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反义词 |
意思 |
下里巴音 |
| 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
泮林革音 |
|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
知音识趣 |
| 趣:情趣。形容朋友间十分了解、意趣相投。 |
空谷跫音 |
| 跫:脚踏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 |
丝竹之音 |
| 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
同音共律 |
| 音律相同。比喻关系密切。 |
梵呗圆音 |
| 梵:清净;呗:佛教的赞歌;圆:圆通。诵佛教经典,唱佛教赞歌,讲佛教教义。指举行法会。 |
金口玉音 |
|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
渺无音讯 |
| 指毫无消息。 |
音容凄断 |
| 声音凄凉、容貌愁苦到了极点。 |
音容笑貌 |
| 音:说话的声音;容:容貌;笑起来的样子;指神态。指人的容貌和笑声。常用作怀念之词。 |
余音袅袅 |
|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
纶音佛语 |
|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
八音迭奏 |
|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
甘酒嗜音 |
| 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
音稀信杳 |
音问相继 | 杳:深远,无影无声。音信一点也得不到。 |
音信杳无 |
| 没有一点消息。 |
遏密八音 |
| 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
音问两绝 |
音问相继 |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
异口同音 |
| 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 |
笙磬同音 |
琴瑟不调 |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
足音空谷 |
| 比喻难得的人物或言论。 |
鹿死不择音 |
| 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
亢音高唱 |
| 亢:喉咙。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
正始之音 |
|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世称“正始之音”。②指纯正的乐声。 |
余音绕梁 |
不堪入耳 |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
足音跫然 |
|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
音声如钟 |
| 声音像钟声一样响亮。 |
声音笑貌 |
| 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
繁音促节 |
| 繁:杂;促:急迫,急促。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