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为了掌握这些状况的现状,寻求更多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利用暑假在临近的各乡村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实践。本文是,欢迎阅读。
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一:
学院: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多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道德素质等方面,加强与留守儿童的交流,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以及增加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能力。
二、活动前期准备
其实小时候我也曾和姥姥一起生活过2年,父母上班不能照顾我,当然那时候还没听说过留守儿童这个词,只是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是种隐隐的伤痛,这种灰色的经历有时真的会影响整个成长过程,幸运的我在初中以后就和父母在一起了,而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让自己走出那灰色的童年。
我上网查了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信息,现在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导致了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而父母在外出打工中,与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由于没有父母的关心和监督,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性格上出现偏差,学习成绩也受到影响。留守儿童,他们过早的承受了他们不该承受的东西,承受没有父母陪伴的孤单,心理上的孤单等等。试想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真的很令人担忧。
于是我便开始了自己的头脑风暴,想该怎么办,在哪里进行,如何进行。当然也从网上面借鉴了一些经验,于是在准备的差不多时,属于我的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之旅也要开始了!
我从表弟那儿得知,他有个同学就是留守儿童,只跟着爷爷和奶奶生活,父母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只能干些捡破烂的琐事。
三、活动过程
第二天我就去了她家里,当时我刚看到她家我就感慨了,好久没见到那样的房子了,用破砖垒的,也没看见门,估计这样的房子连小偷也不会有所企图吧!进去后里面又脏又乱还那么小,当时感觉到有点窒息的感觉,再看那个小女孩,没有同龄人的青春洋溢,有的只是苦哈哈的表情,又黑又矮,看着让人很是心疼,唉,真的难以想象。在小县城里还有这样的生活,那要是在乡下,真的是可想而知啊。想到这里,我的鼻头酸酸的。
当时我没看到她的爷爷奶奶,估计是出去干活去了,那个小孩子就那样呆呆的坐在地上,傻傻的看着我们,显的很是害羞、胆怯。我主动走上去和她说话,她好像没听到似的,脸上满是小心翼翼,好像生怕我欺负她似的,后来表弟和我说由于她又瘦又小,所以在班里经常被人欺负,看着她,我越发的心疼了。万事开头难,我暗下决心,只要我可以做到的,我一定要让她变得开朗活泼起来,要让她的小脸上洋溢着小孩子应该拥有的可爱笑脸。
还好我事先有准备,我递给她一个可爱的小悠嘻猴,看着她一下子欢喜的眼神,又黯淡下去,终是没有接下,唉,我好像只有感叹,后来我摁了一个按钮,那里面开始哎呀呀哼起音乐来,我开始清清嗓子跟着唱起歌来,她刚开始不搭理我,继续玩弄着手指,再后来她慢慢的向我靠近了,看来我已经成功了第一步了。后来我故意装作唱不上去在那儿瞎哼哼,还故意撇嘴,终于把她给逗笑了,虽然我一脸的委屈相,其实我心里真的是乐开了花。她的眼神告诉我她很喜欢那个可爱的小洋娃娃,于是我又递给了她,她终于接受了,慢慢地才从嘴里吐出了两个字“谢谢”。后来我顺势问了她的名字,其实事先我已经知道了,只是为了促进她对我的好感度,我又问了下,等了好久,她都没回答我,后来我又问了两遍,她才告诉我她叫周梦婷,我当时就这样告诉她,这是个很好听的名字,听着很让人很舒服·她的眼神显得好无助,好迷茫
坑着后来我让她坐在我身边,她的身子明显的很是僵硬,后来我和她聊起天来。我问了她的年龄,她在哪里上学,以及关于她父母的一些问题。她的回答很是被动,让我不禁想到他平时肯定很少与别人沟通吧。后来我问她想不想她爸爸妈妈时,她的声音梗咽了,明显的带着哭腔,只看她向屋外望去,她一定是很想念她的父母,应该很久没见他们了吧!唉!没有父母陪在身边的孩子,她的心里一定很苦吧!后来我又问了好多关于她的学习上的一些琐碎小事,并且谈心地和她说了一些我的成长中的故事,告诉她我也曾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告诉她要坚强,没有父母陪在身边的我们要更坚强,看着她那带点迷茫的眼神,我很高兴,因为我还在她的眼神里看到了明亮的色彩,那是属于孩子的真诚,属于对幸福的渴望。我拿出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日记本送给她,我告诉她:“这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任何心情所有想法写到里面,这样就可以有个人和我们分享那曾经的感情”。
当听到这里时她的眼神里满是兴奋和激动的,真的是没什么朋友吧,我再次感叹。我后来又让她把想对父母说的话,也可以写在里面。
我还告诉她父母在外地打工挣钱,是为了让你更好的生活,学习,要学会理解父母,对父母感恩。因为如果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最好的人,虽然他们现在不在你的身边,但是他们的心一直陪着你,所以你要坚强勇敢点,让你的父母以你为荣!看着她那微张的小嘴,我知道我应该说她的心里去了!我希望她可以记得我说的话!
因为我刚从世博回来,于是我和她说了我的世博之旅,看着她那渴望的眼神,我又和她说了好多关于世博会的信息,以增加她的见识,我还对她说只要她现在好好学习,以后也可以去大城市,会过着很幸福的生活,看着她那向往的眼神,我知道她以后一定会努力学习的,我相信她会的!
不知不觉,到中午了,可是她的爷爷奶奶还没回来,我就问她要怎么吃饭,她指了指泡面,告诉我奶奶出去时告诉她如果中午不回来的话就吃泡面。
唉,天天吃泡面怎么能长身体呢?也不得她那么瘦小。基于我不怎么会做饭,附近也没什么卖饭的,于是在附近小店里买了点东西,后来我就给她下了方便面,加上在杂货店里买的面包,就成了我们的午饭,看着她吃的那么开心,我笑了,我也暗暗下决心要学做饭!
吃完饭后我们小小的散了下步,后来就玩了起来,我们在小小的院子里打闹着,看着她笑的那么开心,我感觉好幸福,希望她能一直笑下去,因为她的笑容是那么的美丽。
后来我又看了她的课本,给她讲了下学习上的事情,看着她那渴求知识的眼神,我讲的很是认真,心里真的感觉好满足。
我们一起来看书
大概到傍晚的时候,她的奶奶回来了,看到我后满是惊讶,我向她介绍了一下我自己,看着她那警惕的眼神我感觉很不安,她奶奶大概有60多岁了,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看着她我脑海里好像浮现了一幅幅周梦婷家里的画面,而这些画面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留守儿童生活的痛苦,很心酸的感觉·
后来我走的时候周梦婷很是不舍,希望我可以再陪她一会,希望我可以以后常来看她,我向她保证,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会来看她的,希望她好好学习,开开心心的等着父母回来!!!我们二个人拉了手钩,不可以说话不算话!!她的奶奶看到她笑的那么灿烂,也说着希望我下次有机会再来,她说因为我的到来,她变得开朗多了,笑容多了。听到这里,我心里很有成就感,并且暗暗的告诫自己,一定还会再来找她,帮助她的!!!临走时我也告诉了他奶奶,多弄点有营养的东西给孩子吃,不要老是吃泡面,没营养,看着她那略带思索的眼神,我相信奶奶以后应该会多照顾婷婷吧!!!
后来我又去了她家一次,看到我她很开心,少了初次见面的害羞,脸上满是笑容,最近她应该生活的不错吧,最主要的是当我把她抱起来时我感觉她变胖了,这真是好事情!
四、调查结果(以小钧大)
1、留守儿童的总体现状
(1)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导致了留守儿童数量的大量增加;
(2) 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
(3) 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
2、存在的问题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这些孩子中大多数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无助、学业失控、道德失范、心里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时照顾等困难和问题。
五、 建议与思考
农村孩子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大比重,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农村的未来,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和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为了保证属于“留守儿童”的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卡设,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体系;
2、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尽量从各种渠道对农村贫困家庭的经济上给予帮助,使一些家长多有些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子女;
3、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各科老师,主要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谈心、疏导教育,进行家访等达到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目的。
4、大力开展校园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5、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感,在孩子上小学和初中阶段,家长尽量不外出,或留一方在家照看孩子,给予孩子亲情关怀。
六、活动总结
这次的社会实践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对我的触动真的很深,从一开始准备调查留守儿童情况后,到准备进行,再到现在整理资料和分析实践的成果,感觉每一个阶段,都在收获一些东西,即使被一些问题所困扰着,却又一直充满热忱地想要进行下去。其实感觉自己算不上真正的社会实践分析调查,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一次和一个留守儿童的相处而已,毕竟我一个人的力量,真的太薄弱。
但是,有一点让我们很欣慰,从互联网、报刊、电视等媒体上,我们看到了整个社会,整个中国,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正在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我知道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还有好多社会上的人士及大学生正在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幸福努力着,想到这里我就会很开心,心里满怀希望。
七、 畅想未来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关注留守儿童不只是小事家事,更是国事,是关系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为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弥补感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为了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爱心支教活动,希望用我们大学生的热情和爱心牵手留守儿童。呼吁每个社会人都能够伸出温暖的双手,送上我们对特困留守儿童的一点关爱,让他们张开梦想的翅膀向宽阔的蓝天勇敢的飞翔的。
希望用我们的努力,让留守儿童不再是个问题,加油吧!相信在我们大家的不断努力下,那一天会很快的的到来!
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二:
题 目___________
学 院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是关注的重点对象。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为了掌握这些状况的现状,寻求更多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我利用暑假在临近的各乡村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实践。
关键词 :现状、问题、建议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生活状况
在调查中发现有近68%的留守儿童与其祖父母住在一起, 11%与其亲戚住在一起,还有21%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住在一起。由于父母不在身边,43%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监护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其中54%的留守儿童在处理矛盾时采取闷不吭声的态度,只有22%选择向父母诉苦。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只有43%的留守儿童对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持担心态度的,有49%的留守儿童觉得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缺少安全感的。在调查中,只有不到70%的留守儿童觉得社会对自己是关心的,超过1%的留守儿童觉得这个社会对自己一点都不关心。
(二)学习状况留和心理状况
在调问卷查中,49%的留守儿童遇到学习问题时,采取向老师求助,自己解决的人数只占到25%。只有46%的留守儿童在周末学习,玩的人数达到14%。在学校学习态度好的留守儿童只有48%,35%的同学写作业是出于老师的要求。在被调查的100名留守儿童中,有77%的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学习外,没有其他的学习途径了。
(三)家庭教育状况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漏洞,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再加上当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还没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学生,健康成长状况也令人堪忧。
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还有的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打架,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录像、游戏,具有破坏性。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亲情缺乏、心态失衡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留守的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90%的留守儿童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心,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他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在某个特别时期心态异常,出现失常的情况,严重的儿童也出现了偏激的举动。
(二)习惯不良、学习较差。教育单调、安全难保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偏激。调查中发现34%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监护人的教导,目无学校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撒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发生。
(三)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调查中,不想读书,想自己去赚钱的留守儿童占12%,他们并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
(一)家庭应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作为家庭,在关爱留守儿童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做法:
1、强化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委托监护制度;
2、家庭要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要强化家庭教育观念及其重要性,家长、特别是外出打工的; 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的投入,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体投入,要尽量为不能有效地提供有利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三)社会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
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迫在眉睫。要构建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有条件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都应设立图书室和活动室,让留守儿童有个活动的场所。要充分发挥老教师在农村的作用,关心督促留守儿童的成长,让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社会的关心对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育他们健全人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此次的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一个农村出生的学生,我深有体会,小时候我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所以现在就算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也没有什么话讲,更别说亲情了。但我觉得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控,控制好了自己,就什么都好了。
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三:
在我们身边,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比比皆是。关注留守儿童,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关注留守儿童,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那些?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社团在20xx年寒假期间深入农村进行社会实践,为 农村留守儿童在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的年流动人口已逾1.2亿,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据福建省的一项调查,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已达到在校生的1/3,而且有着扩大化和低龄化的趋势。另有报道,中部地区的一所农村学校有842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为455名,占学生总数的54.5%。可见,在我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占有不小比例,且在不断增长。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1.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学习压力大、自卑。
2.缺乏安全保障(家庭照官不力,容易犯错误甚至犯罪)。
3.对孩子本身,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理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而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 4导致文化的断层和全民素质的下降; 5导致的经济建设生产力的低素质;
6的城乡贫富差距继续变大和社会的不稳定,如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明显提高,并呈逐步上升态势。
具体来看:
1监护现状堪忧
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留守小孩”,真是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上代监护还容易出现转托情况,即小孩被父母托付给亲戚后,没多久因亲戚打工等原因外出,就转托给另一个亲戚,几经托付的小孩几乎无所适从。
2.父母“关爱缺失”引起严重的“情感饥饿”
20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她说:“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情感饥饿”。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例如,这些孩子由于“情感饥饿”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成年后会滋生怨恨社会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等等。由于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平时一般不易察觉,不觉中埋下了很多无法预知的“雷区”。“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3.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和不良职业活动存在负面影响
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这种影响是良性互动的。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一些打工父母的不良“职业”对自己的孩子发展的负面影响更大。有一个被称为“假证之乡”的小镇,外出务工者的职业是“做证件生意”,实为造假证件。务工者心里非常清楚这种职业违法,但他们不但没有对孩子作任何矫饰,而是认为这是一条生财的捷径。更有甚者,寒暑假期间,有些父母把孩子接到城市去,利用孩子还未成年,法律不便追究这一特点,要孩子散发做假证传单,教孩子逃避检查和被抓后的方法和技巧,孩子直接成为生意的帮手,做着触犯法律的事情。对于这种害人害己的违法活动,一些父母却是积重难返,执迷不悟。可悲的是,耳濡目染,更加上亲身经历,对于还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这将严重影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
4.监督弱化,学校教育独立难支
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继续学习者只是其中少数。据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10%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和中专,多达70%的孩子则在中考后便走上打工之路。虽然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要求,但由于缺少进一步学习深造,带来的将是不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影响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大部分监护人往往对“留守儿童”要求不严,或缺乏文化知识,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父母在家的检查作业、参加家长会等对孩子最基本的学习监督职责都无人担当。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另外,“留守儿童”虽然在学习条件上有所好转,能获得更多的书籍,更多的学习用品等,但校外的学习时间变少了。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
库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主要应从民工输出地即农村入手。 1.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疽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
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上,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2.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3.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卡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使之成为农村教育保障机制。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乡镇政府牵头,学校组织,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及热心的退休教师等参加。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湖南省新宁县妇联倡议的要求各级妇女组织、妇女干部担任“代管妈妈”行动就是为“留守儿童”营造亲情、加强管理方面的一个典范。
比较欣慰的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现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也是祖国的未来,我坚信,在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关爱和共同努力下,沐浴着祖国灿烂阳光,感受着社会大家庭温暖的“留守儿童”,都将会健康茁壮地成长,我们伟大祖国的明天也将会更加辉煌美好!
第2篇 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关注留守儿童
大学第一个暑假庆幸自己能有这么一次三下乡的经历,收获满满,暑假的生活因此变得充实快乐。
13个人因为这一次三下乡联系在一起,一起经历欢乐担忧的日子,一起不顾形象的拉歌,男女对唱;一起夜倾情,畅谈理想;一起烧柴煮饭,烟雾缭绕;一起到菜市场跟那些阿姨砍价,蹩脚白话;一起上课,追赶打闹;一起玩谁是卧底,其乐无穷;一起...... 和你们在一起的感觉,简单开心,一点都不拘束。
我不看重能够在这一次的三下乡中得到什么,参加什么比赛抑或是为了那个实践证明,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最宝贵的财富是在这么短短的七天中能够找到这么多可以这么聊得来的朋友,真心很难得,虽然开学大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但我们感情长存,套用一句“夏日微笑,未完待续 ”。
这一次三下乡的主角是小朋友们,老实说,如果没有这一次去支教的经历,我也许不会深入去了解到底什么是留守儿童,不会去关注留守儿童这一无数人眼中的弱势群体,不会去走进他们、了解他们。上网搜了一下“留守儿童”,原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顿时我才惊醒原来自己曾经也是个留守儿童,因为我的小学和初中,爸爸一直都是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才回一次家,每一次的相聚都是很短暂,每一次的家长会都是我妈去开的。
在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情况下,孩子们有心事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当看到孩子们在qq签名上写的东西,“残缺的布偶,遗漏在街头”、“无谓的等待,无期盼的等待,等待的未来只能给我一片苍茫,要靠自己去创造自己的未来”,我清楚他们内心的感受,他们有多渴望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陪伴在自己身边。但对于孩子们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何尝不想自己的孩子跟在自己身边,但没有把他们带在身边确实是一个痛苦与无奈的现实选择,因为承受不起城市教育和住房高支出,即使父母把他们带在身边,也无法很好地照顾他们,让他们留在亲戚家或由爷爷奶奶照顾,只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孩子们住在亲戚家里,不仅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有时甚至受到亲戚冷漠对待,小小年纪的他们不仅要安排自己的一切,还要帮忙照顾小弟弟小妹妹。
因为我之前个人经历,所以在社会实践支教过程中,与孩子们接触的时候,我知道他们内心多渴望爸爸妈妈陪在身边。每一次与爸爸妈妈的相聚,他们内心有多么期待,多么珍惜;每一次与爸爸妈妈的分离,他们内心是有多么不舍,多么伤痛!
在支教过程中,我们发现,因为得不到父母情感上的鼓励和关心,孩子们的心理会有点异常,有的孩子们性格有点孤僻,不喜欢开口,下课也只是跟自己比较熟悉的伙伴呆在座位,不愿接触其他小朋友。
孩子们平常接触最多的能给他们引导就是老师,所以老师们要多关心、多鼓励、多引导他们,通过支教的形式,让更多的大学生可以走进他们,给他们带去正能量,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不要去重复他们父母的道路,靠知识改变命运。孩子们的发展不仅牵涉到他们个人的命运,也牵涉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第3篇 假期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20xx年x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麦子支教队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皮林小学开展支教活动,调研当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体会山区孩子们的苦与乐。
从江县地处山区,郁郁葱葱的群山给这片天空不仅带来了如诗如画的美景,也带来了艰难的交通和随之而来的贫穷。为了孩子的未来,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子里的大多数中、青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这就不可避免导致了留守儿童问题。
尽管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但没有切身了解过这个群体的人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支教过程中,我们接触到很多当地的孩子,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山区孩子的朴实和真诚,还有处于“放养”状态下所导致的一系列不良习惯:打耳钉,刺青,随意骂人,抽烟喝酒,不服管教……这些在我们眼中只有处于叛逆期才会出现的行为在这些孩子的身上过早地体现出来了。难道是这里的孩子真的天性如此吗?可是当我们看到孩子们成功画出一副图画或学会一首歌曲时那种纯真的笑容,又觉得他们与我们没什么不同。支教队员们深入探讨,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得出了一些结论。
当地孩子由于没有父母管教,从小就没有学习和教育的概念,大多数孩子学习成绩很差,在小学或者是初一初二就辍学。同时,由于缺少父母引导,一些小孩子缺少梦想,从小就只知道长大后像父母一样外出打工。此外,当地一些辍学少年又影响了更多小孩子,当一些看起来很“炫酷”的恶习袭来时,他们又会无可避免得沉溺其中。
经过几天的相处,我们也观察到了孩子们纯真的一面。当支教队员们以足够的耐心来容忍孩子们的恶作剧并且关心他们的生活时,孩子们也会对支教队员们放开自己的心灵。“胳膊上的东西怎么弄得?”一个支教队员指着孩子的刺青问道。“一个大哥哥给我弄的”。“为什么要弄这个呢?”“当时觉得很酷,现在后悔了,不过怎么也弄不下来了”……交谈中,我们看到了他们故作成熟的外表下那颗依然稚嫩的心,他们渴望被关注,因而会故意打架来让支教队员们去和他们呆在一起,他们也会努力完成支教队员们布置的任务来争取棒棒糖等小小的奖励。他们和外面孩子一样,依然需要大人们的指导和关怀。
希望社会给予这些山区的留守儿童们更多的关怀,不仅仅是从江县,而是所有被置之家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的孩子们。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社会的物资,更需要的是来自人心正面的力量,我们真心的希望他们能够远离孤独,远离恶习,健康成长!
第4篇 实习报告——关注留守儿童,贡献社会发展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更好地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足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地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地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缺少父母之爱,极容易导致心理缺陷。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一、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使有关辅助留守儿童的策略能够更顺利地进行,2023年7月,我们(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暑期赴城口社会实践团)奔赴城口县,在城口县葛城镇友谊村、红坪村、城口中学、城口葛城二小、城口县示范幼儿园通过问卷发放、入户采访、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等多种形式展开了为期5天题为“ 贡献统筹城乡发展、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调查。以下是我们调查的结果:
据调查,葛城二小有留守儿童200余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据葛城二小一位三年级的班主任反映,留守儿童在学校各年级和各班均有分布,约占1/3左右。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为97%。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如表1所示:
调查题目
比例
说明
父母外出打工时,由(外)祖父母照料学习、生活
35%
其他的儿童由亲戚照顾或者自己住
希望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90%
10周岁左右更加明显
学校、社会对自己十分关心
78%
父母在电话中教授孩子为人处世道理
11%
更多关心学习状况
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81%
在学校有伙伴
55%
因为是留守儿童,交友会受到影响
害怕与陌生人交流
14%
自己目前的性格形成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
50%
从表1的调查结论,我们可以看出:35%的留守儿童是由(外)祖父母照看,90%的留守儿童希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尤其是10周岁左右的留守儿童表现得更明显,70%的留守儿童一年以上才能与父母见一次面,87%的留守儿童通常与父母进行电话联系, 81%的留守儿童经常在家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55%的留守儿童在学校有不少伙伴,14%的留守儿童害怕见陌生人,性格较内向,比较自卑。在调查问卷的主观题部分,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调查留守儿童“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时,多数孩子“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我想你们,我会好好学习的”、“爸爸妈妈辛苦了”,部分学生表示“爸爸妈妈快来接我”、“爸爸妈妈能多关心我”,这一方面反映出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外打工的父母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亲子关系不够融洽。
第5篇 2023年假期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20xx年x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麦子支教队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皮林小学开展支教活动,调研当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体会山区孩子们的苦与乐。
从江县地处山区,郁郁葱葱的群山给这片天空不仅带来了如诗如画的美景,也带来了艰难的交通和随之而来的贫穷。为了孩子的未来,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子里的大多数中、青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这就不可避免导致了留守儿童问题。
尽管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但没有切身了解过这个群体的人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支教过程中,我们接触到很多当地的孩子,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山区孩子的朴实和真诚,还有处于“放养”状态下所导致的一系列不良习惯:打耳钉,刺青,随意骂人,抽烟喝酒,不服管教……这些在我们眼中只有处于叛逆期才会出现的行为在这些孩子的身上过早地体现出来了。难道是这里的孩子真的天性如此吗?可是当我们看到孩子们成功画出一副图画或学会一首歌曲时那种纯真的笑容,又觉得他们与我们没什么不同。支教队员们深入探讨,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得出了一些结论。
当地孩子由于没有父母管教,从小就没有学习和教育的概念,大多数孩子学习成绩很差,在小学或者是初一初二就辍学。同时,由于缺少父母引导,一些小孩子缺少梦想,从小就只知道长大后像父母一样外出打工。此外,当地一些辍学少年又影响了更多小孩子,当一些看起来很“炫酷”的恶习袭来时,他们又会无可避免得沉溺其中。
经过几天的相处,我们也观察到了孩子们纯真的一面。当支教队员们以足够的耐心来容忍孩子们的恶作剧并且关心他们的生活时,孩子们也会对支教队员们放开自己的心灵。“胳膊上的东西怎么弄得?”一个支教队员指着孩子的刺青问道。“一个大哥哥给我弄的”。“为什么要弄这个呢?”“当时觉得很酷,现在后悔了,不过怎么也弄不下来了”……交谈中,我们看到了他们故作成熟的外表下那颗依然稚嫩的心,他们渴望被关注,因而会故意打架来让支教队员们去和他们呆在一起,他们也会努力完成支教队员们布置的任务来争取棒棒糖等小小的奖励。他们和外面孩子一样,依然需要大人们的指导和关怀。
希望社会给予这些山区的留守儿童们更多的关怀,不仅仅是从江县,而是所有被置之家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的孩子们。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社会的物资,更需要的是来自人心正面的力量,我们真心的希望他们能够远离孤独,远离恶习,健康成长!
1.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关爱留守儿童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3.关于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4.关爱留守儿童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5.1000字关心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6.大学生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实践报告
7.有关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心得1500字范文
8.大学生2023年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9.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10.义务支教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第6篇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注留守儿童 情牵山村希望
关注留守儿童 情牵山村希望
——2023年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学院暑期支教小分队实践报告
实践主题:关注留守儿童,情牵山村希望
实践地点:河北省满城县刘家台乡黄龙寺学校
实践时间:7月9号——7月14号
黄龙寺村简介
实践过程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历时五天。行程如下:
第一天(7月9号)
早上八点钟,我们从学校出发,经过四个小时的颠簸,中午12点我们一行八人顺利到达黄龙寺小学。由于正值农忙时节,且事务繁忙,村干部不能即时为我们安排住宿,热情朴实的刘师傅接待了我们。
由于我们来的时候学校已经放假,我们必须亲自去召集学生。稍事休息后,我们在两个家住学校附近的孩子的带领下,走访了十几个学生的家,一一向他们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并真诚的邀请他们加入进来。对于我们的到来,孩子们很是高兴,争着说“我去,我去,我去……”。家长也很热情,他们早就盼着我们的到来了,希望我们能把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走访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村内的基本情况,对最初制定的活动计划进行了适当调整。
六点钟我们疲惫但很欣慰的回到学校,纷纷猜想着明天会有多少孩子过来,毕竟他们的家都离学校很远,有的甚至要走上半个多小时。
休息片刻后,村干部抽空过来为我们安排了住宿。并很抱歉的告诉我们说最近工作很忙,无暇招待我们,因而饭的问题需要我们自行解决,而这也正是我们最初就决定了的。
队员兵分两路,一部分人负责收拾床铺,另一部分人刷洗许久未用的碗筷,准备晚饭。队员们都很积极,充分发挥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奋斗,九点多我们才吃上了当天的“第一顿正餐”。
第一天就在忙碌而充实中结束了。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我们被淳朴的民风所深深打动,也为他们艰辛的生活而感到心酸。但愿我们的到来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分色彩。
第二天(7月10号)
我们通知孩子的是九点钟活动开始,但刚过七点,孩子们就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校园里顿时沸腾了起来。我们不得不放下刚吃过一半的早饭,走下楼来迎接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还有点儿害羞,聚集在一起小声的交流着什么。我们主动走上前去,跟他们套近乎。没过一会儿,他们就渐渐放开了。这时候,队员马骏提议大家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这个建议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响应,纷纷躲到了“鸡妈妈”刘小菲的身后。在老鹰的追逐之下,孩子们玩儿的不亦乐乎。
游戏过后,我们之间的隔阂不见了。于是,联欢会正式开始。我们的节目与孩子们的节目交叉进行。但到后来,孩子们的兴致越来越高涨,纷纷要求表演节目,我们不得不退居二线,变成了他们的观众。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背诵诗歌。虽然节目不够规范,但他们的淳朴和天真深深感染了我们。我们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对他们进行了奖励,棒棒糖和果冻让他们更加兴奋。最后,联欢会以孩子们和我们合唱的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结束。
>
第二天结束时,我们已没有了刚来时的新奇感,慢慢融入了孩子们和他们生活的这个山村。看着孩子们玩儿的那么开心,笑的那么灿烂,我们内心满是骄傲、满足和欣慰。
第三天(7月11号)
对于生活在山村的孩子们来说,英语是一个既新鲜又陌生的东西。他们没学过abcd,更不知道“how are you”是什么意思,短时间内我们不可能教会他们语法知识,只能从日常用语和简单的英文歌入手。之前我们还在担心他们会因从未接触过而毫无兴趣,但事实却让我们大吃一惊。他们极其认真的态度和活跃的气氛让我们触动。教的第一首歌便是《happy birthday to you》,孩子们学的很认真,也很快,没一会儿就能顺利的唱下来了。我们向孩子们表示,希望他们能在父母生日的那天把这首歌唱给父母听,希望通过这首歌他们能学会感恩。歌曲过后,我们又教他们说了“good morning”、“thank you”等等生活用语。虽然他们的发音不是很准确,但我们希望他们通过这次学习,知道英语其实是个很好玩的东西,它并不可怕。
下午,男孩子们更加兴奋,因为要进行的科目是散打和军体拳。孩子们对散打尤为感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果然没过一会儿,他们就学会了几个简单的招式,有的还勇敢的站出来,与我们的队员过了几招。活动最后我们为孩子们表演的太极拳,他们都说像是在跳舞。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虽生活艰苦,但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让我们不禁感慨,内心被他们深深震撼。
第四天(7月12号)
今年已经是我们环境学院来黄龙寺进行暑期实践的第十四个年头,所有来到这里的华电人都会去拜访村里的老红军,我们也将把这个传统延续下去。简单吃过早饭后,我们就踏上了前往老红军家的路。八十六岁的老红军身体还算硬朗,看到我们的到来,他显得格外的激动,手拄拐棍亲自出门迎接我们。我们本想把老红军搀扶进屋,可是老人家却执意要自己进屋,表现出了老红军当年那种自强坚韧的革命精神。进屋后,老人便和我们亲切的交谈了起来。老人为我们讲解他当年的抗日经历,我们关切地询问老人的身体和家庭状况。老人自豪的跟我们说,他的孙子在北京工作。我们把事先给老红军准备好的营养品交给他,老人很高兴的收下了,并执意要我们留下来吃饭。推辞了半天后,我们才在三步一停的送别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红军的家。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不停地交谈着老红军的英雄事迹,感受着老红军身上的那种英雄气概。也为中国红军队伍中能有这样一位勇士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午休息了片刻,我们就又出发了,去看望一个家境贫困的学生——刘新。刘新在乡里上学,学习成绩很好,在班里担任班长,但是他的家中却和他的成绩截然相反。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父亲常年有病,不能干重体力活,还要依靠大量的药物来维持。他全家只靠年迈的奶奶一人种田维持生活。我们一路打听而来,最后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破旧的院落,房子多年未修,家中陈设简陋,可是他的奶奶还是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给我们搬椅倒水,我们都很感动。没过一会儿,刘新从外面回来,他是一个内向却有礼貌的孩子。我们看到他都很高兴,连忙拿出带给他的礼物,并鼓励他要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山村,并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临行时,我们将早已准备好的慰问金交给了刘新的奶奶,希望能够在经济上为他们一定的帮助,也让刘新的求学路能够走的更平坦一些。奶奶很激动,握着我们的手和我们一一告别,我们在一起合影留念,之后我们便迎着夕阳踏着轻快的步伐返回了黄龙寺小学。
今天的行程让我们受到了很多的震撼。我们为老红军的英雄事迹所折服,也被刘新小朋友刻苦学习、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所触动。通过今天的行程,我们更加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也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美好的学
习生活条件,努力学习,传承老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发扬不怕苦的精神,早日成才,建设国家。
第五天(7月13号)
今天早上飘起了濛濛细雨,吹走了夏日的酷热,带来了丝丝清凉,孩子们的热情却没有被冲散,反而更加高涨。似乎是一天没见,想我们了,他们更早的来到学校,带着满脸的期待。我们为他们讲解了一些他们从不知道的建国六十年的历史。这些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早已烂熟于心,但在他们心中却是那么的新奇。他们听的那么认真,那求知的欲望,好奇的眼神,让我们也越来越有激情,越来越投入,甚至口干舌燥都不去喝一口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讲解,他们依旧兴致盎然,彼此交谈着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后来,我们教他们学唱了《少先队队歌》,孩子们都鼓着劲的学,最后我们站在一起齐唱了这首歌,来庆祝祖国六十年华诞。那嘹亮清脆的歌声久久在山谷间回荡,与飘荡的五星红旗交相呼应。之后他们饶有兴致的唱着歌回家了。
中午天气渐渐转好,通过对村民的走访,我们去了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孩子的家。刚刚迈进大门,就被眼前的一片凌乱所触动,他们家只有姐弟三人,一个姐姐两个弟弟。父母早已离异,母亲从没回来过,爸爸也是一年半载才回来一趟,是姐姐将两个弟弟一手带大,三个人依靠父亲捎回来的一点点生活费平和自己种的蔬菜维持生活,这使得年仅十六岁的姐姐有着与同龄人不同的性格与处事态度。姐姐打算再大一些就出去打工,供弟弟上学让他们将来能出人头地。听到这里,我们心中不仅仅是酸楚,更有一种愤怒,为他们的父母竟然忍心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而感到愤怒,同时也为他们虽然贫苦孤独却艰难生活而感到敬佩。他们自强、自立、自信,他们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最后我们送给了他们两包衣服、本、笔以及一些书籍。虽然我们帮不上他们很多,但我们希望能为他们的童年增添一份欢乐。后来我们与他们一起合影,小哥俩很腼腆,但看得出来他们很高兴。
第五天过后,我们都感慨颇多。几天来我们一直身处孩子们中间,感受着他们的纯真与可爱,今天到家中家访还是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他们的可怜。他们的童年是残缺的,但他们没有一颗残缺的心,因而他们也是伟大的。
五天的实践生活即将结束,我们的心早已和孩子们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几天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某种东西感动着。刚来时,孩子们热烈的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感动着;听说我们没菜吃,孩子们纷纷从自己家里带来黄瓜、土豆,我们感动着;短暂的休息时间,孩子们还跑回家给我们带来杏、李子,我们感动着;听到我们即将离开的消息,他们竟然流下泪水,追问着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住几天,我们感动着……
感动的同时,我们也为孩子们的处境心酸着。本该是被父母疼爱关怀的童年时代,他们却不得不独自留在家中,忍受着孤独寂寞与苦难生活。不上学的时候,多半时间孩子们都是在村里疯跑,摔伤擦伤也便成了家常便饭。但受伤时,没有人走过来照顾甚至关怀一下,只有他们自己擦去鲜血,拭去泪水,然后站起来继续前行。没有父亲的庇护,他们学会自强;没有母亲的照顾,他们学会自立。每个孩子都没有因为生活艰难而抱怨过,也未曾因无人看管照料而自暴自弃,更不曾因遭遇困难而放弃后退。他们永远知道,自己要努力,要自强,只有这样他们的将来才能更好。我们不愿用“留守儿童”这个冰冷的称呼来定义他们,他们仍旧是一群纯真善良,永远都充满激情的孩子。
五天的生活让我们触动很深,不禁为自己以前的行为深感羞愧。是的,我们的物质生活远远超越他们,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却远没有他们
充实。我们突然发现,自己还有那么多的不足,责任也变的更重。同时,我们也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在将来有一个很好的发展,他们的生活必定会更加富实。
第7篇 2023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20xx年8月,中国xx大学(华东)麦子支教队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皮林小学开展支教活动,调研当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体会山区孩子们的苦与乐。
从江县地处山区,郁郁葱葱的群山给这片天空不仅带来了如诗如画的美景,也带来了艰难的交通和随之而来的贫穷。为了孩子的未来,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子里的大多数中、青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这就不可避免导致了留守儿童问题。
尽管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但没有切身了解过这个群体的人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支教过程中,我们接触到很多当地的孩子,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山区孩子的朴实和真诚,还有处于“放养”状态下所导致的一系列不良习惯:打耳钉,刺青,随意骂人,抽烟喝酒,不服管教……这些在我们眼中只有处于叛逆期才会出现的行为在这些孩子的身上过早地体现出来了。难道是这里的孩子真的天性如此吗?可是当我们看到孩子们成功画出一副图画或学会一首歌曲时那种纯真的笑容,又觉得他们与我们没什么不同。支教队员们深入探讨,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得出了一些结论。
当地孩子由于没有父母管教,从小就没有学习和教育的概念,大多数孩子学习成绩很差,在小学或者是初一初二就辍学。同时,由于缺少父母引导,一些小孩子缺少梦想,从小就只知道长大后像父母一样外出打工。此外,当地一些辍学少年又影响了更多小孩子,当一些看起来很“炫酷”的恶习袭来时,他们又会无可避免得沉溺其中。
经过几天的相处,我们也观察到了孩子们纯真的一面。当支教队员们以足够的耐心来容忍孩子们的恶作剧并且关心他们的生活时,孩子们也会对支教队员们放开自己的心灵。“胳膊上的东西怎么弄得?”一个支教队员指着孩子的刺青问道。“一个大哥哥给我弄的”。“为什么要弄这个呢?”“当时觉得很酷,现在后悔了,不过怎么也弄不下来了”……交谈中,我们看到了他们故作成熟的外表下那颗依然稚嫩的心,他们渴望被关注,因而会故意打架来让支教队员们去和他们呆在一起,他们也会努力完成支教队员们布置的任务来争取棒棒糖等小小的奖励。他们和外面孩子一样,依然需要大人们的指导和关怀。
希望社会给予这些山区的留守儿童们更多的关怀,不仅仅是从江县,而是所有被置之家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的孩子们。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社会的物资,更需要的是来自人心正面的力量,我们真心的希望他们能够远离孤独,远离恶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