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渐的意思
防微杜渐拼音:fáng wēi dù jiàn
[成语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典故出处]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 近义词 ]防患未然
[ 反义词 ]养痈遗患
[成语用法]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元史 张桢传》)
[使用热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时间]古代
[成语辨形]微,不能写作“徽”。
[成语辨析]
防微杜渐与“防患未然”有别:防微杜渐是讲在事物刚有苗头时采取措施制止其发展;但也可用于一般事物现象上:“防患未然”指在事前采取措施预防灾祸的发生;只用在有严重恶果的事情上。
[英文翻译]be precautious beforehand
[成语故事]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防微杜渐成语接龙
防微杜渐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防微杜渐→渐至佳境
防微杜渐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防微杜渐→渐不可长→长生不死→死亡枕藉→藉草枕块→块儿八毛→毛发皆竖→竖子成名→名不符实→实繁有徒→徒负虚名→名同实异→异名同实→实蕃有徒→徒托空言→言不二价→价值连城→城北徐公→公私交困→困而学之→之死靡他→他乡异县
防微杜渐相关成语

防微杜渐成语造句
(一)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切实做到防微杜渐空间说说心情二
(二)刚读这篇课文时,我觉得一个钉子能造成亡国有点危言耸听,但细细品味,发现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哲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防微杜渐至关重要
(三)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四)透过学习廉洁文化进校园和观看反腐倡廉图片展,我决定在工作中,要筑牢反腐防线,吸取他人的教训,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我敲醒警钟,要明白自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五)要体认运动员有生涯转换的危机,并从教育的方式中防微杜渐、转化危机。
(六)”蔡紫冠严肃地道,“据说是当初不少有神通的人,在水关里出干诈赌,恃强斗狠,令水关的损失惨重,因此后来防微杜渐,根本不让神通者上关
(七)做事要注意防微杜渐,今天的纵容可能造成明日尾大不掉的窘境。
(八)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运动中会对青少年产生的负性心理影响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研究,为从事体育教育的同行提供参考,以在实际工作中防微杜渐。
(九)随时随处自我克制,防微杜渐;日积月累自我完善,加强修养。
(一十)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拴个小石头开始
(一十一)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
(一十二)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一十三)因此,我们只有提高自我的职责心和自律意识防微杜渐
(一十四):凡事只举偏补弊,防微杜渐,销患于冥冥,若待显著而后治之,则难矣
(一十五)大处着眼,身体力行,反腐倡廉成就大业;从小事入手,防微杜渐,廉洁自律修养小我。
(一十六)不行,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脚,我这是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相关成语
- 官轻势微(官轻势微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9人关注
[成语解释]官位不够重要,势力也很小。[典故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孙权虽有雄才,乃残汉骠骑将军、南昌侯之职,官轻则势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正位 ...[更多]
- 家贼难防(家贼难防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8人关注
[成语解释]家里人作贼难以防范。比喻隐藏在内部的坏人不容易防范。[典故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七:“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成 ...[更多]
- 寻幽入微(寻幽入微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8人关注
[成语解释]寻幽:探究深奥难明的事理。入微:达到极其细致、深刻的地步。形容对深奥的事理探求达到非常深刻的程度。[典故出处]《北史·杨伯丑传》:“分析爻象,寻幽入微 ...[更多]
- 将寡兵微(将寡兵微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7人关注
[成语解释]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典故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然刘备将寡兵微,我则彼立刘朝,复兴汉世,非小官之能。”[ 近义词 ]兵微 ...[更多]
-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6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典故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更多]
- 微不足录(微不足录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95人关注
[成语解释]微:小;录:记录。渺小得不值得记上一笔[典故出处]《新五代史·唐庄宗纪》:“而夷狄无文字传记,朱邪又微不足录,故其后世自失其传。”[ 近义词 ]微不足道[使用 ...[更多]
- 微不足道(微不足道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4人关注
[成语解释]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典故出处]郭沫若《百花齐放·单色蓳》诗:“在草花中我们虽然是微不足道。但 ...[更多]
- 微乎其微(微乎其微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1人关注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典故出处]《尔雅·释训》:“式微式微者,微微微者也。”[ 近义词 ]微不足道、不足挂齿[ 反义词 ]举足轻重、硕大无朋[成语用法]富庶 ...[更多]
- 微名薄利(微名薄利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8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十分细微的名与利[典故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使用热度]常用[感情色彩]贬 ...[更多]
- 微察秋毫(微察秋毫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9人关注
[成语解释]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典故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夫照镜子见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近义词 ]明察秋毫[使用热度]一般[感 ...[更多]
- 微故细过(微故细过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0人关注
[成语解释]细过:小的过失。指微小的过失和事故[典故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此亦大罪恶耳,其微故细过,当掩覆之。”[使用热度]生僻[感情色彩] ...[更多]
- 微文深诋(微文深诋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6人关注
[成语解释]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典故出处]《汉书·咸宣传》:“稍迁至御史中丞,使治主父偃及淮南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成语用法]唐·赵晔《东都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