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留守学生家访工作总结
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我们要努力探索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留守学生家访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留守学生家访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梅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梅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的通知》(梅市教基[xx]41号)精神,对照县教育局下发的《平远县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方案》,结合坝头学校的实际,对此项工作,学校领导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做好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解决好新时期出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构
为使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抓出成效,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日常工作由团少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计划及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方案由团少部负责人余生龙老师制订。
二、宣传发动家访
10月19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一场行政扩大会议,会上校长传达了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要求各位领导组织召开各类会议,逐级向下传达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周密安排。
三、摸底确立目标
为使家访对象明确,清楚掌握家访对象详细情况,10月22日,团少部下发留守儿童统计表及信息表至各位班主任,要求各班主任上报留守儿童名单及家庭详细情况,以便下一步家访工作安排。
四、安排家访工作
根据各班主任统计的留守儿童名单,于10月23日至25日,团少部组织落实家访大行动,要求家访老师利用中午及傍晚两个有效时段(根据农村实际,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在这时候应该在家),以班主任为主、落级领导为督、科任教师为辅,家访留守学生,向临时监护人汇报该生的在校表现,认真听取临时监护人的意见,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并做好留守学生家访登记表。
五、梳理家访问题
10月26日上午,团少部组织相关人员收集学生家访登记表,并对登记表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梳理,发现留守学生存在有如下问题:1、缺少关爱;2、性情孤僻;3、家庭教育不协调;4、家庭生活较艰辛。
六、出台教育对策
团少部梳理问题上报学校后,10月26日下午,学校再次组织召开行政扩大会议,校长通报家访情况后,针对留守学生的问题,大家认真讨论,研究对策,最后初步形成留守儿童教育措施: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
2、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12名留守学生与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要求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在学生活动室或操场组织安排文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球类活动、游戏活动等。
3、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可以发动村干*、相关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担当 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拟成立留守儿童资助金。发动师生或社会热心人士捐资,成立留守儿童资助基金,对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给予经济上资助。
5、拟创建视频聊天室。学校设立一间视频聊天室,专门为那些父母长年在外或者回家很少的留守儿童提供视频聊天,让他们在网络上见面、沟通,感受父母之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关爱。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我们要努力探索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留守学生家访工作总结,尽在酷猫写作范文网。
第2篇 学校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一.我校“留守学生”现状分析
1.由于本地区父母外去工作的人比较多“留守学生”数量较多。我们xxx共有中学x所,小学x年,共有中小学生xxx人,其中父母外出务工有xxx个,约占学生总数45%。“留守学生”成为我校新的学生群体。
2.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成长: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承担监护孙子(女)的祖辈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等。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辩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骄”、“娇”二气十分严重。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不少家庭的老人不迷信、常打牌、饮酒等,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真空时段”影响学生成长:双休日或节假日是留守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学生一方面在学习上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感到无助,另一方面与祖辈间因认知代沟、心理代沟而缺少沟通,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
4.亲情缺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留守学生孤独、自我封闭、情绪异常,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5.不良品行危害学生的正常发展:一些常年在外做务工、经商的家长,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钱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玩物丧志。甚至有少数“留守学生”出现厌学、逃学,乱花钱,爱上网等不良行为,成了“问题学生”。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6. 学校教育的“困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周一至周五还好办,但是一到了双休日,老师就感到鞭长莫及。出了问题找不到监护人,许多“留守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强,加上设在教师面前的“高压线”太多,学校老师不敢采用严厉措施。学校虽对“留守学生”指定老师管理,但是随着“留守学生”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竞争日益激烈,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制定“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措施
从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着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为了全面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我校提出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要求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认真作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积极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各显身手,因材施教,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
第3篇 个人农村小学留守学生教育总结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小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期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我校是一所农村完小,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档案,摸清实际情况
本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做了相应的信息准备。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网络。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制度保证,关爱有序
1、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
教育。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范文top100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2、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思想汇报专题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3、开展兴趣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本学期,积极留守儿童参加石涧学区文化艺术节,
学生书画类获奖的8位同学中,就有5人是留守儿童,参演的节目《西班牙斗牛》,获得了优秀奖,使孩子们切实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起到了很好的关爱作用。
4、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
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范文写作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第4篇 2022年10月留守学生家访工作总结范文
留守学生家访工作总结一
为贯彻落实梅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梅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的通知》(梅市教基[xx]41号)精神,对照县教育局下发的《平远县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方案》,结合坝头学校的实际,对此项工作,学校领导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做好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解决好新时期出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构
为使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抓出成效,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日常工作由团少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计划及“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方案由团少部负责人余生龙老师制订。
二、宣传发动家访
10月19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一场行政扩大会议,会上校长传达了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要求各位领导组织召开各类会议,逐级向下传达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周密安排。
三、摸底确立目标
为使家访对象明确,清楚掌握家访对象详细情况,10月22日,团少部下发留守儿童统计表及信息表至各位班主任,要求各班主任上报留守儿童名单及家庭详细情况,以便下一步家访工作安排。
四、安排家访工作
根据各班主任统计的留守儿童名单,于10月23日至25日,团少部组织落实家访大行动,要求家访老师利用中午及傍晚两个有效时段(根据农村实际,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在这时候应该在家),以班主任为主、落级领导为督、科任教师为辅,家访留守学生,向临时监护人汇报该生的在校表现,认真听取临时监护人的意见,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并做好留守学生家访登记表。
五、梳理家访问题
10月26日上午,团少部组织
第5篇 乡镇小学有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范文
我镇是一个农业镇,所以我们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大批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致使大批未成年子女留守在家,其中绝大多数被寄托在爷爷奶奶家、外公外婆家,少数寄托在远亲近邻家。就我们学校而言,共有学生483名,留守学生就有358名,占学生总数的74%。
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学校做了一些工作,尽量从学习上关心他们,从生活上关爱他们。
1、从2005年秋季起,办起了学生食堂,主要解决留守学生的午餐问题。
2、建立了留守学生个人档案,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对这些学生倾注了更多的关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情感上的缺失,使之得到母爱或父爱。
3、在学生中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使留守学生在享受到大家庭的亲情与温暖的同时,与同学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5、父母、孩子间通信——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为了让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温暖,减少亲情缺失,我们经常组织留守儿童给远在他乡的父母写信,通过写信来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表达对父母的理解与问候。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我的一件高兴的事,我的进步等。活动前,由班主任向学生讲解他们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现在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在父母背井离乡、艰辛劳动的条件下努力学习,照顾和关心好在家的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发扬中华民族勤劳的传统美德。
我们还和学生家长联系,要求家长要多给孩子打电话、写信,做到一个周打一次电话,半个月写一次信,通过电波、信件这些媒介,传达亲情,教育孩子。
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几乎一片空白。
监护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其本身教育程度有限,还要参加生产劳动,有的要同时监管几个家庭的孩子,可谓身心疲惫,力不从心,或是俳徊于隔代教育溺爱的误区。
监护人是其他亲属的,往往“深不是,浅不是”,无从下手,因而只顾吃、穿,而不管学习与思想教育。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由于留守学生的父母在外,往往长辈或亲属监管不力,因而这些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学校难以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加上现在农村本身就没有什么人在家里,社会教育这个网络是比较疏漏的,只是学校孤军奋战,显得孤立无援,苍白无力。
基于上述原因,从而导致一些留守学生生活散漫,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生活习惯差,情绪不稳定,自我封闭,性格孤僻,自卑感重,十分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教育对策浅探:
1、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关注留守学生,学校责无旁贷。平等对待他们,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在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爱。还可发挥团队组织的教育带动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引导其健康成长。
2、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形成合力。
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的便利条件,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建议家长节假日尽量与子女团圆,让他们享受家的温暖。
3、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
积极争取并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机室的管理力度,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三室两厅”,努力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与政府齐抓共管的局面,把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扎实落实。
第6篇 xxxx年留守学生关爱活动工作总结范文
为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星级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的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外出务工农民留守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帮助和服务我镇留守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关心、重视留守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结合我镇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建设“留守学生之家”工作,现就开展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组织领导健全
为了加强对留守学生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镇领导高度重视,以镇中心小学为主要阵地成立了“留守学生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下设学科教学组、生活指导组、安全管理组、后勤保障组),确定了一名副校长、德育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和十名班主任老师负责具体工作,并制定了“留守学生之家”管理、活动、卫生等制度,确保关爱留守学生活动顺利开展。
二、硬件设施完善
镇*委、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留守学生之家”硬件设施,使其配备相应的图书室、体育器材室、通讯室、娱乐室、兴趣室、心理辅助室等,使其成为关爱留守学生的活动基地,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帮扶疏导全面
镇团委在镇*委、政府的支持下,多次组织志愿者对留守学生在安全、健康、品德、学业、生活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帮扶。
1.建立了学校家庭联系制度。学校要求教师要重点做好留守生的家访工作,每月与留守生家长至少联系一次,促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班主任每周至少一次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家长或托管人联系,家长及托管人每月至少一次通过书信、电话与学校联系。班主任成为了心理咨询的行家里手,每一个办公室也成为留守生的心灵驿站。在教师中倡导了“温馨”教育、“赏识”教育,让“留守学生”感受学校、班级温馨的“家”的氛围。
2.建立了结对帮扶制度。一是学校组织教职工与“留守孩”结成对子,加强个别辅导,实行全程跟踪教育。二是组织同龄优秀学生与“留守孩”结对子,开展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帮扶效果较显著,留守学生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更加紧密。
四、学生档案健全
准确地掌握了留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工作做到了实处,德育处通过各班班主任对留守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清楚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清楚留守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清楚留守学生的病史情况;清楚留守学生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通过摸底调查,整理和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做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七有”,即有常规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有记录,有总结,有档案,有专人负责。
五、特色活动多样
(一)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学校开展美术、音乐、体育兴趣小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平时以业余文体活动为主,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娱乐,如打篮球、打乒乓球、踢足球、读书、画画、学唱歌等。组织收看一些教育专题片,如《开学第一课》、《让生命充满爱》,并组织学生写观后感。同时在“留守学生之家”设立了一个专用信箱、专用电话,鼓励留守学生定期给在外面打工的父母写信、打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加强同父母的情感联系与沟通。
(二)组织和开展了“代理家长”活动。学校通过协调倡议为学校所有留守学生都找到了“代理家长”,各“代理家长”也认真当好“五员”,即道德教育辅导员、情感交流咨询员、健康成长指导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学校也经常组织开展德育教育以及其它一些传统教育活动,邀请德育教师给孩子们上德育课,教育他们在校要认真学习,在家要尊敬长辈,不辜负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将来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三)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针对留守学生监护人年龄大、文化低、管教差等问题,学校把“留守学生之家”作为校外家长学校,开展家教知识的宣传和辅导。向留守学生的代理监护人和临时回乡的留守学生家长宣传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家教知识,宣传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帮助、指导他们提高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正确实施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家教的科学知识和技巧,从而全方位担当起监护人的责任。
第7篇 留守学生家访工作总结汇报
为贯彻落实梅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梅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的通知》(梅市教基[xx]41号)精神,对照县教育局下发的《平远县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方案》,结合坝头学校的实际,对此项工作,学校领导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做好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解决好新时期出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构
为使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抓出成效,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日常工作由团少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计划及“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方案由团少部负责人余生龙老师制订。
二、宣传发动家访
10月19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一场行政扩大会议,会上校长传达了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要求各位领导组织召开各类会议,逐级向下传达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周密安排。
三、摸底确立目标
为使家访对象明确,清楚掌握家访对象详细情况,10月22日,团少部下发留守儿童统计表及信息表至各位班主任,要求各班主任上报留守儿童名单及家庭详细情况,以便下一步家访工作安排。
四、安排家访工作
根据各班主任统计的留守儿童名单,于10月23日至25日,团少部组织落实家访大行动,要求家访老师利用中午及傍晚两个有效时段(根据农村实际,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在这时候应该在家),以班主任为主、落级领导为督、科任教师为辅,家访留守学生,向临时监护人汇报该生的在校表现,认真听取临时监护人的意见,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并做好留守学生家访登记表。
五、梳理家访问题
10月26日上午,团少部组织相关人员收集学生家访登记表,并对登记表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梳理,发现留守学生存在有如下问题:1、缺少关爱;2、性情孤僻;3、家庭教育不协调;4、家庭生活较艰辛。
六、出台教育对策
团少部梳理问题上报学校后,10月26日下午,学校再次组织召开行政扩大会议,校长通报家访情况后,针对留守学生的问题,大家认真讨论,研究对策,最后初步形成留守儿童教育措施: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
2、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1—2名留守学生与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要求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在学生活动室或操场组织安排文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球类活动、游戏活动等。
3、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可以发动村干*、相关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担当 “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拟成立留守儿童资助金。发动师生或社会热心人士捐资,成立留守儿童资助基金,对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给予经济上资助。
5、拟创建视频聊天室。学校设立一间视频聊天室,专门为那些父母长年在外或者回家很少的留守儿童提供视频聊天,让他们在网络上见面、沟通,感受父母之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关爱。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我们要努力探索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第8篇 2022年10月留守学生工作总结范文
一.我校“留守学生”现状分析
1.“留守学生”数量较多。我们xxx共有中学x所,小学x年,共有中小学生xxx人,其中父母外出务工有xxx个,约占学生总数45%。“留守学生”成为我校新的学生群体。
2.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成长: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承担监护孙子(女)的祖辈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等。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辩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骄”、“娇”二气十分严重。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不少家庭的老人不迷信、常打牌、饮酒等,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真空时段”影响学生成长:双休日或节假日是留守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学生一方面在学习上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感到无助,另一方面与祖辈间因认知代沟、心理代沟而缺少沟通,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
4.亲情缺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留守学生孤独、自我封闭、情绪异常,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5.不良品行危害学生的正常发展:一些常年在外做务工、经商的家长,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钱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玩物丧志。甚至有少数“留守学生”出现厌学、逃学,乱花钱,爱上网等不良行为,成了“问题学生”。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6. 学校教育的“困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周一至周五还好办,但是一到了双休日,老师就感到鞭长莫及。出了问题找不到监护人,许多“留守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强,加上设在教师面前的“高压线”太多,学校老师不敢采用严厉措施。学校虽对“留守学生”指定老师管理,但是随着“留守学生”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竞争日益激烈,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制定“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措施
从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着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为了全面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我校提出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要求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认真作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积极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各显身手,因材施教,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③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④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团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学生”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⑤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1)(2)(3)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会工作总结与下学期工作计划 作为学生会**,在过去的半年里,主持开展了一些工作。在学生会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这半年取得了一点成果,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足。...
普遍的xx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总结范文 来来去去,走走停停,哭哭笑笑一年就这样完了,志愿服务时间半年就这样过去了,想问自己到底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一下子在xx年1月1日的凌晨12点后翻涌而来,就在xx年与x...
时光飞逝,转眼开学4个星期了,学习上的压力丝毫没有冲淡我想看《士兵突击》的欲望.好不容易等到了周六,本以为可以舒舒服服的看士兵突击的,却没想到被老师叫到学校去改英语试卷.当我回到家时已经将近十点了,匆匆忙忙地看了一集后,便倒...
本学期我校通过深化少先队各项活动,加强少先队的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全面推进我校的少先队工作,开创我校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
随着新学年各项班级活动的有条不紊地发展,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和挑战下,接近毕业的我们,深刻感觉到加强自身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对我们开展择业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光阴似箭,时光如白驹过隙般,转眼间又是学期末。在学生会也工作一学期了,站在学期末,透视在学习中心工作的这一学期里,回顾工作的点点滴滴。回眸过去的一幕幕,些许感动,些许充实。
一、工作性质公关部是学生会中一个常设机构,也是学生会中一个职能性部门。公关部的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外联内引的双重职责。所谓外联就是为学生会的常规活动取得外界的支持,寻求合作伙伴和活动赞助商;加强学生会与各系学生会与其他...
统计与应用数学系学生*支*在校*委的关心和领导下,充分发挥学生*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全体学生*员,齐心协力,努力创建先进*支*。
第9篇 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一.我校“留守学生”现状分析
1.“留守学生”数量较多。我们xxx共有中学x所,小学x年,共有中小学生xxx人,其中父母外出务工有xxx个,约占学生总数45%。“留守学生”成为我校新的学生群体。
2.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成长: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承担监护孙子(女)的祖辈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等。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辩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骄”、“娇”二气十分严重。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不少家庭的老人不迷信、常打牌、饮酒等,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真空时段”影响学生成长:双休日或节假日是留守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学生一方面在学习上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感到无助,另一方面与祖辈间因认知代沟、心理代沟而缺少沟通,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
4.亲情缺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留守学生孤独、自我封闭、情绪异常,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5.不良品行危害学生的正常发展:一些常年在外做务工、经商的家长,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钱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玩物丧志。甚至有少数“留守学生”出现厌学、逃学,乱花钱,爱上网等不良行为,成了“问题学生”。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6. 学校教育的“困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周一至周五还好办,但是一到了双休日,老师就感到鞭长莫及。出了问题找不到监护人,许多“留守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强,加上设在教师面前的“高压线”太多,学校老师不敢采用严厉措施。学校虽对“留守学生”指定老师管理,但是随着“留守学生”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竞争日益激烈,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制定“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措施
从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着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为了全面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我校提出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要求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认真作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积极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各显身手,因材施教,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③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④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团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学生”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⑤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2.拓宽育人途径:我校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上,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发展能力,以文明的环境熏陶性情,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成长。①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②积极开展活动,促进“留守学生”的管理。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学生”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学生献爱心”募捐活动,举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积极地开展各项活动,有利于消除“留守学生”孤单、悲观的阴影,让他们领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关爱之情,使他们愉快生活,安心学习。 ③开办家长学校,把学校教育延到留守学生的家庭。
3.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与成长记录袋:我校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了档案,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4、实施留守学生寄宿制度:目前,有xx中学本部、塔市中学、马安中学和中心小学积极创造条件让留守学生住校,已有700多年住宿,占留守学生的70%,填补了留守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方面的管理空白。
5、结对子
由父母均在家、家庭和睦、家长素质较高的学生与一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视为兄弟姐妹,在生活学习中比学赶帮。
6、亲情教育课
为了让留守儿童每周至少有一次与外出父母交流的机会,学校安排每班每周上一节亲情教育课,并将亲情课的具体时间通知给家长。留守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利用微机室、电话超市等资源,分批给家长打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等,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和身体状况,与家长亲切交流。
7、家校联系卡
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卡,以全面了解代理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与留守学生的关系等等。
8、举办代理监护人培训班
学校计划每月举办一期代理监护人培训班,及时向代理监护人反馈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9、开设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校开办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员,为留守儿童和全体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
10、设立知心姐姐信箱
学生对成长过程中的个人隐私如月经、遗精、家庭矛盾等问题,往往难以启齿,羞于向别人诉说。为此,我们在有校园局域网络的学校开设了“知心姐姐信箱”,为学生开设一条可以倾诉而隐私又得到保护的途径。
三.完善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我校开展“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一段时间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摸索出一点的经验和规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留守学生”关爱工作领导小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课题研究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与研究。
2. 建立研讨、交流制度: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结,举办一次“代管家长”论坛,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学校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3.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学校考核内容,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要给子表彰、奖励。同时,对“留守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要给予表彰。
4. 整合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积极争取有关单位、社会各界的支教助教,把强大的教育合力渗透到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关爱。
总之,xx中学在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上架起了爱心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学习上,营造良好的氛围;生活上,尽力排忧解难;心理上,积极正确引导。促使他们同非“留守学生”一样,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主人。学校政工处、团支*、少先队等负责同志要经常与各村场、派出所等相关单位的领导联系交流,共商对策,力求实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学生。
第10篇 留守学生家访工作总结范文
留守学生家访工作总结一
为贯彻落实梅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梅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的通知》(梅市教基[xx]41号)精神,对照县教育局下发的《平远县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方案》,结合坝头学校的实际,对此项工作,学校领导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做好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解决好新时期出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构
为使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抓出成效,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日常工作由团少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计划及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方案由团少部负责人余生龙老师制订。
二、宣传发动家访
10月19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一场行政扩大会议,会上校长传达了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要求各位领导组织召开各类会议,逐级向下传达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周密安排。
三、摸底确立目标
为使家访对象明确,清楚掌握家访对象详细情况,10月22日,团少部下发留守儿童统计表及信息表至各位班主任,要求各班主任上报留守儿童名单及家庭详细情况,以便下一步家访工作安排。
四、安排家访工作
根据各班主任统计的留守儿童名单,于10月23日至25日,团少部组织落实家访大行动,要求家访老师利用中午及傍晚两个有效时段(根据农村实际,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在这时候应该在家),以班主任为主、落级领导为督、科任教师为辅,家访留守学生,向临时监护人汇报该生的在校表现,认真听取临时监护人的意见,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并做好留守学生家访登记表。
五、梳理家访问题
10月26日上午,团少部组织相关人员收集学生家访登记表,并对登记表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梳理,发现留守学生存在有如下问题:1、缺少关爱;2、性情孤僻;3、家庭教育不协调;4、家庭生活较艰辛。
六、出台教育对策
团少部梳理问题上报学校后,10月26日下午,学校再次组织召开行政扩大会议,校长通报家访情况后,针对留守学生的问题,大家认真讨论,研究对策,最后初步形成留守儿童教育措施: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
2、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12名留守学生与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要求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在学生活动室或操场组织安排文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球类活动、游戏活动等。
3、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可以发动村干*、相关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担当 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拟成立留守儿童资助金。发动师生或社会热心人士捐资,成立留守儿童资助基金,对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给予经济上资助。
5、拟创建视频聊天室。学校设立一间视频聊天室,专门为那些父母长年在外或者回家很少的留守儿童提供视频聊天,让他们在网络上见面、沟通,感受父母之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关爱。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我们要努力探索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留守学生家访工作总结二
单亲家庭,这就是我班谢宇思小朋友的家,他们所住的房子是租来的,因为岁数小,身体差,不忍心寄读在学校而她自家的房子有离集镇太远,家里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父母在她刚出生那年就离异了,为了生计,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和孩子全部由俩个老人家管理。家中只有一张破旧的床,一个房东留下的旧电视机和一张崭新的儿童课桌。那天我们去她家家访,家长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很欣慰,忙的不知所措。
家长向我们反映,孩子很懂事他知道我们家里不是很富裕,从来不像我们提出过份的要求,就连零食都很少吃,她在家能把老师今天教的东西,全讲给我们听,还经常学老师的模样管其他孩子,马上孩子要上小学了,我不知道怎样去教他,不知道要教他学些什么?
我们就孩子教育的问题与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并给了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的介绍,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孩子的头脑不差,可是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没有良好的教育使得认知有限,习惯很差,很孤僻,有时爷爷带她走亲戚她都不肯去,照理说五岁的孩子应该是最喜欢跟着家人出去玩的啊。可是在她身上却与众不同,在那里我与孩子的爷爷奶奶交流了很长时间,爷爷不时的诉说着她在家里的表现,他希望老师帮助好好教育。通过此次家访活动,家长了解到了幼儿在园的真实情况,并在一定的基础上提醒了家长应试在家庭内部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幼儿来说终生受益,让家长了解到了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当老师和家长谈到小宇思在幼儿园的一些情况时,家长不停地说谢谢老师,小宇思的进步真的很大,小宇思也知趣地走到我身边,扯着我的衣角笑眯眯地看着我。
对于家长的肯定我顿感欣慰,也倍感羞愧。欣慰地是:我们的老师为孩子的成长不离不弃,用自己的爱心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和信任。羞愧的是:我为宇思做过了什么呢?够了么?是啊,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缺少的是亲情。我感受到家长对孩子都寄与了厚望,只是缺少了正确有效的方法,使得一些孩子的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师要以情感教育为依托,充分的利用各种教育因素,为其创设良好的心理情境,使其发现自我的价值,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首先是尊重。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自卑,总担心同学老师看不起她。因此,常做一些让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的事来,那怕换来的是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白眼,他们也不在乎,因为她可以借此引起大家对他的重视。面对这些学生,如果教师一味的严厉批评,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是微乎其微,甚至是零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学生的脉搏,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其次是理解。理解是教育的桥梁,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学生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对他来说是人生的一个坎坷,如果她能正确的认识这一道家长为她设置的人生栅栏,有可能成为进步的新起点、前进的新动力。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然而,如果处理得不好,则会变为思想上的下滑点、倒退点。
作为教师,就要给予他们理解,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这道坎。要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及时的进行劝慰和开导。多给予生活上的安慰和帮助,尤其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更要表扬。可以说理解是教育的桥梁。 再次是鼓励。每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有,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多让他参加集体活动,多让他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这些都能有效地打消他的自卑感,唤起他的进取心。对单亲家庭孩子应该多鼓励,少指责;多温情,少冷漠。当他们取得成绩,哪怕是非常小的成绩,我们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表扬。并能在人生观方面多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他们知道老师是关心自己接纳自己的,使其能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可以说鼓励是教育的风帆。
第11篇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在这个炎热的七月,我参加了淮海工学院“携手明天,共享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赴灌云县下车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8日至7月15日的八天时间内,我跟随志愿服务团为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与慰问,宣传了上海世博知识、地震避险知识等。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尊重了他们的人格。与孩子们的接触与交流,丰富多采的活动内容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更加理解了“纸上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含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体验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感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绚丽的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就从我们这次深入下车乡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来说,了解到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阵心痛。但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不禁又感到欣慰,为他们感到高兴。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得到检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它,克服它。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而那些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的人,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渴望亲情,需要关爱。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等服务,使留守儿童能在家或在校安心生活和学习,父母在外能安心务工,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工作如下:
1、为了全面了解每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和成长需求,我们分班进行细致地调查,详细记录每个儿童的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其父母的姓名、电话及打工地址、其监护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丰富课余生活,定期开展活动。 为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每天下午放学后一个小时,孩子们可以在活动室里尽情地看书、下棋,一起在操场上打球、跳绳、。我们还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的兴趣爱好,特别成立了书法、绘画、手工、篮球、等兴趣小组。每周二、周四下午,,孩子们可以自由地报名参加喜爱的兴趣活动。
2、为帮扶儿童补习没有掌握的学习内容;学习之余,和帮扶儿童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教育他们怎样克服困难,学会自理;每年的“爱生日”当天,一起玩耍,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关爱。 了解他们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详细做好家访手记,并与其监护人商讨措施,共同教育。 结合本地方特色和学生认知水平,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心中的困惑,给予它们精神上的动力,培养他们拥有健康、阳光、自信的性格。
3、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为了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利用发短信或打电话的方式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对方可以与孩子通电话的具体时间。这样,让孩子们在想念父母的时候,能够听听父母的声音,和父母见见面,让他们在与父母的交流中,找回亲情,感受到父母的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结合,共同教育。为此,呼吁各位家长配合学校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月与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其父母每月与科任教师联系后,了解孩子最近的表现情况,再通过给孩子打电话或写信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排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确立学习目标,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充满自信。让远在异地的父母用亲情去感化孩子,用真爱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为了更好地让留守儿童父母能及时、如实地了解孩子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及活动情况。定期将每个儿童近期好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在空间里公示出来,让老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互相进行沟通与交流。
4、举办留守儿童生日聚会 辛勤的努力,无私地付出,终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近几年来,我没有让一个留守儿童出现辍学退学的现象,我们真心的付出,得到了真情的回报!它丰富着人文教育的内涵,闪烁着以人为本的光芒,绽放着创先争优的时代精神!
关爱留守儿童,我一直在努力!我的脚步不会停下,因为新盈人的脚下始终是起点!我们携手留守儿童再次出发,和爱心相伴,与阳光同行!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据学校调查,留守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自觉性不强。行为习惯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部分留守学生心理出现偏差,亲情失落,心理失衡。
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学校坚持做到管理上不盲目,教育上不松懈,把'留守学生'的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走近'留守学生',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防止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强化措施。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建立“三知、三多”机制(对留守学生基本情况、留守学生监护人情况、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家访、校访相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沟通交流,指导留守学生监护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共同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留守儿童每年人员在变、情况也在变。家访了解情况成为关注留守儿童必不可少的环节。组织教师走近留守儿童,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直面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生活、学习以及情感世界,或成长过程遇到的烦恼。
二、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针对学校留守儿童相对集中这一情况,我们在政教处建立了一个留守儿童之家,每周2次为留守儿童开放,并提供学校长途电话给他们与在外打工的父母亲通话。“留守儿童之家”常年有两名教师现场指导。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今年开设了学生心理辅导室,安排专任教师兼职辅导。增加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加大疏导力度,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创设咨询信箱、亲情热线电话等,及时发现'留守学生'的显性、隐性的心理压力,并进行合理的疏导,跟踪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使留守学生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在一个时间段内逐步得到矫正。
四、实施教师结对帮扶制度
我校把留守儿童分派给任课教师结对帮扶,帮扶教师每月至少找留守儿童谈心一次,每学期至少家访一次,每月至少与其监护人交谈一次,每学期至少与其班主任沟通一次,并建立帮扶工作记录簿、帮扶成长记录簿。教师指导学习、关心生活,以对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在学校留守儿童之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校安排了名热心、有爱心、责任心的教师孙莉老师作为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活动开展、心理辅导、安全监护。今年学校开展的具体活动就有:“文艺活动、写字比赛、写给父母的一封信、“真情告白”亲情电话等活动。
现在,在我校的留守儿童之家,总能看到留守儿童们在专心地看书读报、舒心地上网通话、开心地打球娱乐、耐心地听老师辅导教育,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和幸福。
第12篇 乡镇小学有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我镇是一个农业镇,所以我们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大批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致使大批未成年子女留守在家,其中绝大多数被寄托在爷爷奶奶家、外公外婆家,少数寄托在远亲近邻家。就我们学校而言,共有学生483名,留守学生就有358名,占学生总数的74%。
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学校做了一些工作,尽量从学习上关心他们,从生活上关爱他们。
1、从2022年秋季起,办起了学生食堂,主要解决留守学生的午餐问题。
2、建立了留守学生个人档案,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对这些学生倾注了更多的关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情感上的缺失,使之得到母爱或父爱。
3、在学生中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使留守学生在享受到大家庭的亲情与温暖的同时,与同学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5、父母、孩子间通信——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为了让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温暖,减少亲情缺失,我们经常组织留守儿童给远在他乡的父母写信,通过写信来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表达对父母的理解与问候。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我的一件高兴的事,我的进步等。活动前,由班主任向学生讲解他们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现在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在父母背井离乡、艰辛劳动的条件下努力学习,照顾和关心好在家的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发扬中华民族勤劳的传统美德。
我们还和学生家长联系,要求家长要多给孩子打电话、写信,做到一个周打一次电话,半个月写一次信,通过电波、信件这些媒介,传达亲情,教育孩子。
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几乎一片空白。
监护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其本身教育程度有限,还要参加生产劳动,有的要同时监管几个家庭的孩子,可谓身心疲惫,力不从心,或是俳徊于隔代教育溺爱的误区。
监护人是其他亲属的,往往“深不是,浅不是”,无从下手,因而只顾吃、穿,而不管学习与思想教育。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由于留守学生的父母在外,往往长辈或亲属监管不力,因而这些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学校难以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加上现在农村本身就没有什么人在家里,社会教育这个网络是比较疏漏的,只是学校孤军奋战,显得孤立无援,苍白无力。
基于上述原因,从而导致一些留守学生生活散漫,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生活习惯差,情绪不稳定,自我封闭,性格孤僻,自卑感重,十分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教育对策浅探:
1、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关注留守学生,学校责无旁贷。平等对待他们,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在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爱。还可发挥团队组织的教育带动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引导其健康成长。
2、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形成合力。
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的便利条件,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建议家长节假日尽量与子女团圆,让他们享受家的温暖。
3、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
积极争取并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机室的管理力度,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三室两厅”,努力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与政府齐抓共管的局面,把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扎实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