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元和街道众泾村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___街道众泾村*委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活力源。民营经济的崛起和迅速发展加快了我村的经济建设,拓宽了村民就业渠道,增加了村民收入。民营经济是我村发展经济的优势所在,是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未来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20__年,全村在街道*工委和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增长较快、效益较好、发展平衡、活力增强。
一、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1、截至20__年底,全村共有各类注册民营企业124家,户数比去年同期净增40户,增长47.6,村级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私营企业72家,个体工商经营户46家,异地经营6家(异地经营指厂办在我村营业执照不在我村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分布在我村吕池、井亭、众泾三个工业小区,吕池10家,井亭68家,众泾46家。
2、20__年全村民营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46亿元,销售收入2.832亿元,上交国地两税1584万,分别比上年增长11.6、15.1和13.2。其中,超过30万的企业有13家;40万以上的6家;50万以上的只有1家。超过100万的企业没有。这些上缴税收较大的企业多数集中在压铸、模具、铝加工和服装行业,家具企业的规模和税收额较小。
3、我村民营企业集中分布在压铸、铝加工、服装、模具、家具、纸箱、塑料制品、五金电子这些行业中。其中,压铸企业8家;铝加工企业5家;服装企业7家;模具企业5家;家具生产厂48家,占到2/5;五金电子企业12家。
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企业的常规管理,企业运作健康有序。〈1〉组织专门人员,对所有企业进行全方位摸底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名称、法人、职工人数、人员结构、*团员数、企业地址、注册地、房主、占地面积、厂房面积。租赁关系(房主、房屋、土地)、企业类型、注册资金、生产产品、年销售、年税收、上交村规费,通过详细摸底,从中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进行管理。〈2〉制定管理规则及予取政策,然后召开企业主会议,明确凡要求在村辖区内置业的,必须接受村委和经济合作社的行政性管理,所属企业会计必须接受村财务资产办的业务管理和检查,每月的各类财务报表必须准时上报村财务,以便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
2、构建服务平台,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宽松、便利的发展环境。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我村还根据企业需要经常性地提供企业服务。通过这种融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的方式,不仅融洽了村企关系,企业的积极性也得到了进行提高。〈1〉教育和责任并举。我村家具企业较多,安全隐患相当突出,在对全村家具企业老板和企业安全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的同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制合同,督促企业配齐配好安全生产管理员,并明确法人为第一责任人。从而使企业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2〉村级安全管理服务到位。村里配备了两名安全巡视员,白天进行安全巡视,晚上由村*务站联防队兼管,发现有隐患现象,立即责令整改。特别是对家具厂检查中发现一个香烟头都按章论处。同时,村里每个月都组织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企业的设备、灭火器材、消防栓、电线是否老化、设备防护措施等问题进行详细检查,确保硬件条件的安全。另外村里投资15万元彻底改造了消防设施,彻底消灭了“三合一”。〈3〉做好企业的劳资、工伤纠纷的调解工作,做好对企业签定用工合同的监督工作。
3、引导引进双管齐下,壮大村级民营经济。一是对落户我村的各类企业,通过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和提供服务,引导企业巩固和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在产品结构优化,企业技术升级方面加大投入。二是积极引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朋友带”的方式,开展招商活动。几年来,我们通过主动帮助在村企业厂,做好变更执照手续等一条龙服务,对本村*员老板组织关系要求转村的,规定企业执照和税收必须先入村。通过各种手段,注册企业增加到现在的124家,呈每年递增趋势。
三、我村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观念和认识仍然滞后,企业和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市场抵御能力不强,规模较小,利税上缴超过100万的企业没有。近年来,尽管我村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传统观念和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不少人在认识上仍然有偏见。同时,大部份民营企业仍集中在投资少、风险小、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一般制造加工型生产领域,企业规模较小,配套能力差,企业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低,技术和装备要求不高,缺乏品牌主打产品,企业和产品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2、资金困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国有商业
银行紧缩银根,加上出于自身效益和民营企业信用风险的考虑,把主要目标对准为数不多的大企业、大客户、大项目,而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独自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客观上游离于融资主渠道之外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由于历史原因,中小民营企业“两证”未办理或是办理不完整,存量不能抵押盘活的问题还较突出。同时,企业向银行贷款时,银行为了降低放贷风险,对企业资产的评估普遍存在“低评估、高折扣”的问题,平均固定资产质押率还不到50。大部分民营主要依靠利率水平较高的“感情融资”、“民间融资”来获得资金。
3、企业主自身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不高。目前,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决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很多民营企业主都是白手起家的老板,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强,尤其是管理理念不新,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较普遍,而且还有不少民营企业仍沿用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内部治理结构很不完善,决策权、经营权等高度集中,影响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企业对接受新事物、新管理、销售理念也有一定的缺陷,对市场和政策反映不够敏捷。
4、企业创新乏力,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尽管不少民营企业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有的甚至不惜高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斥巨资购买先进设备。但总体上看,民营企业在创新能力上缺乏后劲,技术创新能力仍然偏低,涉足的大多是传统行业,与新技术不能很好的衔接。部分企业还存在着一个产品活百年的意识里,对产品的技术不作改进,导致产品的陈旧,最终导致企业的生命周期缩短,难以适应企业规模扩大化后的要求。
5、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相对低。由于我村民营企业大多从事一般性的制造加工型生产,产品对科技含量的要求不高,因此企业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绝大多数是初高中毕业的外来打工者,给企业的管理、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横向扩大发展和纵向深度发展,使企业难以向更高更远的层次迈进。
6、外部制约因素增多。我村是属于阳澄湖生态保护区,很多涉及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是不允许进驻我村的,因此,限制了我村民营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下一步推进我村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
1、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全村要在现有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克服环境保护区严禁上工业项目的不利因素,向城市三产发展来创新村级经济。
2、发展生态农业。要充分利用城市规划中闲置土地,开发农产品,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3、健全企业制度和机制,通过培训和宣传等方式,使民营企业主转变观念,在管理方式上,摈弃小生产的管理方式,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出家族式管理和小规模发展的老路;在经营方式上,改变小农经济、小步渐进的发展方式,不仅“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在技术上,鼓励企业与知名企业联合搞开发;在产品上,要大力培植自己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
4、加大力度畅通融资渠道。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帮助民营企业疏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5、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培育重点、龙头企业,促使民营企业做强做大。一是抓龙头企业,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和具有品牌优势的民营企业实行重点扶持、重点引导,实现民营企业辐射带动民营经济增长的作用;二是抓骨干企业,扶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促使企业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6、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最终决定企业乃至地方经济的兴衰。
第2篇 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安排,近期,区政协经济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xx区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面贯彻东向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工业强区、商贸大区”两个定位,按照区委“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崛起”的总体要求,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不放松,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促进,工业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xx区为不断推进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在“工业立区、工业强区、工业富区”战略主导下,不断加大民营工业项目引进力度,加速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加大对现有民营企业扶持力度,推动企业开展技改,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为企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xx区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中共xx区委、xx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乡镇企业资金投入和引进外资的奖励办法》、《xx区城市工业企业考核评比及奖励办法》等政策法规,为全区经济尤其是民营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一、近年来xx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1、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近年来,xx区紧紧抓住国内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良好机遇,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强区”步伐,调整经济结构,全区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到“十五”末,全区gdp达到33.66亿元,在2015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三次产业比重由“九五”末的3:48:49调整到2005 年的6:52:42。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0.4亿元,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3.45亿元,均比2015年翻了一番。其中,区属规模工业增加值达3.3亿元,年均增长81﹪,是“十五”计划目标的2倍以上。2015年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25家(2015年仅有9家),14家民营工业企业占据了区属工业企业的半壁江山,对区属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达80﹪以上。
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65亿元,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25.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1.32亿元。全年克服了宏泰钢铁停产技改、煤炭资源整合等因素影响,完成区属规模工业增加值6.5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4亿元,同比增长48.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户,目前全区共有规模工业企业31家,规模工业实现产值2.63亿元,其中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化工材料等行业规模企业增势明显,增幅均在10%以上。全年工业投资增速列全市第一,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6%。
2、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20**年以来,全区共引进投资项目41项,实际到位资金高速增长,累计到位资金28.85亿元。2015-2015年投资完成额分别为1.2亿元、1.67亿元、1.87亿元、2.83亿元、4亿元、7.94亿元和9.7亿元。引进的宏泰钢铁、金环粉煤灰砖、天洲商砼、望淮选煤、顶力水泥粉磨站、同正科技、克坦精米、双金属线生产项目、固硫型煤厂、精洗煤、金德化工、高温线缆、宏昌工贸、玉虎工艺品等工业项目发展迅速,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2015年全区新签约项目21项,合同金额10.56亿元人民币和400万元美元:其中工业项目9个,合同金额2.35亿元。
全区工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总投资45.3亿元的84个项目中,51个新建项目有1/3已开工建设,33个续建项目进度加快。落实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精神,协调服务好宏泰钢铁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工建设50万吨特钢生产技改项目,该项目目前手续基本完备,复产在即。煤炭资源整合后,区属小矿井质量标准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建的盛元水泥、天洲新型建材、通霸蓄电池、淮程树脂、新河粮食产业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开工在即。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墙改政策,推进区域建材企业升级、发展,我区对辖区内13家粘土砖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对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等全面升级,目前13家企业全部开工建设,大部分已建成高掺量煤矸石和空心砖生产线。
3、发展平台建设迅速
工业园区的建设是我区打造投资“洼地”效应,建设工业经济发展平台的强有力的措施。淮南工业园2015年通过省政府和国家发改委审核,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审核批准面积1平方公里。为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合淮同城化”战略,xx区把淮南工业园作为合淮同城化启动区域,率先相应号召,抢抓发展机遇,不断加速发展。区委、区政府适时调整了园区管委会,由原李郢孜镇管理为主逐步过渡到区政府管理为主。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各项公用配套设施建设进展迅速,基本实现“三通一平”,开发投资3040万元,其中供电设施投入1800万元,给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已投资680万元,通讯建设完成有线电视、通讯电缆等,道路附属设施,绿化建设等也正有序推进。近年来企区委、区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和积极为企业服务,园区工业企业发展迅速,现有企业10多家:金强木业、克坦精米、玉虎工艺品、顶力搅拌站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宏昌工贸、同正科技进展迅速,厂房、设备已安装完成,正进行调试,投产在即;通霸蓄电池项目、新河粮食产业园、国惠园米业、盛元水泥、天洲新型建材、淮程树脂等项目,前期手续正在办理,等待入驻。这些项目的建设为我区产业集聚、产业升级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
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平台建设,我区通过申请上级扶持和引进外来投资等多种方式,举全区之力切实改善区域城乡基础设施面貌,通过旧城改造、城乡道路建设等工程项目的适时不断改善区域环境,为民营经济打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4、服务职能不断拓展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强化服务职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招商引资平台不断优化。在抓好硬件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积极协调服务宏泰钢铁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新上年产50万吨特钢技改项目,协调解决项目立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评估等手续办理工作,目前前期手续即将办理完成;帮助天洲商砼、振淮篷帆争取皖北贴息资金为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推波助澜;双金属线生产项目、“麻黄鸡”标准化生产基地、何首乌有机种植及产业开发等项目进展顺利;为去年新签约的国惠园米业、天洲新型建材、宏昌工贸、盛元水泥粉磨站等项目协调解决立项、规划、环评、供电等问题。
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在我区项目规划审批过程中,由于手续较为复杂,造成项目建设进展速度慢,规划审批工作亟待加快;
2、由于近年来我区引进项目的数量和速度不断加快,项目用地需求量不断加大,而我区每年用地指标有限,造成许多项目无法正常实施(通霸蓄电池、天洲新型建材、盛元水泥等),希望市政府加大我区每年土地供应指标;
3、在项目审批中,现在国家政策都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减排评估(宏泰钢铁环评进展较慢对该企业复产造成一定影响),而且手续和程序较多,望上级部门能够简化程序,加快审批速度;
4、淮南工业园区是省级工业园区,建设管理是以xx区为主体的,但近年来我区财力有限,举全区之力建设工业园区能力尚且不足,望市政府能够将淮南工业园区建设纳入西部城区总体规划,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淮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我区工业经济平台建设;
5、由于xx区财力有限,近年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城乡面貌仍需大的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加大投入,希望市政府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对我区的倾斜力度。
三、几点建议:
一是领导要重视,投入要加大,政策要落实,人员要充实。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企业发展,提升我区品位的重要举措。我们认为,企业要发展,领导要重视,投入要加大,政策要落实,人才要充实。第一,区委区政府要根据省政府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全民创业的意见》文件,切实落实相关政策,促进企业发展。第二,可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一批精明强干的人才成立专管会,来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政府主管部门可在人才市场上帮助企业内引外联,引进人才,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如可引进生产流程管理人员、企业总体规划人员等;可引导与相关院校、相关企业成立联合研发机构,使之与其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发展。如我区的金环商贸有限公司与安徽理工大学成立的金环实验中心即为一成功案例。第四,对于企业的资金问题,可学习外省的有关办法,成立民营企业组建的信誉贷款担保机构,以便解决企业的贷款问题。
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产品的销售离不开宣传,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大张旗鼓地、深入持久地宣传企业产品,尤其对于新产品,更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众多的人了解产品、了解企业、了解谢家集。我们认为,宣传工作可以以政府名义组织各种专项会议宣传本区企业及产品。以科技局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刊印相关期刊(由企业完全或不完全出资),来帮助企业在各种场合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
三是建立相关机构,重视劳力培训。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许多企业都存在一个共性——缺乏劳动力资源。没有劳动力,就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希望劳动保障与就业中心部门能与企业挂钩,建立相关机构,重视劳力培训,调动社会闲散劳动力的积极性,提供机会使企业与劳动者沟通,从而为企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源。
四是加强管理,坚持体制创新。
要帮助企业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实现企业主制向规范化公司转变。要加强股份制的改造,引导有条件的个体、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向现代创新型公司发展。要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民营企业向科技型、外向型、规范化发展。
五是企业应努力谋求自身发展。
企业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能仅靠过去的模式维持。各企业应积极主动地与周边同行加强联系,交流信息;应积极主动地与相关高校、相关专业互动,以改善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应打破独自经营,聘请专职人员、科技人才及企业复合型人才管理企业,应敢立潮头,能立潮头,以此来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同时,业主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另外,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建立,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还应遵章守纪,通过建立、完善各种制度,保证员工的各种合法权益得到落实,为构建和谐谢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第3篇 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统计增加值核算对民营经济的界定,民营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经济和其他经济中的私有经济成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按照统计核算界定的民营经济范围,市统计局对20_____年以来全市民营经济的增加值进行了测算,主动与工商、税务、商务等部门沟通对接,了解了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税收、对外贸易等情况,调度搜集了全省及部分市民营经济有关指标,对近年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发展,对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凸现,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经济总量逐步扩大,所占份额稳步提高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由20xx年的153.54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262.54亿元。20xx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 40.2%,比20xx年提高7.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约1.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147.34亿元,增长10.7%,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2.2%,拉动全市gdp增长3.7个百分点。
(二)市场主体发展迅速,单体规模不断扩大
从工商注册登记情况来看,20xx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总户数达到3.47万户,是20xx年的1.76倍,注册资金达到19.74亿元,是20xx年的 3.2倍;私营企业达到1.37万家,是20xx年的1.76倍,注册资金达到392.82亿元,是20xx年的2.3倍。20xx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金5.68万元,比20xx年增长80.3%,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287.76万元,比20xx年增长33.2%。
(三)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提升
民间投资已成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20xx年,全市民间投资达到36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77.5%。同时,民营企业积极开展进出口贸易,出口队伍不断扩大。全市有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由20xx年的126 家发展到20xx年的310家。20xx年,全市民营企业出口额突破 7.51亿美元,是20xx年的1.31 倍,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90%以上,为全市出口创汇,拉动外需做出了重要贡献。20xx年出口总额排在前十位的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达到4.52亿美元,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60%。
(四)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社会贡献日益增强
民营企业已成为全市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20xx年,全市民营企业实现税收收入21.04亿元,比20xx年增长65%,年均增长10.5%,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25%,比20xx年提高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渠道,社会效益日益显现。20xx年,全市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数已达到22.26万人,比20xx年增加6.48万人。
(五)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品牌战略取得成效
近年来,全市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民营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20xx年,全市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52.8∶41.2,与20xx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7.2个百分点。截至20xx年底,全市民营企业已获29个省著名商标,5个中国驰名商标;已创建17个山东名牌、4个中国名牌,分别占全市的54.8%、80%;培育3个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龙头骨干企业。
二、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综合实力较弱,市场主体少、规模偏小
20xx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2%,低于全省4.6个百分点。全市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260.6户,低于全省320.8户及全国 326户的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102.4户,比济南少22.2户,比青岛少83.8户。从企业来看,也存在骨干企业少、规模普遍偏小的问题,20xx年全市949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达到70%。其中,工业小、微企业353家,占比达88%;建筑业小微企业97家,占比 74%;重点服务业小微企业77家,占比79%。
(二)融资渠道不畅,发展资金短缺
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规模较小,可抵押资产较少且缺乏充足的资本积累,普遍存在贷款难、发展资金紧张的问题。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受贷款担保条件等因素限制,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加剧,融资成本上升,整体效益下滑,继而陷入贷款难的恶性循环。虽然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化和针对性扶持政策的出台,一些优质民营企业融资难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我市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资金缺口。20xx年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0.82亿元,仅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31.48%。
(三)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较弱
目前,我市民营企业产业层次较低,主要从事传统产业的基础产品生产经营,从事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少;生产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创新型企业少,多数民营企业不注重技术革新,科研投入不足甚至全无。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只有11.3%的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只有8.4%的企业有研发经费,全市研发投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86%。
(四)组织形态比较落后,高级人才较为缺乏
我市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截至目前,全市民营企业中股份公司仅占0.26%,低于全省0.46%的平均水平。同时,目前我市大多数民营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建设,没有人才发展的长远规划,仍面临着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匮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由于员工待遇低,稳定性较差,人员流动快也给民营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20xx年,全市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8654元,比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18828元。
(五)宏观经济稳中趋缓,民营经济发展压力加大
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面对周期性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一定程度的回落态势,我市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同样也出现了减缓趋势。自2010年开始,民营税收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由增长26.9%一路下滑至20xx年的下降0.1%。
(六)考核监测体系不健全,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今年,全省下发了对各市民营经济的考核方案,而我市在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和发展考核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一是标准和口径不统一。我市的民营经济主要由工商、统计、税务、商务等部门分别统计,各单位对民营经济的统计口径偏差较大,造成指标间可比性较差。二是民营税收、民营经济增加值等指标没有分区数据,不利于对各区和各镇(街道)的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和对比。
三、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
研究制定鼓励创业、激励先进的政策措施,根据发展速度、税收贡献及科技创新情况,对优秀民营企业创业者和企业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严格执行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降低民营企业准入门槛,进一步完善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发展基金、微型企业扶持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申领使用制度,引导民营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向科技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鼓励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
(二)提高服务效能,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进一步简化和取消行政审批权,为民营企业提供便利,充分发挥行政服务大厅部门集聚效应,优化部门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使企业少走弯路。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加强部门与企业间的交流互动,更有效更切实地为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维权、引进人才、法律援助等服务。从各部门选拨一批懂经济、会管理的干*到企业进行挂点帮扶。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密切关注企业运营情况,了解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三)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加强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联系,健全民营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信用档案,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鼓励银行开发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加大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力度,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强化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通过企业入股、社会筹集和政府支持建立互助资金,发展以市场机制运作的信用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规范有效的担保。探索银企合作的新方式,借鉴助保金贷款、过桥资金等融资办法,缓解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另外,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企业融资方面的作用,抱团融资;鼓励优质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抓住国家、省加大对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政策扶持的机遇,努力争取各类专项资金支持。
(四)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打造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引导民营企业调整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把企业发展要真正转变到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上来。支持民营企业联合科研机构、高校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努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更多的自主品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完善民营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引进和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引导民营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大企业管理和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五)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强化目标责任落实
研究建立对有关部门及各区、各镇(街道)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考核机制和具体办法,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作为评价使用干*的重要依据。研究制订全市年度发展目标,并细化分解到有关部门及各区各镇(街道),明确责任分工。围绕目标,对各责任单位承担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实施季度监测,定期发布目标完成情况。
第4篇 暑假实践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现况调研报告范文
去年,区政协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就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开展重点调研,经过走访辖区范围内的近10家大、中、小型民营企业,召开了各类民营企业家参加的座谈会和政情通报交流会,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有四个特点:
3、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贡献份额幅度增加。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二。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高力集团的落户,科技、制药的崛起,铅锌银矿、金陵石化化工二厂等一批大中型国有集体改制企业的加入,我区建设、房地产、方圆置业、苏星汽车修理厂的成功改制都进一步增强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同时,全区民营企业在扩大劳动就业上贡献突出,几年来共吸纳5400余人就业,成为吸纳征地拆迁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重要渠道。
4、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去年,区政府按照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发展,做好服务,狠抓规范,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来抓,着力引导民营经济走规模发展的道路,走现代企业的发展道路,走改制发展的道路,不断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层次,增强民营经济的发展后劲,推动了民营经济增长速度的再加快,总量规模的再扩大,发展层次的再提升,使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在走访、座谈、调查中,听到了民营企业家对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二、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区民营经济在发展规模、质量、环境等方面较之过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创造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最佳环境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1、旧的思维定势依然存在计划经济时代民营经济就是私人经济、甚至个体经济的习惯思维普遍存在,认为一切都是私人经营者自己的事。虽然民营经济逐步上升为区位经济的主体地位,但过去有些管理部门职能没有及时转变,观念没有调整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指导作用。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由农业区转变而来,基础条件薄弱,传统的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差、资金少,客观上需要政府部门的指导。当前政府部门往往重视大型的、高利税的民营企业,忽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行为,不利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致使我区民营企业处于低层次的发展状态。
2、产业规划滞后缺乏对民营经济总体长远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配套。目前,政府已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但究竟如何推进全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如何设计民营企业的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从哪里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如何抓落实、抓实效、抓成果,还没有可以遵循的长远规划和配套政策作支持。
3、管理阙失在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中,甚至存在与公有制企业不同的双重标准,还不能做到主动地关心他们、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不合理的收费和不应该甚至非法的乱摊派时有发生。职能部门之间的规范相互冲突,市、区的同性质部门重复收费、国有企业享有的有关国家政策优惠,民营企业不能平等地获得,政策的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使民营企业处在一种不公平的政策环境之中。
4、培训短腿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采用传统的家长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现代管理知识匮乏和管理手段落后。加入wto以后,民营企业家迫切需要提高经营水平、管理创新水平,需要熟悉国际规范的知识和与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一些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劳资关系处理不好,容易滋生社会矛盾;有的经营者同时也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企业科学管理重视不够,企业经营状况起伏波动较大。
企业的员工培训问题也比较严重,引进人才难或引进人才留不住,用人只能降低标准。在民营企业经营者的队伍中,不乏低学历者,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没有部门来管、来抓。因此,导致民营企业短期行为和缺乏发展的长远眼光。
对劳动力的培训还没有有效的措施,没有能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合适合用的劳动力,大量的失地农民没有现代工业的劳动技能,就连基本的工作规范、法律常识、安全要求、企业制度都不了解,影响传统民资企业与现代工业的接轨。
5、服务不到位对引导懂管理、精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从事民营企业,缺乏独立运行的政策措施和优惠待遇,有一些优惠政策受到部分执行部门拖延、推诿不能落实而流于形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较突出。我区工业园、创业园、科技园还很少有能真正让科技人员动心并去创业的优厚条件,与杭州、苏州等科技园相比,我区民营科技园对高科技项目在资金、地方性收费、土地出让或批租、人才使用等方面力度不够,在政策扶持上还缺少吸引力。其结果,使我区的民营经济多数处在附加值较低的传统产业之中,民营企业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些部门重结果、轻过程,重口号、轻落实,重形式、轻扶植的官僚主义作*。另外,在公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进程中,政府部门如何引导,使这些企业规范化,理顺原有劳资、债务、产权等关系,缺乏一个公正的中介组织(不是政府所属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帮助促进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规则来规范运作。
6、没有特色产业群区一直没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群,象以纺织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以五金为代表的家庭作坊--家族企业发展模式,广东(东莞)以外来加工业为代表的产业群。目前全区以整机装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字号的奶业、花业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以汽车建材为龙头的商业、服务业起步晚,规模效益尚未体现,没有成为产业链。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区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阻碍了利用民营企业优势来嫁接公有企业作用的发挥。因此,从我区整个经济发展的高度重新对民营企业进行定位,不断改善民营经济的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三、关于扶植、促进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确保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步入健康的快车道,首先必须解决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引导更多有知识、善经营的高级人才加入民营经济的行业。同时,从地方政策上完善有关法规,确保民营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规划要先行在我区发展规划中,将民营经济发展规划作为一个专题加以研究,请专家论证,通过人大作出决议,纳入我区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之中。还必须明确规定优先扶植的产业领域或高科技领域,作为镇街发展民营经济的依据。
第二,政策多扶持其一,加强民营经济的政策制定工作,将民营经济的发展纳入地方法规的保护之下,使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放心,让计划从事民营经济的人才放心。同时规范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将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有关民营企业的有关规定、优惠待遇和优惠政策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便于执行。打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界限,在科技项目申报、政府资金利用等方面应享受同等待遇。其二,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建议设立区长专项资金,同时配套专项政策和使用办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吸引高级人才加入到民营经济的创业中来,以此带动我区民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其三,建立我区鼓励高级人才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或到民营企业工作的特殊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在市人才政策的框架内,建立人才储备制度,人事部门对民营科技园从事创业或工作的高级人才管理要提前介入。其四,鼓励有条件的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对失地农民的生活、就业的关注是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招商局要引进投资少、技术要求不太高的小项目,或者主动的牵线搭桥,围绕大企业设置一些加工点,组织联营性质的合作社,给与小额的贷款,*租用地等,帮助他们创业,带动就业,维护稳定。其五,加大宣传与指导的力度,做到政策透明,执行规范,改变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建议政府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简报、电视台、广播电台辟专栏用于政策宣传、信息发布,节约民营企业管理、经营、交通的费用。
第三、管理更规范规范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一是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对我区的民营企业实行挂牌管理。即对民营企业的收费标准、税收标准、检查标准、由谁负责检查实施等,由区政府统一制定。检查人员凭区政府统一印发的证件从事对民营企业的检查管理行为,凡是超过规定的任何内容,企业有权拒绝执行。对于与市政府有关部门相抵触的标准,重复的收费要主动地协调,甚至干预。二是对民营企业实施素质创新计划。参照国家经贸委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的做法,对我区民营企业经营者坚持制度化培训,有效地提高经营者的综合素质。三是关注改制以后的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去年以来,全区改制工作进展顺利,改制以后的企业情况复杂,区政府应当主动介入,帮助理顺产权、劳资关系,健全基本的组织、建立规范的企业制度、跟踪政策与法规的服务,减少社会矛盾。四是城市化发展中的原工商户的安置问题。大拆迁以后,本区的常住人口相对集中,在规划上要考虑划出一定的区域和空间,作为个体工商户、小型的民营企业的安置,不能一拆了之,不能一方面鼓励新人办企业,一方面又挫伤老业主的积极性,配合城市化的进程,设计功能区,科学指导安置,避免无序的竞争。
第5篇 周村企业改制和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周村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大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就。
1.创立了一种新的企业制度
周村在实践中吸取了公有制积累共有、按劳分配、共谋福利的基本原则,又利用股份制产权明晰、开放联合、聚合规模、风险共担的特点和优点,创立了一种新的企业制度——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在产权主体方面,使农村集体企业产权主体从模糊转为清晰,劳动主体与资产主体相同,增强了职工主人翁地位,维护了集体经济的完整性,保护了农民的共同利益。
(2)在发展动力方面,使集体企业的外部行政强制机制转化为内部的利益激励机制,激励企业、职工的积累动机和不断追求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3)在企业运行方面,改变单一的行政监督管理机制,转化为以市场为取向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有利于企业行为的合理化。
(4)在企业投资方面,使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实现资本股权与要素股权配置的市场化。
(5)在分配制度方面,既继承了传统公有制按劳分配的内核,又引入按股分配,形成双重分配制度,有利于实现劳动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总之,周村对传统合作制进行改革和扬弃,在继承中创新,形成了与传统合作制从内容到形式都又根本区别的股份合作制组织形式,为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模式。
2.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按照我国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关系从理论上来说是比较明确的,但在现实中却是模糊的。许多乡镇企业虽名为集体所有,却实为乡、村行政组织的附属物,甚至有些企业在“集体”或个人承包的前提下,实际上逐渐变成了“裙带化”、“家族式”的私有企业了。这种模糊的产权关系,一方面造成政企不分,乡镇行政组织和干*可以对集体企业的资产任意支配和侵占,致使企业没有自主权;另一方面造成集体资产所有者缺失,没有人对其保值增值负责。通过改革实验,把企业变为集体、社团法人和个人多元化的、按股份共有企业,从而实现了企业集体所有的产权归劳动者共有。这就从企业制度上解决了那种公有制总体上有人负责,但实际上无人具体负责的弊端。它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维护、巩固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那种认为把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个人,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疑虑是不必要的。周村乡镇集体企业迅速发展的事实充分说明,股份合作制的改革不仅没有影响和削弱集体经济,反而促进了全区乡镇集体企业的大发展。
3.拓宽了融资渠道
乡镇企业一般依靠贷款融资,导致企业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同时还会延长生产周期,不能按期形成生产能力。通过法人参股,社会和企业职工入股的办法,能够把不同所有者的各种生产要素集中于一个经济实体中,使之尽快形成生产能力。股份合作制突破了城乡、地区、行业和所有制之间的界限,对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全方位大跨度的联合,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
4.取得了经济发展的显著成绩
产权制度的成功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了企业发展,从而推动了全区经济的迅速发展。xx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地方国内生产总值达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五年间年均增长12.6%;财政收入完成1.8亿元,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8亿元,增长3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9亿元,增长13%;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2.3亿元和43.5亿元,比1997年增加25.6亿元和17.2亿元。xx年末,全区共有工业企业3171家,完成工业增加值30.7亿元,比1998年增加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2.6%,平均每年增长9.27%。xx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2.1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8.8亿元,实现利润3亿元,利税5.0亿元。全区工业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化工、冶金机械、新型建材、电子电器和轻工家具为主的六大行业,涌现处宏信化工、维尔集团、雄鹰巾被、恒星造纸机械、多星电器等名牌企业。xx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亿元,增加值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86元。形成了周北蔬菜、林木经济作物带、周南菌果杂粮作物带,中间苗木、花卉经济带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建成了纺织大世界、沙发、沙发材料、不锈钢、摩托车、小商品等一大批大型专业市场,以及精品商厦、金桥商厦、金谷大厦等一批现代化商业设施。
5.改善了政企关系
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厂长)的管理制度,股东会是企业最高权利机构,董事会由股东会选举产生,对股东会负责,经理由董事会聘任,并对董事会负责。这样就切断了企业与行政机构的必然联系,打破了政企不分的传统体制,使企业从政府附属物的地位中解脱出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同时,乡镇行政组织通过组建资产经营公司或控股公司,按章程对集体资产行使管理权,从而理顺了政企关系。但是,后天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同先天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在同政府的关系上还是有所不同,这一点将重点在后面的部分进行分析。
二、当前周村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一)、关于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
实现区域内经济体制结构的调整有两种作法。一种是存量改革,即通过股份制改造方式将辖区内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另一种是增量改革,即促进市场公平、规范地发展,给予民营企业以公正、宽松的环境,使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充分发挥体制优势,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在动态中实现经济体制结构的优化。存量改革具有自上而下的特点,强调政府力量的作用,因此其优点是速度比较快,而缺点则是政府导向致使改制不够彻底。增量改革具有自下而上的特点,强调市场的作用,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具有彻底的民营
性质,缺点是速度比较慢,时间比较长。
应该说,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体制结构调整都不可能只依靠单一的一种方式,而是两种方式相互促进,协调运用的过程。增量改革对存量改革有示范效应,可以为存量改革提供目标和借鉴,弥补存量改革难以彻底的缺陷;而成功的存量改革又可以反过来扩大增量改革的基数,使增量改革的速度和进程倍增。但是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原因,一个地区的经济体制调整很可能更加侧重于某种方式,例如周村主要采取的是存量改革模式,而目前民营经济发展更加迅速的温州等地则主要采取的是增量改革的模式。
尽管存量改革有其自身的优势,在我国经济体制机构调整的探索中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多依赖存量改革会产生消极效果。经过改制,政府同企业间显性的隶属关系被取消了,但是在部分企业这种关系被间接隐性化,表现为企业竞争中的非市场手段,甚至个别政府人员的寻租。并且,自上而下的改革容易使基层部门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达不到政策制订部门的要求,例如改制企业选择上“好的收,孬的放”现象。另外,对存量改革的过分强调有会导致对增量改革的忽视,使政府机制转换和机构改革相对滞后。急于存量改革甚至有可能违背增量改革,例如为了突出重点企业改制的效果而在各方面给予其政策、资金方面的便利和优惠,损害市场的公平。失去增量改革的有力支撑,存量改革就会更多的流于形式,区域经济也将失去持续发展的潜力。
忽视增量改革,市场化进程缓慢,已经成为制约周村地区经济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形式上来说,周村区的民营企业已经占到了全区企业的90%以上,应该不存在所有制歧视。但是周村大多数民营企业是通过改制从集体和国有企业转化来的,许多“民营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实现民有民营,企业同政府之间的远近亲疏并不相同,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改制早以使周村成为了全国改革大潮中的一面旗帜,改制过程中区领导不可谓不尽心,有关工作人员不可谓不努力,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可谓不丰富。但是应该看到,改制只能在一定限度上发挥作用,如果市场化进程跟不上改制的步伐,改制最终将失去基础,成为空中楼台。
第6篇 关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3月,财经委和财经与预算专业代表小组部分成员先后到市工商联、市统计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经信委等部门进行了调查,对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动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xx]82号)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要求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民银行等部门对该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并到九江市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问题
3、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仍然较低。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总体上还处于创业发展初期,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较少。民营企业多数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从业者大多为农民和手工业者,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去年,我市只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工程实验室1家,并且大多集中在大中型企业,90%以上的中小企业没有自主研发力量。
对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浓厚的创业氛围,全民创业意识不强。尽管去年我市被评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但少数职能部门主动性不强,群众对相关政策了解度、知晓度、认可度较差;民营企业家队伍现状堪忧,我市民营企业家主要来源于改制企业、自身资本积累企业和外来投资办厂企业,整体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老化,部分民营企业家小富即安,做强做大的愿望不强;部分创业人员思想守旧,行为保守,技能不高,全民创业的氛围不够浓。二是缺乏科学的企业运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我市多数民营企业为家族式企业,单打独斗型的较多,联合集群的较少,并且生产经营粗放,装备水平低,缺乏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生命力不强。三是缺乏低成本的融资,资金满足率不高。由于民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门槛高、融资的综合成本高、贷款的风险高等问题,加大了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四是缺乏优良的公共服务,企业发展环境不优。主要是政府承诺的部分优惠政策难以落实,生产要素供应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的隐形负担较重等。
三、几点建议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活跃城乡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我们建议:
1、加快出台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要集中精力全面梳理国务院及各部委、省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结合我市民营企业的实际和需要,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落实政策,真正把上级各项优惠政策用足、用活、用到位。要依法分级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并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支持民营小微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和品质,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推动我市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
2、加快培育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要加强对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的领导,按照抓大壮小扶微的工作思路,明确各部门职责,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间投资、全民创业,培植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型企业,形成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有机互补的良好局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两大支柱、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努力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建链产业,实现产业规模的扩张。同时,鼓励本地民营企业围绕我市产业链与大企业进行配套协作。
3、加快建立完善的融资服务体系。要搭建民营企业和银行信贷需求交流平台,实现银行和企业资金供需对接。要加强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联系,引进风险投资基金,促进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的中小科技型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要认真落实各项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要协调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探索适应民营企业的贷款新产品。要积极发展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和理财服务,积极运用表外融资形式满足民营企业资金需求。要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信用培植,规范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完善民营企业担保机制,壮大担保公司及担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对民营企业的担保面。
4、加快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要以春雷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改进**作*,提高办事效率,并建立有效的涉企收费维权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建立健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借鉴九江做法,组建黄石市中小企业服务超市,推行项目审批代办制度,在全市选调优秀年轻干*作为项目审批代办员,全程服务项目审批。要搭建智力平台,聘请知名院校教授为民营企业家进行培训辅导,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认真研究民营企业生产要素供给问题,在我市各类工业园区中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微企业创业园,支持民营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