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同盟的意思
攻守同盟拼音:gōng shǒu tóng méng
[成语解释]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典故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八回:“可惜后来伊藤博文到津,何太真受了北洋之命,与彼立了攻守同盟的条约,我恐朝鲜将来有事,中、日两国,必然难免争端吧。”
[成语用法]战国时期,六国订立攻守同盟,联合抗秦。
[使用热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指同伙间的串通合作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时间]近代
[英文翻译]offensive and defensive alliance;
攻守同盟成语接龙
攻守同盟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攻守同盟→盟山誓海→海盟山咒→咒天骂地→地老天昏→昏昏暗暗→暗室求物→物论沸腾→腾腾兀兀→兀兀穷年→年头月尾→尾大难掉→掉舌鼓唇→唇尖舌利→利令智惛
攻守同盟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攻守同盟→盟山誓海→海怀霞想→想入非非→非亲非故→故我依然→然荻读书→书声朗朗→朗若列眉→眉睫之祸→祸从天降→降妖除怪→怪事咄咄→咄咄怪事→事无常师→师心自是→是非口舌→舌剑唇枪→枪刀剑戟→戟指怒目→目若悬珠→珠沉玉磒
攻守同盟相关成语
带同盟字的成语

攻守同盟成语造句
(1) 战国时期,六国订立攻守同盟,联合抗秦。
(2) 我建议,我们成立一个攻守同盟,联合起来,一起对付他们。
(3) 为了欺骗舆论,这两个团伙私下订立了攻守同盟。
(4) 这几个贪官虽然订立了攻守同盟,但也不是铁板一块,最后还是被分化瓦解了。
(5) 这些是美国人的用词,指一种攻守同盟,即不向上级报告他们所看到的有失职业道德的行为。
(6) 在这件事情上,格林斯潘和鲁宾已达成“攻守同盟”,他说。
(7) 金华与水云立即结成攻守同盟,在白朴的连环计下和水云水精灵云天的苦肉计下,赤然在金江上被烧得七离八散,人马损失惨重。
(8) 北冥家自此成为北帝国的新皇族,和慕容小三定下了攻守同盟。
(9) 永远亭和红魔馆已经达成了攻守同盟了呀,我们最可靠了。
(10) 义结金兰有利有弊,好处是能在一段时间内结成攻守同盟,但是坏处就是一旦上位,兄弟就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
(11) 玄烨和梵音原本经过华山论剑时的事件,势力组建成攻守同盟,可没想到这梵音竟然如此狠的心肠,万不能与她为伍。
(12) 鉴于宋国在邲之战后居然还和晋国保持着攻守同盟的关系,庄王决定好好敲打敲打宋国。
(13) 但因双方建立了攻守同盟,刚开始郑某负隅顽抗,拒不交代罪行。
(14) 欧阳圣天在被夺舍之后,欧阳家族便与周家结成攻守同盟,这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15) 八十七、在一章内就建立的攻守同盟。
(16) 如果线索在其他地方,那么在那里的队伍显然占据了优势,为了避免复活后来去浪费时间,我希望在整个任务过程中,我们五队达成攻守同盟!
(17) 郑学青精通法律,非常清楚自身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但由于缺乏敬畏之心,反而利用其深谙司法机制的优势,采取订立攻守同盟等措施来精心布局。
攻守同盟相关成语
- 守先待后(守先待后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0人关注
[成语解释]犹继往开来;承先启后。[典故出处]清·陈确《答沈朗思书》:“夫以程朱之贤,即不表章《大学》,而循循焉惟孔孟之从,必可守先待后,为一代大儒无疑也。”[ 近义词 ...[更多]
- 守分安常(守分安常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7人关注
[成语解释]信守本分,安于故常。[典故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你可好生用心习学, 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 近义词 ]安常守分[成语用法]那些百姓如 ...[更多]
- 守口如瓶(守口如瓶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2人关注
[成语解释]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典故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更多]
- 守土有责(守土有责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8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典故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地方官守土有责,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办理‘团练’,以求自保。” ...[更多]
- 守望相助(守望相助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2人关注
[成语解释]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典故出处]《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近义词 ...[更多]
-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4人关注
[成语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典故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 ...[更多]
- 守株缘木(守株缘木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7人关注
[成语解释]比喻不根据实际情况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典故出处]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椽木乎?”[ 近义词 ]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更多]
- 守正不回(守正不回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0人关注
[成语解释]坚守正道,不屈从。[典故出处]《周书·王罴传》:“罴轻侮权势,守正不回,皆此英也。”[ 近义词 ]守正不移[成语用法]宋·苏轼《张九龄不肯用张守珪、华仙客》 ...[更多]
- 守正不挠(守正不挠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3人关注
[成语解释]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典故出处]《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近义词 ]守正不回、守正不阿[成语用法]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 ...[更多]
- 守正不桡(守正不桡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1人关注
[成语解释]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同“守正不挠”。[典故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近义词 ]守正不挠[使用热度]生僻[感 ...[更多]
- 守正不移(守正不移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5人关注
[成语解释]守:保持;移:改变。坚守正道而不改变[典故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前衡阳内史杨君,忠肃贞固,守正不移。”[ 近义词 ]守正不回[使用热度]一般[感 ...[更多]
- 守正不阿(守正不阿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6人关注
[成语解释]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典故出处]《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近义词 ]刚正不阿[成语用法]刘斯奋《白门柳·夕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