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焦口燥的意思
唇焦口燥拼音:chún jiāo kǒu zào
[成语解释]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典故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 近义词 ]口干舌燥
[使用热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形容费尽口舌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时间]古代
[英文翻译]one's lips and mouth are parched.
唇焦口燥成语接龙
唇焦口燥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唇焦口燥→燥荻枯柴→柴米夫妻→妻荣夫贵→贵不可言→言发祸随→随缘乐助→助桀为恶→恶贯久盈→盈科后进→进退无路→路断人稀→稀里糊涂→涂不拾遗→遗恨千古→古井不波→波属云委→委重投艰→艰深晦涩→涩于言论→论列是非→非愚则诬→诬良为盗→盗名欺世→世世生生→生荣死哀→哀感天地→地负海涵→涵泳玩索→索垢寻疵
唇焦口燥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唇焦口燥→燥荻枯柴→柴米夫妻→妻梅子鹤→鹤骨龙筋→筋疲力竭→竭智尽忠→忠臣孝子→子皆豚犬→犬马之报→报应不爽→爽然自失→失魂丧魄→魄散魂飞→飞升腾实→实繁有徒→徒负虚名→名我固当→当机立断→断梗飘萍→萍水相遭→遭时定制
唇焦口燥相关成语
![唇焦口燥](https://www.koomao.com/d/file/2021/10/7397d73310ea15f9df20e3c16ec56c89.jpg)
唇焦口燥成语造句
(1) 他说得唇焦口燥,可是没多少人能听懂。
(2) 一天,送来一位唇焦口燥、高热不退、精神萎蘼的病人。
(3) 看到他唇焦口燥饥肠辘辘的样子,我先用瓦片盛了一些清水递给他,这几天的囚徒生活想必让他吃尽了苦头。
(4) 他唇焦口燥,只盼能找些清水,好好的喝上几口,但是眼下距离方才的冰河却是极远,再没有走过去的力气。
(5) 要说是神嘴,疯婆子眼睁睁地看到枇杷被顽童抢了,唇焦口燥呼不得时就破口大骂,骂顽童吃了他的枇杷会夭折,会被野狼叼去。
(6) 陈湘瞳孔收缩,唇焦口燥,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看到女子的身体,何况南妖还是一个绝世美女!诱惑力太大了,让人难以把持。
(7)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8) 待李隆索觉得自己唇焦口燥后,才发现这样下去,这一天都不能打探到什么,但是自己又不能不回答他维的问题【 造句 网】。
(9) 耀龙梦中仿佛到了火的世界,到处都是火,烧的他唇焦口燥,想喊却又发不出声音,一直忍耐着。
(10)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门自叹息。
唇焦口燥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唇焦口燥相关成语
- 守口如瓶(守口如瓶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2人关注
[成语解释]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典故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更多]
- 守瓶缄口(守瓶缄口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8人关注
[成语解释]犹言守口如瓶。指闭口不言。[典故出处]清·李渔《怜香伴·鞅望》:“你把姻缘簿徼,你把相思帐销,我从今守瓶缄口,免被人嘲。”[ 近义词 ]守口如瓶、缄口如瓶 ...[更多]
- 宵旰焦劳(宵旰焦劳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1人关注
[成语解释]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典故出处]《明史·章懋传》:“此下陛下宵旰焦劳,两宫母后同忧天下之日。”[ 近义词 ]宵旰忧劳、宵旰忧勤[使用热度]生僻[ ...[更多]
- 巧言利口(巧言利口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5人关注
[成语解释]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典故出处]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近义词 ]伶牙俐齿[ 反义词 ]笨嘴拙舌[使用热度]一般[ ...[更多]
- 干燥无味(干燥无味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7人关注
[成语解释]味:滋味,趣味。干巴巴的毫无趣味[典故出处]艾芜《文学手册·怎样获得文学的工具》:“这首歌,前头三句都是平铺直叙,显得干燥无味,一加尾后一句,便格外明快生动 ...[更多]
- 延口残喘(延口残喘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1人关注
[成语解释]延:把时间向后推移。延长残余的喘息。指挣扎着勉强活下去[典故出处]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了一个小孔,自 ...[更多]
- 开口见心(开口见心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7人关注
[成语解释]说话直爽,没有隐曲。[典故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9卷:“圣人说话,开口见心,必不说半截,藏着半截。”[ 近义词 ]开口见胆[成语用法]他是一个开口见心的 ...[更多]
- 开口见胆(开口见胆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6人关注
[成语解释]说话直爽,没有隐曲。同“开口见心”。[典故出处]宋·宗绍《无门关·赵州洗钵》:“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 近义词 ]开口见心[使用热度]一般[感情色彩] ...[更多]
- 异口同声(异口同声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1人关注
[成语解释]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典故出处]《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近义词 ] ...[更多]
- 异口同辞(异口同辞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5人关注
[成语解释]异:不同。大家说得都一样。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典故出处]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啧北事,皆异口同辞。”[ 近义词 ]异口同声、 ...[更多]
- 异口同音(异口同音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9人关注
[成语解释]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典故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更多]
- 异口同韵(异口同韵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8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同“异口同音”。[典故出处]老舍《赵子曰》第一:“现在的人们不但不复以窄窄金莲为美,反异口同韵的诋为丑恶。”[ 近义词 ]异口同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