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研究和调研报告(8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2-01-05 17:52:02 查看人数:27

研究和调研报告

第1篇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调研报告

参与学生:

指导教师: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蝙蝠是福气的象征。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来说,蝙蝠的身影却越来越难以发现得到,而且夜行的习惯使得我们也越发的感到好奇。恰好这次有了学农这个机会,来到这个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并意外的寻觅到它们的踪迹。由此我们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探索旅程。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蝙蝠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相关文化背景

(2)、研究抓捕手段和安全防护措施

(3)、观察并测量蝙蝠体型

(4)、鉴定蝙蝠的品种与性别

(5)、交流活动感受和探讨如何保护蝙蝠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蝙蝠的生活环境、蝙蝠的天敌和生长过程、蝙蝠的繁殖以及校园蝙蝠的分类。

2.为了调查蝙蝠,我们在傍晚对西区田边、旧古建筑进行踩点,观察蝙蝠的活动时间,确定蝙蝠巢穴

3.在第二天傍晚开始真正的捕捉行动,到稻田边张网捕捉,我们发现七八只蝙蝠的黑影在天空中徘徊,我们用竹竿举起细网,多次进行定点捕捉,最后分别抓到了三只蝙蝠,两只雄性,一只雌性。除第一只意外死亡外,其他存活。

4.分组统计整理所搜集到得资料以及抓来的蝙蝠。

5.撰写专题报告

6.小组分享

四、活动成果与评价

(一)当地蝙蝠种类与体型数据

东亚家蝠(学名:pipistrellus abramus),又叫日本伏翼,隶属于小蝙蝠亚目蝙蝠科伏翼属,是一种於东亚地区常见的小型蝙蝠。一只成年东亚家蝠的个体身长可以有4.8厘米,尾部则可以长4厘米,翼也可伸至3.6厘米。它们最喜爱住於旧式建筑物上面的天花板及屋檐之内。它们主要捕食蚊及飞蛾等细昆虫为主。它们广泛分布於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及日本等,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和华南各地区均有分布。

东亚家蝠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冬眠,出眠后在6~7月间产仔

药用价值

它可用作一种中药,用于久咳,疟疾,淋病,目翳等。

它的粪便也是一种中药,叫夜明砂,用于目疾。

(二)生态保护与文物保护的矛盾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农校的旧公室,我们在办公室屋檐的缝隙里发现了蝙蝠的巢穴。我们不禁都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蝙蝠长期在这种木制结构的古建筑里筑巢的话,那么这就会对古老的文物造成腐食与破坏;若为了保护文物而把蝙蝠栖息环境给破坏掉的话,就会造成许多蝙蝠流离失所,甚至导致一个个小生命的凋谢。那么我们在保护动物栖息地与保护文物的十字道路上,我们应如何选择?对于这个我们必须深入探究一下。

(三)学生收获:

这次蝙蝠调查活动我们收获良多,及体会到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也认识到了自然与人类发展的矛盾,既丰富了我们的自然科普知识,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世界总是那么的矛盾,是保护蝙蝠来保护生态环境,还是为了保护古建筑来使蝙蝠流离失所;是为了测量一次数据而意外伤害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还是为了自己的良知而不忍下手让它自由的飞翔。我的心中只有一个答案:生命最重要。这个世界是一个个生命而组成,或强大,或弱小,但不管怎样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反观人类社会,一个个行尸走肉,为着利益而活着,为了几个铜钱而残害多少生命。我大概是做不了什么生物学家,我不忍心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我面前终结。那蝙蝠在网中拼命挣扎的情形不时在我脑中闪现,我想说:保护每个物种,珍爱每个生命。

第2篇 研究生调研报告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国家“教育兴国”的基本要求。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呈现超常规模发展态势。到,全国在校硕士研究生达140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4.95%。这种大规模增长的趋势仍在持续。

由此,一系列研究生质量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任务、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l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所凸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原本存在的质量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数量方面的增加,这种数量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产生质的进步准备了量的基础。但硕士研究生教育如果只顾规模的扩大,而不能保证质量,只能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贬值。随着在校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数的迅速增长,研究生质量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考研动机复杂生源质量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硕士生的生源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源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培养质量。

1.1.1越来越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本着逃避就业的心态,加入了考研大军。有些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是因为本科上了一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希望考研可以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同时延缓了就业压力。

1.1.2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随着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青睐,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众多在职人员因为现有工作不如意,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待遇。

1.1.3还有一些人盲目攀比学历考研动机具有过多功利性,硕士学位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

1.2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人们习惯上认为,经过层层选拔的研究生已经是“精英”了,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都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准,并且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但事实上,一些研究生价值观念扭曲,功利心重,人文素养差,社会责任感低,缺乏科研实践能力,其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由于研究生教育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状况,研究生科研所达到的水平、程度等,就成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而在目前的教育中,主要体现于对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视,而忽视了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的高校没有提供足够的科研基金和科研实验的场所,以及所需的实验设备,科研工作只能处于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培养出的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十分缺乏。

1.3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研究生学习态度和整体素质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在校硕士生数和毕业硕士生数都随之迅速增长,硕士生的就业压力随之而来。市场经济的冲击,就业的压力,外部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读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找个好工作,所以对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敷衍了事。学校或专业不理想,就业形势不乐观等因素,使许多硕士生产生了消极心理,无心向学。随着市场经济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一些人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所沾染,滋长了急于求成、追名逐利的思想。有的研究生学习不刻苦,做论文没深度,就易避难,不愿到现场调查研究,怕苦怕累,这样必然导致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下降。不好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都使得学生对研究生教育产生消极的看法。硕士生大部分时间忙于找工作,无心学习,导致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学生对学位论文急于求成,拼凑应付,研究生教育质量势必受到影响。

1.4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逐渐降低

进入市场经济后,用人单位的人才的消费观念增强,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高学历的学生,部分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可塑性不如本科生,在科研学术方面不如博士生。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了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市场的吸纳能力已大不如从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正呈下降趋势。

2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面对众多问题,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特点,笔者提出“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的三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2.1精选拔

精选拔,指的是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规模化的同时,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考核及条件,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其生源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但鉴于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普遍不足及应试教育的弊端,研究生选拔考试已越来越为专家学者所诟病。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门槛”,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具有学术研究潜质和研究志趣的人才。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应是由偏重知识、技能型向偏重能力、创新潜能等综合素质转轨。应当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及有关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___考评系统”。考试的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有从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抓起,彻底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才能为提高我国研究生含金量提供基本保障。

2.2重管理

重管理,指的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应本着“厚基础,宽知识”的原则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学研究与课程学习各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半时问,在这个阶段,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知识与实验技术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进人论文阶段做准备,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基础。因此,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合理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突出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明确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研究取向。谢安邦教授指出,研究生教学,其目标指向不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要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案式的规范化过程组织,而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地、弹性化地组织教学活动。

2.3严出口

我国研究生长时期以来存在着“严进宽出”的现象,也就是存在着“只有考不上的研究生,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的问题,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严出口”指的是彻底改变“严进宽出”的现象,即抓好学位论文写作及论文答辩,提高治学水平。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研能力的体现,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对于学位论文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加强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建立成熟的论文答辩及授予制度,严格把关。

国家在讨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中,明确把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今后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关系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以人才___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焦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发展科技的重要目标。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不是某一环节的提高,而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是硕士研究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其培养需要经过招生、培养、监督及反馈的一系列过程和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笔者从“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3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有所借鉴和帮助。

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师生思想状态调研报告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近期我校研究生的思想现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省**厅、教育厅的有关通知要求,近期我校研究生院组织开展了师生思想状态调研工作。此次调研获取我校研究生院师生近期思想状况的基本资料,为科学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决策依据和工作参考。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本次调查从5月26日开始到6月4日结束,采用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座谈等形式进行,此次调研工作着重围绕“当前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高校学生对我国国内社会形势、国际热点、敏感问题的看法;高校学生对中国共产***90周年、辛亥革命的反映;高校学生对我国涉日、涉美、周边安全形势等外交形势的看法;高校学生对大学生就业、食堂伙食、宿舍管理的看法;高校学生的主要诉求和主要愿望”等具有时效性的思想动态内容,以及包括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想热点、学习动力以及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的内容问卷。 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2份,有效回收率为96.8%。调查对象包括文史类、理工类、综合类研究生院各个专业学生。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当前我省大学业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表现健康、向上,总体态势积极、平稳,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倾向性问题。

一、当前我院研究生的总体思想状况

1、 政治态度与理想信念

当前我院研究生在政治问题上认识端正,政治观基本正确。他们普遍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拥护、支持*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对*的领导高度信任,对中央一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改革开放、我国政局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其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日趋坚定。调查表明,他们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国家的大事较多,大学生对于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给予较大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以及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如世界反恐怖主义行动、政治体制改革、反腐败及*政*洁建设。调查中,他们无不例外的在“当前你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什么”这一栏目之中选填了“中国***成立九十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这表明,他们能够理性的认识历史、铭记历史,以此而进行发奋图强、学习**知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珍惜*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并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辉煌的明天。

2、 人生观与价值观

调查表明,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取向予以认同,其人生态度,价值判断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有比较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渴望为祖国奉献智慧,施展才华。在调查中,有80%的人表示积极关注今年的“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他们“志愿服务于七城会”,“希望在七城会志愿者服务行列中,对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事”,这表明他们关注社会时事,对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渴求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他们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药家鑫案件”,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些事情的发展过程,他们相信___和国务院有能力处理,在行动上与其保持一致,有能力解决好这些事情。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渴望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主流积极,价值取向基本正确。可见,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的关系。同时,大学生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认为个人成长应当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寻求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民族前途相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3、 学习动力与成才愿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的成果也正在逐渐显现出来。我院研究生作为这些改革措施的直接受益者,自然地成为了高教改革的拥护者。而与改革相伴而来的竞争的加剧和就业的压力,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成功、成才的愿望和学习的动力,使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提高。调查表明,学生对于高教改革,特别是有利于自身发展、提升自己社会竞争力的改革高度认同。对于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诸项政策,有过半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得到较好的落实”,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得到很好的落实”。大部分同学赞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对于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现状,约一半的学生认为“虽然重视,但缺乏有效措施”,五分之一的学生认为“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表现出大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强烈要求。

4、主要诉求愿望与学校后勤保障管理

调查表明,我院研究生的主要诉求表现为对学校研究生学风建设和研究生就业、住宿以及食堂伙食管理等保障性方面。根据调查问卷,98%的研究生注重我校研究生学风建设。他们认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而大学又是大学生教育的摇篮,一个好的学风对一个人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同时他们又认为“我校研究生学风建设有待加强”,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存在着部分学术腐败”、“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兼职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校研究生学风建设。调查表明,我校研究生普遍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他们认为,主观上“研究生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的定位自己”,“加强专业知识的精细学习”,从而为将来良好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客观上,他们要求“学校应该更多的开展一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专题讲座”,并鼓励全校学生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学校应该聘请一些有成就、有过做经验的成功者来给大学生作报告”。调查表明,我校研究生普遍关注学生住宿管理问题。他们认为,“我校研究生住宿管理不够完善”、“每年新入学研究生在增多,但住宿公寓有限”、“存在着本科生,研究生混住现象,由于两个层次学生作息时间不同,很大程度上互相影响,不利于学生良好休息”。调查显示,我校研究生普遍关注学生食堂管理问题。他们认为食品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学校要全力保障学生饮食安全,尤其是“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食堂的监管,这里的监管不仅仅是一日三餐饮食秩序的维持,更重要的是注重对食堂后厨的监管,尤其是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监督管理,确保杜绝地沟油,转基因食品”。调查显示,有七成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建立开水房,免费提供开水给学生。

尽管存在着上述的主要诉求愿望,但是,我校研究生认为学校已经在尽力的解决此类问题,他们普遍认为学校有能力,也能尽快的解决此类诉求愿望。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较好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现状,较为全面地把握我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了解我校研究生思想变化的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以及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述内容是基于此次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思想状况调研的问卷分析而得出,谨此报告!

第3篇 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关系百姓民生,关乎社会稳定,已经摆上政府工作首要位置。如何充分发挥人事部门职能作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成为我局xxxx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区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热潮之际,紧紧围绕我局确定的“以人为本,人才强区”主题,我局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工作调研组,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人事部门提出的新要求,就当前市中区大学生就业有关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困难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由于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的大规模扩招,xxxx年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历年之最,就我区而言,xxxx年毕业人数将达到xxxx人,比xxxx年增加xxxx人,加上xxxx年未就业的大学生xxx人,就业总人数达到xxxx人,同时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和负面影响的加大,使就业难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枣庄学院部分应届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分析显示:

1、大学生对xx年就业形势感到严峻。受之前就业形势的影响,大多数同学还是认为自己的就业受到了影响,其中xx%的同学认为xx年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xx%的同学认为形势正常,只有xx%的同学认为就业形势较好,容易就业。

2、无经验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道门槛。在这次调查中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在就业前最欠缺的素质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这占的比例为xx%,有xx%的认为自己的承受克服困难的能力薄弱,还有xx%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是不敢肯定的,除此之外还有xx%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3、大学生择业观念有所转变。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多数同学的选择还是偏向于先找工作,对继续深造并不乐观,其中的具体数据如下:先就业再择业 (xx%)留学(xx%)考研(xx%)参军入伍(xx%)创业(xx%)其他(xx%)。

4、招聘会依然是大学生就业方式首选。xx%的同学期望在招聘会现场可以获得就业机会,有7%的同学愿意寄发自荐材料到公司找机会,还有xx%的想通过就业网站发布就业材料来获得机会,还有xx%的想通过熟悉人介绍获得机会。

5、大学生就业愿望与现实不符。大多数同学是比较看好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当然对民营企业的选择占xx%,比往年有所增加,xx%的同学愿意自主创业。可以看出多数同学的这些选择仅仅局限在个人理想职业目标,缺乏对现实就业情况的了解,存在理想发展方向和现实形势不相符的问题。

6、大学生自主创业“想说爱你有困难”。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是很少的一部分,这最主要的限制因素还是资金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政府的政策支持等。

7、基层就业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接受。面对现在的严峻就业形势,大学生在选择发展方向上,不再像以往一样盲目奔的向大城市或是沿海地区工作并寻找发展的空间,目前xx%的同学为了先就业,都愿意到一基层农村或西部地区发展,但还有xx%的同学依然会选择一些大城市或是沿海城市。

8、大学生期望工资不因“寒流”缩水。大多数的理想工资为1000元-1500元,占xx%;有xx%的大学生选择了1500元-xx元;有xx%选择了1000元以下;只有xx%选择了xx元以上。不难看出在在目前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工资期望与xx年相比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

9、就业指导和能力培训“呼之欲出”。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己在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xx%的同学认为在就业前接受各种就业指导和参加一些就业能力的培训是有必要的。

(二)存在困难及原因

从对部分企业用人状况和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结果综合分析来看,大学生就业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及原因:

1、企业就业岗位有所减少。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用人热情降低,需求缩水,导致对毕业生的吸收量减少。就今年来看,回我区就业的毕业生预计是xxxx人,据初步统计企业单位(含大一点的个私企业并且通过人才市场招聘毕业生的单位)能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大概有xxxx个,仅xxxx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就缺口xxx个。

2、**事业单位和基层服务岗位有限。**事业单位进人严格受编制控制,并且统一面向社会招考,实行“凡进必考”,淘汰率很高,对吸收应届生不太有利。到农村去、到基层去的思想虽然被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所接受,但“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等基层服务项目提供的岗位却是非常有限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就今年预计总共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超过200个。

3、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个私企业虽然岗位相对较多,但是又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过剩专业人满为患,紧缺专业虚位以待,从而出现了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很多岗位招不到人才的错位现象。并且首选个私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很少,招聘会上看的人多报的人少。

4、毕业生及其家长乃至社会就业观念和择业意识存在偏差。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和择业定位不够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主要考虑稳定、有保障、收入高,“趋利就业”成为很多毕业生的共同就业去向。如报考公务员,无论学历高低,自身专业,自己适合不适合,今后有没有发展,一味踊跃报考,不考虑别的机会,屡败屡战,别无他求。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就业角色意识不强,就业依赖性思想比较严重,没有独立闯荡意识,有业不就的情况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就业难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当前,各级对大学生就业都是前所未有的关心和重视,从国办发〔xxxx〕x号文提出的x项措施,到省里近日召开的就业工作座谈会提出的x大重点,对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我区来讲,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我们将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毕业生就业政策,采取更加积极措施,确保圆满完成我区xx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实现毕业生最大限度就业。

1、加强领导,把促进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和推进新市中建设的需要,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为此,我区始终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突出抓、综合抓、大力抓,确保做实、做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xxxx年将专门成立由区领导牵头、xx个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会议,分析情况,研究问题,全面部署应对当前形势的工作安排,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建立月通报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

2、落实政策,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一是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专门项目。xxxx年,我区将根据省、市安排,继续组织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三支一扶”等项目,并通过网站、校园等渠道广泛宣传,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同时,严格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认真做好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安置工作。二是继续打造和优化非公企业就业平台。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下步,我区将继续推行应届毕业生免费代理、个人代理、单项代理等特色灵活人事代理服务,为企业和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工龄计算、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以及户口代管等各方面服务,解除毕业生到非公企业就业的后顾之忧,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3、发挥职能,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功能,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一是举办第二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由于xxxx年首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成效显著,因此,今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区将继续推出内容更丰富、服务更到位的一系列专门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大型公益就业服务,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的良好氛围。二是通过举办专场招聘、网络招聘、校园招聘等方式,广搭就业平台。今年共计划举办八场大型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充分交流洽谈机遇。同时,将开通网上摊位预定功能,吸引更多招聘单位参与选才。三是努力挖掘毕业生岗位需求,广开就业渠道。深入实施企业紧密联系制度,开展“走访千家用人单位、采集万个岗位信息”的信息采集工程,建立丰富完善的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库。四是继续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年底即对全区**事业单位xxxx年人才需求进行了摸底调查,今年,我区共计划招考公务员职位xx个,报名xxxx人;同时将继续拿出一定数量事业单位工作岗位面向社会进行公开考选。五是做好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一方面积极做好企业单位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就业工作文件、宣传特困家庭毕业生吃苦耐劳的特点,使企业乐于接纳、吸收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另一方面通过召开乡镇、街道组织委员专门会议安排部署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信息统计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及时进行审核认定,落实相关待遇。

(二)有关工作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区政府投资的各类重点建设工程和项目,所需人员可优先录用高校毕业生;我区国有企业单位补充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主要招聘录用高校毕业生;新增就业岗位可优先录用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

2、大力开发我区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可以开发包括支持我区新农村建设的村官、支教、支农、支医、乡村扶贫,城市社区的法律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协理、文化科技服务、养老服务等岗位,以及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领域,增加基层服务岗位供给。同时,积极制定完善基层服务项目相关政策,确保到基层就业大学生各项待遇落实到位。

3、投资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资源,由政府投资建设一批投资小、见效快、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项目论证等“一条龙”服务,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4、加强见习基地建设。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在将部分生产经营稳定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纳入见习计划的同时,将见习计划拓展到事业单位;探索将见习基地延伸到可以提供社区公共管理服务见习岗位的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社会公共服务部门。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5、建立就业工作专项经费。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要,但要充分做好有关内容,确保取得实效,如加强就业指导、举办大型人才招聘活动、实施基层就业项目等,就必须要有足够经费予以支持,同时保障毕业生各项待遇的落实。但作为区(市)这一级来讲,财力都是很有限的,过重的负担会直接影响工作的开展效果。为此,建议市里能争取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做好全市和支持区(市)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4篇 2019****工作的存在的问题调研和对策研究报告

****是*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层组织是*在**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工作如何,关系*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关系***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上级*委决策部署的实施。长期以来,***务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和摸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工作总体运行态势是好的。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对照xx同志对*的建设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要走在前头、作表率”的新要求,发现当前***的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抓而不实、抓而不严、抓而不活的问题。

一、当前县直****工作基本情况

县直**基层*组织现有*总支*6个,*支*113个,*员2047名,其中女*员404名,35岁以下*员278名,35-59岁*员1427名,60岁以上*员342名,大专以上*员1298名,高中、中专以上*员461名,初中以下*员288名。

二、****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县****工作发展态势较好,但在调查中,我们也还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员示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有的***员没有严格按照*员标准要求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有的甚至连普通群众的觉悟都没有。群众也不知道他是*员,他自己有时也不愿承认自己是*员,在工作中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有的对*的方针政策,对县委的决定,对单位的工作安排品头论足,怪话连篇,不分场合,丧失正确的立场,影响了*员形象。

(二)*的活动质量不高。有的***组织的活动停留在交纳*费、传达*的会议、学习*的文件等方面,*内活动成为一种空洞的、泛泛的说教,不仅活动数量较少,而且质量也不高,标准要求落实更不到位。在*的***和**议上,部分*员自我批评头头是道,查摆剖析问题一针见血,而批评他人往往是蜻蜓点水,轻描淡写,无关痛痒,甚至是颂歌一片,大家都做“老好人”;部分*员对批评意见往往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有的*员对别人提出的批评意见耿耿于怀、怀恨在心、甚至打击报复;有的***组织甚至打着过组织生活名义,外出游玩,看看风景,打打牌,吃吃喝喝,使组织生活庸俗化、娱乐化。

(三)*务经费没有保障。绝大多数单位没有安排*务经费预算,开展*的活动时,要临时打报告,一旦单位经费紧张,*的活动就没保障。有的基层*组织尽管有思路、有想法,一但涉及到经费,就一筹莫展。

(四)部分年轻*务干*业务生疏。基层*组织的*务干*因为是兼职多,所以变化也较大,新上任的*务干*对*内选举、*员发展、组织生活、活动载体等方面的*务不熟悉,导致支*工作缺乏创新,没有活力。

(五)多数*员不愿担任*务干*。在县直**按规定应由部门负责人兼任支***,但一些部门由单位副职或由纪检组长兼任。*内干*任职只是形式而已。不但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没有*员愿意担任,就是通过支*大会选举出来的总(支)部**也不愿意担任,有的通过做工作后才同意担任。有的担任一个时期后,往往也向*员大会推托,向上级*组织申请不再担任。

(六)*员教育管理没有全覆盖。对离退休*员和流动*员的教育管理有差距,有的单位离退休*员居住地远离单位,加上年老体弱,长期没有过组织生活,这个群体的*员有300名左右;有的*员既没有缴纳*费,也没有过组织生活,有的甚至和组织失去了联系,这类*员有100名左右,主要集中在工信系统的解制国有企业。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部分单位领导同志对**工作重视不够。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同志对****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务工作是虚的、是软指标,做这项工作见效慢,费力不讨好,做不做无关紧要;有的只局限于年初布置,不检查不督促。对*的活动不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总是以这样那样的借口缺席,既没有起到表率作用,更没有发挥好*员领导干*的示范带头作用。对*组织活动经费,经常以单位经费紧张为借口。不仅会直接导致部门副职忽视**工作,支***不愿抓**工作,也对普通*员不积极参加*的活动造成了借口。

(二)部分*员理想信仰淡化。从问卷调查和座谈调查的情况了解到,部分*员的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缺乏信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缺乏信念,对现行的*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深刻理解,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心存疑虑;有的*员看到个别领导干*作*不正,思想不纯,一心为自己捞取好处,就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产生悲哀;有的宗旨意识逐渐变得淡薄;有的看到比自己资历浅的同志提拔了,自己仍然在原地跳步,官本位思想开始上升;有的组织观念不强,不愿接受组织的教育监督,作*散漫,纪律松弛;有的*性修养不高,为民办实事的理念扭曲。

(三)**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有的单位制定的*内工作、学习制度虽然上了墙,也实施了一个时期,但坚持得不十分好,很多时候是流于形式,措施不够具体,***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好,对**基层*组织贯彻落实情况不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好的经验不能得到肯定和总结推广,存在有问题也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改进;有的基层*组织的方法、手段只是简单的重复叠加,思考不足,创新不够。有的*支*的*务工作人员思路打不开,视野不够开阔,没有开拓创新能力;有的*支*没有把**工作与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不知道通过设置合理的载体,激发*员干事创业的激情,推动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的*支*没有把**工作与提升*员素质,满足*员不断进步的需要结合起来,显得简单枯燥,老套不新颖,对*员没有吸引力。

(四)*务工作力量薄弱,培训管理不到位。***组织*务工作者都存在“兼职化、老龄化,新人化”的情况,部分*务工作者在职能上有重叠、交叉现象,职责不清,****的各方面力量没有捏成“拳头”,形不成合力,****工作总的阵势不小,而实际力量薄弱;还有一部分*支*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一些部门*务工作责任制没有具体化,缺乏硬性检查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靠*务干*做多少算多少;由于多种原因,对县直***务干*的管理、培训还没有一套系统、完善的培训、教育、管理机制,*务干*的培养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责任管理机制。加强*性教育,增强*员领导干*的**意识,不断建立和完善**制度,使**工作能够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是健全县直****工作管理责任制。形成*工委统一领导、*工委**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基层*组织抓落实,形成层层有责任、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强调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带头抓**工作,牢固树立‘抓不好****工作就是不称职,不抓****工作就是失职’的责任意识。二是全面推行****工作目标管理制度。把****工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的重要内容之一。量化考核指标、硬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措施、加大奖惩力度,真正把****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三是落实****工作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对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制度、民主评议*员制度、*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督促检查,防止有章不循、流于形式。三是加强对****工作资料的管理,做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为**工作提供详细的备查材料。

(二)加强**思想作*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一是必须把坚持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组织要理直气壮地抓**工作,要提高“三会一课”的质量,组织*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针对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员干*的形势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坚持抓观念更新、职能转变和作*转变,不断提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通过社会和群众监督促进工作不断深入。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度,通过挂牌上岗和公开办事程序、制度及标准,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不断提高外部监督强度,广泛听取基层单位、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三是以树立**良好形象为目标,发挥***员的表率作用。在新的形势下,xx___对****工作走在前头和***组织、*员干*发挥表率作用,做了新的要求,他在全国***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走在*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要求“***员、干*要做高举旗帜、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做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的表率,做转变作*、服务基层群众的表率,做改革创新、保持先进本色的表率”。

县直***员大多数是单位的骨干力量,有的担当着领导干*,所担负的重要职务和重要工作,要在为民务实清*,弘扬优良作*上作表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表率、在*要管*和从严管理干*上作表率。

(三)严把*员出入口,确保*员队伍的纯洁性。在调查中发现吸收新*员入口门坎过低和对不合格*员处理出口不畅,致使部分不合格*员滞留*内,发挥不了*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此,必须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xx___提出的“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把发展*员工作程序关、政治审查和教育培训关,完善发展*员公示制,建立发展*员质量考核和违规追究制;其次,要畅通“出口”,坚决清除不合格*员。明确不合格*员的评定和处置标准,在*内评议中,如有50%以上*员认为不合格,且有50%以上群众代表不满意,并且评议分不足60分的,可以确定为不合格*员。深化处置不合格*员评议方法,采取定性评议和定量测评、*内评议和群众评议、支*初审和*委终审相结合的办法。对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的*员,搞好区别对待,对离退休*员,可以划转组织关系,使其就近参加组织生活。对流动*员,长期不主动与*组织保持联系,既不交纳*费,又不过组织生活,严重缺乏*员意识的,可以劝其退*或处理出*,以确保*员队伍的纯洁性。

(四)实行*务经费预算,为*的活动提供物质保障。为了保证***组织正常活动的开展,建议***组织活动经费实行预算制。每年由***组织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编制活动经费预算,纳入行政经费预算盘子。县财政在划拨部门行政经费时,专门设立**工作经费科目,部门财务设立*组织活动科目。日常开支由***的**根据预算和支付原则一支笔审批,并接受单位和财政监管。这样既规范了***组织活动经费的划拨行为和管理办法,又保证了***组织正常活动的开展。

(五)搭建*内激励关怀平台,激发***组织和*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力。对在****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单位、领导同志以及***组织、*务工作者,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表现优秀的*务工作者,组织上应重点培养,适时提拔使用。有计划地组织*务干*到市、县*校进修学习或到市内外学习考察。对企事业一线优秀*员,可以轮流选派外出学习,使他们的思想素质与身体素质得到持久保持。对特困*员建立帮扶办法,帮助贫困*员摆脱困境,发挥作用,使其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为此,建议建立健全**工作激励关怀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县直**基层*组织,特别是*务工作者的工作潜力和工作热情。

(六)优化*务干*结构,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抓好***务干*队伍建设,着重要从年龄结构、业务能力、干*素质三个环节入手。一是要着重优化*务干*队伍的年龄结构。把优秀的年轻*员干*选配到***务工作岗位上来,提升年轻干*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配齐配强*务干*,优化***务干*队伍;二是要着重优化*务干*队伍的知识结构。根据不同情况,制订培训规划,分阶段、分批次通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考察学习等形式逐层培养,不断充实其业务知识,开阔工作视野,提高工作水平,造就一支既懂业务,又有丰富*务工作经验的***务干*队伍;三是按**部门同级干*条件选配的专职支***或专职副**,可享受部门正科级职干*的待遇。对部门*总支所属的支***或副**,可享受部门中层干*待遇。通过体制机制的转变,充分调动基层*务工作者和*员同志在建设和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把我县***的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第5篇 发挥非领导职务干*作用问题研究的调研报告

设置非领导职务,是我国干*制度改革的产物,它对推动我国干*队伍年轻化进程,改善和优化干*队伍结构,调动干*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实际情况表明,目前非领导职务干*越来越多,在干*队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整个干*队伍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发挥好非领导职务干*特别是那些改任非领导职务后尚不到退休年龄干*的作用,是摆在各级*委及其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非领导职务干*队伍的现状

1、队伍十分庞大,但构成和来源比较复杂。由于近年来机构改革和干*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加上非领导职数设置过滥,目前非领导职务干*队伍越来越庞大。据统计,全市现有县处级非领导职务干*508人,占县处级干*总数的50.2;各县市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4501人,占乡科级干*总数的57.1。从年龄上看,县处级非领导职务干*50岁以上的占主体,占总数的54.9%,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46岁以上的占主体,占总数的49.3%;从学历上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县处级非领导职务干*占86.6%,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占67%。

非领导职务干*的来源,一般分两种情况:下级提任和同级改任。下级提任分为中层干*直接提任和领导干*到龄或退“二线”后提任。同级改任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作为安抚干*的手段。有在精简领导职数中落岗后改任的;有在乡镇换届选举中落选后改任的;有要求到部门单位安排或回原住地工作主动提出改非的;有对资深人员进行照顾性安排的;有不胜任现职进行组织调整的,等等。某县市副主任科员以上非领导职务干*561人,其中因机构改革、不胜任现职等改任的非领导职务干*418人。二是作为干*退休的过渡。一些地方和部门为腾出领导岗位,对那些在一定岗位工作达一定年限的干*“先提后退”,把非领导职务视为“二线”职务、退休前的“驿站”,不安排具体工作,不明确岗位要求,单位学习、开会或者工作决策,也不通知他们参加,客观上使非领导职务的同志处于“有职无责”、“有岗无职”、提前退休的状态。三是作为人员分流的渠道。有的地方在机构改革出台明确规定:凡男年满52周岁,女年满48周岁,或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6周岁,就列入非领导职务序列安排,在换届人事调整中不作提名人选,“离岗退养”或“离岗创业”等,列为人员分流的对象。四是作为变相超职配备领导干*的途径。

2、有岗位职责,但教育管理和监督不够严格。一些领导干*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改任了非领导职务,仍然有工作岗位,也享有开展工作的权利,但组织上对这部分干*在教育管理监督上,一般不如改非以前或其他在职干*那么严格,甚至是“空白”。在教育上,一般没安排什么学习培训,更没有根据他们的实际,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单位组织学习、开会,一般不通知他们参加,对他们是否参加也没有作出严格要求。在管理上,处于放任状态,使得少数非领导职务干*长期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有的上班不准时,有的偶尔来趟办公室,有的在家休息根本不上班,有的干脆脱岗外出打工或干第二职业。但工资奖金照拿,与其他干*没有两样。在监督上,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一些非领导职务干*长时间不与单位联系,单位对他们在外干什么也不闻不问,缺乏监督。同时非领导职务也存在着能上不能下、出口不畅的问题。非领导职务干*只要不犯重大违纪错误,就可以一定终身,直到退休。

3、经验十分丰富,但干*资源浪费现象比较普遍。非领导职务干*,曾经在领导岗位上工作过,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工作阅历比较丰富。改任非领导职务后,大多数都思想情绪松懈,工作热情骤减,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长期处于“赋闲”状态,在工作中一般比较被动,工作中推一下动一下,不推不动,有的虽然想开展工作,但又担心越职越位,放不开手脚。据调查,有80%以上的乡科级领导干*改任非领导职务后,与单位“两不找”,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造成干*资源的极大浪费。有的甚至与单位领导唱对台戏,冷嘲热讽,指点江山,干扰单位工作,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二、影响非领导职务干*发挥作用的障碍因素

非领导职务干*发挥作用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有体制机制方面的,也有操作方面的。

1、从社会层面看,存在三种认识误区,缺乏非领导职务干*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由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等对非领导职务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如何对待非领导职务,发挥非领导职务干*的作用,在认识上不一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普遍的有以下三种看法。一是代价论。认为现在改革深入人心,农村搞税费改革,国企推行“双退”改革,干*人事制度改革也在进行,各项改革都得付出成本,付出代价,都得有人承受。非领导职务干*的赋闲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但却是干*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二是无用论。认为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多,官多兵少,只要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就行了,让改任非领导职务干*发挥作用显得多余无用,有的思想消极保守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三是实惠论。一些非领导职务干*平时不上班,但工资奖金一分都不少,有的从事第二职业,有的经商办企业,群众戏称“政治上受了损失,经济上得了实惠”,做不做事无所谓。少数非领导职务干*在经商上闯出点名堂后也觉得“今生升官的机会没有了,发财的机会还是有的”,转而追求经济上的实惠。

2、从组织层面来看,存在三种不良心态,缺乏非领导职务干*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由于各级*委及其组织部门还没有把非领导职务干*发挥作用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对他们从领导岗位上下来后如何发挥作用研究不多,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使得一些单位的领导对非领导职务干*的使用存在顾虑,主要表现为三种不良心态。一是不愿用。现在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较多,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怕非领导职务干*帮倒忙,怕他们搞攀比,怕他们争权,不好平衡,情愿工资奖金照发,花钱买安逸。有的非领导职务干*在级别上与单位主要领导一样,让他们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担心他们不与领导保持一致或设置干扰,再者下面的干*也不好处理关系,不愿意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二是不敢用。一些单位领导认为改非干*资历老,架子大,难以驾驭。少数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由于自身素质、人际关系等原因,在单位里不受干*群众欢迎,改任后牢骚满腹,随意猜忌,搞得人心惶惶,领导不敢启用,群众怕其重新出山。少数单位由于非领导职务干*较多,安排一个不安排一个,怕顾此失彼,引起矛盾,干脆一个也不用。三是不必用。少数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在谈话后,“从此君王不上朝”,不干预、不过问也不热心单位的事务。有时单位请他们来商量工作,他们开口就是行行行,再说就是好好好,怕陷入事非之中,不愿继续革命。组织上想发挥他们作用显得没有必要。

3、从个人层面来看,存在三个不适应,缺乏非领导职务干*发挥作用的主观条件。一是心态不适应。少数领导干*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改任非领导职务后,普遍存在着失落感,情绪不稳定,表现出怕事、疑虑和羞愧的心理,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心态得不到及时调适,制约着非领导职务干*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二是思想行为不适应。少数领导干*“官”本位思想严重,“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他们把为官看得高于一切,认为“升官光宗耀祖,丢官有辱门庭”,对官位产生病态的依恋。从行为举止看,由于受上述思想支配,他们在改任非领导职务时,不是认真反省自己,而是找领导说情扯皮甚至无理取闹,损坏了自身的形象和威信。三是能力上不适应。一些非领导职务干*认为“无官一身轻”,自暴自弃,放松了学习和改造,忽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把自己局限于已有水平,日长月久,不能适应基层工作的形势,挑不起重担,干不起重活,轻活又不愿干,眼高手低,谈不上发挥什么作用。

三、发挥非领导职务干*作用的基本思路

发挥非领导职务干*作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社会氛围、管理政策、建立健全机制等方面共同着力,形成合力。

1、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为非领导职务干*发挥作用营造良好氛围。

非领导职务是职务,是实职,要在全社会形成鼓励非领导职务干*干事、支持非领导职务干*干成事的共识。首先,各级*委及其组织部门要深刻认识发挥非领导职务干*作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小康大业,关键在*关键在人,需要发挥每一位社会成员包括非领导职务干*的作用,一些非领导职务干*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他们毕竟曾在领导岗位上工作过,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让他们赋闲,是对他们的不公正的对待,也是对*的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各级*组织要克服各种思想障碍,真正把发挥非领导职务干*作用摆上议事日程,拿出解决办法。其次,要教育干*正确对待职务的升降去留,正确对待岗位的变化,破除“上荣下辱”等陈腐的封建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认识到领导职务的“是”与“非”都是干*队伍建设的需要,不论何种职务都是为人民当好公仆,从而调适好心态,摆正位置,在新的岗位做出新的业绩。再次,要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的干*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在非领导职务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典型事迹,教育广大干*群众端正对非领导职务干*的认识和态度,在*内特别是干*队伍中形成非领导职务也可以大有所为的浓郁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各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2、严格组织管理,将非领导职务干*纳入干*管理体制内。对不到退休年龄改任非领导职务干*不能“一改了之”,让他们“悬空”,要纳入干*管理体制内,不能游离于组织之外,放任自流。一是明确规定必须上班,必须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成为不受约束的“自由人”,更不能只吃粮不打仗。二是定期加强联系。对非领导职务干*,组织上要安排领导与其联系,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交心谈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积极为他们解决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让他们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为他们努力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三是加强考核管理。根据不同非领导职务的岗位特点设置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定期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过明确工作目标,增加他们的压力,使他们工作起来有目标、有方向、有干劲。对那些目标任务完成好表现突出的及时转任为同级领导职务,起到“提拔一个调动一片”的作用,使他们政治有奔头。

3、创造必要条件,为非领导职务干*发挥作用提供合适的舞台。

要解决非领导职务干*赋闲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人施任。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其单位特点、个人年龄、能力特长、身体状况,为他们安排适当工作,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要建立“组织部门协调安排、用人单位积极推荐、个人和岗位双向选择”的干*安置模式。从目前情况看,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负责调研工作,安排围绕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重点专项工作任务和重大课题,开展综合性和专题性调查研究,就单位的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进行调研论证。二是协助班子成员负责某一具体事务,安排他们协助领导处理某一专项事务,如堤防建设、修路架桥等重点工程建设,参与农村后进村整顿等等,发挥非领导职务干*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优势。三是参与中心及阶段性工作。注重发挥非领导职务干*思想素质和政策水平较高、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优势,安排他们参与本地的中心工作,如农村税费改革、国企改制企业“双退”、防汛抗灾、处理突发性事件等;四是保留原职级待遇让教育、科技和卫生人员归队或作为中层干*安排合适工作,发挥他们的工作特长。

4、规范政策待遇,调动非领导职务干*工作的积极性。

对非领导职务干*的政治待遇,要视同同级别领导职务干*对待,要按照*和国家的政策规定,组织他们学习文件、听报告、过*的组织生活,列席有关会议,参加有关活动,通报有关情况,使他们与在职领导干*一样,能及时了解*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单位的重大决策事项,在评先表模方面要给予同等对待。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按“缺啥补啥”的原则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多途径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技能,使之适应新的工作形势,能在适当岗位正常开展工作。对非领导职务干*的经济待遇,要同同级别领导干*的待遇分开,该给的一分不少,不该给的一分不多。对工作费用、加班补助、下乡补贴、岗位津贴、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待遇要按规定给予安排。但对与领导职务相关的电话费补助、公务用车等不能含糊。对长期借故不上班的非领导职务干*要按有关规定核减有关补助等项目,使权利与义务相平衡。通过完善配套措施,落实好“两个”待遇,真正调动广大非领导职务干*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5、加强职数管理,进一步规范非领导职务的设置。

鉴于目前非领导职务设置不够规范,有必要对各地设置非领导职务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按照“非领导职务根据工作需要,不搞平衡设置”和非领导职务的任职条件重新确定,分类归档。对突破国家规定的职数限额的,要组织竞争上岗,保证非领导职务设置的质量。《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规定非领导职务的任职条件比较宽松,各地在设置非领导职务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按照“条件从宽,审批从严”的要求掌握,既要发挥出非领导职务在调动干*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又要留有余地,宁缺勿滥。今后要严格控制同级改任非领导职务,不胜任现职的直接调整到下一级岗位,不搞照顾平衡。要按照干*的新陈代谢规律,建立科学的择优选拔机制和竞争淘汰机制,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非领导职务资源,真正让非领导职务干*上得来、下得去、干得好。

第6篇 基层工会维权研究调研报告

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各级*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紧抓住“维权”这个职能不放松,牢牢把握“两个维护”这个原则不分神,不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大胆开拓工作方式,在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机制建设等各方面取得较大的成效,工会组织在职工素质提升、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其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工会经费委托税务部门代收,建立困难职工五级帮扶网络,开展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云岭优秀职工”活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和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等都是工会应对社会经济改革而实施的,是原有工会工作的创新,也是工会机制建设的完善和创新的表现,从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完善和加强工会的机制建设工作。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工会工作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新的问题和矛盾随之突现,部分职工对工会组织的观念淡化,工会在各类突发事件面前应对能力比较弱,少部分职工和单位出现对工会组织不信任的情况。终究其根源,在于当前工会各项制度不完善,工会工作运行机制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距职工对工会组织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基层工会组织体制不合理

目前工会组织状态就像人们常说的“脑袋大、脖子细、麻竿腿”,倒金字塔型的体制。

人力资源方面,基层工会工作人员兼职化、多元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乡镇、县直属部门、各大局工会基本没有专职工会工作人员编制,企业工会也是如止。就元阳县来说,县总工会只有4人行政编制和1人工勤编制。15个乡镇,乡镇工会**由分管工会工作的副**兼任,从乡镇*委、政府**或各站所中抽一名职工兼做工会工作。而作为*委副**,他分管的工作比较多,加之乡镇工作繁杂,不可能集中精力抓工会工作。乡镇兼职工会工作人员他们本身一身兼多职,有甚者兼3、4个岗位,乡镇上每个岗位对应县级几个部门,导致乡镇人少事多开展工作力不从心,只能以自己专职岗位工作为主,工会工作被忽视。作为元阳县企事业单位集中地的县城(南沙镇)、老县城(新街镇)也没有一名专职工会干*,特别是教育系统工会,有二千多名在职职工,占全县在职职工总人数的30%的大单位也没有专职工会工作人员。就全县的企业工会中,专职工会工作人员的仅有1人。县以下的基层工会没有人,大部分工作就落到了县总工会头上,而县总工会只有几个人,使得县总工会的工作负担越来越重。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实施者的基层工会没有人,就像一辆汽车没有车轮不可能动起来,只能瘫痪。

组织形式方面,基层工会组织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部分基层工会被合并到*办、部室(科室)挂名,并且随便“任命”一名职工兼做工会工作,使工会无名无实。在这种体制状态下的工会组织,工会组织的“权利”无形中被削了一大节,工会工作只能是应付差事,或者被动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致使上级工会的目标任务得不到有效地贯彻落实。

管理权限方面,行业系统、集团公司分公司的基层工会管理权限不明确。目前,行业系统、集团公司分公司的工会一般采取双重管理的方式,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工作互相推诿、逃避工作责任的情况。就以银行系统来说,上级系统工会在管,县总工会也管,在平时收经费和检查工作时有部分支行工会就以种种理由推脱、逃避。而开展活动时由于驻地分散,基层工会往往不可能参与上级系统工会的活动。发生突发事件时,处理事件的重任又落到了当地工会的头上,致使这部分工会得不到很好的管理,各项工作措施落不到实处。

二、工会维权配套机制建设滞后

工会法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法律从大的方向上已为工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落实“权利”和义务的措施、渠道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私营企业。

工会组织既不是权利部门,又不是执法部门,加之一些部门执法不严,工会在介入案件督办处理时显得力不从心。部分私营企业老板以自身利益为主,不顾职工的权益保障,不听工会组织的意见、建议,我行我素。在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中也有视《工会法》而不见的情况,多年拖欠工会经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极少部分行政单位也是讨论涉及职工利益问题时,有部分没有征求工会的意见。在日常工会维权工作中,在日常工会维权工作中,工会主要以向上级反映,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意见、建议,向各有关单位协调,参与劳动仲裁,深化民主管理工作,以活动推进工作等方式和渠道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但实施以上这些方式和渠道的措施和制度本身有待完善,加之职工反映的问题除了极少数是工会内部的自家事以外,大部分涉及到国家法律政策的具体落实,涉及到政府各部门的具体行政作为和劳动关系状况。遇到这些案件时工会除了做好职工劝解工作和为职工提建议、意见外,只能向上级反映、向有关单位协调。但是,有时工会的建议、意见得不到采纳,协调工作遇到重重困难,历经波折,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倒赔;打官司,有时还要考虑今后协作工作和经济承受能力的问题,也存在“赢了官司输了钱”的问题;民主管理工作,在私营企业里还是老板说了算,民主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大,流于形式。厂务公开,只是公开表面的东西,应付上级工会了事。说到底,工会组织就是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在为职工维权。

私营企业里的基层工会干*权益保护措施不完善,但在私企业中,工会维护职能逐步在弱化或者根本无法履行职责。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企业改制变为民营或私营以后,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发生了根本转变,原有的工会体系和格局已被打破,工会失去了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环境,一切都要按老板意志行事。就连工会**也是老板“任命”,职工大会选举只是走过程、做表面,工会维权也得先维护老板的利益,维权就要看老板给不给你权,让不让你维;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会**的身份也随之转变,已失去与经营者平等协商的资格,搞不好连自己的饭碗都保不住。故此,导致私营企业里的基层工会干*在“三怕”中工作,即:工作不完成怕得罪上级工会,失去坚强的后盾;帮职工说话办事怕得罪老板,丢了“饭碗”失去经济来源生活无着落;为维持自己的“饭碗”迎合老板怕得罪职工,失去职工的信任丢了“乌纱帽”。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只能胡言了事。工会干*是各项工会工作的落实者,但连自身利益都难以保障的人去维护他人的利益,那是无讥之谈。

三、匮乏工会干*监督考核机制

当前,对基层工会干*缺少一个完整、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导致出现极少部分基层工会干*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低下,宗旨观念淡化的情况。上级工会对基层工会干*的监督、考核弱化,这主要表现在对基层工会干*考核结果执行难的问题上。加之职工素质不平衡,部分职工(职工代表)在选举自己利益代表者时,责任心不强,对选举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很好地履行职工代表的职责义务,容易受部分人的影响,导致选举产生的工会**不一定能胜任工作。在部分私营企业里的*政班子都是老板“任命”的,所有班子都“绝对”服从于老板的意志,甚至有部分私营企业主本身主是*委(*支*)**,这种环境中的*组织也不一定能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所以,在提名工会干*或平时督促指导工会工作也以老板的意志为主,工会干*的好坏都是老板说了算,导致上级工会对这部分工会干*的督促考核结果难以落实到位。上级工会对兼职工会干*考核结果也是难以有效执行,对一身兼多职的干*(或工作人员),特别是*政部门里缺少对所兼岗位的考核督促机制,导致对工会工作的兼职人员督促考核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基层工会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成为工运事业发展征程上的拦路虎。但是,工会组织应该正确看待这些现象,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工运事业发展的体现。应该认识到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工会组织适应时代变迁的能力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工会组织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永保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加强自身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第7篇 关于价值观研究现状的调研报告论文

一、价值观研究的现实背景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价值理论及价值观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经过近10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我国价值理论的体系框架。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由单一到多样、由封闭到开放、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同时也引发了不同价值观之间的激烈冲突。社会转变根本上是价值观的转变,很多问题的争论实质是价值观的争论。价值观的变化既充当了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也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引起了一定的混乱。

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冷战”结束,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国家力图利用其经济、军事优势,对其他国家进行价值输出和文化侵略,试图开展一场没有硝烟的价值战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国家利用其主导全球化进程的优势,力图在全球推行西方的价值观乃至政治制度,实现西方主导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同质化”,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成为90年代国际冲突的重要形式。

同时,90年代以来科技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着社会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当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产生空前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使世界进入了普遍交往的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角落,引发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我们的生命本身,对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也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科技领域的一系列变革,引发了价值领域的深刻变化。

国内改革的深入,国际形势的变化,科技革命的进展,使传统的主导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价值观建设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在人们思想观念空前活跃的同时,也出现了价值失范、目标阙失等现象。这种状况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引发了价值观问题研究新的热潮,大大拓展了价值观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价值观基础理论研究得到加强,价值观结构的研究受到重视,对我国当前价值观现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价值观的研究,特别是系统地揭示和总结了邓小平价值观理论。

二、价值观及其结构

虽然对价值观的精确界定还有一些争论和分歧,但是学术界对价值观基本内涵的理解已趋于一致。大家普遍认为,价值观是有别于事实判断和科学知识的另一类认识形式,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准则。“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而人们在价值追求上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理想,便构成了价值观所特有的内容。” “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特殊观念系统。进一步说,它是人们在处理价值问题,特别是那些普遍性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价值观特有的形式,是人们头脑中有关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在心理学中,关于价值观也早有研究,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

价值观是判断好坏的标准,也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禁止的,对此做出判断就要借助于一定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则对同一事物或同一行为的价值评价也不同。价值观就是价值评价的标准,价值评价的差异根源于价值观的差异。人们的行动受到价值观的指导,在方向各异的行动背后可以看到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在社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文化的精神之所在。“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它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正因为如此,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往往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差异,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冲突。

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别。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指导人们积极、健康地生活,而错误的价值观只会引人误入歧途。“一种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条件和需要,是否同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进步的趋势相一致。”当一种价值观同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并能够反映最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时,这样的价值观就是合理的、正确的。而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趋势,违背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的价值观就是不合理、不正确的。关于价值观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讨论,以及关于价值真理的讨论都与此相关。主张价值观具有绝对性和真理性,就是肯定正确价值观与错误价值观之间界限分明,不容混淆。

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世界观是价值观的前提,有了科学的世界观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价值观的一个部分,价值观对人们如何看待自我、如何理解生活、如何处理人我关系都有重要的影响。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共同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动,对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是对人的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术界普遍认为价值观是分为不同层次的。就个人的价值观来说,有的居于核心地位,它制约和引导着其它价值观。就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而言,有的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它引导着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从主导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中引申出次要价值观,从而形成主导价值观的外围“保护带”。但是究竟哪些价值观属于核心价值观,学术界对此意见分歧较大。

观点之一:在价值体系中理想、信念、信仰是最深层次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信仰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核心的价值观念,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这就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建设的核心。”

观点之二:价值观念的深层结构是与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相联而形成的对最高价值的看法或原则。它构成价值观念的内核,表层结构则是由之推出和派生的对具体事物、行为的利害、好坏的观点,执行评价标准的功能。

观点之三:关于劳动的价值观和关于人我关系的价值观是价值体系的两个核心价值观。劳动价值观用以解释劳动的价值,合理的劳动观可以激发劳动的热情和创造的渴望。人我价值观用以解释人在社会中的价值,正确的人我价值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观点之四:本位观念是价值观的核心。把什么看作是最重要的价值,以什么作为衡量其他价值的标准,对此作不同理解就形成不同的本位观念,如群体本位、个人本位、权力本位、金钱本位、能力本位等。

观点之五:利益观是整个价值观的基础,也是其核心。

以上是在哲学的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探讨。在心理学中也有对价值观内容的分类研究,最有影响的分类方法是将价值观分为经济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不同类别,并按此标准制定了价值观研究量表。还有的心理学家将价值观分为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每一类由18项价值信念组成。

我们认为,区分价值观的层次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实践问题。从当前社会面临的价值观问题出发,以引导社会价值观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划分价值观的层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我们主张从以下三个方面划分社会价值观的层次。

第一,要区别主导价值观和非主导价值观。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或几个价值观成为主导价值观,它们引导着社会价值取向和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主导价值观应该有最广泛的接受者和最深刻的解释力,成为社会群体在观念上普遍认可并在行动中实际践行的价值标准,为人们的价值评价、价值选择提供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主导价值观还应该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和基本要求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人心,发挥更强大的引导作用。当一个社会主导价值观阙失时,会出现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价值失范等现象,此时必须尽快确立主导价值观。非主导价值观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主导价值观基本一致的价值观,对这些价值观应该给予积极的引导;另一类是与主导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价值观,应注意这些价值观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消极影响。

第二,要区别理想价值观和一般价值观。理想价值观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最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其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理想价值观在目前社会历史阶段还不能成为社会大众普遍践行的价值观。如果无视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把理想价值观作为唯一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宣传,是不符合实际的,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为此,在提倡理想价值观的同时,还应该宣传人们应该践行而且能够认同的一般价值观。如爱国主义、公民观念、社会公德等。一般价值观不能违背理想价值观,一般价值观也应该发挥提升人们思想境界的作用。

第三,要区别公共领域的价值观和私人领域的价值观。不同价值观所涉及的领域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涉及的是社会公共领域,如政治观念、公德观念等;有些价值观涉及的仅仅是私人生活领域,如审美观、职业观等。前一种可以称为公共价值观,后一种可以称为私人价值观。虽然纯粹的私人价值观并不存在,它们或多或少都与公共价值观有所联系,但是区别公共价值观和私人价值观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从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角度进行价值观宣传与教育,应该主要针对公共价值观领域。公共价值观应该统一,如此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有序,而私人价值观应该是多样的,如此才能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8篇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研报告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国家“教育兴国”的基本要求。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呈现超常规模发展态势。到,全国在校硕士研究生达140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4.95%。这种大规模增长的趋势仍在持续。

由此,一系列研究生质量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任务、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l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所凸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原本存在的质量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数量方面的增加,这种数量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产生质的进步准备了量的基础。但硕士研究生教育如果只顾规模的扩大,而不能保证质量,只能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贬值。随着在校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数的迅速增长,研究生质量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考研动机复杂生源质量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硕士生的生源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源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培养质量。

1.1.1越来越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本着逃避就业的心态,加入了考研大军。有些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是因为本科上了一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希望考研可以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同时延缓了就业压力。

1.1.2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随着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青睐,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众多在职人员因为现有工作不如意,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待遇。

1.1.3还有一些人盲目攀比学历考研动机具有过多功利性,硕士学位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

1.2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人们习惯上认为,经过层层选拔的研究生已经是“精英”了,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都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准,并且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但事实上,一些研究生价值观念扭曲,功利心重,人文素养差,社会责任感低,缺乏科研实践能力,其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由于研究生教育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状况,研究生科研所达到的水平、程度等,就成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而在目前的教育中,主要体现于对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视,而忽视了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的高校没有提供足够的科研基金和科研实验的场所,以及所需的实验设备,科研工作只能处于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培养出的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十分缺乏。

1.3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研究生学习态度和整体素质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在校硕士生数和毕业硕士生数都随之迅速增长,硕士生的就业压力随之而来。市场经济的冲击,就业的压力,外部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读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找个好工作,所以对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敷衍了事。学校或专业不理想,就业形势不乐观等因素,使许多硕士生产生了消极心理,无心向学。随着市场经济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一些人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所沾染,滋长了急于求成、追名逐利的思想。有的研究生学习不刻苦,做论文没深度,就易避难,不愿到现场调查研究,怕苦怕累,这样必然导致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下降。不好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都使得学生对研究生教育产生消极的看法。硕士生大部分时间忙于找工作,无心学习,导致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学生对学位论文急于求成,拼凑应付,研究生教育质量势必受到影响。

1.4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逐渐降低

进入市场经济后,用人单位的人才的消费观念增强,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高学历的学生,部分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可塑性不如本科生,在科研学术方面不如博士生。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了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市场的吸纳能力已大不如从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正呈下降趋势。

2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面对众多问题,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特点,笔者提出“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的三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2.1精选拔

精选拔,指的是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规模化的同时,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考核及条件,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其生源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但鉴于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普遍不足及应试教育的弊端,研究生选拔考试已越来越为专家学者所诟病。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门槛”,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具有学术研究潜质和研究志趣的人才。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应是由偏重知识、技能型向偏重能力、创新潜能等综合素质转轨。应当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及有关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___考评系统”。考试的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有从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抓起,彻底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才能为提高我国研究生含金量提供基本保障。

2.2重管理

重管理,指的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应本着“厚基础,宽知识”的原则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学研究与课程学习各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半时问,在这个阶段,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知识与实验技术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进人论文阶段做准备,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基础。因此,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合理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突出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明确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研究取向。谢安邦教授指出,研究生教学,其目标指向不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要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案式的规范化过程组织,而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地、弹性化地组织教学活动。

2.3严出口

我国研究生长时期以来存在着“严进宽出”的现象,也就是存在着“只有考不上的研究生,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的问题,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严出口”指的是彻底改变“严进宽出”的现象,即抓好学位论文写作及论文答辩,提高治学水平。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研能力的体现,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对于学位论文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加强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建立成熟的论文答辩及授予制度,严格把关。

国家在讨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中,明确把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今后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关系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以人才___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焦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发展科技的重要目标。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不是某一环节的提高,而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是硕士研究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其培养需要经过招生、培养、监督及反馈的一系列过程和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笔者从“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3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有所借鉴和帮助。

研究和调研报告(8篇范文)

内容提要xx区xx乡,属于xx市十五计划确定的三大住宅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xx区xx乡石桥村125.59亩的一国有拍卖地块的开发经营环境的市场调查分析,以及周边主要同类竞争物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研究相关文章

  • 职场调研究报告
  • 职场调研究报告97人关注

    女性主持人的职场现状女性主持人因为社会性别歧视、娱乐圈的审美取向偏差而逐渐成为泛低俗化、泛娱乐化、泛人际化的牺牲品。虽然女性主持人在目前我国的主持人队 ...[更多]

  •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调研报告(12篇)
  •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调研报告(12篇)82人关注

    参与学生:指导教师:一、研究背景:在中国,蝙蝠是福气的象征。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来说,蝙蝠的身影却越来越难以发现得到,而且夜行的习惯使得我们也越发的感到好奇 ...[更多]

  • 对策研究调研报告(2篇范文)
  • 对策研究调研报告(2篇范文)82人关注

    大学生就业关系百姓民生,关乎社会稳定,已经摆上政府工作首要位置。如何充分发挥人事部门职能作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成为我局xxxx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区掀起学习 ...[更多]

  •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研报告(12篇)
  •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研报告(12篇)80人关注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国家“教育兴国”的基本要 ...[更多]

  • *委调研研究报告(8篇范文)
  • *委调研研究报告(8篇范文)75人关注

    *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调研报告*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调研报告各级*委政法委员会是*委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执法监督是其主要工作职责。执政*对政法工作 ...[更多]

  • 房地产研究调研报告(12篇)
  • 房地产研究调研报告(12篇)69人关注

    内容提要xx区xx乡,属于xx市十五计划确定的三大住宅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xx区xx乡石桥村125.59亩的一国有拍卖地块的开发经营环境的市场调查分析,以及周边主要同类竞 ...[更多]

  • 研究生调研报告会(2篇范文)
  • 研究生调研报告会(2篇范文)61人关注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国家“教育兴国”的基本要 ...[更多]

  • 农资调研研究报告(6篇范文)
  • 农资调研研究报告(6篇范文)57人关注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特别是今年春耕生产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的迅速攀升,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根据区物价局的检查工作部署,我 ...[更多]

  • 农业调研研究报告(8篇范文)
  • 农业调研研究报告(8篇范文)49人关注

    镇位于县东北部,面积363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4.3万人口,耕地16万亩,海岸线11.8公里。同大多数滨海地区一样,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农业产业模式单一。以来,镇*委、政府紧 ...[更多]

  • 科技研究调研报告
  • 科技研究调研报告39人关注

    为科学谋划我县“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全县生物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以生物产业工业化提升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化,促进传统生物产业向现代生物产业转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