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约礼的意思
博文约礼拼音:bó wén yuè lǐ
[成语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典故出处]《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成语用法]博文约礼,讵穷于钻仰也。(清 王闿运《八代文粹序》)
[使用热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虚心向学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时间]古代
博文约礼成语接龙
博文约礼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博文约礼→礼士亲贤→贤良方正→正言不讳→讳树数马→马足车尘→尘外孤标→标同伐异→异木奇花→花花太岁→岁稔年丰→丰墙峭阯
博文约礼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博文约礼→礼让为国→国步多艰→艰苦创业→业业兢兢→兢兢干干→干云蔽日→日益月滋→滋蔓难图→图财害命→命里注定→定倾扶危→危急存亡→亡在旦夕→夕惕若厉→厉行节约→约车治装→装点一新→新愁旧憾
博文约礼相关成语
带博文字的成语
带约礼字的成语

博文约礼成语造句
1、香港中文大学的校训很明确——“博文约礼”四个字,印在校方的各种宣传材料上。
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博文约礼,知行合一。
3、祭文回顾孔子一生功绩,颂其“博文约礼,忠恕为常仁爱持敬,克己是纲不厌不倦,挹芬攫芳。
3、酷猫写作网(在线造句词典)祝您造句快乐,天天进步!
4、兰州某中学倡导学生要“博文约礼有责为先”。
5、建校百多年来,秉承“博文约礼,成德达才”的校训,英才辈出,桃李芬芳。
6、孔门独颜子为好学,然舍博文约礼,便无学问。
7、在这里,一群民族文化的有志之士们曾经怀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古训,博文约礼,出入经史,关怀于天人之际,叩问于古今之变。
8、礼成后,正献官台北市副市长邓家基抽出今年学运签——“博文约礼”,勉励此间学子“一年之计在于春”,务必勤奋向学。
博文约礼相关成语
- 博弈犹贤(博弈犹贤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5人关注
[成语解释]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典故出处]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反义词 ]饱食终日[成语用 ...[更多]
- 博施济众(博施济众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1人关注
[成语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典故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近义词 ]普渡众生[成语用法]就是你老弟,每月印结分的 ...[更多]
- 博洽多闻(博洽多闻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1人关注
[成语解释]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典故出处]《后汉书·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近义词 ]博学多闻[ 反义词 ]孤陋寡闻[使用热度]生 ...[更多]
- 博物君子(博物君子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1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博学多识的人。[典故出处]《史记·吴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后汉书·周荣传》:“蕴椟古今,博 ...[更多]
- 博物多闻(博物多闻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2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典故出处]《后汉书·周荣传》:“蕴椟古今,博物多闻,《三坟》之篇,《五集》之策,无所不览。”[ 近义词 ]博物洽闻、见多识广[ 反义词 ] ...[更多]
- 博物洽闻(博物洽闻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0人关注
[成语解释]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典故出处]《汉书·司马迁传》:“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 近义词 ]见多识广[ 反义 ...[更多]
- 博物通达(博物通达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5人关注
[成语解释]博物:能辨别许多事物;通达: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学识渊博,通晓事理[典故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列东王杨蔡陈郑传赞》:“虽非正法,巨儒宿学,不能自解,博物通 ...[更多]
- 博硕肥腯(博硕肥腯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3人关注
[成语解释]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典故出处]《左传·桓公六年》:“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途。’”[ 近义词 ]膘肥体壮[成语用法]家有水牛一,博硕肥 ...[更多]
- 博者不知(博者不知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6人关注
[成语解释]博:广。无事不知的人不能专精一门学问或技能[典故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1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近义词 ]博而不精[成语用法]他是一个博者 ...[更多]
- 博而不精(博而不精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4人关注
[成语解释]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典故出处]《后汉书·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近义词 ]精而不博[ 反义词 ]博大精深[成语用 ...[更多]
- 博而寡要(博而寡要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0人关注
[成语解释]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典故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近义词 ]不得要领[使用热度]生僻[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 ...[更多]
- 博览五车(博览五车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70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读书多,学识渊博。[典故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真个是:才过子建,貌赛潘安。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近义词 ]博见多闻[ 反义词 ]孤陋寡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