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意思
惊风扯火 形容大惊小怪,自相惊扰。
失惊打怪 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指大惊小怪。
打草惊蛇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兔头獐脑 獐:牙獐。形容人的面貌猥琐。
惊心骇瞩 谓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
惊涛怒浪 同“惊涛骇浪”。
惊才绝艳 见“惊才绝艳”。
犬兔俱毙 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惊涛巨浪 同“惊涛骇浪”。
匕鬯无惊 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同“匕鬯不惊”。
动魄惊心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惊喜欲狂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鸾跂鸿惊 比喻书法笔势飞举之态。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兔角龟毛 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怵目惊心 惊:震惊。看见事态严重,心里感到震惊。
东门逐兔 见“东门黄犬”。
匕鬯不惊 匕:羹匙;鬯:古时用郁金草酿黑黍而制成的祭祀用的香酒。匕鬯:借指祭祀。原指宗庙祭祀不受惊扰。
一雕双兔 唐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并为相,李抑扬张、裴自得,张裴二人罄折卑逊,时人窃言“一雕挟两兔”。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后因以“一雕双兔”谓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惊风怒涛 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