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实践报告

缅怀革命实践报告(4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1-10-10 14:23:01 查看人数:59

缅怀革命实践报告

第1篇 寒假社会实践成果报告:缅怀革命烈士

实践人员:黄娟

一、社会实践目的:

通过寒假休息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缅怀革命烈士.熏陶爱国情操.增强历史责任感.了解身边的伟大人物,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二、社会实践内容:

参观萧克将军故居

当我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第一次知道有他这个人的时候,是我在我上初三的时候。而我正真去了解他是在大学,或许如果没有这次的作业,似乎我也会和这位英雄“无缘”。他,是一名军人,确切的来说是一名解放军人。

那是在我初中毕业择高中,我们县的第一中学为了招生就发给了我们一本介绍书,书本上介绍了好几个算是有名在那个学校毕业的牛人了,记得有写<芙蓉镇>;的作家古华,世界冠军邓建英,还有一名军人叫萧克等等……还有其他人倒是不记得了。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留意到我们家乡居然有这么一个人。里面放了一张他年轻时当兵,和一张来参观学校的黑白照片。当时的我就是被黑白照吸引到了。我想想知道他在的年代,有我这个年代不可能发生的,不知道的许多新鲜的事。

初中毕业了,当然也顺利来到了这所高中,进入大门往左走便是我熟悉的字眼陌生的人的名字<肖克图书馆>;。

高中三年的时间里,我却没有注意到这个似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了解他,我也是在同学口中听说萧克的故居就在泮头那,好老的房子,还有照片……我也是听说,由于学习紧,加上不是特别感兴趣,也就没有去过他的故居。

就在我大一的寒假,我决定去一趟肖克故居看看。

那是一个不大的村子。我清早早早的起床,打扮好,怀着一颗兴奋激动的心情。和已经早就约好的朋友。在县里坐上去泮头的公交车,也很是方便。

车一路在行驶,一路在想象他的故居是个什么样子,黑黑的老房子?老式的砖瓦房?里面的摆设应该是旧中国的陈设?里面有几个房间……望着窗户外面一直在脑中想象着这些画面。或许在我身边的朋友也在想象吧!

车一直在挺进,我的心一直在靠近。

进村后,向我们走来了一个背着锄头的农民,像是是去锄草。于是我们便问道,“这位大叔,您知道萧克故居怎么走吗?”他说“你们都是学生吧?”我们回答“是,我们和几个朋友来看看”他说“那好,我正要从那里路过,顺便带你们去吧!”我们心中在暗暗欣喜。一路上在给我们介绍那个萧克故居,里的。有照片,和摆放的桌椅板凳。说那里都是老房子了,因为房子老化,政府不断在出资维修,湖南省都发了文物表彰呢?说着乐呵呵的。又说到了他的生前,可是将军呢,带领解放军们打战,担任过师长……一路上说了许多有关于萧克的事迹。说着说着,便到了,老乡说“就到这了,你们自个进去吧,参观的人偶尔还是有些的,那我先去咯”我们说了声谢谢,我心中还在暗自在想,乡下的人就是热情,朴素。他便是乐呵呵的,背着锄头沿着小道走了。

站在故居前,门是老式旧旧的门,有些古色气息。故居前面的塘挺大,水也清澈的,倒映着对面的屋子,很是漂亮,有种乡村宁静的感觉。当我们走进这个古色古香的大门是,进入便是一个塘,像是一个祠堂,里面有桌椅板凳,墙边自然是少不了各种照片挂着,黑白照,加上房子的陈旧感,更显得房子的古色。与房子主人当年的气派,与艰辛的抗战经历。

当我再走进,便是墙上的他照片下的简介让我耳目一新,让我更了解到了他。

萧克(1907--xx年),原名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出生于19xx年7月14日,湖南省嘉禾县人,当代军事家、军事教育家,_____开国上将。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委。192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担任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中国***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百卷巨著《中华文化通志》。xx年10月24日12时51分,萧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2。

1925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长征,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红六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等职。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晋察冀军区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第一参谋长等职。

全国解放后,任军训部部长、训练总监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中国***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萧克在[左一]

第2篇 2019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感恩缅怀革命先辈之旅

xx 年 8 月 1 日,恰逢建军节,也恰逢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在郑州慈善总会的牵引下,在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团委**吴若旻老师的带领下,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我的抗战”小分队以及管理学院“星火”暑期实践团队再次踏上征程——慰问抗战老兵吴长春老爷爷。

吴长春老爷爷 1944 年参加八路军,那时的他只有 16 岁。在十年军旅生涯中,吴长春爷爷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和平解放云南、广西十万大山剿匪等。 1951 年 3 月,他又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的著名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都曾是他的战友。

上午九点半,吴老师及管理学院星火团队全体到达吴老爷子家所在的家属院。未免人多惊吓到吴爷爷,吴老师先打电话说明情况,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吴爷爷马上说要到门口接我们。吴爷爷出现后,反倒我们受到了惊吓,年近九十的吴爷爷身体如此硬朗,这也令大家都很欣慰。十分钟后,我们到达吴爷爷家,吴爷爷热情的为我们准备凳子,吴老师也送上了事先准备好的慰问品,并颁发“抗战老兵 民族脊梁”荣誉证书,今天的访问正式开始了。

说到打仗,吴爷爷马上来了兴致。说到第一次参加战斗,吴老爷子印象十分深刻,当时的他还是一名通讯兵,接到连长的命令后,马上赶往通知另一驻地的三连迂回包抄敌人,最后部队成功歼灭敌人,十六岁的他也在返回驻地的途中缴获了一把三八大盖。说到最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儿,吴爷爷显得非常骄傲。当时的一次会议时,突然吴爷爷感觉不对劲,他马上把一旁的政委扑到,并趴在政委的身上,身边响起了炮声,政委毫发未损,弹片落在了吴爷爷身上,所幸没有什么大碍。

当吴爷爷被问及在追随大部队解放全中国时有没有想过亲人时,吴爷爷说:“打仗嘛,有什么好想。”当被问及在打仗时有没有顾忌过自己的生死时,吴爷爷说:“打仗嘛,死就死了嘛。”我被这样的回答深深的震撼,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和气魄。是啊,打仗,这就是当时的爷爷生命中的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却不为自己。战争胜利了,吴爷爷却伤痕累累。

吴爷爷就这样追随部队作战,河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跑遍了全中国,也解放了全中国。在吴长春漫长的戎马生涯中,参加过无数次战役,解放过无数个城市和村庄。然而,这其中与他最有缘分的,还是郑州。在解放了这座城市 31 年之后,他“解甲归田”,来到这里生活,度过生命中最安宁的时光。如今, 80 岁的吴长春在城市西区一套简朴的三居室里安享晚年。他的子孙后代,也在这个城市里成长、学习、工作、生活,成为地地道道的郑州人。说起当年为这个城市浴血奋战的经历,暮年的老人眼中仍有激情在燃烧。

寻红色之花,育红色枝桠。战争结束了,而革命精神并不是尽头。时间可以带走树木森林,带走俊美的风景,却带不走这伟大的精神,这舍己为国,不惧艰险的革命精神。我们这些大学生就是初生的嫩芽,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少,我们只能做一些微不足道但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感恩,去报答所有的为祖国奋斗过的英雄们。“感恩革命先辈,弘扬红色精神”——我们在路上。

范文二】

烽火岁月

抗战胜利终于迎来七十周年,在此之际,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xx级通信工程专业常州分队在暑假中进行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探究。在这短短的几天中,揭开了常州地区现存抗战老人生活的神秘面纱。

xx年7月18日,我们来到瞿秋白纪念馆进行参观。这里氤氲着历史文化的气息,从遗迹中透露出来的不屈的力量,仿佛如今还能够真切感受到。

张张照片诉说着曾经或艰苦或甜蜜的日子,让人感慨颇深。

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该忘记像瞿秋白先生这样曾经为了我们如今幸福生活所拼搏过的人们。常州有三杰谓之——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而历史上这样的人们更是不胜枚举。他们牺牲自己为大家换来光明之路,我们当惜之不易。

光明之路

xx年7月22日,我们一行人拜访了常州抗日研究会的秘书长沈一新先生,并来到抗日研究会办公室了解到了常州现存老兵的生活状况。通过一番交流,我们得知现如今的老兵们大多生活的很辛苦,他们将一生的大部分都奉献给了国家,大多没有妻儿,而历史遗留的对他们身份的肯定问题,也迟迟还未解决。但当他们被问起抗战时期事情的时候,面色却都是温柔的平和。

他们虽然活的辛苦,但当时的抗战精神仍然矍铄。沈先生得知我们来访便准备了一件珍贵的老兵笔墨,从这刚劲有力的笔法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当年浴血奋战的日子。

心得总结

溯古探今,历史就是这样充斥着豪情和泪水,让一段段记忆沉淀。历经战争的老兵们,有些已已静静沉睡于天府陵园;有些还守着一座孤房,在漫长的回忆中度过余生;有的坐怀功勋,怀念那些曾经并肩的人们……我们所了解的终究还是太少,无法一一尽知这份记忆背后的故事。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这条由他们为我们创造的光明之路上,做好自己!

第3篇 缅怀革命烈士的寒假社会实践成果报告

一、社会实践目的:

通过寒假休息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缅怀革命烈士.熏陶爱国情操.增强历史责任感.了解身边的伟大人物,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二、社会实践内容:

参观萧克将军故居

当我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第一次知道有他这个人的时候,是我在我上初三的时候。而我正真去了解他是在大学,或许如果没有这次的作业,似乎我也会和这位英雄“无缘”。他,是一名军人,确切的来说是一名解放军人。

那是在我初中毕业择高中,我们县的第一中学为了招生就发给了我们一本介绍书,书本上介绍了好几个算是有名在那个学校毕业的牛人了,记得有写<芙蓉镇>;的作家古华,世界冠军邓建英,还有一名军人叫萧克等等……还有其他人倒是不记得了。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留意到我们家乡居然有这么一个人。里面放了一张他年轻时当兵,和一张来参观学校的黑白照片。当时的我就是被黑白照吸引到了。我想想知道他在的年代,有我这个年代不可能发生的,不知道的许多新鲜的事。

初中毕业了,当然也顺利来到了这所高中,进入大门往左走便是我熟悉的字眼陌生的人的名字<肖克图书馆>;。

高中三年的时间里,我却没有注意到这个似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了解他,我也是在同学口中听说萧克的故居就在泮头那,好老的房子,还有照片……我也是听说,由于学习紧,加上不是特别感兴趣,也就没有去过他的故居。

就在我大一的寒假,我决定去一趟肖克故居看看。

那是一个不大的村子。我清早早早的起床,打扮好,怀着一颗兴奋激动的心情。和已经早就约好的朋友。在县里坐上去泮头的公交车,也很是方便。

车一路在行驶,一路在想象他的故居是个什么样子,黑黑的老房子?老式的砖瓦房?里面的摆设应该是旧中国的陈设?里面有几个房间……望着窗户外面一直在脑中想象着这些画面。或许在我身边的朋友也在想象吧!

车一直在挺进,我的心一直在靠近。

进村后,向我们走来了一个背着锄头的农民,像是是去锄草。于是我们便问道,“这位大叔,您知道萧克故居怎么走吗?”他说“你们都是学生吧?”我们回答“是,我们和几个朋友来看看”他说“那好,我正要从那里路过,顺便带你们去吧!”我们心中在暗暗欣喜。一路上在给我们介绍那个萧克故居,里的。有照片,和摆放的桌椅板凳。说那里都是老房子了,因为房子老化,政府不断在出资维修,湖南省都发了文物表彰呢?说着乐呵呵的。又说到了他的生前,可是将军呢,带领解放军们打战,担任过师长……一路上说了许多有关于萧克的事迹。说着说着,便到了,老乡说“就到这了,你们自个进去吧,参观的人偶尔还是有些的,那我先去咯”我们说了声谢谢,我心中还在暗自在想,乡下的人就是热情,朴素。他便是乐呵呵的,背着锄头沿着小道走了。

站在故居前,门是老式旧旧的门,有些古色气息。故居前面的塘挺大,水也清澈的,倒映着对面的屋子,很是漂亮,有种乡村宁静的感觉。当我们走进这个古色古香的大门是,进入便是一个塘,像是一个祠堂,里面有桌椅板凳,墙边自然是少不了各种照片挂着,黑白照,加上房子的陈旧感,更显得房子的古色。与房子主人当年的气派,与艰辛的抗战经历。

当我再走进,便是墙上的他照片下的简介让我耳目一新,让我更了解到了他。

萧克(1907--2008年),原名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出生于1907年7月14日,湖南省嘉禾县人,当代军事家、军事教育家,_____开国上将。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委。192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担任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中国***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百卷巨著《中华文化通志》。2008年10月24日12时51分,萧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2。

1925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长征,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红六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等职。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晋察冀军区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第一参谋长等职。

全国解放后,任军训部部长、训练总监部部长、副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中国***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萧克在[左一]

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中国***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他也会文学创作,些了小说,著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朱毛红军侧记》、《中华文化通志》、《萧克回忆录》、《萧克诗稿》、《浴血罗霄》等作品。其中,《浴血罗霄》获1988年茅盾文学奖荣誉奖终。1937年5月动笔到1939年10月萧克将军写出了长达40万字的小说初稿,书名暂定为《罗霄军》。在随后的四五年中,萧克先后做了三次大修改,多次小修改。

这个与我学校里的那个图书馆前高立的塑像下的介绍一样。看完了这段介绍,便是更觉得他算是个非常厉害的人。

有点让人感觉是文武双全的人,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也很坚强。他用他的文章和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浴血奋战,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

看着这些,油然而生出一种敬佩之情。就像我们县城里的烈士碑一样很高大。

当我走出肖克故居,走在归程的路上,在车上不时望着外面,不时望着手机,问自己能干什么?我应该做什么,生我养我的土地啊,你还记得我吗?不像肖克让人,刻骨,也没有丰功伟绩,也没有拼搏青春,我应该要好好反省自己该做什么?在车上一直也在思考“这些革命英雄他们在天上知道后人的缅怀与向往吗?”

三.社会实践成果

人们总是说:新一辈的幸福是老一辈人用鲜血换来的,是的我们的辛福是由老一辈的血肉换的。

所以我们更应该缅怀他们,不一定重新走走他们的路,也不一定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现在,只要我们背负着时代发使命,便是对先辈们最好的回报。

四、社会实践体会

有了这次的亲身体验,让我更加的感受到革命烈士当年的辛苦与我们当代生活的幸福.我们应该更少地去抱怨,是他们的奉献,铸就了今天的我们的美好.通过这次实践,鞭挞了我们新一代把更多的精力去奉献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做好自己现在能够做的事情.

第4篇 寒假社会实践成果报告:缅怀革命烈士

寒假社会实践成果报告:缅怀革命烈士

一、社会实践目的:

通过寒假休息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缅怀革命烈士.熏陶爱国情操.增强历史责任感.了解身边的伟大人物,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二、社会实践内容:

参观萧克将军故居

当我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第一次知道有他这个人的时候,是我在我上初三的时候。而我正真去了解他是在大学,或许如果没有这次的作业,似乎我也会和这位英雄“无缘”。他,是一名军人,确切的来说是一名解放军人。

那是在我初中毕业择高中,我们县的第一中学为了招生就发给了我们一本介绍书,书本上介绍了好几个算是有名在那个学校毕业的牛人了,记得有写芙蓉镇的作家古华,世界冠军邓建英,还有一名军人叫萧克等等……还有其他人倒是不记得了。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留意到我们家乡居然有这么一个人。里面放了一张他年轻时当兵,和一张来参观学校的黑白照片。当时的我就是被黑白照吸引到了。我想想知道他在的年代,有我这个年代不可能发生的,不知道的许多新鲜的事。

初中毕业了,当然也顺利来到了这所高中,进入大门往左走便是我熟悉的字眼陌生的人的名字肖克图书馆。

高中三年的时间里,我却没有注意到这个似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了解他,我也是在同学口中听说萧克的故居就在泮头那,好老的房子,还有照片……我也是听说,由于学习紧,加上不是特别感兴趣,也就没有去过他的故居。

就在我大一的寒假,我决定去一趟肖克故居看看。

那是一个不大的村子。我清早早早的起床,打扮好,怀着一颗兴奋激动的心情。和已经早就约好的朋友。在县里坐上去泮头的公交车,也很是方便。

车一路在行驶,一路在想象他的故居是个什么样子,黑黑的老房子?老式的砖瓦房?里面的摆设应该是旧中国的陈设?里面有几个房间……望着窗户外面一直在脑中想象着这些画面。或许在我身边的朋友也在想象吧!

车一直在挺进,我的心一直在靠近。

进村后,向我们走来了一个背着锄头的农民,像是是去锄草。于是我们便问道,“这位大叔,您知道萧克故居怎么走吗?”他说“你们都是学生吧?”我们回答“是,我们和几个朋友来看看”他说“那好,我正要从那里路过,顺便带你们去吧!”我们心中在暗暗欣喜。一路上在给我们介绍那个萧克故居,里的。有照片,和摆放的桌椅板凳。说那里都是老房子了,因为房子老化,政府不断在出资维修,湖南省都发了文物表彰呢?说着乐呵呵的。又说到了他的生前,可是将军呢,带领解放军们打战,担任过师长……一路上说了许多有关于萧克的事迹。说着说着,便到了,老乡说“就到这了,你们自个进去吧,参观的人偶尔还是有些的,那我先去咯”我们说了声谢谢,我心中还在暗自在想,乡下的人就是热情,朴素。他便是乐呵呵的,背着锄头沿着小道走了。

站在故居前,门是老式旧旧的门,有些古色气息。故居前面的塘挺大,水也清澈的,倒映着对面的屋子,很是漂亮,有种乡村宁静的感觉。当我们走进这个古色古香的大门是,进入便是一个塘,像是一个祠堂,里面有桌椅板凳,墙边自然是少不了各种照片挂着,黑白照,加上房子的陈旧感,更显得房子的古色。与房子主人当年的气派,与艰辛的抗战经历。

当我再走进,便是墙上的他照片下的简介让我耳目一新,让我更了解到了他。

萧克(1907--2008年),原名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出生于1907年7月14日,湖南省嘉禾县人,当代军事家、军事教育家,_____开国上将。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委。192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担任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中国***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百卷巨著《中华文化通志》。2008年10月24日12时51分,萧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2。

1925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长征,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红六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等职。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晋察冀军区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第一参谋长等职。

全国解放后,任军训部部长、训练总监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中国***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萧克在[左一]

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中国***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他也会文学创作,些了小说,著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朱毛红军侧记》、《中华文化通志》、《萧克回忆录》、《萧克诗稿》、《浴血罗霄》等作品。其中,《浴血罗霄》获1988年茅盾文学奖荣誉奖终。1937年5月动笔到1939年10月萧克将军写出了长达40万字的小说初稿,书名暂定为《罗霄军》。在随后的四五年中,萧克先后做了三次大修改,多次小修改。

这个与我学校里的那个图书馆前高立的塑像下的介绍一样。看完了这段介绍,便是更觉得他算是个非常厉害的人。

有点让人感觉是文武双全的人,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也很坚强。他用他的文章和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浴血奋战,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

看着这些,油然而生出一种敬佩之情。就像我们县城里的烈士碑一样很高大。

当我走出肖克故居,走在归程的路上,在车上不时望着外面,不时望着手机,问自己能干什么?我应该做什么,生我养我的土地啊,你还记得我吗?不像肖克让人,刻骨,也没有丰功伟绩,也没有拼搏青春,我应该要好好反省自己该做什么?在车上一直也在思考“这些革命英雄他们在天上知道后人的缅怀与向往吗?”

三.社会实践成果

人们总是说:新一辈的幸福是老一辈人用鲜血换来的,是的我们的辛福是由老一辈的血肉换的。

所以我们更应该缅怀他们,不一定重新走走他们的路,也不一定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现在,只要我们背负着时代发使命,便是对先辈们最好的回报。

四、社会实践体会

有了这次的亲身体验,让我更加的感受到革命烈士当年的辛苦与我们当代生活的幸福.我们应该更少地去抱怨,是他们的奉献,铸就了今天的我们的美好.通过这次实践,鞭挞了我们新一代把更多的精力去奉献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做好自己现在能够做的事情.

缅怀革命实践报告(4篇范文)

实践人员:黄娟一、社会实践目的:通过寒假休息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缅怀革命烈士.熏陶爱国情操.增强历史责任感.了解身边的伟大人物,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二、社会实践内容:参观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缅怀革命相关文章

  • 缅怀革命实践报告(4篇范文)
  • 缅怀革命实践报告(4篇范文)59人关注

    实践人员:黄娟一、社会实践目的:通过寒假休息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缅怀革命烈士.熏陶爱国情操.增强历史责任感.了解身边的伟大人物,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二、社会实践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