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所指的意思
千人所指拼音:qiān rén suǒ zhǐ
[成语解释]千人:众人,许多人;指:指责。为众人所拇,。
[典故出处]《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 近义词 ]十手所指、千夫所指
[ 反义词 ]有口皆碑
[成语用法]汪精卫公开投靠日本侵略者,甘为走狗,终于成为千人所指的历史罪人。
[使用热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时间]古代
[成语正音]人,不能读作“yén”。
[成语辨形]指,不能写作“脂”。
[英文翻译]be subjected to the censure of everybody
[成语故事]西汉晚年轻美貌而又善于奉承的待臣董贤,受到汉哀帝的宠幸。哀帝每次外出,总要与他同乘一辆车;在宫内,一刻也少不了他,简直是与他形影不离。
董贤得宠后;他的家人也跟着享福,妻子被召进宫内享乐,妹妹被选为纪子,父亲封候赐爵,岳父和小舅于也当了高官。哀帝还特地为他造了一座富丽的住宅,宅内装饰极其考究,屋柱和窗格都用绵缎包裹;四方进贡的宝物,宁愿自己用差一些的,而把最贵重的赐给董贤。
尽管如此,哀帝觉得对他还不够好,想找机会封他为侯。不久,机会终于来到了。
哀帝没有儿子,又体弱多病,东平王和王后串通起来搞迷信活动,暗地里沮咒他早日死去,东平王好即位称帝。不料,这件大逆不道的事被两个朝臣知道了,他们联名写了一道奏章,通过大监宋统向哀帝告发。结果,东平王畏罪自杀,王后被处死。
事后要论功行赏,有人迎合哀帝心意,建议把通过太监宋统送奏章改为通过董贤送,这样,便可封董贤为侯。哀帝听了大喜,亲自起草了一道沼书,把董贤和那两个朝臣一起封为侯。
沼书下达后,丞相玉嘉和御史大夫贾延竭力加以反对。他们建议让朝官讨论,董贤在揭露这一阴谋中是否有功、该不该封侯。哀帝心虚,不敢这样做,只好把这件事搁起来再说。
公元前2年,哀帝的祖母傅太后去世。哀帝以傅大后有遗命为名,加封给董贤二千户王嘉接到诏书,把它封起来退给哀帝,并又进行劝谏。他在奏章中写道:
“董贤靠着陛下的宠幸,骄奢放纵,毫不收敛,恶名远扬,引起四方公愤。俗语说,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为他今后的下场寒心。望陛下考虑到祖宗创业的艰难,别再这样做了!”
王嘉这一行动,极大地触怒了哀帝。哀帝派使者逼王嘉服毒自杀,王嘉严词拒绝,在狱中绝食身亡。
哀帝治死王嘉后,没有人再敢向他直言进谏了。于是他任命董贤为三大公之一的大司马,这时董贤才过二十二岁。从此,董贤操纵朝政,所有奏章都要通过他才能给哀帝,连新任的丞相对他也惧怕三分。他的权势越来越大,几乎要和哀帝平起平坐了。
但是,董贤的好景不长。这种状况继续了一年多时间。公元前1年哀帝病死,董贤失去靠山,王太后罢了他的官。被罢官的当天,董贤就和他的妻子恐惧自杀。抄没的家产变买下来,竟达四十三万钱。
千人所指成语接龙
千人所指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千人所指→指槐骂柳→柳门竹巷→巷议街谈→谈吐如流→流口常谈→谈优务劣→劣迹昭着→着书立说→说得轻巧→巧偷豪夺→夺其谈经→经文纬武→武断专横→横拦竖挡→挡风遮雨→雨淋日炙→炙肤皲足→足履实地→地广人众→众流归海→海外奇谈→谈空说有→有嘴无心→心乡往之→之死靡它
千人所指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千人所指→指皁为白→白丁俗客→客客气气→气咽声丝→丝分缕解→解衣衣人→人去楼空→空洞无物→物尽其用→用天因地→地下修文→文期酒会→会少离多→多管闲事→事无常师→师老兵破→破家危国→国富民丰→丰标不凡→凡胎浊骨→骨肉团圞
千人所指相关成语
千人所指成语造句
1、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不爽就是不爽,手起刀落的生活,虽然这一生可能会被千人所指,万人唾弃,但是他不在乎。
2、但是,这一切在千人所指之下,是没有一丝作用的。
3、你做了千人所指的大汉奸!你不知罪吗?我真后悔收了你这么个畜生做徒弟。
4、千人所指的人未必就不是善类!
5、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自己的徒弟如此狠毒的残害同门,他这个当师父的自然难辞其咎,从今天起,他天一长老恐怕就要彻底背上恶名,受千人所指。
6、他这是叛徒,败类,一定会被收尽千人所指。
7、汪精卫公开投靠日本侵略者,甘为走狗,终于成为千人所指的历史罪人。
千人所指
千人所指相关成语
- 千仇万恨(千仇万恨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5人关注
[成语解释]指数不清的仇恨。形容仇恨深[典故出处]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与君一把无名火,烧尽千愁万恨。”[ 近义词 ]苦大仇深[使用热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 ...[更多]
- 千仓万箱(千仓万箱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93人关注
[成语解释]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典故出处]《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抱朴子·极言》:“千仓万箱,百一耕所得。”[成语用法]晋·葛 ...[更多]
- 千仞无枝(千仞无枝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94人关注
[成语解释]比喻人品正直。[典故出处]《水经注·汶水》:“松枞高千仞而无枝,非忧王室之无柱也。”[使用热度]一般[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更多]
- 千伶百俐(千伶百俐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5人关注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机灵。[典故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自小服侍小姐,生得千伶百俐,才一十五岁。”[ 近义词 ]聪明伶俐[成语用法]周立波《山乡巨变》上 ...[更多]
- 千依万顺(千依万顺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4人关注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顺从。同“千依百顺”。[典故出处]明·董说《西游补》第六回:“忽有一对侍儿跪在面前,请大王娘娘赴宴,行者暗想道:‘我还不要千依万顺。’”[ 近义 ...[更多]
- 千依百顺(千依百顺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2人关注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顺从。[典故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凡是船家教他做些什么,他千依百顺。”[ 近义词 ]百依百顺、千依万顺[ 反义词 ]桀骜不驯 ...[更多]
- 千儿八百(千儿八百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8人关注
[成语解释]一千左右[典故出处]胡天培《山村新人》:“一春天,保管能赚他个千儿八百的。”[成语用法]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十章:“就拿这名字上当铺儿去,也能当 ...[更多]
- 千兵万马(千兵万马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7人关注
[成语解释]犹千军万马。[典故出处]《南史·陈庆之传》:“先是洛阳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李翰言文章,当如千兵万马而 ...[更多]
- 千军万马(千军万马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19人关注
[成语解释]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典故出处]《南史·陈庆之传》:“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近义词 ]波澜壮阔、万马奔腾[ 反义词 ]一兵一卒、一 ...[更多]
- 千凑万挪(千凑万挪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6人关注
[成语解释]凑:凑集。千方百计筹集挪借资金。比喻尽力筹资[典故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通共一二十两银子,还不够三五天使用的呢,若不是我千凑万挪的,早不知 ...[更多]
- 千刀万剁(千刀万剁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20人关注
[成语解释]本指古代凌迟的酷刑,后亦常用为咒骂语。[典故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干着你六问三推,生将我千刀万剁。”[ 近义词 ]千刀万剐[成语用法]清·西 ...[更多]
- 千刀万剐(千刀万剐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1人关注
[成语解释]剐:割肉离骨。一刀一刀将罪犯身上的肉割下处死。形容罪恶重大,死也不能抵罪。[典故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四折:“即日押赴市曹,将他万剐千刀,凌迟处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