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卫生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6月3日至17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世武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机关委室负责同志,先后到县卫生局及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县级医疗机构和部分乡镇,采取集中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卫生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认为,县人民政府对卫生工作高度重视,几年来,我县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项目建设拉动了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今后进一步加快全县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调查组建议本次会议通过县卫生局局长梁时新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县卫生工作情况的报告》。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高举项目之旗,加大卫生投入力度,卫生工作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县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紧紧抓住国家的政策机遇,高举项目之旗,在前进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得到很大改善。自xx年以来,先后争取国烟项目、日援项目、国债项目和国家拉动内需项目17个,项目资金达830万元,投入建设资金达2022万元,先后实施了县医院住院部扩建工程、县妇幼保健院住院部新建工程、15个乡镇卫生院的院房建设和设备添置以及23个重点村卫生室建设,卫生项目建设覆盖面基本达到100%。如泉溪卫生院近三年共争取项目资金72万元,医疗设备30万元,新添置了b超机、300max光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诊疗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今年6月,2100万元的县中医院整体迁建工程也已纳入第四批国家拉动内需项目,项目要求今年8月份动工建设。依靠项目建设的拉动,我县新增业务用房面积达21600平方米,使我县的医疗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大大提高了诊疗水平,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药就医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善用制度之力,加强医疗监管,探索了一条新农合有序发展的新路子。?
我县自xx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通过不断总结探索,广泛宣传,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探索了一条新农合有序发展的新路子。一是乡镇实行了“管办分离”,乡镇合管站与乡镇卫生院实行了办公、经费、职责“三分开”,理顺了管理体制。二是建立了合管员异地轮岗交流、绩效管理、合管员月会和轮训联审“四项制度”,加强了医疗监管。三是严格坚持基金管理、按月对账、公开公示和接受监督制度,确保了新农合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合理、安全。四是认真落实《查房制度》,有效遏制了定点医疗机构放宽入院标准收治住院病人行为,防止了挂床住院、空套农合基金的现象发生。五是认真落实单病种限价和例均费用量化控制措施。几年来共扣除定点医疗机构70.35万元的超标准费用,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过快增长。六是坚持了定点医疗机构初审、乡镇合管站复审、县合管办终审复核的“三级审核”制度,严肃查处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收费现象和收治住院病人数与门诊卫生收入挂钩、处方量与住院医生收入挂钩的“两挂钩”现象,有效规范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
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监管,新农合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参合率逐年提高,参合人数由xx年的238439人,达到xx年的274253人,参合率达到94.71%,连续几年都排在全市前列。二是补偿水平明显提高,[jp4]xx年,我县住院补偿率达到46.92%,[jp3]位居全市第一。三是基金运行安全,节余适度。xx、xx年我县新农合基金总额为3534.427万元,共支出2921.195万元,结余612.7827万元,确保了基金安全与节余适度。
(三)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几年来,县人民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坚持以上争项目为载体,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县人民医院为主体总投资152万元的县级传染病区和总投资140万元的县疾控中心疾病检测实验楼项目建设工程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全县18个传染病发热门诊、19个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点、15个乡镇级预防接种门诊的配套完善,大大提高了我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能力。艾滋病、结核病、目标疾病的防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由xx年404.65/10万下降到xx年的185/10万。在今年我国部分地区甲型h1n1疫情蔓延的情况下,我县高度重视,及时做好防控疫情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县财政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艾滋病防治配套经费、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国家扩大免疫预防补助经费等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四)坚持中西结合,突出中医药特色,中医药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在中医药发展方面,坚持以中医院为龙头,以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抓手,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县医院、县中医院和各乡镇医院的中医医生,能够坚持“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中,特别是在治疗慢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疑难杂症和“治未病”等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我县中医院先后被评定为二级甲等中医院、省二级甲等示范中医院,xx年,通过国家评审验收,我县成为十堰市第一个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五)严格干部管理,注重素质提升,卫生队伍逐步趋向稳定。?
一是加强了干部队伍的管理。通过对全县183名专业技术人员停薪留职外出打工或擅自离岗人员进行清理整顿,限期到岗,对过期未到岗的依法予以辞退和开除,基本收回了离岗外流人员,保证了干部队伍的稳定。二是加强了岗位培训。通过与县卫校与郧阳医学院联合办学,大力开展了提高学历层次教育;通过县级与市级、乡镇与县级卫生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共选送120余名专业人员赴省市县医疗卫生机构进修深造,40余人次参加省市级院长管理培训班,提升了卫生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三是招聘了108名检验、影像、妇幼卫生、财会等急需专业和临床本专科人才,充实到有关单位和岗位,有效缓解了专业人员紧张的局面。四是妥善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乡村“两员”待遇,卫生监督所由差额预算拨款改为全额预算拨款单位,疾控中心人员经费也逐年得到增长,为落实了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稳定卫生队伍提供了经费保证。五是关心专业人才政治待遇。通过选拔业务骨干充实到领导班子队伍,增强领导班子力量,近两年共对选拔的17名业务骨干委以重任,提高了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六)加强行业管理,严格卫生执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和卫生安全。?
坚持以食品卫生和医疗市场监督为重点,以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传染病监督、生活饮用水监管为突破口,加大了执法力度,规范了卫生领域市场经济秩序,有效防止了各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消除了卫生安全隐患。几年来,共发放卫生许可证2350份,健康体检4150人,开展各类专项整治22次,对查出的具有职业禁忌症30人全部调离了卫生岗位,取缔无证经营9户,没收销毁不合格食品2768公斤,没收销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化妆品34.8公斤。多年来,我县未发生大宗食品卫生安全和公共场所严重卫生安全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我县在发展卫生事业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推动和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不够健全。公共卫生工作是社会福利事业,是各级政府管理公共事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导致我县长期以来卫生事业经费总体投入不足,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不够健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不强。如结核病、肝炎等疾病高发态势仍未得到很好地遏制;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还不健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对公共卫生的需求加大,公卫事件的发生频率有所增长,导致公共卫生工作形势日趋严峻。虽然基本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信息网络报告体系,但我县卫生信息网络体系仍非常脆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亟需完善。?
(二)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全县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严重缺少,专业队伍整体素质较差,缺乏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全科医生以及管理人才。由于受我县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高素质人才不仅引进难,而且现有人才和经过培养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因待遇远低于发达地区而很难稳定,流失难以控制。在全县1163名卫生技术人员中,初级以下职称占49.4%,还有375人无称职或高中以下非医学和相应专业学历。整体处于低学历、低素质、低水平状态。人才问题严重影响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和医疗可信度。
(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不够强。一是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滞后。我县几家县级医疗机构由于缺乏发展空间,普遍存在经营场所十分紧张的问题。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最大的综合性医院,生活区与工作区混在一起占地面积仅25亩,县中医院业务用房也十分紧张,医疗用房十分拥挤,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二是医疗质量仍需提高,医疗秩序有待规范,病人外流现象突出,加重了群众求医负担。三是乡镇卫生院的基础条件较差,医疗设备不全,有的陈旧老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四是村级卫生服务网络薄弱。?(四)医疗服务环境有待改善。目前,社会有部分患者及其亲属对医院的理解支持不够,医闹现象时有发生,医患纠纷仍然影响着医院的服务和发展。这种现象,不仅反映在县级医疗机构中,而且在乡镇卫生院中也比较突出,如丰溪一病人xx年因胃肠炎到镇医院就医过程中,突发脑梗塞,本人既不申请医疗鉴定,也不申请法院依法解决,一意孤行地要求丰溪卫生院解决,并经常干扰卫生院的正常业务工作。由于医闹问题不能较好的解决,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一些患者家属无论是否属医疗事故,只要病人病情恶化或死亡,都无理要求医院进行巨额赔偿,严重影响了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抓住项目发展机遇,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特别是要抓住中央扩大内需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积极主动向上争取建设项目,不断改进医疗卫生硬件条件,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强化应对疫情的措施。大力加强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建立统一、高效、快速、准确的疫报系统。?
(三)进一步抓好龙头医院的建设,发挥龙头示范作用。要把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作为龙头示范医院抓紧建设,加快解决目前县人民医院用房紧张困难和县中医院整体迁建中的突出问题,推进医院建设项目的尽快实施。?
(四)进一步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惠民工程。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加大例均费用控制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行为,要学习借鉴外地农村合作医疗的好的经验做法,通过调查论证,在管理水平、补偿政策方面做好一些有益的探索,建立有效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切实做到规范动作、补偿适度,确保基金安全和参合群众得到实惠。?
(五)建议县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重点围绕如何更好地化解医患纠纷,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和稳定的政策机制,加快公共卫生网络建设等问题,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解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好制约我县卫生发展的突出问题。
关于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平罗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公共卫生服务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自治区有关部门通知精神,我县安排有关部门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1、机构设置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拥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所1所,乡(镇)卫生院16所,培训中心、红会门诊部、预防保健站各1所,村医疗站168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我县未成立卫生监督所,县卫生防疫站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职能,具体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由卫生防疫站监督一科、二科承担,主要担负全县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化妆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消毒卫生、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管理工作。
2、卫生人员构成及公共卫生机构设备情况:
全县共有卫生人员817人,在学历结构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414人,占51%;中专以上学历的154人,占19%;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32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4人,占5.4%,中级职称的134人,占21.2%,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的464人,占73.4%。县卫生防疫站担负着全县10个乡(镇),128个行政村,2个场(厂)矿,62个工矿企业,近26.08万人口的防、治、管、研、教等卫生防疫任务。近年来,由于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卫生监督队伍中,使监督员队伍学历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年龄结构进一步年轻化。防疫站现有职工62名,在编48人,自收自支7人,临时聘用人员7人;专业技术人员54人,占职工总数的86%;专科以上学历者35人,中专学历者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21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8%。现有万元以上的设备20台(件):低速冷冻离心机(cr4-11)、一氧化碳测定仪(co-500)、二氧化碳测定仪(ty-9800)、洗板机(wel4ki)、尿十项分析仪、立式圆形蒸汽消毒锅(ls-b50l)、数据处理机(newmax)、b超仪(logiqtm)、心电图仪(fx-2111)、显微镜(olympust)、倒置生物显微镜(imt-2)、生化分析仪(gf-d)、血细胞分析仪(mek-5208)、二氧化碳培养箱(e1020)、紫外分光光度计(uv-260)、荧光分光光度计(f-3000)、酶标分光光度计(eab-4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ltx-1000)、气相色谱仪(gc-9a)、水质采样器(a4401-ao)各1台(件)。
3.房屋及其它情况:
卫生防疫站的卫生监督办公楼建于1974年,面积780.72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于1985年,面积1165平方米;利用国债资金新建的疾控中心综合楼已于10月投入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80万元。县卫生防疫站、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均建立了“非典”网络系统,在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了“非典”疫情日报告、零报告系统;卫生防疫站实行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建立了疫情预报室。在县医院、中医院建立了发热门诊,县医院建立了隔离病房,设观察床6张。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建立了非典型肺炎预检制度。
(二)、医疗救治体系:
县医院作为医疗救治体系的龙头单位,于12月成立了平罗县急救中心,设病床300张,其中:急诊科用房240平米,设置观察床10张,“120”救护车3辆,icu病房设置床位4张和一些基本医疗救护设备。传染科设置床位20张。县中医院设置病床120张,妇幼保健所设置床位32张,姚伏中心卫生院设置床位15张,具备一定的基本医疗设备和住院救治能力,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条件简陋,只能解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保健。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高,目前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尤其在—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重大灾害救治工作中,暴露出了全县公共卫生事业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预警、应急控制处理缺乏统一、科学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尚不完善。
面对突袭而来的公共卫生事件,5月国务院紧急制订并公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领导,根据区、市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县成立了平罗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平罗县卫生局。实行防“非典”工作县级领导分工责任制,制订了《平罗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方案》,明确了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了防“非典”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县卫生局设立了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卫生检疫、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组织。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应急为主、平战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专为主、群专结合”的原则,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通过“非典”防治工作,我们虽积累了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但从“非典”防治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是部分领导对“非典”预防工作不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立公共卫生机制的重要性,没有从预防、预警方面去长远考虑,存在遇到突发事件盲目应战的思想;二是部分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工作中存在相互不协调,相互推诿的现象;三是部分农民群众对县委、政府的决定不理解、不支持,有的还持有反对态度。
(二)、公共卫生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配套严重滞后,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缓慢,卫生技术水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低。
近年来,全国上下形成了一种医疗功能有所加强,而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削弱的不良情形,造成很多地方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缺不全。目前我县虽已形成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但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工作仍很薄弱:一是各医疗单位业务收入的决大部分用于支付职工工资,无力购买医疗设备和引进新技术,普遍存在医疗设备落后,技术条件差的现象;二是由于各乡镇卫生院受房屋条件所限,均没有设立规范的传染病门诊,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存在医疗隐患;三是县卫生防疫站虽然新建了疾病控制中心大楼,但建设资金不足,缺口40万元,同时由于缺乏设备配套资金,无法配备较先进的检验设备,而现有的检验设备比较落后,无法适应当前疾病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要。四是平罗县医院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制约了急救业务的开展和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陈旧,“120”急救系统及车载设备几乎没有,只能应付一般情况的急救和普通传染病的治疗需要,不具备应对较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条件。县医院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条件简陋,设置床位少(仅为6张),一旦发生多例“非典”病人,将无法应对。且县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设在医院内,与其他病员及医院职工家属区较近,无隔离带,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五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能不明确,功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强,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公共卫生科室不健全或形同虚设,村卫生室只顾追求经济利益等问题仍然存在;六是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七是县、乡(镇)两级政府未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以及村委会的作用,应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寓条于块,条块结合,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预防、预警、控制和处理综合应急机制。
(三)、经费紧缺,限制了公共卫生尤其是预防保健工作的广泛有效开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县卫生防疫站除搞好计划免疫和结核病防治外,还相继开展了慢病防治监测、爱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卫生执法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职业病监督等一系列专项工作,而这些项目所需经费均未列入县财政预算。同时由于工作量的增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但县财政对此实行增人不增支,自收自支的政策,导致医疗单位出现缺人才但又用不起人才的现象,业务经费的投入不足和人才的短缺限制了我县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乡镇卫生院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肩负着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工作,承担着大量的预防保健任务,许多工作都是无偿服务。近年来由于县财政经费较为紧张,划拨给乡镇卫生院的经费只是职工档案工资的60%,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的30%~40%,而业务收入又无法弥补职工工资的缺额部分。工资待遇低,加上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差,造成乡镇卫生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农村卫生工作的质量。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及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
1、建立全县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指挥和组织系统。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重大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明确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职责任务,形成以卫生部门为主,部门乡镇协调配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联动机制,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组织保障。卫生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指挥协调组织,负责医疗卫生单位的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工作,实行科学分工,分级负责,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制度。
2、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和报告制度。建成以县卫生局为中枢,县级疾控、医疗、监督机构为技术依托,以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为延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和预警网络,进一步规范监测、报告和分工协作制度。
3、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机制。进一步整合“非典”、禽流感防治、食品卫生安全、职业中毒、重大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修改完善各类应急预防控制措施,科学分工,严格责任,逐步建立起包含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在内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4、建立全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加强对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广大卫生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及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并对应急救治队伍每年实行专门强化培训和定期演练,努力造就一支名副其实的专业应急救治队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需要,本着业务覆盖全面、技术过硬、组织严密、反应迅速、协调高效的原则,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择优选拔各个相关业务的技术骨干,组成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配备相应的车辆和设备,并分设各个专业应急工作组,适应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专业需要;同时在各主要业务单位组建应急工作后备梯队,以应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后继处理之需。
(二)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公共卫生工作的硬件条件。
1、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的政策、项目支持,加大公共卫生基础建设投入,改善县乡二级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配置,同时确保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相关经费的必要投入,本着协调同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公共卫生投入适度超前,按比例逐年增加,尽快使原本比较薄弱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有效地改善和加强。
2、建设设施配套先进、功能齐全的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借助国家加大公共卫生建设投资的良好形势,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疾控中心,全面进行技术设备配套和更新,满足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等技术检测工作需要。
3、在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同时,争取国家政策项目支持,建设卫生监督执法指挥调度中心,配备监督工作必备的车辆、设施,充实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为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相应的硬件条件。
4、加快县医院传染科病房的建设,积极利用国债资金,按照新时期传染性疾病应急救治工作需要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平罗县中医院旧址新建一座高标准、高配置的传染病楼,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医疗垃圾焚烧等设备,并对原中医院旧病房进行改造,开设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及医技科室,同时应通过多方筹资,购置呼吸机、监护仪、x光机等设备,加强对传染病区的装备。新建的传染病楼将承担全县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收治处理任务。
5、改扩建平罗县 “120”急救中心,拟新建业务用房1500平方米,规划建立一个急诊手术室、血液净化室、急诊内、外科病房,扩建临时输液室、观察室、抢救室、内外科诊断室及会诊室。急救中心将新增呼吸机、心脏除颤仪、监护仪、心脏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血透仪及附属设备、手术室设备、救护车及车载抢救设备,对现有部分老化设备进行更新。进一步发挥急救中心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6、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基本建设。继续实施以房屋建设和基本设备配套为主的农村医疗机构“三项建设”,力争在5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诊断急救设备的新三件(心电、b超、x光)的普及配置;在10年内实现急救设备洗胃机、呼吸机、心电除颤仪、麻醉机、尿、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在中心卫生院的普及。
7、建立先进、快捷的疫情和突发事件的预警报告信息网络。在目前县级疫情实现网络直报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争在5年内使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现办公自动化,并实现微机联网,建成结构完整、功能全面的卫生管理信息网络,为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指挥处理提供先进快捷的信息网络平台。
卫生局团委现状调研报告
提供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一、基本情况
卫生局团委,由1个团委和6个团支部组成,共有团员597人。其中区人民医院团支部团员数29人,区三院团支部13人,区疾病控制中心团支部团员数9人,区监督所团员数8人,区卫校团员数536人,区区直机关医院团员数2人。
二、团组织现状
近日,卫生局团委对全区卫生系统团组织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现就掌握的基本情况、归纳的困难和问题,总结的经验报告如下: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有些基层共青团工作的物质基础薄弱,工作方式创新不够,造成广大团员青年对团工作的参与热情下降,致使团的作用软化,出现了个单位团队工作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二是团组织关系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团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组织涣散,团支部工作滑坡、组织松散、缺乏活力、团组织应变能力差已成为影响全团工作正常开展的主要因素;三是团队干部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少数基层团干部存在工作思路不清、创新不够、责任心不够强的问题;四是部分团员青年组织观念淡薄。由于经济发展和受到舒适物质生活的影响,一部分团员的意识逐渐淡化,政治性、先进性难以体现,致使团的意识淡化;五是工作宣传和信息工作薄弱,典型作用不够明显。
通过此次调研,直观、准确的认识了团组织工作,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团干部的工作信心,为下一步开展共青团工作找准了方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各单位团干的沟通,使各位团干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团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和面临的困难,团干部纷纷表示一定要在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求实创新、积极进取,为建设和谐平桥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今后工作思路
一是切实做好党建带团建工作。及时向党政领导汇报工作思路和情况,争取党政领导对团组织工作的支持。认真学习团的xx大,以党建带团建为根本手段,大力推进团组织建设,真正把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青年选到团的岗位上来,围绕大局,围绕服务党政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各支部要进一步加强对团工作的领导,改善共青团工作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加大对优秀团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二是各团支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突破传统的活动模式。紧紧围绕基础团组织建设,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队伍建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增强团员意识,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切实发挥团组织的主体地位,全面带动和活跃基层团组织,在基层组织建设中起到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加强团组织建设,活跃共青团工作,是共青团干完成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结合团组织建设的现状,创新团组织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以实现共青团事业的更大发展。进一步增强作好共青团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在实现信阳快速协调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创造崭新的业绩,谱写更加绚丽的青春乐章。
卫生事业保障群众情况调研报告
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的所在。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市卫生工作基本情况、谋划好下一步卫生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近期我在卫生系统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795个(含门诊部、所、室),卫生技术人员15143人,病床12789张,其中市区(含四区)卫生机构228个,卫生技术人员4635人,病床3581张。各级政府举办的二级以上医院业务收入117103.45万元,同比增长30.33%。医院年内财政补助收入8847.91万元,占医院业务收入的7.56%。
xx年末全市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2.08张(全省为2.06张)、拥有卫生人员2.96人(全省为3.28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47人(全省为2.7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98人(全省为1.07人)、拥有注册护士0.78人(全省为0.85人)。从以上数据看,我市的卫生资源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市、县两级9个疾病预防控制和10个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处置了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开展了低温雨雪、汶川特大地震、“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等应急医疗救治工作。我市已完成74所乡镇卫生院、301所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任务。新农合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全市现有参合农民458.03万,参合率93.28%(全省平均水平90.28%),累计筹资8.27亿元,共为31.65万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4.5亿元。全市共落实社区卫生专项经费1000余万元,建成10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8家,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41.9万,覆盖率达91%。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卫生事业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制约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和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卫生改革与发展滞后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我市人均拥有的卫生资源在全省处于中下水平,总量不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浪费。据统计,我市7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县级以上的城市,城市中80%的卫生资源又集中在二级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造成院际之间、区域之间分布的不平衡。而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滞后,一些群众不能就地就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普遍落后,贫困地区缺医少药问题突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改造建设任务繁重;农村和社区卫技人员比例小,人才资源匮乏,人员工资待遇低,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二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还有待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资源条块分割。全市疾控基础设施虽得到一定改善,但欠账较多,疾病防控任务艰巨。卫生执法监督机构人力不足、监督手段落后,影响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农村食品、医疗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存在食品和医疗安全隐患,农村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不健全,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是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公立医院定位不明确,公益性质淡化,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问题。有些医院因编制床位和编制内人员不足,在面对市场需求时,自行增加病床、聘用医护人员,通过医疗服务收费来“养活”这部分人员,据统计,我市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为42.25%,综合医院为41.66%,中医医院为46.65%。其次是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顺,医务人员知识和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医院业务收入转而依赖药品和设备,少数医院存在诱导需求、过度服务现象,致使患者负担加重。
四是新农合有待加强。我市参合人数突破450万人,但各地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偏紧、工作经费紧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效率。市本级新农合经办管理机构尚无专职人员,不利于对全市面上的指导和管理。新农合筹资成本过高,资金使用过于谨慎,补偿比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个别地方资金使用进度不理想,实际补偿比例低。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个别定点机构对住院指征把关不严,存在过度检查、开大处方和乱收费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参合农民的利益,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与新农合高效、低廉、安全的工作要求普遍存在差距。
五是多种医疗保障制度并存,难以形成统一的整体。目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和贫困人员医疗救助,分别由劳动、卫生和民政部门负责,条块分割,不利于发挥医疗保险的整体效应。
六是经费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虽然近几年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水平还相对较低。全市卫生事业费财政补助总额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呈逐年下降趋势。加之有些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导致地方卫生财政补助不足,国家和省里实施的卫生项目配套经费不能完全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发展。
由于投入不足,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只能主要靠诊疗收入维持运营和谋求发展,其势必逐渐丧失提供公益性服务的物质基础。许多机构把增加投入、扩大业务、提高利润作为经营目标,导致乱收费等现象日盛。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国家出台的调控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的惠民政策落空,同时也实际上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尤其是对低收入人群,昂贵的医疗费用是他们深感“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服务能力
今后几年,要重点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于xx年完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使全市到xx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平均每万人口拥有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逐步优化城区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市中医医院、市精神病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立医院新区建设。全面加强各级疾控、卫生监督机构网络建设,市疾控中心检验大楼争取今年投入使用;启用紧急救援中心、市传染病医院,使其发挥作用。
(二)加大改革力度,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逐步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负担。一是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完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推行门诊统筹和住院即时结报制,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原则上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让参保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简化补偿流程,允许参合农民在统筹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自主选择就医、完善住院转诊备案制度,简化到县域外就医的转诊手续。健全新农合管理经办体系,加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和基金监管,建议财政全额保障经办机构经费。
二是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社区卫生的生命力源自其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坚持六位一体,以群众需求为根本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使之成为融预防、保健、康复、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于一体的居民健康服务场所。完善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等制度,最终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三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公立医院要坚持维护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以病人为中心。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院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探索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____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完善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进一步完善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等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争取政府逐年增加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保障公立医院紧急救治、支农、支边、惠民服务和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这三块基本覆盖城乡,俗称“全民医保”。但三者筹资水平、保障水平差别很大,而且分属社保、卫生等部门管理,不利于统筹协调。建议进一步明确医保统一机构,逐步整合三大体系,切实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能力。
(三)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重点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明确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规范标准和工作流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认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及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卫生应急演练,强化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开展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示范县试点,推进卫生应急管理进基层,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规范化。
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完善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人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治机制,继续实施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病人救治民生工程。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各项措施,继续实施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和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做好麻疹强化免疫。落实“一法两纲”,以降低“两率”为重点,加强孕产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推行免费婚前健康检查制度,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全民健康教育工作。
(四)加强行业监管,不断提高卫生执法水平
继续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建立和落实医院评价指标体系。继续推行维护患者利益十项承诺制,严格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监管,推行院务公开及惠民医疗等措施。对极少数违反职业道德、谋取不当利益的从业人员,要严肃查处,取信于民。
加大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公共场所卫生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深化卫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强化医疗广告监管。在有关管理体制未变动前,切实履行好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严厉打击餐饮业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加强公共场所、饮用水及涉水产品和消毒产品监管。开展学校卫生监督,改善学校卫生管理状况。
(五)强化政府职责,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一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建议政府在财政政策上,力争做到“三个确保、一个调整”,即确保各级人民政府对卫生的投入逐年增加,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确保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经费落实到位;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经费。同时,要根据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调整卫生事业经费支出结构,重点向农村卫生、社区卫生领域倾斜,逐步提高农村和社区卫生经费在总卫生经费中的比重。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完善公立医院的投入机制。对确定为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医院,政府应给予政策倾斜、财政保障,建立符合公立医院发展的运行机制。
二要调动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性,必须认真研究探索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医务人员与群众利益统一起来,调动他们钻研技术、增长技能的积极性和增加服务、改善服务的积极性,而不是创收牟利的积极性。医疗卫生人员的劳动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政府也应在医学教学、重大科研、人才培养、引进人才,以及医务人员工资待遇等方面落实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
第2篇 关于乡镇卫生院建设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政协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近日,县政协副主席赵站伟带领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先后深入到彭婆、水寨、江左等乡镇卫生院进行调研,并听取了县卫生局关于我县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卫生院建设的基本情况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的枢纽,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主题。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___、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的方针,抢抓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卫生体制改革,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使农村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县共设乡镇卫生院15所,其中中心卫生院五所(鸣皋、白沙、江左、彭婆、高山);在职卫生技术人员688人,开设床位333张,业务用房面积2.8万平方米,千元以上医疗设备400余台(件),主要承担本乡镇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乡村医生管理、健康教育等农村卫生工作任务。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xx年以来,利用世行贷款、卫生扶贫项目资金1100余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添置设备和人才培养,消灭了90%的业务危房,有13个卫生院用上了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有8个卫生院实现了供暖,院内硬化、绿化、美化、排水、院墙、大门等基础设施达到小城镇建设要求,15个卫生院全部拥有救护车,乡镇卫生院环境面貌和基本医疗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强化人才培训。采取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卫生院医护人员素质。15所乡镇卫生院xx年已完成105人、xx年又派出93人脱产到市卫校进行一年的专业学历教育培训,安排33人赴省级医院进修,15人到省职工医学院深造学习。9月中旬又派出15名卫生院长接受省卫生厅半个月的管理知识培训,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改善。
三是医疗水平有新的提高。由于乡镇卫生院软、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过去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的大型生化检验、血流变、下腹部手术及院前急救等,目前已全部开展,个别卫生院还开展了部分上腹部手术。开展门诊化预防接种和下乡巡回体检与儿童接种,“四苗”接种率保持在85%以上。组建妇幼保健科,融妇产门诊、住院分娩和保健为一体,新法接生率达96.5%。使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预防保健就近解决,免去了奔波劳累之苦。
四是开展“人性化”服务。乡镇卫生院对病人实行宾馆式服务,免费提供茶水、报纸,免费接送住院病人,有的卫生院为住院产妇免费提供荷包蛋、红糖,出院时赠送婴儿服装、新生儿生日贺卡等,营造温馨的人性化氛围。在彭婆卫生院输液中心,一位老大娘动情地说:“这里的服务态度真好,总是笑脸相迎随叫随到,待俺可好了”。
五是规范卫生院财务管理。xx年初,卫生局建立会计工作站,实行院帐局管,抽调5名业务熟练的财会人员集中办公,管理15个卫生院帐目,各卫生院不再设立会计,只设记帐员,卫生院各项支出实行院班子会签制度,会计工作站负责审核,公开收支情况。卫生院经济运行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好转,据统计,xx年15个卫生院收入1500余万元,比xx年翻了一翻,人员工资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
1、发展不平衡。由于乡镇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导致乡镇卫生院之间在基本条件、业务水平和职工工资待遇等方面差别较大,有的卫生院发展较快,但也有一半卫生院业务萧条,发展明显滞后。
2、发展后劲不足。经费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健全,多数卫生院自身经营收入不足以发放在职人员工资和交纳社会保障金,公共积累缓慢,自身发展乏力。部分卫生院基建负债大,大量拖欠应缴纳的合同保证金和养老保险金,加上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长期偏低,出现了潜亏运行。
3、高技术人才匮乏。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瓶颈。15个卫生院“两低一高”问题较为突出,即学历低、职称低、无学历人员比例高。尤其是临床骨干医生、护理、检验、药剂、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预防保健人员素质较低,严重影响卫生院服务职能发挥。
4、在职人员待遇偏低。xx年,中心卫生院人均月工资600元左右,一般卫生院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最低的只有300多元,远远低于县直各医院的工资水平,直接导致了人心不稳,人才外流的现象。加上交通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患者直接到县直医疗单位就诊寻求高层次的医疗服务。与县直医疗单位相比,卫生院出现了服务量小、收入低、工资水平低、业务发展慢的恶性循环。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在加大投入上做文章。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国家卫生项目资金和扶贫资金,重点向一般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装备和人才培养领域投入,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卫生院卫生条件;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将有限的卫生经费重点向农村卫生工作倾斜,大中专毕业生优先安排到卫生院工作。
2、进一步深化卫生院体制改革,在管理上做文章。结合我县实际,因地制宜,引进先进管理办法和技术,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增强服务能力。加快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实行公开竟聘卫生院长,对卫生院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传统的组织安排转变为岗位竞争、双向选择,全面推进绩效工资制,对乡镇卫生院长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使他们有经营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的自主权,以此推进乡镇卫生院的快速发展。积极改进对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树立“管理、服务、效率”的理念,要按照“培养一个好院长,理清一条好思路,发展一些好专科,制定一套好制度,建设一支好队伍”的要求,切实履行好对乡镇卫生院的监管和指导职责,促进卫生院的协调发展。
3、加强卫生院队伍建设,在优质上做文章。一是要制定优惠政策,筑巢引凤,要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优惠政策和有利条件,吸引高技术人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使他们愿意来、稳的住、留得下;二是加大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措施,通过脱产、半脱产、带资深造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人员进行再培训,不断提高卫生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三是建立县直医疗单位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制度,特别是鼓励高技术职称的医生,有计划地到卫生院帮带工作,以此带动卫生院医疗质量的提高;四是实施“名医”、“名科”带动战略,要与省、市级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到卫生院坐诊,同时努力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育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特色小专科,提高技术水平,带动整个卫生院业务的开展。
4、创新发展思路,在便民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主动走出去,以社区、家庭为卫生服务对象,开展疾病预防、健康检查、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发挥乡镇卫生院的农村卫生管理职能,增加服务量,增加两个效益,为加快发展积蓄力量。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在卫生院广泛开展“问一声、扶一把、送一程、暖人心”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拉近与患者距离,改善医患关系,以方便、快捷、简便、低价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到卫生院就诊。
第3篇 加强市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卫生监督是政府管理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着大量的卫生监督工作,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卫生监督机构的队伍建设及卫生监督工作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我市区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共14个,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xx]第4、5号文确认,全市的卫生监督机构均为全民事业单位。核编362人,现有工作人员423人,共超编61人,其中卫生监督员共365人。
区县卫生监督机构组建以来,打破了以往“一个专业、一部法律、一支队伍”的监督模式,集中人力、物力,实行综合执法,执法规模和监督力度都大大超过以往,执法效果明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强化卫生监督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卫生监督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初步树立起卫生监督执法的良好形象。仅xx年,对33000多家被监督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达1xx0多户次,开展了多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各类卫生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行政处罚2292户次,罚没款达190余万元,取缔非法生产经营800多户,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区县卫生监督队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卫生监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且专业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不高,与当前的工作要求有差距。
目前全市区县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65.5%(277/423),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占41.8%(177/423),中专以下的人员仍有10%(42/423),无职称的达15%(66/423);与卫生部的卫生监督员全部要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卫生监督工作是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的集合体,承担着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促进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工作繁重、责任重大。因而,卫生监督员的高素质是实施强有力卫生监督执法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求卫生监督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他们必须掌握行政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从目前的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构成情况来看,大多数的监督员是从原卫生防疫站直接转员到卫生监督所,且原来大多都是从事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的,专业结构单一,法律素质不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不适应当前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的要求。而另一方面,部分监督员对卫生执法的专业性、技术性认识不足,在对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比较重视的同时又忽视了专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在监督工作中常常遇到困难。
2、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无法适应面广量大的监督执法工作需要。
目前,全市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仅有编制362人,实际工作人员已达423人,超编61人。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承担了大量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被监督管理单位数量众多,共有33000多户,卫生监督人员数与辖区人员数之比悬殊太大,现场监督人员严重不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常超负荷工作;而当前政府、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及卫生监督工作要求很高,要做好监督工作,满足群众需求显然是力不从心。例如秦淮区,全区有3103户的管理监督对象,现场监督人员仅有11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监督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更有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等许多临时性、突击性工作必须完成,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难以体现。123
加强市(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3、卫生监督人员工资、执法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展。
xx年,全市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共计得到财政拨款1150余万(其中卫生监督执法专项经费82.3万元),人均2.72万,最高4.56万(六合二所),最低1.51万(高淳县所)。部分区县卫生监督所监督人员基本工资政府都无法全部解决,其它如办公经费、执法装备、交通工具、执法专项经费更无多少资金投入,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的经费每家都有不足,全年共缺少经费775.5万元。
卫生监督执法是代表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体现公正性,其监督执法行为必须与其利益脱钩。但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卫生监督机构,如果长时间不能解决经费问题,执法的趋利性就不可避免,它们首先必然考虑生存问题,不可能保证监督执法的公正和规范,十分不利于卫生监督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经费的缺乏,执法装备、交通工具、现场取证工具等都严重落后和不足,限制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职工各项福利待遇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也难以调动卫生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卫生监督人员的进出口不畅,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尽管卫生监督机构目前存在种种困难和不足,但它仍是全民事业性质、应当全额财政拨款的单位,同时具有行政监督执法权,仍是许多求职者向往的工作单位。由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全面开展,监督机构本身没有人事权,存在着不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不能有效分流,想要的专业对口、素质高的人才不能及时引进,而通过各种关系进入的人员不一定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卫生监督和卫生技术服务的范围界定不清,导致卫生监督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责难以明确。卫生监督与卫生技术服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因此两者的分工与协作对于理顺卫生监督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际工作中各区县普遍存在卫生监督所在工作中与疾控机构协调配合不够的问题,其中健康证的办理、检测报告、监督监测、各种报表的上报等矛盾突出,影响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6、卫生监督的网络不健全。
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原来曾为城乡卫生监督工作发挥重要作用的乡、镇一级的防保机构的业务关系、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没有重新理顺和落实,使这些防保机构逐渐萎缩,而郊区、县的卫生监督所人员本身就不足,加之辖地辽阔、点散、量大,对乡镇的卫生监督难以到位,使许多乡镇存在卫生监督的空白点。
三、加强全市区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行政执法队伍,是搞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基础。必须致力于解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者不懂法等问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人员由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转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注重监督频次向注重监督质量转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要严格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及依法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处罚复议制度;重大处罚案件备案制度;罚缴分离制度;投诉举报查处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度等)。进一步明确各职能科室的责任分工,制定具体目标,各项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并与科室和个人效益挂钩。保证机构内部的协调、高效运转。
第4篇 关于城市管理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局党委关于“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结合各自主管工作进行一次认真、深入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的要求,最近,我和局政策法规股(局城管办公室)的同志一道,先后深入到城管监察大队、环境卫生管理所、园林绿化管理所、城市客运管理所、城市燃气管理所进行了认真、细致、广泛的调查研究,并且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探讨。下面,我就城市管理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分基本情况、主要工作、主要问题、打算建议四个部份,作个简要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担负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有城管大队、环卫所、园林所、客运所、燃气所五家单位。其中差额补助事业单位2家(城管大队、环卫所),其它3家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五家单位基本情况如下:
1、城管大队:定编60人,现有干部职工82人(含退休3人、外借5人、停薪留职3人),前勤64人、后勤8人,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城建监察条例》,按照建设局授权对城市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和市容环境卫生秩序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和管理。
2、县环卫所:定编 110 人,现有干部职工 227 人(含退休 27 人、正式工 135 人、临时工65 人)。主要担负城区 131.6万平方米面积的清扫清运任务,并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和《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依法实施环卫监督和检查。
3、县园林所:定编 20 人,现有干部职工 37 人(含退休 3人、精神病患者 1 人、绿化管理维护 16 人、绿化监察 7 人、收费 5 人、行政后勤 5 人)。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湖北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对损坏绿化设施及花草树木的行为进行查处,以及城区绿化费、绿化延误费、绿地临时占用费、绿化补偿费的收取;绿化维护面积28万平方米。
4、县客运所:定编5人,现有干部职工 11 人,主要负责全县城市公共客运市场日常监管,从事城市公共客运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资质及市场准入、运营和退出事项的审批,配合县政府组织实施城市公交线路特许经营权和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工作。
5、县燃气所:定编3人,现有干部职工2人,主要职能是依据《湖北省燃气管理条例》负责燃气的规划、工程建设、设施保护、经营、使用和燃气器具的销售、安装、维修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二、主要工作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建设局的正确领导下,上述管理单位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特别是去年周 勇书记、吴 烨县长先后视察城市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后,我们建设局更是创新举措、增加投入,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探索管理机制,实施“综合管理、集中执法”。为解决当前城市管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客运、燃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职责不够明晰、力量不够整合、步调不够协调、管理不够严格、审批不够规范、执法不够到位等问题,我们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浠水实际,探索城市综合管理、集中执法新模式,力争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力量,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自去年9月5日起,制定了《浠水县城市综合管理集中执法工作方案》和《责任区综合管理工作制度》,划定了责任区,成立了工作专班。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比较明显。
2、加强客运市场管理,“禁麻”任务全面完成。为解决“麻木”载客扰乱交通秩序、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前年县委、县政府拿出资金700万元,对城区1168台“麻木”进行集中收购处置,使经营了近6年的“麻木”车全面退出了城市客运市场。“禁麻”后,我们采取调整公汽营运时间、新开第9路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运营车辆15台(公汽共计95台)、新增出租车36(出租车共计250台)、督促出租车提高运行率等措施,有效地缓解了“禁麻”后市民出行难题。去年5月份以来,为解决“摩的”非法载客问题,县政府成立了以建设局力量为主的“禁摩”专班,共查处非法载客摩的783台,行政拘留2人,公安留置1人;同时进一步规范城区公交客运市场,对非法载客黑车进行了严厉打击。还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和支持,对城区公交枢纽站组织了站址初选;对公汽候车站(亭)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建设,共规划建设公交候车亭167个,其中站亭59个、站点108个,今年五月已经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3、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广告市场初步规范。为搞好户外广告清理整顿工作,我们成立了清理整顿专班,对那些在设置地点、规格、工艺水平及发布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户外广告,在向每户广告业主宣传法律法规的同时,逐一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进行限期整改。整个活动期间,我们共发出整改通知书 939 份,并对逸林居、雅仙居等广告招牌按要求整改到位,还有几处布面破损陈旧的广告,按要求进行了更新。对那些违反有关户外广告管理规定、没有合法审批手续、或经合法批准设置但期限届满、影响市容、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责成设置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拆除。自去年7月8日组织第一次户外广告强制拆除行动以来,累计组织行动21天(次),城区拆除或强制拆除各种违规广告牌共723块。
4、加强专项综合整治,城区秩序明显好转。
一是突出重点街道整治。对宜化福瑞德路段,成立专班专人管理,效果显著;对城北大市场、新华正街、新华北街、丽文路、车站路等群众意见较大且影响浠水形象的街道,我们增派力量,加强管理;早中晚时段,组织机动巡逻纠章组进行巡逻纠章,力争在管理上不留空档,使城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二是突出重点行业整治。与有关职能部门一道,突出加强了餐饮、建材等行业的临街经营秩序整治。特别是对出店经营和乱写办证号码、牛皮癣等违规行为,进行了重点整治,对那些钉子户、难点户,依法申请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中仅去年一年就申请县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共 32 起,其中学堂路花店经营者顿_____、莲二塘路早餐经营户姚*,因违章占道经营,先后被司法拘留,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三是突出重点部位的整治。对城区 7 个出入口的垃圾和经营摊点,我们通过联合行动,进行专项整治,并加派人员管理,出入口环境卫生面貌有所改善。对县人民广场,我们通过整合人员,整合职能,加大管理力度,效果明显,受到市民肯定。
5、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城区面貌明显改善。为确保整个城区清扫保洁质量,县环卫所坚持改革创新,督促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加强各个工作环节的督办落实;对清扫人员实行划片包干,城北由三个清扫组负责,城南实行清扫保洁权公开竞标拍卖,新的运营管理模式,让职工增添了危机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在此基础上,加大洒水除尘、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力度,城区环境面貌明显改观。与此同时,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家来动内需政策的支持下,我县城区首座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已经进行实施阶段,今年底将会基本竣工并投入使用,一改我县垃圾场建设的空白。
6、加强城区绿化建管,城市绿化水平得到提高。园林所将主要精力用在了雪灾后苗木恢复救治、病虫害防治和抗旱保苗上,先后投资 2 万多元用于病虫害防治,投资 5 万多元用于抗旱保苗。同时,不断加大对危害绿化苗木、破损花坛设施的处罚力度,仅供电公司乱砍绿化树木一起案件对供电公司和内部干部共处罚 2 万多元。
三、主要问题
由于政策、环境、体制、机遇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县城市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压力。
一是管理共识未形成。市民对城市建设管理要求在不断提高,但城市意识、文明意识、责任意识却较低。如在环境卫生方面,尽管有垃圾收集车每天三次轮流收集,尽管城区有 70 多个固定垃圾投放点,尽管环卫部门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传,但有些市民为了省几脚路,就是不把垃圾放到指定地点,乱扔垃圾果皮纸屑、乱泼污水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设施维护方面,我县先后购回 5 批垃圾桶,每次投放在大街上不到半年时间就被推倒打破、烧坏或偷走;城区街头每年补栽行道树 xx 棵左右,但一些店主怕树长大后影响其生意,用滚烫的开水偷偷淋树根。每年城区花坛、绿化带被车辆撞坏 100 多处,前面修好了,后面又弄坏了,还找不到肇事者,设施的损毁令人十分痛心。在责任意识方面,有人认为城区管理、秩序管理只是城建部门的事,不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抓,秩序未管好是城建部门没有尽到职责。不少人是按个人利益判断城市管理工作,城市管松了,影响到本人行车走路就提意见;管严了,影响本人生意或者感觉不舒服也提意见,认为浠水大不了是个县城,没必要管理那么严,城管工作经常处于两难境地。
二是管理机制不健全。曾经成功采用的“门前四包”、“庭院三包”机制名存实亡,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不明确,难以形成合力。如:城区车辆乱停乱放的管理需要交警部门出力,出店经营、乱摆摊点的管理需要工商部门出力,白色污染、餐饮卫生管理需要环保、卫生部门出力,车辆运营秩序管理需要交通部门出力。目前尽管各家都在管,但缺乏统一调度和协调,难以形成合力,甚至有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
三是管理设备难保障。目前,城管大队、环卫所、园林所、客运所等承担城区主要管理职能的单位,在收入不足、支出增加的情况下,难以添置管理设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开展。如环卫所只有二台垃圾压缩车和一台东风洒水车已到报废阶段,长期超负荷工作,要保证城区垃圾日产日清,显然是力不从心。针对城管长期无车的实际,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建设局挤出5万元资金支持城管大队购买了一台面包车,但远远不能满足执法巡逻的需要;园林所急需一台高空修枝作业车也无法落实。
四是管理创新难进行。创新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能够进行的,如创办专业市场、特色街,单靠城管一家很难实现。对多年来想解决的流动摊点划行归市的问题,专
第5篇 社区卫生服务调研报告
为了解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各中心的业务发展,满足辖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3月3日6日,王向东副局长带领区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人员,到全区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研。调研采取看、听、议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细致了解各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药品三统一、信息化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局不断加强领导,各中心能认真落实全区卫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医改政策得到落实,全区不断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力度,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社区卫生服务实现了全覆盖;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认真实行药品三统一和零差价销售,各项工作指标名列前茅,百姓得到了实惠;西大街等5所中心能应用省卫计委的信息化软件管理门诊医疗业务,10所中心已全部开通应用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各中心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一步提高,2023年我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被市卫生局评为优秀等次。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单位基本医疗业务发展缓慢。在近年来的医改方案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不断重视和强化,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完成公卫项目指标后,经考核合格,每年都将公共卫生经费划拨到各中心,真正体现政府出资,百姓受益。但在医疗工作中,由于长期的人才匮乏、技术薄弱、医疗风险增加、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繁重等问题,各中心医疗业务发展缓慢,基本没有设立新的科室或者发展重点科室的计划,基本诊疗能力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同时,区财政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医疗收入返还比例较低(医疗收入按30%返还),加上医疗风险较高,使得无病床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净收入寥寥无几,30%返还,远远不够设备维护、维修、更新等(日常公用)支出。所以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认为,只要干好公共卫生工作,基本医疗干多干少差别不大,工作人员也没有核心驱动力,发展医疗业务热情不高,工作创新及技术创新都未充分体现,基本医疗总体呈停滞状态。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与基本医疗割裂严重。加强社区慢性病人的管理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社区居民中文化水平较低的慢性病人及部分弱势群体,他们即不懂防治知识,无预防意识,普遍健康意识淡薄,未进行及时有效诊治。在对慢性病人的管理上,大部分中心目前只停留在应付考核等表面文章上。具体表现在:一是参与健康管理的人员并非全是全科医师,无法提供居民真正需要的服务和管理,对慢病病人的管理仅局限于打打电话问候一下。二是部分全科医师有重治疗,轻预防,重已病,轻未病思想,不重视健康教育,很多社区居民健康教育课形式重于内容,或为完成考核任务,未达应有实际效果。三是部分人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聘用人员或者临时人员,对慢病管理只是作为应付单位的一种手段,慢病管理水平达不到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的要求,未能有效提供规范扎实的医疗服务。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在慢病管理上也有新的思路,计划成立慢病管理科,将慢性病人的管理统一由医务科管理,让基本医疗与慢性病管理结合,达到规范化管理。
诸如此类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两张皮相互脱离的现象,在居民健康档案、责任医师团队、老年人康复等工作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效能。
(三)信息化软件功能缺陷依然较多。目前,全区已经有10家单位使用省卫计委统一配发的公共卫生管理系统,5家单位应用医疗业务管理系统,但由于该软件处于新研制试用期,许多功能设计不全,加之由于是互联网模式,导致响应速度、系统崩溃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调研的过程中,各单位普遍反映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没有同居民医保的链接功能,使用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将数据再次录入居民医保软件中才能实现费用报销的相关手续。同时,软件的财务数据统计、门诊药品处方统计数据不能满足要求,相关报表数据统计不全;医技管理界面不能应用等问题,省卫计委还没有完全解决,虽然我们已多次协调省卫计委信息中心进行较大改动,但已使用的单位对软件多有抱怨,没有使用的单位在推广时也顾虑重重。我们经过总体评价:该软件没有明显提高临床管理的效率,与各单位使用的老系统上没有功能上的提升。这些软件本身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单位的使用积极性,从目前的状况看,尚不具备软件系统的验收条件。
(四)双向转诊工作条件未真正具备。由于服务设施、医疗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限制,加之医疗保险等政策制度不完善,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习惯和流程还未形成,除过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其他社区服务中心与大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目前,大医院还是人满为患,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人员稀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签约的大医院的转诊行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双向转诊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五)药品三统一管理工作需要协调。由于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的药品由省上统一来管理,导致在采购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基层使用不便。一是市场药房中有些药品已经降价了,然而网上还没有降价,百姓开药时对此有埋怨,如经常使用的丹参滴丸和阿斯匹林肠溶片;二是有些常用的基础类的用药由于价格便宜,在网上采购不到,如一毛钱一支的肾上腺素注射液、普通胰岛素等药品;缩宫素注射液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药品,没有0.1元/支的,而每支10多元倒是挂网,可以采购,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本原因是省上对基层药品采购限制较多,自身维护更新速度较慢所造成的。
(六)健康档案利用率低、准确率低、没发挥应有作用。目前我区健康档案已经导入到省厅的信息库中,但真正的是健康档案的使用范围较小,部分为死档,利用率低,基本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应付公共卫生工作的检查要求而设。同时,各别单位反映,在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中,体检项目过少,只能做一些常规的健康检查,部分高端人群想做的体检项目在基层均无法开展,疾病检出率底等现象普遍存在,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的实际意义倒底有多大,还需进一步验证。
三、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应加快托管模式的实施步伐。目前,交大一附院与雁塔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了医联体,运行状态良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有限,人才少,每天接诊的患者不多,很多患者也不愿去,另一方面大医院人才济济,但发展空间受限、患者进不来。而我区实行托管模式的医疗联合体可以有效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局将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由西电集团医院托管,进一步构建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破解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服务瓶颈。通过一年的托管实践,已初见成效。托管工作是促进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一项有效举措,也是大胆探索新时期医改服务模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对促进医疗资源有效整合,加快人才的合理流动,提高医疗水平和落后的技术,快速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二)各单位应加强管理,将基本公卫和基本医疗有机结合。基本公卫服务和基本医疗两者不能完全割裂,应有机结合。既要通过做实基本公卫服务吸引更多的居民接受基层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首诊率;也要发挥基本医疗的带动效应,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免费的基本公卫服务,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要做好这个结合,最根本的办法是要有专业的人才,各中心要加快专业人才引进步伐,吸引更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学高校毕业生到单位工作。基本医疗水平提升了,公共卫生水平也必然会得到提升,这就要求要加大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力度,采取中长期培训、临床进修、学历教育、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加强单位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自身的医疗和公卫水平。
(三)加强宣传,促使双向转诊的实行。提升群众认可度与信任度,努力引导群众形成小病在社区就医的习惯,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好在全区综合卫生保障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引导和协调,促进社区卫生机构与辖区大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双向转诊合作关系,使二者合理分工、错位服务、密切协作、相互支持,努力形成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机制和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格局。
(四)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我区的公共卫生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每半年、每年的考核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避免公共卫生工作纸上谈兵式的管理,就是要从维护居民健康利益出发,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行为。把提供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各中心发展的核心,加强业务培训和业务考核,推行德能勤绩、注重实绩的考核分配制度,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居民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五)加大协调力度,做好软件功能的完善工作。针对省厅配发的信息化软件存在的问题,我局同省卫计委、天网软件公司进行过多次沟通和协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存在问题。今后,我们依然要加大协调沟通力度,及时、客观的向省卫计委反映使用中发现的新问题。周内,我们向省卫计委信息中心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对存在的问题积极修改完善。同时按照上级要求,继续加大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促使各单位提高执行力,将责任层层分解、逐级落实,防止出现因某环节推进不力、重形式轻实用等问题,确保如期完成相关任务。
社区卫生服务调研报告范文
第6篇 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认真开展调研并及时报送有关调研报告的通知》要求,县卫生局党委高度重视,专题安排,抽调人员,紧紧围绕调研内容,对全县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思考,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开展党风廉政工作的情况
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县委县政府二十二条规定,出台后,局党委委立即行动,扎实安排,迅速部署,组织各医疗单位负责人学习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县委县政府二十二条规定,并结合我县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实际,采取七项有效措施扎实落实。
(一)组织学习,提高廉政意识。局党委共召开7次会议,组织学习了党的xx大精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条措施、县委县政府二十二,着力解决党员干部纪律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依法行政不严、执行能力不强、干群关系不密切等问题。
(二)组织局领导班子及个人落实县二十二条规定。严格执行厉行节约,规定全县卫生系统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要轻车简从,不搞迎来送往。精简文件简报,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要进一步精简会议,要求开短会、讲短话、讲有用的话。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执行“廉政灶”,规定机关干部到基层开展工作,一律按规定标准就餐,减少和节约公务接待费用。
(三)建立信访举报平台,充分发挥监督促进作用。通过信访举报平台及时掌握了解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了解群众诉求和民情民意,不断规范信访举报工作流程,强化信息研判,切实发挥信访举报在反腐__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访举报格局,初步形成信访举报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组织领导,廉洁高效推进项目工作。我局专门成立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和督办组,对县人民医院住院楼、县疾病控制中心实验楼、县中医院改扩建项目的领导和监管,实行每月汇报工作制度,坚决杜绝浮夸瞒报、弄虚作假、假公济私等现象发生,扎实推动项目建设。
(五)倡导模范遵守,争做表率。局纪委要求全县卫生系统医务人员尤其是局机关领导干部,要争做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县委县政府二十二条规定的模范和表率,做到严格自律,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加强对各医疗单位学习、贯彻、落实xx大精神及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县委县政府二十二条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的人和事进行严肃处理,确保规定落到实处。
(六)重申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坚决杜绝领导干部利用行政管理权干预和插手所管辖单位建设工程、基建维修、大型医疗设备、大型医疗设备、高值耗材、药品采购、招投标等经济活动,谋取非法所得。
(七)开展违规收受红包、商业回扣清退工作。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清退工作,8月4日成立卫生局“违规收受红包、商业回扣清退工作”领导小组,并于8月8日召开全县医疗卫生系统违规收受红包、商业回扣清退工作会议,并进行部署;各单位回去后都行动起来,相应召开各科室人员动员会进行全员部署。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共清退3.29万元。
通过这次请退工作,我县医疗卫生系统思想上受了教育,各单位纷纷表示要引以为戒,切实杜绝不良之风,保持清醒头脑,筑牢学习防线,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二、我县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药品、器械购销中,还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操作运行不规范的问题。
(二)医疗卫生系统中层、高层管理干部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__教育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随着卫生工作任务的加重,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所以个别单位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还不够重视,一般部署多,督促检查少,抓落实不够。
(四)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过程中,信息传达不及时,监管制度不完善。一些工作心态不摆正的医务人员,容易出现纪律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服务态度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是为我县医疗卫生单位引进“医术高、医德好”的专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提高我县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待遇差距。
二是进一步加强反腐__教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坚持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规范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深入开展党务公开工作,把党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党务公开的原则、内容、范围和形式,确保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不正之风,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三是要高度重视,加强医院财务集中管理,按照要求,将每日业务所得存入单位的基本账户中,并由乡镇卫生院会计核算站负责监督资金的使用。
四是当前推进医改的关键时期,治理商业贿 赂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继续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和制度,深化长效机制建设。加大对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人员的监管力度,实行定期交流轮岗。加强经济运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对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的管理,严格统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禁为商业目的统方。建立健全商业贿 赂不良记录动态管理制度,对于有不良记录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暂停或取缔其药品供应资格。
第7篇 大学生社区卫生保洁调研报告
根据徐州市党政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 5月29日我们赴云龙区彭城办事处开明社区,就社区的环卫保洁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了解社区基层环卫工作情况和环卫工人生活情况,体会很深,启发很多,收获很大。
随着我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卫行业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作用也日显突出,而环卫工人作为一支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主力军,其社会地位却得不到相应的提高。由于世俗观念影响,长期以来,环卫工作始终被一些人看作是下等的职业,环卫工人的人格、付出的劳动成果得不到相应尊重和理解。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关爱环卫职工的生活,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社区环卫工作基本情况
二、推进社区环卫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环卫工作战线上活跃着一大批临时人员,这些人收入水平低、住房条件差,劳动保险没有保障,虽然近几年待遇有所提高,但依然与他们的付出有相当的差距。近年来,我市环卫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环卫工人所承担的劳动相比,其工作环境的改善,劳动待遇的提高,以及社会地位的认同都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一以贯之地关心和支持他们。
通过对现状的综合分析,我认为有以下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1、环卫工人工作强度偏大。由于环卫管理体制还在理顺中,环卫管理责任划分不是特别清晰,机械化作业水平还不完善等原因,环卫工人工作量都远远超过现有定额标准。一些无人管理的区域,都落到街办、社区进行管理;而社区的保洁大都以人工保洁为主,工作效率很低,工人工作强度偏大。
2、一线工人薪酬相对较低。由于环卫作业人员多、底子薄、基础差,环卫保洁人员工资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环卫作业人员工资与其它行业差距不断加大。受条件所限,大多只参加意外保险,工资水平仅限于全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造成招录工人难度加大,老弱病残很多。
3、全民保洁意识差。不少市民认为环卫工人只是一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简单群体,只能从事脏、苦、累的简单工作,在认识上就瞧不起环卫工人,我扔你扫,天经地义,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随意破坏环卫设施、垃圾乱扔乱放、损害市容环境卫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客观上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4、基本权益无保障。环卫工人马路作业时,洒水车溅水、扫路扬尘、制止违章等可能触及诸多矛盾,有些市民不予理解和宽容。一线工人时常遭受车辆挫伤、碰伤,甚至致残,人身安全威胁层出不穷;他们在工作中遭侮辱、谩骂、殴打的更是常事。
三、新形势下社区环卫工作的思考
如何维护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环卫行业的地位,现浅谈几点看法。
(一)突出环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当年刘少奇主席在看望掏粪工人时传祥同志指出:社会工作没有高低贵溅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环卫工人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环卫工人地位低下,有着其历史背景,旧时城市清洁工多数来源于生活贫苦、流浪落荒的人,称他们为清道夫,在当时视为低下的职业,这种观念一直沿续到现在,没有完全抹去。随着城市文明的进步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环卫工作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完整行业,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他们的劳动形式目前仍取在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阶段,但他们创造的社会价值与其它行业是同等的,有时还要重要。作为社会工作主体的一分子,同样应受到与其它行业同等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到广泛的理解、支持和尊重,对环卫工人的偏见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抛弃。
(二)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政府应加大机械化投入力度,购置环卫机械化作业设备,实现生活垃圾前端收集,逐步降低环卫工人的劳动作业强度。为保洁工人建立几座环卫工人休息室,既解决工人离家远、正点吃饭难的问题,又可以让保洁工人随时有个休息的场所,还可以做更衣间、储藏室,存放工具。
(三)逐渐提高环卫工人的薪酬水平
工人的薪酬水平应该与其劳动强度相适应,应该与物价上涨保持同步,应该与城市文明化程度相匹配。环卫工作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但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一个城市如果离开环卫,造成的后果是显而易见。政府应创造条件吸引劳动力向城市保洁领域流动,而不是恰恰相反;提高环卫工人待遇是大势所趋。
希望各级领导,多多重视环卫工人,提高他们各方面的待遇,使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的尊重不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落实在社会各界和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中,为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后顾之忧,想方设法关心他们的生活。环卫工人们会用辛勤的汗水为市民创造一个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城市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第8篇 关于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调研报告
近些年来,我市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水平逐步提升,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为保障全市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一些社区居民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前不久,本人就当前××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现状和环境
××中心城区自20xx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到20xx年底,共有17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时一天到晚都没有一个门诊病人,严重亏损,机构工作人员有的工作一两年又“缩回”原单位,卫生服务力量削弱,病人就诊进一步减少,造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
一是“小病买点药,大病上医院”,不信任社区。一些群众认为大医院专家多、设备好,感觉更可靠,而社区卫生服务点规模太小、设备更差、药品不全,对医生的技术不放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位置,大多数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了解,也就难怪“患者稀少门前冷”。
二是“房屋破旧,设备不全”,被人瞧不起。××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公立医院分院“换牌”的,有社会和厂矿、事业单位医院机构“转型”的,这些机构与××中心城区二、三级医院相比是“火柴靠在电杆上——差距太大”。它们有的是租破旧房子,有的是临时装修一两间店面,由于开张经费不足,也未添置医疗新设备和更多药品,致使房屋破旧、设备落后、药品不全。以××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虽然被评为全省社区服务示范点,但还比不上一个乡镇卫生院。
三是“服务单一,功能不全”,称不上服务中心。目前,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没有完全按照社区服务的要求,发挥“六位一体”的功能,即全面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康复服务,80%的都仅是开展了基本医疗服务,只有20%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等服务。严格地说,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站其实是功能不全,称不上群众心目中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是“设置不规范、环境欠宽松”,制约社区卫生发展。一方面,医疗机构过剩。××中心城区人口不足30万,但三级、二级、一级公立医院和社会办的全科、专科医院有25家,加上个体医疗诊所上百个,还有不少药房,医疗网点星罗棋布。社区服务站可以说是处在夹缝中生存,更难谈发展了。另一方面,上门管理、检查、收费的“婆婆”多。据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人反映,当前到社区服务站去检查的部门大大小小共有37家。东方社区负责人说,“我们买的一台设备花了4000元,但为接待一个部门来检查,仅检测和招待费花了上千元,加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水电费是按照企业的价格收取,真是不堪重负”。
五是服务模式没有改革,社区卫生机构缺乏活力。一些公办的社区医疗服务点是由区级医院或其门诊点“变脸”而来,有的是公立医院改革分流或轮流的医护人员办起来的,其用人机制、分配制度、服务模式都还沿袭大医院的管理模式,“等病人上门”、人浮于事的现象普遍存在,远远不能适应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多样性需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他们都是‘铁饭碗’的医生、护士,我没有用人、分配的自主权。”
六是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的服务职能急待协调。平时我们讲“小病上社区,大病进医院”,但实际无论大病小病,社区居民更喜欢上医院,并且尽可能上大医院。比如,市人民医院每天门诊病人500左右,其中70%都是来看小毛病的,但他们就是不去收费低廉、程序简便的社区卫生服务点就诊。为解决大医院的“门庭若市”、社区点“门可罗雀”的问题,过去市卫生主管部门对社区和医院“双向转诊”也曾作过布置,但是如何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利益共享和信息互传的机制还急待研究。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会向大医院输送病人,但医院从未向社区卫生机构转过患者。
二、建议和对策
个人认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要提高认识,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改善发展环境都有重大意义。___、国务院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非常重视,胡锦涛___、___总理都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曾召开专门会议并下发《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
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1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中央财政从20xx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对社区卫生服 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等给予必要支持” 。鉴于当前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还不太了解、不太信任的情况,建议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像重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那样,树立超前意识,提前做好工作,使社区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二要搞好服务,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推进。一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六项功能”要逐步推进,全面铺开。“六位一体”的服务特点是贴近群众,解决广大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其服务项目都是要在社区完成的。过去,我们社区大部分只搞了基本医疗,少数搞了医疗、健康教育和康复,至于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基本未开展,“六项功能”没有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指导意见》提出,要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只有这样,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各项工作,才能都顺利开展。二是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软件条件。研究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标准和管理办法,定好“入场券”,防止鱼目混珠,采取“建、调、并、转”四大举措,重新树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形象。同时,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加大人员使用、奖金分配的改革力度,使社区工作人员成为社区群众的“病时是医生、平时为亲人、康复当助手”,做到医患“一家亲”,基本实现“一个电话,服务就到居民身边”,让居民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家门口的医院”、“自己床边的大夫”。三是明确服务重点和职责,协调好“双向转诊”。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分工协作关系,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医院和社区要实行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如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
三要改善环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配套。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要协同配合,出台一些配套的政策措施,为社区卫生服务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比如鉴于社区卫生服务除医疗可收费之外,其余5项功能都是只有服务没有收益的公益事业,财政部门可否像支持农村合作医疗一样,国家出大头,财政、社区出中头,居民自己出小头,给予一定财力支持。
根据××中心城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仅5万多人的实际,劳动保障部门可否按“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不断扩大医保的覆盖范围,将有“入场券”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为定点医保单位,并扩大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的报销比例;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监督,加大对医疗市场的整顿力度,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建部门在城市规划、建居民住宅区时,要留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房屋,目前,市政府可否划拨一些闲置的旧房给社区服务中心;水电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点的水电收费可否按公益性单位的标准收取;计划生育部门可否无偿提供避孕药具和技术指导;有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检查可否只检查不收费,或检查检测少收费。
第9篇 教育卫生工作调研报告
不是用建筑来支撑的而是用内涵,就是民勤人民心中教育的份量、地位。前期的建设中要通盘考虑,要紧紧围绕教育发展规划总体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加快施工进度,注重规划前瞻性,把民勤县城打造成省内外闻名的”
卫生部门要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和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县教育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困难和问题。发展卫生教育事业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要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和教育工作的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优化从业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大力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引进高水平医务人才,创新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要以有效提升医务工作者涵养魅力和医疗服务水平为载体,以加强卫生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为核心,以全面展示卫生系统精医重德、德技双馨的良好形象为平台,着力培养一支作风硬、业务精、效率高、留得住的医疗人才队伍,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
要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对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要常抓不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到为人师表。
教育部门、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做到感情留人;要切实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生态县情的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生态环保的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唤起更多人保护生态,建设家园的意识和决心。
同时要把师生的饮食质量安全和寄宿学生的住宿管理工作抓在手上,保证一日三餐的同时,要尽力提高饭菜质量,确保广大师生吃得安全,吃得营养。
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学校住宿管理制度,要把学校住宿安全管理放在重要位置,特别要注意做好冬天供暖安全和质量,保证住宿学生有一个安全、温暖的学习环境。要一如既往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保证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后勤保障能力,多一些关爱,创造条件,让他健康成长,尽力为师生营造舒适、温馨的教学学习环境,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多为民勤培养人才。整理来源:
第10篇 关于我县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xx大报告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明确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工作目标,指明了新时期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县卫生工作扎实推进,为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否认,从总体上讲,卫生事业发展仍相对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卫生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最近,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赴县卫生局及有关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调查报告,以供决策参考。
一、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县有县级综合医院2家,即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县二院(二级乙等),中医院1家(二级乙等),民营专科医院4家,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妇幼保健院各1家,中心卫生院3所,建制乡镇卫生院21所,卫生分院20所,xx年初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服务站38个(与卫生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村卫生室190个,个体诊所(包括牙科)78家。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1605人,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719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252人,民营医院医生405人,乡村医生151人,个体医生78人,村级公共卫生信息员642人。全县每千人床位数1.94张、卫技人员3.7人,每千人拥有医生、护士分别为1.
9、1.2人。全县卫生系统固定资产10637万元,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308台(件)。
近年来,全县卫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以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稳运行,社区卫生工作迈上新高。通过政策调整和各乡镇、部门的共同努力,农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大为提高。xx年底,全县共有33.8万名农民参合,参合率达85.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全年共报销医疗费1800万元。去年初,对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了整合,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重新确定了303名驻村责任医师,分225个服务点片开展直接面向农民的服务。去年底,我县责任医生进村入户率达95.3%,共为23.57万名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率达72%;建立了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梳理出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对象21035人,年上门随访人均4次以上,上门随访率达95.3%。
2、预防保健网络基本形成,爱国卫生工作扎实深入。建立了县乡两级公共卫生工作领导机构,进行了乡镇防保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防保网络。强化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与管理,制订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初步建立了快速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以“母婴健康工程”、“妇女健康促进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妇幼保健工作。xx年底,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3.61%,孕16周高危孕妇县级筛查率88.4%,妇女病查治率30.39%,婚前保健咨询率64.17%,产前筛查率27%,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4.4%,新生儿听力筛查率64.29%。以创“省级文明县城”为载体,深入开展卫生镇、村、户和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全县农村自来水受益率38.54%,卫生厕所普及率87.49%,粪便无害化处理率42.44 %,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3、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卫生执法监督切实加强。各医疗单位以“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为载体,修订完善各种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各项质控措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去年全县无重大医疗事故和案件发生。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大力开展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了我县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安全。去年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232人次,对县城218家餐饮单位、71家食堂进行486家次的全面监督检查,取缔38家,当场处罚案件80起,立案查处13起。目前,县城持卫生许可证经营的餐饮单位达201家,持证率92.5%;建立原料进货索证的餐饮单位和食堂261家,比例达90%;289家餐饮单位和食堂销售使用的猪肉来自定点屠宰企业,比例达100%;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100%。
二、我县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卫生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到位”:
1、资金投入不到位。由于县财政困难,xx年投入卫生事业总费用为2845万元(包括新农医94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48%,人均64.9元,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88.6元)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卫生基础设施薄弱。我县的乡镇卫生院用房大多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不少还是土木结构,虽经维修,但部分房屋还是破旧不堪。大部分村卫生室的房屋靠乡村医生租借或利用自家的房屋作为工作用房,工作、业务、生活用房“三合一”,条件十分简陋。因为缺少投入,医疗器械短缺、老化问题相当普遍。据了解,全县24家中心(乡镇)卫生院中配备“新六件”的只有7家,其中配备b超17台、心电图13台、血球计数仪11台、尿液分析仪8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1台、x光机8台,而且许多设备购置于上世纪80-90年代,档次低、故障率高。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仍靠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开展诊疗,手段落后单一,诊断准确率低。二是县医院、中医院、县二院三家县级医院因药品降价和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大幅度调整,导致利润骤减。三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普遍效益差,卫生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低。失业保险、养老统筹的征缴,使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经济负担加重,发展步履维艰。
2、人才技术不到位。目前,我县卫生技术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在全县1605名卫技人员中,本科学历以上131人,仅占8.16%,大专以上学历296人,占18.44%;副高以上职称47人,仅占2.92%,中级职称342人,占21.3%。近三年我县副高以上职称卫技人员流失8人,占副高以上总数的17%;而近三年本科以上学历的医学毕业生回到xx就业仅4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多以中专毕业的卫技人员为主,目前尚有16人未取得执业资格,占6.3%。
3、服务功能不到位。我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在基层卫生院的基础上于xx年初建立起来的,如何从原来的医疗功能尽快转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缺乏,设备简陋,导致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缺乏信任感,去大医院看“小病”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加快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卫生工作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角度,深化认识,抓住机遇,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推进我县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1、适时开展卫生强县创建,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奔小康,先健康。要充分认识加强卫生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意识,提高重视程度,把卫生工作作为关心群众疾苦、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强化督查考核,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要加强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卫生主体意识,强化保健康促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做好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创建卫生强县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带动我县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2、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按照中央、省级有关农村卫生工作的政策规定,逐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应逐年有所提高,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卫生和公共卫生。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施条件,添置必要的医疗设备,逐步提高基层卫技人员待遇,稳定基层卫技队伍。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卫生经费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体制。
3、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统筹城乡发展,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加快构建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以民营专科医院为补充,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针对我县新区人口日渐密集,群众对医疗需求日益强烈以及老城区医疗资源的富足,可以考虑将县人民医院搬至新区,提升县级医院档次,打造区域品牌医院。要加大对民营医院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医院充分发挥专科特色优势,并协助县级医疗机构做好基本医疗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要针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及时制订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分年、分批建立健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按规划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达到国家或省规定的标准。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把“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大力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将其纳入农村整个卫生服务体系,承担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交给的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不断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扩大新农医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体系,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4、坚持预防为主,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建立以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要加大疾病防控力度。加强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重视计划免疫和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加强传染病疫情预警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做好产前筛查、产前诊断、遗传病咨询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二要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建立以县卫生监督所为主体,各派出机构为补充的卫生监督体系。深化卫生监督iso质量认证,加快城乡卫生监督执法一体化步代。加强食品卫生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扎实开展卫生执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食品卫生、医疗卫生、职业卫生安全。三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增强卫生保障。
5、坚持育引并举,进一步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发展卫生事业,人才是关键。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医战略,为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夯实基础。一要加强教育培训。制定全县卫技人才培训规划,建立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安排医卫人员集中轮训,有计划、有侧重、分批次地选送技术苗子到上级医疗机构和专业院校进修,使全县卫技队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要多措并举,着力培养一支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社区卫技队伍;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卫技人员到基层工作;继续开展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动,选派中高级职称人员定期到社区坐诊和指导,为对口社区卫技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城镇医务人员晋升晋职前须到社区服务一定期限;鼓励离退休医卫人员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每年组织社区卫技人员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培养面向基层的合格适用人才;鼓励社区卫技人员参加医学学历教育,目前尚无执业资格的人员要限期取得执业资格,在规定期限内未取得执业资格的,不得再上岗;积极探索并建立与计划生育村级联络员服务网络的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村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二要积极引进人才。根据“xxx”期间全县卫生发展规划和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卫生人才引进计划,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帮助医院引进和留住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不断优化我县卫生人才队伍结构;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邀请著名医学专家学者以不同形式参与我县医疗卫生机构的学科建设,促进我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11篇 城市卫生安全应急管理技术调研报告
城市卫生安全应急管理技术调研报告
从国内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出发,指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要务是集成现有的卫生信息系统、消除卫生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并提出了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类型和业务支持部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数据仓库、以gis为应急响应支持平台、能统一管理信息、可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互连互通的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框架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各业务模块的基本功能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方法。
1 引言
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或人为灾害。近年来,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城市盲目扩张、工业高度密集,资源环境破坏,人与人的安全卫生距离不断缩小,使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日趋严峻 。因其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成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的重要手段,并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如熊光魁 等研究了救灾防病应急反应专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潘海东等 提出了构建国家级公共卫生应急系统的思路;王平 、杜江等 设计了基于web gis的公共卫生安全监督与控制系统方案;杜鹏等 基于模型分析规划了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李琦等 在北京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突发公共卫生疫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构建方法。这些思路和方案从不同角度对系统功能模块、体系结构、业务模型等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丰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功能,促进地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有积极作用。但有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系统需要的数据类型,以及系统支持部门等问题尚未明确提出,特别是如何处理公共卫生领域各部门现有的信息系统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这些信息系统建于不同时期,采用不同软件平台和数据格式,系统之间的卫生数据无法共享和交换,形成大量的卫生信息孤岛。另外,这些信息系统存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和现实数据,如果放弃它们,则需很大的重复投资,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主题相违背。因此,集成先进技术,整合城市现有卫生信息资源,消除卫生信息孤岛,实现公共卫生数据的共享与交换,成为当前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要务。
基于上述情况,在“十.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延续项目“中小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技术集成” 的支持下,通过调查和分析广州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本研究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建设基于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建设目标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在城市现有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下,围绕城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综合运用计算机工程、卫生统计、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中间件、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立一个能快速、及时、准确收集、存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并以超媒体(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显示各类信息和分析结果,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构提供全过程、多层次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的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现有公共卫生领域各业务部门相对独立的操作型系统集成在一起,以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及各类专题图形数据为基础,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卫生数据仓库和相应的预警指标、应急预案等知识库和模型库;以数据上报一采集一管理一分析一决策一展示为主线,建立具有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仿真预测、虚拟现实、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等专业应用功能的各子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指挥调度能力,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2 系统所需数据类型与支撑单位
传统的公共卫生领域以传染病防治为主要内容,数据类型单一;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也主要由卫生部门唱独角戏。随着社会进步,公共卫生安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因不合理饮食结构、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空气、水源、噪声、化学污染等环境危害引发的健康问题,也正上升为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设计系统建设方案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除卫生监测数据、疫情监测数据、卫生资源数据等基本数据类型外,环境卫生数据、食品药品卫生数据、公共卫生危险因素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等一并列为系统采集的数据类型(见表
1)。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支持单位除医疗卫生行业各部门外,把与数据供给和应急管理有关的如环境监测、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及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也列入系统支持单位(见表
2)。
2.3 系统业务结构模型
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围绕城市公 共卫生安全构建,在体系结构上采用开放式的网络结构设计,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都能容易地实现互连互通。其概念模型(如图
1)从底层至顶层分为数据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层3个层次。
数据层有分布数据源、数据仓库系统、信息采集和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在该层中,信息采集系统利用etl工具把存放在各业务部门异构系统中的卫生数据采集到公共卫生数据仓库系统中,并建立面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专业数据集市。城市基础数据仓库中存有大量基础空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包括影像、地图、气候、人口、宏观经济等。城市基础数据仓库的应用是对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资源支持。
应用服务层由面向事件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面向事件的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和专业应用分析子系统三个功能子层组成。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是系统各子系统实现集成的关键和基础,它以灵活的方式与数据仓库和数据管理系统连接,为各业务子系统提供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并设有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对接的公共数据接口。
gis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实现城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基础性服务及平台支撑,能为各业务子系统提供通用的功能模块,还可以在其上方便地构建应用系统。该平台本身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并能把各业务子系统的分析结果展示出来。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
1)分析、叠置分析等属于此层。
专业应用分析子系统在继承gis通用功能层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决策需求,开发出多种专业应用模块。其中知识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知识库和模型库的管理,并把相应的知识和规则运用到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监测与预警、分析与预测、指挥调度等系统中;突发事件分析与预测系统针对事件特点和应急管理需求对卫生数据进行多种分析,并根据历史经验及专家知识对相关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进行仿真模拟和预测,为控制事件发生提供辅助决策;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根据事先定义好的逻辑关系定期扫描检查卫生数据仓库,对发现的异常现象发出预警;突发事件应急调度系统通过gis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分散资源的统一调度;公共卫生信息发布系统主要向公众公布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类信息。
用户层主要将下层数据的分析结果以友好直观的方式反馈给各个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整个系统从下到上互为基础,互相作用。
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3.1 利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数据中心建设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需要对分散在各部门异构系统中的卫生数据进行集成分析,但由于各异构系统的分散性、数据类型的不一致性,以及一些历史数据的离线等问题,使目前这种以事务处理为主体的数据环境难以满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对数据的分析要求,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城市应急管理系统需要建立独立于应用的数据环境和相应的技术支持。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数据应用的数据管理技术,它提供集成化、历史化的数据管理功能,支持综合性的数据分析 。对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来说,数据仓库可为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等子系统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的创建过程遵循以下步骤:首先从各分布数据源系统中抽取有用的公共卫生数据到数据准备区(如图
2),然后对数据准备区中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并通过元数据映射后装入数据仓库,再根据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的具体需要建立专业数据集市,其结果由前端各专业应用子系统经过多种分析后展现。
3.2 利用中间件技术进行系统应用集成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要在不同网络产品、硬件平台、网络协议等组成的异构环境中运行,同时还需支持多种应用软件和管理多种应用系统。因此系统内部各软、硬件平台之间、系统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之间要有可靠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数据转换技术支持。中间件(如图
3)是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的一类软件,它介于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既能解决客户与服务器方的互联,又能实现不同技术组件之间的集成 。
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集成分为系统内部服务集成和系统外部服务集成,它们因功能不同对中间件的要求也不同。内部服务集成需要整合长期形成的大量遗留系统,共享不同平台和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资源;外部服务集成要求系统能自动检索到其他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相关服务,以构成更为广泛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网络。考虑城市已有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软硬件支持台的特点,及将来系统扩展和兼容等因素,在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实现过程中,将j2ee、web services、xml信息交换中间件集成应用。其中j2ee标准用来解决服务器端应用间跨平台、数据异构的集成及数据挖掘任务;webservices用于系统的信息发布与获取;信息交换中间件在内外集成系统之间起到信息及功能的桥接作用 。
3.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可视化显示
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具有自身的属性特征,更具有空 [5]间分布特点。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是gis和其他各功能子系统的无缝集成,是地图和空间分析在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路径分析、网络分析等)以其可视化、实时化、动态化等直观的表现形式可广泛应用于隔离区设置(以传染病为例)、疫区定位、疫情显示、空问传播分析等方面 ,为管理部门迅速了解疫情传播态势,进行应急预案生成、卫生资源配置等提供实施平台。
根据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业务特点,gis平台采用c/s和b/s混合架构。c/s架构侧重多角度空间数据分析,包括各种专题图展示、路径分析、缓冲区分析、插值分析等。b/s架构除支持矢量地图基本操作(如放大、缩小、平移、量测、图元选择、图元查询等)以外,还强调对地理相关业务数据分析功能的支持,并能提供直观和实时的数据展示。b/s架构采用面向接口的设计风格,无缝集成数据提取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可方便扩展到其他、 务应用系统。
4 结束语
本研究基于消除卫生信息孤岛,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构建了以数据仓库为基础、能统一管理信息、支持gis访问、可与其他应用系统无缝连接的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体现了城市公共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但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普遍灾难途径,即各类突发事件的一体化管理将成为应急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因此,随着社会进步和对公共安全需求的增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将会涵盖整个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其服务功能也更加全面。本方案尽管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但还需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需求。
第12篇 社区卫生保洁调研报告
根据徐州市党政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 5月29日我们赴云龙区彭城办事处开明社区,就社区的环卫保洁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了解社区基层环卫工作情况和环卫工人生活情况,体会很深,启发很多,收获很大。
随着我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卫行业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作用也日显突出,而环卫工人作为一支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主力军,其社会地位却得不到相应的提高。由于世俗观念影响,长期以来,环卫工作始终被一些人看作是'下等'的职业,环卫工人的人格、付出的劳动成果得不到相应尊重和理解。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关爱环卫职工的生活,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社区环卫工作基本情况
二、推进社区环卫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环卫工作战线上活跃着一大批临时人员,这些人收入水平低、住房条件差,劳动保险没有保障,虽然近几年待遇有所提高,但依然与他们的付出有相当的差距。近年来,我市环卫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环卫工人所承担的劳动相比,其工作环境的改善,劳动待遇的提高,以及社会地位的认同都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一以贯之地关心和支持他们。
通过对现状的综合分析,我认为有以下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1、环卫工人工作强度偏大。由于环卫管理体制还在理顺中,环卫管理责任划分不是特别清晰,机械化作业水平还不完善等原因,环卫工人工作量都远远超过现有定额标准。一些无人管理的区域,都落到街办、社区进行管理;而社区的保洁大都以人工保洁为主,工作效率很低,工人工作强度偏大。
2、一线工人薪酬相对较低。由于环卫作业人员多、底子薄、基础差,环卫保洁人员工资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环卫作业人员工资与其它行业差距不断加大。受条件所限,大多只参加意外保险,工资水平仅限于全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造成招录工人难度加大,老弱病残很多。
3、全民保洁意识差。不少市民认为环卫工人只是一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简单群体,只能从事'脏、苦、累'的简单工作,在认识上就瞧不起环卫工人,我扔你扫,天经地义,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随意破坏环卫设施、垃圾乱扔乱放、损害市容环境卫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客观上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4、基本权益无保障。环卫工人马路作业时,洒水车溅水、扫路扬尘、制止违章等可能触及诸多矛盾,有些市民不予理解和宽容。一线工人时常遭受车辆挫伤、碰伤,甚至致残,人身安全威胁层出不穷;他们在工作中遭侮辱、谩骂、殴打的更是常事。
三、新形势下社区环卫工作的思考
如何维护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环卫行业的地位,现浅谈几点看法。
(一)突出环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当年刘少奇主席在看望掏粪工人时传祥同志指出:'社会工作没有高低贵溅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环卫工人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环卫工人地位低下,有着其历史背景,旧时城市清洁工多数来源于生活贫苦、流浪落荒的人,称他们为'清道夫',在当时视为低下的职业,这种观念一直沿续到现在,没有完全抹去。随着城市文明的进步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环卫工作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完整行业,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他们的劳动形式目前仍取在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阶段,但他们创造的社会价值与其它行业是同等的,有时还要重要。作为社会工作主体的一分子,同样应受到与其它行业同等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到广泛的理解、支持和尊重,对环卫工人的偏见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