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年度报告

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报告(12篇)

发布时间:2023-10-01 19:22:14 查看人数:21

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第1篇 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今年8月,省政协召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政会,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建设性意见。省政协有关参加单位、专委会、界别和政协委员围绕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调研,各抒己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一些趋势性问题认真研讨。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

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经济逐步繁荣,社会不断进步,但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却比较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除少数村镇发生了显著变化,剩余大部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仍比较普遍。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农村生活污染不断加剧。持续增加的农村生活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

二是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当前,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0%左右,绝大部分经多种途径进入空气、土壤和水体。

三是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已成为农村环境恶化的重要污染源。

四是农村工矿污染问题凸显,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正向农村加速转移,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五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全省仍有一千多万农村人口面临饮用水环境安全问题。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建议,

1、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省政府民生工程。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和中央强力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为契机,进一步重视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应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要加快我省农村环保地方立法进程,制定和完善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章。

二、增强支农项目实效

目前我省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科技园区等政策和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支农项目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少数项目在具体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味强调建设规模,缩短实施年限,超出现实条件和能力,使得少数项目组织实施的时间过短、规模过大、任务过重,难以真正落实到位。譬如示范区建设,一般现在设计的项目年限均在2年左右,有的仅仅1年时间,在短短的一年内,要达到很大的规模,又要实现高产创建的目标,难度太大。项目论证不充分。调研中发现,少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全靠政府推动,农民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如我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推广秸秆腐熟剂产品时,政府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了大量的秸秆腐熟剂发给各个项目县应用,可实际上却没有地方使用。原因是腐熟时间过长,不切实际,农民不接受,从而造成项目资金浪费,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农业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实现项目实效性的前提,项目计划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民进安徽省委员会建议,在项目设计方面,应追求项目科学性、实效性的统一,改变目前重财务分析,轻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做法,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指标和方法纳入设计范畴;在项目论证分析方面,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第2篇 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地点: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西于戈村

时间:xx年8月

调查人:西安财经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公共事业管理0401班李玲

摘要:本调查旨在通过对农村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探讨新农村的变化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于暑假期间在山东省某村进行了调查。通过实地考察以及与村委会、党支部成员的座谈和农民的访谈,得出结论:农村在乡镇企业的带动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务工机会的增加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但发展中的农村在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

一、引言

随着中国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谐社会的提出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普及和发展,更是将新农村的建设推向了中国发展的前台。在世人期待的目光中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间,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农村的建设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本调查重点分析了农村的建设情况、乡镇企业的作用。同时探究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思索解决之道。

1)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考察,入户访谈。座谈以及典籍研究等调查方法。

2)程序:

8月上旬实地考察村容村貌,了解村中的教育、医疗的硬件设施及村务公开栏等。

8月中旬惊醒了入户调查,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其对村务管理的态度建议等。与村委会、党支部成员进行座谈,了机村庄整体情况、村务管理以及村庄建设规划等。

在调查的同时,我收集了国家关于农村建设方面的知道思想和政策。8月下旬,填写调查表,撰写调查报告。

二、结果

某村位于镇东北向,离镇2.5公里,距离县城20公里。村内有两条主要公路,宽约16米。现有耕地面积2160亩,人均1.4亩,全部为旱田。村总人口为1526人,其中校训文化50人,初中文化800人,高中60人,大专以上6人,零文盲率。老人、儿童以及迁出户口的学生不在统计之列。

村年总收入为850万元,人均年收入5600元。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以前都有很大提高。就村民的生活条件而言,村中现有富裕户230户,小康户196户,无贫困户。

定期的农村集市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便利了农产品的买卖活动。

据统计,村中现有楼房4幢,其他住房均为砖混结构的瓦房,约为1260间。截止调查日至,有新房户数200户,旧房户数226户,全村破房、危房零户。

通讯方面,村内共有固定电话约320部,手机320部,小灵通50余部。由于电话村的建设,村民之间实现了免费通话。家用电器方面,现有洗衣机180余台,组合音响约70件,彩电360余台,电冰箱200余台,有线广播电视的入户率达到80%。交通工具方面,自行车人均一辆,摩托车500余辆,另有电动车100余辆,载重汽车6辆,农用三轮车200余辆。

教育方面,村内现有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小学生入学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一处,诊室三间,医护人员六人,村民参合率为100%。

以上是村庄的整体情况。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卫生事业也有了和大程度的发展。

三、讨论

1)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如果农民单纯依靠农业,是和难达到目前的收入的。那么他们的增收之道又是什么呢?

第3篇 新农村建设公益设施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按照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的要求,农委组成调研组,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强农富民这一主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真对我县新农村建设公益设施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并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新农村建设是从2023年开始的,借助扶贫开发整村

推进,重点实施了2镇8个村、16公里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受到了国家和省市扶贫办的好评,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自觉地进入了新农村建设轨道。

2023年在新农村建设重点实施8815工程,即建设新农村示范村8个,建设整村推进村8个,建设通畅公路村15个,硬化通村公路18条。

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做法

1、整合资金,科学调配使用。为了集中财力干大事,

我们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则,集中投放的原则,把试点村镇建设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林业生态效益示范资金、畜牧繁育改良资金、水利农田基础建设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通乡通村公路建设资金、土地整理资金、农机大型机械更新补助资金等与新农村建设相互关联的项目资金由政府统一整合,捆绑起来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倾斜,在项目实施过程合理搭配,定向投放,足额到位。同时,将文教、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的校舍维修、文化阵地、农村医疗、有线电视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一并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倾斜,把新农村建设拼盘做大做实。

3、落实责任,实施目标管理。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探索实行了重点工作目标责任承诺管理制度。县委、县政府党政副职、各乡(镇)及县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在电视上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县委成立目标承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目标承诺管理办公室,抽调得力人员专事督查考核工作,对各乡(镇)、各部门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按照每月自报、季度公示、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四个阶段进行,并严格兑现奖惩。

4、积极引导,发挥主体作用。一是尊重农民的决策参与权。凡涉及筹资筹劳的事宜,都要求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或村民理事会,由村民自行决定。二是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结合村民一事一议,动员受益群众积极参与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祥顺镇大林子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和广播宣传动员,只用2天的时间便筹集资金10多万元,完成了村级资金筹措任务。三是调动农民在工程建设上自觉地充当监督员,在村屯管理上主动当好维护员,较好防止了重建轻管的倾向。

5、自加压力,力求增量扩面。新农村建设面广量大,是需要硬性投入的工程。_____虽然是省级贫困县,财力十分薄弱,基础相对落后,工作压力相对很大,但是我们不等不靠,不依赖省市,不搞中看不实用花架盆景式的建设,而是把新农村建设做为一项历史责任,抱定小县要有大作为的决心,自我加压,加大投入,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覆盖面。

三、存在的问题

1、环境卫生很难保持长期清洁。一是道路的清扫难。二是垃圾出村难。三是监督管护难。

四、建议和对策

1、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一是道路清扫实行门前三包,农户负责冬季清雪、日常卫生保洁;二是以居住街道为单位,选出街长负责监督;三是教育农民尽量做到柴草出村;四是农户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及时清理出村,村外设置垃圾填埋处理厂,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2、注重新型能源建设,降低管理成本。一是今后安装的所有路灯,均安装太阳能路灯,解决费用难题。二是在今后再建的三室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节能取暖问题,建议建地下燃池,解决冬季取暖问题;三是要充分利用农村户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新型能源解决取暖照明问题。

3、动员农民出资出劳。街道香化、美化实行门前三包,由村集体统一提供花籽,分户育苗、分户栽花、分户管护解决管理费用问题。

4、发挥党员及群团组织带动作用。一是组织党员组建义务服务队,对村内休闲公园等公益设施实行义务管护;二是利用妇女、共青团、民兵等群团组织发动广大青年、妇女积极投入到建设家园的活动中来。通过党员和群团组织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自觉参加公益建设活动。

第4篇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下面小编整理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寒假期间,我回到老家对我们周边地区的进行了认真观察和走访,为避免地方共性和特殊性,调查了不同乡镇和村庄。其中莒镇、李屯、大程、房寺、市中办等乡镇中的十一个村庄为重点调查对象。我家位于山东省xxx,全村共一千多口人,近年来家乡建设发展变化很大,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皆展现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成果和实实在在的对老百姓的实惠政策。过去都说农村穷,现在可不是了:土地收入稳定且有增加;医疗环境和费用得到改善和保障;家庭私用汽车开始在农村多了起来;老百姓也足不出户用上互联网了;村内开起了像样的饭店;乡镇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现代化商品也进入了农村但不可否认,不容乐观的现象仍然存在:乱占土地、基层干部腐败、农业设施不完善、农业污染、金融信贷不方便、农民(工)素质低、精神享受不够丰富,尤其是农村脏、乱、差的不文明现状最值得深思。

20xx年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那么要做到上述五点根本保证是什么呢?我认为加强党组织建设(尤其是基层)、稳抓经济建设不动摇是关键。首先作为直接管理农村的基层党员干部是看得最清楚也最明白农村现状和迫切需求的,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党的基层党员干部就是冲在前线的领头兵,基层党员干部是否能够廉洁公正高效的为民办好事、办对事、办实事、办难事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失败。其次,经济的发展是基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促进和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稳定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为惠民政策和措施的顺利落实和实施提供根本保证。以上两点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贯穿全局。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其实践价值,而非其理论魅力。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自从1982年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以来,至2023年连续七个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不断得到进一步升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重点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稳定粮食增产等的基础上扩大到强化支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完善、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的问题。三农问题不解决,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解决三农也是为了2023年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如何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协调好三者的内外矛盾是关键,也是重中之重。___在《矛盾论》一文中明确作出了解释,解决问题尤其是实际问题必须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只有迅速有效的解决主要矛盾才能突破问题的关键。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从农民问题入手,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目前来看农民问题仍是第一着手点,三个方向协调全面推进,在解决的过程中不否认农业和农村会超过农民成为第一亟待解决问题,一切事物的必然发展率必须遵守。只有把握住这个原则,坚守住这条底线才能更好更快更稳妥的解决实际问题。民生问题即集生存、发展、权益、福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问题,作为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做到深化农村的全方位改革的脚步不能放慢、稳抓教育的发展不能松懈、改善生活提高生产不能动摇、加强基层党建不能中断、补贴支助数量不能减少、缓解城乡二元差距不能停止、结构调整模式转变继续升级、合理的资源配置与标准化进一步落实、邮电信息服务范围扩大与开展、科学发展的观念与社会和谐理念进一步贯彻。

(一)农民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发挥着主体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利益主体和实践主体,他们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工作的好坏,如何让农民得到个人利益的满足是解决之道。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巨大,近来有关学者提出减少农民数量是根本。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调查现在存在较严重问题有:

1、农民素质差距大。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利益观念顽固不化,有不少农民为个人私利不顾他人健康生命安全害人害己。随意丢弃垃圾废旧物品。偷盗、骗人、抢劫、拆卸铁轨电缆还时有发生(在外农民工存在偷盗工地材料现象),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安全。就业观念陈旧落后,着眼小利。

2、缺乏坚强有力的村班子。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公正无私、信念坚定、积极稳重能带领百姓发家致富的好带头人。就目前来看,很大一部分村班子的现状(安于现状、懒散骄纵、不思进取、指一处打一处、谋求私利)还不能胜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但也不能不承认确实存在钉子户,存在亲己关系与利益瓜葛。

3、法律意识淡薄。农民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对于社会主义法制认识甚少,一些农民或是不懂法,或是法制观念淡薄,不能形成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收花假币任由其逍遥法外,以不损己利为前提;家庭作坊制造不安全卫生食、物品;邻里矛盾大打出手;无牌、无证、饮酒、超载等驾车行为;小商小贩偷税漏税;黑出租拉人卖货盈利。

4、金融信贷不便宜。不少农户想办企业、开工厂、搞畜牧经营等出于信贷不方便,弄不到足够资金,主要因为农信社等金融业数量规模或改革的不够到位以及双方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与政策的扶持力度等。这些原因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另一方面也同时剩闲了大量自由劳动力。今后,要沿着金融市场化方向,优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从金融市场主体和资金规模上都增加供给,用一种平等观念对待农民,让他们能有权利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各项资金。

5、少数农民工工资难保障。社会治安问题。家庭矛盾突出。

(二)农业问题

农业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占世界约7%的土地养活着全世界总人口22%的民众。农业的重要程度非比寻常,提高农业产量、保持粮价稳定增长、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进一步开放农村市场、保持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来看,根据我国国情立足实际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急需增强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土地有效的利用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业的标准化以及农产品的统一规范化生产、深度加工、销售、食用等是建立现代农业全面发展体系的重要内容。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调查现在存在较严重问题有:

1、粮食作物产量低。

现在农村缺乏农业技术人员,对当地土壤质地、耕作性、水肥特性等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发挥土地的生产能力。肥料、农药、水热等的运用缺乏科学的指导。

2、农产品品质低。

果农、菜农、粮农、畜农缺乏健康观念,将不安全食品投入市场销售,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和生命健康。如:猪鸡肉食掺水、韭菜农药残留严重、假鸡蛋、五彩小鸡苗、劣质粉类、油漆路暴晒粮食、河湾水制冷饮等。老百姓本着只要能卖好价钱,不管别人怎么样的想法来做,到头来还是害人害己。

3、农业污染严重。

秸秆焚烧、垃圾废物焚烧。贯穿农村周围的河流普遍看到黑、臭、脏现象,还有不少无知者打出黑水浇地作物壮的谣言,有不少农户打药取水使得河水中的鱼虾中毒死亡,对于放牧的农户来说是个巨大威胁。肥料大量流失进入地下水和河道,小型化工厂、加工厂、制造厂、家庭作坊任排污水。

4、过于传统,缺乏特色和优势。

就拿家乡本地来说,绝大部分土地上一年四季就是玉米小麦,果树、蔬菜、花卉越来越少,曾经也搞过大棚蔬菜、面积果园等最终也不了了之。我认为主要是缺乏地方扶持和农业人才,积极性不够高、优势品底蕴挖掘不出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发挥农业内在潜力的重要方式。

5、自然灾害预防措施体系不完善。

冻害、冷害、虫害等是最困扰农民的大问题,例如到处可见的标语消灭白蛾,人人有责,冻坏的蔬菜瓜果严重。

6、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缺少现代农业设施,引水灌溉不方便,浪费严重。

(三)农村问题

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广大农村地区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搞好农村的和谐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没有稳固的经济支持,新农村建设只是一纸空文,抓好国家经济是根本。农村沿用的思想与长期的生活方式已根深蒂固,新农村建设的难度可想而知。这段时期的观察发现现在农村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村容不整、村貌不洁。走进不同村落,坑坑洼洼的道路、红白塑料垃圾、大大小小的死胡同、砖瓦粪便乱堆、柴火乱垛、牲畜乱栓、乱七八糟的标语乱写、脏水畜尿乱倒这样的环境真的难以忍受。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

1、村落分散、小而多。隶属于一个乡镇的村落小而多,又过于分散,乡一级的地位逐渐淡弱,完全有取消的可能,有的村庄离镇政府几十里地,这么远又仅有的少数人口应该依附于周围较近的大村庄才有可能更好的发展。

2、农村规划差、难。宅基地抢占、私搭乱建等不按规划来,这里高一块,那里多出一块来,整的胡同里的房屋参差不齐,极不雅观又不方便。还有大大小小的死胡同生人来了半天才转出去。钉子户太多,只顾私利,由于各种原因敢碰想碰愿碰他们的人太少了。

3、农村环境、卫生差。上面已有陈述。

4、农村交通、运输差。正规道路崎岖坎坷,村内胡同街道高低不平,尤其到了雨雪天气更是难走,甚至改河道了。

5、市、集、会等人口聚集场所欠规范。不文明不健康活动应坚决打击,文明风气需要净化。提倡公平交易、设立公用放心称、质量检查力度需要加大。

6、农村安全措施不健全。电缆、铁路、建筑等需要更加完善安保措施。危桥、危房的改造应尽快解决。

7、农村缺乏娱乐设施和文化设施。目前,绝大多数农村没有像样的娱乐场地和体育设施。体育运动更是匮乏,学校附近的还可以进去打打篮球和乒乓球,老年人只能坐在村头晒太阳。像书屋、文化宫、健身房等也应适当的投资设立,不但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身体,延长寿命。

我国农村地区差异大、贫富差距大、人文地理环境不同决定了建设新农村的难度。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确实不少,我认为可以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解决:

1、加强夯实教育。

教育为本,百年大计,很熟悉的一条标语,在农村的各个小学、初中都可以看到,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新的社会形势和发展环境下,农村教育要有理论突破和政策创新。目前农村教育只是局限在幼教和中小学生身上,即仍处于低文化层次阶段。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农村教育类型、结构和形式日益呈现丰富性、多样性,发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尤为重要,也是农村教育标准化实施和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之路,通过孩子影响父母、父母影响孩子、邻里间的相互影响的导向,逐渐将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发展成人教育至关重要。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生态的生活方式,把农民培养成为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农民。

2、积极普法宣传。

很多农村的科普宣传栏毁坏严重,基本看不到原来高高挂起的模样了,看来近年宣传不成功或是没宣传闲起来的。目前,农民利益受侵害现象频频出现,保证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积极进行普法宣传,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护个人利益的公平性十分必要。在农村,可以定期印发宣传材料包括政策政事、法律知识、科学成果等,开展乡风文明活动、普法知识竞赛等增加社会常识和基本法律法规。引导农民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各项社会活动都要规范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只有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才能改变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的现象。

3、落实基层党建。

党的建设对于党员干部的优化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意义重大。在基层的党员干部存在侥幸心理,以为中央遥遥不可及,不思进取,缺少带头搞建设谋发展的积极性。党员干部不勤学、不善学、不愿学的腐朽风气需要净化。精简基层党组织体制,培育强化精干基层党员骨干,促进党内人员流动工作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应该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检验,做思想汇报以及学习心得,提出具有建设性和长远性的意见,分析主要问题和工作思路。用作出的成绩和实际成果来衡量他们的工作水平,不断激励着他们勤学善思、努力工作、为民奉献。

4、转变服务管理。

转变服务和管理工作,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符合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的倡导,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城乡社会公利服务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准,努力向着建设服务型社会的目标迈进。

5、加大检查监督。

中央到地方,高层到基层的检查监督应该切实落实,要达到出其不意、一针见血的检查水平,防止钻空子、走后门、官护官现象的发生。督促各项政策措施的平稳落实和扎实推进,做好政府工作需要频繁的有力的监察。加大检查监督对于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洁奉公、正义无私、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和负责态度都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6、规范农村市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一直是贯穿中国农村改革的一条主线。一方面,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深度,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利用地方优势,发展循环生态特色产业,以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做到废物零排放、废料全利用,例如:蚕桑养鱼。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7、增加科技投入。

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规范化指导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发挥科技优势,快速高效的使农民获得有效的经济利润。下拨技术人员下乡考察指导,对于科技人员的流动和经验积累会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可以促进科技的创新,及时发现新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加财政对于乡村科技的支持力度,利于农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8、调整农业结构。

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单产效益。合理利用土地和水力资源,提高种植的效率。二是调整畜牧业结构,维持畜牧业价格稳定。发挥规模化养殖效应。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农业结构,挖掘最优的农业结构配比,使其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9、开发洁净能源。

当前时期能源紧张,一直使用的煤炭资源污染严重,总量减少。发展节约型社会,开发新的洁净能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题。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这样既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循环。

10、丰富精神文化。

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壮大长久做出积极的贡献。例如:自由书屋、家乡风情演出、歌舞比赛、杂技表演等,对于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生活的积极性、趣味性、创意性,尤其是丰富寡孤独者的生活都起到很大作用。

今天的困惑多了,问题多了,原因是我们的选择太多了,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会越来越不满了,总会看到周围还有乍富的阶层,总会有一些人让你感到心里不平衡,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了,看自己的心灵太少了。人眼向外无限看世界看发展变化,反观内视才能看见内心的心灵。

上面一段话是于丹教授告诉我们的,仔细想想值得深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共同建设,真正提高gnh 才是目的,而不仅是gdp和gmp。未来农村应该朝着精简化、标准化的点带式核心村趋势发展,形成村村网。取消乡镇等级,充分利用政府工作人员,精简工作流程,合理有序的人员流动工作对于政府工作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攘外必先安内,避免霸权主义和恐怖势力的干涉和威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需要稳定的社会局面和坚强有力的经济优势。祖国的未来离不开农村的未来,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搞好新农村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也是人民幸福的出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尽在1566范文网。

第5篇 南山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南山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5月14日到21日,经区委同意,区委党校组织第十四期科干班的学员到海尔工业园及南山村等地方参观考察。按照党校的安排,现在将在南山考察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南山集团位于山东半岛的港口城市——龙口市,这里地处中国环渤海经济带,东临烟台、南靠青岛、西依龙口港、北与大连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南山集团从一个队办小厂,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兼并周边十余个村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集产、供、销、科、工、贸为一体的国家级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实现了由农业向工业化,由乡村向城市化的战略转变,2023年进入中国大型企业500强。目前,南山集团辖属三个园区(南山工业园、东海工业园、南山旅游区),十个居民生活区,40 余处企业,涉足煤炭、电力、铝业、轻合金等十几个产业。主要产品:精纺呢绒、服装、煤、电、电解铝、氧化铝、铝型材、等十几种产品。 南山实业 a 股股票于1999 年 12 月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企业发展已经驶入资本运营的快车道。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等多次到南山考察工作,并对南山的发展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和高度的评价。

二、主要特点

一是坚持走产业发展的路子,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南山集团现有40 余处企业,涉足煤炭、电力、铝业等十几个产业。主要产品:精纺呢绒、服装、煤、电、电解铝等十几种。

走过昨天,创造今天,迎接明天,“追求发展,永无止境”是南山集团永恒的主题。南山集团以创建现代化集团为目标,以先进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为先导,配之高新科技,生产出独具特色的“南山”牌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国际市场。企业先后通过 iso900

1、iso9002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 环境管理认证。“南山”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南山”牌系列产品连续多年被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南山精纺呢绒、南山铝型材为“中国名牌”、“国家质量免检产品”。2023年被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评审为中国500最具价值的品牌。据有关资料显示,南山集团2022固定资产达到152亿元,年经济总收入102亿元,年实现利税15.2亿元,人均纯收入1.5万元。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南山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坚持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新理念。南山按照新农村建设的20字的要求,在抓好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着手发展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在辖区办学校,建宾馆 ,办医院,建老年公寓等(南山的老年公寓建设)。在南山参观的给我们一个共同的印象就是:秩序井然、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生活便利、交通发达,现代化的气息非常浓厚。

三是坚持旅游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南山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之一。南山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把南山建成了一个融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商业文化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旅游文化景区,分为宗教文化区、历史文化区、高尔夫休闲区、宾馆会展区、海滨度假休闲区,形成了功能齐全的度假休闲、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会议接待体系,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充分带动了当地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几点感想:

借鉴南山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认为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做到四有:既有支柱产业、有发展规划、有人才队伍、有正确的理念。

一是要坚持发展支柱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是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物质基础。不能简单地把建几座房屋,修几座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部内容。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农村建设是空洞的新农村,也是不切合实际的、虚无飘渺的 。要立足村情,找准本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从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路子,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是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由于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新农村模式或标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全面掌握本地人口、地理环境、资源等情况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制定出本地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要做到科学、合理、既有中长期规划,也有近期目标。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实际工作中打乱仗,无序状态,减少重复性建设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损失;可以有效避免因人事变动引起的新农村建设的搁浅或变更,确保新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可以有效避免基层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行动滞后的现象发生。

三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队伍。真正对建设新农村有需求的是农民,只有农民才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队伍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问题。要健全完善现行教育机制,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如南山的职业大学,现有10个专业,45个系,1.8万人),不断提高当代农民的文化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坚持我们原来坚持的行之有效的“十好农户”评比、“好媳妇、好丈夫”评选及“文化中心户”活动,继续经常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四是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主要表现在两点:一要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20字精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包括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和政治建设在内的综合性、全方位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各项内容之间是紧密相联的,要完整地予以把握,才能真正领会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实质。二要有长期奋战的思想准备。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此外,从南山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来看,南山发展到目前这样也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都说明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不是短期的过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避免将建设新农村作为一种政治利益来追求。要引导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民主管理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存在短期实现的可能性,要抛弃急功近利,在较短时期内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要在按照制定的新农村规划,抓好开局,从最紧迫的事做起,并依据本地生产力发展和财力增长的状况,逐步推进。(作者:王雯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第6篇 赴宜兴市张渚镇兴东村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赴宜兴市张渚镇兴东村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目前,我市正在实施促进全面小康新农村“十村示范、百村先行”工程。通过检查,总的印象有“走过一村又一村、处处是农村”的感觉,小康新农村的气息不浓;基层的同志认为已经努力了,但收效不大,有一种“事倍功半”的感觉。为使我市的小康村建设少走弯路,8月3日至5日,市委农工办组织市有关部门及川港、东社等镇的镇村干部赴2004年度“中国十佳小康村”宜兴市张渚镇兴东村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现报告如下:

一、兴东村建设小康村的经验

我们考察组一行在大雨中来到了国山脚下,善卷洞旁。雨丝的天空,葱翠的青山;清澈的山泉,飘香的果园;新颖的别墅,标准的厂房;整洁的村貌,优美的村庄……走进2004年度“中国十佳小康村”———张渚镇兴东村,处处都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这个昔日“吃粮靠返销,年终靠救济,有女不嫁兴东郎”的穷村,近年来坚持走“工业强村、生态兴村、旅游富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村级工业应税销售突破亿元大关,村级年收入达2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如今已变成了文明、富裕名副其实的小康村。这个村“不等、不靠、不要”,创出了自已的小康之路:

(一)工业强村 靠山不吃山

兴东村地处国山和离墨山两山间的山坳,景色优美的善卷风景区就坐落其间。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兴东村人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考验。如果靠山“吃”山、发展建材业,尽管见效快,但势必会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影响长远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兴东村人意识到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利益,必须另辟蹊径寻找适合兴东村发展的路子。村党总支跳出建材求发展的思路,制订完善了相关投资兴业的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引导投资业主积极走“能耗低、污染少、效益好”的发展之路。靠30万元起家的宜兴宇龙冶金配件厂,近年来每年都投入200多万元搞技改扩能,产品从单一的冶金配件扩展为铁合金、电磁炉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多个品种,企业年销售规模从300万元迅速提高到6000万元,成为村里的一大骨干企业。目前,兴东村已拥有大小私营企业20多家,去年村级年应税销售达1亿多元,今年有望突破2亿元。

第7篇 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xx年11月,___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xx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xx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2、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xx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由于基层文化站待遇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编的有12人,但仅有9人在岗,被乡镇挪作他用或被外借的有3人,即使在岗的也往往兼有乡镇(街道)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乡镇文化专干平均年龄偏大,由于缺乏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4、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是霍童的“二月二灯会”和畲族聚居村的“三月三畲歌对唱”。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乡村举办的少数文化活动,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我区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群众长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区)的电视节目,也得不到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致使一些地方赌博及“六合彩”等歪风盛行。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

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区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滞后有历史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不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偏见和缺乏支持,给各地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也严重约制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步伐,但从各级政府自身来说,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滞后。由于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又不愿意花钱投入,致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从事文化事业的同志心灰意冷,缺乏积极性,大多放弃主业改做乡镇中心工作。

二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除了人头经费外,区、乡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生存困难。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文化建设项目,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

三是文化管理体制不畅。一方面,乡镇文化站专干以块管(乡镇管)为主,人员大多被乡镇抽去从事中心工作,专干没有专用。区文化主管部门无法对他们进行调配和交流使用,基层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没有交流、缺乏工作活力。而且乡镇财政对文化站投入极少,管理不力,导致相当多文化站形同虚设,没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广电与文化分属两个职能部门,对农村的传媒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而且农村地域广、人口分散、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收益小,仅靠广电部门是无能力承当农村广电网络建设。虽然国家规定到xx年农村地区20户以上的村全部实现网络村村通,但原有“村村通”的用户并未列入新的网络“村村通”工程计划,得不到上级补助资金,导致我区目前许多乡村原有接收设备无力更新。在卫星传播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广大农村地区只收1-3台外地的电视,无法收看省、市、区电视节目。

三、加快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需要内容健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适合广大农民群众口味的文化生活。实践证明,凡是文化生活比较丰富,群众精神比较充实的地方,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状况就好。而那些文化生活贫乏的地方,不论富裕程度如何,封建迷信和宗教势力就会抬头,社会治安恶化、干群关系紧张等现象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是新农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而且乡村群众文化中心和文化网络的形成发展,可以将农村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不仅使群众得到高尚的精神享受,同时在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上也起到重要作用。农村文化建设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凝聚人心,聚合民力的作用,它将有力推动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改变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状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我们建议:

1、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建设强大的基层文化阵地。一要认真贯彻中央《意见》和省政府的《决定》精神。规划好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文化阵地布局和建设问题。结合乡镇建设规划,通过改建、扩建、调剂改造、新建等途径,加快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步伐。二要加强文化宣传工作。文化宣传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强有力的宣传文化,就没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所以党政领导及宣传部门要时时关心和宣传新农村文化建设。三要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一方面认真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对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补助资金,对实施文化站达标建设的乡镇给予资金扶持和奖励;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南平、泉州、莆田等地的做法,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乡镇文化事业,积极开展民间融资活动,通过村企共建、村校共建、村庙共建以及城乡共建等方式,引进资金和文化活动器具及资料,满足乡村群众平时读书看报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之需。

2、创新机制,培育新型文化队伍。通过择优招聘,将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乡镇文化干部队伍中。配齐配好乡镇专职文化站长和村级文化协管员。加强对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鼓励乡村文化工作人员自学、进修,有目的选送部分人员到相关院校深造。同时进行业余文化人才资源普查,大力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对文艺骨干免费进行培训。

3、创新手段,积极构建农村文化活动的网络。

一是依托乡村文化站点,积极挖掘本地文化艺术资源,扶持民办文艺团体,发展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鼓励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二是成立乡镇电影放映队或文化传媒中心,推动农村电影

“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初、全国农村1村1月保证看1场电影”)在我区农村得到落实,解决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

三是建立“农家书屋”,满足农民对科技文化的需求。最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国家鼓励和资助各地农村建设“农家书屋”,要求场所不小于20平方米,书籍不少于1000册,含有30多种各类期刊及100多电影光碟,以满足农村群众阅读需求。

四是结合“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借助体育活动的场所——健身路径、篮球场、乒乓球台等,推广体育文化,让农民在健身的同时也得到文化的提高。

五是结合民间文化和文物保护活动,促进乡村民间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通过组织申报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活动,提高农村保护和传承传统优良民间文化的意识,让我区民间的铁枝、纸扎、火把拖石、肩头戏、线狮、傩面舞等得到发扬光大。

4、创新理念,借助各种载体,活跃农民文化生活。

一是节俗文化活动。传统节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是深深植根于民间大众,应充分认识其文化底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巨大现实意义。当然,其中也可能夹杂某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我们要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使频临消亡的民间节俗文化活动成为广大农村社区民间文化的健康主流。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村集市开展文化活动,如春节各地民间文艺踩街活动,二月二霍童文化艺术节活动、三月三畲族歌舞文化活动、妈祖文化活动、关帝文化活动等。

二是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各地农村都有不少民间艺术人才、民间绝活艺人,由于多种原因,大多面临断层后继无人的状况。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发掘、整理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解决传人问题,并积极鼓励和帮助他们自编自演,参与到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文艺活动中去。

三是特色文化活动。我区是畲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又是全国最大的大黄鱼以及绿茶的主要产区之一。畲族文化、大黄鱼文化、茶文化等应成为我区独特的文化品牌,加以充分挖掘和培育。此外,校园文化、灯谜文化、企业文化等也应加以重视和引导,使之融合到新农村文化生活中。

四是各级各类文化下乡活动。每年各级各类文化下乡活动,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鲜血液和催化剂,应很好进行策划和包装,尤其是科技、文化下乡和电影下乡巡映活动,应多播放适合农民群众口味和需求的娱乐影片和科教片来赢得农村市场。

五是学习外地经验,借助农村“三堂”和闲置校舍拓展农村文化活动的空间和形式。我省南平、泉州、莆田等地充分利用“宗族祠堂、民间庙堂、废旧礼堂”(三堂)作为民间文化活动的场所,依靠离退休党员干部、乡村老人协会、庙堂管委会等承担农村文化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让老协会会长或庙堂管委会会长兼任村文化中心主任,利用民间庙堂的“香火钱”为农村文化活动“买单”,将“三堂”变成政策法规的“宣传站”、社情民意的“中转站”、先进文化的“传播站”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和借鉴。借助“三堂”场地既可解决活动场所不足和经费不足的困难,又有利于推动文明新风进“三堂”,还有利于调动当地群众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此外,我区乡村目前有许多地方学校的楼房闲置,可以借用作为当地文化活动的场所和开办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之用。

5、明确职能,实施有效管理。乡村文化站点在履行服务和经营性职能的同时应积极协助主管部门管好基层文化市场。对进入农村文化市场的民间艺术团体,市(区)文化部门要审核把关。有条件的文化中心可以房屋租赁的形式,将镇区网吧、电子游艺室、音像出租户、图书销售点、棋牌室等集中到文化中心,依法统一管理,有秩序集中经营,遏制地下黄、赌、毒现象。

6、领导重视,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

一是抓好农村电影“2131”工程的落实工作。“2131”工程带有公益性,建议区政府要解决电影器械设备及购买拷贝的资金;文化部门要负责各乡村“2131”工程计划的制定和业务指导;乡镇要负责计划的实施,保证乡村农民一个月看一场电影。

二是建议区委区政府要专题研究解决农村地区更新广电接收设备的资金问题,满足农村群众对广电联网的需求,让山区农民与平原地区群众一样能收听收看中央、省、市、区广播电视节目,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是建议开展一年一度的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由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在国庆中秋期间组织民间文艺汇演活动,让各乡镇、社区的民间艺术团队集中进行比赛和交流,以促进农村民间文艺的繁荣和发展。

第8篇 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调查报告

建设新农村,投入是保障。基于对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问题,从微观层面入手,探析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个人想法。

一、现状及渠道

1、政府投入。现阶段,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是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的主渠道,发挥着明显的导向作用。一是财政投入比重最高。在各项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总量最大,比重最高。就市来看,用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家、省、市三级财政投入占总投入的近80%。二是国家和省级政策性资金占主体地位。三是带动作用比较明显。财政资金投入都较好地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如:通村公路、血防改厕、沼气池、电改、文化建设、甲级卫生室、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等国家实施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建设项目、财政资金的作用更加明显。

2、信贷投入。金融信贷投入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是特色产业发展是重点投向。金融部门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上,重点集中在特色农业发展上。,秦杨村贷款1000万元用于发展生猪养殖产业。二是农村信用社唱主角。也是农民最愿意打交道的银行,远高于农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其它涉农银行。

3、社会投入。在国家支农政策导向作用下,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有力助推了新农村建设。一是部门帮扶。省、市、镇直部门通过结对帮扶形式,对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和本部门联系驻点村给予资金、项目等帮扶,有力支持了新农村建设。二是社会捐赠。各村积极发动本村籍在外人士捐资支持家乡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募集了大量资金。三是市场运作。各村因地制宜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引入各类市场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的矛盾。起源于仙洪试验区的林水结合模式在市各村得到普遍推广。

4、集体投入。虽然当前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但仍然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投入主体。一是普遍性。二是公益性。大多数村的集体经济投入主要集中在村庄环境整治、农村公路绿化、村民文化休闲广场等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上。三是负重性。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投入超出了收入支出的承载限度。

5、自主投入。在国家政策驱动和试点村示范效应带动下,群众建设新农村、投入新农村的热情高涨。一是农民对村组公路建设有强烈的需求,使绝大多数的群众都愿意集资来填补建设资金缺口。二是农民对上级财政给予奖励或补助的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厨)、房屋立面改造等家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热情非常高。三是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民的生产性支出投资明显增长。

二、问题和矛盾

1、资金投入总量小。近年来,各地大多数村的新农村建设投入对比过去大幅增长,但对照群众对改善民生的强烈需求,资金投入仍显不够。普遍存在投入渠道少、总量小,无法满足群众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

2、地方配套压力大。近年来,国家支农项目越来越多,但许多支农项目明确规定市县要给予资金配套投入,增加了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实际运行中一般情况配套资金没兑现。

3、项目建设协调难。现行的支农项目投入分别涉及发改委、财政、交通、国土、民政等多个部门,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九龙治水的资金管理格局,导致很多的项目建设难以协调,项目资金难以整合,影响了财政资金的投资效益。

5、民间投资信心弱。一是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信息不畅、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比较突出,降低了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吸引力。二是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普遍缺乏政策保障和投资信心。三是社会资本投入三农领域缺乏金融贷款支持。

6、集体投入难担当。从实际看,绝大多数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低,村级债台高筑现象具有普遍性,村级债务居高不下、难以化解,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投入,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十分突出的问题之一。

三 、对策与建议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长效机制。

1、财政保障。一是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的三个高于的要求,将新增财力向农业倾斜,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每年稳定增长。对于,应逐年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拓宽新农村建设筹资渠道,逐步改变财政支农投入高度依赖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局面。二是要坚持重点投入、持续渐进,确保投入不断档,建设不冷场,切实树好典型样板,放大示范效应。三是要将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使用,统筹规划,连片实施,集中投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金融扶持。现有涉农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强化机构职能,创新金融产品,简化贷款手续,不断扩大三农贷款投放规模。要深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增加信用贷款创造条件。要建立农村担保体系,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要大力探索运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多种形式,解决好农村贷款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3、社会参与。各级政府应重点发挥好引导作用。一是优化投资环境。要加快农村产业通道、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大力整治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和地方恶霸势力插手新农村建设等现象,为社会资金进入新农村搭建绿色通道。二是搭建对接平台。要广泛开展村企结对、部门帮扶等活动,为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搭建载体。要精心策划和包装好可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引入工商资本投资兴建。要及时向社会发布农村投资信息,帮助各类社会资本确定投资项目。三是完善激励政策。社会资金兴办各类公益事业,应给予减免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对村企结对帮扶贡献较大的企业,尽可能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产业补贴等方面给予照顾倾斜。对引进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有功人员和单位,应给予相应的物资、政治和精神奖励。

第9篇 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施甸县北部,怒江东岸,全镇国土面积242.8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320米,最低海拔700米,森林覆盖率40.07%。全镇辖18个村民委员会,196个村民小组,190个自然村,总人口31536人,农业人口30137人,总户数7740户,农业户7264户。目前,省、市、县、镇选派有32名同志担任18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其中:省级指导员5名、市级指导员4名、县级指导员5名、镇指导员18名。各级选派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已于3月中旬全部到位开展工作。

二、健全机构,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镇党委、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来抓,于xx年3月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组组长由镇长杨烜担任,副组长由副镇长**担任,成员由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并于xx年3月抽调了由具有一定农村工作经验、事业心强的镇宣传员**(女)同志担任队长、省审计厅下派的指导员**同志任副队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制定了《**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办法》,明确职责,规范管理。从而在全镇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配合,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工作格局,有力推进了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三、加强领导,制定行之有效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时常到各村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交心谈心,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困难给予积极的解决,在镇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依然从财政中拔出2万元资金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慰问、会议、培训费用。镇党委、政府虚心地听取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按照“二十字”方针,制定出了**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并且对田头村、莽林村、长安村三个试点村进行了系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为**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开展工作以来,积极履行职责,扎实工作,自觉遵守纪律,团结群众,为新农村建设出谋献策,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积极树典型、树实例,共上报简报、简讯4则,真正发挥了“五大员”的作用,为机关干部和农民群众架起了一座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一)宣传先行,层层发动,当好“宣传员”

由于受地域和环境的影响,我镇部分农民群众得过且过的小农意识比较严重,对新生事物往往心存顾虑,多持等待观望态度。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委关于解决“三农”问题、扶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一系列惠农、支农的方针、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省审计厅领导及指导员们在**村东别组调研道路硬化建设过程中,与各组组长及部分群众进行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系列问题交谈;驻各村指导员利用走村入户及时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分发浅显易懂的新农村建设入户调查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家喻户晓。

(二)谋划发展,发挥“经济服务员”作用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开展工作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帮助所驻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规划发展项目,制定农民增收计划,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如省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协调25 000元用于扶贫补助资金;市驻莽林村指导员协调资金40 000元,用于生猪养殖补助;驻地理村指导员协调扶贫补助资金20 000元,广播器材14套;驻椅子山村指导员协调1 000元补助资金,电脑一台,正在协调40万元的贴息贷款项目;驻等子村指导员协调资金4 000元用于烤房改造以及电脑、打印机各一台;驻下坝村指导员协调广播器材5套,这些资金和物资的投入,真正地让地方和群众得到了实惠。

(三)关注民生,发挥村情民意“调研员”作用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民生,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如省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协调项目资金15万元用于龙洞村饮水工程,同时协调东别组道路硬化工程资金10万元;驻思腊村指导员协调1 000元补助资金资助特困学生,捐助文体器材,并为群众送药下乡,免费义诊,解决群众看病难、贵的问题;驻蒋家村指导员协调补助资金1 000元,并送药下乡、降消、印发预防爱滋病宣传材料等。这些为民实事,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四)维护稳定,发挥矛盾纠纷“调解员”的作用

稳定压倒一切。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和所驻村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如正在进行的林权制度改革当中,各村各组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些权属纠纷,驻村指导员能积极协助村两委人员和林改指导技术人员按照县发《林权纠纷的处理要点及程序》处理林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纠纷,共成功调解纠纷135起。

(五)固本强基,发挥基层组织建设“督导员”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从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入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协助基层党组织抓好中央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的贯彻落实。二是协助基层党组织开展“学理论、谋发展、促和谐”集中教育学习活动。三是继续深化和拓展“三级联创”和“五村两规范一带头”活动,重点协助抓好“党员带头奔小康工程”。四是帮助各村村级组织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各项制度。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因为工作调动,部分驻村工作指导员不到位。如柳树村工作队员因工作调动调到了水长乡;

2、部分农村“两委”干部组织力量比较薄弱,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一些农民思想还比较陈旧,不能充分认识自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存在等、靠、要思想;

4、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缺口资金大,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进度;

5、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还比较缓慢,规模没有壮大,离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还有很大的差距。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建议县新农办给予配齐指导员;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工作队员和村“两委”的培训,增强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和能力;

三是进一步加强指导员之间的工作信息交流,使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充分利用好各自后盾单位以取得对所驻村的新农村建设更大的扶持;

四是进一步加强检查督促,推动工作有效开展,促进工作全面落实。

五是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考评办法。根据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制定《**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考评办法》,对各村新农村建设以来的新举措、新内容、新变化、新效果进行百分制考核;

六是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逐步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产业,大力发展农户公司和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全力推进开发项目的落实工作。

第10篇 关于乡镇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自去年来,我们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关于认真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大宣传发动群众,精心组织,自我加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乡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结合本乡实际,积极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全乡干群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去年实施的道士塘、南庄、山上应村四个村中二个整治村顺利通过了达标验收,其余两村正在整改。今年新创建的大林、小林、下盘三个村,正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主要突破口,狠抓创建工作。回顾一年多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组织订规划。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乡成立了由乡长马贤茂担任组长的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发动、规划编制、协调指导等工作。做到任务到村,责任到人。成立村庄规划工作组,负责规划工作,落实了编制8个创建村的整治规划,做到科学合理,重点明确,方案规范,布局得当。

(二)宣传发动造氛围。我们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组织乡村干部深入一线,以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充分利用会议、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全乡共召开各类会议8次,张贴标语265张,宣传图片132张,刊出黑板报16期,乡宣传报道组进行跟踪报道,在全乡范围内营造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进了我乡新农村建设工作进程。

(三)分类指导定制度。为切实做好我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的8个村针对各村实际,一方面实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一年多来,在村级资金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全乡投入专项资金464万元,共拆除简易棚屋52间,拆除危房及断墙残壁45处,硬化道路30240平方米,清理河道1200米,新安装路灯116盏,新增绿化面积18700平方米,村容村貌明显改观,调查报告《乡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通过整治,目前各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了硬化、净化、亮化、绿化标准,主要河道基本实现无杀草、无漂浮物,村庄面貌有了一个改头换面的变化。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在整治的过程中,我乡注重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为更好地美化家园牢固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如下田村村干部积极充分护绿使者,花木的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他们全包了。此外,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各村相应成立了卫生、绿化、养护组织,同时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如下田村建立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厕所管理制度、家庭卫生制度、绿化公约等。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三、存在问题

1、乡、村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2、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3、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四、几点建议

1、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责任机制;

3、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4、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5、加大政府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为各村的经济发展起助推器作。

第11篇 调查新农村新建设调查报告

夏季烈日当头,我们展开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新农村新建设的活动。早在未放假两周前我们就已计划好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安排,大家都很期待暑假的到来。

6月30号,我们正式放假了,队长就当天召集我们开了会议,安排我们这次社会实践并不是让我们去游山玩水,而是去吃苦耐劳的锻炼,让我们轻装简行,做好不怕热不怕累的心理准备。一路上,每个人都要注意安全,服从领导,听从指挥。

7月2号上午我们先参观了周边的风景。熟悉了当地的环境。我们通过当地政府,联系上桐柏县团委书记,约与桐柏县政府门前见面。由于当天太阳太毒辣吃过中午饭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准备好防暑工作约三点起程去了市里。经过2小时的山路颠簸由于山路崎岖我们车开得很慢。一路上,大家都热的汗流浃背。虽辛苦大家都说着笑着欣赏着路边的风景。甚至,有的同学感到身体不适,但从未停止前往的心念。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政府门口,询问门卫,找到了县团委书记办公室。由队长上前介绍我们这次来的目的,书记听后非常高兴,并愿意大力支持我们的活动开展。大家听后非常高兴,我们与书记合了影,当做留念。根据书记的指示,我们顺利完成了开展了这次社会实践。

7月3号上午,我们做好调查问卷的准备工作 ,去了李沟村,找到了李书记,当时他汗流浃背的坐在树荫下接待我们。又倒水又切西瓜,高兴的乐不此疲。我们还是先介绍我们来的目的与大概计划。书记听后,鼓掌叫好。然后,看了一下问卷调查,指点了他对新农村建设问的看法及目前的计划。最后针对我们的问卷做了全面分析。给了我们一份完美答卷。我们都在认真听取并作了记录。最后,李书记留下了几份问卷,说在与其他干部讨论一下针对某些问题。5点半左右我们离开了李沟村。调查报告

7月4号,我们又出发去了大河镇,针对当地的新农村做采访,当天还下了雨,我们依然按计划前行。于早晨7:30我们坐大巴去了大河镇,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大河镇大河村。经联系,找到了上河村村长,他带领我们参观了上河村的建筑,并介绍了当前的发展进度,级以后的发展规划。最后,我们一村长合影做了念。村长让我们四处随意逛街,游玩参观。随后,我们开始了我们的调查采访。走街串户,对当地民众进行采访,我们认真的对其讲解,他们针对自己的观点及认知对我们的问卷做了答复。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的任务也完成的差不多了。最后,我们由于当地农民建筑合影,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晚上我们就总结整理了一下这几天的任务。

7月5号早晨,我们就整理行囊准备起程回校了,约八点,我们坐上大巴,踏上了回校的旅途。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感概颇多,深切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由于大家的积极配合与努力,我们不负众望,成功完成了这次社会实践,给了校领导一个完美的答卷。

第12篇 2023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

xxx市长的报告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站在大发展、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高度,总结成绩客观充分、实事求是,分析问题深刻准确、精辟入理,部署工作全面细致,明确具体,充满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特别是报告提出的“xxx“的战略举措,符合我市经济发展实际,切中我市加快发展的要害。我们听罢,感触颇深。通过对报告的学习,最深切的感受是报告通篇贯穿了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的思想,读来使人振奋,令人鼓舞。具体可以用“四个实“来概括:

第一个“实“表现在讲成绩恰如其分。报告主要用事实、数据加以说明,简化文字表述,着重通过实例及数字对比说明五年来全市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事业、民生状况和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概括既真实全面,又客观实在。第二个“实“表现在讲问题实事求是。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毫不回避地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毫无保留地摆在全市人民面前,这充分体现了市政府不回避矛盾、不畏惧困难的一贯工作作风。第三个“实“表现在讲发展更加务实。报告在安排部署未来五年和xx作时,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科学发展与促进和谐的主题,突出了实现全面振兴的主线,思路清晰,高屋建瓴、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切实可行。第四个“实“表现在讲文风力求朴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不苛求华丽的辞藻,无大话、空话,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平实中显示了市政府的务实之风。

借此机会,也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一下我们xx一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情况。我们xx位于黄陂区南部,与武汉中心城区仅一河之隔,全街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人口4.2万,耕地2.4万亩,水面1.2万亩。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商贸活跃、工业发达、城镇化程度高。 xx年实现社会总产值47.8亿元、财政收入720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1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9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00 元,同比分别增长10%、15%、10%、10%和12.5%。先后被评为武汉市文明单位、黄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绩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后,特别是武汉市提出“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以来,我街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确定了围绕一个定位(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用活两大政策(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和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试点镇两大配套政策),完善三大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做强四大产业(农副产品及铁路货运物流、新型建材、医药化工和汽车零配件产业),建好五大平台(融资平台、就业平台、激励平台、保障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六大工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城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民利建设、重大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坚持以增加投入为基础,以优化投资结构为核心,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努力把滠口建设成为城乡和谐共融、产业高度发展、功能齐全完善、环境优质一流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第三产业产业繁荣聚集区。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采取对上争一点、部门帮一点、农民筹一点的办法,累计筹集建设资金xx万元,共建设中心湾10个、湾内出行路45.3公里、排水管网6.85公里、多功能活动场所4处,改造危房、泥草房40余栋,完成了什仔湖、南湖和三闸等三个机站的机组更新,解决了5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业开发取得新突破,以促进农民多元化增收为目标,着力加强农业基地建设和项目开发。改建了服务都市的特色农业项目甲壳类基地,建成了500亩的枫橡咀草莓基地、3200亩的什湖特色养殖基地和盘龙休闲农业园。依托四季美农贸城,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目前滠口“城市立体农业试验基地“项目正在紧张筹备中。通过现代农业开发,共转移劳动力460人,实现人均增收x元。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全力解决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共建设多功能活动场所4处,新增健身设施4套,全面完成了农村和城镇居民医保,共有40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领到了养老金,有1.1万农民积极参保。四是农村环境整治取得新突破,把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改善乡村面貌,使群众短期内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共投放垃圾桶180个,建设垃圾堆放场18个,集中清理“四堆八乱“,严厉打击破坏基础设施行为。突出绿化美化,花草木齐上,透墙现花、见缝插绿,共栽植树木2.16万株,完成人工造林230亩,打造成远近成景、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带,实现了街在绿中、人在景中。我街三闸村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通过具体实践,我们深深感觉到,要建设好新农村就必须:

--以村屯规划为龙头。结合中心区建设编制好村屯建设整体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重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搞好房屋修建、道路改造、自来水入户等基础项目建设。

--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在扶强扶壮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的同时,引进新建一批新的农产品加工龙头,完善企业、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利益连接机制。同时,不断扩大绿色、特色农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税。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依托。依托产业发展,面向市场,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以创建文明村屯为先导。大力整治农村环境,美化绿化净化村容镇貌。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改陋习、树新风,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加快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加强以村党支部____村级班子建设,重点提高村级班子领导农民致富的能力。同时,推行村务公开,完善农村议事规则,激发农民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热情。

谢谢大家!

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报告(12篇)

今年8月,省政协召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政会,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建设性意见。省政协有关参加单位、专委会、界别和政协委员围绕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调研,各抒己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一些趋势性问题认真研讨。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经济逐步繁荣,社会不断进步,但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却比较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除少数村镇发生了显著变化,剩余大部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仍比较普遍。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农村生活污染不断加剧。持续增加的农村生活垃圾,大部分未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新农村相关文章

  • 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报告(12篇)
  • 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报告(12篇)21人关注

    今年8月,省政协召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政会,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建设性意见。省政协有关参加单位、专委会、界别和政协委员围绕新农村建设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