网和以“共产党员”冠名的网站、电视栏目、手机报、微信、易信7个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基本实现了信息传媒全覆盖。截至2023年底,省市县三级共建成党员教育网站3322个、电视栏目2940个、电视频道621个、手机报2161个、微信易信5300个。但从实际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信息化平台重建设、轻使用的现象非常普遍。二是线上平台与线下党员教育传统形式结合不紧密。多数基层党组织没有将信息化平台与“三会一课”等“实体平台”结含起来,没有养成使用线上平台开展交流、讨论和过组织生活的习惯。三是以信息化平台学习代替党员教育“规定动作”。走访座谈时,有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反复介绍如何通过网络发信息、传资料实现了党员教育“全覆盖”,但查阅记录却发现他们很少开展集体学习、集中培训、组织生活、实践锻炼。
二、从严开展党员教育的对策措施
从严开展党员教有,总的思路是把“严”体现在党员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成为如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主基调、硬任务和新状态;基本途径是明确教育要求,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立规执纪,狠抓责任落实;根本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推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一)把好党员教有政治方向。一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需要开展党员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是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___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牢牢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重点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教育党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筑牢理想信念。三是进一步突出党性教育这个主題。重点开展党章、党史国史、党纪党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和纪律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二)规范党员教育组织形式。一是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把握重大活动和重大节庆纪念日契机,适时开展主题教育,推动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贯彻落实。二是周密组织集体学习和集中培训。市、县或基层党委每月确定一天作为“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集体学习。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建立党员集中轮训制度,开展党员集中培训。利用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扩大培训覆盖。三是在严格党员日常管理服务中加强党员教育。通过严肃组织生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实践锻炼等有效教育党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员教育基本制度。
(三)构建党员教育内容体系。一是研究制定以理论教育、党性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知识教育和能力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大纲,明确党员教育任务。二是聚焦党员教育最核心的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最基本的党章党纪党规、党史和党建知识教育,规定党员必学内容,并作为考核评估的依据。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制作全国党员教育通用教材。三是根据党员教育个性化需求,提供党员选学内容。组织各地各部门编写制作专题教材和特色教材。指导党员利用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自主查找学习内容。四是建立党员教育内容更新机制,及时把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党员教育内容体系。
(四)加强党员教育法规制度建设。一是抓紧制定《____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条例》印发后,广泛深入宣传,抓好贯彻落实。二是认真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五年《规划》。今年要以《规划》中期检查评估为抓手,对全国党员教育工作开展一次全面细致的“体检”,督促各级严格落实《规划》要求。三是健全完善若干单项工作制度。就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党员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专项工作以及考核评估、基础保障、联席会议等重点环节,研究提出规范性要求,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的党员教育制度体系。
(五)狠抓党员教育任务落实。一是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抓党员教育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结合《条例》出台,重申各级党委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组织部门的牵头责任,纪检机关、宣传部门和党校等部门和单位的职能责任,基层党组织的具体组织实施责任,列出责任清单。二是明确党员教育纪律要求。对各级党组织和培训机构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专兼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党员完成学习任务等提出严格的纪律要求,划出党员教育的底线。三是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将党员教育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各级党委(党组〉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学习登记、培训考勤和效果评估等制度。四是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下级党组织每年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员教育工作情况。上级党组织每年对下级党组织党员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一次随机抽查,每5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通过全国党员教育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对党员接受教育情况随时进行统计分析和督促检查。今年要认真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取得实效。
第8篇 关于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质效的思考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从继续教育要创新理念,增强继续教育的科学性;要完善机制,强化参训人员的主动性;要优化模式,增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要规范管理,提高继续教育的严肃性,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质效。
关键词基层;继续教育;思考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基层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也需科学发展。主要表现为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需进一步更新,教学方式需进一步改进,培训质量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的培训保障机制需进一步加强。
1、要创新理念,增强继续教育的科学性。
1.1以人为本理念继续教育要坚持从全院和战略的高度,结合基层工作的实际和现实需求把提高医务人员的能力素质和实现全科发展作为继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科学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医院发展建设的实际,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着力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理论运用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1.3适度超前理念坚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认真分析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注重增强继续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2、要完善机制,强化参训人员的主动性。
2.1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在资金、学习时间、奖励措施等方面着手,不断激励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2完善训用结合机制落实不参加继续教育完成规定的学分不得评定、晋升相应的职称,形成培训—考核—使用的正确导向,使参训人员真正学有所用和学有所盼。
2.3完善质效评估机制把继续教育的评学贯穿于继续教育的始终,对每位医务人员的学习态度、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等进行综合评定,确保学有所获。
3、要优化模式,增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3.1选准教学内容注意从医务人员的实际出发,灵活设置教育内容,让每位医务人员能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急需知识,增强吸引力。
3.2选优教学方式探求能充分激发教学双方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方式,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效果,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3.3选好渠道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同时加大必须的经费投入和物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采用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手段激发学习动力,增强教学效益。
3.4选强师资采取到三甲以上大医院及医科大学教学医院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聘请一批理论功底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来讲课。
4、要规范管理,提高继续教育的严肃性
4.1建立培训档案为每一位医务人员建立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培训情况,切实强化培训纪律。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及出勤情况,并记入档案作为评定职称的依据。
4.2推行积分管理对医务人员的学习科目、达标要求和时间规定进行细化。要求每位医务人员按职称相应完成一定的年学分,不达标年底不能评为优秀。
4.3强化自主管理要求全体医务人员加强岗位自学及科研工作,按相应职称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论文。
以考促学每年根据大纲要求及时组织考试包括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不符合要求一定要进行补考。
第9篇 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调研报告
反腐__,宣传教育是基础,同时也是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反腐__宣传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适应反腐__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格局,充实教育内容,改进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一、我市反腐__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纪委和市委的领导下,我市反腐__宣传教育工作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以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方式和载体,积极主动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反腐__宣传教育形式多样。通过制作廉政桌卡,订制《廉政日志》,编印廉政文化扑克,定期发送廉政短信,统一安装电脑廉政屏保,建立廉政文化广场,举办廉政书画展和廉政文艺演出,开展廉政知识竞赛及廉政文化六进等一系列活动,坚持正确引导,正面教育,全力构建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社交五位一体的反腐__教育宣教体系,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反腐__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是反腐__宣传教育重点突出。认真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章、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惩防体制实施纲要、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及中央和省、市制定的党政纪条规,积极开展先进性教育、宗旨教育、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教育,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遵纪守法意识。坚持弘扬正面典型,组织了评选勤政廉洁领导干部活动,大力宣传我市涌现出的孙卫山等先进人物事迹。同时,通过深入剖析市典型案例,组织领导干部到沙岭子监狱听取职务犯罪人员忏悔,以案明纪,警钟长鸣,增强了教育效果。
三是反腐__宣传教育组织健全。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大宣教工作联席会议,纪委负责组织协调,组织、宣传、团委、妇联、教育、文体广电等单位积极配合,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各负其责的宣教机制,使反腐__宣传教育落到实处。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承担廉政教育的责任,把反腐__建设与其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是反腐__宣传教育效果明显。通过各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反腐__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为反腐__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全市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提高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为促进怀安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二、我市反腐__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对反腐__宣传教育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对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缺乏正确理解,认为可有可无,是一项务虚的软工作,对宣传教育工作抓而不紧,落实不力;一些单位甚至认为反腐__宣传教育与己无关,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对干部重任用轻教育、重使用轻管理,使反腐__宣传教育出现空档;一些纪检监察干部觉得反腐__宣传教育是搞花架子,得不偿失,劳而无功,不如监督和惩治的收效大,对宣传教育工作的热情不高。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有人说:宣传教育工作要开展得好,资金投入就必不可少。这句话虽然说得有些以偏概全,但却有值得我们深思之处。从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上,决定了要做好宣传教育这块工作,要达到创新的目的,就必须有必要的经费。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我们在开展各类廉政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没有专门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经费这一项目,每次都是在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单位工作经费中挤出一点来意思意思。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因开展活动而确定经费的多少,而是根据经费的多少来斟酌活动的大小。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的宣传硬件、我们的技术手段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要开展一项能够在当地甚至上级产生积极效应的廉政文化活动,其困难也就可想而知。
三是方式方法不活。反腐__宣传教育仍以灌输式、说教式为主,方式方法陈旧单一,创新不够,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缺少活力,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宣传教育形式偏少,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宣传反腐__的形势、任务、做法、成果不够,全社会的廉政意识仍待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培训方法不活,在入脑入心、真学实用上仍有差距。
四是网络文化建设不到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廉政文化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文化的积极参与。中央和省、市纪委对反腐__网络文化建设非常重视,专门抽调人员成立机构,负责纪检监察网络的建设和管理,而我市各级各部门仍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多数单位网络硬件设施没有到位,撰写新闻稿件和网络评论文章的人员少,严重制约了反腐__网络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
三、强化我市反腐__宣传教育工作的措施
加强反腐__宣传教育,对于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拒腐防变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按照xx大精神,结合怀安实际,从以下方面做好新形势下反腐__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中纪委向党的xx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教育是反腐__的基础性工作,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保证。针对党员干部思想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党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坚持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各级各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__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充分认识反腐__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做到思想重视,行动积极,措施得力,把反腐__宣传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着力抓好反腐__宣传工作。反腐__宣传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际,为反腐__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一要搞好理论宣传,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按照xx大精神的要求,大力宣传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反腐__的重要思想,宣传______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惩治和预__败的科学论断和重要部署,把反腐__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投身到反腐__建设中来,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二要搞好形势宣传,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要大力宣传中央反腐败的决心、方针政策、重要部署和已取得的成效,坚定反腐__建设的信心。同时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增强抓好反腐__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要搞好舆论宣传,扩展反腐__舆论阵地,把握反腐__正确导向。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集中宣传反腐__方面的法规政策、先进经验、正面典型、反面案例等,用以指导工作、弘扬正气、鞭挞邪恶,在全社会形成反腐__的良好氛围。
三是认真搞好反腐__教育工作。反腐__教育的重点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的内容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突出反腐__建设。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___思想,尤其是认真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基本路线,正确认识国情,明确目标任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二要加强权力观教育。教育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要加强党纪国法教育。教育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遵守党章和党内法规,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带头廉洁自律,弘扬新风正气,以领导干部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带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同时,要把反腐__教育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道德环境和社会氛围。
四是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是把廉政思想同文化载体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反腐__宣教形式,通过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活动,提高全社会参与反腐__的自觉性,增强全社会的反腐__意识。在工作中,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着力塑造机关干部务实、高效、廉洁、文明的新形象;以清风进社区,美德进万家为主题,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积极营造 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社区风尚;以树廉洁家风,建幸福家庭为主题,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通过签订廉洁家庭承诺书、宣传表彰廉内助等活动,树立良好家风,共筑家庭廉政防线;以扬敬廉崇洁之风,立勤廉报国之志为主题,推进廉政文化进学校,充分利用主题活动、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途径,借助校报校刊、班级板报等阵地,广泛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以树清廉风气,破陈规陋习,建文明新村为主题,通过广泛开展廉政文艺演出、制作文化墙报、廉政公益广告等活动,倡导廉政新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廉洁诚信守法,创新进取发展为主题,推进廉政文化进企业,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健康发展。
五是切实加强反腐__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反腐__宣传教育工作,按照中央纪委提出的大宣教工作格局,即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展所长、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形成整体合力的要求,完善机制,改进方法,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反腐__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督办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要加强宣教干部队伍建设,把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作风形象好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宣教岗位上来,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努力提高宣教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以适应反腐__宣传教育工作的需要。要建立健全宣教工作机制,完善宣教工作制度。按照权责分明的原则建立责任机制,根据目标任务的要求建立督查机制,结合测评考核的情况建立奖惩机制,同时,要围绕宣教工作的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保证反腐__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全市反腐__建设深入开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第10篇 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xx镇xx地处县城x部,xx铁路纵贯南北,省道xxx线穿境而过。本片辖x个村x所小学,现有人口xxxx人。其中4—6岁学龄前儿童xxx多人,他们的学前教育现状牵动人心。
一、本片学前儿童教育现状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劳务输出等多种经济形态的出现,不但改变了旧有的生产经营模式、思维意识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儿童的教育状况,相比较城镇同龄儿童的学前教育情况而言,当前我片农村学前儿童的教育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家庭指导落后,学前教育意识差
本片农村xxxx多人口中,初中文化普及率达xx%,高中文化普及率达xx%,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中夫妻二人文化水平均达不到九年义务教育程度。这种文化水平现状直接影响并制约着他们对下一代的学前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夺了学前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权利,使农村儿童的教育输在了整个教育体系的赛程起跑线上。
2、师资力量薄弱,学前教育普及率低
经调研统计,当前我片农村儿童的学龄前教育场所大部分是各种私立小型托儿所、幼儿班,师资力量较为匮乏,大部分都是30岁的农村家庭妇女;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有正规的,也有十分简陋的,一个农家小院、十几张小桌、几个塑料玩具、几本小人书就是农村孩子们对童年时光的全部回忆,而卫生、安全设备就更无法达到应有的标准水平,这样的师资教育资源对正在成长发育、迫切渴求感知外界事物的孩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对家长而言,也是不能够让孩子放心入托的重要原因之一。
3、社会关注缺失,学前教育提升速度慢
随着全社会对《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逐步贯彻、实施,更多的人开始关心、关注妇女儿童发展事业,但相对贫困儿童就学、弱势妇女维权等较为热点的话题,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还没有受到其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从而在农村中无法营造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导致学前教育十几年如一日,进展缓慢。
4、制度建设松散,学前教育缺乏统一标准 在我国,学龄前儿童主要指3—6岁未达到上学年龄的儿童,这样的儿童应该在什么时候进入学前教育、接受何种科目的学前教育以及学前教育应分几个阶段在当前都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也缺乏一定的指导参考,对于生活条件较为坚苦的农村而言,难免使家长产生受不受学前教育都行,接受好的教育和一般的没有差别的想法。
二、形成当前现状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掌握材料的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农村儿童学前教育另人堪忧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多因素的,既有个体思想认识上的,也有经济发展环境诱因产生的,就我县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家长不愿支付儿童学前费用
在我片农村,3—6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一般生活在祖孙几代的多人口家庭中,父母和祖父母均有时间和能力照顾、扶养,他们在育儿中考虑更多的是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体健康,而很少考虑到孩子在幼儿阶段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启萌教育。在我片农村中,一个孩子每个月的托儿费大约在几十元左右,很多农村家庭不愿将孩子送入到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认为这是一笔可以节省的费用,不想花冤枉钱。
2、农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学前教育意识不强
通过入户走访统计,认为孩子不必进行学前教育,只要能正确数数,背几首唐诗,等上小学后再正规学习也不晚的农村家庭占60%,认为孩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接受学前教育的占xx%,认为孩子必须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只占xx%,这个数字充分体现了当前我片农村整体对儿童学前教育观念的滞后,反映了各有关部门对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做的还不到位,全民儿童学前教育意识还有待加强。
3、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对特殊儿童管理不善
近年来,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实现致富的重要途径,国家及全县各级政府也提供了相应的优惠政策,确保农民能够走出贫困、发展劳务经济。在农村经济及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留守儿童、流出儿童、流散儿童”越来越多,这部分孩子一般都由父母托付给亲属、朋友照顾,因此无法进入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或者是因为和父母共同生活在异地而很难进入当地的正规学前教育机构,所以大部分特殊儿童都处在了学前教育的夹缝之中,无论是在思想道德教育、品质性格塑造都是百害无一利的。
三、针对农村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村儿童学前教育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第一步,是孩子体验集体生活、树立人生品格的开端,是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的基础,至关重要。要想改变当前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现状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能搞“一刀切”的方式,密切关注、不断尝试、符合实际才是可行之道,下面浅谈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形成良好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集体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但可以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习知识,同时也能让他们从小就树立高尚的心灵,在人生的征程中树立正确的目标,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加大农村儿童学前教育宣传是当前首要工作,只要每个农村家庭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那么这项事业将会大有可为,同时加大宣传也必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帮助更多的父母明确积极求学的目的和意义。
2、联系职能部门,关注学前教育发展
妇儿工委、教育、妇联、青年团等相关职能部门应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发挥职能作用,体现服务特色,充分协调,密切联系,在农村儿童学前教育工作中找到切合实际的突破口,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进程。
3、拨付专项资金,建立贫困救助机制
当前在我县还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儿童学前教育机制,只有建立健全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措施和针对贫困家庭的救助机制,才能把儿童学前教育这项工作更好的规范化、系统化、合理化、人性化。同时通过拨付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还可以确保整个学前教育机制的建立运行,更从社会救助的角度帮助农村的贫困学龄前儿童就学、入托,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4、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针对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可以通过劳动、职业教育等部门开设幼儿师范教育课堂,聘请专业讲师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的方法予以解决,对部分边远地区的幼儿学前教育机构也可以采取专业人员下乡指导,帮助提高幼儿教学水平的措施得以改变,幼儿师资力量的整体提高将会推动该项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提升,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游戏环境。
5、加强审批审核,整合学前教育资源
我片儿童学前教育班还存在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规模达标的不多,建议有关部门今后对于营利性托儿班的营业审批中,明确标准,提高门槛,对不符合的一概不予批准营业,同时加大现有幼儿机构的整合管理,适当撤销、合并,继续加强安全、卫生、教学设备上监督检查,努力做到每一家幼儿园都成为家长放心满意的幼儿之家。
总体看来,当前我片学前儿童的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各项配套措施、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相关部门还应该在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上下大力气、用真功夫、施有效手段,迅速使这种状况得以改善,使城里的孩子和乡下的孩子一样拥有科学幼教的童年,站在发育成长的同一起跑线上,让祖国的每一朵花蕾都绽放的更加鲜艳。
第11篇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精选
导语:党的群众路线的主题是如何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其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精选范文
按照《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县对照调研提纲,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我县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情况和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情况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我县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群众路线贯穿于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做决策以群众意见为依据、谋发展以群众需求为根本、评政绩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实现了群众意愿基本满足、群众利益基本维护、群众评价基本满意。
一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县始终秉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原则,始终站在群众立场,做决策、定政策时征求群众意愿,廉洁从政、务实为民上接受群众监督,让人民群众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如20xx年,我县就如何开展“北方水城、中国xx”建设开展了“聚民意、集民智”的征求群众意见活动,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宝贵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以水为魂,打造北方水城;以土为根,建设生态园区;以工为重,创建新型工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四以”发展战略。沁县近年来水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证明,这个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制定出的发展战略,切实把握住了沁县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命脉,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又如,沁县近年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主动将党的工作、各项活动和所取成效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权力运行公开,坚决阳光施政。在县委开展了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在乡镇推广了文建明工作法,在党支部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正确评判、积极参与党和政府的工作,提高了党政工作的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二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发展为了群众,为了群众发展”。我县将“为人民谋利益”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近年来,为了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目标,我县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在农村大力推广实施以“设施蔬菜、xx黄、核桃经济林”三大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等活动,全力引进、大力实施促农增收项目建设,形成了以松村农业园区为典型的农业园区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从20xx年以来开展了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动员全县县直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帮贫助困、扶持产业、推进基础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活动,为基层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群众利益,提升了党政工作与群众意愿的契合度。为了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贴身利益,我县在各级党政机关推广实施了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制度,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更是坚持每周二接访,畅通了人民群众的来访渠道,明白了群众所需所盼所忧,了解了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三是提高党员服务群众本领。群众对党的工作满意不满意,能否贯彻执行好党在群众工作方面的部署举措是关键,因而提高党员服务群众本领是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县采取多项措施来提升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一是重视学习培训。多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一把手”通过集中学习、外出参观的方式提升能力素质。20xx年冬季,县委组织全县乡镇县直单位“一把手”在省委党校集体封闭学习一周;20xx年春,组织全县涉农单位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致富带头人赴山东青岛、寿光等地参观学习;20xx年冬,农村两委换届后,对全县农村两委主干分期分批进行了集中培训;20xx年冬又组织讲师团深入全县各党委进行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这些教育培训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本领和工作效率。二是重视民主评议带动。以党支部为单位,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干部述职报告会,对自身半年来在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在大会上作出报告,接受上级领导、同级党员和基层群众的点评、评议,听取宝贵意见,学习先进经验,改进自身不足。三是重视一线锻炼。注重对党员在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实打实解决群众难题方面的能力锻炼,在这方面,我县坚决加大对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督查力度,督促党员干部常下基层、常访民情、常解民忧,让干部在真刀真枪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中提高服务群众工作的本领。
我县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方面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
一是部分群众不理解。存在部分群众观念陈旧、信访不信法,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蛊惑,采取过激行为反映利益诉求,导致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造成党的方针政策难以及时、全面地贯彻执行,带来发展滞后、缓慢、不科学等后果。
二是一些干部不优秀。部分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高、工作作风不实,不愿做群众工作,或者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能力欠缺、本领不大,做不好群众工作,导致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联系不密切,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导致组织和干部公信力的下降。
三是整体制度不健全。虽然在联系群众制度、信访接待制度方面作出了探索,取得了实效,但衔接合理、配套齐全的制度体系还未形成,主要缺乏对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激励考核机制和在处理群众问题方面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导致全县整体推进群众工作的合力还未完全形成。
二、党员干部群众调研中提出的意见建议
调研中,党员群众提出了不少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合理意见和宝贵建议,经梳理总结,有以下几条:
(一)关于活动的目标、原则
1.以活动的开展为契机,解决各方面突出问题,促进中心任务落实。多数人认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还是要见到实效,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要达到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推动中心任务完成,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弘扬求真务实作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好群众贴身利益的目标。活动要坚持与工作实际、与群众利益、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结合紧密,不达目标、不见实效不罢休的原则。
2.强化教育,重视实践,推进活动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教育内容重点围绕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进行,要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重要教育内容,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实践载体设置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相结合,让党员干部在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中锤炼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理论教育就是要让干部在思想上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理念,树立起“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帮助群众即政绩”的正确观念。
(二)关于如何既体现从严要求,又确保不出偏差
1.提高干部自我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能力。真正利用好“开好民主生活会”这个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利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利器,要求党员以“吾日三醒吾己”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对照党章要求,对比典型人物,及时发现和更正自身存在的不足及经常会犯的小错;以“不怕惹人”、“不耻下问”的心态来督促自己,主动找人谈心交流,既指出他人不足,又请教自身缺点,实现真诚交心、共同进步。
2.综合推进,强化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在思想上教育,在行动上引导,在措施上激励。一是抓好廉政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开展,让党员干部思想得到触动。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开展领导干部集体走基层、搞调研等活动,外出学习不去发达地区、而去穷乡僻壤,不走康庄大道、专走羊肠小道,让领导干部体验基层、感受基层,增强基层阅历。三是加强考核评议。注重听取单位同事、服务对象、基层群众的评价意见。
(三)关于活动的组织方式
1.选好载体。将中心工作的热点、难点、关键点作为活动载体,以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来衡量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成效,同时将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列入党员干部年度考核细则中。
2.抓好调研。在活动开展前,要组成专门调研组对不同部门、不同层次领导干部和党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主要做法、基本情况分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了解不同类型党员对群众路线教育的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作出部署。活动不一定非要同时启动,要在做好摸底调研、全盘考虑、统筹部署的基础上展开,没有合理的实施方案,就坚决不进行,要做就做到最好,绝不打无准备之仗。
3.搞好互动。一是制定活动载体时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心中的干部形象、群众最需要干部如何为人民服务、在哪些方面服务。二是党员干部向联系点或本单位群众代表会议作述职报告,尤其是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工作情况,主动接受群众评议,听取群众意见。三是适当增加现场办公和公开处理事件次数,将处理过程向干部和群众公开,增强群众大局观念和发展意识,避免出现无理上访、影响发展的现象发生。
三、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
综合调研中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县以往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的经验做法,现就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指导思想要明确。指导思想关系根本,指导思想正确,就能有力地推进活动见实效,要在指导思想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让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认清形势,明确中心,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真正将活动开展摆上重要位置。
二是目标制定要合理。要结合实际,将活动目标制定与促进中心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干部作风相结合,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基层党组织可根据各自实际,加入自己的活动目标,让活动真正融入自身工作实际,将活动效应发挥到关键处。
三是阶段设置要科学。做到各阶段主题突出、任务明确、时间合理,让活动开展扎实、稳步、深入、有成效。建议“巩固成果、总结工作、完善制度”的“回头看”阶段放长时限,让基层党组织切实建立起务实管用的制度。
四是推进方法要有效。坚持实行分类指导,让活动更灵活、更有效益;坚持典型引路,让各党组织开展活动有目标,少走弯路;坚持督查促进,让各级党组织始终紧绷神经、高度重视。建议督查指导组加入群众代表,确保活动符合群众需求和期望。
五是载体设定要准确。载体是活动取得实际成效的媒介,其作用是将教育活动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让教育活动发挥其促进中心任务落实、解决突出问题的作用,因而可以将中心任务落实过程中的关键点、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载体来抓。
第12篇 学校教育工会调研报告
工会开展的深化群体师德创优活动,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学校教育工会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表明:什么时候重视教代会建设,什么时候民主政治建设就会有较大的发展,民主意识就会日益增强,民主气氛也就会日渐浓厚。学校改革、发展大计和涉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只有经过教代会讨论、通过,才能更为有效地履行教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才能把学校办活、办好。因此,搞好工会工作,可以说是搞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前题。
但目前,这个大前题却存在不少问题,以致影响到了它的作用的最大化发挥。主要表现如下:
一、把工会领导不当一回事。
在许多学校,都把工会工作不当一回事。有事和他说一说,没事就不管。有了要得罪人的事,就拿出工会来挡箭。这算什么回事?在工会的发展史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是处于行政工作的对立面的,现在虽说是社会主义了,工会不能和政府对着干,但也不能处于从属地位,而应站在对等的地位。在许多地方,工会的领导人是不能由主管人员随便批评的,更谈不上让人家工会领导下岗!要是我们能坚决的贯彻这一精神,工会的头头先兴旺起来,那么就会带动一大片,工会的工作就会全面开花。工会的工作就会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要先行。
我校近年来,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职业道德规范,继续广泛开展“三育人”活动,结合党政抓好学校师德培训和师德建设。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激发教职工以良好的师德示范和言传身教做好本职工作。引导教职工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结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爱满天下”。组织教职工围绕“热爱每一个学生,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主题展开大讨论,组织征文比赛。充分认识新课程标准的意图,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在这些活动中,我校工会组织的主导思想是:要让学生有素质,我们教师就要先有素质,教师的素质何来,工会活动中见!学生的素质就是要开发课程资源,在哪里开?课标说得非常清楚------走进生活!要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我们教师就要先行一步,为他们做出表率。这个示范和我们教师本人的利益还密切相关:就是加强工会建设,在自己的组织中、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素质。有了这一桶水,才能真正地给人一碗水。有了这个切实、真切的实践,才能带着孩子一起少走弯路,少些假招。这是众多兄弟学校值得学习的地方。
三、工会是教师的家,也是我们广大教师的学堂。
工会开展的深化群体师德创优活动,文明办公室、每月一评,优秀年级组、学科组的评比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的“传帮带”、“师徒结对”、岗位练兵,个体师德创优与群体师德创优等活动。都体现了这一思想。教师在向学生注水的同时,自己的本金知识也在拆旧,这不能说是我们教师的愿望,但谁来解决这一问题?我想工会最是当人一让。工会有这一方面的责任。但放眼一看:目前各校工会可供学习的设备和图书是少之又少。这如何能保障大家的本金不亏?我校为大家专门准备了两台上网的电脑,但开展的读书活动和争论活动又稍显少了,主要是由于时间问题得不到保障。这些都不利于教师本身知识的增值和水平的提高。我们往往只把工会看做是为教师申冤的舞台,而很少把它看做是教师发展的舞台,这是上级领导的错误,是工会自身过滤功能的缺失。是我们这一地区工会的普遍观念性问题。随着我校新制度的出台,我本人将更加仔细地做好这项工作,把教育、提高、权利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勤奋的工作氛围,正确的舆论氛围和和谐的人际氛围。
四、认真贯彻《工会法》,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工会千古不变的职责,少了这一条,工会就不是工会了。
1、在校党支部领导下,认真负责做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工会的重要职能,特别是新《工会法》的出台,使得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责任更加重大。教代会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因此,我们要始终注重履行作为教代会工作机构的工会委员会的职责,并坚持每年召开一至二次教代会暨工代会的制度。不光是开,要扎扎实实的开,要提倡有争论,能不同,才能求同。实践证明,代表们的建议,对于学校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大教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学校积极进言献策,出“金点子”。能使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想建设”的喜人局面。“天时”的机遇,“地利”的优势,“人和”的环境,能有力地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建设与发展能起到鼓与呼的促进作用。上下人心凝聚、官兵奋发向上、师生与时俱进、同仁开拓创新的良好态势的形成指日可待。我校在此方面做的具体工作有:
1.建立分配制度改革办法并已经教代会通过付诸实施,较好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解决了医疗制度改革前医药费报销大公开全明白问题,做到了为教职工排忧解难;
3.建立了勤工助学制度,防止了特困生中途辍学现象的发生;
4.加大了引进、送培力度,选派优秀教师出校访问、进修,拓宽了学术交流渠道;
5.制定并逐步完善了教学科研成果和论文奖励办法,营造了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
6.实行了干部任用和职称评定公示制度,保证了干部任用和职称评定的质量;
7.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后改为督导团)加强了教学检查与管理;
8.组建了教职工合唱团,活跃了业余文化生活;
9.改造了学术报告厅、实验室,进一步净化了教学环境;
10.实现了食堂承包及社会化改革,保证了伙食质量和学校创收;
11.加快了教师公寓建设,节约了资金、改善了教师的居住条件;
12.初拟了后勤管理社会化实施办法,推进了后勤工作的改革;
13、加强了综合治理工作,改善了校园治安环境;
14、解决了宽带网进入教职工住宅问题,推进了学校的现代化建设。
15、落实了校外教职工报销交通费问题,减轻了教职工的经济负担。
目前,有的提案(如住房改革等)还正在酝酿处理办法,有的提案将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逐步加以解决。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代会的提案征集和处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尊重和维护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力,保护和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爱校建校积极性问题,而且关系到增强学校和党政领导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问题。因此,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认真抓好这些工作。
五、民主评议干部工作,是实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
靖年来我们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制度,通过评议干部工作作风、管理水平、人格形象,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增进了干部与群众的相互沟通与理解,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密切了干群关系。
配合党委和行政推行校务公开,是深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又一种形式。教代会通过了工会建议起草的“感业寺小学推行校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又协助学校党政制定、颁发了“校务公开实施细则”,最近教代会将再次讨论通过“校务公开若干规定”,建立更加完善的校务公开监督机制。几年来,教代会作为校务公开的主要载体,每年都听取校长、后勤所做的学校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就学校改革发展、师资引进、挂牌升格、财务使用等重要问题分别做出说明。各部门对评先、评优、职称评定、津贴发放、招待费使用和涉及领导干部的重大事项也都及时进行了公开和公示,从而保证了民主监督,校务公开制度得到较好的落实。
六、要重视女教职工工作。
除了大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举办法律专题讲座、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外,校工会还应推荐女教职工加入“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坏工作监督小组”、“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相关机构,让她们直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样既发挥了女教职工的聪明才智,也较好地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小学,女教师的比例达到了90%,但她们在领导中才占20%。这是我们工会急需来做,也能解决的问题:让她们来当工会的一些职务。
工会工作数年来,出现的问题不断,但解决的方法也不少。我认为,只要我们能发现问题,能认真对待问题,这就是我们工会的灵魂所在。最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昭示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揭开了新的篇章。有了这一大前提,必将催生国民现代民主意识的萌发,也一定会将我国各项民主政治建设推向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