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沟通没有那么难
作为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在xx文化美国校园文化夏令营担任志愿者。志愿者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外教管理自己的小组,参与小组活动,当然,更要当好语言的桥梁。参与这个夏令营的中国学员的年龄段为7至18岁,而我则在小学三年级组进行志愿服务。有了去年与小孩子打交道的经验,面对这群小鬼自然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夏令营的活动每天上午八点半开始,中午十一点半结束。虽然路程不是太远,但是想到以前夏天骑车上学时,到了学校总会流一身汗,所以我坚持每天六点钟起床,不但在到达营地后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自己、调整状态,而且总是最先到的那几个。
在我的小组里,大多数都是刚读完三年级的孩子,接触英语也只有一年。在听力理解上都很有难度,让他们自己与外教对话就几乎不可能了。每次,外教在拼命叫着“line up! two lines!”,而孩子们仍是一盘散沙;小组讨论时,外教问了一个问题,“what’s your favorite food?”,而孩子们却面面厮觑;甚至在宣布小组比赛的名次时,还会有孩子问我得了第几名。所以,我的工作相比其他“高龄”组而言,就显得更加重要。玩游戏时,要把游戏规则告诉孩子们;进行小组任务时,要把外教指派给每个孩子的任务交代清楚;小组讨论时,要把外教所讲的内容传达给孩子们,并且反馈孩子们的答复。总之,哪里有交谈,我就要出现在哪里。
而说实话,这次的社会实践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学英语已逾八年,日常口语自然不在话下。但是,对于生性内向的我,和陌生人沟通都显得不自然,更别提是和外国人了。而再想到大一时准备口语考试的结巴场面,我就更不确信自己是否能够完成任务了。可是,结果好得出乎我的意料。也许是责任在身,那么多孩子都指靠着我,要是我不够称职,那将会使他们多么失望啊。不但如此,我还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首先是文化上的差异。与美国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就显得内敛多了。在待人接物上,差异不小。比如,对于他人的称赞,我们要马上表示谢意,而不是谦虚自己;听到他人生病了,要“sorry to hear that.”而不是“真的吗?”。其次是如何处理翻译时遇到没听懂的情况。这个时候其实大可不必紧张,更不可顾着自己的面子不放,随便敷衍了事,而要大方地请外教再讲一遍,毕竟谁都有个不利索的时候。而且,翻译不必逐字逐句。逐字逐句有时候会让听话人觉得别扭,遇上一两个生词只要不妨碍意义上的理解,就不必过分计较,毕竟翻译重要的是达意。而若是遇到了关键词,那就不得不请外教解释一下了。在外教教学员们跳舞时,我就遇到了一个生词,“cue”。好在有外教的解释,“cue就是歌曲中的某些歌词,听到这些歌词时我们要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才使得翻译顺利进行。另外,我还懂得了一件更为重要的事。虽然我在小组中扮演翻译的角色,但是单纯地在孩子与外教之间进行翻译只能说是勉强完成了工作。参与夏令营的孩子不会只是想着与外教一起唱唱歌玩玩游戏,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接触外教,与外教沟通。诚然,他们的能力有限,但是作为志愿者,我们不能只是自己与外教对话,只是帮孩子们翻译,我们要做的更应该是让孩子与外教直接沟通,即使只是简单的只言片语。所以,在传达了外教的意思之后,我先让孩子自己讲,不会讲就教,教会了让他们自己和外教讲。虽然沟通效率上差了些,但我相信这样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能力。
在翻译工作之外,我还要负责组织一次孩子们与外教的户外出游活动。根据营会要求,户外活动必须提前一天申报。由于没有什么组织活动的经验,直到当天的夏令营活动结束,我也才只把户外活动的时间地点通知给了每个学员和外教。之后进行小组总结、活动申报时,我才知道我的工作做得有多么不足。“学生和家长的人数是多少?”“学生和家长什么时间、在哪里集合?”“外教的接送怎么办?”等问题问得我哑口无言,羞愧难当。这些问题确实都必须考虑到,而且不能有差错。耽误了学生事小,搞丢了外教问题就大了。毕竟来自地球的另一边,人生地不熟,语言还不通。好在有其他有经验的志愿者的安慰与鼓励,我马上在脑中从头到尾演习了一遍活动流程,找到了各个需要安排解决的问题,制定了接下来的工作方案。趁着下午的空余时间,我亲自把外教的接送路线走了一遍,估算了所需时间,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向他们确定人数并且重新通知了集合的时间地点。最终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说了这么多“我”,我觉得的这群来自美国的外教也不得不提。虽说是外教,实际上他们大多数都还是高中生。可是他们的能力丝毫不差。在台上给孩子们表演故事短剧的演员都是临时招募的,而他们却都能表现得活泼可爱。教孩子们唱歌、做各种滑稽动作,他们没有怯意,充满活力,表现大方。歌舞表演更是惊艳全场,无论是男生组还是女生组,他们的表演都能引起台下一片欢呼尖叫。而且,他们对舞步有着很强的节奏感,被称赞为“用灵魂来跳舞”。他们的表现让我非常佩服。
虽然最后小组比赛总得分公布时,我的小组得分倒数第一,但是,我丝毫没有为此感到遗憾。因为游戏重在过程,我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获益良多。就比如翻译,在我眼中本是一件比天还要高的工作,无论如何我也不会想到突然有一天我会充当这个角色。但这次活动下来,我对翻译,甚至是口语再没有了恐惧。虽然“面子是别人给的”,但是勇气一定是自己拿出来的。还有的诸如组织协调能力、待人接物能力此类的官方术语不提也罢。
第2篇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没有翅膀的飞翔
飞翔,多么温馨的词语啊!自由,那是自有人类以来,心灵所迸发出的最强烈的感召。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飘逸而空灵澄澈,当鸟儿在蓝天的映衬下划出一道优美的流线,那种梦幻般的景致,着实令人充满遐思。鸟儿正是有了翅膀,才有了那自由而美丽的飞翔;人,纵然没有翅膀,但仍亦能飞翔。
缺陷不是过错,有了缺陷而使自己变得萎靡不振那才是过错。如果你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阴影,那么你的生命历程将难以找到光明;如果你总是发现朋友的缺点,那么你的人生旅程将难以找到知音;同样,如果你总希望自己完美无缺,假设你的这一愿望真的能如愿以偿,那么你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许多伟人,正是利用自己的缺陷去营造出自己的美丽。因为,风雨过后的阳光才会异彩纷呈,磨难过后的人生才会精彩动人。
20世纪,被公认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他的人生虽有缺陷,但却非常完美。他在一种被称之为卢伽雷病所缠绕的几十年里,全身近乎瘫痪,于是,轮椅便成了他的座伴,直至生命终结。但身体的缺陷却没有禁锢他的大脑和思想的活动,正是他的那种超出常人的毅志和思维,最终著出了《时间简史》,这是一部畅销量仅次于《圣经》的科学理论巨著。有人曾说,霍金的思维已飞离宇宙,他正站在宇宙的边缘看着我们呢!
不但科学能使伟人飞翔,同样,音乐也能使伟人翱翔于自由的心空。
正是贝多芬与聋哑的不懈搏斗,才谱出了震撼世界、流传千古的《命运交响曲》,正是阿炳与眼盲的顽强抗击,才奏出了传颂中外的《二泉映月》。他们,都是乘着音乐的翅膀翱翔的人。
记得巴尔扎克曾说:“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浅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调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可轻言放弃。
所以,纵然自己有缺陷,也应在美丽而充满信念的心空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