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赴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
赴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
据中澳两国农业部的技术交流合作协议,由农业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旱作节水农业考察团一行5人于7月28日至8月10日在澳大利亚进行了旱作节水及保护性耕作农业专题考察。考察期间,在澳农林渔业部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和陪同下,先后深入到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可持续农业灌溉研究院、农业大学、农机生产企业、农场等部门参观访问,与有关管理、科研人员和农场主、企业负责人等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和交流,并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使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考察到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
澳大利亚全国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余为旱作农业区。为了充分利用土壤水份和提高土壤对降水的利用,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的农业科技工作人员探索出了农机固定道作业、免耕等技术体系。
(一)旱地农业固定道机械作业模式(controlled traffic)
在澳大利亚由于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是全程机械化作业,为了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各农场普遍采用动力在100马力以上的大型农业机械。同时,由于大型机械反复在耕地上作业,损失了部分机械动力,会造成土壤压实、不利于降水入渗等,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经过多年研究,昆士兰大学总结了一套固定道机械作业模式。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农田中根据机械作业幅宽,所种植作物的行距等,建立一套定宽度的机组作业固定道,每次在田间作业的机组动力驱动轮和机具承载轮都在固定道上行走。
该大学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按照传统的拖拉机作业模式,一台大型农业机械在农田中作业的时候,首先会造成作功能量损失(energy effects),表现在:一是由于拖拉机在疏松的土壤上作业,机车及作业机具的轮胎会压实耕地面积20%,这样使机车的牵引作功(tractive efficiency)损失15%~20%。二是由于轮胎对土壤的压实影响,导致作业机械在进行作业时,必须对这部分被压实的土壤进行再疏松,这就会造成25%~40%的耕作作功(traffic efficiency)损失,这两项合计会造成拖拉机在完成所需作业的同时,必须额外付出40%~60%的功率消耗。就是说,拖拉机的全部动力能量只有一半左右是生产所需的有用功。第二方面是影响土壤团粒结构(aggregete site):由于土壤被机械反复碾压,土壤的团粒结构会增大。据该机构研究,采用固定道作业模式,固定道以外的土壤水份在15%~35%时,小于12mm的团粒结构数量均大于45%,非常适宜做种床。而采用传统作业模式的土壤,团粒结构小于12mm的明显减少,只有土壤水份在20%~25%以上时才适宜播种。第三方面是影响降水入渗(infiltration effects):采用固定道作业由于减少了大面积对土壤的碾压,因此可以明显地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一般压实土壤的地表径流是未压实土壤径流的3倍以上。第四方面是对产量的影响(crop yield)。综合以上因素,采用固定道作业模式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0%~20%。
固定道自从1992年开始研究以来,到目前在澳大利亚推广应用的种植面积大约有50万公顷,固定道宽度普遍为3m。实践证明,采用固定道作业可以提高机械作业效率,从而减少大型农业机械使用中的功率损失(相当于减少油料消耗),增加田间土壤的蓄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同时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可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昆士兰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寿阳县进行了这方面的技术合作,并在山西省寿阳县建立了示范区,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土壤盐碱化的治理与水资源管理
总体上说,澳大利亚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大部分农业区常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历史上由于在重点农业种植区,采用各种灌溉措施,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尽合理,导致在一些灌溉农业区出现了地下水位上升,土壤严重盐碱化的趋势。为了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减少盐碱化对种植区生产的影响,目前在这些重点农业区采取了控制灌溉用水量,引灌水与地下水混合施灌及配套的排水措施。主要有:
1.严格管理控制灌溉用水。目前澳大利亚东南部水资源的管理采取了政府指导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我们访问了其中维多利亚州的goulburn---murray water机构。该机构围绕政府对当地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关政策要求,在当地主要用水大户农场主参与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协调监督下,通过向管辖区内的用户(主要是农场主)收取一定费用来进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该机构经过多年建设,在灌溉区建成了一套完整的输水和蓄水系统,实现水的统一调配供应和管理。每年该机构根据水资源总量为各用户测算一个合理的灌溉用水量,为每一个用户(农场)设立一个用水计量仪,限量供水。由于水资源属于国家,灌溉农场打井取水也受到严格限制,需要经过水资源管理机构初审并进行钻探和样品检验之后,方可决定能否打井取水,这一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的开采。该机构在控制用水总量的前提下,鼓励不同水用户之间相互转让用水额度,根据各自的生产需求调剂用水余缺。
2.注重灌溉水的有效利用和技术发展。在澳大利亚部分实行漫灌方式的农场中,一般每一片灌溉地的低洼位置都建立一个蓄水坑,让灌溉水自然渗排,这样既减少了灌溉水的下渗量,又可以将灌溉渗排的水集中起来重复利用;在部分有条件的农场,大量采用大型移动式喷灌机械进行喷灌作业,主要是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械,作业效率高、效果好,也节约了大量的灌溉用水;另外一种灌溉方式是将灌溉水和地下盐碱水适度混合灌溉,即节约了引流灌溉水,又可以通过抽出地下水来降低地下水位;第四种灌溉方式是将城市污水经过部分专用耕地进行生物过滤处理,用于大田农业灌溉,该项技术目前正在我国天津市武清县进行合作试验。
3.激光平地,节约灌溉用水。采用漫灌方式时,如果土地平整度不够,灌溉水流动不畅,水会大量渗漏到地下,也影响灌溉效果。在澳大利亚农场,大量运用激光平地技术平整土地,这种平整田块中一般的漫灌作业,就可以使作物出苗长势整齐一致。我们在新南威尔士州一个农场看到有10多公顷到20多公顷没有任何田埂的水稻田块,单位面积产量比没有经过激光平整的小田块高出5%左右。我们感到澳大利亚农场的农业生产已经从激光平整土地技术的应用中间接地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从大田农作物的生产来说,这种经过激光技术平整过的土地,既利于自流灌溉和机械化作业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也显著地降低了单位耕地面积农作物收种作业的成本投入。
(三) 免耕、少耕及保护性作业的研究及应用
为了减少对耕地表土层的反复碾压而带来的物理性状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失墒,在澳大利亚农业生产中,大量采用免耕、少耕及秸秆覆盖、倒茬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澳大利亚大部分旱作农业区的田间耕作基本上用翼形铲取代了铧式犁,进行不翻动土壤的浅松作业,疏松地表层10~15cm的土壤(播种时同步进行施肥作业),这样既能切断上茬作物和杂草的根系消灭杂草,又疏松了土壤,利于下茬作物根系的发育,另外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秸杆还田覆盖的作用,已经受到澳大利亚农业生产者的广泛重视。有关部门的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主要是利于促进土壤含水能力的提高,尽量吸纳降水,防止径流和蒸发损失,从而使有限的天然降水能够用于作物生长。对作物的生长和土壤有机质的改善作业一般在5~10年后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秸秆还田覆盖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各种农作物的倒茬轮作,是澳大利亚农业生产中实现免、少耕技术有效应用的辅助性措施。澳大利亚许多农场通过在牧草、水稻或小麦、三叶草等作物之间进行倒茬轮作,既实现耕地养分的供求平衡,又可减少同种作物连作而带来病虫大量繁殖的机会。在经过3~5年时间的连年免、少耕轮作后,进行一次耕翻作业,可进一步降低杂草和病虫的危害。
二、 收获及体会
澳大利亚是一个国土资源丰富,有其独特地理环境条件的国家。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自然条件不是很好,缺乏淡水资源,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全国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余全部为旱作农业区,灌溉农业区也面临和存在着土地盐碱化问题。但是通过考察粗略体会到,澳大利亚农业研究、农牧产品生产技术,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们以为主要基于几方面原因:
(一) 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注重适用性
澳大利亚农业科研、管理等部门都十分注重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实用农业科技,做到了科研与应用紧密结合,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澳大利亚的科研技术人员结合本国农牧业环境条件,针对农牧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研究开发对土地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意义的适用技术,包括基础理论和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
1.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运用,建立可持续灌溉农业。由于澳大利亚水资源的缺乏,加之历史上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部门等机构经过多年研究和试验,总结出了引流灌溉与排水结合、灌溉水循环利用等综合措施,提高灌溉水的使用效率,控制和减少土壤盐碱化,同时总结了水资源在不同农作物之间生产效率的差别。其中每千吨水在园艺场的产出值为500~2000澳元;在奶牛场的产出值是200~300澳元;在农作物种植上的产出值是50~100澳元;在牧草种植上的产出值是20~40澳元。因此在水资源管理部门,在政策上鼓励农场之间可以相互转卖用水定额,尽可能促进水资源生产效率的提高。另外,澳大利亚科研机构研究开发了水文数据设计计算机模型,用于水资源合理开发、土地盐碱化的监测等。
2.研究开发适应干旱条件的农业生产技术。澳大利亚旱作农业生产中普遍推广采用免、少耕作业、秸秆还田覆盖、多种作物倒茬轮作等,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耕种制度,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天然降雨,又能保持和改善旱作耕地土壤的物理性状。近几年,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进行的旱作农业固定道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降低了能耗,减少径流,培肥了地力,也促进了粮食产量增加。
3.精密农业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根据目前澳大利亚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条件,新南维尔士州初级工业产品研究中心(dpi)运用摄像系统、电子传感器、计算机等技术和设备,研制开发了用于精密农业生产的无人操作农业机械控制系统。现主要用于拖拉机田间喷洒农药的植保作业、开沟作业以及棉花的机械化收获作业。计算机控制拖拉机或联合收割机的田间作业,提高了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投入,为大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奠定基础,同时他们也正积极开展gps(地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实验研究。
第2篇 人间二月春光好--巴农业考察报告
人间二月春光好--巴农业考察报告
阿坝州甘孜县藏族农民收获青稞。
绵竹:反哺农业,正当其时
从成都一路向北,不到100公里的路程在平整的高速公路上显得并不漫长。绵竹市位于成都平原北部山地边缘,以名酒剑南春闻名于世,境内西北崇山峻岭,东南平畴沃野,物产丰饶,历史上农业就十分发达。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以后,绵竹的农民兄弟们到底有没有增收?增收了多少?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访了绵竹市的多个乡镇。
我们的第一站是距离市中心不远的清道镇光明村。从大路拐上村道,远远地就可以看见许多塑料大棚,有的大棚还用黑色毡布盖起来。据副镇长徐远明介绍,塑料大棚里是红豆杉育苗基地。红豆杉可以提取治疗癌症的紫杉醇,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十分昂贵,因此红豆杉种苗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一株种苗可以卖到2到3元,一棚种苗价值就是上万元。
德阳市中江县农民交售粮食。
乐山市茶农种植的优质绿茶喜获丰收。
阿坝州藏族农民农闲时间开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
那些覆盖着黑毡布的大棚里种植的则是蘑菇。绵竹气候湿润,冬季温度正好适合食用菌生长,加之生长季节正逢农闲,所以当地有关部门很重视食用菌的生产,将其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典型来加以扶持。在蘑菇大棚前面的一排平房里,一群女工正在对刚采摘下来的鲜蘑进行整理分级。据说仅此一家蘑菇种植厂就雇佣了近40名当地农村女工,农村妇女在农闲季节不用外出也能打工挣点零花钱。徐副镇长笑着说,有的女工拿到工钱就到市上赶集去,“吃的穿的不比城里人差呢。”
说到蘑菇,齐天镇村民张方富可算是当地的种植大户。
这位敦厚朴实的汉子种植的蘑菇品种与我们在大棚里看到的不一样,他的种植场在稻田里。冬天田里放干了水,盖上稻草防寒,只要气候适宜,播下菌种就能生长出北方人常吃的那种口蘑。张方富的种植面积有70亩,大部分是租用其他村民的地,每亩地租金400元。由于冬天是农闲季节,如果自己不种蘑菇,村民们也乐意将土地租给他。他站在田间前后瞻望,“这边,这边,还有那边,都是我的蘑菇。”仅种蘑菇一项,张方富一年收入就能达到10万元。“种一亩地毛收入有8000元,但纯利只有1000块钱,大部分都用在人工开支上了。70多亩地,我一个人怎么看得过来?都得请人。每种一亩蘑菇,政府给补贴50元,还帮助协调贷款。政府为什么要扶持呢?我理解就是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请人干的主要是力气活,不需要什么技术,对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农民来说,只要下地干活就能挣现钱。”
蘑菇收获最旺时,张方富每天都能收获上万斤蘑菇。“自己去市场卖?我拉一车就可以把整个市场砸平了!附近有个金鹏公司,我跟他们有合同,我种的蘑菇他们全收,不愁卖不出去。对于我这样的种植大户,公司在收购费、运输费上还有补贴。要说发愁的事情,一是愁天气,气温高了蘑菇就长不好;二是愁价格,今年肥料、人工都涨价了,平均每亩开支比去年多了400元,一算下来今年效益可能还比不上去年。”
张方富所说的金鹏公司,是绵竹市引进北京西单集团投资的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在公司略显简陋的办公室,企业负责人向我们介绍
在绵竹,政府对于农田基本建设十分重视,村道和u形渠等都是由市财政出资修建的。
说,公司的蘑菇罐头已经打入加拿大市场,现正在争取进入美国市场。一旦获得国际市场的承认,农产品的附加值就大大提高了,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目前仅绵竹市一地的蘑菇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公司的生产能力,因此附近县市的蘑菇生产也被带动起来了。政府从道路、土地、电力、税收等多方面对企业进行扶持,企业也在收购、技术、价格、垫支款等方面对农民作出明确承诺,保证农民种蘑菇无后顾之忧。据市里提供的材料显示,2004年绵竹市像金鹏公司这样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已有21家,实现销售收入2.06亿元,建立基地8.03万亩,联系农户4.5万余户,企业务工农民2407人,助农增收974.69万元,户均增收217元。
农业产业化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反映了绵竹市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上的努力。绵竹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彭哲斌主任对记者介绍说,由于近年来绵竹经济发展不错,现在已经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2004年市财政拿出6000万元补贴农业,比2003年增加了1000多万。
在绵竹,政府对于农田基本建设十分重视,村道和u形渠等都是由市财政出资修建的。
春节前夕,村民们喜迁新居。
第3篇 江苏溧阳市赴日本大分县农业考察报告
江苏溧阳市赴日本大分县农业考察报告
2005年11月15日至23日,应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大分县一村一品国际交流推进协会理事长平松守彦先生的邀请,市政府副市长狄立新率领由市有关部门、镇、村负责人和部分农业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共17人组成的农业考察团赴日本大分县考察一村一品运动,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考察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简况
我团在大分县考察期间,紧张有序地参加了一系列访问、考察、交流活动。首先,拜会了平松守彦先生。平松守彦先生热情友好地接待了全团人员,并介绍了大分县推行一村一品运动的有关情况。其次,听取一村一品运动辅导报告。大分县一村一品国际交流推进协会专务理事安东忠先生对大分县推行一村一品运动情况作了详细介绍,使我们对一村一品运动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其三,参加了2005年大分县一村一品交流大会。狄立新副市长作了《溧阳与一村一品》的精彩演讲,博得了与会国外人士的阵阵掌声。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董事长洑爱玉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并荣获大分县一村一品国际交流推进协会的表彰奖励,平松守彦先生亲自为其颁奖。会议期间,我市发放了市政府编制的《一村一品在溧阳·天目湖》等宣传画册,并展示了天目湖白茶、德盛米果、万得福绿色食品等名特优农产品,受到了与会人员的青睐,有效提高了溧阳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其四,重点考察了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的典范。我团先后考察了丰后高田市、高桥制茶公司、川崎卡博斯农园、丰之国一村一品市场、大山町农协及所属木之花直销店、汤布院町温泉、安心院町农家乐等。通过考察交流,不仅增加了对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加深了对日本大分县朋友的了解,增进了我市与大分县各界人士的友谊。
二、主要收获
我团通过对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的考察交流,达到了预期目标,收获较多。
(一)加深了对一村一品运动作用的认识。从对大分县的考察情况看,推行一村一品运动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为了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后带来的日本大分县农村人口过稀、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和农民生活相对贫困等问题,总结本地先进典型经验,结合当地实际,从1979年10月起,倡导推行了一村一品运动,收到了显著成效。至1998年,大分县特色产品的品种有312只,销售总额达1363亿日元,其中有18种特产销售额超过10亿日元。温室柑桔、干香菇、麦烧酒销售额分别占日本全国市场的9.1%、31%和30.7%。随着一村一品运动持续推进,有效吸引了进城务工的年轻人返乡,较好地稳定了农村青壮劳动力队伍,同时也改善了农民生活,1979年大分县农民人均收入129.9万日元(约10万元人民币),止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到263.7万日元。
第4篇 赴哈尔滨、长春都市农业考察报告
赴哈尔滨、长春都市农业考察报告
9月9日—17日,市委**陈先运、副市长刘茂津率领农口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乡镇*委**赴哈尔滨、长春两市考察了都市农业发展情况,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考察团先后考察了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黑龙江双城京哈路农业科技示范带、黑龙江嘉峰菌业集团、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雕塑公园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听取了哈尔滨市农业委员会、长春市农办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情况介绍;与哈尔滨市委办公厅、长春市委办公厅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陈**就如何借鉴两市经验,加快发展我市都市农业讲了重要意见。考察团全体同志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不少东西。
二、主要特点
哈尔滨、长春两市在发展都市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1、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大、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
黑龙江省嘉峰菌业集团是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是形成了集制种、栽培、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二是生产的食用菌品种繁多,有灵芝、真姬菇、灰树花、猴头、牛肝菌、黑木耳、杏孢菇、鸡腿菇等60多个品种;三是研制、生产了装袋机、拌料机、接种器、液体菌种培养器等53种机械;四是开发了灵芝孢子粉、猴头菌丝、冬虫夏草菌丝颗粒等16种食用菌系列深加工食品。该集团共带动30万户菇农从事食用菌生产,年增加农民收入3亿元。
长春皓月公司是一家大型民营股份制肉类加工企业。计划占地7.5平方公里,实际占地3平方公里。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肉牛屠宰生产线,每年可屠宰肉牛30万头,可完成宰杀—剥皮—分割—包装—储藏的全过程;具有牛肉深加工的现代化设备,可生产火腿肠、键子肉、五香牛肉、开心牛肉等近40个精包装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生产了血红素、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10多种高科技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公司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人民币,创利税3亿元人民币,带动5万农户30万农村劳动力养牛,带动农民年增收3亿元人民币。
2、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科技含量高、示范能力强。
哈尔滨市共建有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5处、82个小区。在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和双城京哈路农业科技示范带,我们现场参观了“玉米行间覆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大豆密植生产技术”、“玉米良种对比试验区”、牧草种植实验区等,哈尔滨市农委王处长一一作了现场介绍。主要特点是:一是良种化程度高。“铁单16”、“吉单260”等玉米良种经过试验、示范,然后大面积推广种植,产量可达700公斤左右。二是机械化程度高。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一万亩耕地只用10个农业工人。三是普遍采用旱作农业(即雨养农业)技术,生产成本低。四是示范能力强。如大豆生产,当地农民每亩留苗1万株以下,亩产量150公斤左右;而示范区每亩留苗1.5—2.6万株,亩产可达220公斤以上,增产40%以上。活生生的现实教育了农民,使农民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3、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已成为都市农业的一大亮点。
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园。园内或小桥流水、绿草如茵,或苍松蔽日、曲径通幽。置身其中,满目蓝天、白云、红花、绿树、碧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沐浴着微微的秋风,如同到了世外桃园一般。整个公园是长春市的一片“绿肺”,成为市民假日休闲、观光 、接触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三、主要收获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都市农业的内涵和载体。哈尔滨、长春两市的经验表明:发展都市农业,就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就要以园区建设为载体,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销售园区、生态农业园区、市民公园、市民农园、观光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园区等等。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都市农业的特征。都市农业是高度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设施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都市农业,就要把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就要引进引办一批大规模、高科技、外向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大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把农产品由原料变成适销对路的商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发展都市农业的途径。发展都市农业,路子怎么走,资金从哪里来?哈尔滨、长春两市的做法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用地、税收、资金扶持、协调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入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项目上来。黑龙江嘉峰菌业、长春皓月肉业都是民营股份制企业,黑龙江省还涌现出了一批农民育种家、民营农业科技研所,都显示了蓬勃发展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四是坚定了发展都市农业的信心。通过考察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都市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顺应了我市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我市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三资兴农”方兴未艾。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接受济南科技、经济、社会力量的强大辐射,按照正确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对我市各种现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整合开发,就一定能够逐步建立完善都市农业的三大功能,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有计划地组织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分期分批地赴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增强都市农业的感性认识。
(二)扎扎实实地抓好我市今年确定的30个都市农业重点项目的落实,建成一批点片结合、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观光农业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
(三)进一步加大农业龙头的引进引办工作力度,特别要重点引进引办大葱加工、肉类制品、鲜蛋深加工企业。
(四)抓好山东春雨、山东恒康、晶荣食品等骨干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扶持其做大做强。
(五)各乡镇要对本地资源进行认真、全面、详细地分析和科学评估、论证,借鉴工业园区的做法,规划一批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引导、整合、定位、立项、扶持等措施,继而分期分批地进行专业化园区建设,有条不紊地走到都市农业的发展道路上来。
(六)规划、实施种苗工程,提升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
(1)建设仔猪良种繁育中心,引进、繁育适合我市养殖的国内外良种,向农民提供优良种苗。
(2)推广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加快良种奶牛繁育步伐。
(3)建设组培中心,繁育国内外良种花卉、苗木、大葱、蔬菜、食用菌种苗,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
(七)探索发展“会展经济”、“展示经济”,拉动我市经济发展。建议适当时机举办“中国(章丘)大葱节”等。
(八)探索财政资金的投入机制。一是选择农民迫切需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进行集中投入。如奶牛胚胎移植、良种仔猪繁育项目等;二是对政府规划建设的项目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吸引有实力的企业与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建设,政府以奖代补。
乡镇动态
相公庄镇都市农业重点工程全面展开
相公庄镇以项目开发、工程实施为载体,因地制宜,加大措施,全力打好都市农业攻坚战。一是优质小麦推广工程。抓住“三秋”生产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镇农业高科技园的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重点推广了“白硬冬2号”、“济南17号”、“济南20号”、“鲁资201号”等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新增种植面积1万亩。二是旅游综合开发工程。重点依托雪山寺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加快山区道路拓建、水库修复增容、荒山荒地绿化、农业综合开发、名胜古迹恢复、娱乐景观建设等,项目建成后可开发荒山面积1000余亩。同时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大力实施沿长白山万亩无公害小杂果工程,逐步形成集观光采摘、休闲度假、旅游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景区,带动北部山区林果观光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总投资200万元,总长8公里的景区道路—相郝北路已竣工通车,进山路正在施工。库容2万立方米的河涡水库已建成蓄水。三是皋西奶牛养殖园项目。该项目占地20亩,总投资400万元,建成后奶牛存栏量可达200头,已列入市重点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230万元,建成牛舍40间,从莱州引进优质奶牛110头。
文祖镇都市农业重点工程全面展开
文祖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重点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波尔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工程。为充分发挥山区饲草资源的优势,切实加快养殖品种结构调整,该镇在分水岭村规划设计了波尔山羊良种繁育基地,该基地计划投资60万元,总面积30亩,计划引进100组波尔山羊,对本地山羊进行品种改良,实现牛羊下山,树木上山,促进林业、牧业的协调发展。目前已引进40组波尔山羊。二是按照“科学布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规划实施了400亩高标准荒山绿化工程,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规划设计,正在组织实施。
第5篇 鹤壁市赴南阳学习特色农业考察报告
鹤壁市赴南阳学习特色农业考察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我市组织有关人员对南阳市的特色农业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地点情况简介 鹤壁市赴南阳市学习特色农业考察组由市政府副秘长李玉家和市农业局局长韦泽淇带队,由市政府综合科、市农业局、市农业结构调整办公室的有关同志,及各县区农业局局长共_____人组成。考察历时*天(2月_____—_____日),先后对南阳市的*县、*区、*个乡(镇)的_____个生产基地、专业市场、组培中心、高科技园区的_____个项目进行了重点考察。考察内容涉及高科技农业、市场和基地建设、农业一体化经营、生态养殖、种苗组培技术、网箱养鱼等。考察采取实地考察和同领导、专家、农民座谈相结合的形式。考察路线为:南阳市——唐河县——新野县——卧龙区——淅川县。
南阳市概况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三面环山,山、岗、平地各占三分之一,海拔_____.*—_____*.*米,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年均降水量_____—_____*毫米。全市辖_____县、*市、*区,_____个乡镇,_____*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_____.*%,其中农业人口_____万人。国土总面积*._____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_____.*%,耕地面积_____*万亩,占全省的_____.*%,农民人均*._____亩。有效灌溉面积_____万亩,其中旱涝保收田_____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_____.*%和_____.*%是全国农业科技和林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份额为_____%。南阳素有粮仓之称,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_____*万亩,粮经比为_____:_____,粮食总产占全省的_____%、全国的*%,棉花总产占全省的_____%、全国的*%,油料总产占全省的_____%、全国的 *.*%。200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_____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小辣椒、食用菌、南阳黄牛、中药材、瓜菜、棉油烟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_____%,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来自六大支柱产业的比重达_____%、_____%。
唐河县桐寨铺优质瓜菜基地
桐寨铺镇*万人,_____万亩耕地,其中温棚瓜菜*万亩。该基地规模*.*万亩,早春反季节西瓜*.*万亩,美国西芹等蔬菜*万亩,西芹亩产*万公斤,年收益_____*元。西瓜一年三茬,品种为早冠龙、美抗*号,年亩效益*万元以上。大棚金太阳凯特杏盛果期亩产可达_____*公斤,4月中旬上市,年亩效益*万元以上。该基地突出特点是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
唐河县城郊乡优质梨示范基地
基地位于唐河县西大岗,优质梨面积_____*亩,其中挂果面积_____*亩,平均亩产_____*—_____*公斤,亩效益_____*元以上。主要品种是唐酥金花梨,该品种色黄形美,肉细味甜,耐贮适运,被中国农科院专家誉为全国优质梨珍品之一。基地内全部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梨园实现了滴灌。基地在经营上采取由农户分散经营逐步向科技大户集中的策略,在服务体系上采取由优质梨开发公司牵头,吸收果农成立股份合作社,统一供应物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产品,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
唐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唐河县位于南阳盆地东缘,辖_____个乡,_____个村,农业人口_____万人,国土面积_____*平方公里,耕地面积_____.*万亩。_____*年被中国农科院定为科技综合示范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由办公大楼、高科技综合展示厅、种苗组培中心、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农民咨询接待站等组成。“九五”期间该中心承担国务院、国家计委、农业部、水利部、财政部、农科院、林科院等单位重点科研项目_____项,共投入资金_____*.*万元。科技带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九五”期间全县gdp平均年增幅为_____.*%,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幅为_____.*%,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增幅为_____.*%,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年增幅为 _____.*%。
新野县沙堰铺镇肉牛生态养殖园
示范园占地_____亩,其中饲料田_____亩,牛舍_____亩。畜位_____个,镇镇政府投资_____万元建设基础设施,农户投资建设生产设施。同时该养殖园由*户农民承包,每户养牛_____—_____头。经营模式为承包户自主经营,年总效益_____万元。生产模式为:大田种牧草——牧草饲牛——牛粪生沼气——沼液肥田。
新野县瓜菜产地批发市场
该市场始建于_____*年,目前规模已达_____亩,年交易额*亿元,交易瓜菜_____亿公斤。批发市场由生产服务区、加工包装区、产品交易区和产品冷藏库组成。市场由新野蔬菜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经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公司现有职工_____人,年纯收入_____万元以上。为促进市场流通,新野县政府在全县开通了绿色农产品销售通道。
新野县城郊乡反季节蔬菜示范基地
基地涉及*个行政村,总规模*万亩,平均年亩效益_____*元,主要品种是反季节瓜菜,其中无公害瓜菜_____亩。生产组织形式为:统一育苗,统一品种,统一服务,统一由牵头公司订单或网上销售。经营模式为,反租倒包,公司化运作,农户自主经营。在该基地的带动下,全乡蔬菜面积速迅扩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01年全乡农民纯收入达_____*元,其中瓜菜收入占_____%。该基地的*个村_____*人,年存款余额达_____*万元,人均存款_____*元。
新野县王华镇西瓜基地
基地总面积*.*万亩,其中西瓜面积*万亩。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建设上,采取镇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农民自主兴建的办法。技术措施上采用早春多膜覆盖,西瓜主导品种是日本甘元、金碧无籽、皇冠系列等。经营模式为反租倒包。早春反季节西瓜年亩效益达_____*元,日光温室年亩效益*.*万元。
南阳市卧龙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
园区位于南阳市宛城区,占地_____*亩。园区由一个中心(即工厂化果蔬花卉快繁工程中心)和六大功能区(即名特优花卉栽培示范区、特种果树种植区、水产养殖示范区、大田现代化农业展示区、农产品加工区、综合农业科技服务区)组成,采用“投资业主制、运营公司制、科技承包制、挂靠联姻制”的运行机制。建设目标为:把园区建设成南阳市苗木繁育中心、科普示范基地、技术推广基地和高新农业技术嫁接改造传统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高科技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财源建设基地、南阳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基地。目前园区总投资已达_____*万元,已达到年生产_____万株苗木的能力。2001年生产杜鹃花等高品位花卉_____万盆,预计可实现产值_____万元,实现利润_____万元。
淅川县香花镇“香花辣椒城”
香花镇辣椒批发市场,占地_____亩,总面积__________平方米,经营商主_____多家,客商日流量达*.*万人,高峰期达*.*万人,是全国最大封闭式辣椒专业化市场,被国家工商局命名为“中国第一辣椒城”,市农业部的“定点市场”。“香花小辣椒”产品四次荣获国家名优产品称号,是深圳、广州、天津口岸的出口免检产品。产品销往_____个国家和地区,_____多个省,_____多个县。2001年,香花辣椒城年交易量达*亿公斤,成交额达*亿元。在小辣椒批发市场的带动下,全县小辣椒发展到_____万亩,占耕地面积的_____%,年产干椒_____*万公斤,实现综合产值*.*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年创财政收入_____*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_____%来自辣椒产业。
淅川县辣椒产业化项目基地
辣椒产业化基地包括辣椒工厂化育苗中心、辣椒技术培训学校、东方辣妹子集团公司和辣椒技术研究所。工厂化育苗中心联栋温室面积_____*平方米,年可供优质椒苗*亿株。研究所目前已选育出香花*、*、*、*号名优品种,建立了占地_____亩的集良种繁育、科研攻关为一体的小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科研基地。全县已有辣椒加工企业_____家,生产系列产品_____多个,小辣椒年加工能力达到_____*吨,产品远销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年加工产值达_____*万元,税利_____万元。香花牌小辣椒的良种开发、田间种植、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初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二、南阳市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经验
近年来,南阳市从农业进入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入世的挑战,因势利导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以小辣椒、瓜菜、食用菌、南阳黄牛、中药材、棉油烟六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农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南阳市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创造出来很多好的经验。
发挥优势,科学定位,因地制宜,各打各的优势仗。
南阳市地域广阔,地形地貌、气候和生物资源多样。近年来,南阳市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找准了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着力培育了区域性主导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为切入点,突出地方特色,在特色上作文章,创建了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南阳市委、市政府针对本地实际,科学定位在平原地区以发展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和南阳黄牛为主,岗丘区以发展烟叶、小辣椒、脱毒红薯和肉羊为主,山区以发展特色林果、中药材和食用菌为主,各打各的优势仗,努力膨胀规模,提升档次,提高效益,逐步形成能够带动产业升级的区域性主导产业。
依靠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
南阳市唐河县,坚持政科农贸一体化和“三有利”(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增收、有利于财政增收)、“五结合”(利用外聘专家与发挥本地科技人员作用相结合、引进现代科技与培育农业主导产业相结合、行政推动与示范引导相结合、推广农业科技与提高农工素质相结合、引进高新技术与实用技术推广相结合)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创新机制、大规模引进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行政组织、行政服务和科技支撑的综合优势,狠抓关键环节和重点技术的落实,拓展合作领域,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突出配套技术的组装集成,加快实现科技长入经济的模式由“政府+科技+农户”向“企业+科技+农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质量效益型转变,探索出了中西部地区农业快速发展的新路子,是在全国成功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改造嫁接传统农业的创新典范。
依托专业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
南阳市新野县的瓜菜批发市场,淅川县的辣椒批发市场,对促进农产流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农产品通过市场这个桥梁,实现了价值能力,解决了农民销售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又进一步带动了生产,加快了区域支柱产业的形成和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以市场促流通,以流通带生产,以规模化的生产培育主导型产业,以主导型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以大规模带动大发展,实现高效益
考察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南阳市特色农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连片集中规模大。淅川县小辣椒面积达到_____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一半,新野的瓜菜面积达到_____万亩,乡镇专业化生产基地规模均在万亩以上,大规模种植赢得了市场,体现了规模效益,促进了南阳市特色农业的跨跃发展。在促进产业做大做强方面,他们的主要做法是:政策引导,效益带动,资金扶持,技术帮教,定单种值,合同销售,农民真正实现了种有计划收有保障,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内在积极性的激发,是应对市场挑战和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前提和不遏动力。
实施名牌战略,推进特色产业上档升级
南阳市把抓工业的理念来运筹农业,把名牌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资本来动作,靠名牌提升区域特色经济档次,靠名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效益。在结构调整中,坚持以提高农产品品质为重点,着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注重量的增长向质量、效益并重的转变,努力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步伐,全面提高优质专用作物品种、水果、名优特渔类、良种畜禽等优质农产品在发展总量中的比重。全市以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稻、脱毒红薯为重点的优质专用粮食品种已占粮食总面积的_____%以上。在提高品质的同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靠名牌开拓市场,促进流通,带动产业持续发展。2001年南阳市的朝天椒、油桃、天麻、香菇、山茱萸等_____种农产品被命名为全国名牌产品,数量位居全省各市首位。一批名优特新农产品商品基地初具规模,西峡县被命名为全国香菇之乡、猕猴桃之乡,镇平县被命名为全国地毯之乡、玉雕之乡,南召县被命名为全国辛夷之乡、柞蚕之乡。质量意识的增强,知名品牌的树立为农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销路、加快结构调整、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建议
南阳市发展特色农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结合我市实际,考察组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大力推进创建全省、全国农业结构调整综合示范区的建设步伐
市委、市政府这一决策,不仅结合我市实际,而且也是积极应对wto的重大举措,因此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四个重点产业”的建设,以畜牧业为龙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
重点加强善堂花生、大枣批发市场和新镇韭菜批发市场建设,要进一步完善设施,扩大规模,强化管理,拓展功能,增强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在全市开通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解除农产品区域流通壁垒,促进农产品流通。
3、继续加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是扩大规模,优化品种结构,完善经营机制,搞好技术培训和服务,进一步提高园区档次和效益。
4、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
要重点搞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增强科技投入,稳定科技队伍,培育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所的技术合作,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水平。加强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市级绿洲农网改扩建进度,尽快实现市、县、乡、村、户五级连网。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制度,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生产与销售信息服务。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进一步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
要积极应对入世的挑战,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研究制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今年大宗农作物和畜产品要初步建立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尽快以国际标准接轨,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第6篇 广西农业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农业考察报告
广西农业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农业考察报告
经厅领导批准,广西农业考察团一行16人,于2005年2月24日至3月13日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市场等考察。先后考察了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的农业管理机构、维多利亚州农业生产系统研究中心、农场,与有关管理、科研人员和农场主、企业家等进行座谈和交流,考察活动收获很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 澳洲、新西兰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澳大利亚是一个以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等农产品。农业生产优势明显:一是地域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多。全国总面积7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00万人,每平方公里平均2.3人;全国农牧业用地约4.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3%,农业人口人均农牧业用地27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近3公顷。二是适宜耕种的土地条件较好。澳大利亚有三分之一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三分之一的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于发展农牧业的地区土地条件均较好,土地平坦、肥沃,有一定的降雨量,适宜生产小麦、水稻、大麦、甘蔗、棉花等。三是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四是政府高度重视农牧业发展。为了加强农业,澳大利亚政府于近年专门成立了农林渔业部,管理全国的农业、林业、渔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由于有这些优势和条件,加上政府不断地调整政策,澳大利亚农牧业近几年来稳步发展。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其中89%为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仅占总面积的8%。全国2/3的土地适宜农牧,耕地面积38.5万平方公里。共有48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人工草场面积为天然草场的一倍多。全国有羊场2.44万个,奶牛场1.67万个。
新西兰人口360万,其中86%是英国移民的后裔,9%是毛利人。北岛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4,最主要的大城市也集中在北岛。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和第一大商港是奥克兰,人口近80万,是国家最大的工业中心和国际交通枢纽。
新西兰经济发达,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新西兰的大部分工业仍以农牧业产品为原料,农牧业的各种产品收入约占国民收入的3/4,以农牧业产品为原料的出口值将近占总出口值的一半。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占农业人口的80%。
二、两国农牧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1)农牧业发展产业化。近年来,两国注重组织引导农牧民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改善品种,改进品质,优胜劣汰,实施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特别是牧草的种植、牛羊鹿的养殖、畜产品的加工和出口等各个环节,布局合理,环环紧扣,产业链越拉越长,农产品多次加工、转化、增值,农牧业的发展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据了解,目前两国70%以上的畜产品用于出口,其中新西兰畜产品的出口比重更是高达90%,畜产品出口值占到全国出口总额的44%。
(2)农牧业生产机械化。两国的牧草生产基本上是以农场为单位来组织进行的,生产规模一般在400至500公顷,每户分别养殖牛、羊大约在200头和2500头左右。自然放牧草场一般每10年播种一次,每年需施肥2至3次,如需品种改良,则播期缩短;专门收割用作干草饲料的草场,每年播种、收割一般3茬左右。从两个国家的情况看,草场耕翻、牧草播种、施肥、除草、收割、捡拾、打捆、挤奶、剪毛等各个环节都使用机械来完成,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3)草场管理科学化。绿色农牧业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一大特色。两国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国家在发展政策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注重发挥本国优势,将发展的重点锁定在畜牧业,而国内所需的粮食等则基本上依赖进口,不存在毁草种田的状况。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草场管理的科学化,减少了对土地的耕作,几乎所有的国土面积都被绿色植被覆盖,保护了生态环境。由于两国的农牧场完全实行私有化,农场主既种草又放牧,时刻注意牛羊的饲养量与草产量的平衡,避免过度放牧而使草场退化。实际运行中,农场主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品种,定期测算出不同区域、不同地块牧草的产量,再根据牛羊的食草量,计算出草场宜放牧头数和放牧时间,进行科学轮流放牧,保持了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值得借鉴学习的几点 经验
1、政府加强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澳大利亚的农业投入水平稳步提高,以2000/2001年澳联邦政府预算开支为例,除正常的农业开支以外,联邦政府新增农业支出3.5亿澳元,主要用于对农民的扶持。其中,约3.1亿澳元增补“促进澳大利亚农业发展”一揽子方案,2230万用于保护动植物健康状况;850万澳元用于加强澳大利亚动植物检疫部门;915万澳元用于促进澳与东帝汶边境地区的卫生检疫;365万澳元作为国家生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发展和提高农产品原产地识别体系。
(1)政府通过制定“复兴计划”、“调整计划”等为农场发展提供优惠贷款或赠款。联邦开发银行、联邦储备银行以及许多大的商业银行都为农场提供贷款;在农用资金来源中,政府及公共机构提供的财政信贷显著增加。
(2)通过各种补贴(如肥料补贴、石油补贴)减轻农场负担;
(3)农场购买新设备、建储粮仓库、建围栏、理盐碱地、修渠筑坝等,政府给18%的补助;
(4)税收优惠。农民在交纳个人所得税时,如当年收入高于前5年的平均数,则按平均数纳税;如低于前5年平均数,则按当年收人的一定比例纳税;政府对于农场设施和科研、推广部门给予免税。此外,对农业的援助还包括在市场不景气时给农民提供贷款,支持高效率和有潜力的农场扩大规模,帮助竞争中失利的农民转业等。
2、多渠道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澳洲政府为了鼓励农技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实行农业各产业部门联合资助研究和推广的计划,产业部门和政府按1:1的原则出资(即只要生产者拿出1澳元,政府也拿出l澳元),用于本产业的科研与技术推广。每种农产品销售后都有一定比例提成。用于生产该产品的农技研究与推广。例如,每售一头牛提0.35澳元,每出售一头猪提0.2澳元;羊毛生产者要交纳其羊毛收入的3%作为科研推广税,由各产业的法定机构在价格中扣除。此外,政府时常采取拨专款的方式强化某方面的研究与技术推广。经费的其他来源还有行业协会和公司的赞助,从受益于新技术的农民的收入中提取,以及私人或其他技术推广机构实行有偿服务的收入。80年代后期,全澳每年用于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的经费约4亿澳元,其中州级政府机构分配得50%,科学与产业研究组织得35%,大学得10%,私人企业得5%。农业推广部门的经费的70-80%由政府按1:1的规定供给,其余来源于非政府渠道。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是联邦政府最具权威的科研机构。csiro共有22个科研部门,其中的农业研究部门承担对农产品及生产工艺的各项农业研究,这些部门均有政府财政拨款,也是农业领域获得政府资助最多的机构。1999年仅在农业研究方面,csiro就获得政府8000万澳元的资金支持,占同年政府对农业额外支持总额的80%。联邦和州政府另外的一种研发机构是研究开发中心(crc),由国营和私营部门组成从事合作研究,典型的crc包括大学、csiro、州政府有关部门、公司及相关产业协会等,政府提供较少比例的资金扶持。
3、 国家对小麦实行专营。对一种农产品实行垄断性经营,这在市场经济的国家是比较独特的。1939年澳大利亚以法定的形式建立了小麦局这个垄断性机构,统管小麦在国际、国内市场的销售。作为澳全体小麦种植业的代理,它是一个服务性的垄断机构。近年来,其垄断地位已经下降。它的宗旨是:保护、发展和维持小麦市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者收益;为粮食尤其是小麦生产者提供市场选择的机会;进行与粮食有关的加工及增值活动。小麦局的职能是:控制小麦的出口及其在海外的销售;从事其他粮食品种的购销和出口业务;安排用于国内销售和出口的小麦生产;促进、资助和从事与小麦经营和加工等业务有关的研究。小麦局可以从海外购买小麦,从事与其目标相符的其他商业活动,从事小麦的储存、加工和运输业务,并购买、经营相应的设施,从事与其商业活动相一致的财务与金融活动,提供与小麦营销有关的服务,在国内外指定代理商,并建立分支机构和合营企业。1989年,澳政府改变了小麦国内市场完全由小麦局控制的局面,放开市场,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买卖。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者能按实际市场价格做出生产决策,同时让生产者承担部分市场风险。小麦局为生产者提供所谓“集中池”(pooling),作为统一销售和结算方式,同时以一个平等经营者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国内销售价格由市场决定。
4、 健全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澳大利亚的农业服务的一大特点是任何服务都以合同制来实现。例如,各农场的剪羊毛工作多由专业的剪毛服务队承担,许多农场的大型农机作业如耕翻土地等也由专门的服务组织完成。合同服务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现已广泛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农田基建、农产品运输等。全澳洲都有以官方与私人兽医服务结合的兽医服务队伍,有兽医3000人,其中私人兽医占55%。所有兽医均受过高等教育并通过资格考试,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官方兽医服务组织通常把执行法规、调查研究、质量控制和推广服务结合起来。澳大利亚约有种子公司100个,原种羊繁育场1700多个。农作物和牧草种子有专门的良种繁育场,由科研部门负责;良种的检验、加工。贮藏、销售等已形成整体,实现了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
5、建立代表农民自己利益的组织——全国农民联盟(nff)。全国农民联盟(nff)是澳大利亚农民的一个团体,成立于1979年,其目的是代表、保护和提高其成员乃至农业部门的利益。全国农民联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核心机构、农产品理事会和各州农民组织。联盟代表农民同政府、其他产业部门、其他产业组织、新闻媒介、社区组织和国外农民联组织打交道。对于联邦和州政府,它是一个“院外活动集团”,游说议员支持农民的利益。联盟调解农民与其他系统的纠纷,保护农民的利益。它还建立了数额为1000万澳元的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保护农民利益的活动,进行经济情况分析,提出政策建议等。它有一份发行量13万份的报纸《农民之声》,有全天24小时的新闻节目,还有一个综合学校教育项目,向许多中小学校提供有关资料。
6.重视资源利用与保护。澳大利亚从农业布局到具体技术措施都围绕着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进行。首先,建立了一套土地的信息系统和法律体系,通过土地管理机构来保证私人的土地使用符合国家的政策。澳大利亚的公有土地约占87%,大部分牧场和森林用地都是公有土地,租给牧场主和林业公司使用。其次,努力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力。主要措施有:
(1)大力采用喷灌、地下渗灌和滴灌技术,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灌溉面积逐年扩大,其中牧草灌溉面积占43%,其余为水稻和其他谷物;
(2)推行适宜的耕作方法。许多农场在麦茬地放羊,以羊粪肥田,并利用豆科植物,实行麦豆轮作;
(3)平衡土壤营养成分。本世纪初,澳科学家就发现澳洲的土壤需增施磷肥。在60年代,他们发现土壤缺乏活性的硼、铜、锌、锰等微量元素,影响作物的生长和羊毛的产量与质量,他们推广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效果显著。
四、考察后的几点启示
1.加大农产品企业建设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澳大利亚农业已经步入现代化,成为农产品出口大国,除自然资源、气候、环境优势以外,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发达,带动能力强,以各种专业合作社为主导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科学,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是农产品加工增值和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主体,各种协会和各级政府农业部门行为规范,良种繁育、技术服务、市场控制、政策扶持引导的操作主体。我区农业现代化虽已出现端倪,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使我区农业尽快达到现代化水平,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必须加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产业化经营的具体模式上要走一条公司+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家庭农场、农户)的路子,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必须下大力气培育一批企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名牌优势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贸易组织,充当我区农产品进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主体。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和培育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扶持政策,通过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快我区农业产业化步伐。
2.必须加快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培育一批符合国际市场标准的农产品品牌。
这次考察澳洲、新西兰比较深受启发的就是农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必须符合国际市场的安全卫生标准,包括生产基地的标准和成品标准。达到了标准就拿到了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安全食品生产体系建设。
3.转变政府职能,服务于出口创汇农业企业
在考察中我们体会到,要发展创汇农业,让我区农产品真正进入国际市场,在当前农业企业还不强大的情况下,靠农民或企业单枪匹马,没有政府扶持帮助,显然还要有较长的过程。企业需要政府在农产品的整体宣传上,信息服务上、进关标准建设上给予大力的帮助和支持。
4.值得学习借鉴澳洲农业利用再生水的政策与经验
澳大利亚城市污水处理后农业再利用的政策与办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政府负责铺设主管线、建蓄水池、电力增容,每30公顷补贴400澳元,支管线和提灌设备由农场主自负,15年不收水费,维修费各自负责,而且主管道施工期间影响农场种植政府还给予补偿。政府与农场实行合同管理,在农场申请建设前要交保证金,完工使用后如数退还。我区城镇化建设发展很快,城市污水处理是个大难题,如果我们的城市污水处理能够象澳大利亚那样做得好,那可是一件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大好事。
这次考察活动时间短,收获多,考察团成员表示,回国后要积极消化学习和考察的成果,乘势而上,努力工作,为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
赴澳洲考察代表团成员名单
曾凡林 广西农业信息中心 **、副主 任
陈国禄 梧州市人民政府 副秘书长
黄镇良 梧州市财政局 副 局 长
谢文浩 梧州市财政局 科 长
覃柱材 梧州市农业局 局长
魏德功 梧州现代农业实验区 副主任
黄世康 岑溪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
杨立坚 岑溪市农业局 局 长
陈金乾 苍梧县农业局 局 长
胡振钊 中共藤县会员会 副**
黄保绪 藤县农业局 局 长
刘东庆 贵港市农业局 局 长
李水恒 贵港市港北委员会 区委副**
卢绍全 贵港市港北区农业局 局长、*组**
余伟红 桂平市农业局 局 长
陈 蓓 广西经济对外交流中心 翻 译
第7篇 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
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
_____农业部路明副部长率领的中国农业代表团1999年2月16日至21日参加了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第22届管理大会后,参观了意大利农业部果树研究所和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1999年2月22日至28日对泰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会见了泰国农业与合作部初契·韩沙瓦部长,与泰国农业与合作部进行了中泰农业合作的工作会谈,双方都期望进一步加强合作,拓宽领域,增进友谊,推动事业的发展。在泰国期间,访问了农业与合作部的农业局、渔业局、推广局、农业工程处,参观了巴吞他尼水稻研究中心、推广局的组织培养中心、皇家开发培训中心和曼谷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考察了曼谷花卉中心有限公司、种花农户,正大集团的生猪拍卖市场等,与正大集团探讨了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的有关问题。
通过考察访问,增加了对这两个国家农业发展、科研教育、推广等有关情况的了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很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 收获与体会
(一)政府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予以强有力的支持,农业为国家稳定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泰王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面积51.4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千万,地势北高南低,海岸红长2600公里。北部和西部是山区,东北部是呵叻高原。湄南河纵贯南北,全长1200公里,是全国最重要的灌溉水源和航运干线。泰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沿海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一年分为旱季(3至5月)、雨季(6至10月)和凉季(11月至次年2月),月平均气温22---28℃,以4月份最热。年均降水量1000---2000mm。全国耕地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9%,有各种热带常绿乔木,是世界主要的柚木生产国,内河和泰国湾盛产各种鱼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泰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国。以种植稻谷为主,后来逐渐发展起了橡胶、甘蔗、烟草、木薯和玉米种植业。近40年来,泰国工业比重逐年增加,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50年代开始,泰国经济经历了50年代的经济恢复期,60年代的经济调整发展期(年均增长率8%),在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的经济调整期(年均增长率6.2%)之后,又进入了经济调整和发展时期,1987~1992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0%。泰国试图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工业产值逐年上升。1961年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4%,1984年仅为24.8%,至1996年已下降到了11%。工业比重则从19.3%上升到34%,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都在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97年的金融风暴席卷亚洲,1998年金融危机深化蔓延,泰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大量的工厂企业倒闭,大批的工人被解雇,很多又投向农业经营。泰国通过此次金融危机也在深刻地反思,西方的工业化道路在泰国是否走得通。泰国政府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这两年金融出现了重大危机,但民众的生活还比较有保障,社会也较稳定,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农业没有出问题。因此,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支持一直比较稳定。
泰国的2000万公顷耕地中,有970万公顷种植水稻,77%的土地是雨养农业,15%有灌溉条件。泰国的稻米生产主要集中在中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中部以水稻为主,产量占全国的50%,北部和东北部以旱稻为主,占全国总产量的33%,南部仅占6%。60年代后期,泰国采用了高产品种并加强了病虫害防治,产量稳步提高。但目前单产水平仍较低,每公顷2100公斤左右。
大米一直是泰国的重要出品产品,泰国大米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从1970年的12%上升到70年代后期的23%左右,超过中国成为第二大出口国;1982年超过了美国而跃居首位,占据了世界市场32%的份额。1998年出口627万吨。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达到了36%,出口值达20亿美元。
泰国政府自1961年起实行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在制定五年计划时,政府有意识地从政策、资金方面向农业倾斜。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明确规定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和农业多种经营,"三五"计划重点放在加速优先部门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四五"计划强调要实现社会公正,把地区开发列为重要内容,提出要更有效地利用耕地,"七五"计划强调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广实用技术,以农牧渔生产和加工为重点,扩大出口创汇,提高国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在1992年10月通过的泰国1993年财政预算中,政府把总预算的31%用于发展农业和包括兴修水利、筑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泰国政府动员各种力量发展农业服务农民,引导银行和国内外资本投向农业。80年代政府规定商业银行要将存款的20%用于农业贷款,其中的14%必须贷给农户和地方农业组织。政府制定了《促进投资法》,对农业基础设施及利用本国自然资源的投资项目给以特别优待。靠此吸引了国内外近30家私营公司投资于创汇农业。政府还鼓励私人企业深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为农民提供服务,如家禽养殖方面,政府与曼谷银行、正大集团联手,政府负责选点,挑选农户、帮助修建公路等基础设施,银行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正大集团负责提供设备、家禽种苗、饲料以及技术指导,并包购全部产品。产品销售后四方都有收益,发展了畜牧业,富裕了农民,银行和正大集团的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由于泰国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各方面有了很大改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500元。
第8篇 日韩农业考察报告
日韩农业考察报告
宜昌市赴日韩“一村一品”考察培训团
根据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市农业局《关于组织我市有关县(市)、乡(镇)、村负责人和农业科技人员赴日本进行 “一村一品”运动 创农产品“精品名牌”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考察培训的通知》(宜府外会〔2005〕1号)文件精神,应日本静冈县日中农林水产交流协会的邀请,由市外办、市农业局共同组织的宜昌市赴日韩“一村一品”考察培训团,于2005年9月5日至16日赴日本和韩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团共16人,其中县级干*6人,农业系统干*5人,乡镇**镇长4人,市外办领队兼翻译1人,由宜昌市伍家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永和和宜昌市外办专家科科长袁新民分别担任团长和秘书长。主要学习考察了日本静冈县农业“一村一品”运动的成功经验和韩国济州道柑橘产业发展情况,实地参观了静冈县柑橘试验场、静冈市清水区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日本最大的柑橘选果包装线、日本农产品及农资超市以及济州暖地农业研究所柑橘科,访问了日本和韩国果农,并与日本和韩国柑橘界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和科技交流,加深了考察团成员对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了解,对日韩以柑橘产业为主的农业情况有了一定认识。
二、主要收获
(一)日本农业“一村一品”运动
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大分县。大分县位于日本西部,海拔高度0-800m。人口1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农户年平均收入400-5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29-36万元)。一村一品运动不仅仅是我们所理解的一村只种一个品种的作物或生产一种农产品,而是指一个村至少要有一个市场上知名品牌的农产品,目标是农户年均收入达到700万日元 (折合人民币51万元) 以上。
“一村一品”运动的核心内容是:要以自主自立的精神,根据本地特点,发挥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反复钻研,富有创见,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从而创造出高质量的,创日本第一的,市场面向世界、创地球牌商标的,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包括工业产品、旅游观光产品),并培养出一批年轻有为,振兴地方经济的带头人。
“一村一品”运动得到了国家、县、市政府的补贴,其目的是要把农民发动起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收入,在搞一村一品运动之前,农民比较贫困,通过“一村一品”运动,搞活了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农协对“一村一品”产前、产中、产后进行服务的体系,是“一村一品”快速发展的保证。
各市、町至少要创造出一个有特色的产品,当然也可以是“一村二品”或“一村三品”也无妨“二村一品”或者“三村一品”。本地情况如何,怎样科学的规划品种、确定规模,采取哪些先进技术,都要绞尽脑汁思索。选对、选准、选定以后,就由政府出面统一规划,规划一经批准实施,便不得轻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