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村与城市中小学比较,其学生素质,师资水平,学校条件,社会教育资源,家庭教育层次等都存在一定差距。农村中小学应立足于农村校本实际,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优化农村中小学学生学习的方式,积极探讨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为农村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积累第一手资料。为了提高农村高中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管理,本次调查以农安县12所农村中小学生为样本进行。此次调查在2023年12月中旬进行,共对12所学校170个班680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6800份,收回6790份;总听课1200节,课前测试16000份;期中期末检测2次,批阅试卷29000份;进行五项综合素质评价1次,填写评价表23498份;组织组织各校质量分析报告1次;组织家长会24次。
二、调查对象分析、内容、方法
1、对象分析:农安县青山中学、龙王中学、杨树林中学、前岗中学、开安中学、高家店中学50个初三和初二班学习状况等比分析;青山小学、杨树林小学、前岗小学、开安小学、龙王小学、高家店小学110个三至六年班质量状况等比分析(其中10个一年班)。
2、内容:问卷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外作业、按时复习、质量检测、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师生交流、学生交往、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习心理特点等项目。
3、方法:采用不记名查、考、评、听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课前预习
课前有学习计划者占70%,这些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明确计划对学习的重要意义,知道要制订相关计划。也有两成多的同学没有学习计划,在学习上盲目进行。但有计划不等于学习就有保障了,事实上,有学习计划者68%是没有完全执行或不执行的;有复习计划者也有63%是偶尔制订的,更何况要落实到行动中去。由于没有学习计划,只有11%的学生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的学生就占了50%。
2、课堂探究
在课堂上,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还不够认真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生只占35%;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有重点地记笔记的占44%;而有35%的学生会经常开小差;4%的学生不记笔记;同时,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学生的比例也不高,能主动陈述自己的想法的仅占15%;只会照抄板书的占39%;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讲出来,与没有自己的想法,但能认真听取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观点的占82%。
3、课外作业
部分学生认真对待作业,41%的学生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不重视错题矫正,只有32%的学生能及时订正错误,74%的学生没有自备的错题集。但在作业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良现象需引起我们的注意:33%的学生有抄作业的行为;22%的学生有时不能甚至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24%的学生虽有错题集却不能认真使用。
4、按时复习
学生不大重视复习,课前长期坚持复习旧知的仅占5%;课后马上复习的也仅占6%;考试前,75%的学生会进行复习。这说明学生对复习常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5、质量检测
学生重视考试不够,只有63%的学生注意寻找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65%的学生重视考后总结。但常常不重视积累经验,吸取教训,32%的学生考后也知道分析得失,明确问题,但未想办法加以改正;25%的学生只关心成绩,能订正错误,但不分析存在问题。
6、学校管理
有18%的学生不喜欢所在的学校,学生对学校管理感到满意的占有37%,还有12%的学生对现在的学校管理不满意。学生对学校的在班级方面的管理平均满意度占有25%,还有15%的学生不满意现在的班级管理。
7、班主任工作
学生对班主任平时的训导认真听只占44%,不爱听的学生就有13%;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之一与学生谈心,情况不容乐观,班主任从来没有找学生谈心的就占有20%,经常谈心也仅占8%。在班级的学习风气上,认为所在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仅占38%,觉得不浓厚占有15%。
8、师生交流
学生很希望老师能多与自己交流,但老师没有和学生交流就占有55%以上,师生交流让学生感到压力占14%,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仅占有14%,不关注学生的占有21%。
9、学生交往
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情况较好,很难交到朋友的学生仅占有5%,但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觉得初中这个年龄阶段适合谈恋爱的就占有12%。不能处理好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学生就占有17%,不知道结果如何的占有21%,表明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迷茫,而且在与异性朋友交往中受到压力的就占有42%。在对待男女同学交往的行为上,认为男女同学追逐打闹的是刺激好玩的就占有10%,认为是无聊行为的占有56%,21%的同学在面对收到的情书的表现紧张和不知所措。
10、学习态度。多数同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30%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持久性,很多是源于家长的被动趋势,源于功力的趋势,学习习惯的主动性很脆弱。
11、学习方式和方法。大多数学困生学习方式处于接受式状态。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方式仅在公开课或听课时有所表现。60%学生学习方式呈现两层皮的状态现象很严重。
12、学习心理特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教育价值观的另外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还表明,74%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这些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四、调查结论
1、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还不太端正,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有学习计划的仅占有7%,没有学习计划的就占有22%,学生能在课前预习的占有51%,近一半的学生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能认真听课的学生只有30%,有37%的学生上课开小差,对待作业上有时不完成或经常不完成的学生就占有24%,只有42%的同学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51%的同学能正确改正作业的错误,73的%的学生没有错题集,重要考试前能制订计划的也仅占有38%,考后能分析得失也只占有64%。
2、相当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学生有69%课前制订了学习计划但没有完全执行,其中有10%没有执行;66%缺乏课前复习旧知的习惯;81%课堂上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讲出来,或没有自己的想法只听取老师和同学观点;36%有抄袭作业现象;21%虽有错题集却不能经常使用;85%没有课后马上复习习惯;79%考前才复习;65%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54%考后只关心成绩,或未想办法改正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92%从不或偶尔与老师交流。
3、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可程度不高。
学生对学校管制七分裤表现相当反感,对学校食堂管理不满意,对食堂的饭菜一成不变反应强烈,希望学校能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高,只有19%的学生明确喜欢本校。学生对宿舍管理有12%的学生不满意。学生对学校的在班级方面的管理满意度占有25%,还有16%的学生不满意现在的班级管理。
4、学生对班主任、科任老师工作要求高。
学生对班主任平时的训导认真听只占45%,不爱听的学生就有12%;学生很希望能多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交流,但老师出于种种原因,能和学生交流的不到一半,学生对班主任在班级建设方面要求较高,表现在对班团干的认可和对班级的学习风气的看法上,认为所在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仅占28%,觉得不浓厚占有16%。各课任教师没有把教学进度提前告诉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计划经常变动或不能执行,同时老师没有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预习等常规的学习方法。由于很多许多老师是刚从乡中上来的或是老教师偏多,学生要求这些老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5、学生的人际交往总体较好,但异性交往认识不够。
学生目前的人际交往有较多朋友的就占有48%,小范围交友的也占有43%,说明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同学之间能进行一些交流活动,能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讨论,也可以是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31%的学生能和老师的自然的交流。学生很谈论过异性同学的就占有97%,说明学生对异性同学交往的关注程度很高,但在如何进行交往当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如认为男女同学追逐打闹的是刺激好玩的就占有13%,20%学生认为高中年龄段适合谈恋爱,但却有12%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异性同学的交往。收到情书时有20%的学生表现紧张和不知所措。
五、调查建议
1、加大投入,改善办学环境。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的快进步,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充分认识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组织领导干部和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理论书籍、刊物和文件,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技能,在全校掀起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热潮。
3、各校要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学科特点,研究制订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学习方法指导,与学生学习常规一并贯彻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并制订各个环节具体的学习方法,如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如何指导学生复习、如何指导学生听课、如何指导学生笔记、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等等。
4、认真抓好自学课,严格控制各课任教师挤占学生自习的时间,班主任应多与本班的课任老师协调好。自习时间是给学生习惯养成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复习和预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在时间自主的条件下形成的,离开了时间自主,这些习惯的养成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5、学校要像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要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一要制定习惯养成的规划和保证措施;二要作为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与以落实;三要通过科研的方法将习惯养成中难以落实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四要通过检查和评比促进习惯养成工作的落实。学习习惯养成要从起始年级抓起,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
6、学校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学生管理要现代化,以及大力发展学校的文化建设,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等各种环境,让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同时,创设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使师生交流能真正关注到每位学生,同时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辅导学生的能力。
7、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科任老师要在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正确的交往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回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仅会影响到自己健全人格的建立与发展,还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成长。
第2篇 农村中小学生暑假生活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中小学生暑假生活的调查报告范文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暑假期间不得为中小学生举办各种形式的补习班,以减少中小学生的假期负担。这个暑假应该是广大中小学生的最愉快的假日。那么,在这两个月的长长假期里我们的孩子们都在做些什么呢?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班主任老师,笔者利用假期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假日生活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杨庄镇是一个比较大的乡镇,拥有中小学生接近四千人。笔者走访了本镇的60多个自然村的300余名学生,总结农村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煲”电视粥
对于大多数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呆在家里看电视是他们的主要的消遣方式。北山村的学生张丽告诉笔者,一天到晚就是看电视,看累了就出去玩一会儿,然后会来接着看,直到深夜。“我每天都和电视同呼吸共命运。”她如是说。有线电视村村通以后,电视节目比以前丰富了许多,学生们可以连续不断的一直看下去。
如果说学生们缺少自制力,那么家长们是什么态度呢?李家坡的张森同学的母亲的观点代表了许多家长的意见。她说:“暑假正值农闲时节,没有什么农活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很有限,不看电视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再说了,孩子们整日里呆在学校里,学习劳累。回家看点电视也就由着她们了。”
(二)放任自流
对于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没有能力约束他们。于他们来说,暑假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逍遥自在的好时光。放了假,他们便像脱了紧箍咒的孙猴子——无法无天了。他们往往成群搭伙的外出玩耍。打牌,上网,下水库,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活动方式。许多的学生往往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一个暑假之后成为新的问题学生。甚至,因为贪图玩耍,从而厌学,放弃学业。更有甚者,被不良青年引诱,染上偷盗等恶习,走上犯罪的道路。
另外,由于对这些学生的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比比皆是。暑期炎热,溺水事故时有发生。暴雨无情,山区的防泥石流,防雷击等不被重视,也造成了一些无法弥补的遗憾,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三)外出漂流
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方面希望亲近孩子。另一个方面也希望孩子能够多见见世面,开阔眼界。他们把孩子接到自己的打工的城市,让孩子呆在自己的身边。
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工作很忙,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们被带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世界里,无所适从。一些孩子因为受不了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的诱惑,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我班刘艳艳同学的辍学就是这个原因。每一个学期的开学时,老师们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稳定和转化这部分学生的情绪。
还有一些孩子因为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得不到父母的不到及时的疏导,由于孤独而变得变得抑郁,甚至自卑,成为新的问题学生。正如我班的陈晓丽同学去年暑假就曾随父母外出,可是她今年说什么也不去了。原因就是无法忍受没有伙伴的孤独。
调查结果显示的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如此暑假,令人堪忧。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当代中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他们创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是他们成人成才。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要责任。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当仁不让的光荣使命。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有效的避免学生在暑假中的“放羊”状态,让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呢?
笔者认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做好以下引导:
(一)暑假安全教育
安全是一个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问题,学生的暑假安全也绝不是一张安全责任书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它需要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和整个社会的监督,这是一个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注问题。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做好家访,做好各方面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二)暑假作业布置
减轻学生的`负担并不是没有负担,独立自主也并不是放任自流。长长的暑假里,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是非常必要的。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在暑假里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也利于学生深入的探索知识的奥妙。预习新的知识,这不仅有利于新学期的教学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求新知识的热情。现在学生之所以懒于去做,之所以无所适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前对老师的依赖,所以在放假之前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主动的探索和自主的学习。
(三)暑假读书活动
暑假把整日沉浸在教科书里的学生们解放了出来,他们需要利用暑假里的时间读几本好书,用虔诚的心聆听大师的心声,感受博大的胸襟和高远的抱负。笔者一直的做法是把自己读过的古今中外的名著, 择其精华,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两三部作为暑假阅读的内容,并试着写出读后感与自己交流。这样学生才能认真的去读书,并且会有独到的体验。当然这也给了老师以学习的动力,一举两得。
(四)暑假社会实践
随着我县招商引资的广泛开展,各种企业如雨后春笋似的建起来了,这位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许多的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暑假期间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东寨村的刚通过中考的任秀玉同学,就参加了当地玩具厂的劳动实践。据她介绍,这个暑假不仅让她赚到了下学期的费用,更让她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她获益匪浅。
当然,比较传统的社会调查、义务劳动等形式多样的非书面作业也可以适量的有选择的布置一些。社会调查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全方位的了解社会,增加体验。写调查报告可以很好的联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各种义务劳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是对学生很好的爱惜教育。总之开展形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实践活动是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不可缺少的育人方式。
总而言之,加强对学生暑假生活的引导,避免当前学生在暑假里的“放羊”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当前我省在素质教育改革之际对于解放了的学生的引导,是应试教育的转型的一部分。是我们当前必需做好的工作。
第3篇 农村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中小学生发育普遍提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因中小学生心理发育的滞后性与生理发育的超前性的矛盾,引发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方面诸多问题。如社会公德意识滑坡、尊师节俭意识差、厌学情绪及“早恋”等,必须认真解决。
其一,社会公德意识薄弱。“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因市场经济正处在与计划经济的接轨阶段,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负面效应,“一切向钱看”的思潮严重侵蚀着中小学生的心灵,这是社会原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力也是重要的原因。有的家长热衷于抓经济而忽视子女教育。有的认为“树大自直”,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从而助长了孩子不良行为的发展。另外,学校德育教育的不健全,也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因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有的中小学口头上。喊的是“素质教育”,行动上却大搞“升学教育”,以至学校德育工作或形同虚设,或流于形式,只做表面文章,从而导致中小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不能得以解决。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学校应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首位,重视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家长必须言传身带,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熏陶,使青少年从师长的身上找到做人的规范。
其二,尊师意识差。“尊敬师长”,是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但近年来,因种种原因,出现了师生关系淡漠乃至情绪对立现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社会地位不高。改善师生关系、增强中小学生的尊师意识是系统工程。国家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法规,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发放,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各行各业要树立“尊师重教”风尚,真正使教师职业成为全社会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和业务进修,提高自素质,为人师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成为学生的楷模,以密切师生关系。
其三,学生节俭意识差。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是当代农村中小学生的另一倾向。如有的“零嘴”不断,有的甚至汽水喷同学,遭踏父母的血汗钱。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家长的“补偿心理”。觉得前几年条件差,自己的童年很寒酸,不能让孩子再过那种穷日子。二是“攀比心理”。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让孩子在同龄人面前低人一等,于是“打肿了脸充胖子”。三是学校教育不力。教师们认为那是学生的私事,该由家长管。
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的认识。要通过家长学校等到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从而使家长对孩子“爱而不溺”,从小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学校社会应大力弘扬“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四,厌学情绪呈上升趋势。青少年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急功近利”,急于赚钱。在利益的诱惑下,有的家长鼓励孩子辍学赚钱。一是“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教师往往把目标定在培养“尖子生”上。结果,许多学生因学习“不跟班”而丧失学习信心。一是因学籍管理的弊端,一些辍学生仍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学历证书等。但笔者认为,上述原因仍是表象。造成农村中小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新的“读书无用论”。有的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某些素质低下的人却能通过非正常渠道找到一份好工作。对此,家长、学生只能无奈地慨叹。试想“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谁还肯发愤读书?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出路仍寄希望于改革。只有革除“人事制度”、“用工制度”的弊端,任人为贤、量材使用,能者上、庸者下,才能激发农村中小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其五,“早恋”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随着农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性”意识觉醒提前。中小学生“性”行为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少年“早恋”现象是社会产物。首先不健康影视、书刊、网吧等,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是“性教育”的不力:社会缺少积极的、行之有效的“性教育”措施;父母谈“性”色变的传统观念;学校“性教育”的形式主义等,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对农村中小学的“早恋”现象,必须持积极的疏导方针。一方面,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早恋”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另一方面,要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正确的性道德、性观念教育,进行积极向上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于学习,从而健康地成长。
其六、“网恋”现象。随着农村电脑的增多、网络的普及,一些中小学生开始迷恋“网络”。有的因上网影响了健康,有的因上网而荒废了学业。对此,许多家长忧心忡忡,无可奈何。网络世界为青少年认识世界开启了一扇窗口,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但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正处在逐渐形成阶段,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经不起强刺激和低级趣味的诱惑,有的在网络世界迷失了自我。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一方面,家长必须切实加强对家庭电脑的管理,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监控和引导,干预孩子无节制的上网。学校应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文明上网”,拒绝色情诱惑,争当文明青少年。另一方面,软件开发商应多生产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软件,使他们从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对网吧的监管,不断净化网络市场,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生存在的种种不良倾向;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在学校的反映。我们深信,只要不断深化改革,认真落实___、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系列指示,一定能使农村中小学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前进,从而使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地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4篇 农村中小学生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生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
调查时间:2008年8月—2023年6
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调查地点: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
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2008年8月底到2023年6月底,我们到了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进行为期接近一年的顶岗实习支教生活。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在平时休息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一 基本概况
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
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