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保于信的意思
民保于信拼音:mín bǎo yú xìn
[成语解释]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典故出处]《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使用热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时间]古代
民保于信成语接龙
民保于信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民保于信→信言不美→美益求美→美语甜言→言差语错→错落参差→差足自喜→喜不自禁→禁暴静乱→乱人耳目→目语心计→计功行封→封官许原→原本穷末→末如之何→何许人也
民保于信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民保于信→信而有征→征名责实→实话实说→说雨谈云→云起雪飞→飞砂走石→石赤不夺→夺人之爱→爱者如宝→宝刀不老→老鼠尾巴→巴前算后→后顾之忧→忧国忘身→身轻言微→微言大指→指挥若定→定于一尊→尊老爱幼→幼学壮行→行色匆匆→匆匆忙忙→忙投急趁→趁势落篷
民保于信相关成语
带民保字的成语
![民保于信](https://www.koomao.com/d/file/2021/11/1feb20a4110ec73e61b35c4c024387f8.jpg)
民保于信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民保于信相关成语
- 孝悌忠信(孝悌忠信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2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典故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 ...[更多]
- 学老于年(学老于年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0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青年人的博学。[典故出处]《宋史·文苑传七·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使用热度]生僻[ ...[更多]
- 宁媚于灶(宁媚于灶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4人关注
[成语解释]媚:谄媚;灶:灶神。宁愿巴结灶神。比喻与其巴结职位高的人,不如笼络职位低但有实权的人[典故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更多]
- 安于一隅(安于一隅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6人关注
[成语解释]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典故出处]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更多]
- 安于所习(安于所习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1人关注
[成语解释]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典故出处]明 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 近义词 ]安其 ...[更多]
- 安于现状(安于现状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4人关注
[成语解释]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典故出处]刘少奇《论党》:“另有些同志在工作中疲蹋,老一套,安于现状。”[ 近义词 ]不求进取[ 反义词 ]勇猛精进、力争上游 ...[更多]
- 安于盘石(安于盘石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4人关注
[成语解释]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典故出处]《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杨倞注:“磐石,盘薄,大石也。”[ 近 ...[更多]
- 安于磐石(安于磐石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8人关注
[成语解释]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典故出处]战国 赵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近义 ...[更多]
- 安国富民(安国富民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0人关注
[成语解释]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典故出处]《汉书·汲黯传》:“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使用热度]一般[感情色彩] ...[更多]
- 安民告示(安民告示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9人关注
[成语解释]安定人心的布告。现也指把要商量的或要办的事情预先通知大家。[典故出处]清·金念劬《避兵十日记》:“嘱两县速出安民告示,谕令店铺照常开张。”[成语用 ...[更多]
- 官偪民反(官偪民反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5人关注
[成语解释]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同“官逼民反”。[使用热度]一般 ...[更多]
- 官逼民反(官逼民反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3人关注
[成语解释]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典故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广西事情一半是官逼民反。正经说起来,三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