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杀勿论的意思
格杀勿论拼音:gé shā wù lùn
[成语解释]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典故出处]《后汉书·刘盆子传》:“诸卿皆老傭也。今日设君臣之礼,反更殽乱,儿戏尚不如此,皆可格杀。”
[ 近义词 ]格杀无论
[成语用法]如有白拒捕等事,格杀勿论。(《负曝闲谈》第三回)
[使用热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成语结构]复杂式
[产生时间]近代
[英文翻译]kill on the spot with no other admittance;
格杀勿论成语接龙
格杀勿论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格杀勿论→论世知人→人模人样→样样俱全→全始全终→终老隐居→居轴处中→中途而废→废私立公→公忠体国→国无二君→君圣臣贤→贤人君子→子孙后代→代越庖俎→俎樽折冲→冲风冒雨→雨散云飞→飞鹰奔犬→犬牙盘石→石投大海→海水桑田→田父之功→功盖天地→地塌天荒→荒渺不经→经世之才→才大如海→海沸河翻→翻唇弄舌→舌剑唇枪→枪刀剑戟→戟指嚼舌→舌剑唇枪→枪声刀影→影不离灯→灯蛾扑火→火尽灰冷→冷水浇背→背信负义→义不取容→容膝之地→地广民众→众望攸归→归正首丘→丘壑泾渭→渭阳之思→思前算后→后福无量→量金买赋→赋食行水→水剩山残→残民害物→物极将返→返我初服→服服贴贴
格杀勿论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格杀勿论→论短道长→长辔远驭→驭凤骖鹤→鹤知夜半→半解一知→知人则哲→哲人其萎→萎靡不振→振旅而归→归正首丘→丘山之功→功成名立→立身行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疑辨惑→惑世盗名→名闻遐迩→迩安远至→至言去言→言行相副
格杀勿论相关成语
![格杀勿论](https://www.koomao.com/d/file/2021/02/6f7afe992849089aa974a8d6f2efb310.jpg)
格杀勿论成语造句
(一) 西周厉王暴虐奢侈,以杀“弭谤”,对批评其过失者,格杀勿论,终使“国人莫敢言”。
(二) 四平山坳以后归黑煞帮所属,外人严禁踏足此地!如若发现,格杀勿论!
(三) 安全局官员已经下达了格杀勿论令。
(四) 临行前,我特意问了一句:那些士兵怎么办?孙殿英做了个格杀勿论的手势
(五) 军队已被指示见人就开枪,格杀勿论。
(六) 如果他不好好回来,就格杀勿论
(七) 别管他们是什么人,一律格杀勿论
(八) 不要慌张,临阵脱逃者格杀勿论
(九) 杨端和快速拔出随身佩戴的长剑,架在长安君的脖子上,向守城士兵命令道:“我乃朝廷的使者,长安君已经投降,谁要是敢大开城门,放叛贼樊於期进城,格杀勿论
(一十) 擅自抗日者格杀勿论
(一十一) 可惜,临朝的窦太后也跟后来的何太后一样,并不同意格杀勿论的方案而这种全面树敌的做法,则逼得宦官们为自己的生存拼死一搏。
(一十二) 在旧社会,反动派任意屠杀广大爱国志士,如有拒捕等事,便会格杀勿论。
(一十三) 抓住小偷,格杀勿论
(一十四) 星期一早些时候,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皮莱说,叙利亚政府显然对平民采取了"格杀勿论"的政策。
(一十五) 我有密旨的,在当地造谣惑众者格杀勿论
(一十六) 精灵们对这些恶毒的巨魔逐渐感到深恶痛绝,无论在哪里看到他们都会将其格杀勿论。
(一十七) 闲杂人等退踞屋舍,否则格杀勿论!
(一十八) 以为他当了一个xx就怎么了不起了,他放出话来谁敢违令格杀勿论,结果蹇图这个大尾巴狼撞上来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只好硬着头皮把他打死
(一十九) 光知和崇奉巴力的信徒届时到撒玛利亚参加祭礼,否则格杀勿论
(二十) 肯尼迪被刺,实则是一场公开的处决,也是杀鸡给猴看的:总统就是傀儡,不能允许有自己的思想和建树,不听使唤,格杀勿论!回复本帖。
格杀勿论相关成语
- 存而不论(存而不论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97人关注
[成语解释]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典故出处]《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近义词 ]姑置勿论、避而不谈[ 反义词 ]无所不谈[成语用 ...[更多]
- 宁缺勿滥(宁缺勿滥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9人关注
[成语解释]宁:宁愿;勿:不;滥:过度。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典故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 ...[更多]
- 宁遗勿滥(宁遗勿滥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7人关注
[成语解释]宁:宁可;遗:遗漏;勿:不要;滥:过多。宁愿遗漏,也不要降低标准,一味求多[典故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阅起文来岂有不宁遗勿滥之理。”[ 近义词 ]宁缺 ...[更多]
- 寸铁杀人(寸铁杀人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1人关注
[成语解释]一寸长的短兵器即可以杀人。比喻事物主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典故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譬如人载一车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来弄,便不 ...[更多]
- 尊酒论文(尊酒论文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9人关注
[成语解释]尊:通“樽”,古代盛酒器。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典故出处]明·无名氏《渭塘奇遇》第一折:“每常四方贤客,有往来者,我常会于宅第,尊酒论文。”[ 近义词 ]樽酒 ...[更多]
- 少安勿躁(少安勿躁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3人关注
[成语解释]少:略微;安:安定;躁:急躁。稍微耐心点,不要急躁[典故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愿少安勿躁!且待千秋军火到此,一探彼会内情,如有实际,再谋举事。”[ 近义词 ]少 ...[更多]
- 就事论事(就事论事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7人关注
[成语解释]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典故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词臣论劾首揆》:“夺情大事 ...[更多]
- 峭论鲠议(峭论鲠议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3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议论严正刚直。[典故出处]宋李纲《论节义》:“[颜真卿]其后归朝,峭论鲠议,为奸臣所挤,殒于贼手。”[使用热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主语、宾 ...[更多]
- 崇论吰议(崇论吰议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9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高明卓越的议论。同“崇论闳议”。[使用热度]一般 ...[更多]
- 崇论宏议(崇论宏议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4人关注
[成语解释]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典故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近义词 ]远见卓识、真知灼见 ...[更多]
- 崇论谹议(崇论谹议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8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高明卓越的议论。同“崇论闳议”。[使用热度]一般 ...[更多]
- 崇论闳议(崇论闳议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0人关注
[成语解释]崇:高;闳:宏大。指高明卓越的议论。[典故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近义词 ]崇论宏议[ 反义词 ]一孔之见[成语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