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疾病调查报告(7篇)

发布时间:2023-11-21 22:52:01 查看人数:62

疾病调查报告

第1篇 疾病调查报告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对1998年以后由外省嫁入本县、与当地男子通婚、在本地长期居住的45岁以下农村育龄妇女204例进行摸底登记。204名外省婚嫁的妇女分别来源于9个省(国),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1名来自越南。平均年龄为32.16岁,最小者21岁,最大者44岁。大专占0.49 %(1/204),高中占0.98 %(2/204),初中占28.93 %(59/204),小学占56.37 %(115/204),文盲占13.24 %(27/204)。再婚史25 %(51/204)。并与本省籍的45岁以下农村育龄妇女210例进行了对照研究。

二、方法

1.调查方法:以各乡镇为单位,由县妇幼保健院派专人根据村级妇幼员实际摸底的花名册入村入户逐人进行调查询问,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填写调查问卷,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向其说明情况征得同意后采集本人血样,编号登记后带回实验室检测。实际调查占应查人数的比例为65.38 %(204/312)。

2.问卷设计:调查问卷由省级妇幼保健专家设计,并要求医院的32名实习学生填写了2次问卷,间隔为2周,对2次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82,提示问卷的重测信度理想。

3.实验室检测:采用上海科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艾滋病抗体试剂对204人全部进行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4项检测。呈现阳性反应者进行2次复核检测;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者送确诊实验室进行最后诊断。

4.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由专人整理后录入到计算机,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

结 果

一、年龄和文化程度

2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籍妇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高于外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6,p=0.000),见表1。

二、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

跨省(国)婚嫁的农村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为12.74 %(26/204),其中乙型肝炎5.88 %(12/204),丙型肝炎3.92 %(8/204),梅毒2.45 %(5/204),hiv 0.49 %(1/204)。本省籍农村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为1.43 % (3/210),2组检出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p=0.000),见表1。表1 2组一般情况及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率比较

三、不同省籍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

云南省、广西、其他地区、贵州、四川、湖南省籍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分别为 17.65 %(12/68)、19.05 %(4/21)、14.29 %(2/14)、12.12 %(4/33)、7.14 %(3/42)、3.84 %(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母婴传播性疾病知识的知晓和态度

跨省(国)婚嫁的农村妇女中仅有8.82 %(18/204)全部回答正确,约3/4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母婴传播性疾病;仅有很少部分的人知道安全套有预防作用;约半数的妇女愿意接受体检和检查,见表2。表2 母婴传播性疾病传播途径知晓率(n=204)

内容回答正确[例(%)]

一、艾滋病传播途径和知识

1.你知道母婴传播性疾病是什么吗?45(22.06)

2.艾滋病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51(25.00)

3.艾滋病是否通过蚊虫叮咬传播68(33.33)

4.艾滋病握手是否能传播92(45.10)

5.艾滋病同桌吃饭是否能传播64(31.37)

6.艾滋病共用劳动工具是否能传播73(35.78)

7.艾滋病是否可以治好115(56.37)

8.从外表是否能判断感染了艾滋病65(31.86)

9.性病患者是否更易患艾滋病29(14.22)

10.使用安全套是否可以预防艾滋病21(10.29)

二、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

11.熟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是否和从前一样交往33(16.18)

12.是否应该允许感染者和病人继续工作和上学36(17.65)

13.是否该允许感染者和病人的孩子继续工作和上学121(59.31)

14.是否应该把感染者和人集中隔离起来,84(41.18)

三、自我保护态度15.怀疑自己得了性病及艾滋病是否愿意接受咨询和检测89(43.63)

16.到哪里咨询和检测37(18.14)

17.婚前体检有无必要99(48.53)

18.生孩子前是否应检查有无母婴传播性疾病101(49.51)

讨 论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都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途径感染下一代,属于母婴传播性疾病。中国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发地区[2],人群中乙型肝炎感染率9.7%[3],乙型肝炎感染机体后,有少部分转变为慢性感染状态。新生儿期因在宫内接触病毒抗原,产生了免疫耐受,病毒不易清除,更容易转变为乙型肝炎长期携带者。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故预防和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对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非常重要。本次结果统计丙型肝炎阳性率3.92 %(8/204);梅毒阳性率2.45 %(5/204),明显高于吴大富等[4]报告丙型肝炎阳性率0. 42 %和梅毒阳性率0. 34 %。丙型肝炎病毒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与疫苗预防接种措施,尽早了解高危人群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时实施母婴隔离,降低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由于胎传梅毒危害性较大,故育龄妇女应在妊娠前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尽量减少妊娠合并梅毒引起的流产、死胎、早产和胎传梅毒的发生。加强育龄妇女特别是跨省婚嫁的这部分高危人群,孕前、孕期自我保健水平及健康教育,提高她们的卫生知识和防治意识,应常规进行传染病筛查,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避孕或根据临床症状适时终止妊娠,对切断母婴垂直传播、降低感染率、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都有积极的意义。

跨省婚嫁是本省部分县的特殊婚姻现象,特别在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县更为常见。本次调查显示,这部分妇女大多来自中国的艾滋病高发省份,并且文化程度低下(小学及以下的人员占69.61 %),医疗保健知识缺乏,母婴传播性疾病知晓率仅为8.82 %,许多人连这些疾病的名称都未听说过,更谈不上预防措施了。所以,针对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做好孕前管理和检测,预防母婴传播性疾病在下一代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利容,刘民. hiv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j].中国性病艾滋病,,13(4):393.

2 刘崇柏.中国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j].中国公共卫生, 1997, 13(9): 515.

3 董悦.提高妊娠期性传播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j].中华妇产杂志, ,36(8):453

4 吴大富,杨红梅.孕妇血液中5种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j].实用科技杂志,,15(9):1128?1129.

疾病调查报告(2)

健康体检是人们在无不适症状的情况下,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仪器检查,从而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起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目的。为了提高生命质量,增强人们预防保健认识,我院开展了健康体检这项工作。自200x年5月~200x年11月,已有5988人接受了健康体检。

从体检结果看,疾病的阳性率多数单位高达80%,疾病的种类繁多,同时发现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升高这三种 病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此次,随机抽样1010人,针对这三种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

1 资料与对象

1.1 资料 抽样人群中,男681人,女329人,后按照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岁以上五个年龄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三种疾病发病情况比较 例 (略)

1.2 对象 机关干部与普通职员,以轻型、中型体力劳动为主。

2 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升高的发病人数以35~44岁年龄组为主。这三种疾病的患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高脂血症患者病人位居三种疾病之首。

3 讨论

3.1 心理因素 处在35~4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多为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社会的重任;是事业的贡献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家庭的支柱,是家庭感情的主要依靠和经济的主要来源者。这部分人群所面临的矛盾相对较多,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工作上的、社会上的矛盾等,如果心理调整能力较差,就会引起心身疾病上升,如高血压病、血脂升高、血糖升高等。

3.2 生理因素 进入该期的个体,各个系统的器官、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开始从完全成熟走向衰退,但是随着改革所产生的危机,迎运而生的困扰增加,同时对新生事物的学习和应变,更加透支了有限的精力,忽略了健康。

3.3 饮食不当 食物是重要的外界环境因素之一,合理的营养可以维持机体生理需要,营养过剩或营养素不平衡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的明显增加。当然,吸烟、饮酒、摄盐过量是男性发病过高的另外一个原因。

3.4 缺乏体育锻炼 运动可加强人的心脏功能,保持血压稳定,运动可加速脂质代谢,防止血脂升高,同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加防御疾病的能力,有助于心理健康,使精力充沛。机关干部由于长期的紧张、疲劳、没有很好的调适机体,各种疾病便乘虚而入。

3.5 高脂血症是一种脂类代谢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是可以逆转的。

根据此次分析的结果,我们了解这三种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高发年龄段的主要原因,同时,认识到这三种疾病对我们的严重危害,重视和关注我们中坚力量的身心健康,是减少家庭和社会损失的重要措施。告诫人们,时时重视自己的健康,是对社会家庭的最好回报。

疾病调查报告(3)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血清学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猪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病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的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制约生猪产业的发展。我们引进了带有外种血缘的外种猪洋二元母猪,进行了优良品种推广,结果80%的猪场母猪普遍出现第一胎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高达20%,而母猪一般无临庆症状,对这情况我们凝似是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故进行了血清调查。共采血抽样237份,分离血清212份,并对分得的212份血清全部进行蓝耳病(prrs)检测,其中阳性80份,阳性率37.7%;对其中的160份血清进行了伪狂犬(pr)检测,160份进行了猪瘟(hc)检测,160份血清进行了细小病毒(ppv)检测。结果表明:一十三个猪场均有以上母猪繁殖障碍病存在。由此可见:母猪繁殖障碍病在我县外种猪场已普遍存在。

关键词: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调查;血清学;检测

as hog farms have increased in both size and efficiency,so have hog disease types,in rencent yesrs,the problem has been especially serious among breeding sows,where disease has increased inferticity and negative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g breeding industry in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237 sous from these,212 samples of serum were successfully produced and tested for bluc ear pisease (prrs).the positive test rate was 37.7 percent (80 positive samples)also tests for three types of disease porcine pseuudo rabies(pr),swine fever(hc),and wicroscopic viral infection (ppv)were performed,each test on 160 of the samples.

sow;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是近年来危害母猪的一种主要的疫病,现已被广范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畸形胎和母猪不育、配不上种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此病主要包括猪瘟(hc)、猪伪狂犬病(pr)、猪细小病毒病(ppv)、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乙型脑炎(je)等几种病。我们对存在有明显繁殖障碍病的13个猪场的237母猪头进行采血,分离血清212份,并对分得的212份血清全部进行了检测,对其中的160份血清进行了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母猪繁殖障碍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现将详细情况分述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被检血清

被检血清来13个母猪场,耳静脉采血,3600转/min分离血清,待检。

1.1.2 主要诊断试剂

蓝耳病elisa试剂盒:由美国idexx公司提供;

猪瘟诊断抗原及阴、阳性血清:由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

猪伪狂犬lat诊断液试剂盒:由华中农业大学提供;

猪细小病毒lat诊断液试剂盒:由华中农业大学提供。

1.2 方法

1.2.1母猪繁殖于呼吸综合症方法:间接elisa

a采样:常规采血,分离血清,无腐败、溶血、凝块和沉淀。

b准备:

a试验前将所有试剂从冰箱中取出,置室温下达到室温,并轻轻摇匀,用后立即放回冰箱。

b将达到室温并完全溶解的洗液深缩用灭菌水或去离子水稀释10倍。

c将待检血清用稀释液进行40倍稀释;注意匆将阳性/阴性对照血清稀释。

c取出抗原孢被的96孔板(该板的1、3、5、7、9、11列孔包被的prrs抗原,2、4、6、8、10、12列孔包被的正常marc—145细胞抗原),在工作表上标记好样品的位置。

d取100ul阴性血清分别加入c1、c2、d1、d2孔中。

e取100ul阳性血清分别加入a1、a2、b1、b2孔中。

f取100ul稀释的待检血清分别加入相邻的prrs抗原孔和marc—145细胞抗原孔(nhc)中。

h在室温下孵育30mim。

l将反应板孔里的液体倒入废液缸,并在吸水纸上扣干。

j每孔加入300ul洗涤液(含tween—20的pbs),置室温约3mim,弃去孔中液体,重复3—5次,最后一次在吸水纸水轻轻扣干。

k每孔加入100ul酶标抗体复合物,在室温下孵育30mim。并利用此空隙,取等量底物浓缩液和底物稀释液混匀(如5.5ml:5.5ml)。

l重复i、j操作。

m每孔加入100ul稀释好底物溶液,在室温下孵育15mim。

n每孔加入100 终止液

o用酶联免疫检测仪于650nm波长下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

q结果判定:

a pc:prrs—nc:prrs≥0.150,试验方成立。

b s/p≥0.4,样品血清prrs抗体阳性;s/p<0.4,样品血清prrs抗体阴性。

1.2.2 猪瘟检测方法:正向血凝试验

a取一洁净玻片,以蜡笔划成3—4c㎡小格,如下图

血清号 第1格 第2格 第3格 第4格

阳性血清对照 0.08ml 0.04ml 0.02ml 0.01ml

阴性血清对照 0.08ml 0.04ml 0.02ml 0.01ml

血清样品1 0.08ml 0.04ml 0.02ml 0.01ml

血清样品2 0.08ml 0.04ml 0.02ml 0.01ml

b试验前,先将待检血清、标准血清和抗原置于室温,使其达到20℃。

b将待检血清、标准血清按上表中的量,垂直接触玻片分别加到各方格内。

c摇匀抗原,每一血清格内分别垂直加入0.03ml抗原。

d自0.01ml血清格开始,用牙签将抗原与血清完全混合,摊开直径2cm左右,依次至0.02ml、0.04ml、0.08m血清格,一个血清样使用一牙签。

e轻轻摇动玻片后,室温静置5—8min。春冬季节室温较低时,可置于30℃左右的温箱中。

f记录结果

出现大凝集片或小粒状物,液体完全透明,即100%凝集。

有明显凝集片和粒,液体几乎完全透明,即75%凝集。

有可见凝集片和颗粒,液体不甚透明,即50%凝集。

1.2.3 猪伪狂犬检测方法:乳胶凝集试验

操作步骤

取待检样品、阳性/阴性对照血清和稀释液各一滴,分别置于玻片上,各加一滴乳胶抗原,用牙签或火柴棍搅拌,并轻轻摇动1—2min后,于3—5min内观察结果。

也可将血清作倍比连续稀释,每个稀释度加乳胶抗原进行定量分析。

c判定结果:

a所有对照成立,即阳性血清呈“ ”,阴性血清和稀释液呈“—”,试验方有效。样品出现“++”以上者为阳性。

1.2.4 猪细小病毒检测方法:乳胶凝集试验。

2 调查内容

2.1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查阅记录,调查种源、胎次,发病的季节性。

2.2 饲养管理调查:主要包括饲料质量,营养成份,有无霉变;有无环境、机械等不良因素引起的,防疫、免疫、消毒是否落实到位。

2.3 临床病例剖解:包括对繁殖母猪的临床检查及对发病母猪所产部分弱仔及新生病仔猪的病理剖检观察。

2.4 血清学检测:对采得的212份血清样品进行蓝耳病抗体检测和部分血清的伪狂犬、猪瘟、猪细小病毒检测。

2 检测结果及讨论

3.1发生繁殖障碍的母猪有长白、约克及长白╳约克,发病母猪没有明显的品系差别;发病的胎次主要集中在第一胎,在第一胎过后,很多母猪不再表现明显的繁殖障碍病(说明在第一胎过后产生了抗体对该病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力);发病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猪主要表现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和新生仔猪发病死亡。

3.2 猪场的饲料基本上都统一饲喂母猪专用料,不存在霉变和质量问题,也无环境或机械因素引起的流产和死胎。在采血检查时除两家猪场拿不出严格的免疫记录档案外,其他猪场都按免疫程序进行了免疫,并做到定期消毒。

3.3 剖检弱仔和新生病仔猪,大体表现一致,体表贫血苍白,皮下脂肪多黄染,肾呈土黄色,在表面有小出血点,有的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样状,心包积液,小叶性肺炎,肝褐黄色。

3.4 血清学检测结果: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血清学检测统计表

猪场 蓝耳病 伪狂犬 细小病毒 繁殖障

碍病史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1场 35 10 28.6% 14 8 57.1% 14 6 42.9% 11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

2场 32 7 21.9% 17 10 58.8% 17 8 47.1% 记载不详

3场 14 5 35.7% 14 10 71.4% 14 9 64.3% 14头流产、死胎、木乃伊

4场 20 14 70.0% 20 14 70.0% 20 16 80.0% 4头发流产

5场 26 13 50.0% 13 11 84.6% 13 9 69.2% 记载不详

6场 13 2 15.4% 13 6 46.2% 13 7 53.8% 9头流产、死胎、弱仔、木乃伊、

7场 9 1 11.1% 9 6 66.7% 9 5 55.6% 1配不上种、1头产死胎、7头流产、弱仔

8场 11 0 0.0% 11 8 72.7% 11 8 72.7% 11头流产、死胎、木乃伊、弱仔

9场 12 7 58.3% 12 6 50.0% 12 7 58.3% 12头流产、死胎、弱仔、木乃伊

10场 7 2 28.6% 7 6 85.7% 7 4 57.1% 7死胎、木乃伊

11场 7 3 42.9% 4 2 50.0% 4 3 75.0% 7头发生过流产、死胎、木乃伊

12场 24 16 66.7% 24 20 83.3% 24 17 70.8% 24头发生过流产、死胎、弱仔

13场 2 0 0.0% 2 2 100.0% 2 1 50.0% 2头后备发病猪

合 计 212 80 37.7% 160 109 68.1% 160 100 62.5% 110头繁

殖障碍

4 小结与分析

4.1 通过流行病学、饲料、饲养管理和对弱仔、新生病仔猪剖检等各个方面的调查,排除了母猪繁殖障碍病因为品种、种源、饲料和饲养管理因素造成的可能。因为剖检有一定的病理变化,说明是由病毒或病原微生物等致病因素引起。

4.2 本次监测采样全由专业人员把关操作,蓝耳病检测采用美国进口elisa试剂,微电脑数控机洗板,伪狂犬、细小病毒采用华中农业大学lat试剂盒,其灵敏度高,监测结果可靠。

4.3 监测猪均未接种蓝耳病疫苗免疫,经过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疫苗免疫,被监测种猪群体中有蓝耳病阳性(+),说明有感染猪或曾经感染过;伪狂犬、细小病毒的免疫合格率分别达到68.1%和72.5%说明了种猪的免疫效果较好。

4.4 本次监测的样本较大,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监测结果,蓝耳病样品阳性37.7%(80/212),其中1至5场样品阳性率38.58%(49/127),猪场蓝耳病样品阳性率比较高;伪狂犬和细小病毒的免疫阳性率比较高,说明种猪在经过免疫或曾经感染后产生了对该病的较高抵抗力,免受强毒的攻击。

4.5 在本次的调查中还发现,同一头猪在蓝耳病呈阴性(-),伪狂犬、细小病毒免疫抗体都达到免疫保护力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繁殖障碍病,说明该猪场发生的繁殖病不仅由蓝耳病、伪狂犬、细小病毒引起,还有其它繁殖障碍疾病参与。

5 防制建议

繁殖障碍性疾病,特别是蓝耳病,它是我县的首次监测到的一个新病,它对养猪业的危害较重,一是引起严重的种猪繁殖障碍,导致其它疫病的免疫抑制,产生免疫失败;二是隐性猪瘟很难控制和消除,是母猪繁殖障碍的潜在杀手;三是猪伪狂犬和猪细小病毒通过免疫后不能准确的判断是否是决定性致病因素。面对当前繁殖障碍病,首先是加强蓝耳病的免疫,控制毒力在群内的进一步传播;其次是进一步加强猪瘟、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的免疫,使猪群免疫合格率提高,降低因此三种病导致流产、死胎等的可能;第三是严把引种关,避免到蓝耳病疫区调种猪,引种时必须经蓝耳病检测阴性(-)方能引进;第四是进一步对几种繁殖病进行准确的监测诊断,并加大监测面,淘汰净化阳性病猪,保持猪场干净。

参考文献

1.《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

2.《基础兽医学》;

3.《动物实验室操作技术基础知识》;

疾病调查报告(4)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对1998年以后由外省嫁入本县、与当地男子通婚、在本地长期居住的45岁以下农村育龄妇女204例进行摸底登记。204名外省婚嫁的妇女分别来源于9个省(国),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1名来自越南。平均年龄为32.16岁,最小者21岁,最大者44岁。大专占0.49 %(1/204),高中占0.98 %(2/204),初中占28.93 %(59/204),小学占56.37 %(115/204),文盲占13.24 %(27/204)。再婚史25 %(51/204)。并与本省籍的45岁以下农村育龄妇女210例进行了对照研究。

二、方法

1.调查方法:以各乡镇为单位,由县妇幼保健院派专人根据村级妇幼员实际摸底的花名册入村入户逐人进行调查询问,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填写调查问卷,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向其说明情况征得同意后采集本人血样,编号登记后带回实验室检测。实际调查占应查人数的比例为65.38 %(204/312)。

2.问卷设计:调查问卷由省级妇幼保健专家设计,并要求医院的32名实习学生填写了2次问卷,间隔为2周,对2次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82,提示问卷的重测信度理想。

3.实验室检测:采用上海科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艾滋病抗体试剂对204人全部进行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4项检测。呈现阳性反应者进行2次复核检测;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者送确诊实验室进行最后诊断。

4.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由专人整理后录入到计算机,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

结 果

一、年龄和文化程度

2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籍妇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高于外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6,p=0.000),见表1。

二、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

跨省(国)婚嫁的农村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为12.74 %(26/204),其中乙型肝炎5.88 %(12/204),丙型肝炎3.92 %(8/204),梅毒2.45 %(5/204),hiv 0.49 %(1/204)。本省籍农村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为1.43 % (3/210),2组检出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p=0.000),见表1。表1 2组一般情况及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率比较

三、不同省籍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

云南省、广西、其他地区、贵州、四川、湖南省籍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分别为 17.65 %(12/68)、19.05 %(4/21)、14.29 %(2/14)、12.12 %(4/33)、7.14 %(3/42)、3.84 %(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母婴传播性疾病知识的知晓和态度

跨省(国)婚嫁的农村妇女中仅有8.82 %(18/204)全部回答正确,约3/4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母婴传播性疾病;仅有很少部分的人知道安全套有预防作用;约半数的妇女愿意接受体检和检查,见表2。表2 母婴传播性疾病传播途径知晓率(n=204)

内容回答正确[例(%)]

一、艾滋病传播途径和知识

1.你知道母婴传播性疾病是什么吗?45(22.06)

2.艾滋病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51(25.00)

3.艾滋病是否通过蚊虫叮咬传播68(33.33)

4.艾滋病握手是否能传播92(45.10)

5.艾滋病同桌吃饭是否能传播64(31.37)

6.艾滋病共用劳动工具是否能传播73(35.78)

7.艾滋病是否可以治好115(56.37)

8.从外表是否能判断感染了艾滋病65(31.86)

9.性病患者是否更易患艾滋病29(14.22)

10.使用安全套是否可以预防艾滋病21(10.29)

二、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

11.熟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是否和从前一样交往33(16.18)

12.是否应该允许感染者和病人继续工作和上学36(17.65)

13.是否该允许感染者和病人的孩子继续工作和上学121(59.31)

14.是否应该把感染者和人集中隔离起来,84(41.18)

三、自我保护态度

15.怀疑自己得了性病及艾滋病是否愿意接受咨询和检测89(43.63)

16.到哪里咨询和检测37(18.14)

17.婚前体检有无必要99(48.53)

18.生孩子前是否应检查有无母婴传播性疾病101(49.51)

讨论总结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都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途径感染下一代,属于母婴传播性疾病。中国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发地区[2],人群中乙型肝炎感染率9.7%[3],乙型肝炎感染机体后,有少部分转变为慢性感染状态。新生儿期因在宫内接触病毒抗原,产生了免疫耐受,病毒不易清除,更容易转变为乙型肝炎长期携带者。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故预防和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对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非常重要。本次结果统计丙型肝炎阳性率3.92 %(8/204);梅毒阳性率2.45 %(5/204),明显高于吴大富等[4]报告丙型肝炎阳性率0. 42 %和梅毒阳性率0. 34 %。丙型肝炎病毒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与疫苗预防接种措施,尽早了解高危人群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时实施母婴隔离,降低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由于胎传梅毒危害性较大,故育龄妇女应在妊娠前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尽量减少妊娠合并梅毒引起的流产、死胎、早产和胎传梅毒的发生。加强育龄妇女特别是跨省婚嫁的这部分高危人群,孕前、孕期自我保健水平及健康教育,提高她们的卫生知识和防治意识,应常规进行传染病筛查,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避孕或根据临床症状适时终止妊娠,对切断母婴垂直传播、降低感染率、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都有积极的意义。

跨省婚嫁是本省部分县的特殊婚姻现象,特别在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县更为常见。本次调查显示,这部分妇女大多来自中国的艾滋病高发省份,并且文化程度低下(小学及以下的人员占69.61 %),医疗保健知识缺乏,母婴传播性疾病知晓率仅为8.82 %,许多人连这些疾病的名称都未听说过,更谈不上预防措施了。所以,针对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做好孕前管理和检测,预防母婴传播性疾病在下一代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第2篇 健康体检中部分疾病调查报告

健康体检是人们在无不适症状的情况下,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仪器检查,从而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起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目的。为了提高生命质量,增强人们预防保健认识,我院开展了健康体检这项工作。自200x年5月~200x年11月,已有5988人接受了健康体检。

从体检结果看,疾病的阳性率多数单位高达80%,疾病的种类繁多,同时发现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升高这三种 病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此次,随机抽样1010人,针对这三种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

1 资料与对象

1.1 资料 抽样人群中,男681人,女329人,后按照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岁以上五个年龄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三种疾病发病情况比较 例 (略)

1.2 对象 机关干部与普通职员,以轻型、中型体力劳动为主。

2 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升高的发病人数以35~44岁年龄组为主。这三种疾病的患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高脂血症患者病人位居三种疾病之首。

3 讨论

3.1 心理因素 处在35~4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多为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社会的重任;是事业的贡献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家庭的支柱,是家庭感情的主要依靠和经济的主要来源者。这部分人群所面临的矛盾相对较多,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工作上的、社会上的矛盾等,如果心理调整能力较差,就会引起心身疾病上升,如高血压病、血脂升高、血糖升高等。

3.2 生理因素 进入该期的个体,各个系统的器官、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开始从完全成熟走向衰退,但是随着改革所产生的危机,迎运而生的困扰增加,同时对新生事物的学习和应变,更加透支了有限的精力,忽略了健康。

3.3 饮食不当 食物是重要的外界环境因素之一,合理的营养可以维持机体生理需要,营养过剩或营养素不平衡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的明显增加。当然,吸烟、饮酒、摄盐过量是男性发病过高的另外一个原因。

3.4 缺乏体育锻炼 运动可加强人的心脏功能,保持血压稳定,运动可加速脂质代谢,防止血脂升高,同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加防御疾病的能力,有助于心理健康,使精力充沛。机关干部由于长期的紧张、疲劳、没有很好的调适机体,各种疾病便乘虚而入。

3.5 高脂血症是一种脂类代谢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是可以逆转的。

根据此次分析的结果,我们了解这三种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高发年龄段的主要原因,同时,认识到这三种疾病对我们的严重危害,重视和关注我们中坚力量的身心健康,是减少家庭和社会损失的重要措施。告诫人们,时时重视自己的健康,是对社会家庭的最好回报。

第3篇 关于跨省婚嫁育龄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对1998年以后由外省嫁入本县、与当地男子通婚、在本地长期居住的45岁以下农村育龄妇女204例进行摸底登记。204名外省婚嫁的妇女分别来源于9个省(国),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1名来自越南。平均年龄为32.16岁,最小者21岁,最大者44岁。大专占0.49 %(1/204),高中占0.98 %(2/204),初中占28.93 %(59/204),小学占56.37 %(115/204),文盲占13.24 %(27/204)。再婚史25 %(51/204)。并与本省籍的45岁以下农村育龄妇女210例进行了对照研究。

二、方法

1.调查方法:以各乡镇为单位,由县妇幼保健院派专人根据村级妇幼员实际摸底的花名册入村入户逐人进行调查询问,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填写调查问卷,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向其说明情况征得同意后采集本人血样,编号登记后带回实验室检测。实际调查占应查人数的比例为65.38 %(204/312)。

2.问卷设计:调查问卷由省级妇幼保健专家设计,并要求医院的32名实习学生填写了2次问卷,间隔为2周,对2次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82,提示问卷的重测信度理想。

3.实验室检测:采用上海科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艾滋病抗体试剂对204人全部进行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4项检测。呈现阳性反应者进行2次复核检测;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者送确诊实验室进行最后诊断。

4.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由专人整理后录入到计算机,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

结 果

一、年龄和文化程度

2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籍妇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高于外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6,p=0.000),见表1。

二、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

跨省(国)婚嫁的农村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为12.74 %(26/204),其中乙型肝炎5.88 %(12/204),丙型肝炎3.92 %(8/204),梅毒2.45 %(5/204),hiv 0.49 %(1/204)。本省籍农村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为1.43 % (3/210),2组检出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p=0.000),见表1。表1 2组一般情况及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率比较

三、不同省籍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

云南省、广西、其他地区、贵州、四川、湖南省籍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分别为 17.65 %(12/68)、19.05 %(4/21)、14.29 %(2/14)、12.12 %(4/33)、7.14 %(3/42)、3.84 %(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母婴传播性疾病知识的知晓和态度

跨省(国)婚嫁的农村妇女中仅有8.82 %(18/204)全部回答正确,约3/4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母婴传播性疾病;仅有很少部分的人知道安全套有预防作用;约半数的妇女愿意接受体检和检查,见表2。表2 母婴传播性疾病传播途径知晓率(n=204)

内容回答正确[例(%)]

一、艾滋病传播途径和知识

1.你知道母婴传播性疾病是什么吗?45(22.06)

2.艾滋病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51(25.00)

3.艾滋病是否通过蚊虫叮咬传播68(33.33)

4.艾滋病握手是否能传播92(45.10)

5.艾滋病同桌吃饭是否能传播64(31.37) 6.艾滋病共用劳动工具是否能传播73(35.78)

7.艾滋病是否可以治好115(56.37)

8.从外表是否能判断感染了艾滋病65(31.86)

9.性病患者是否更易患艾滋病29(14.22)

10.使用安全套是否可以预防艾滋病21(10.29)

二、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

11.熟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是否和从前一样交往33(16.18)

12.是否应该允许感染者和病人继续工作和上学36(17.65)

13.是否该允许感染者和病人的孩子继续工作和上学121(59.31)

14.是否应该把感染者和人集中隔离起来,84(41.18)

三、自我保护态度

15.怀疑自己得了性病及艾滋病是否愿意接受咨询和检测89(43.63)

16.到哪里咨询和检测37(18.14)

17.婚前体检有无必要99(48.53)

18.生孩子前是否应检查有无母婴传播性疾病101(49.51)

讨论总结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都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途径感染下一代,属于母婴传播性疾病。中国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发地区,人群中乙型肝炎感染率9.7%[3],乙型肝炎感染机体后,有少部分转变为慢性感染状态。新生儿期因在宫内接触病毒抗原,产生了免疫耐受,病毒不易清除,更容易转变为乙型肝炎长期携带者。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故预防和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对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非常重要。本次结果统计丙型肝炎阳性率3.92 %(8/204);梅毒阳性率2.45 %(5/204),明显高于吴大富等[4]报告丙型肝炎阳性率0. 42 %和梅毒阳性率0. 34 %。丙型肝炎病毒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与疫苗预防接种措施,尽早了解高危人群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时实施母婴隔离,降低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由于胎传梅毒危害性较大,故育龄妇女应在妊娠前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尽量减少妊娠合并梅毒引起的流产、死胎、早产和胎传梅毒的发生。加强育龄妇女特别是跨省婚嫁的这部分高危人群,孕前、孕期自我保健水平及健康教育,提高她们的卫生知识和防治意识,应常规进行传染病筛查,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避孕或根据临床症状适时终止妊娠,对切断母婴垂直传播、降低感染率、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都有积极的意义。

跨省婚嫁是本省部分县的特殊婚姻现象,特别在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县更为常见。本次调查显示,这部分妇女大多来自中国的艾滋病高发省份,并且文化程度低下(小学及以下的人员占69.61 %),医疗保健知识缺乏,母婴传播性疾病知晓率仅为8.82 %,许多人连这些疾病的名称都未听说过,更谈不上预防措施了。所以,针对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做好孕前管理和检测,预防母婴传播性疾病在下一代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第4篇 健康体检和部分疾病的调查报告

健康体检和部分疾病的调查报告

健康体检是人们在无不适症状的情况下,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仪器检查,从而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起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目的。

为了提高生命质量,增强人们预防保健认识,我院开展了健康体检这项工作。

自20xx年5月~20xx年11月,已有5988人接受了健康体检。

从体检结果看,疾病的阳性率多数单位高达80,疾病的种类繁多,同时发现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升高这三种病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此次,随机抽样1010人,针对这三种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

1资料与对象1.1资料抽样人群中,男681人,女329人,后按照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岁以上五个年龄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年龄段三种疾病发病情况比较例(略)1.2对象机关干部与普通职员,以轻型、中型体力劳动为主。

2结果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升高的发病人数以35~44岁年龄组为主。

这三种疾病的患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

高脂血症患者病人位居三种疾病之首。

3讨论3.1心理因素处在35~4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多为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社会的重任;是事业的贡献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家庭的支柱,是家庭感情的'主要依靠和经济的主要来源者。

这部分人群所面临的矛盾相对较多,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工作上的、社会上的矛盾等,如果心理调整能力较差,就会引起心身疾病上升,如高血压病、血脂升高、血糖升高等。

3.2生理因素进入该期的个体,各个系统的器官、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开始从完全成熟走向衰退,但是随着改革所产生的危机,迎运而生的困扰增加,同时对新生事物的学习和应变,更加透支了有限的精力,忽略了健康。

3.3饮食不当食物是重要的外界环境因素之一,合理的营养可以维持机体生理需要,营养过剩或营养素不平衡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的明显增加。

当然,吸烟、饮酒、摄盐过量是男性发病过高的另外一个原因。

3.4缺乏体育锻炼运动可加强人的心脏功能,保持血压稳定,运动可加速脂质代谢,防止血脂升高,同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加防御疾病的能力,有助于心理健康,使精力充沛。

机关干部由于长期的紧张、疲劳、没有很好的调适机体,各种疾病便乘虚而入。

3.5高脂血症是一种脂类代谢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但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是可以逆转的。

根据此次分析的结果,我们了解这三种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高发年龄段的主要原因,同时,认识到这三种疾病对我们的严重危害,重视和关注我们中坚力量的身心健康,是减少家庭和社会损失的重要措施。

告诫人们,时时重视自己的健康,是对社会家庭的最好回报。

第5篇 海龟的饲养和疾病防治调查报告

海龟的饲养和疾病防治调查报告

一、饲养海龟的基础条件

海龟是一种爬行动物,因此,具有极为鲜明的生物特性,和普通鱼类、以及哺乳类海洋动物有着较为明显地不同,若想真正的发展海龟养殖产业,并且获得一定的成绩,就必须正确的认识到这些不同之处,而后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保障海龟的存活率,最终促进饲养的顺利进行。 作为一种爬行动物,海龟对于水质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因此,水质并不是影响海龟养殖的重要因素,但是必须指出,这种特性并不意味着什么水质都可以饲养海龟,理想的洁净、温暖的水下环境可以最大程度的符合海龟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利于其存活和发育。

(一)水温

作为爬行动物,海龟没有自主调节自身温度的能力,因此,所处外部环境所能提供的能量决定了海龟的体温,这样也就意味着,海龟的外部环境会通过影响海龟体温的方式,去影响海龟的习性和生存,例如觅食、消化、吸收、活动等。在自然的环境下,海龟维持自身体温达到最适宜温度的方式主要是运动,如潜水、洄游、漂浮等,以此来吸收外界适宜的能量。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便只能采取人工维持水温的方式,来保证海龟的生长和发育。

目前,学界和业界对于最为适宜于海龟生长和发育的水温尚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理论上而言,15℃~35℃的水温中,海龟都可以获得发育和生长,但是在实

践中,通常以20℃~28℃的水温最佳,海龟可以获得最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摄食、生长和运动都处于最佳状态。

(二)盐度

除了极少数的海龟偶尔会游至入海口等淡水环境中,绝大多数海龟都终生生长于海洋之中,所以,养殖所用的水必须是海水,或者是人工海水,这也是影响海龟生存和生长的重要因素,在盐分含量过低的水体之中,海龟不会长期存活,即使短期存活,其生存质量也会极度下降。因此,由于海龟长期的海洋生活,其各种器官的构造已经符合了海洋生活的状态,在养殖时,必须使用海水,或者人工配置盐度为0.026~0.034的人工海水。

这一点可以说是海龟养殖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和先决条件。

(三)水质

海龟绝大多数生存与水下环境,虽然用肺呼吸,但是,由于其独特的器官构造,其往往只是偶尔浮出水面换气,通常也不会在水面或者浅水层活动。因此,养殖海龟时,一定要高度重视水体的质量,采取各种方式来优化水质,防止水质恶劣,及时监控相应的指标,如酸碱度、总氮、溶解氧等,否则,海龟的生产和发育极易受到影响,甚至死亡。例如,如果水体出现了重金属的污染,或者水质的酸化,都会对于海龟的生命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海龟的养殖实践中,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或者为了更为有效地监控水质,可以采取海龟与鱼混养的方式。通常而言,海龟对水质的要求没有鱼严格,其适应能力较强,因此,所以把温度、盐度之外的其它海水水质指标维持在鱼类生存的许可范围内,这样就可以非常直接有效地判断水体的质量,并且将有效的保证海龟的生存与健康,对于提高海龟养殖的'经济利益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水质管理措施

由于无法实现每天换水,其技术和成本要求过高,因此,除了经常性的水质观测之外,还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有效地控制水质,从而保证海龟的生长和发育。

首先,由于习性和生理结构的影响,海龟相对于鱼类等海洋生物,其排泄量较大,而且海龟几乎终生生活在水中,这就对于水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人工饲养的客观现实下,水体必然受到一定得限制。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有效

的预防水质污染,对于水质加强管理和控制。

其次,要完善饲养海龟的水槽循环过滤系统,并且要高度注意这一系统的隔离和独立,切勿为了节省经济成本而和其他养殖的生物混用,或者不同海龟养殖池区的混用。这样做首先可避免对其它水槽的污染,也减少了其他水槽对于海龟养殖水体的污染,再者,这种措施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病原从其它水体带入的机率。

最后,要根据海龟的习性,制定相应的养殖计划,采取按时、按点的方式进行养殖工作的进行,例如,对于水质和水体循环状况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而后根据检测的结果,进行换水、吸除池底排泄物、滤槽反冲洗等水质维护措施,以此来保证水质处于最佳的状态。最后,由于海龟排泄量极大,因此要及时清除饵料残渣、海龟粪便、表层浮膜及玻璃内壁上的藻类,并且采取化学手段来培育一定的硝化细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养殖水体的质量。

二、饲养海龟的饲料和投喂

饲料的种类和投喂方式直接关系到海龟营养的吸收,也关乎海龟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必须要予以重视,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

(一)饲料的种类

作为一种海洋生物链中地位较高的生物,我们常见的海龟均是肉食性动物,其依靠海中的水中生物为食,保证自己的营养和新陈代谢,如小型鱼虾、水母、海绵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都可以作为海龟的食物。比如,我们以海龟养殖中最为常见绿海龟来看,其主幼体肉食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食性发生转变,成体虽然食用大量的肉食,但是海藻等食物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此外,以玳瑁为例,其在研究中,杂鱼和软体动物所占比例最大。

因此,在海龟的养殖中,应当选取污染较小、肉质较为鲜美,而且无鳞、营养较为丰富的鱼类为主要喂食食物,并且要定期投放蔬菜、海带等食物,以此来均衡影响。需要注意的是,饲料的选择绝非一成不变,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更换,以避免海龟长期摄入一种营养而导致营养不良,或者营养障碍。

(二)饲料的数量

一般而言,海龟的食量较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以体重的2%~3%进行喂养,对于1龄以下的幼海龟,应当给予体重的5%~10%左右的饲料,需要

注意的是,不能过度喂养,否则影响海龟的生长和发育,每月可以定期停食1天至两天,对于海龟的摄食和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疾病的预防

目前,已经得到确认的海龟疾病有27种类,其分类复杂,如皮肤炎、糜烂型皮肤炎、真菌感染、肾结石、细菌感染、消化不良、甲板软甲、消化系统溃疡、肺炎、肠炎等,极大地影响了海龟的生长甚至是寿命,对于养殖而言极为不利。

当海龟患有疾病时,通常会出现盐腺分泌异常的情况,即在眼睑和角质之间产生淡黄色或白色粘性物质,这些物质的过多导致皮肤糜烂,甚至失明。此外,不正常的浮起和潜水困难通常是由于肠胃系统的疾病引起,由于消化的障碍,因此导致肠胃内部产生不正常的胀气,从而导致潜水和起伏受到困难。最后,长期的喂养肉质饲料,而且由于养殖技术的限制,海龟无法经常运动,其肝脏等器官机能低下,很可能有心肌梗塞、脑血栓造成的突然死亡。

除了这些病因以外,海龟之间相互的撕咬也极易导致损伤,如果不能有效的治疗,极易引发细菌性和真菌性的感染。

结语

海龟养殖是具有客观前景的行业,但是,对于技术得要求亦较高,必须要正确的认识海龟的习性,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养殖,方才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第6篇 健康体检部分疾病调查报告

健康体检部分疾病调查报告

健康体检部分疾病调查报告健康体检是人们在无不适症状的情况下,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仪器检查,从而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起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目的。为了提高生命质量,增强人们预防保健认识,我院开展了健康体检这项工作。

自20xx年5月~20xx年11月,已有5988人接受了健康体检。从体检结果看,疾病的阳性率多数单位高达80,疾病的种类繁多,同时发现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升高这三种病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此次,随机抽样1010人,针对这三种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

1资料与对象1.1资料抽样人群中,男681人,女329人,后按照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岁以上五个年龄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表1不同年龄段三种疾病发病情况比较例(略)1.2对象机关干部与普通职员,以轻型、中型体力劳动为主。

2结果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升高的发病人数以35~44岁年龄组为主。这三种疾病的患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

高脂血症患者病人位居三种疾病之首。3讨论3.1心理因素处在35~4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多为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社会的重任;是事业的贡献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家庭的支柱,是家庭感情的主要依靠和经济的主要来源者。

这部分人群所面临的矛盾相对较多,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工作上的、社会上的矛盾等,如果心理调整能力较差,就会引起心身疾病上升,如高血压病、血脂升高、血糖升高等。3.2生理因素进入该期的个体,各个系统的器官、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开始从完全成熟走向衰退,但是随着改革所产生的危机,迎运而生的困扰增加,同时对新生事物的学习和应变,更加透支了有限的精力,忽略了健康。

3.3饮食不当食物是重要的外界环境因素之一,合理的营养可以维持机体生理需要,营养过剩或营养素不平衡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的明显增加。当然,吸烟、饮酒、摄盐过量是男性发病过高的另外一个原因。

3.4缺乏体育锻炼运动可加强人的心脏功能,保持血压稳定,运动可加速脂质代谢,防止血脂升高,同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加防御疾病的能力,有助于心理健康,使精力充沛。机关干部由于长期的紧张、疲劳、没有很好的调适机体,各种疾病便乘虚而入。

3.5高脂血症是一种脂类代谢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是可以逆转的。

根据此次分析的结果,我们了解这三种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高发年龄段的主要原因,同时,认识到这三种疾病对我们的严重危害,重视和关注我们中坚力量的身心健康,是减少家庭和社会损失的重要措施。告诫人们,时时重视自己的健康,是对社会家庭的最好回报。

在百度搜索:健康体检部分疾病调查报告

第7篇 据调查报告显示人类延寿疾病相伴

据调查报告显示人类延寿疾病相伴

糖尿病介绍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详细]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预防搜索:糖尿病

根据周四公布的一项全球健康研究报告,人类与1970年相比平均寿命增加了10年,但这幸运的10年中却有大部分时间是在与癌症等疾病作斗争。

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刊登的7项研究汇总指出,到2023年,男性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与1970年相比已上升了11.1年,女性上升了12.1年。

但是,尽管我们活得更长,我们却更多地受到疾病的侵扰,罹患如癌症和心脏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研究的合作者乔希·萨洛蒙在接受法新社记者电邮采访时说:“在过去的20年中,人类的寿命在全球范围内已增加大约5年,但其中只有约4年的健康寿命。”

他说:“你可以把这理解为相当于增加了4年的健康和1年的病痛。”

这项杰出的研究汇集了来自50个国家近500名作者的工作,整合了来自学术研究论文、尸检报告、医院记录和普查的数据,覆盖187个国家和地区的291种疾病和损伤类型。

这项研究显示,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其他地区出现明显转变,人类的病痛从多发于较低龄人群的营养不良、传染病和出生并发症等传统疾病,转化为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可能持续数年的疾病。

萨洛蒙说,病患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的负担日益沉重,“意味着额外的'医疗需求,社会与财政成本增加,以及在卫生保健服务系统方面的需求。”

研究报告说,2023年,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占据每三例死亡中的两例,而1990年的比例仅为二分之一。

2023年死于癌症的人比1990年多38%,从580万人上升到800万人。

营养不良、传染病、孕产妇和新生儿疾病的死亡数量从1990年的1590万下降到2023年的1320万。

研究负责人、华盛顿大学卫生统计评估研究所的克里斯托弗·默里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真正与贫困相关的疾病风险在全球层面上转变为与一系列跟非传染疾病和人类生活方式更密切相关的风险。”

研究报告说,2023年,高血压(造成940万人死亡)和吸烟(造成630万人死亡)是全球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风险,排名第三的是酒精(造成500万人死亡)。

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运动也与约1250万人的死亡有关。

研究指出,精神障碍、滥用药物、糖尿病和肌肉骨骼疾病导致更多的人渐渐失去劳动能力。

默里说:“这些疾病将导致人渐渐失去劳动能力,往往与年龄有关,因此,随着人口年龄的增长,早亡率下降,更多的人进入这些疾病多发的年龄组。”

疾病调查报告(7篇)

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对1998年以后由外省嫁入本县、与当地男子通婚、在本地长期居住的45岁以下农村育龄妇女204例进行摸底登记。204名外省婚嫁的妇女分别来源于9个省(国),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1名来自越南。平均年龄为32.16岁,最小者21岁,最大者44岁。大专占0.49%(1204),高中占0.98%(2204),初中占28.93%(59204),小学占56.37%(115204),文盲占13.24%(27204)。再婚史25%(51204)。并与本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疾病相关文章

  • 疾病调查报告(7篇)
  • 疾病调查报告(7篇)62人关注

    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对1998年以后由外省嫁入本县、与当地男子通婚、在本地长期居住的45岁以下农村育龄妇女204例进行摸底登记。204名外省婚嫁的妇女分别来源于9个 ...[更多]

  • 疾病调查报告包括(3篇范文)
  • 疾病调查报告包括(3篇范文)50人关注

    健康体检部分疾病调查报告健康体检部分疾病调查报告健康体检是人们在无不适症状的情况下,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仪器检查,从而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起到无病早 ...[更多]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