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之以法的意思
绳之以法拼音:shéng zhī yǐ fǎ
[成语解释]根据法律制裁。
[典故出处]《后汉书·冯衍传》:“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 近义词 ]依法从事
[ 反义词 ]逍遥法外
[成语用法]对于那些目无法纪的人,必须绳之以法,才能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使用热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时间]古代
[成语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英文翻译]punish sb. according to law
[成语谜面]绞刑
绳之以法成语接龙
绳之以法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绳之以法→法不徇情→情投契合→合盘托出→出夷入险→险陂倾侧→侧词艳曲→曲曲弯弯→弯弓饮羽→羽翼丰满→满满当当→当场出彩→彩笔生花→花马吊嘴→嘴快舌长→长绳系景→景星麟凤→凤毛济美→美女破舌→舌剑唇枪→枪刀剑戟→戟指嚼舌→舌桥不下→下塞上聋→聋者之歌→歌声绕梁→梁孟相敬→敬上爱下→下车之始→始末原由→由近及远→远年近岁→岁暮天寒→寒山片石→石泐海枯→枯脑焦心→心服首肯→肯堂肯构→构怨伤化→化铁为金→金革之患→患难相恤→恤老怜贫→贫病交侵
绳之以法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绳之以法→法成令修→修鳞养爪→爪牙之士→士农工商→商彝夏鼎→鼎足而立→立人达人→人寿年丰→丰墙硗下→下马冯妇→妇道人家→家传户颂→颂德歌功→功成不居→居不重茵→茵席之臣→臣门如市→市怨结祸→祸近池鱼→鱼惊鸟散→散发抽簪→簪盍良朋→朋坐族诛→诛求不已→已成定局→局天促地→地裂山崩
绳之以法相关成语
带以法字的成语
绳之以法成语造句
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群歹徒一定会被绳之以法的。
2、犯罪分子终于被绳之以法了,真是大快人心!
3、对于一切捣乱分子我们应绳之以法。
4、这些作奸犯科的违法分子,都应该绳之以法。
5、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一定要将凶手绳之以法,才能解我心头之恨。
6、对这伙拦路抢劫的歹徒,必须绳之以法。
7、有的公务员无视国法,公然贪污受贿,结果被绳之以法,这是咎由自取。
8、警方和这个神出鬼没的罪犯不断周旋,终于将他绳之以法。
9、这个通缉犯的罪行擢发难数,每个人都希望能早日将他绳之以法。
10、这伙亡命之徒,作恶多端,今天被绳之以法,是罪有应得。
11、对这种横行乡里锥刀之末的人,必须绳之以法。
12、若不将这些十恶不赦的歹徒绳之以法,社会将永无宁日。
13、对那些贪官污吏,必须绳之以法。
14、他作恶多端,被绳之以法,是罪有应得。
15、看见那些不法分子被绳之以法,真让人痛快淋漓。
16、对敲诈勒索旅客的坏分子必须绳之以法。
17、他在村里作恶多端,闹得天怒人怨,群众早就盼着将他绳之以法了。
18、这个“地头蛇”被绳之以法,完全是罪有应得。
19、他在职期间,徇私舞弊,贪污了大量的钱财,最后被绳之以法。
20、巴政府下决心尽快缉拿罪犯,并将其绳之以法。
21、我们将毫不留情地追捕战争罪犯,坚决将他们绳之以法.
22、看到歹徒们暴殄天物的行径,许多人都厉声谴责,还有人打电话给“110”,要求对其绳之以法。
23、对那些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大搞不正之风的败类,必须绳之以法,才能平民愤。
23、酷猫写作网(在线造句词典)祝您造句快乐,天天进步!
24、这个官员凭借手中的权力,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终于被绳之以法。
绳之以法相关成语
- 孔孟之道(孔孟之道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4人关注
[成语解释]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典故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 ...[更多]
- 孜孜以求(孜孜以求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8人关注
[成语解释]孜孜:勤勉的样子。不知疲倦地探求。[典故出处]孙犁《芸斋琐谈》:“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成语用法]他对 ...[更多]
- 季孙之忧(季孙之忧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1人关注
[成语解释]季孙:鲁国大夫;忧:忧患。指内部的忧患。[典故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近义词 ]祸起萧墙[成语用法]毛泽东《为皖南 ...[更多]
- 季孟之间(季孟之间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1人关注
[成语解释]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典故出处]《论语·微子》:“齐景公待孔子曰:‘若 ...[更多]
- 季常之惧(季常之惧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2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惧内。[典故出处]宋陈慥,字季常,其妻柳氏凶悍而好嫉妒,陈慥颇为惧怕。事见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 近义词 ]河东狮吼[成语用法][杨万石]生平有 ...[更多]
- 季常之癖(季常之癖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3人关注
[成语解释]宋朝人陈糙,字季常,他的妻子柳氏脾气暴躁,醋性很大,陈很怕她。后称人怕老婆就说有“季常之癖”。[典故出处]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 近义词 ]季常之 ...[更多]
- 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9人关注
[成语解释]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典故出处]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近义词 ]学以实用[ 反义词 ] ...[更多]
- 守法奉公(守法奉公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2人关注
[成语解释]守:遵守。遵守法令,奉行公事[典故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常则要守法奉公理遮民,屏邪除佞进忠良。”[ 近义词 ]奉公守法[ 反义词 ]违法乱纪[ ...[更多]
- 安之若命(安之若命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3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典故出处]《庄子·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近义词 ]命中注定[使用热度]一般[感情 ...[更多]
- 安之若素(安之若素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8人关注
[成语解释]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典故出处]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贪逸欲而逃勤苦,丧廉耻而习谄谀 ...[更多]
- 安身之地(安身之地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5人关注
[成语解释]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典故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 ...[更多]
- 安身之处(安身之处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6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典故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 近义词 ]安身之地[成语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