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综合报告

救援报告总结(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2-01-14 11:35:45 查看人数:32

救援报告总结

第1篇 赴四川地震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报告

此次医疗救援行动,是在卫生部的统一部署下,在局领导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从医院收到组队指令到人员确定,仅1小时;同步进行相关物资准备约4小时,使各队队员在4小时内已经具备了出发条件。此次救援的总领队为申长虹副局长,随行卫生局王新会处长、常文清老师,加上首批出发的华勇处长等四位行政领导为各部负责人,分别下辖1-5个分队,采用分层管理模式,进行指挥,有效地保证了命令的及时发布及执行。申局长亲自带领队伍抵达最前线,各位行政领导各负其责,保证了整个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做为各队的领队,在此次救援行动中所担负的任务:一是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完成医疗救援任务,二是保证全体队员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保持良好。在全体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所有队员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工作有序,圆满完成了此次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此次灾区情况复杂,余震频繁,救援行动规模大、范围广、难度高,只有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科学地进行管理,才能保证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天津此次主要的医疗救援地区是四川广元,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地点是青川县,天津的首批医疗救援队伍是外省市第一批于14日抵达广元的,并继续向此次地震的重灾区——青川驰援,由于道路不通,受阻于剑青公路,在四川省卫生厅和当地卫生局的安排下,迅速折返广元市,投入高密度的手术和抢救。我所在的第二批医疗救援队208人于16日凌晨集结,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分乘两架飞机直飞成都,中午12:00,两批队员在成都四川卫生厅紧急医疗救援指挥部会合;上午,大部分队员休息,我带领另外两名同志奔赴双流机场接运我们的同机医疗物资,直到16:00,我们的同机医疗物资终于装上了两辆大卡车,返回驻地,此时来自天津120急救中心的20辆救护车也全部抵达。按四川省卫生厅紧急医疗救援指挥部的指示,申长虹局长决定队员当天即分批由成都直奔青川,且其中的1组团16日夜携带已随机抵达成都的全部医疗物资开赴青川;第二组团17日上午出发,局领导安排我们3队仅携带随身物品随局办王新会处长等待接运由天津空运成都的医疗物资。17日上午,王新会处长往返于机场与指挥中心,命令我队采购全体队员的食品和饮水,装上救护车,随第二组团9:00出发;10:00开始与四川省卫生厅指挥中心联系,安排接运医疗物资和3队全体队员赴青川的车辆,经过多次联系,在四川省交通厅的协助下,落实了接运队员的车辆——来自贵州的贵at0668客车,16:00全体队员乘车奔赴双流机场,19:00终于接到了天津专程空运成都的医疗物资夜,又是满满的两大卡车,由于贵州司机不熟悉道路,需要由来自当地的货车司机领路,此时,王新会处长已十分疲劳,我请他在客车上带领队员,然后跳上第一辆卡车,两辆卡车和一辆客车,载着天津人民支援四川灾区的医疗物资和3队的全体队员,奔赴青川,慢慢地天黑了下来,紧接着又下起了瓢泼大雨,当地的司机经验非常丰富,一路开着紧急指示灯,以80公里的车速冒雨向青川方向疾驰,中途接到省卫生厅指令:由于余震导致到青川道路再次破坏,而且青川的堰塞湖有溃坝可能,队伍立即转道广元,与天津医疗首批队员汇合,就地开展工作。为此全队转向广元,路上,反复与广元卫生局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但当地表示安排困难,我们与先期抵达的天津首批医疗救援队伍联系,18日凌晨1:05抵达他们所在的广元第一人民医院。刚刚下车,强烈的6.0级余震就发生了,在医院大厅门口的当地群众呼啦一下子涌向院中,我们的队员仅仅稍有紧张,但并没有出现任何慌乱。余震停止后,首批天津医疗救援队领队华勇处长和分队长第一中心医院王金环院长安排在首批队员所住的招待所腾出了两个房间,让我们的部分队员入住,其他队员在医院杨院长的安排下,住进了7楼的心内科病房,地震后病人匆忙离院,病房内留下的物品还没来得及清理,床单上还留有一片片的污垢,队员们都非常疲劳,已

经顾不得这些,和衣而卧进入了梦乡,我放下背包,打开病房的电视机,一边了解广元和青川的灾情,一边打开计算机,整理这两天的工作纪录和照片,当工作完成,窗外已经露出了鱼肚白。

18日上午,王新会处长与申长虹局长联系,得知天津二批医疗救援队的第1、2组团以及全部的同机抵达物资和采购的食品已经抵达青川县城,同时传来消息,青川急需帐篷,王新会处长指示,即刻安排3人随救护车上山,给青川送去帐篷,同时尽可能将被带到青川的3队医疗物资取回。据刚从青川下来的司机描述,由于到青川的道路刚刚开通,且不断有塌方和落石阻路,估计往返大约12个小时,。听到命令,我立刻安排黄河医院的韩荣庆主任留守广元,我带领两名身强力壮的队员,带上饮水和干粮,到物资部门取到帐篷,向青川进发。从金子山出口下绵广高速,转上剑青公路,地震造成的破坏历历在目,有的房屋屋顶的瓦片全部脱落,仅留下房檩;有的墙体开裂,东倒西歪,更有的已经成为一堆堆的废墟。一群群遭受地震灾害的灾民,扶老携幼,徒步向山外走来,还有一车车的孩子,估计是撤出的学生,间或有一辆、两辆救护车鸣着*笛将伤员送出山来;同向青川方向挺进的是一辆辆的军车和满载救援物资的卡车,一路上,大大小小的落石有的已经冲断路边的护板滚到山下,有的仍堆积在路上,最大的有房屋大小,路面仅能容纳一车通过,还有的路段靠近峡谷的一侧路基已经塌陷,仅摆放着一溜石头做为提示,路上,不时可以看到被落石砸毁和掀翻的车辆,我们的车只能绕来绕去,但只要稍有可能,救护车司机仍不断地超越同行的车辆,大家只有一个念头,早一点送上帐篷,山上的同志就能在一点有安身之地,我们也能早一点取回医疗用品,开展工作。突然,在一个山道转弯处车辆被带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拦住,原来前方100米处,又一处巨大的落石滚下,堵塞了道路,公路抢修人员正在安置炸药,爆破开路,我们只好等待,20多分钟就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突然“轰”的一声巨响,黄色的烟雾和石粉腾空而起,飘洒到我们的头上、车上,又过了10分钟,终于放行了,我们的车子小心通过刚才爆破形成的缺口,旁边铲车还在清理着爆破后的石渣……四个小时后,我们抵达青川。青川的破坏非常严重,街道上的房屋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医疗卫生救援指挥中心就设在青川中学的操场上,申局长正满头大汗地接着电话,我们将帐篷卸下,简单地向局长汇报了工作,局长指示迅速查找各单位带来的医疗物资,火速带回,我院出发时带齐了消毒完毕的全套手术器械和材料,并携带了大量的医疗用品和药品,一共38个大号旅行箱,加上同队的其他两家医院的物资,大约50多个箱子,堆放在一起,箱体外面沾满了大量的泥土,一辆救护车哪里装得下;加上所有运到的物品都堆放在一起,查找起来非常困难,先期抵达挤在抗震大棚中正在休息的其他队队员也加入帮忙寻找的行列,即使这样,还有两名黄河医院女队员的随身物品箱没有找到,经向申局长请示,又给我们增加了一辆救护车,就这样也只能装下20个箱子,我们将最重要的物品装上救护车,其他物品只能留给山上的其他同志安排了。由于时间紧迫,不能再等,申局长一声令下,两辆救护车又风驰电掣地向山下驶去,此时距我们抵达青川仅有1个小时。下山的路依然崎岖坎坷,加上不断有上山的车辆,很多路段只能单车同行,*察不得不实施交通管制,我们的车走走停停,向广元返回,回程的路上,让我感动的是,每一个村口已经站着两名解放军战士,而在路边,一群群的孩子高举着“叔叔好,辛苦了”,“灾区感谢您”等字样的横幅和纸牌,而最小的孩子只有2-3岁啊。几经周折,两辆救护车抵达了广元第一人民医院,迎接我们的队员们围上来,大家看着我们都笑了,原来刚才寻找物资的时候,我们的身上、脸上都沾满的泥土,汗水一冲,变成了一个个大花脸。

18日上午,当我们正在赴青川运送物资的同时,接到局领导指示,紧急抽调我队南张跃、郑玉华两名麻醉医生和手术室陈艳护士以及医大二院手术室宋宏护士增援华西,四个人二话不说,背起背包又踏上了奔向成都的征程,我只能通过电话和我的队员依依惜别。

由于我们抵达时已经是地震发生后的第6天,转运出来的伤员已明显减少,但院内还有一批的骨科和神经外科病人需要手术,该院其他科室的工作人员也是经过了多日的连续作战,体力付出极大,加上多次5-6级以上的余震,也给当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

力,经向华勇处长和院指挥中心请示,3队所有的医护人员全部进入各科室,参加相应科室的医疗工作,一为减轻该院医疗工作压力,二为缓解当地人员的紧张情绪。

做为3队的队长,我深感肩上担子的压力。由于我曽受医院指派参与协助起草我国首部地震医院避险规范,对震时避险的知识有较多了解,所以抵达广元后,我首先召集全队会议,向队员介绍震时避险技巧,告知大家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同时为了了解医院建筑的结构和震损情况,我观察了医院的所有楼层,同时向该院有关人员了解情况,结果颇感欣慰:该院是刚刚落成两年的.新楼,设计抗震烈度为8级,大楼为整体框轻结构,基础深达18.5米,全部坐落于坚硬稳定的岩石层之上,大楼的在地震发生和其后的多次余震过程中,虽可看到多处大小、长短、宽窄不一的裂缝,甚至有些地方已经看到墙体开裂形成通透,但大楼的整体结构并没有遭到破坏,而且我也想方设法查询到余震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并通过广播及时了解最新发布的震情通报,及时将这些情况告知队员,使得大家情绪稳定。在可能有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一定是站在最前沿的地方,让队员站在我的身后。

5月19日晚,收音机里传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余震震情通报,预计将有6-7级的余震在19、20日发生,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发布的震情预*。在得知这一消息的第一时间,我将信息传达到在青川前线的队员和领导,以及并肩作战的其他的省市医疗队。同时命令全体队员立即紧急集合,在帐篷中待命。我代表全队向指挥中心请命,但指挥中心命令:所有医疗救援队原地待命!但是看到当地志愿者和医护人员正在紧张地从楼内向空旷地带转移病人、搭建帐篷,我们有两个年轻队员按捺不住,主动地要求参加抢运病人,我无法阻挡他们的热情,只能叮嘱大家:千万小心,记住我教给大家的避险技能,其他人必须在帐篷中休息待命,并安排好男队员每两小时一班,轮流执守,以保证队员休息,同时避免突发事件发生。一个小时后,全体病人已经转运到楼外。我又帮助医院和住在招待所楼上的我市首批医疗队员搭建他们的帐篷,当一切安顿好后,已经到凌晨4:00了,但当我看到我的队员都在安睡,值班人员恪尽职守,我的心里充满了甜蜜。

我们的队员在这次地震紧急救援中的表现都是可歌可泣的,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骨科医生,医大二院景程伟和李立军以及黄河医院的张洪军医生从上午8:30就进了手术室,连台手术,当下午2点多正在实施一台肱骨干骨折手术的关键时刻,发生了5.4级余震,位于9楼的手术室的一切都在摇晃,三名医生镇定片刻,待余震之后继续工作,终于于下午3:00成功完成手术。

南开医院妇产科李萍医生,不仅为病人手术,还亲自书写病历,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一线,而且细致耐心地做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得到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好评。夜已经深了,由于心中一直放心不下一名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李萍医生的身影又一次地出现在妇产科重症室,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黄河医院骨科的韩荣庆医生是3队中年龄最大的同志,当听说指挥中心急需一名骨科医生帮助转运病人至成都时,刚完成一台手术韩主任,急忙从9楼手术室直奔急诊120车旁等待,甚至没有来得及喝口水润一润干裂的嘴唇。老韩完成繁重的医疗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在过去的7天里召开了两次*小组会,有五名同志递交了入*申请书。郭闯医生在急救中心负责接诊急诊的病人,工作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一名从灾区来的伤员头部负伤,患者神志不清且浑身沾满了呕吐物和泥土,为了完成头颅ct检查,郭医生不假思索,抱着病人的头部一起进入了ct室,根本没有考虑射线的伤害。儿科的郭红梅医生,接诊了一名从青川来的产后2天,高热39.5摄氏度。襁褓上沾满泥土的新生儿该患儿病情危重,考虑新生儿败血症,郭医生据此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且彻夜观察病情,次日患儿病情好转体温恢复正常。

医大二院神经外科的李宏医生是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在奔赴灾区的一路上,他不断地和首批医疗队的同行们通电话,了解抢救伤员的情况,当我们抵达广元后,李医生最早进入科室,和先期抵达的同事投入手术,抢救了一个又一个的颅脑外伤的患者;20日傍晚,又一名颅脑外伤的病人送来医院,在临时搭建的帐篷手术室里,紧张的手术正在进行,李宏医生一直守候在门外,随时为手术的需要提供物品和人力支持。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伤员大多数都是来自青川地震的灾民,原来的

骨科床位不足,特别加设了50张床位的骨科急诊病房。为了补充医护人员力量,来自南开医院的四名护士被充实到骨科急诊病房。护士们工作繁忙,穿梭于各病房之间。某次,一位刚做完胫骨骨折手术的病人突发寒战,被安排在这里工作的南开医院赵培护士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配合做了紧急处理及对症治疗,使病人转危为安。细心的应漪云护士,发现一名当地的志愿者肘部受了外伤,她急忙从护士站拿来药物和纱布,仔细的为志愿者包扎伤口,深受感动的志愿者送她省下的半个西瓜,可她微笑着说:“都是为了灾区人民,你们更辛苦,我们是一家人,不言谢。”在恶劣的帐篷病房环境中,大学本科毕业的陈雪护士尽最大的努力做各项护理工作,输液治疗,换药,擦洗等,不怕脏不怕累。她虽然身材比较娇小,但工作起来毫不逊色,在协助转运60名患者去外地救治工作中,顶着高温烈日,她大汗淋漓,却毫无怨言。正午的帐篷中闷热无比,她手持扇子正为一名安静入睡的7岁患童送去阵阵微风,汗水已浸透白大衣,而此时她的心里却是凉丝丝的。广元的天气多变,道路湿滑泥泞的阴雨天,新婚不久的陈颖护士不仅冒雨穿梭于各个帐篷病房之间,由于地滑水多,多次险些滑倒,她守在病房门口,严密观察着每一位病患的神情与治疗情况,并为他们翻身拍背,把牵引肢体放于正常功能位,有时病人就会因疼痛而喊叫,可她从无怨言,握住他们的手,耐心的安慰他们。治疗之余听他们倾诉地震中的恐慌,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由于强烈的余震不断发生,病人全部疏散到帐篷中,icu也不例外,黄河医院的李红、王新、张红莉三位护士就工作在临时搭建的“帐篷icu”中,她们都加强了对病人情况和仪器数据的观察,尽最大的可能保证病人的治疗,避免特殊环境中的意外发生;同时将原本应该由护理员承担的工作也一并包了下来。一次,当给一位极其危重的女病人翻身拍背时,发现病人月经来潮,我们的护士立即为病人更换卫生巾和中单,同时轻声安抚,使病人从惊恐和羞愧的心情中慢慢平复下来。

由于大量的病人被送到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手术量急遽上升,卫生部紧急抽调我队南开医院麻醉科张跃、郑玉华两名医生和手术室陈艳护士以及医大二院手术室宋宏护士增援华西,华西医院的手术任务繁重,病人特殊的病情为麻醉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麻醉科医生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完成任务5月21日,一名12岁灾区女童突发尺动脉破裂,需紧急手术急救,病人的白蛋白极低,血色素只有9克,患者极度哀弱。麻醉医生郑玉华、张跃积极参与心肺复苏并电除颤抢救治疗。奋战到凌晨4点,终于将小女孩从生死线上拉回来,并成功实施全麻并完成了手术。华西繁重的手术任务,使得手术护士不得不持续连台做战,每天持续工作至少12小时以上,最多的一天,两人各上了四台大手术,回到驻地,累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根据中央的安排,广元的伤员也要逐步转送到其他省市,转运的任务是紧张而繁重的。提前一天,要对伤员进行甄别登记,做好登记,填写标记牌,转运日的上午9:00,就要将病人移出到等待区,逐一检查,贴标记,逐一准备转运病历和物品。烈日下,温度高达35、6度,我们的医护人员为病人打着伞遮阳,扇着扇子降温,将一瓶瓶的矿泉水送到病员和家属手中,没有被安排担任转运任务的医护人员陪着病人,一遍遍地叮嘱,一声声的鼓励:“坚持,再坚持一下!到了大城市,有更好的医疗条件,你们一定会战胜伤病,家乡等着你们回来重建,四川的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美好!”12:00,成队的救护车呼啸而至,这些车辆分别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陕西等不同城市,多数是奔驰、福特、依维柯等高档救护车,车子一到,等候在这里的人们一起动手,搬的搬,抬的抬,常常是7、8双手臂托举着一个病人,这些手臂中,有医护人员,有*察,有干*,有志愿者,大家只有一个念头:轻一点、快一点,让伤员赶紧上车,快一点登上救援飞机或列车,快一点得到更好的治疗!

我不仅是3队的队长,还是一名外科医生,我们来灾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灾区人民解决病痛,是为了把___、卫生部和天津人民对灾区的援助送到灾民身旁。所以当把队里的工作安排好后,我会准时赶到病房,出现在病人的身旁,逐座帐篷地为病人诊查、治疗,即使在驻地也常常有病人带着资料来找我诊疗,这时不管多累,我都会详细地了解病史,认真地为病人检查,仔细地阅读检查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尽最大可能为病人解决问题。

一名来自青川的摔伤后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由于恐惧不敢住在院内,和家人一起住在院外马路边的卡车上,我每天都要到她的床前,跪在病人的床前进行诊疗。24日深夜,一名来自青川县的病人被送到了医院,值班医生打来电话请求会诊,我立刻赶到病房,经过认真检查,我考虑这是个高位阑尾炎急性发作,应该立即手术,但值班医生面露难色,原来由于连续的余震,位于9楼的手术室工作人员有些惧怕,我说:“没关系,我和你一起上手术,我这个人命大,有我在你们就放心吧!”我和当地医院的医生在凌晨2点为这个来自灾区的病人完成了高位阑尾切除26日傍晚,又一名外县转来的病人被送进医院,该院外科的董主任觉得病情复杂,请天津和陕西医疗队的外科医生会诊,经过研究考虑病人有肠绞窄可能,应该即刻手术,我和一中心的候鹏医生与董主任一起上台,迅速完成了绞窄肠襻切除、肠吻合的手术,家属激动地握着我们手说:“是你们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27日,一小时内两次5.4、5.7级的较大余震连续发生,同时社会上流传着余震震中已经转移到位于川陕甘边界的广元地区且还要发生7-8级的大余震的流言,加上市政府发布指令所有的网吧一律停止营业,一时社会上发生了较大的恐慌,4天前日刚刚搬回楼内的病人发生了极大的恐慌,纷纷跑到楼外,医护人员也不得不再次将病房迁到帐篷中。28日中午11:00,我接到医院指挥中心的电话:速带脑外和妇科医生召开紧急会议,原来医院收治了两名危重病人,一名是脑外伤,另一名是妇科的腹痛待查腹腔内出血可疑宫外孕病人,均应该紧急手术,但由于医院大楼已经成为一座空城,该院医务人员不敢回到手术室工作,指挥中心只好召开有各医疗队专家组参加的紧急会议,寻求对策,会场的气氛十分紧张,杨院长三次询问该院医务人员,但均未得到任何回应,此时我们天津医疗队的华勇处长站出来表态,由我们的医务人员来帮助你们完成手术,其他医疗队也纷纷表示支持。经过多个医疗队的共同会诊,确定了方案,脑外的病人由天津和陕西的医生共同手术,妇科的病人先由李萍和当地医院妇科的医生手术探查,若必要,由黑龙江和天津的医生进行外科探查。经过紧张的准备,两个病人被推进了手术室,天津、黑龙江、陕西三队的领队和医院的院长全部都在手术室陪同。手术室的气氛非常紧张,脑外的手术还算顺利,半个小时即告完成;但妇科的手术遇到了难题,开腹后发现腹腔内有400ml鲜血,但妇科探查没发现出血的部位,上腹部也有血液积存,到底是什么原因?时间就是生命,救人就是命令,我和黑龙江队的领队立即刷手上台,延长切口,探查全腹:肝脏、脾脏、肠系膜根部、腹膜后、大网膜均未见出血部位,冲洗腹腔后仍可见盆腔里有血液渗出,我们将子宫牵开,仔细检查,终于发现原来出血部位在宫体后方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自发性破裂口,找到了出血部位,大家稍稍送了口气,妇科医生接手完成了子宫次全切除。当病人的手术完成后,我们才发现,李萍和我的袜子都溅上了冲洗的血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元的伤员基本上被转运到其他省市,医疗救援任务有所缓解。虽然余震仍时有发生,但频度和震级已经开始较前减少了。入夜的广元所有的楼房都没有灯光,并非电力供应不足,而是由于对于地震的恐惧,当地的居民仍然不敢回屋睡觉,全部露宿街头,这让我回想起当年唐山大地震后天津的情景。并且不断流传的各种小道消息更是让人们恐慌,医院里的病人不敢回到楼内,医护人员也害怕在楼内停留。28日夜,一场瓢泼大雨让住在医院后院的帐篷病房区变成了一片泥塘,出发前医院为我带了两上网卡,一块gprs移动通,一块cdma,但由于地震的原因,手机信号并不稳定,一旦有较多人同时使用手机,常常出现网络拥塞,无线上网就更加困难,常常是到深夜时分才能通过移动网络登录互联网。但每天的四川省防震减灾信息网http://www.eqsc.gov.cn是我必须浏览的网页,通过这里,我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余震发生情况,同时可以看到自汶川8.0级地震发生以来的9000余次余震中四级以上的余震序列图和余震震中分布图,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余震变化的趋势,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将这些资料分析的结果告知队员和其他医疗救援队。当发现流言的传播已经对医院的医疗工作造成影响时,我突然想到:应该让他们也了解这些,只有了解了事实真相,才能攻破流言的骚扰,我将夜间登录的网页保存下来,早上带到病房,给医护人员和病人及家

属观看,大家觉得很新奇,当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后,慢慢地情绪平静下来,虽然我无法使他们马上理解这里面包含的科学原理,但我能感觉到我做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否是我的本职,我觉得能够为灾区做点工作都是我们的职责。

灾区的气氛是紧张的,灾区的气候也是多变的,白天常常是30多度的高温,帐篷里面的温度可达42度,而夜间,气温仅有10几度,且经常下起雨来,每晚我都要检查一下帐篷拉链是否拉严,拉绳是否紧固,地面排水是否顺畅,以免队员着凉生病。有些队员吃不惯当地麻辣的饮食,我们就尽量每餐加一些带去的食品,一是避免浪费,也是为大家改善生活。5月19日,韩荣庆主任悄悄告诉我,今天是郭闯的生日,18日是李萍的结婚纪念日,17日是景成伟生日,可是三个队员都没有声张,多好的队员啊,我做为队长,没有了解这些情况,是我的失职呀!赶紧补偿,我发动队员,买蛋糕的买蛋糕、安排饭的安排饭,全体在广元的队员为三个队员过了个有意义的战地生日。为了缓解紧张情绪,我每天都通过手机或计算机查询余震的情况,并向队员和当地医护人员展示相关图像和文字,帮助他们了解余震的分布及地质情况,让大家了解广元虽然离最近的余震震中仅有30-40km,但地质结构显示,这里还是相对安全的,而且大楼的结构也是相对安全的。当队员们留在楼内时,我住在帐篷里,为大家看守物资,当队员有些害怕时,我留在楼内,等待他们上来取物,洗漱,让队员保持镇静、感到安全,才能不辜负领导和队员家人对我的期望啊。我的口袋里一直带着一个小饰品,那是我的女儿在得知我要出发去灾区救援时,在十分钟内亲手为我制作的吉祥物;我的包里一直珍藏着李冬华老师出发前送给我们的平安结。

5月29日傍晚,接到上级的通知:30日凌晨,医疗救援队返回成都,乘机返津,新派出的队员将接替我们的工作。我立刻前往当地卫生局安排车辆,当一切都安排好后已经是晚上9点了。当得知我们的队员即将轮换,其他省市的医疗救援队员一定要大家一起联欢。虽然来自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城市,从事不同的专业,但是,大家住在同一个帐篷营地,十多天的并肩战斗,一同手术,一同会诊,一同转运病人……,共同面对危险,共同肩负重担,让大家一起放松一下吧!道一声珍重,说一声再见。我对大家提了一个要求,不要惊动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悄悄地收拾行囊,整理好帐篷,清晨登车启程!我们是天津派出的医疗救援队,代表天津人民尽我们医护人员应尽的义务。虽然我们愿意看到欢送的鲜花、听到热烈的掌声、留下难忘的摄影,但那会给当地同行带来额外的负担,也会让更多的人体会分离的伤痛。当我们登上汽车,即将发动,我拨通了该院杨晋平院长的手机:“老杨,我们走了,别怪我们昨晚没有告诉您,是我让大家保守的秘密,怕的是让您们在连续十几天的辛劳之外,再添劳累,再动感情。虽然这样告别有些不妥,但我想您会理解我们的想法,明白我们心情!”我们约定:保持联系,期待重逢!

30日中午,我们乘车抵达成都,和在成都华西医院工作的同事在双流机场会合,乘坐中国民航的a330大型客机,飞返北京。市卫生局派了5辆大客车到首都机场接大家。当我们下了高速,*车导引,直奔天津大礼堂,广场上灯火通明,欢迎的人群、一束束的鲜花、闪成一片的镁光灯……张俊芳副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合影、握手、拥抱,激动的感情冲破了矜持的闸门,宣泄、沸腾!

汶川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人们在灾害面前的表现出的坚毅、镇静、团结、协作也是空前的,无论是成都还是广元,无论是机场还是医院,都可以看到大批的志愿者无偿地提供着服务,当地医护人员的坚忍、顽强、无私奉献更是给全体队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奔赴灾区工作的所有队员,用我们的无私无畏和辛劳汗水,实现了我们的心愿,大家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只要灾区人民需要,我们克尽所能,奉献出我们的汗水和智慧,完成了卫生部和天津人民交给我们的医疗救援任务,将天津人民的爱心奉献给灾区人民­,我们——不辱使命。

2008.6.1于天津

第2篇 构建以消防部队为主体应急救援机制调研报告

构建以消防部队为主体应急救援机制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类火灾事故和抢险救援任务伴随着也日益增多,特别是今年以来诸如地震、洪涝灾害、雨雪冰冻等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中,消防部队充分发挥了专业性强、业务精湛的优势,起到了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为最大限度地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以消防部队为主体,以灵活、高效、统一的政府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是当前急需着手解决的工作,是积极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保障社会和谐安全的一条良策。笔者结合消防部队的一些实际情况简要地谈谈自身的看法和观点。

一、当前应急救援机制存在的问题。

1、应急救援联动力量的薄弱。一是救援力量少,难于处置重、特大事故。目前,各地专业性质的应急救援联动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中小城市,真正专业性救援力量除消防、**、武*外,只能依靠省会或较大城市以及国家专业的抢险救援队伍进行支援,不能第一时间及时有效地处置和救助。二是专业性不强。大多数救援队伍没有经过系统地、专业性的训练,接触重特大救援事故较少,使之一旦遇到实际情况不能很好地处置。

2、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存在着问题。一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制定不细。主要表现在对救援力量部署、救援方案、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模糊、混乱不清,在救援力量进退路线的安排部署上,有救援路线、无退防路线,交代了各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却忽视了相互间的救援协同;在救援方案上,通常是只选定了救援方式,却没有对救援现场进行估算。二是事故应急救援步骤制定格式化。应急救援中心在制定市级预案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制定救援对策时,往往把各救援力量在现场的救援行动交代得过细,如救援中心的力量什么时候到达现场、现场救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救援时哪些人利用哪个救援工具等像这样的问题布置得太具体,看起来就像是在演戏,从而忽略了事故现场瞬息万变的发展规律和计划指挥与临场指挥的关系,反而失去了实际意义。三是事故现场设定过于简单。事故设定是预案制定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救援力量部署、施救对策等内容起着决定的作用。如果事故设定过于简单,如只确定一个事故点或是不设置事故发展变化中易引起的次生灾害(如危化品的燃烧、压力容器的爆炸、建筑物的倒塌、人员连续伤亡、被困情况变化等),整个预案就显得过于简单,没有起到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的准备作用,对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工作的指导意义也就不强。

4、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和各地制定的预案脱节。对于一些较大规模、较大影响的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和辖区单位和地区都会制定同一地点的应急救援预案,但是如果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和各地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做好统

一、衔接工作,往往就会造成力量部署如停车位置、事故现场设置、救援和退防路线的设置甚至任务分工不协调。一旦出现应急救援中心调动多种力量作战时,就很可能造成作战任务重叠或者应急救援中心制定的预案失去作用。

二、消防部队在应急救援机制中的优势和重要性。

1、性质和任务优势。消防部队是一支实行军事化管理的纪律部队,人员集中、思想稳定、纪律严明、行动迅速、作*果敢、抢险技能全面。

2、全天候备勤和快速出动优势。消防部队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人员、装备随时保证在岗在位,接*后,1分钟之内就能携带所有装备出动,迅速地赶赴灾害事故现场,实施救援。按照国家颁布的消防队站建设规范,城市消防队要能在接*后5分钟赶到事故地点,故灾害事故地辖区消防队能在最快时间内,就能赶到灾害事故现场实施救援,这是其他单位和部门的队伍都无法达到。

3、具有救援应急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优势。消防部队实行科技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消防官兵长期经受灭火战斗、抢险救援考验和血与火的洗礼,频繁参与灾害事故处置,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的救援方法,掌握了较强救援专业理论知识,养成顽强的作*,练就了官兵不怕流血牺牲的顽强意志。

4、先进的器材装备优势。消防部队专业的车辆器材装备和特勤器材,为应对各种灾害事故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消防指战员在长期与火灾等灾害事故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投入下,开发和引进了大批科技含量高的各种常规装备和特勤装备。如防化车、化学洗消车、多功能救援车、登高车、移动式生物快速检测仪、化学毒气侦检仪、生命探测仪、破拆、登高、照明器材及设备,形成种类多,功能全的救援器材装备体系。

三、加强完善消防部队各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在应急救援机制中的作用。

1、进一步建立完善灭火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的灭火抢险救援指挥部,加强统一指挥调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参战力量的职能定位和责权范围,提高协同作战能力。根据国家、省内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县(市、 区)特大火灾及其它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总体预案和灾害事故类型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加强区域性和跨地区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建立市级灭火救援专家组,积极参与复杂疑难灭火抢险救援现场的作战决策,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提高组织指挥专业化水平。

2、解决消防部队编制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解决消防部队编制体制薄弱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消防部队的建设力度,大力加强器材装备的投入和购置,重点加强特勤队伍的建设工作,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及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矿山、重大环境污染、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科学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一是要准确细致地制定预案,保证质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严格按照预案的六个基本内容(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辩识、评价;应急各方的职责分配;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现场恢复。)进行制定,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有针对性、预见性设置事故大小。二是要简要明确地制定预案,便于使用。要结合各地和单位实际情况,应急救援中心、县(市)和协同单位在救援力量部署方面多做文章,把各参战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与协同作战交代清楚是最重要的,而单位级预案应在上级预案的基础上,把侧重点放在各自具体的救援行动上,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对实战和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工作更有指导意义。三是要建立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的最大价值在于在实战中发挥最大作用,很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对预案的管理问题。以应急救援中心为例,应急救援中心在对全市(包括县和单位)的预案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做到信息情况有人收集,勤务保障有人协调,基层预案有人指导,预案效果有人评估。

4、加强和改进执勤训练工作。消防部队要按照勤务实战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灭火救援勤务改革,加强执勤备战,提高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要深化灭火救援指挥体系改革,建立全勤灭火救援指挥部和以信息数据库为支撑的数字化指挥平台,强化各级指挥员技战术和指挥能力培养,提高灭火救援指挥水平。要从实战出发,改革创新训练工作,深入开展执勤岗位练兵活动,强化体能、心理、技术、战术、合成训练和实战演练,提高部队在各种复杂危险情况下的灭火救援能力。利用模拟训练设施,开展以中队指挥、专勤抢险指挥、重大抢险救援事故指挥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演练,丰富逐级指挥的形式和方法;着眼战训基础工作,研究、制定、完善了大型市场商场以及高速公路抢险救援、反恐怖、防生化等特殊条件下的作战预案,为应对突发情况下的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积累指挥经验;采用多种训练模式,加快装备技术训练单一型向装备技术训练复合型、操场示教训练向实战模拟训练、单一兵种训练向多兵种合成训练转变的进程,缩短了操场训练与战场实战的距离。

5、大力提高灭火抢险救援综合能力。全面开展地下、高层建筑、油气储罐火灾模拟和道路交通、建筑倒塌事故模拟训练操法,开展高温、有毒、缺氧、浓烟等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演练。要建立适宜发展需要的消防模拟训练中心。加快灭火救援数据库、重大危险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重点部位情况、各类灾害事故处置对策、危险化学品辅助决策等灭火抢险救援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灭火抢险救援作战能力。

6、加快“三台合一”建设的步伐。随着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特服号码越设越多。火情需拨119,*情拨打110,路情拨打122,还有其他为数不少的急救号码,这固然反映了专业分工趋于细化的特征,但也出现了许多弊端。一方面由于号码过多,难以记忆,不便于老百姓报*,也容易出现误报、错报现象;另一方面,各“中心”的许多设备和系统相同或相近,职能交叉,造成了资源、经费和人员上的严重浪费。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社会应急救援情况错综复杂,需要统一协调指挥,却常因分属不同部门,而无法得到及时高效处理。“三台合一”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财力、物力和*力,降低了*务运行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了多方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

10、

9、122“三台合一”后,将有助于建立一个集中、统

一、高效的指挥系统,形成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分类处置、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从而消除各台之间忙闲不均、信息不畅、层层转*、多头请示等诸多弊端,提高*方在面临突发事件和危急情况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防控处置能力,促进急救指挥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构建和完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真正担当起市民的“保护神”角色。无论是国内频发的重大事故,还是震惊世人的东南亚海啸灾难,都*示我们构建完善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和救援机制已迫在眉睫。然而,由于许多地方对突发紧急事件和重大事故缺乏明确的统一指挥机构,加之应急救援力量分散于多个部门,一旦出事往往临时组织,难以协同作战。因此,改变有悖于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最优化趋势的做法,建构完善的社会应急救援机制,加强资源的有效整合,更好地发挥其在危机处理中的公共协调权,是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危机管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7、整合资源,完善保障体系。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是城市应急救援联动机制顺利有效运行,及时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迅速恢复社会稳定的坚强后盾。各级政府应充分提高各部门和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从而对资源的配置、储备、布局、优化、调用等方面形成具体规划、措施和办法,充分做好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设施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和特殊资源等保障工作,这是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的动力源。

第3篇 高层地下灭火救援训练调研报告

高层地下灭火救援训练调研报告

“2·13”会议以来,全国消防部队围绕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灭火救援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训练,部局、总队也先后开展全面督查检查。有关情况反映,我省该项工作开展总体较好,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各级都很重视,各项训练认真扎实,效果很好。譬如:总队、支队两级举办的专项培训班范围广,基本覆盖了全体战训骨干。针对性强,对高层灭火战术、供水方法、装备应用、地下空间排烟等高难课题进行专题研讨,推广了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各级各地都认真开展了高层供水测试、登高训练,贵阳等单位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技术规程;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高层供水能力都能顺利达到当地最大建筑高度;大部分支队针对性地开展装备性能测试,并改进和加强了高层供水器材的配备。特别是贵阳支队单车、双车耦合供水顺利达到228米的最大建筑高度,供水成绩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名列前列,而且水带不爆破、接口不脱落、发动机运转平稳,实施过程井然有序,一气哈成,训练有素。半年来,围绕贴近实战,从难从严,科学施训,部队实战能力取得了明显提升,高层、地下火灾和重特大火灾攻坚能力明显增强,基本摸清了全省大、中城市高层灭火救援实力,做到了“心中有数”。总队还通过搜集、研究、总结、借鉴,制定了《贵州省消防部队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勤务规程》,是一个指导性、操作性很强的重要文件,对于规范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有重要作用。

在部局、总队两级督查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够注意、容易忽视的问题。有些还造成了一些轻微的事故,当然,这只是个别的,万幸的是大部分问题都没有导致不良后果。但我们绝不能因为没有造成后果就把问题视而不见,或者让侥幸成为一种习惯,否则终将造成严重后果。现将这些问题罗列出来,希望引起广大基层战训骨干同志们应有的重视。

一、不重视火场供水问题,屡屡导致供水中断

大家都知道,19mm水枪充实水柱15m时流量是6.5l/s(升/秒),每分钟出水390l(升),第一出动通常每台车铺设1条80mm干线出2支水枪。如果是8t(吨)的水灌车,满载可连续出水615s(秒),10.2分;如果是6t+2t的水罐泡沫联用车,可连续出水460s,约7.7分。考虑每条65mm水带余水约66l,要再减10s,每条80mm水带余水约100l,要再减15s。以干线3条、支线各2条计算,共减85s,约1.4分。那么,8t车型满载可连续供水8.8分钟,6t车型可连续供水6.3分钟。再考虑漏损、载水不满等情形,实际供水时间更短。一旦水枪出水,留给我们寻找水源补水的时间十分短暂。所以,第一出动到场后,铺设水带设置水枪阵地展开战斗的同时,就要解决水源的问题,要么连接室外消火栓,要么从消防水池汲水,要么由其他车辆供水。不提前落实水源,等到载水耗尽才想起来,就来不及了。

督查中,通过实战演习,我们发现:有的车辆布置水枪以后就不管了,整个演习二三十分钟过去,根本没有考虑后续补水,后来督查组故意要求出水,果然就发生了供水中断;在一次地下商场实战演习中,一辆主战车出了2支水枪,但没有接通水源,指挥员说消火栓没有水,实地检查这辆车停靠的市政消火栓的确没有水,但进一步检查却发现距此100m就有3个消火栓,压力流量都符合要求而无人问津;另一次演习,对一个正在为2台消防车供水的市政消火栓实际出水检查,发现栓体上裂开一条大口子,水全部漏掉了,根本供不了水。另一个消火栓由于镙杆滑丝,根本打不开。这些情况表明,我们一些基层中队对水源的重视程度十分有限,“六熟悉”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抢占水源阵地的意识很不到位。

火场上供水中断是灭火作战之大忌,必须切实防止。本来已经控制了的阵地由于供水中断,瞬间就可能丢失,导致灾害扩大,这是中队指挥员、战斗班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弹药打光了,敌人就要反扑,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执勤中队必须把组织不间断供水作为一项核心能力来认真研究,反复训练,重点提高。

供水能力体现消防部队最基础、最核心的战斗力,千万不可小视。在几次演习中,成功有效的供水就给部局、总队督查组的同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贵阳沃尔玛地下超市灭火演习,现场周围所有市政消火栓都被合理使用,每辆主战车都占据可靠的水源,还从屋顶水池(人民广场绿化用,共3000m3)用2台浮艇泵铺设了2条供水干线;贵州饭店高层灭火演习,室内消火栓出了水,外墙垂直铺设出了水,沿楼梯铺设出了水,举高消防车从外部射水,“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原则得以充分运用,形成了多方位立体进攻的态势,不但内部的消防泵正常启动,而且消防车也连接水泵接合器作好加压准备;遵义加气站实战演习,现场处于城郊结合部,水源非常紧缺,但由于力量调集足够,指挥协同得当,车辆任务分配合理,共布置了3门移动水泡、3支水枪,累计出水30分钟 ,全部做到了不间断供水。

二、对高层供水测试的实战价值认识不足,训练内容不全面,高层供水方法单一

按照部局有关文件要求,全国各地都在开展高层建筑供水测试。通过对省内外供水测试工作的调研,我们总结出高层火灾灭火剂供给应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就近使用水源、确保重点方面需要,压缩空气泡沫优先,供给不间断”的原则。现在我们强调供水测试的重点是4项内容:1、利用室内消火栓供水(包括通过水泵接合器加压、通过底层消火栓加压);2、垂直铺设水供水线路;3、举高消防车供水;4、垂直供a类泡沫。因为这些测试项目特别贴近实战,掌握了测试的操作程序,就掌握了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实战中可以减少指挥程序,指挥员下达指令明确战斗任务和进攻途径后,各班组战斗员就可以按各自分工和熟练掌握的程序展开战斗。高层供水测试过程,既是对供水方法和操作程序的熟悉掌握,也是对现场指挥、协同配合、装备器材性能、现场通信、安全工作等的综合检验。 但督查发现,一些基层指挥员,甚至支、大队级指挥员,对四种测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满足于有一种方法供得上足矣,不善或不敢实施更高更难科目的测试和训练。

由于全省没有a类泡沫车和压缩空气泡沫车,供泡沫的测试全省还是空白,预计下半年贵阳、遵义、六盘水、毕节等支队将购进。仅就室内消火栓、垂直铺设两个供水项目而言,有的单位从来没搞过垂直铺设,有的从来没搞过室内消火栓供水,有的只搞了沿楼梯蜿蜒铺设,有的只搞了沿外墙垂直铺设。事实上,大规模的高层建筑火灾,靠一种方法、单一手段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全方位多途径供水组织立体进攻,才能快速控制火势,减小损失和伤亡。另一方面,当前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非常之低,因此只靠一种方法供水也是不可靠的。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必须坚持“以固为先,内攻近战;固移结合,快速供水;内外结合,攻防并举”的战术措施,既要优先使用内部消防设施,又要充分利用外墙、楼梯铺设供水线路,同时还要合理利用举高消防车从外部辅助进攻。

数据表明,垂直铺设65mm单干线,在100m高处出1支水枪,充实水柱达到15m时,泵的出口压力大约1.5mpa;150m高时约2.0mpa。目前全省主战车型中,五十铃、斯太尔、北方重汽、东风153等水罐车、水罐泡沫联用车和各型高喷车,其中低压泵的出口压力都不小于2.5mpa。据此推断,这些车型单车供水高度均可以轻松达到150米,实际测试也验证了这一点。除省城贵阳的最高建筑超过200m外,其余地级市、地区中心城市最高建筑均不超过150m,就现有装备完全有能力解决高层火灾供水问题。当然,前提是供水器材必须过关,承受得了长时间高压。关键是要注重平时训练,做到训练有素、操作熟练、配合默契。即使在室内消火栓系统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通过外墙、楼梯铺设供水线路快速供水。不能全面掌握各种供水方法的单位,进攻手段单一,面对复杂的火场局面就可能“事到临头无对策”。

三、基本规律不掌握,操作程序生疏,测试成功率不高

高层供水过程中,驾驶员控制泵压的技术欠火候,加之指挥员、号员、驾驶员之间通信联络不规范、不顺畅,配合不默契,常常出现水带爆破、接口脱落、分水器爆裂等情况。高层供水驾驶员控制泵压的技术十分关键,一定要注意平稳操作,切忌加压过猛。为什么尽管测试的建筑高度并不大,除贵阳以外,都不足100m,但水带、接口、分水器爆破的情况还是屡屡发生?很多情况就是因为操之过急。事实上,建筑高度与泵压之间有一定规律:65mm单干线垂直铺设,充实水柱15m时,建筑高度50m、80m、100m、120m、150m对应的水泵出口压力分别大致是0.89mpa、1.22 mpa、1.44 mpa、1.67 mpa、1.98mpa。经验丰富的指挥员、老练的驾驶员,只要报出压力,就可以大致估计水已到什么楼层,反之,知道供水楼层有多高,就可以大致估计需要多大的泵压。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可以做到成竹在胸,胜券在握。但由于指挥员、驾驶员对这些理论数据不掌握,水供到了什么高度,需要多大的压力,大家心中无数,一旦操之过急猛加油,就会超压失控,所以实际测试中多次发生瞬时压力接近甚至超过3.0mpa的情况,90多米高度的水枪都还没出水,巨大的水锤应力已经让水带吃不消爆破了,甚至开始加压短短数秒钟,分水器就爆裂了。

四、不按规程操作,不注意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垂直铺设的水带、接口、分水器的固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固定不牢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一点,已经引起足够重视。督查发现,高空部位水带接口连接处都有很可靠的固定措施,这方面各单位都落实较好。但有的单位不重视安全泄压问题,地面没有设置二道分水器泄压,有的单位对地面的分水器不作任何形式的固定。这两种情况都是源于指挥员的盲目自信,因为多次操作都没有发生意外,凭经验就认为100m这样的高度不足以导致水泵机械损坏,更不会造成水带、分水器爆破。殊不知正是这种主观上的轻视可能酿成事故!正如前面提到的情形,在一次测试中,指挥员下令“开始”不足10秒钟,由于驾驶员操作过猛,分水器突然爆裂,强大水流带着并未固定的分水器、水带横扫一周,幸未击中人员,只是飞溅的碎片导致1名战士、1名群众受轻微伤。另外测试前一定要设置*戒线和安全员,劝阻群众进入操作范围,这些工作最容易疏忽,现场往往有很多群众围观,既影响操作,一旦发生意外,还可能导致群众伤亡,造成不良影响。当前普遍使用的铝合金低压分水器、低压接口、16~20型水带理论耐压能力为1.5~2.0 mpa,在类似驾驶员缺乏经验操作失稳的情况,脚下一用力,压力猛然飙升1~2mpa,应力过于集中来不及释放,就要出状况。贵阳228m最高建筑的测试,使用高压分器、高压接口、25型水带,最初阶段配合不熟练,也曾多次发生分水器爆裂、接口断裂、水带爆破的情况,后来还专门研究采取了加固加强、外包防护材料防止碎片飞溅等措施。督查中还发现有的单位水带绑扎固定不够牢固,接口多次脱落,值得探讨改进。

五、不重视对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的熟悉和运用

“以固为主,固移结合”战术原则,必须依靠责任中队对建筑消防设施情况的熟悉为前提保障。中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切实可行的“防消联勤”勤务机制。我们发现,大部分支队“防消结合”落实不好,全省所有支队都没有制定有关“防消结合”的程序性规章制度;除个别单位外,全省大部分执勤中队基本不参加建筑消防验收,开展“六熟悉”和实战演练也是“单打一”;中队干*、骨干对建筑消防设施知识知之甚少;有的单位虽然领导很重视,多次强调“防消结合”的问题,但实际工作时具体部门、具体项目中落实不到位。既不懂,又没有机会,还缺乏方便的工作条件,所以中队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熟悉、检查、测试、演练工作开展很不够,导致一方面建筑消防设施本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另一方面中队缺乏正确操作使用的专门训练,从而给实战中正常使用埋下隐患。

督查中发现建筑消防设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譬如某五星级酒店验收开业不久,供水测试发现消火栓系统无法通过水泵接合器加压;某高层小区消防给水设施根本没有水,室外消火栓安装位置不当无法使用;某住宅小区道路宽度不足、弯道过急,举高消防车无法靠近登高面,诸如此类。而最大的问题是中队官兵不熟悉固定消防设施的操作使用方法。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快速供水灭火导致严重损失,特别是在内部消防设施完好的情况下发生这种情况,将会使我们消防部门处于十分尴尬被动的局面,甚至要承担失职、渎职的法律后果。

以上几方面,在高层、地下火灾扑救专项训练容易忽视。但客观上是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的,只要主观上引起重视,通过各级司令部、战训处(科)、战训骨干和广大执勤中队官兵的共同努力,在防火部门必要的支持下,就能改进和避免,至少是通过努力就可以做好的工作,因此责无旁贷。 当然,绝不仅是存在这些问题,譬如:高层、地下火灾必需的装备(如压缩空气泡沫车、排烟车等)问题,耐高压供水器材的配备问题,地下火灾排烟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需要各级领导,纳入班子的议事范围来研究。有的是当前全国范围还欠成熟、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此暂不赘述。

第4篇 厦门“24小时汽车救援”暗访调查报告

暗访时间:

3月6日21:00-24:00

暗访对象:

我市48家汽车经销商

暗访地点:

湖边水库湖边花园西区观日西路

联动媒体:

厦门晚报《汽车周刊》

海西晨报《i车周刊》、

厦门电视台《车前线》、

fm107《我爱我车》、

新浪厦门汽车、

海西汽车网、

网上车市厦门站、

凤凰汽车厦门站

暗访方式:

记者假扮车主,拨打4s店24小时救援电话,以车辆突然无法启动为由请求救援。对工作人员的电话接待、现场救援等情况进行记录并评分。

网上车市厦门站】24小时汽车救援即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车主身在何处,只要汽车抛锚了,4s店就会派出救援人员抵达现场,为车主排忧解难。这是所有汽车4s店都会对车主做出的承诺。不过,当真正遇到问题,24小时救援电话打得通吗?施救人员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他们的装备是否齐全?“24小时汽车救援”究竟是一句空话,还是切实的暖心服务?

3月6日晚,xx年“24小时道路救援”暗访以较为偏僻的湖边水库湖边花园西区附近路段为考点,本报及同城联动媒体共同对我市48家车行的“24小时救援服务”进行了集中考察。而正是这次突如其来的“夜袭”,让我市部分车行的救援水平真实呈现。

救援电话

部分车行首次拨打无人接听

本次暗访的48家4s店中,除了富饶mg的救援热线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外,其余4s店都对记者的“求救”给出了回应。

不过,有回应的47家4s店中,长安运生汽车、和齐一汽马自达、中升汇驰、宏信东风本田、瑞德隆奇瑞均出现了首次拨打无人接听的情况。其中,长安运生汽车的救援电话在暗访人员拨打了近两个小时后才有人接听,而且该车行的工作人员还直接表示,他准备睡觉了没办法外出救援,即便暗访人员“苦苦哀求”,也还是无动于衷。

在电话接待态度和服务水平方面,拨通电话后,大部分车行的“24小时救援电话”接听人员都表现得十分耐心、热情,基本上在听完暗访人员的问题描述和事发地点后,都会尽力安抚“车主”并表示会在最短时间内抵达现场。只有和齐一汽马自达的工作人员在接到电话后表示,由于他在超市买东西,回到公司拿工具再前往现场需要很长时间,建议“车主”在周边的洗车美容店做应急救援。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救援人员还是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施救,但以往被暗访团称道的“您请注意安全,我们马上就到”、“记得摆放三角*示牌”、“双闪灯记得打开,保证个人安全和车辆安全”等“暖心话语”,今年基本绝迹了。

救援速度

仅18家准时到达

“救援迅速、到达及时”是评价车行“24小时汽车救援”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然而,在本次的暗访调查中,暗访人员却发现,今年受访的48家车行中,只有18家在承诺的时间内抵达现场。其余的车行,有的表示不在公司值班,需要返回公司开车、取工具后再出发;有的则是由于救援人员对路段不熟导致超过承诺时间。试问如果真是车主“求救”,这样拖沓的救援速度,让人情何以堪?

据了解,本次暗访的地点设在湖里区湖边水库湖边花园西区观日西路路段上,虽然不是耳熟能详的路段,但也是岛内的住宅区。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让不少车行的救援人员犯了迷糊。塞尔福东风悦达起亚的胡师傅接到报案后表示30分钟内可以到达现场,结果他花了近1个小时才到,而且这期间还有两次电话沟通;远达雷克萨斯的江师傅由于对岛内的道路不熟悉,途中几次走错路,花了1小时24分钟才到达暗访地点。

此外,暗访人员还发现,即使是两家相邻的车行,救援人员到达的时间也有不小差异。例如中达丰田与大邦通商奥迪,两家店可以说是处于同一“起跑线”,接到报案后中达丰田仅用了25分钟就抵达现场,而大邦通商的施救技师因为路况不熟用了1小时10分钟。

不过,也有不少车行的救援车辆反应神速,让暗访人员点赞。盛元广汽本田的林师傅刚好在附近进行施救,接到电话后便立刻赶过来,仅用了4分钟就到达现场;国贸北京现代的救援人员仅用了15分钟就从滨北展厅抵达现场。

救援装备

专业程度仍有待提高

终于盼来了救援人员,那么他们带来了什么救援装备?能否一次性解决问题呢?

救援车辆可以说是救援人员必备的工具之一。在今年的暗访中,宝马、奔驰、奥迪、一汽大众、长安福特、吉利等品牌的救援车获得了暗访团的一致好评,这些品牌救援车不仅外观干净整洁,而且后备箱均被改装成工具箱,施救工具分门别类整齐地摆放在里面。不过,暗访团也发现,仍有不少车行的救援车存在车辆老旧的问题,如国戎北京现代的救援车伤痕累累、国贸北京现代的救援车连尾灯都没有……

再来看各家车行施救人员带来的救援工具。暗访人员以汽车无法启动为由向4s店发出“求救信号”,电话中,基本上所有工作人员初步判断都是电瓶没电。不过,记者却发现,虽然都找到了问题的源头,但是他们带来的施救工具也有不小差异,大部分施救车都配备了电瓶、搭电线、千斤顶等常用工具,也有不少救援人员还带来了检测电脑,方便进一步确认问题原因。但还有部分车行的救援人员装备十分简陋,如和齐长安马自达的工作人员只带来了一个简易的手持搭电装备;塞尔福东风悦达起亚和宏信东风本田的救援人员都只带来一条搭电线。不禁要问,如果所带设备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是否又要让车主在路边继续等待呢?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车行都规定工作人员要统一着装,特别是夜间要穿反光背心,一是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二是提升专业感。但此次暗访调查中,维修师傅的正规着装率却差强人意,有15家车行的救援人员未穿工作服,而穿着工作服的车行中,也鲜有穿着反光背心外出作业。

记者手记

细节决定服务质量

暗访结束后,在与联动媒体记者、特邀律师、专业技师总结今年暗访情况后记者发现,大家对于本次暗访情况都不太满意。特别是已经连续多年参加暗访的联动媒体记者都十分感叹:“今年的服务质量相比以往差了不止一截。”

首先,救援效率整体下降。记得在xx年的暗访中,受访的40家4s店不仅全员到齐,而且有半数以上的救援车辆在承诺时间内到达;去年的表现略有不佳,暗访的44家4s店中,有1家缺席,17家在承诺的时间内到达;而今年受访的48家4s店中,不仅有3家缺席,而且仅有18家能在承诺的时间内到达。

其次,救援人员的装备及着装标准不一。通过今年的暗访我们发现,去年存在的救援车辆及随车工具较为陈旧的现象,今年依然存在,而且大部分车辆都没有明确的救援标志。同时,记者还发现,虽然暗访人员以车辆无法正常启动作为故障报案,有的车行救援人员带来全套救援装备,甚至还有医疗救援包,十分专业;但也有救援人员只带一条搭电线或一个简单的便携搭电设备应付了事。此外,救援人员的着装依旧是五花八门,而且相比去年按照规定身着工作服的数量更少。

细节决定服务质量。如此忽略救援细节,怎么让车主信任。如今,消费者眼中的4s店已不再拥有专业、正规的光环,而是被扣以欺骗、虚报、坑钱的字眼。试问,当4s店在抱怨老客户流失大、新客户拉不来的时候,有没有反过头来问问,是不是某些方面自己做得不够好?

声音

厦门经济交通广播《我爱我车》主持人 白帆

服务水平逐年递减

连续多年参加24小时汽车救援暗访,感受最明显的变化是施救人员提醒暗访人员注意安全、正确摆放三角牌的声音越来越少;其次,施救车辆和工具状况每一次都基本一样。比如去年车身外观凹陷,今年依旧,试问如果自己的施救车辆都懒得维护,施救水平又何以让人信任?另外,施救人员的着装专业化不断下降,例如本次暗访有近九成的施救人员没有穿专业的救援工作服,“恰好洗了,还没干”是票数最高的答案。而反光背心更成了“稀罕物”,企业的各种工作制度或许会有“工作人员应穿着反光背心”的相关规定,然而现实中却不断在减少,企业管理者们是否有注意到?在相关培训中是否有提及?我相信,一个企业若能关注自己员工的安全,或许也会更关注自己客户的用车养车体验。

厦门晚报《汽车周刊》记者 肖家豪

服务不该是应付检查

每年“3·15”都有一场关于“24小时汽车救援”的暗访,不知什么原因,以往每年都有某些经销商“有备而来”,今年的暗访在农历正月十五刚刚过的时间节点里进行,很多经销商“措手不及”,这才反映了目前厦门24小时道路救援真正的情况,谁家做得好,谁家做得差,一目了然,真实有效的媒体监督才是此次24小时道路救援最大的收获。

今年的调查中,有以“要睡觉”为由拒绝救援的;有以在外忙私事,建议记者自己解决问题的;更有连电话都无人接听的……试想如果不是我,不是暗访,真有车主求援的话,那个车主该怎么办?谁来帮他?而且,今年也出现部分车商应付救援的现象,仅凭简陋的工具就想解决所有问题,其专业程度不禁让人大打问号。

海西汽车网 何蕾

24小时汽车救援不是口号

众所周知现在汽车价格已日趋透明化,越来越细分的车型让消费者对自身需求更明确,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汽车行业一直在研究如何创造更好的效益,而优秀的救援服务则能体现经销商品牌价值所在。今年的24小时汽车救援暗访行动中媒体力量比以往更壮大,抽查经销商也比去年更多,大部分经销商依旧秉持着优良的服务品质,为我们解惑安抚,标准的救援装备让我们倍感欣慰,但也有部分经销商忽视了售后服务,也许是因为汽车销量不理想,也可能是售后管理不到位。

虽然身为媒体人但我同样也是车主,所以我清楚车主们的诉求:当深夜时分寒风瑟瑟,车辆故障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该是多么无助,当下的第一反应是向我们认为最靠谱的人求救,而对车主来说4s店就是依靠,能否及时提供救援是一个让车主是否继续信赖经销商的重要指标。没有一辆车不需要“娘家”,所谓的“4s”,更是缺一不可,而每一个口号都不应该是空话。

第5篇 消防兵高层地下灭火救援训练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督查中发现建筑消防设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譬如某五星级酒店验收开业不久,供水测试发现消火栓系统无法通过水泵接合器加压;某高层小区消防给水设施根本没有水,室外消火栓安装位置不当无法使用;某住宅小区道路宽度不足、弯道过急,举高消防车无法靠近登高面

“2·13”会议以来,全国消防部队围绕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灭火救援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训练,部局、总队也先后开展全面督查检查。有关情况反映,我省该项工作开展总体较好,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各级都很重视,各项训练认真扎实,效果很好。譬如:总队、支队两级举办的专项培训班范围广,基本覆盖了全体战训骨干。针对性强,对高层灭火战术、供水方法、装备应用、地下空间排烟等高难课题进行专题研讨,推广了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各级各地都认真开展了高层供水测试、登高训练,贵阳等由于全省没有a类泡沫车和压缩空气泡沫车,供泡沫的测试全省还是空白,预计下半年贵阳、遵义、六盘水、毕节等支队将购进。仅就室内消火栓、垂直铺设两个供水项目而言,有的单位从来没搞过垂直铺设,有的从来没搞过室内消火栓供水,有的只搞了沿楼梯蜿蜒铺设,有的只搞了沿外墙垂直铺设。事实上,大规模的高层建筑火灾,靠一种方法、单一手段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全方位多途径供水组织立体进攻,才能快速控制火势,减小损失和伤亡。另一方面,当前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非常之低,因此只靠一种方法供水也是不可靠的。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必须坚持“以固为先,内攻近战;固移结合,快速供水;内外结合,攻防并举”的战术措施,既要优先使用内部消防设施,又要充分利用外墙、楼梯铺设供水线路,同时还要合理利用举高消防车从外部辅助进攻。

三、基本规律不掌握,操作程序生疏,测试成功率不高

四、不按规程操作,不注意安全问题

五、不重视对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的熟悉和运用

“以固为主,固移结合”战术原则,必须依靠责任中队对建筑消防设施情况的熟悉为前提保障。中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切实可行的“防消联勤”勤务机制。我们发现,大部分支队“防消结合”落实不好,全省所有支队都没有制定有关“防消结合”的程序性

第6篇 关于构建以消防部队为主体应急救援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以消防部队为主体应急救援机制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类火灾事故和抢险救援任务伴随着也日益增多,特别是今年以来诸如地震、洪涝灾害、雨雪冰冻等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中,消防部队充分发挥了专业性强、业务精湛的优势,起到了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为最大限度地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以消防部队为主体,以灵活、高效、统一的政府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是当前急需着手解决的工作,是积极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保障社会和谐安全的一条良策。笔者结合消防部队的一些实际情况简要地谈谈自身的看法和观点。

一、当前应急救援机制存在的问题。

1、应急救援联动力量的薄弱。一是救援力量少,难于处置重、特大事故。目前,各地专业性质的应急救援联动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中小城市,真正专业性救援力量除消防、**、武*外,只能依靠省会或较大城市以及国家专业的抢险救援队伍进行支援,不能第一时间及时有效地处置和救助。二是专业性不强。大多数救援队伍没有经过系统地、专业性的训练,接触重特大救援事故较少,使之一旦遇到实际情况不能很好地处置。

2、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存在着问题。一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制定不细。主要表现在对救援力量部署、救援方案、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模糊、混乱不清,在救援力量进退路线的安排部署上,有救援路线、无退防路线,交代了各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却忽视了相互间的救援协同;在救援方案上,通常是只选定了救援方式,却没有对救援现场进行估算。二是事故应急救援步骤制定格式化。应急救援中心在制定市级预案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制定救援对策时,往往把各救援力量在现场的救援行动交代得过细,如救援中心的力量什么时候到达现场、现场救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救援时哪些人利用哪个救援工具等像这样的问题布置得太具体,看起来就像是在演戏,从而忽略了事故现场瞬息万变的发展规律和计划指挥与临场指挥的关系,反而失去了实际意义。三是事故现场设定过于简单。事故设定是预案制定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救援力量部署、施救对策等内容起着决定的作用。如果事故设定过于简单,如只确定一个事故点或是不设置事故发展变化中易引起的次生灾害(如危化品的燃烧、压力容器的爆炸、建筑物的倒塌、人员连续伤亡、被困情况变化等),整个预案就显得过于简单,没有起到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的准备作用,对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工作的指导意义也就不强。4、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和各地制定的预案脱节。对于一些较大规模、较大影响的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和辖区单位和地区都会制定同一地点的应急救援预案,但是如果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和各地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做好统一、衔接工作,往往就会造成力量部署如停车位置、事故现场设置、救援和退防路线的设置甚至任务分工不协调。一旦出现应急救援中心调动多种力量作战时,就很可能造成作战任务重叠或者应急救援中心制定的预案失去作用。

二、消防部队在应急救援机制中的优势和重要性。

1、性质和任务优势。消防部队是一支实行军事化管理的纪律部队,人员集中、思想稳定、纪律严明、行动迅速、作*果敢、抢险技能全面。

2、全天候备勤和快速出动优势。消防部队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人员、装备随时保证在岗在位,接*后,1分钟之内就能携带所有装备出动,迅速地赶赴灾害事故现场,实施救援。按照国家颁布的消防队站建设规范,城市消防队要能在接*后5分钟赶到事故地点,故灾害事故地辖区消防队能在最快时间内,就能赶到灾害事故现场实施救援,这是其他单位和部门的队伍都无法达到。

3、具有救援应急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优势。消防部队实行科技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消防官兵长期经受灭火战斗、抢险救援考验和血与火的洗礼,频繁参与灾害事故处置,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的救援方法,掌握了较强救援专业理论知识,养成顽强的作*,练就了官兵不怕流血牺牲的顽强意志。

4、先进的器材装备优势。消防部队专业的车辆器材装备和特勤器材,为应对各种灾害事故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消防指战员在长期与火灾等灾害事故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投入下,开发和引进了大批科技含量高的各种常规装备和特勤装备。如防化车、化学洗消车、多功能救援车、登高车、移动式生物快速检测仪、化学毒气侦检仪、生命探测仪、破拆、登高、照明器材及设备,形成种类多,功能全的救援器材装备体系。

三、加强完善消防部队各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在应急救援机制中的作用。

1、进一步建立完善灭火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的灭火抢险救援指挥部,加强统一指挥调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参战力量的职能定位和责权范围,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关于构建以消防部队为主体应急救援机制的调研报告第2页

。根据国家、省内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县(市、区)特大火灾及其它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总体预案和灾害事故类型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加强区域性和跨地区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建立市级灭火救援专家组,积极参与复杂疑难灭火抢险救援现场的作战决策,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提高组织指挥专业化水平。

2、解决消防部队编制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解决消防部队编制体制薄弱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消防部队的建设力度,大力加强器材装备的投入和购置,重点加强特勤队伍的建设工作,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及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矿山、重大环境污染、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科学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一是要准确细致地制定预案,保证质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严格按照预案的六个基本内容(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辩识、评价;应急各方的职责分配;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现场恢复。)进行制定,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有针对性、预见性设置事故大小。二是要简要明确地制定预案,便于使用。要结合各地和单位实际情况,应急救援中心、县(市)和协同单位在救援力量部署方面多做文章,把各参战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与协同作战交代清楚是最重要的,而单位级预案应在上级预案的基础上,把侧重点放在各自具体的救援行动上,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对实战和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工作更有指导意义。三是要建立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的最大价值在于在实战中发挥最大作用,很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对预案的管理问题。以应急救援中心为例,应急救援中心在对全市(包括县和单位)的预案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做到信息情况有人收集,勤务保障有人协调,基层预案有人指导,预案效果有人评估。

4、加强和改进执勤训练工作。消防部队要按照勤务实战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灭火救援勤务改革,加强执勤备战,提高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要深化灭火救援指挥体系改革,建立全勤灭火救援指挥部和以信息数据库为支撑的数字化指挥平台,强化各级指挥员技战术和指挥能力培养,提高灭火救援指挥水平。要从实战出发,改革创新训练工作,深入开展执勤岗位练兵活动,强化体能、心理、技术、战术、合成训练和实战演练,提高部队在各种复杂危险情况下的灭火救援能力。利用模拟训练设施,开展以中队指挥、专勤抢险指挥、重大抢险救援事故指挥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演练,丰富逐级指挥的形式和方法;着眼战训基础工作,研究、制定、完善了大型市场商场以及高速公路抢险救援、反恐怖、防生化等特殊条件下的作战预案,为应对突发情况下的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积累指挥经验;采用多种训练模式,加快装备技术训练单一型向装备技术训练复合型、操场示教训练向实战模拟训练、单一兵种训练向多兵种合成训练转变的进程,缩短了操场训练与战场实战的距离。

5、大力提高灭火抢险救援综合能力。全面开展地下、高层建筑、油气储罐火灾模拟和道路交通、建筑倒塌事故模拟训练操法,开展高温、有毒、缺氧、浓烟等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演练。要建立适宜发展需要的消防模拟训练中心。加快灭火救援数据库、重大危险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重点部位情况、各类灾害事故处置对策、危险化学品辅助决策等灭火抢险救援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灭火抢险救援作战能力。

6、加快“三台合一”建设的步伐。随着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特服号码越设越多。火情需拨119,*情拨打110,路情拨打122,还有其他为数不少的急救号码,这固然反映了专业分工趋于细化的特征,但也出现了许多弊端。一方面由于号码过多,难以记忆,不便于老百姓报*,也容易出现误报、错报现象;另一方面,各“中心”的许多设备和系统相同或相近,职能交叉,造成了资源、经费和人员上的严重浪费。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社会应急救援情况错综复杂,需要统一协调指挥,却常因分属不同部门,而无法得到及时高效处理。“三台合一”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财力、物力和*力,降低了*务运行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了多方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110、119、122“三台合一”后,将有助于建立一个集中、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形成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分类处置、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从而消除各台之间忙闲不均、信息不畅、层层转*、多头请示等诸多弊端,提高*方在面临突发事件和危急情况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防控处置能力,促进急救指挥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构建和完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真正担当起市民的“保护神”角色。无论是国内频发的重大事故,还是震惊世人的东南亚海啸灾难,都*示我们构建完善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和救援机制已迫在眉睫。然而,由于许多地方对突发紧急事件和重大事故缺乏明确的统一指挥机构,加之应急救援力量分散于多个部门,一旦出事往往临时组织,难以协同作战。因此,改变有悖于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最优化趋势的做法,建构完善的社会应急救援机制,加强资源的有效整合,更好地发挥其在危机处理中的公共协调权,是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危机管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7、整合资源,完善保障体系。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是城市应急救援联动机制顺利有效运行,及时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迅速恢复社会稳定的坚强后盾。各级政府应充分提高各部门和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从而对资源的配置、储备、布局、优化、调用等方面形成具体规划、措施和办法,充分做好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设施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和特殊资源等保障工作,这是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的动力源。

救援报告总结(6篇范文)

高层地下灭火救援训练调研报告“2·13”会议以来,全国消防部队围绕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灭火救援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训练,部局、总队也先后开展全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救援相关文章

  • 救援报告总结(6篇范文)
  • 救援报告总结(6篇范文)32人关注

    高层地下灭火救援训练调研报告“2·13”会议以来,全国消防部队围绕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灭火救援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训练,部局、总队也先 ...[更多]

  • 应急救援报告(2篇范文)
  • 应急救援报告(2篇范文)27人关注

    构建以消防部队为主体应急救援机制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类火灾事故和抢险救援任务伴随着也日益增多,特别是今年以来诸如地震、洪涝灾害、雨雪冰 ...[更多]

综合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