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的意思
一鼓作气拼音:yī gǔ zuò qì
[成语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典故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近义词 ]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 反义词 ]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成语用法]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使用热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时间]古代
[成语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成语辨形]作,不能写作“做”。
[成语辨析]
一鼓作气和“一气呵成”;都有“一口气把事情做好”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但一鼓作气偏重在鼓足干劲;趁热打铁;多用来形容战斗时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勇往直前;“一气呵成”偏重在安排紧凑;迅速完成;多用来形容写文章或做事过程中不间断、不放松;一口气把它写完或做完。
[英文翻译]get sth. done in one vigorous effort
[成语谜面]通风;风箱;皮老虎
[ 歇后语 ]
水里的蛤蟆
[成语故事]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放心追击 ”。(“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掩,说明仓皇逃窜。)
补充说明:“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和“辙乱旗靡”,出处即《左传》所载“曹刿论战”的故事。做任何事情,趁一开始情绪高涨、干劲旺盛时全力以赴,这叫“一鼓作气”。一鼓作气,把进攻的目标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干不好,原有的勇气和力量逐渐衰退而尽,就叫“再衰三竭”。出处《左传·庄公十年》。
一鼓作气成语接龙
一鼓作气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一鼓作气→气度不凡→凡才浅识→识昧高卑→卑身贱体→体规画圆→圆孔方木→木魅山鬼→鬼哭天愁→愁颜赧色→色厉胆薄→薄养厚葬→葬用柔日→日濡月染→染翰成章→章决句断→断壁颓垣
一鼓作气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一鼓作气→气满志得→得胜回朝→朝闻夕改→改往修来→来历不明→明并日月→月貌花容→容光焕发→发摘奸隐→隐约其词→词穷理屈→屈身辱志→志在千里→里谈巷议→议不反顾→顾盼自如→如风过耳→耳顺之年→年久失修→修好结成→成一家言→言出祸从→从恶是崩
一鼓作气相关成语
一鼓作气成语造句
一、随后,陈翔和蔡莹一鼓作气创作了《我爱匹诺曹》
二、一鼓作气,考研是一种忍耐。
三、一鼓作气一鼓作气在距今天2ooo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邦国林立,如齐
四、趁此大捷,我军应当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扫穴犁庭。
五、士兵们立刻斗志昂扬,一鼓作气,向敌人杀去
六、银河号突然加速,将身前的几个钨兵撞的人仰马翻,然后一鼓作气撞烂道闸扬长而去
七、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增强了,一鼓作气又走了两天
八、古语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九、我们是一鼓作气的小民工,我们是一“被子”的好姐妹。
一十、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
一十一、龙尾雕工尤为精细,其形态象徵力量和冲劲。进行竞赛时,鼓手在前,舵手在后,划手们随着鼓声的节奏,一鼓作气,破浪前进奋力划过终点。
一十二、我军一鼓作气,攻下了敌人两个据点。
一十三、这样赢得了时间,罗马士兵纷纷赶来,他们一鼓作气,用石块
一十四、我们要一鼓作气在三天之内把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做完。
一十五、山高路窄,靠的就是登山者一鼓作气的精神。
一十六、德军势头正旺,一鼓作气,包抄过来,经过一场激战,俄第一集团军伤亡14.5万余人
一十七、大卫利用那布斯人的这一弱点,便偷偷派人从侧面晴道爬上城堡,一鼓作气,拿下了这座城池
一十八、他直接向司马昭上书,要趁这次打胜仗的势头,一鼓作气把东吴灭掉
一十九、还是不要。我还是一鼓作气今天就把它带回去。但是如果它发生故障呢?
二十、大家一鼓作气,很快就把剩余的工作全部做完了。
二十一、这场球赛,我队一鼓作气,势如破竹,打得对手溃不成军。
二十二、还有最后八天要一鼓作气一马当先一战报捷!
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相关成语
- 一鼓而下(一鼓而下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97人关注
[成语解释]一次击鼓发动进攻就把敌人打跨了。指趁有利形势一举打垮敌人[典故出处]明·沈采《千金记·定谋》:“昨日令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迳截赵魏,掩其不备,一鼓而下 ...[更多]
- 一鼻子灰(一鼻子灰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4人关注
[成语解释]比喻碰壁或受斥责。[典故出处]《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成语用法]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 ...[更多]
- 一齐二整(一齐二整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9人关注
[成语解释]齐齐整整[典故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作速走,不必一齐二整。”[ 近义词 ]齐齐整整[使用热度]生僻[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 ...[更多]
- 一齐众楚(一齐众楚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32人关注
[成语解释]犹一傅众咻。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典故出处]明·王守仁《与辰中诸生书》:“绝学之馀,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 近义词 ]一傅众咻[成语用法]明·王 ...[更多]
- 一齐天下(一齐天下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93人关注
[成语解释]齐:统一。一统天下[典故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今陛下临制海内,一齐天下,口虽未言,声疾雷电,令虽未发,行化如神。”[ 近义词 ]一统天下[使用热度]生 ...[更多]
- 一龙一猪(一龙一猪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9人关注
[成语解释]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典故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 ...[更多]
- 一龙一蛇(一龙一蛇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8人关注
[成语解释]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典故出处]《管子·枢言》:“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后汉书·冯衍传》:“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 ...[更多]
- 一龙九种(一龙九种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0人关注
[成语解释]一条龙有九种品质的子孙。比喻同一父母的子女,有好坏不同[典故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俗语说的好,‘一龙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 ...[更多]
- 丁一卯二(丁一卯二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66人关注
[成语解释]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典故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 ...[更多]
- 丁一确二(丁一确二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48人关注
[成语解释]明明白白,确确实实。[典故出处]《朱子语类·易三》:“修辞便立诚,如今人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 近义词 ]丁一卯二[成语用法] ...[更多]
- 以备万一(以备万一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55人关注
[成语解释]万一:意外变化。指事先做好周密准备,以防出现意外[典故出处]《八十一梦·第八梦》:“大时代来了,我们必须练习到脚能跑,手能作、肩能扛,以备万一。”[ 近义词 ...[更多]
- 以求一逞(以求一逞的意思、成语解释及典故)81人关注
[成语解释]逞:如愿,称心如意。指企图达到不正当的目的。[成语用法]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总在窥测方向,以求一逞,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使用热度]生僻[感情色彩]贬义词[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