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2023年城乡建设工作报告(12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06:36:21 查看人数:80

2023年城乡建设工作报告

第1篇 2023年城乡建设工作报告

xx年以来,城乡建设工作紧扣五大功能区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担当重任、砥砺奋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新型城镇化统筹建设、建设行业提质增量、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民生实事顺利完成,重点工程强力支撑,改革创新全面启动,中宣部在渝召开建筑节能工作现场会,充分肯定并大力推广我市相关工作成果、经验。一年来,主要取得7个方面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年工作回顾

(一)新型城镇化统筹建设,促进区域协调

结合全市五大功能区战略和区县定位,坚持区域协调、分类指导、以人为本的原则,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全市各区域城镇化水平、质量、效率同步提升。

一是城镇体系不断健全。按照国务院最新发布城市规模划分标准,重庆超大城市加快建设。多级联动的城镇体系优化完善,城镇化建设宏观布局基本搭建。二是区域联动更加顺畅。围绕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节点的新定位,推动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航运、电力、通信、物流加快建设。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2公里,新建改造城市道路xxxx公里。三是公共服务有效提升。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远郊区县城基础设施要件日臻完善。xxx个市级中心镇完成建设项目xxx个,建设农民新村示范点xxx个,公用服务设施加快向村镇覆盖。四是人口转移稳妥有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提高 1个百分点,达xx.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xx.6%。

(二)建设行业提质增量,增强发展后劲

在宏观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背景下,建设行业科学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关系,既继续发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积极贡献,又优化行业结构,促进建设资源合理高效配置。

一是房地产业。完成投资xxxx.2亿元,同比增长20.5%,占年度目标的xxx.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xx.5%。实现增加值817.04亿元,同比增长7.6%,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x.7%。在4个直辖市中,投资额和投资增速均位居前列。通过合理引导,都市功能拓展区与城市发展新区作为承接人口转移的主阵地,投资额及开工量均占据了较大比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xxx天湖、xx仙女山等旅游、休闲度假类房地产项目加快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建筑业。完成总产值xxxxx.2亿元,同比增长17.4%,占年度目标的xxx.7%。实现增加值1356.1亿元,同比增长xxx.4%,占全市gdp的x.5%。通过有扶有控的差异化引导政策,培育城市发展新区成为新的建筑业增长极,完成总产值xxx亿元,同比增长xx.4%,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28%,增量在五大功能区中排名第一。我市施工企业新获住建部审批一级资质xx项,同比上升40%。专业技术注册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7%,增速位居西部第一。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顺利推进,工程建设五方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冶建工成功获得房建特级资质,打破重庆直辖以来只有1家房建特级资质企业的局面。

三是勘察设计业。实现营业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5.7%,占年度目标的101%。新增甲级勘察设计企业16家,甲级企业比例达30%,跃居西部省市第一。从业人员中国家注册师比例达14%,居直辖市第一。本地企业已走出西部,业务范围遍及京、沪、鲁等发达省市以及拉美、非洲等国际市场,签订合同金额48亿元,同比增长11%。作为全市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重庆勘察设计业已在优化调整建设行业经济产业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保障开发开放

立足服务全市开放先导区建设,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枢纽作用,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布局、同步配套,为全市开发开放大局提供基础保障。

一是城市道路建设。完成投资327.1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0.6%。其中,主城区完成投资192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1.1%,106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建成“两桥两隧”,主城区跨江大桥达到28座、穿山隧道增至14座,整治交通堵点13个。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顺利竣工,新增了主城南北通道,改善了都市核心区过江交通拥堵状况。南山隧道、铁山坪隧道建成通车,寸滩大桥、歇马隧道、华岩隧道等加快建设,进一步畅通了各区域之间交通连接。双碑大桥、双碑隧道全面收尾,中梁山隧道启动扩容,主城向西拓展步伐全面加快。

二是轨道交通建设。完成投资xxx.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xxx%。新建成通车六号线五里店至茶园、二号线新山村至鱼洞、一号线大学城至尖顶坡共计32公里线路,日最高客运量由xxx万乘次提升至xxx万乘次。总通车里程达到202公里,位列全国第四,相当于x.77万班次公交车运力,全年减少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xx.3万吨。至此,我市轨道交通骨干线网已基本建成,运营线路通达主城所有核心组团及重大城市功能节点,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优化了城市投资环境。

三是地下管线及公共停车场建设。在全国首批完成《主城区排水(雨水)防涝设施及管网规划》。初步搭建了地下管网数据平台,建立内环以内16个流域排水管线三维模型。在全国率先开展智慧地下管线试点,其中永川区达到城区智慧管线全覆盖目标,实现危害气体实时监测并自动处置。编制《xx年主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计划》,初步确定开工建设21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x.17万个。

(四)民生实事顺利完成,增进群众福祉

秉持发扬“用心建设、服务民生”思想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包括22项民生实事在内的重大民生事项,为人民群众居住、出行等提供基本保障。

一是城市棚户区改造。完成改造xxx万平方米、2.7万户,占xxx万平方米年度目标的xxx%。其中,主城区完成改造123.5万平方米、1.5万户,占xxx万平方米年度目标的105%。xx年以来,全市累计改造xxx.2万平方米、3.6万户,直接惠及群众约xx万人。改造安置后,群众人均住房面积大为增加,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享受的公共服务质量极大提高。

二是主城区人行天桥与地通道建设。开工建设68座,占年度目标任务的xxx%。其中完工xx座,占xx座年度目标的111.8%。xx年以来,累计开工100座,完工68座。建设选址紧密贴合群众实际需求,优先安排在城市最中心区域、交通最繁忙路段、人群最集中场所,全部建成后可新增解决16所学校、2家医院、43个轨道或公交站点、39个大型居住区过街安全问题。

三是农村危房改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x.6万户,占8万户年度目标的xxx.5%。xx年以来,累计改造农村危房xx.1万户,直接惠及群众约xxxx万人。农房改造坚持“两最一控”,重点优先改造最贫困户、最危险房屋,严格控制改建农房面积和造价。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实现了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四是公租房建设。基本建成xxx.8万平方米、x.7万套,占年度目标的xx%。启动以来,累计开工4475万平方米、69.2万套,基本建成xxxx万平方米、xx.6万套,可解决约xxx万城市困难群体住房问题。特别是通过公租房超前规划、提前布局,有效解决了两江新区、茶园新区、西永微电园等片区在人口、产业集聚过程中的群众居住生活问题。

(五)重点工程强力支撑,稳定投资增长

充分发挥市级部门督促协调职能,推动建立“多方联动、条块结合”的合作协调体系,保障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成为稳定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

一是市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xxxx亿元,同比增长xx.4%,占年度目标的xxx.6%,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6.9%。其中,政府主导类项目完成投资xxxx亿元,占年度目标的xxx%。韩国sk海力士一期、长安福特三工厂等44个项目完工或基本完工。仙桃国际数据谷、江口罗州坝电站等95个项目新开工。火车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龙溪新光天地商务区等一大批在建项目加快推进。

二是十大商务集聚区。完成投资xxx亿元,同比增长xx.8%,占年度目标的126.8%。开工xxx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占年度目标的xxx%。完工xxx万平方米,同比增长xx.8%,占年度目标的119%。累计完成投资xxxx亿元,占总投资额的xx.4%。江北嘴、悦来新城、中央公园、化龙桥等片区成为城市新地标。此外,十大城市功能开发项目完成投资9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xxx.1%。累计完成投资27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4%。

(六)改革创新全面启动,加快经济转型

着力改变传统建设行业过度依靠要素驱动,受能源、资源、环境、资金条件约束的不足,转而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求活力,助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改革。根据全市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城市棚户区改造ppp投融资改革。与港铁公司成功签订《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新加坡绿科集团、绿地集团开展轨道交通ppp合作洽谈。以红岩村大桥为案例,深入研究政府通过支付“影子通行费”购买服务的ppp模式,探索无收益城市路桥隧项目引进民间资本途径,大力破解城市建设资金瓶颈约束。

二是建筑产业现代化与智慧城市。配合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全市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意见。发布建筑产业现代化地方标准5项。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加快建设,装配式施工试点顺利开展。住宅部品认定工作全面启动。商品住宅成品房比例不断提高。两江新区、南岸区、江北区和永川区4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有序推进,两江新区智慧总部基地、南岸区智慧小区、江北区智慧城管、永川区智慧教育等初显成效。完成建筑工人技能培训与鉴定12万余人。

三是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100%。建立完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和产业支撑体系,新组织实施绿色建筑1650余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倍。创新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化机制,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300万平方米。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标准体系,发布地方标准3项,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260余万平方米。

(七)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提升服务质量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深化,各项整改措施全面落实,专项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四风”突出问题有效治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建立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项,调整与其他部门交叉行政职能5项,梳理完成城乡建设权力清单。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提高,推进立法项目9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干部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三公”经费开支大幅压缩。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顺利推进。政务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加强,新电子政务系统加快完善。按国家安监局和住建部统计口径,全市房屋市政工程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总数同比下降xx.3%,死亡人数同比下降xx.8%,信访维稳工作大局稳定。

xx年,城乡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城乡建设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困难不容忽视,问题依然突出。例如:城乡建设改革进程中打破旧体制与建立新体制之间难以无缝衔接;建设行业能源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格局尚待破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投融资方式急需加快探索;建设领域促进生态文明工作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等等。

二、xx年工作重点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市委四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继续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市、精心谋划 “xx”发展蓝图的重要一年。特别是xx、xx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城市规划建设作出重要批示,专题部署于今年召开一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为城乡建设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实现大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准确把握并主动适应重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法治保障、改革统领、创新驱动、开放支撑”为工作理念,重点实施城乡建设“构建一大体系,释放两大动力,推进三大改革”——“一二三”工作任务,确保城乡建设“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目标顺利实现。

一是构建依法行政的管理体系。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要求,提高立法质量,加快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城市管线条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立法。完善行政权力清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加强权力公开,规范权力运行。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落实市政府网上审批试点。积极推进多部门集中审批和实体大厅建设。继续推进委系统相对集中执法,完善执法公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二是释放“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两大发展动力。进一步调动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加快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推进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发挥重点工程、城建基础设施项目引领带动功能,重点加强一环至二环之间路网覆盖,加快建设城市快速路一横线、二横线,服务开放先导区建设。加快扶持一批建设行业优质龙头企业,加快进军市外、国外市场步伐。

三是推进“投融资机制,诚信管理机制,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三大领域改革。在轨道交通、棚户区改造领域启动实施ppp投融资改革试点,探索城市道路建设投融资改革路径,做好市政债发行准备工作。进一步健全建设行业诚信体系,落实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探索工程质量保险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调动发挥工程监理、市场检测机构等积极作用。

在此基础上,xx年将重点完成6项任务。

(一)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顺应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突出城市特色,加快构建国家中心城市。围绕超大城市层级、“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枢纽节点、省区构架的直辖市、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的要求,科学谋划和完善城镇体系。二是以xxx个中心镇为载体打造一批“点状开发”示范区域,实施环境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xxx个。加快发展全国重点镇,增强城镇群产业集聚力和人口承载力。建设农民新村市级示范点xx个,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三是出台《进一步推进五大功能区城乡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认真开展城乡建设“xx”规划编制,立足市情、把握关键,科学制定未来五年城乡建设发展规划。

(二)保持建设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xxxxx亿元。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把握预售资金监管、项目资本金管理等调控手段,严控行业风险,降低企业负担。二是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000亿元,实现增加值1250亿元。科学统筹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与加强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加快建立市场监管和现场监管一体化平台。三是实现勘察设计营业收入320亿元。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行业诚信管理,繁荣设计创作,促进资源整合,实现“保量提质”。

(三)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租房建设

一是城市道路完成投资xxx亿元,实施建设项目xxx个。新增城市道路110公里。双碑大桥、双碑隧道建成通车。水土嘉陵江大桥、xx寺xx大桥等35个项目新开工。积极谋划在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之间增加10条骨干连接道。二是轨道交通建设完成投资xxx亿元。全力推进环线、四号线一期、五号线一期和十号线一期、三号线北延伸段等共计150公里线路建设。三是基本建成公租房xxx.9万平方米,x.2万套。累计基本建成3108.9万平方米、42.9万套。占总开工量xxxx万平方米、xx.2万套的69.5%和61.9%。

(四)加快推进民生实事

一是完成主城区城市棚户区改造xxx万平方米,累计完成xxx万平方米,占xxx.6万平方总目标任务的50.3%。二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5万户,累计完成xx.6万户,占xx万户总目标任务的xx%。其中,完成d级危房改造x.5万户,累计完成9.2万户,占12万户总目标任务的xx%。三是完成主城区人行天桥和地通道建设xx座,累计完成xxx座,提前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22项民生实事目标任务。

(五)努力促进生态文明

一是建筑产业化。完成建筑产业现代化系列标准和图集的编制工作,重点在棚户区、公租房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试点。积极支持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及基地建设。二是建设科教。加强信息技术优选,积极引导推广物联网、bim等新技术应用。扎实推进国家智慧城市专项试点,组织开展智慧地下管线、智慧建筑等标准编制和工程示范。完成建筑工人技能培训鉴定xx万人次以上。三是建筑节能。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全年新增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xxx万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xxxx万平方米,完成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建设任务。推动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达到xx%以上。建设xx个成规模、有影响的绿色建材产业基地。

(六)大力推进重点项目

一是认真开展xx年城建类重点项目申报。进一步充实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库,滚动形成“成熟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二是推进十大商务聚集区建设。完成投资xxx亿元,竣工项目xxx万平方米,新开工xxx万平方米。推进十大城市功能开发项目完成投资xx亿元,竣工项目xxx万平方米。

同志们,城乡建设“xx”伟大征程尚需奋力冲刺,新的“xx”壮丽篇章也待凝心书写。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秉持深化“用心建设、服务民生、支撑发展”工作理念,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既往开来、团结奋进,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第2篇 城乡建设人员述职报告

城乡建设人员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单位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干部职工的关心、支持下,我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下面,就本人在思想、工作、学习、廉洁自律方面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工作首位,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作为一名普通干部,我积极主动地协助分管领导和局领导开展好各项工作,坚决服从领导的指挥和调度。在工作方面,坚决维护单位领导的权威,在单位决策方面,严格按照领导安排做到贯彻执行不走样。平时,与其他干部职工以诚相待,互相支持,优势互补,互相提高。在工作中顾全大局,既不揽权,也不越权,既坚持原则,又密切配合,做到了分工不分家,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另外,在工作中多听取领导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注重与局机关团结协作,力争使单位更加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强学习,注重自身能力建设

在学习方面,我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局机关的安排部署,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在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上,始终坚持以局机关的安排部署为要求,通过报刊杂志,加强相关政策、理论和时政要闻的学习。业务方面,加强与单位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积极与单位联系部门的业务人员联系沟通,学习请教他们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并通过网络学习加强与业务相关的知识学习。

三、狠抓工作落实

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按照局机关的安排负责了人秘股的相关工作,加强了局机关收发文件、档案管理、来人接待、内外协调等方面工作;二是负责了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会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办理;三是配合局领导开展了创先争优、三送三问、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等一系列党务活动;四是按照局领导的安排,完成了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四、廉洁自律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普通干部,做到身正、行直、言诤,倍加珍惜今天这份工作,从点滴细小之处严格要求自己,牢记“两个务必“、风清气正,踏实工作。在廉洁自律方面,始终坚持努力抓好自身党风廉政建设,在平常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法规程序办事,在具体办理的事务中没有吃、拿、卡、要和托拉、推委的现象。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虽然通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长远目标和发展方向来看,自身在有些方面还有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二是宗旨意识不牢固,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不够;三是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水平和对外协调能力还需在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狂后,随着对工作的进一步熟悉,我更要做到不骄不惰,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站在全局的高度,从整体利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更要注意廉洁行政,把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放到阳光之下,放到群众中去,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指正,努力做到刻苦学习,提高素质,牢记宗旨,服务群众,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3篇 2023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调研报告

为学习借鉴其它省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功经验,为我市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出谋献策,4月16日至23日,市委办公室与市委政研室组成调研组,前往安徽省xx市,浙江省xx市,江苏省xx市,山东省xx市、xx市、xx市等六市进行调研。调研组认真听取六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介绍,收集相关资料,实地考察示范典型。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深刻感受到六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现将六市的经验做法以及调研组的体会报告如下:

一、六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

六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走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城乡共荣的新路子,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六市十分注重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主要是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坚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规划,以城乡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xx市以科学规划、集约建设、精细管理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规划强化科学性、先导性和权威性,市区控制性规划覆盖率达到100%。xx市以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为重点,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计划到 xx年建设20个中心镇和一批中心村,城市化率达到70%。xx市实施“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城市空间战略和“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发展思路,城市发展框架基本拉开。完成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编制完成南部山区分区规划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规划、北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中心城区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新农村建设规划全面展开,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xx市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实施“中心极化、组群互动、梯度推进、城乡协调”的城镇化战略,构筑“一群(南部城镇群)、两轴(皖赣铁路城镇发展轴、合铜黄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三级中心(中心城区、区县城、中心镇)”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区县城为骨干,中心镇为纽带的城镇体系。xx市争取在xx年底,实现全市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和相应专项规划全覆盖,城镇总体规划和重要专业规划全覆盖,城镇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全覆盖;实现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规划监管体系。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六市通过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以及城乡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一是以产业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完善产业化组织模式,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xx市以建设高效、生态、品牌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突出抓好“四百工程”(建设100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100万亩以设施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区、100万亩优质出口花生基地和100万亩优质果茶花卉基地)建设。目前,xx市已经逐步培育形成了以生态农业、体验农业、节会农业、都市农业等为特点的特色产业。xx市的畜牧、水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了66%,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5家。xx市整合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专业村,连点成线,扩线成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带。从xx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围绕茶叶、花卉、水产、畜牧、休闲观光等12类产业,重点建设50条左右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xx市通过狠抓基地、企业、品牌、文化旅游、市场建设,培育黄山茶叶品牌,将茶业打造成为了全市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xx市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郊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郊县工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工业增加值占郊县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7.3%。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高效农业面积逐步扩大,休闲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等品牌效应不断增强。二是以城镇化促进城乡产业发展。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培育中心镇,推动城乡良性互动发展。xx市加快五区融合,提高对郊区和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中心城市对广大农村的吸纳能力。以14个省级中心镇、20个市级重点镇为重点,以北部沿海和蓝烟铁路为发展轴线,通过项目带动、配套服务设施和住宅小区建设,切实增强小城镇的集聚与带动功能。实施“农民向城镇集中”工程。在城郊、园区和重点城镇,集中规划建设一批面向未来、面向周边农民的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小区。通过宅基地置换等方式,吸引零散的村落向中心村集聚。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半工半农”农民进城定居。以产业为先导,整合城乡资源,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为农民向城镇集中提供产业和经济支撑。xx市实施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城镇化战略,加快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镇的合理集聚,逐步形成分工明确、功能突出、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乡在规划、建设和投入方面的分割局面,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xx市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强化统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原则,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xx年,投入 15688万元,将村村通公路和通客车向边远村庄和村内街道延伸,硬化道路1032公里,硬化街道508个村。xx市新完成1181个村的编制规划,有 1343个村庄开展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有52个镇、300个村开展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建设,有1192个村开展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作,农村文化大院由原来的1602个增加到2746个,新硬化农村公路77公里,全市通自来水村庄普及率达到87.7%。建立城乡一体的交通体系,继续推进“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及“岛岛通航”工程,优化五区公交线网布局。建立城乡一体的供水体系。推行“一县一网”、“多乡一网”或“一乡一网”等规模化供水模式,推进联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xx市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乡镇通油路率达100%,行政村通公路率、通水泥(油)路率分别达97.5%和 83%。xx市建设市域“一小时半”交通圈,开通市区到各县城的高速公路,加快省道干线和乡村道路建设,形成干支相连、区域成网、城乡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基本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居民统一电价;按照“村村通、长期通、数字通”的要求,积极实施有线电视乡村通达工程,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就是统筹城乡之间的各种生产要素,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xx市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促进统筹城乡就业,初步搭建起城乡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就业服务平台、职业培训平台和社会保障平台。xx年,在总结xx区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xx区、xx区、xx市纳入区域化试点范围,并将其他四市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试点范围,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促进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就业活动,将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各类群体全部纳入就业服务范围。xx市鼓励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非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把职业介绍补贴与服务成效挂钩起来。并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被征地人员及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xx市突出自己的特色,发挥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就是xx市发展以文化和生态为特征的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提升了他们的素质。据统计,xx年,全市乡村旅游总接待量达841.56万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约32亿元,全市有近20万农民从事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人均年收入超7000元。xx市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成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引导农户通过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方式,探索建立“农民土地股份合作公司”。自xx 年开始,对从事种养业规模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先支持;举办的经济实体,享受与民营企业同等的优惠政策。鼓励工商企业资本参与传统农业改造,在其获得使用权的土地上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建直接用于种养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非永久性固定建筑,其占地不视为建设用地,免相关手续和收费。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和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破除地域、身份、行业等限制性政策,制订落实农民工进城落户、进城就业、子女进城就读“三无障碍”的具体措施。

(五)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六市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xx市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在全省率先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建立了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机制。xx年,全市58.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 6019.9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53.6万人,参合率达到87.0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去年的900元提高到1025元,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5.1万人;开展各类农民教育培训1000多场次,受训农民10万多人。xx市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仅建立完善了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还构建完善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规范完善了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目前,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超过16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已达199万人,覆盖到城镇各类用人单位以及包括个体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各类从业人员;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超过100万人;xx市是全国首批发放失业保险金的城市,截至xx年10月底,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共有42111户,参保职工达到116万人。xx市实施医疗惠民行动,投入8119万元,发展“新农合”306.9万人,完成乡镇卫生院提升扩建30个;实施弱势保障行动,投入1832万元,落实了 1.9万户农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投入25074万元,完成“村村通”自来水466个村,解决了9.1万农户安全饮水。xx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续保农民达到55万人以上,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在80%以上。xx市扎实开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xx年全市有 6.47万人和97个村实现脱贫。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和民生工程,解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二、六市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做法

六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形成了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局面。他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有特色、有新意,创造了许多可学习借鉴的好经验。

(一)发展生态经济。六市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青岛借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将绿色渗入到产业最深层,建设经济新生态,推进风能、太阳能、废水回用、海水淡化、清洁能源开发等项目,计划到xx年,新能源占全部能源的替代率达 5%,到2023年达到20%。xx市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创新性机制,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xx市创造性地对莲花峰、天都峰等景区实行轮换“休假”,让这些景区景点休养生息、自然繁衍,确保黄山生态的可持续发展。xx市充分发挥杭州产业特色和优势,走新型产业化道路,推进“两港五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生态工业发展,积极发展以绿色食品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知识型服务业为依托、绿色消费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低耗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xx市近年来建立起以循环高效为特征的生态产业体系。构建园区载体、产业本体、企业主体的工业循环经济体系。以电子、汽车、化工、钢铁等优势产业为龙头,发展一批生态型企业,构建产业生态链。优化工业布局,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绿色农业,通过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发展以产业化、集约化、生态化为特色的都市型农业,形成特色、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产品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推动“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增长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xx市以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为原则,全面实施《烟台生态市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同时开展环境友好企业创建活动,健全完善企业的信用等级制度。以资源依赖型企业和现代制造业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和实施清洁生产,实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对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企业实行定期公布制度,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二)保护生态人居。六市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创造更加优美、舒适、健康、方便的生活居住环境。xx市充分弘扬徽派古建筑文化,利用各种生态资源建设生态人居。比如在宏村,水赋予村落、宅院以生气和灵性,对于村落的生态、景观和环境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为村落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生态环境,使村落更秀丽、妩媚、晶莹和亲切,体现了生态价值、实用价值和景观价值。xx市着力打造“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人居环境特色。栽绿种绿,给大自然以绿色,是xx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做法,为在裸岩山体和一些远山、高山上植树造林,在荒山上实施了大面积飞机播种造林,让生态的绿色不留任何的死角。xx市在“xx”规划中,写进一个指标,到“xx”结束的时候,人均期望寿命要达到80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杭州从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做起,尤其是今年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努力做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同时进一步加大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力度,见缝插绿。还将在沿高速公路、骨干河流、道路、铁路等种植绿化,形成一张生态网络。杭州还提出一个重要理念,今后种树将被作为一xx市基础设施来配置,与自来水管、污水网、电网、煤气管一样同等重要。xx市近年来积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城市,实施绿色南京战略,充分发挥山水城林优势,城乡建设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逐渐形成城在江边、山在城中、湖在城内、林在四周、绿在家园的人居环境,建成生态健康、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适宜居住的城市。xx市按照“一城、一湖、一环”(明府城、大明湖、环城河通航)为重点的老城改造规划,加快泉城特色标志区建设。同时整理恢复芙蓉泉等泉脉水系,挖掘开发百花洲等古城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恢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老城韵味。

(三)改善生态环境。六市大力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xx市为了保护绿色,加大环境综合整治,着重在源头上治理污染,制止了向大自然“排毒”,在空气治理上,加快重点企业脱硫进程,淘汰燃煤锅炉,为减少机动车排气污染,购置国际环保标准的公交车。xx年以来,青岛借助奥运“快车”连续四年掀起了群众广泛参与“我为奥运种棵树”等系列活动。xx市实施“碧水”、“蓝天” 、“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行动,建立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重点开展“大绿化”工程、“十镇百村”文明生态创建工程、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农村河溪、池塘清洁整治工程和以沼气综合开发利用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促进该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xx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积极开展生态村、镇建设,重点实施环境污染整治,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近几年,杭州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xx市坚持和完善环境的“刚性投入机制”已达20多年,生态建设和环保投入始终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快速增长。近年来,xx市实施退耕还林54万亩,建设公益林 200多万亩,治理小流域50多条,治理面积达250平方公里,并在水源涵养地建成面积近10万公顷的各类自然保护区。xx年,xx市森林覆盖率达 77.4%,有林地面积、林木绿化率、活立木总蓄积量三项数据在安徽省位居第一。xx市近年来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南京相继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称号。xx市围绕活力之都、魅力之城、宜居家园,集中打造奥体文博等片区,突出泉水特色品牌,着力做足泉水文章,使之真正成为城市之魂、灵气所在、韵味之源。大幅度提升片区的整体形象和景观效果,达到点上景物宜人、片上气势恢弘、沿线观感优美,让泉城更美更靓。

(四)培育生态文化。六市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xx市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创新的“景点轮休制”、景区规划的“加减法”、景区垃圾“日产日清”、工业发展“准入制”、乡村旅游推动生态保护等经验做法,已经被皖浙赣毗邻地区乃至全国众多旅游城市广为借鉴。xx市举办奥帆赛,让生态环保理念深入民心,让这座城市因“白帆”更“绿色”。青岛奥帆基地不仅建筑本身采用了不少“绿色”环保科技,其建设的过程中也始终坚持“绿色”施工。青岛的市民则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生态文明,尤其是广泛开展“环保购物袋进超市”活动,使环保理念逐渐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变成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xx市在全市树立起超前的城市经营理念和深入人心的环境保护意识,以环境立市____城市经营理念在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各项工作中得到体现。绿色企业、学校、社区和绿色饭店、绿色房产等不断涌现,提高了市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使生态市建设具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xx市在全社会树立起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产的观念,确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价值观。

三、六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在对六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调研中,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一)统筹城乡协调方面的启示。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用抓城市的力度抓农村,给市民的待遇予农民。各级各部门要率先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使城乡在互动、互融、互补、互促中实现统筹发展。二要以思想解放为动力,闯出城乡发展新路子。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工作的力度。统筹城乡发展是前无古人、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成熟先例可借鉴,必须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敢闯敢试,敢破敢立,大胆探索。只要是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发展、有利于造福人民群众的改革,就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禁区,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稳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创出新路,走出自己的路。三要突出经济良性发展,强化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互为共存、互为前提,在统筹发展中必须在经济发展上实现跨越,同时又要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统一,既着眼于经济增长速度,又着眼于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四要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农民主体地位。统筹是政府行为,统筹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资源的配置者,在城乡统筹中政府要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政府在制定统筹政策时,要体现农民的意愿,基本满足农民的需求,能够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唱主角,通过政府推动力和农民自身努力解决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五要突出协调发展,强化区域带动效应。从全市的高度、全局的利益出发,正确认识市、县、镇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原则,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通过调整财政分配结构,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弥合城乡区域之间的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六要突出试点示范作用,强化整体推进格局。各地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差异,不能把城乡统筹当作城乡统一。进行全面推进,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先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好,城乡统筹有一定基础的县区作为试点,积累经验在全市推广,以点及面,整体推进。

(二)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启示。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 “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____发展理念转变。二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生态自然观,培育生态消费文化。开展各阶层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城乡生态文化,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发展观。转变消费观念,引导绿色、适度消费,培育简朴和谐的生态消费文化。三要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要以绿色农业为重点,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节水农业、无公害农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发展生态工业。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以绿色消费为特征的现代生态服务业。将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四要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开发和保护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必须在资源统筹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有限资源,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好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开发与保护的相互协调,引导和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4篇 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xx届三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有效途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机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xx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状况,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任务。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当前,农村安定和谐局面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加强,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而且互相交织,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才能确保到202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依据和基本要求

(一)科学依据。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出,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现实背景和深厚的实践基础。

一是理论依据。xx在党的xx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他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xx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xx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深入考察各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史后对工业化发展普遍规律做出的科学总结,是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后做出的科学判断,也是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后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二是现实背景。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城乡差距非但没有缩小,而且正在逐步拉大。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运用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间接的原因是,在国家人为政策性干预下,城乡居民在税负、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尤其是始于1958年的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仅在身份上强化了城乡的先天差别,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权益保障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差别制度化。

三是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快速推进,我国总体上到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从工业生产看,我国已成为世界工业生产大国,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生产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进出口贸易看,我国已成为进出口贸易大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从国家财政收入看,我国财政收入已超过5万亿元,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为工业服务的流通业。这表明,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能力。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农业占gdp的比重低于15%、城市化率超过40%、农村劳动力就业占总就业比例低于30%时,就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我国xx年人均gdp为2456美元、农业产值比例为11.7%、城市化率为44.9%、农业就业比例为44%,除了统计上的农村就业指标有所差距外,其他指标都符合上述标准。因此,我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条件正日渐具备,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阶段。

(二)基本要求。城乡一体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在现阶段,它要求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过去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制约,重视城市发展规划、忽视乡村发展规划,而且城市发展规划与乡村发展规划相互脱节。因此,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合理安排区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而且可以使城乡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环节。要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融合的原则,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

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是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着力点。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切实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着重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不足的状况,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统筹城乡劳动就业。这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促进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城乡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城乡就业。

五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发生深刻变化,城乡融合趋势加快、人口流动加速。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增加了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要大力推荐社会管理创新,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逐步形成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体制,形成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三、当前迎江区城乡发展主要差距

近年来,我区坚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出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准确定位、明确任务,围绕“城乡统筹”认准方向、增强动力,以内涵的深化、外延的拓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但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依然是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xx年全区农民纯收入比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7236元,两者比为1:3.7,收入差距比xx年扩大了0.4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工业化水平低,农民外出务工受到文化和技能的局限,致使农民增收空间非常有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市农村多数地区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滞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严重老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生活设施方面,虽然公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但40%左右的行政村主干道仍然是沙石路面;

50%的行政村没有集中供水设施。

三是城乡劳动就业差距。从我区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而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无法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的利用率大概在50%左右。目前,在我区老城区,就业平台、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等比较完善,而农村劳动就业体系不健全。城市失业人员在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享受的再就业扶持优惠政策,农村失业人员享受不到。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四是城乡社会事业差距。全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在教育方面,城区9所学校布局集中,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基本办学条件要明显优于乡镇中、小学的学校。由于多方面原因,城乡教师基本素质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在农村依然存在忽视子女教育问题。我区新洲乡留守儿童达40%,这已成为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公共卫生和防疫保健体系不健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已达到15所,而标准化村卫生仅有6家。在农村文化方面,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够,缺场地、缺人才,绝大多乡镇文化站功能不全。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尚未全面实施。城镇人员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农村劳动者只能参加新农合;城镇户口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而农村户口的灵活就业人员除被征地农民外不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些都制约了城乡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思路和政策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全面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按照“统筹规划、融合产业、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初步建立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合理布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切实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一要加快城乡公路网络建设。科学合理地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和调整,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快通往示范乡镇、示范村和未通水泥(油)路的村的公路建设,以及通往经济路、出口路、旅游路的公路建设。通过政府投入、集资入股、公路经营权拍卖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事业,力争到“xxx”末乡镇开通公交车,80%以上行政村和学校有公交车停靠点。二要加强城乡公用设施建设。搞好统一布局规划,加快城镇供排水、供气、公交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鼓励城市公用设施向有条件的农村延伸。加大农村通讯设施的投入,降低通讯费用,保障城乡信息畅通。三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力争3年内完成对乡村的规划编制,实现5年内整体推进的目标。加大以改水、改圈、改厨、改厕以及垃圾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状况。

(二)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一要均衡发展教育事业。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强新老城区教育资源布点工作,争取3年内初见规模、5年内能见成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区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以区级职业中学为龙头,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骨干,向村组延伸辐射的区、乡(镇)、村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二要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搞好区域卫生规划,确保每个建制乡(镇)有一所政府兴办的标准化卫生院,建立以中心卫生院____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建成规范化的村卫生所(室)并实现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合理布局村卫生站,加强卫生站的房屋和基本诊疗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三要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扩大城区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加快完成区级文化馆、图书馆的达标改造,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大众体育活动。

(三)着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求职和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管理制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制度,整合城乡各种职业培训教育资源,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到“xxx”末,力争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80%,其中土地被征占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100%;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比例达到80%以上。要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就业问题,给予他们享受下岗职工的同等就业待遇,鼓励他们自主择业、另谋生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让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加快建立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将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城中村和城郊转户农民逐步纳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女职工生育保险体系。认真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到“xxx”末,初步建立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保”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三个集中。一是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工业化。着力改变过去城乡建设上存在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粗放型发展格局,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制定了城乡一体的工业布局规划,通过规划调控、政策引导,建立投资促进机制,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二是梯度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推进城镇化。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有组织分层次地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实行农村与城市社区完全接轨,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参照城镇社区的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三是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速农业现代化。坚持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稳步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实施规模化、集约经营。

(五)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深化区乡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出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加大对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本着“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逐步对本市人口取消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划分,统一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制度。鼓励和支持农民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发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主的股份合作经济,为农民离土离乡创造条件。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支持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实行城市化的社区管理体制。鼓励农村推行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促进农民由村民向股东转变。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撤乡建镇,推进具备条件的城郊乡改设街道办事处。鼓励建设中心村,支持撤并户数较少的自然村,进一步优化城乡布局。推进区域金融改革与发展。积极开展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试点,鼓励设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社区金融组织,支持发展农村信贷担保机构,逐步形成包括小额信贷组织和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以及金融性担保服务组织在内的多层次的区域金融体系,培育农村竞争性金融市场。

第5篇 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镇总面积47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500户,1.9万人,耕地面积1.8万亩,人均年收入万余元。近几年,我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总揽全局,致力于抓机遇、强基础、增实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事业和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实现了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被评为“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快乡镇”,城乡一体化具备初步条件。

二、主要工作

1.全面启动镇村规划。

今年以来,为搞好集镇规划工作,我镇聘请中机国际、深圳艺寿公司对集镇扩容提质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聘请大尚传媒公司、湘潭大学设计院对集镇开发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和全程策划包装推介,同时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即将启动镇域村镇布局规划编制工作。

2.快速推进“三点一线”。

3.高效开发集镇用地。

今年,我镇在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多方争取领导支持,批准集镇统征开发地25亩。为搞好集镇开发,我镇积极向联点领导及职能科局负责人汇报,为集镇开发解决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目前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报名购地的商户十分踊跃,前景十分可观。另外,我镇将农村商贸综合体项目一并纳入集镇统征开发建设,力争创造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继续夯实农业基础。

一是坚持发展葡萄特色产业,实施品牌战略,打造“葡萄之乡”。我镇的葡萄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仍需进一步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镇农民致富增收的一个重要载体。我镇将以曙光山城、七鑫科技等龙头企业为代表,大力发展集旅游休闲、体验式采摘、葡萄酒文化展示和葡萄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二是大力发展集农业科研、推广应用、生态种养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项目,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继续发展壮大兴嘉天华公司“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济类水产养殖和“咖啡豆+油菜”的种植模式,积极扶植深远蛋鸡养殖合作社。三是不断夯实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继续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落实,形成以梅数、洪河等村的高产粮食基地,推进粮食生产“良种、良法、良制”,实现大面积、大范围平衡高产目标。继续推进湖南农大农富种业公司的优湘型杂交水稻的繁育和推广,确保粮食生产的提质增效。

5.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我镇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文化集市。一是以刘少奇天华调查纪念馆为平台,天华八景为载体,整合历史印记和“十个一”模式展示基地,形成以天华村为中心的红色旅游纪念地。二是各村和社区均成立了文艺队,定期开展群众文艺活动,形成了浓厚的群众文化氛围,丰富了人民群众生活。三是结合恒晖天华高端花卉苗木盆栽基地、葡萄园产业基地等开发项目,发展状大观光旅游农业。

6.切实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启动农民集中居住工程,鼓励农民建房向规划的居民点集中。切实加强乡村的精细化治理,以农民集中居住点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推进。建设文化广场,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全覆盖,进一步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规范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气,保护生态环境。

三、困难和请求

1.请求参照长县政办发10号文件,明确我镇与第一批城乡一体化试点乡镇享受同等的优先发展政策。

2.我镇集镇开发项目用地报卷已与其它四个乡镇一起报至省厅,目前已将近两个月时间仍没有批下来,因此集镇开发项目只能进行前期工作,实质性开展要待土地批下来后才能进行。恳请县里统一协调,促进项目推进。

3.请求依据发展要求,参照其他乡镇作法,适当增加我镇建设用地指标。

4.我镇小城镇建设涉及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量大,所需资金巨大,而我镇属北部农业乡镇,自有财源严重不足,资金压力较大,恳请安排专项扶持资金。

5.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多,急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请求补充解决。

6、建议根据我镇区位特色,把镇作为县里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绿色健康休闲服务基地重点打造,相关企业和项目优先引进和落户。

第6篇 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报告

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报告范文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到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城乡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相对于涿鹿这样一个农业传统大县而言,要紧紧抓住被列入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的道路,抓好规划,完善布局,突出特点,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高点定位,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城乡规划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在编制规划时必须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分区功能定位,构建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统一规划体系。

首先是完善好城市建设规划。经过近两年“三年大变样”工程建设,涿鹿县城“一城二区二环”的城市总体布局已初具规模,“四纵四横”的城市路网框架已经形成,城区面积由原来的4.5平方公里拓展到11.6平方公里。今后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重点是体现“拓展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理念,在注重项目建设连续性的同时,做到拆迁与建设并重,完善城市框架与改善民生并重,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规划,将县城与周围乡村的居民点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编制城乡发展、土地利用、城市人口、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

其次是抓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农村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在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各中心小城镇的区位、资源、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等因素,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规划城镇布局,以特色产业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成工业型、农业型、商贸型、旅游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加快培育城乡一体的产业支撑体系。比如,矾山镇是旅游大镇,就要依靠旅游资源发展;张家堡镇区位优势明显,就要依靠科技园区发展;河东镇石材资源丰富,就要依靠石材开发发展;武家沟镇煤炭资源丰富,就要依靠煤炭资源大做文章。根据县城和中心乡镇的不同特质要求和发展优势,合理分区,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

二、强化支撑,统筹推进工业园区化

近年来,我们把园区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全力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科技园区基本上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和出口创汇型企业为主体的特色园区发展框架,园区内入驻企业已达到48家,供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不断完善,行政审批中心大楼已经竣工即将投运。在今年中国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高峰论坛上,我县科技园被评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被省政府列入了全省百家重点培育产业聚集区。今后要继续加大科技园区项目聚集力度。一是鼓励企业整体搬迁或扩建项目进驻园区,整体搬迁的企业税收归属按原渠道执行。二是紧紧抓住列入全省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良好机遇,充分利用我县科技园区这一招商平台,继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园、农业产业化园、机械加工制造园的一区多园运作模式,完善园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职能与京津对接的相关政策,通过设立北京创业园等形式,吸引北京产业的整体转移,力争实现园区入驻企业项目达到60家,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为北京产业转移基地、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科研院校高科技转化基地。同时,积极与科技、商务等部门沟通联系,力争列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是配套建设园区生活配套区,在已建成16幢别墅的基础上,再建设56幢,完成一期建设计划,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园区投资置业。通过园区建设,提升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使园真正区成为产业升级的高地、城市发展的新区,进一步加快县城发展步伐,提高城市的产业吸纳和人口承载能力,为加快城镇化步伐奠定基础。

三、抓住重点,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县城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极,重点发展园区经济和三产服务业,农业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途径,将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融入县城园区企业,促进城乡之间的融合。目前,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30多家,其中市级15家,省级5家,入园企业20家。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4%,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76.5%。今后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推行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方式,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的订立、签证、登记制度,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机制,确保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7篇 城乡建设局局长的述职报告

人大任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这次县长提名我继续担任县城乡建设局局长,并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我十分感谢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对我的发言进行审议,并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我出生于1961年7月,1981年参加工作,1986年加入____。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马跑泉初中、县教育局、县委办、县委组织部、李家沟乡、大巨会乡、大涧乡以及现在的建设局共八个单位工作过,任过初中教师、教育局干事、县委办秘书、县委副科级组织员、挂职乡长助理、乡长、乡党委书记、城建局长等职。我在大巨会、大涧乡任乡主要领导期间,带领群众先后在大巨会乡完成了通自来水、通油路的“两通”工程,在大涧乡先后建成“富民桥”五座,方便了七个村的群众;筑起“流金渠”(自流灌溉渠)七条,新增改善水浇地一千多亩;建起“希望校”八所,全乡中小学校基本上告别了危房,土窑洞。还在大涧等三村建自流泉水人畜引水工程一处,使全乡四分之一的人口吃上了自来水。通过和干部群众一道努力工作,使大巨会、大涧两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

xx年三月我被任命为县建设局局长,五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大力支持和有力监督下,在全局干部职工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努力工作下,先后较好地完成了以下十项重点工程: 1、岚漪公园建设。从xx年5月开始,经过几年努力建起了文体广场、乾坤湖并对漪惠园进行了绿化、亮化、“三级连升”景点等工程续建,对山地森林公园进行了必要的整修,漪韵园正在建设之中。目前,岚漪公园已成了全省最大的山地森林公园之一。

2、钟鼓楼恢复工程。该工程于xx年5月开始,到xx年10月1日竣工剪彩。恢复好的钟鼓楼总建筑面积58*米,高24.9*,三檐两层,气势雄伟,已成我县标志性建筑。还建起了477*米的钟鼓楼广场。

3、县城排水工程。几年来,政府投资50*万元,先后完成了火车站道路、小西街、小东街、大东街、大西街等10条道路6.428公里的排水,使城区主要街道排水管网得到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得到改观。

4、县城供水工程建设:工程规模为日供水量10000立方米,供水方案为三水源联合供水,工程总投资98*元。从xx年9月工程进入实施阶段,截止目前完成投资总额292.3*元。主要完成了①城市输水管道总长度823*,②、一水厂改扩建:工程内容:生产用房、设备及安装、院面铺设、围墙、绿化、大门等。③西水源完成回收及修缮;④落实了二水厂水源地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可研费、设计费、勘察费等,现在初步形成了二水源联合供水格局。到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5、岚漪路工程。工程起点是正街南端,终点是南山脚下。道路全长65*,工程总投资65*元。路宽5*,分*板块,其中主路宽2*,两侧绿化带各宽*,人行道各宽*;岚漪路大桥两孔2*宽,2*长;还进行了南门瓮城城门洞修复工程;南门北城台维修及新开通的城墙豁口装饰;南门瓮城周边拆迁工程,共涉及拆迁居民2*,拆迁房屋建筑面积1022.07㎡,占地面积2558.99㎡。工程于去年6月18日开工,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部工程将于今年10月份完成。

6、火车站景点及入口牌楼(四柱七楼)工程:协助林业局、发改委等单位建起了蘑菇亭、柱廊以及双风朝阳绿色图案、“三羊开泰”等景点;迎宾牌楼(四柱七楼)工程,跨度2*,高1*,并进行了彩绘、安装了轮廓灯80*。

7、城区绿化蓝天碧水工程。五年来,我局在岚漪公园、火车站景点、县城各街道等区域,累计种植各种乔灌木3*余株,种草1*平方米,并在北大街中段树池内种植了鲜花,为建设“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绿化型岢岚做出了努力。

8、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几年来,共完成县城道路踏铺新铺油层58031㎡;在县城“一街两路”主要路口安装水晶灯14盏;在北大街中段共安30盏中华灯;新建公厕两所。

9、规划编制及行政效能建设有了新的进展:成功编制了“xx”规划;邀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在我县城南南坪两侧及209国道两边进行了0.*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化;还编写了《岢岚县城市管理规定》。

10、八大项目争取进展情况:县城供水改造工程,县城集中供热项目正在实施;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已通过可研评审,正在立项申报之中;其余四个项目县城绿化、城内道路桥梁、城市液化气、县城防洪已完成项目建议书,正在进行可研编制。 回顾过去,自己同建设局广大干部职工一道干了一点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成绩都是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在此,我对领导们多年来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表示忠心的感谢。

今天,能再次接受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的审议,我感到十分荣幸。如果能够得到各位的信任,人大常委会能够通过我的任命,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新的工作,牢记党的培养,不负人民的重托,为我县的城建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科学定位,不断完善城镇规划。要不断深化生态园林城规划理念,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突出城市个性和特色。继续搞好县城控制区详细规划,重点区域修建性详规编制,以及单体建筑规划设计。要积极探索规划管理新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规划技术审查小组,严格规划审批,严格规划执法,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违章建筑,确保各类建设按规划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

(二)注重基础建设,全力打造城市亮点。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建项目,我们将积极筹措资金,组织力量,集中建设一批亮点、精品工程和特色建筑。同时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三)注重规范管理,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管理,是搞好城市建设的保证。xx下半年我们将重点加强城区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搞好城镇绿化、美化、亮化,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管理有序、清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大力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治理整顿,规范招投标行为,抓好工程质量监管;认真抓好安全生产,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使建筑业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最后恳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提出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8篇 城乡建设工作专题调研报告模板

一、基本情况

为认真收集、汇总好相关单位2023年在城乡建设工作取得的经验成绩,摸清主要困难,更好地围绕xx届xx全会精神、省委xx届七次全会精神计划好明年的工作,12月2日-6日,县城乡建设调研组赴11个单位,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专题调研。调研组主要围绕各单位的工作亮点、存在困难、来年工作思路及对县委、政府的意见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并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掌握到了各单位在服务城乡建设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并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二、主要亮点

(一)城乡规划工作取得新突破

城市规划编制方面:《县城市总体规划(2022-2022)》于2023年10月22日获市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完成了城市燃气、绿地系统统、应急避难场所等专项规划及黄坊片区、新区、城北片区、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了南五路至高速出口地块城市设计及城区部分路网道路景观设计,实现了近期建设规划的全覆盖。村镇规划编制方面:完成了2023年的土坯房集中改造点83个村庄建设规划和百里湘江范围内的65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完成了全县19个乡镇的村庄布点规划;开展了西江、门岭、麻州、珠兰等4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和周田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面:开展了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衔接调整,同时做好县、乡规划数据库成果纠错并启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调整)工作,编制完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2-2023年)实施评估报告》,现已经过省厅专家组评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是正在编制《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争取纳入建设“美丽中国”行动计划实施试点县。二是编制了县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环境保护八年规划,现已完成送审稿。三是积极参与联合国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评选活动。5月20日,受联合国环境署、新华社非洲总社邀请,县环保局主要领导前往非洲肯尼迪联合国总部,参加“明月行动,绿色中国梦”责任论坛等相关活动,并成为全国获得联合国环境署“2023年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的县级城市,并为我县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二)城乡面貌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两违”整治方面:从县规划建设局、国土局、公安局、城管局抽调相关人员,并从社会上招聘了30名协管员,组建了“两违”整治综合执法大队,通过抓宣传、抓调查、抓打击、抓建章,有力的遏制了“两违”现象的发生。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方面:对6个违法用地图斑(宗地数4宗)进行了立案查处,相关责任人已移交纪检监察部门立案处理,目前我县2023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成果已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数据通过省厅审核。通过例行督察和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全县上下形成了依法管地用地的良好氛围。水环境及河道整治方面: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工作已全面启动,省水利厅已定把我县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呈报到水利部审批,已聘请省水科院专家来我县调研,相关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中。围绕我县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对全县水库水环境进行整治,开展了水库水源地的保护,努力打造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开展了规范性码头建设,整顿禁采区内砂场。14个规范性码头总投资1750万元,到位资金1750万元,已拨付资金800万元,可于本月底完工并交付使用。拆除了禁采区和延伸禁采区内的11户砂场,叫停了8户影响绿道建设的砂场。

(三)城乡建设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新提升

建筑市场安全管理方面:一是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备案制、项目经理责任制、施工图审查备案制、施工许可等制度,对应监理工程实施强制监理,受监工程达到100%。二是严格施工现场管理,每季度进行了安全质量大检查,全年未发生一起建筑责任安全事故。三是强化了对保障性安居住房的质量监督执法,确保让住房困难群众住上放心房。交通运输市场安全管理方面:在元旦、春节、“两会”、“五一”、“十一”及敏感时期,及时对运输站场、运输企业和重点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消除整治安全隐患。电网安全保障方面:通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事故警示周、安全宣传咨询日、安全文化周和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等一系列活动,并狠抓了现场安全管控和现场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提高了安全生产的精细化水平,有效防范了电网、人身和设备事故。环境安全执法方面:一是着力抓好我县重点企业环保核查整治,对金龙锡业、九二盐业、红山铜业、慧敏矿业、鹰鹏化工等10家重点企业开展环保核查。二是集中力量打击了筠门岭镇下阳村、长岭村、周田镇雷公坝水库、中村乡曾坑村等8家(次)非法电子垃圾焚烧项目。取缔了富城乡小砂村1家非法焚烧轮胎厂项目。

(四)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我县把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总体项目和系列子项目进行运作,以项目板块化理念来推进整个城市建设。先后高标准完成了周田“两新”、第三小学、新职校、会杉线升级改造等一大批重点城建项目,完成了城市主干道综合改造;投资13亿元、规划面积达2.14平方公里的新区和投资6亿多元的县城“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投资3亿元的环城南路改造工程、投资40亿元的台商基地、投资16.13亿元的百里湘江绿色通道工程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尤其是2023年,我县积极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按照“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在建项目、按期竣工一批重点项目”的工作思路,计划实施178个项目,其中城建项目75个,总投资约129亿元,是我县城市建设历项目最多、规模的一年。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方面:①济广高速出口路林岗大桥以南整治改造工程。已征土地214.687亩,未征土地86.133亩;房屋丈量6户4264.48平方米,签订房屋拆迁协议1户807.76平方米,未签房屋拆迁协议14户。②百里湘江绿色通道工程:正按照指挥部的部署有序组织实施,工程进展良好。③、林岗、湘水大桥拓宽工程:三座大桥已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下部构造桩基础施工工作,预计年底可完成水下桩基础、系梁及部分立柱、盖梁等工程施工。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力推进,拉动了固投的快速持续增长。全县500万元以上固投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最长增速为46.6%,月均完成投资8.3亿元。

(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赣龙铁路、鹰梅铁路工作进展顺利。赣龙铁路扩能工程征地拆迁方面已经基本全面完工,现正进入收官阶段;鹰梅铁路前期工作积极跟进,且各项工作正在提速。10月12日,铁路总公司组织召开了鹰梅铁路调整预可研审查会,并通过了预可研报告。11月15日鹰梅铁路设计人员到我县勘察设计境内线路走向及火车站场设置,进一步调整优化线路设计方案,争取今年底或明年初通过国家发改委立项,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二是干线公路和通组公路建设顺利实施。全长33.6公里的会杉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于2023年9月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完成工程总投资2.74亿元;全长25.64公里的站塘至洞头公路改造工程已完成总量的95.6%。筠门岭至清溪公路改造工程:全长16.7公里的筠清线公路已完成总投资的90%。通村组路已完成39条,计47.7公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开展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今年完成了10座2023年开工加固的国家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9座省级规划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1座,其余18座水库正在施工,预计在今年12月份完成12座水库的主体工程施工。二是实施了“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建设。湘江左岸林岗大桥至湘江大桥市政道路5月份开工建设,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完成投资343万元,约占总投资的40%。三是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今年完成了202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3223万元,现已完成57%的工程量;202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为1549万元,该工程由于招投标工作周期长,拖延了施工时间,导致项目开工迟,现只完成10%的工程量。四是开展了电站增效扩容。今年全县有13座水电站列入国家电站增效扩容实施计划,工程总投资3206万元(包括自筹资金400万元),目前到位资金249万元,现在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五是城乡供水一体化稳步推进。实施了2万吨/日供水扩建工程、新区内浑水管迁移、城区管网、新区管网、台商创业基地管网、城区出入口管网及会杉线农饮项目,年度投入资金9117万元。电网建设方面:启动了燕子窝工业园220千伏输变电新增主变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3.19亿元,项目单位已全部进场施工。农网改造年度计划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总量的73.33%,整体工程预计在明年3月全面完工。

(六)土地利用及保障工作取得新业绩

一是积极为发展“争指标、保用地”。今年累计报批建设用地4,510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9%。二是对土地进行差别化管理,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项目、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为老年福利中心、乡(镇)示范幼儿园、汽车商贸综合市场、国防教育训练基地等60个建设项目4293亩项目用地进行了用地预审(初审)。为禾坑口水电站、高速公路养护中心、汉仙岩游客集散中心、赣龙铁路(段)等19个建设项目办理了8146.56亩划拨供地手续。三是加强了土地出让工作。成立了县土地出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县加快推进土地出让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市场形势科学编制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截至12月5日,共出让土地30宗(含燕子窝工业园改变用途1宗),出让面积1201.45亩,成交总价款7.14亿元。四是积极开展了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创建活动。目前已顺利通过全省节约集约模范县达标考核,经厅长办公会通过,并上报国土资源部审核;县燕子窝工业园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更新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审,省级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工作进展顺利。五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再创佳绩。2023年申报立项规模959.78亩,其中建新区面积460亩,拆旧区面积499.78亩,待省厅组织专家评审,年度增减挂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问题

一是重建设轻管理问题严重。换届以来,我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但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基本的管理维护没有得到相应加强,导致诸如农村道路等设施损害严重而无人监管维护。

二是老城区改造建设较薄弱。目前,我县新城区建设推进力度大,乡镇、农村建设也在大力实施当中,但县城老城区的改造建设相对比较滞后,老城区居民面临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比较恶劣,群众对老城区改造的愿望比较迫切。

三是城乡规划执行有待加强。由于群众的规划意识淡薄、各种规划之间的衔接不力等原因,城乡违规违章建设和随意改变土地功能性质、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紧挨道路两旁建房子、拉电线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造成以后对公路改造时出现新的房屋拆迁和电力杆线迁移的问题。

四是土地实际利用效率不高。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比较多,很多企业用地需求量大,我县当前用地规模与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乡建设节约用地与集约用地意识与贯彻落实力度有待加强,土地投资强度必须得到相应提高。

五是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加大。造成征地拆迁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有:(1)虽然县里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相对统一,但各指挥部、责任单位对各自的拆迁户额外的利益有高有低,帮助拆迁户解决的问题也不相同,容易造成拆迁户之间的攀比。(2)以往的征地拆迁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如房屋先拆迁后安置的问题。(3)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特别是房屋拆迁标准相对偏低,拆迁户会权衡补偿资金能否建起新房的问题。另外,随着xx届xx全会的召开,群众对国家土地政策改革的关注度、期待值比较高,对政策的误解误读导致等待观望现象也普遍存在。(4)干部积极性有待加强。由于缺乏激励机制,造成很多征地拆迁干部做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没有激情甚至产生厌倦的心态,应付了事。(5)部分公干家庭的拆迁工作难做,在拆迁户中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

六是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县是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基础差、财政收入少,能用于城镇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而城镇建设点多面广,显得“僧多粥少”,城镇建设投入压力越来越重。

七是城镇配套功能仍不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明显。如车站建设、公交服务、城区道路、老城区环境卫生等。

八是部门统筹协调机制不畅。(1)职能部门与乡镇协调配合不畅。如供电部门架设杆线时村民发生矛盾,乡镇协调处理力度不够;部分乡镇对规划意识不强,仍有2个乡镇的总规修编工作没有完成。(2)职能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畅。如工程招投标问题、资金拨付问题、各种规划衔接的问题,等等。造成工作推进难度大,进展偏慢,怠误发展。

九是工程建设管理秩序混乱。由于我县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工程建设量急剧增加,而工程建设主体方的意识薄弱,以及相应的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少、执法难度大、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等原因,造成在实施工程建设过程中手续不齐全、不按程序走、未批先建的现象普遍存在,工程建设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安全施工难以确保落到实处。

四、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1、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依据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各片区控规、村庄布局规划等,研究编制全县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规划;加快制定完善小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制定完善与城乡建设相配套的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在编制规划中,注重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部门的专业规划相衔接,努力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二是要要体现城乡特色。把的地域特点、文化特色体现在县城、小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之中,彰显城镇建设的个性,提升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应重视城市标志性地带、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的规划,避免城乡建设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同质化问题发生,努力打造城乡建设的亮点。三是要维护规划权威。领导干部要自觉服从规划、带头执行规划、严格落实规划,当好城乡规划的执行员、宣传员、监督员,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维护城乡规划的良好氛围,切实保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严肃性。

2、要加紧编制好《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尽快拿出规划成果,争取纳入建设“美丽中国”行动计划实施试点县。

(二)进一步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500万以上固投方面:预计2023年全年续建、新建500万以上固投项目73个,总投资11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4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新建项目30个,总投资36.6亿元,预计2023年完成投资16.1元;续建项目43个,总投资73.4亿元,预计2023年完成28.9亿元。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全以力赴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区路网畅通、百里湘江绿色通道、“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等一系列续建项目。尽快启动城北、城西南、城北二、二等安置小区,城区管道天然气、汽车商贸城,建材专业市场、污水处理厂二期,西北街棚户区改造等一批续建项目。

(三)进一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城镇路网建设。建立快捷、方便、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是现代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要以县城为枢纽,以乡镇集镇为节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网点,建立起干支衔接、畅通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是要突出抓好鹰梅铁路的前期工作。充分利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在2023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并开展线路测定和施工设计,争取在2023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争取在我县设立客运、货运、危化品站及危化品专线。二是要加快城镇路网建设进度。高水平、高标准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将县城道路向周边组团县城、重要旅游景点延伸,将县城道路向周边乡镇延伸,将乡镇道路向各中心村延伸。加快推进庄口镇、站塘新区、筠门岭镇新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及县城水东大道东延、教育大道建设、同济大道拓宽、济广高速出口连接线、206国道东移等项目。三是要提升道路建设水平。建议对旧城区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取消主要干道上的绿化带,限度地拓宽路面;对背街小巷加快治理,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四是要加强停车场、公交站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在新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时,要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需要,必须规划公共停车场、公交停车场,在主要街道同步建设港湾式公交站点。在土地出让、税收等方面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弥补新车站搬迁的资金缺口,尽快实施好新车站的搬迁工作。五是加快县城中心物流园区建设。建成以此为中心辐射南至九二氟盐化工基地,北至西江红狮水泥厂的物流网络。同时加大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

2.建设完善的城镇水、电供应系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和重复利用率。针对城区快速发展、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实际,建议加强石壁坑库区的环境保护,确保水质不受污染;加大自来水厂和供水管网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供水量。重点推进会杉线农饮项目、市政管网、台商工业基地管网建设。把推动饮水工程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高社区供水水平。要加快电网改造进度,全力推进燕子窝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及农网升级改造,提升电网供应能力,提高城乡供电质量。

3.加快防洪、水利和环保设施建设。在城市防洪设施建设上,重视现有河流的治理。切实抓好企业的环境监管,落实综合治理规划的建设项目,确保我县百里湘江符合“两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2023年计划解决规划内剩余4.4057万农村居民和1.074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座。尽早完成重点水源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的前期设计工作,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收尾。在环保设施建设方面,要特别注意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居民集中居住区的排污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加快城市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增加街道和农贸市场垃圾箱的数量,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生活垃圾。每年选取1-2家条件较好的重点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先进的工艺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和保障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保障发展用地需求。用足用活《若干意见》政策,想方设法,积极向上争取用地计划指标,及时保障重点产业、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二是强化集约节约用地。坚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工作思路,建立源头把关机制,从源头上加快土地供应速度,增强用地单位依法用地意识,着力提高供地率,确保土地报供用道路畅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根据市场形势科学编制土地出让计划,合理推出土地。三是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提前介入,对重点项目工程用地情况进行摸底,积极做好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把好政策法规关,做到程序合法、和谐拆迁、平安拆迁,确保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及时落地。四是抓好土地出让工作。筹划举办“阳光地产·魅力”专题土地推介会和信息发布会,进一步打开土地市场;严格土地市场准入制度,限制欠缴土地出让金的单位参加土地招拍挂出让;强化土地出让金收缴力度,规范土地出让金收缴程序,确保顺利完成土地出让目标任务,为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做贡献。

(五)进一步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1.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服务农民、带动乡村的能力。一要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农村居民到城镇的入户条件;在小城镇范围内收取的土地出让收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配套费,除按规定上缴集中调剂使用的部分外,其余应全额返还给乡镇,用于小城镇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改革城镇公共设施的价格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费、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价格,逐步实行企业化运作;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按照“等质等量,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土地调整交换;运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扶贫移民的政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伐;充分运用村居民自治手段,推进小城镇开发。二要建立财政引导、民间投入、外资进入的多元投入机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资金向小城镇建设倾斜;积极争取信贷投入;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限度盘活土地资源,以特许权经营、转让资产权益方式及资产收益抵押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经营好城镇有形和无形资产,可将市政设施的使用权、经营权实行市场营运,通过转让、拍卖城镇空间、广告经营权、线路经营权、设施冠名权等获得收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个人和外商投资建设和经营自来水厂、燃气、公共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或者经商兴办乡镇企业。

2.结合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一是围绕产业建特色社区。有特色产业的村庄,如特色农产品、矿产品、人文和生态旅游等优势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的村庄,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或壮大龙头企业,建设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特色产业园区、交易市场、特色商业街区、特色景观旅游区等形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二是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设新型社区。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中,有序引导农民向县城集中、向产业园区集中、向圩镇集中、向中心村集中,建设一批20户以上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设点,建设新型社区。三是结合扶贫移民搬迁建设新型社区。对深山库区、地质灾害威胁区等不宜居住的村庄,结合扶贫搬迁实施整村搬迁,直接进县城、小城镇或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第9篇 关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优化环境作为促进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的一条主线,以行风带政风,以政风促落实,加压力、增措施、强信心,团结一致,奋力争先,在提升县城聚集能力、辐射带动力和人口承载力方面狠下功夫,在短短的几年里,逐步构建起“9纵8横”城市框架,县城面积由5.4平方公里迅速扩大到3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里程69公里,给排水管道137公里,住宅小区18个建筑面积逾100万平方米以上,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用,填补了我县污水处理能力“零”突破,城市化率由23%提高到38%,加快形成我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初步建立起宜居宜业“邢台卫星名城”任城新区。

为实现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针对部分审批项目涉及科室多、运行时间长等问题,该局采取“并联审批”和“一审一核”制度,一口受理,抄告相关。对重大项目的审批,实行联动,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结。同时,把窗口工作职责及审批服务事项公之于众,以方便群众查询、监督。各窗口审批即时办结件占审批件的比例不得低于20%,做到即办事项不过夜,承诺事项不过期,充分发挥窗口作用,能即时办结的即时办结,需要到现场勘查、论证的,尽量缩短审批时限,方便办事群众。以往,一个工程项目审批从招投标、施工许可审批到竣工备案,开发商需要到4个科室,现在全部集中到一个窗口,即可办结全部审批和备案手续。

该局树立“窗口就是投资环境”和“内树部门形象、外树政府形象”的工作理念,通过服务前移,领办、帮办、代办使投资商、施工企业等办理前置手续由平均30个工作日缩短为1日。对办理工程招标、施工合同、质监、安监等四项备案由3个工作日改为现场即办,施工许可由15日也改为现场受理、现场即办。广州(邢台)圣丰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搅拌站项目为我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工程投资5000万元,年生产能力20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年利税超百万元以上。项目在入驻时期,相关手续该局仅用了半小时办理完毕。据统计,建设局窗口成立以来接受群众咨询400多人次,按时办结率100%。

二、基本经验

(一)人人关系环境,事事关系形象。近年来,该局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上,以窗口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建立了一系列便民服务机制。为高效能地服务于企业,该局依据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等法规,对现有的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进行缜密梳理,对确需保留的事项,进行了调整和并,简化办事程序,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房地产服务流程示意图》等管理制度,并根据项目规模及服务对象的要求,推行一般事项直接办理制,特殊事项承诺办理制,重大事项联合办理制,上报事项专责办理制,控制事项明确答复办理制的“五办理制”,倍受群众欢迎,再次投诉率为零。

第10篇 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内容提要:

本文是在对xx乡xx村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我们常用的“swot”分析法,对xx村基本情况进行了系统的、逻辑的分析与梳理,最后提出了一些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在___提出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大背景下,xx村作为xx乡最大的一个村,是乡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如何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赢得先机,是xx村“两委”班子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xx村基本情况

1、人口状况

xx村共有10个社,642户,2517口人。

2、产业状况

(1)种植业:主要以大麦、小麦为主;

(2)养殖业:主要以牛、羊为主;

(3)劳务产业:主要在建筑、运输、服务等行业,务工地主要在金川、河西堡、xx;

(4)其他产业:有一家砖厂,一家沙料厂,一家面粉厂。

3、社会状况

(1)社会基本状况:约有80%的人口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多为老人、儿童;

(2)村民收入状况:xx年人均收入约5000元左右,其中:70%为务工收入,30%为种植、养殖收入;

(3)党组织状况:设有:1个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59名党员,其中:男56名,女3名。

4、资源状况

(1)耕地资源

共有耕地面积为6635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约为2.6亩。耕地质量较好。

(2)劳动力资源

以16岁至55岁为正常劳动力,占总人口的75%计算,再考虑一些特殊因素,约有1800余人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这些农业富余劳动力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以10%计算,就约有200人的技术型劳动力。

二、xx村“swot”分析

在了解了xx村基本状况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的“swot”分析,将这些基本状况系统化、逻辑化,为我们思考xx村的发展提供系统的依据。

1、s(优势)

(1)交通便利。距离县城约30分钟的车程,且在各社都通有乡村公路。各社村民居住地、耕地都比较集中。

(2)耕地质量较好。土层较厚,较肥沃,且耕地都比较平坦,易于机械化耕作。

(3)劳动力资源丰富。以16岁至55岁为正常劳动力,占总人口的75%计算,再考虑一些特殊因素,约有1800余人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这些农业富余劳动力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以10%计算,就约有200人的技术型劳动力。

2、w(劣势)

(1)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约为2.6亩。

(2)种植、养殖品种单一,且收益不高。种植以大麦、小麦为主,养殖以牛、羊为主。平均一户在种植、养殖上一年的收益不足5000元。

3、o(机会)

(1)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对“三农”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2)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最近,___又召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这对于西部的“三农”事业的发展也是最大的机遇;

(3)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前几年,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要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要求,把握好这个机遇对农村来说是一次彻底的飞跃。

4、t(威胁)

(1)逐步脱离农业的劳动力增多。在农业的收益远远低于务工收益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不再愿意从事农业,这将造成农业劳动力的短缺和一些耕地的荒废。

(2)进城务工劳动力缺乏相应的保障。很多的进城务工劳动力存在“钓鱼”的现象,没有固定的收入;还存在要不到工钱的问题;吃住难的问题;心理过渡期的矛盾问题;找不到组织的问题等等。

(3)留守老人、儿童的生活。很多的留守老人都过了70岁,吃住都很难,还要照顾儿童的生活,有的甚至还要负责家里田地的耕作,牲畜的放牧等农活。

这些方面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就有可能成为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稳定才能发展,和谐才能更好的发展。如何确保农村的和谐稳定是我们要考虑的最首要的问题。

三、xx村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1、如何利用好xx村农业富余劳动力?

(1)建立一个进城务工的服务组织,为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政策、务工信息、相关保障的服务;

(2)将进城务工当作一个产业发展,尝试设立劳务经济开发中心;

(3)鼓励和支持有一定资金、技术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回村创业,带动xx村的发展。

2、如何利用好xx村的耕地?

(1)发展经济作物,与一些大型的农业产业企业合作;

(2)耕地集约化管理,形成一定的农业规模经济;

(3)鼓励和支持耕地出租,为耕地规模化经营铺路。

3、如何在xx村发展新的产业?

(1)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加工企业;

(2)发展农业服务产业,如农产品销售公司,农资公司等等;

(3)发展其他产业。

4、如何构建和谐的xx村文化?

(1)留守老人、儿童的集中管理,建议在村里办留守老人、儿童福利中心,采取设立留守老人、儿童基金会,争取上级政府支持一定费用的方式,或者承包给私人经营村办福利中心;

(2)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党组织和进城务工小组,建议以务工地为单位建立组织体系;

(3)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渠道,主要应以手机通讯为主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网络。

四、另外一些思考

1、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且已经和城市的工作逐步接轨,在这个农村转型的关键时刻,各种矛盾和问题都比较突出,比较棘手,容易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2、要大力的培养和发展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农业产业带头人、农村致富创业带头人,这些人将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和活力;

3、要把农村的党组织工作做到城市里面去,因为我们党组织的成员已经在城市里面了,我们的战斗堡垒也应该向城市转移,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好我们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4、要切实考虑“三农”的真实需求,真正的对症下药,这样就能够更好更快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5、应该让更多的乡镇干部、村干部与核心骨干农户建立一对一的服务体系,这样能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能更好更快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二能很好的融洽干群关系;三能真正的培养干部成长。

6、在机遇对等,政策支持相同的情况下,谁的班子强,思路清晰,谁就能把握住先机,超前发展。

相信xx村在各级领导的关注关心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抓住机遇、赢得先机,发展的又好又快。

第11篇 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筹备工作报告

市委领导:

去年年底和今年1月中旬,中央和省委相继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深入了~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和部署了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前不久,市上又召开了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和要求。为了贯彻好、落实好这三次会议精神,郊区工委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建议市委召开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通过会议来达到成绩、明确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目的。随后,郊区工委向主管农业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成录和市政府石建明副市长作了汇报,两位领导认为召开市委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很有必要,十分赞同,对会议的筹备工作谈了具体的建议。目前,召开市委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主要作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讨论制定了会议方案,具体为:

(一)会议时间:

拟定于~年2月3日左右,会期半天;

(二)会议地点:

市级机关会议中心1号会议室;

(三)会议议程

1、传达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2、市委领导讲话;

3、表彰奖励

(1)、颁发全省基层组织建设“五好镇”、“五好村”奖牌;

(2)、表彰~年度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3)、表彰~年度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工作者;

(4)、表彰农村致富带头人;

(5)、表彰支农工作(双培双带)先进单位;

4、农林局和支农单位表态发言;

5、市政府领导会议。

(四)、参会人员

1、市上四大班子领导;

2、涉农单位的负责人;

3、农口全体干部职工;

4、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5、评选表彰的先进单位代表和先进个人;

6、新闻单位记者。

参加大会的人员总数约300人。

(五)会议经费

1、~年度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单位(7个):奖励1个镇,奖金3000元,奖励5个村,奖金各2000元,奖励1个农林局局属单位,奖金1000元,奖牌每个200元,合计15400元。

2、~年度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工作者(20名):奖励5名农口职工,奖励10名村干部,奖励5名组干部,每人奖金500元,荣誉证书每个10元,合计10200元。

3、农村致富带头人(10名):主要奖励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交通运输业、二、三产业等方面的农民致富带头人,每人奖金500元,荣誉证书每个10元,合计5100元。

4、支农工作(含双培双带)先进单位(8个):颁发奖牌,每个200元,计1600元。

5、会议材料费、村干部补助费及其它费用等,计1800元。

以上共需会议经费34100元。

二、按照会议方案,认真作好前期工作

为了切实保证会议顺利、~召开,近期,郊区工委连续召开了两次工委会,对市委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筹备工作进行了研究,安排有关工作人员作好会议的准备工作。目前,会议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1、结合中央、省委农村会议工作会议精神,准备了市委领导的讲话材料和会议结束时的小结材料,已报郭部长;讨论制定了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工作,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意见》(讨论稿);

2、制定评选标准、印发推荐登记表,对拟定表彰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农村致富带头人在三镇和直属单位进行了初步推荐和评选,准备报市委审批;

3、提出了支农工作(含双培双带)先进单位。包括: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8个单位;

4、向市政府上报了《关于申请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经费的报告》,请市政府解决会议经费;

5、拟定了会议的表彰决定和会议通知;

6、其它工作正在认真准备过程中。

第12篇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党组书记2023年述责述廉述德报告

一、落实主体责任,筑牢反腐__大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党委(党组)负主体责任。作为党组书记,我牢记这一使命,不敢松懈。一是亲力亲为。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不称职”的理念,坚持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重大情况亲自汇报。自2023年10月调任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党组书记以来,本人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党风廉政建设7次,讲党课2次。二是落实责任。年初,局党组与下属各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廉政建设的责任和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个岗位和每个干部,将党风廉政工作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三是完善制度。坚持用制度管好人、财、事。先后完善了《局属单位(股室)负责人述职、述廉、述德工作制度》、《局属单位(股室)负责人选拔任用工作若干规定》、《局属单位(股室)负责人廉政谈话制度》、《工作人员行政问责暂行办法》、《公务接待制度》、《三重一大报告制度》、《党委班子议事工作制度》、《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等20多项制度。四是切实改进作风。认真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以及县委有关作风建设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完善并落实好请销假制度、上班签到制度、工作去向告知制度、公务接待等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强化督查与通报,促进工作作风根本好转。五是支持纪检办案。局党组定期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支持纪检组查案办案,保障办案人员和经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做到有案必查,违纪必究,始终保持对违规违纪人和事严肃处理的高压态势,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查处,抓早抓小,防范于未然。如年初配合省委巡视组重点对“关于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建设和土地项目开发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落实,全县重点整改20人;今年7月以来,我局牵头对全县16个乡镇场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关于“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共发现问题线索6起,其中5起问题线索已调查处理结案。

二、遵循守纪守规,做到依法廉洁用权

在工作中,本人做到讲政治规矩、讲团结干事、讲廉洁自律,为加快全县新型城镇化进程尽职尽责。一是讲政治规矩。本人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道德观,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政治主张。政治立场坚定,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服从县委、县政府安排,听从党的指挥,维护党的团结,自觉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局班子团结,自觉执行和遵守局党组的决策和各项制度,对党忠诚、与党同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搞阳奉阴违,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踩“红线”、不闯“禁区”、不传小道消息。二是讲团结干事。团结是干事创业的基础和条件。为加强团结,我带头落实民主集中制,在事关干部职工个人利益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方面,始终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严格程序,增加透明度。由于班子齐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23年,在全市新型城镇化考核中我县被评为先进单位,在全市品质活力示范镇竞赛中芦洪市镇名列全市第一、井头圩镇名列第十,井头圩镇获得“全市城乡环境卫生十佳乡镇”称号;今年,芦洪市镇被推荐为全国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试点镇,横塘镇周家大院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芦洪市镇赵家井村被湖南省推荐为全国宜居村庄。三是讲廉洁自律。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严于律己,慎独、慎始、慎微、慎情、慎友。按照“五个不直接分管”,本人没有直接分管单位的财务、干部人事、工程建设、行政审批和物资采购等;在班子集体研究决策时,坚持做到不首先表态和个人定调;凡属重大决策、人事变动、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作出决定。凡是集体研究决定的事和出台的规章制度,本人带头执行,从不凌架于制度和集体决定之上,不搞特殊化。任职以来,在职权行使和职务影响方面本人没有利用职权违规推荐干部,没有插手和干预工程招投标、项目建设等,也没有利用职权和职务为本人、配偶、女儿、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利益,没有为亲朋好友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本人及家属、亲属没有参与房地产开发,没有开办任何经济实体。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出台后,本人从内心真诚拥护并自觉贯彻执行,没有举办婚丧喜庆宴请。在公务消费方面,本人平时都是驾驶私车上下班,单位公务用车都是用来下乡等执行公务使用,单位公务用车都是凭卡加油、定点维修、定点封存,单位用车都由司机如实登记用车情况报办公室备案,没有公车私驾,没有公车私用的情况。本人使用的办公用房面积没有超标,办公室配置了五张椅子和—张沙发,主要用于班子成员商量工作和接待群众诉求;担任单位主要领导以来本人从没因公出国、出境。本人没有搞职务消费,公务接待严格按规定执行,“三公”经费逐年下降,从没超标。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方面,本人现有房产1处,即2023年在紫薇花园购买的商品房,购房总价款为12万元,住房和车库的建筑总面积155平方米,没有奢华装修,除此外本人没有其他个人房产。妻子唐美英原在县红十字会工作,因身体原因,现已退职在家,女儿潘翔在团县委工作。对家属、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不准其参政经商。本人没有不良业余爱好,平时喜欢看看电视新闻,阅览书籍、报刊杂志,没有出入私人会所,没有任何会所的会员卡,全家人没有办理出国出境护证,本人除了工资收入外,没有持有有价债券、股票和其他金融理财产品。

三、常修做人“三德”,严守品德作风底线

为官先修德,___同志曾教导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常修“三德”即常修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一是常修职业道德。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实效不图虚名,自觉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正确对待金钱、名利和权力。正确处理好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自觉抵制一切不良思想的侵蚀。注意维护和加强班子团结,用大局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放手支持班子成员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二是常修社会公德。带头学习和遵守党纪国法、遵守社会基本行为准则,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观,遵守公共秩序,没有酗酒失态、滋事扰民、见利忘义的行为。热心公益事业、关爱弱势群体:对困难群众总是热情接待,想方设法帮助度过难关;对需要帮助的同事总是关爱有加、诚心相助,尽力为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三是常修家庭美德。坚持正确的家庭观、幸福观,能正确处理家庭、家外各种关系。在家庭中,与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尊重妻子、关爱女儿,使家庭充满温馨,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严格要求、教育和引导妻子女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在家庭外,能正确处理亲友与邻坊关系,为人诚恳厚道,谨慎交友,尊老爱幼,与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相处友好、融洽。

四、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整改

本人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经反省自己,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学习,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还需加强;二是工作纪律执行不严,有时去工地现场未跟办公室说明就走;三是过分强调“一团和气”,比如在维护班子团结方面,对班子成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是存在不想得罪人的想法,批评教育还需加强。

面对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总结,加强整改。一是加强学习,参与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多思考、多调研,特别是在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和“两个中心”建设中为县委、县政府多出谋划策,让更多的群众得到实惠。二是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简化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事;三是严守纪律,做好表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和县委有关作风建设规定精神,带头遵守和执行工作纪律,做好表率,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职责,严格管理干部队伍,使之真正成为我县城乡建设排头兵。四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勇于攻坚克难,带领住建系统干部职工负重奋进,真抓实干,提高执行力,抓好工作落实。

2023年城乡建设工作报告(12篇)

xx年以来,城乡建设工作紧扣五大功能区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担当重任、砥砺奋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新型城镇化统筹建设、建设行业提质增量、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民生实事顺利完成,重点工程强力支撑,改革创新全面启动,中宣部在渝召开建筑节能工作现场会,充分肯定并大力推广我市相关工作成果、经验。一年来,主要取得7个方面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xx年工作回顾(一)新型城镇化统筹建设,促进区域协调结合全市五大功能区战略和区县定位,坚持区域协调、分类指导、以人为本的原则,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城乡相关文章

  • 城乡环境综合办理工作查看报告(12篇)
  • 城乡环境综合办理工作查看报告(12篇)100人关注

    城乡环境综合办理工作查看报告镇地处德阳西郊9千米,幅员33平方千米,下辖6个行政村、1个场镇居委会,总人口2。3万人。在声势浩大的城乡环境综合办理工作中,xx镇党委、 ...[更多]

  • 2023年城乡建设工作报告(12篇)
  • 2023年城乡建设工作报告(12篇)80人关注

    xx年以来,城乡建设工作紧扣五大功能区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担当重任、砥砺奋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新型城镇化统筹建设、建 ...[更多]

  •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报告(12篇)
  •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报告(12篇)73人关注

    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xx年3月,我局继续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景区”活动作为提升旅游景区形象、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旅游发展 ...[更多]

  •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报告(5篇)
  •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报告(5篇)66人关注

    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xx年3月,我局继续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景区”活动作为提升旅游景区形象、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旅游发展 ...[更多]

  • 城乡建设局工作报告(12篇)
  • 城乡建设局工作报告(12篇)56人关注

    2023年,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城乡建设的整体要求,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七次全会工作部署,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按照“改造城北、提升城中、开发城南”总体 ...[更多]

  • 2023年城乡建设局工作报告(12篇)
  • 2023年城乡建设局工作报告(12篇)34人关注

    这是关于工作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一、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是加大城乡规划编制、论证、评审和上报工作。共编制完成各类规划9项,主要是:《县城2 ...[更多]

  •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报告(12篇)
  •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报告(12篇)34人关注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全面迎接中央环保大督察,切实推动“河长制”落实落地 ...[更多]

  •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报告(4篇)
  •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报告(4篇)32人关注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报告一、我区城镇居民保险扩面工作现状:20xx年市局下达我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累计缴费任务11.79万人,目前全区累计参保缴费7.95万人,完成累计任务67.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