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在耳的意思
历历在耳拼音:lì lì zài ěr
[成语解释]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典故出处]宋·陈文蔚《祭朱先生》:“念昔暂违,今焉永诀,历历在耳,言犹未绝。”
[成语用法]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9回:“记得石上深盟,花前密约,历历在耳。”
[使用热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清楚地在耳边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时间]古代
[英文翻译]ring clearly in one's ears
历历在耳成语接龙
历历在耳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历历在耳→耳食之谈→谈吐风雅→雅雀无声→声色狗马→马腹逃鞭→鞭丝帽影→影形不离→离本徼末→末大必折→折节礼士→士绅名流→流宕忘反→反璞归真→真心真意→意广才疏→疏食饮水→水远山长→长命富贵→贵人善忘→忘餐废寝→寝丘之志→志冲斗牛→牛山之悲→悲歌易水→水宿山行→行动坐卧→卧狼当道→道头会尾→尾巴难藏→藏器待时→时移势迁→迁地为良→良时美景→景星庆云→云飞烟灭→灭门之祸→祸福相生→生死永别→别居异财→财殚力竭→竭智尽忠→忠款诚信→信嘴胡说→说长说短→短吁长叹→叹老嗟卑→卑身贱体→体物缘情→情长纸短→短衣匹马→马如游龙→龙攀凤附→附耳低语→语四言三→三三五五→五黄六月→月露之体→体贴入妙→妙龄驰誉→誉望所归→归全返真→真独简贵→贵阴贱璧→璧坐玑驰→驰魂夺魄→魄荡魂摇→摇吻鼓舌→舌敝唇焦→焦金烁石→石心木肠→肠肥脑满→满腔怒火→火山汤海→海桑陵谷→谷马砺兵→兵销革偃→偃武兴文→文章宗匠→匠门弃材→材剧志大→大吼大叫→叫叫嚷嚷
历历在耳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历历在耳→耳熏目染→染指垂涎→涎脸饧眼→眼不识丁→丁一卯二→二次三番→番来覆去→去本就末→末路穷途→途途是道→道听涂说→说是谈非→非亲非故→故旧不弃→弃邪归正→正己守道→道听耳食→食马留肝→肝心涂地→地北天南→南船北车→车击舟连→连三接二→二竖为虐→虐人害物→物阜民熙→熙熙融融→融会通浃→浃背汗流→流言蜚语→语近指远→远引深潜→潜形匿影→影只形单→单枪匹马→马中关五→五鬼闹判→判若黑白→白首相知→知安忘危→危辞耸听→听其自然→然糠自照→照单全收→收因结果→果熟蒂落→落魄不羁→羁旅之臣→臣门如市→市民文学→学无常师→师出有名→名实相符
历历在耳相关成语
![历历在耳](https://www.koomao.com/d/file/2021/11/cd44c2ceb2ded94c8ecf32e0117d14ac.jpg)
历历在耳成语造句
1. 赵玲的话还历历在耳,她看着场内被众人簇拥回来的江贤,心头仿佛堵着什么一样,好不自在。
2. 小周对我说的话我还历历在耳,那时我真想打他一顿。
3. 剑老的话还历历在耳,而如今,林凡却是直接开口言明,丹田之内有剑之锋芒存留,如何不让老族长心悸。
4. 紫慕白一下子睁开了双眼,感觉刚才的话历历在耳边一样。
5. 体内强劲的血流喷射声,更是历历在耳,怦怦的心跳,稳定而有力。
6. 玄雷子之前对他说的话还历历在耳。
7. 夫君的那首悲歌历历在耳,未想到竟然已成事实。
8. 这一次初探遗迹,不知是福是祸,不过也让莎兰更加确定遗迹和自己有关,而且黑气的言语历历在耳,让她不得不思考其中的含义。
历历在耳相关成语
- 历历如画(历历如画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0人关注
[成语解释]历历:分明可数。形容叙述、描写清楚明白,如同将绘画呈现在人眼前一样[典故出处]《唐宋诗醇》第24卷:“写景历历如画,引人入胜。”[ 近义词 ]历历如绘[使用 ...[更多]
- 历历如绘(历历如绘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9人关注
[成语解释]历历:分明可数。形容叙述、描写清楚明白,如同将绘画呈现在人眼前一样[典故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乔道人》:“言皆妄诞,然谈兵家事历历如绘。”[ 近义词 ...[更多]
- 历历落落(历历落落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8人关注
[成语解释]清清楚楚。指零乱不堪、参差不齐的样子。[典故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5卷:“所谓一杖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使之历历落落,分明开去,莫要含糊。”[ 近义 ...[更多]
- 历日旷久(历日旷久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92人关注
[成语解释]经历的时间非常久。[典故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是人必封不久矣。”裴骃集解:“必且历日旷久,则系牦能挈石,驽马亦能致远。”[ 近义词 ...[更多]
- 历朝圣训(历朝圣训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93人关注
[成语解释]前几代皇帝的遗训。比喻旧的教条[典故出处]梁启超《谭嗣同传》:“先遣内侍持历代圣训授君,传上言。”[使用热度]一般[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主语、 ...[更多]
- 历精为治(历精为治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0人关注
[成语解释]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使用热度]一般 ...[更多]
- 历精图治(历精图治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2人关注
[成语解释]振奋精神,力图治理好国家。[典故出处]《宋史·神宗纪赞》:“历精图治,将大有为。”[成语用法]请一月三朝,以副~至意。 ★《清史稿·礼志七》[使用热度]一般 ...[更多]
- 历精更始(历精更始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2人关注
[成语解释]振奋精神,从事革新。[使用热度]一般 ...[更多]
- 历练老成(历练老成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3人关注
[成语解释]历练:长久从事而有经验;老成:阅历多。指阅历丰富,练达世事[典故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如今公子也不知添几位了!定要历练老成,才寻这个门路。” ...[更多]
- 娱心悦耳(娱心悦耳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0人关注
[成语解释]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典故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淡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 近义词 ...[更多]
- 安闲自在(安闲自在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9人关注
[成语解释]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典故出处]明·李贽《焚书·预约·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近义词 ]自 ...[更多]
- 宛然在目(宛然在目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4人关注
[成语解释]宛然:仿佛。如同清楚地呈现于视野中[典故出处]明·袁宏道《公安二圣夺重修天王殿疏》:“使来者一人斯堂,而文献宛然在目。”[成语用法]清·西周生《醒世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