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寒假作业之个人总结
寒假作业之个人总结
凑字数的舒恪
在二零一六这春寒料峭之际,我总结自己过去这半年,回思自己有无实质上的成长,我觉得应该是有的。毕竟头发长了。
人的任何一个半年都是飞快而无所谓的,尤其对于未满二十的年轻人而言,时间并不宝贵,个体与时间的关系是不必花力气探讨的,唯独当这些年轻人投入到社会生活和片刻孤寂的时候,这份关系才开始深刻。这也就是我半年大学生活的体验。
我走在街道上的时候,看到大红的公交车,看到黑白的小轿车,看到五颜六色的自行车穿来穿去,我觉得时间是一片深海,流程是均匀的梭鱼。思源湖总能看到很好的日落,我难以描述那种感受,云可以描述,当人们切身在那里站一会儿就会知道。在城市里,哪怕是松江这样的城郊,只要是商业化的地方,属于自然的东西就会被笼灰,文明的痕迹会轻声攀爬过来,令人欣慰而痛苦。
我选修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和当代文学名著赏析,我感受到世界之大,之厚实。我在学与思的过程中订正自己的思想,企盼学会如何做一个冷静正直的人。课上经常会谈论自由,谈论爱国主义,谈论文学的时候也难免谈及历史,结合自己必修的法律课程,我发觉真正使学生醍醐灌顶的绝非知识本身,而是社会本身。一些我们难以料想的面貌有朝一日穿着熟悉的外衣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只有经历才是教育。就我自己而言,我还不敢轻易批判我此前已经看不惯的体制,我也只是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力求锻炼自己,做学问就像便秘的人要拉屎一样,并不很难;养慎独就如同养猪,并不很易。
至于我先前所谈到的投入社会生活的活动中,这是当然很重要的。团日活动的时候我们班要写新生活感想的便利贴,有同学写到想更加融入集体,想改变一下自己内向的性格。我认为这一点虽然很重要,却也还好,我自己还算是个外向积极阳光悲观的人,一般不会和陌生人过快的熟络起来(并且觉得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多半比较傻),不过和熟的人会越来越熟。可能和儿时经历有关,自认为决定一个人情商的不是要熟谙交人之道,而是拥有识人之明,这是礼貌的一种,是教养的事,不是个性的问题。在这之后当然需要多种能力,我校也有很多锻炼能力的机会,学生部门、社团、大小活动赛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哪方面努力尝试或不尝试。上个学期我成功进入了体育部和文学社,主要是写写东西,做一些策划,至于赛事,代表学院参加了安全知识大奖赛,并取得第二名的成绩;以及进入院队参加排球赛,最终取得冠军。
感觉,还要写个五百字才够字数啊。谈了这么多表象的竟然还没有写满,这是逼我写真话吗。
你国的大学生活,嘛,说实话是很虚无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我们这一代衣食无忧,舒适感取缔了我们感受幸福的能力,对于上一辈而言,寂寞是一份奢侈品,他们勤勤恳恳,培养着自己的硬实力,孤筏重洋,到了我们这一辈独生子,活了二十年也还没有人生的真正启蒙。我们的寂寞是癌症,是热疾,是恐慌。世界开始变得轻易。我根本没有认真学习过,八十几九十分也就这样考出来了。我每天唯一在寻觅的是疼痛感,我总是翘课吃着外卖,睡在温香柔软的床褥里,打着通宵的桌游,深夜,帘子一拉两腿一蹬,人就像行尸走肉。更离谱的是,我自己知道这样不对,我依然选择这样生活。我在梦里想,只要有手机有数据,我就有了整个世界。我的床边还放着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是我一个高中同学送的,我一月份过生日的时候,我所有的高中朋友送我的礼物都是书。他们以为我还是喜欢读书的我,或者他们即便知道现状如何,他们仍然想送一本书给我,作为成长一岁的礼物,他们安慰的也是他们自己。身边有人准备去考证的,哦对,说起来我上个学期还闲着无聊考出了一个计算机二级证,那些机构打电话问的时候都是这么说的:你有计划过你的未来工作方向吗?你现在还不计划就晚了……(我有没有计划关你们什么事)实话说我是有计划的,这些计划从高中就开始成形,包括工作、住房、生活方式和婚姻。有用吗?人生计划有用吗?人生计划总是琐碎而看起来堂而皇之。在今天的清华北大,哪怕开一个文化讲座提问环节都会有人问及就业择业问题,我怎么那么想从床上蹦起来扇他们几个耳光呢。
寒假去了一趟泰国旅游,泰国是一个旅游业极度发达的国家,他们工业不发达,重视农业和服务业。我当然欣喜于他们的简净,却也悲伤于他们把一切有价值的都物化为商品。而如今,我们没有前者的简净,大腹便便满是后者之趋势。
最后呢,新的一年了,不要平安,要喜乐。我也不解释为什么了,想剪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