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帜易帜的意思
拔帜易帜拼音:bá zhì yì zhì
[成语解释]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典故出处]《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 近义词 ]拔赵帜立汉帜、取而代之
[成语用法]如今这里已拔帜易帜,另换新主了。
[使用热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取代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时间]古代
[英文翻译]to supersede somebody
[成语故事]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率领汉军攻占了魏国和代国,接着又在张耳的协助下,带了几万兵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王和主将陈馀在井陉口聚集了二十万大军阻挡。
谋士李左军建议陈馀拔给他三万军队,从小路出发,出奇不意地截取汉军的后勤装备及粮食;而它的前军抵达井陉时不与交战。这样的话,不到十天就可以取下韩信和张耳的头颅。
陈馀是个读书人,不爱使用诈谋奇计,认为韩信的兵不过数千,经过千里行军,巳非常疲惫,可以直接予以攻击,因此没有采纳李左军的计谋。
韩信手下的人探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放心东下井陉,进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之处,韩信下令休息。半夜里,他选出两千名轻骑兵,让他们每人拿着一面红色旗帜,从小道来到井陉口山后隐蔽起来,同时对他们说:“我将另派一支军队与赵军对垒,并假装败退。这样,赵军必定倾巢而出,前来追击。你们乘此机会快速进入赵营,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我们汉军红色的旗帜。”
接着,韩信又派出一支一万人的军队,叫他们背水摆开阵势。赵军见汉军排出兵法上最讳忌的背水之阵,都哈哈大笑,以为汉军自己断了后路。
天刚亮,韩信指挥这一万人的军队向井陉口进发,赵军立即打开营门迎击。战了一段时间后,韩信、张耳命汉兵丢掉旗鼓,向水边退去。汉兵退到水边阵地,再也无法后退,只得拼死作战。
这时,隐蔽在山后的两千汉兵,趁赵营无人守卫,快速冲进赵营,飞快地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色的旗帜。而在水边作战的赵兵,因遇到背水一战的汉兵的顽强抵抗,无法取胜,想返回营地,却见那里全是汉军的红旗,以为赵王已被汉兵抓住,顿时军心大乱,各自逃命。接着,汉军两面夹击赵军,结果主将陈馀被杀,赵王被活捉。
拔帜易帜成语接龙
拔帜易帜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拔帜易帜
拔帜易帜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拔帜易帜
拔帜易帜相关成语
拔帜易帜成语造句
1.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2.周围的足轻诧异地看着他,在当时日本的作战,身背家徽的战旗被认为是一件神圣且不可磨灭的事情,这种拔帜易帜的举动与叛变可以说无异。
3.在南面不远处的一个小山丘上,竹中重治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他诧异着一个小小的足轻,怎么会灵活运用着拔帜易帜的兵法。
4.如今这里已拔帜易帜,另换新主了。
5.自从他加盟以来,乔拔帜易帜治从早忙到晚。
拔帜易帜
拔帜易帜相关成语
- 安危相易(安危相易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3人关注
[成语解释]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典故出处]《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解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微之可志也。”[ 近义词 ]祸 ...[更多]
- 寻根拔树(寻根拔树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1人关注
[成语解释]犹斩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典故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恨只恨屠岸贾那匹夫,寻根拔树,险送的俺一家儿灭门绝户。”[使用热度]一般 ...[更多]
- 小器易盈(小器易盈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3人关注
[成语解释]盈:满。器物小,容易满。原指酒量小。后比喻器量狭小,容易自满。[典故出处]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沈顿。”[ 反义词 ]虚怀若谷[成语 ...[更多]
- 居大不易(居大不易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5人关注
[成语解释]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典故出处]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 ...[更多]
- 峣峣易缺(峣峣易缺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5人关注
[成语解释]峣峣:高直的样子;缺:损坏。比喻刚直不阿的人不容于世。[典故出处]《后汉书·黄琼传》:“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使用热度]生僻[感情色彩]贬 ...[更多]
- 左建外易(左建外易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0人关注
[成语解释]用不正当的手段建立威权,变革法度。[典故出处]《史记·商君列传》:“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教也。”司马贞索隐:“左建,谓以左道建立威权也;外易,谓在外革易君 ...[更多]
- 平原易野(平原易野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4人关注
[成语解释]平坦而无险阻的原野。[典故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浚于是欲谋大举,乃召端问之,端曰:‘平原易野,贼便于冲突。’”[使用热度]生僻[ ...[更多]
- 平心易气(平心易气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97人关注
[成语解释]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同“平心静气”。[典故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3卷:“横渠论看诗,教人平心易气求之,到他说诗,又却不然。”[ 近义词 ]平心静气[成 ...[更多]
- 平易近人(平易近人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2人关注
[成语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典故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近义词 ]和蔼可亲、平易近民[ 反 ...[更多]
- 平易近民(平易近民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5人关注
[成语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同“平易近人”。[典故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 ...[更多]
- 弃易求难(弃易求难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1人关注
[成语解释]丢掉容易的而寻求困难的。[典故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伏湛传》:“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使用热度]一般[感情 ...[更多]
- 弩张剑拔(弩张剑拔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7人关注
[成语解释]比喻雄健。亦作“剑拔弩张”。[典故出处]明丰道生《真赏斋赋》:“昔者周穆巡狩,至乎坛山,吉日癸巳,亲题材石间,弩张剑拔,虎跳龙盘。”[ 近义词 ]剑拔弩张[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