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郭仙舟的意思
李郭仙舟拼音:lǐ guō xiān zhōu
[成语解释]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典故出处]《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
[ 近义词 ]李郭同舟、李郭同船
[成语用法]直沽今日赋将归,李郭仙舟亦暂违。★明·李贽《直沽送马诚所兼呈若翁历山并高张二居士》诗
[使用热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时间]古代
[成语故事]南朝时期,太原界休人郭太字林宗,出身贫寒,但他积极好学,到处游学。游学到洛阳见到河南尹李膺。李膺十分喜欢与他交往,一时传为佳话。后来郭太要回家,京师很多学者来送行,郭太只与李膺两人乘船而行,送行的人说他们像一对神仙。
李郭仙舟成语接龙
李郭仙舟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李郭仙舟→舟水之喻→喻之以理→理应如此→此路不通→通变达权→权时救急→急公近利→利利索索→索尽枯肠→肠回气荡→荡产倾家→家生孩儿→儿女心肠→肠回气荡→荡然一空→空谷白驹→驹光过隙→隙大墙坏→坏裳为裤
李郭仙舟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李郭仙舟→舟车楫马→马不解鞍→鞍前马后→后悔无及→及瓜而代→代人受过→过庭之训→训练有素→素未谋面→面红面赤→赤心报国→国之四维→维妙维肖
李郭仙舟相关成语
带仙舟字的成语
![李郭仙舟](https://www.koomao.com/images/ruanwen/fe8adf11d988f64e7595a8aecb529994.jpg)
李郭仙舟相关成语
- 孤舟独桨(孤舟独桨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0人关注
[成语解释]比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典故出处]京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怎能够光凭这一家仇恨,个人勇敢、孤舟独桨、匹马单枪?”[ 近义词 ]单枪匹马[使用热度]常用 ...[更多]
- 将李代桃(将李代桃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7人关注
[成语解释]比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典故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楼》:“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将李代桃,一举四得,倒也是个妙计。”[ 近义 ...[更多]
- 小隙沉舟(小隙沉舟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9人关注
[成语解释]隙:裂缝。指小小的裂缝可以使整个船只沉没。比喻小差错能酿成大灾害。[典故出处]《关尹子·九药》:“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 近义词 ]蚁 ...[更多]
- 广寒仙子(广寒仙子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0人关注
[成语解释]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广寒宫里的仙子——嫦娥。[典故出处]元·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环珮湿,似月下归来飞琼。那更,香鬓云鬟,清辉 ...[更多]
- 张三李四(张三李四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8人关注
[成语解释]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典故出处]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张三裤口窄,李四帽檐长。”[ 近义词 ]张王赵李[成语用法]问:“如何是佛?”师曰:“张 ...[更多]
- 张冠李戴(张冠李戴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7人关注
[成语解释]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典故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 ...[更多]
- 张王李赵(张王李赵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5人关注
[成语解释]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典故出处]《梁书·儒林传·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近义词 ]张三李四[成语用法]俚 ...[更多]
- 张王赵李(张王赵李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6人关注
[成语解释]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典故出处]《梁书·范缜传》:“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近义词 ]张三李四[成语用法]宋·朱弁《曲洧 ...[更多]
- 张甲李乙(张甲李乙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4人关注
[成语解释]犹言张三李四。[典故出处]汉·张奂《诫兄弟书》:“不自克责,反云张甲谤我,李乙怨我,我无是过,尔亦已矣。”三国·魏·曹操《与王修书》:“张甲李乙,尚犹先之,此 ...[更多]
- 投桃报李(投桃报李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92人关注
[成语解释]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典故出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近义词 ]礼尚往来[成语用法] ...[更多]
- 报李投桃(报李投桃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9人关注
[成语解释]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典故出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近义词 ]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更多]
- 指李推张(指李推张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4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相互推委,逃避责任。[典故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比较》:“临期听比,无指李推张之弊。”[使用热度]一般[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宾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