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关爱自然 ,义务植树”活动总结
“关爱自然、义务植树”活动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我镇组织开展的“关爱自然、义务植树”志愿者服务大行动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很大成效,具体开展情况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在全民间兴起义务植树、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认真抓好春季义务植树活动,我镇*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题召开会议安排活动事宜,并组织广大青年职工学习了关于开展今年全民“关爱自然、义务植树”志愿者服务大行动的相关文件,落实活动的人员、设备、经费等。
二,领导带头,积极参与。为了让爱护环境的意识能够进一步深入人心,在植树节到来之际,我镇领导班子与*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一起到春湾镇湖滨路,挥锨扬镐,整地挖窝栽树。每个环节都按技术规范操作,在他们的带动下,全体志愿者热情高涨,干劲十足,积极投身春湾绿化的主战场,为阳春再添新绿挥洒汗水。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宣传环保,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在春湾镇首届桃花节举办当日,春湾青年志愿者利用此机会到石林活动现场宣传环保理念。宣传的资料是由志愿者们亲手绘制的,现场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本地的群众,大家
一致认为:爱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并呼吁创建一个“青山四面围、绿水环城绕、城在林中隐、处处闻啼鸟”的绿色和谐的春湾。
四,加强管护,养绿护绿。我镇青年志愿者团队积极参加树木绿地的抚育管护义务工作,组建文明劝导队伍,纠正损害树木、攀花折枝、踩踏绿地等不文明行为,督促干*群众栽植后及时进行浇水、涂白、封堆,确保义务植树真正取得成效。
第2篇 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总结
志愿者服务,是以倡导和推动爱心助人、奉献社会为宗旨,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是新时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更是广大*员干*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参与实践志愿者精神的基础上,体现了友爱、奉献、互助、进步的行为准则,广大*员干*职工不仅在物质层面给予受助对象直接服务,更在精神层面给予他们服务。在楚局长的正确领导和直接指导下,志愿者服务队按照志愿服务工作计划的总体要求,根据社会群众之所需和志愿者之所能,努力开展了各项便民、为民服务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局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浓郁氛围。
为确保保护山河志愿服务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机构,制定活动方案,并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主要通过对外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发起'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的倡导,号召广大*员干*职工及市民纷纷用行动参与到此次志愿活动中来。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1、2022年3月12日,开展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以'保护母亲河,让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作为我们的宣传主题。
此次活动内容包括:'发放《保护母亲河倡议书》、悬挂宣传条幅'、(www.koomao.com)'举行保护母亲河签字仪式'、'清除母亲河两岸垃圾'等。
2、2022年5月6日,开展保护始祖山志愿服务,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大力宣传保护山川河流、勤俭节约之风,号召市民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促成好风气。
计划贵在落实,活动贵在坚持。在这次'开展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各级部门号召,都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持久地开展实践;认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精神,主动开展、宣传多项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展示了老干*局良好的精神风貌。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完善自己,壮大志愿者队伍,为建设团结、平等、友爱、进步的社会贡献力量。
第3篇 中学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务实、创新、团结、奋进——十五中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宁波十五中自然教研组
新课程的推行已逐步进入人心,而新理念新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让教师尽快更新理念,适应转变,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四个有和三个一”,指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着眼于自身教育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每节课后有分析,每周教学后有反思,每月有典型案例(课例、课件或公开课、经验交流),每学期有课改小结,每学年有课改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要求教师读一本对课改有启发指导的理论书籍,上一次校级公开课,进行一次校级经验交流。
而我们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正是围绕以上中心展开的。
一、自我评价反思与组内评价交流相结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凭借自身的努力,教师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更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教研组根据本校、本组实际情况,每两周安排一位教师开设一堂公开课,期中以前安排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教师先展开示范交流,让青年教师、新教师有一个学习、取经的过程。期中以后尽可能安排新教师及教龄较短的年轻教师展示,要求青年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所展示的公开课尽量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创意。同时课后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评析。由开课教师陈述课堂安排及构思依据,组内教师积极评价,分析优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规定每位参与评课教师至少指出一条不足之处,给出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建议,使评课真正取得效果,使参评双方都有所得。
教学的实施如果没有分析与总结,经验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教研组要求组内教师每节课后写好教学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及课堂实践找出不足之处及成功体验,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备课质量及课堂教学水平。教研组长定期进行检查。根据这样的安排,组内教师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公开课授课及评价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同时,学会反思与归纳,更有助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学习与进步。
二、发挥本校“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的优势,展开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学年我校被批准为“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结合校本培训内容,我们组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开设讲座,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活动。对于教研室组织的每次市级公开课研讨会我们教研组都非常的重视,不管路途远近,我们都会选派相关教师认真参与、学习。寒、暑假期组织了初一教师和其他年级青年教师认真参加通识培训与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培训,选派代表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及时、全面地向组内教师传达新信息、新理念,尽快适应新变化。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具体实施如下:
①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张老师)主讲了“怎样说课”,结合学科特点展开说课的各个环节,指导新教师怎样说课;
②组织交流了“怎样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学习优秀论文的选题,构思及撰写;
③组织探讨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问题讨论”(吴老师),一起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自然科学学科特点”等。
④共同研讨了“怎样更好地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进行竞赛辅导”等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校有份校刊:《教研论坛》,里面都是我们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每期我们的自然组教师都有若干篇论文入选。这里的论文和我们组推选到各级参评的论文,就是在我们组这样浓厚的交流、研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升华而得到的。我们的校报《十五风景线》第
二、三版都是我们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的展示。学校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舞台,我们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被激活了。
三、结合学校课题,有效展开校本教研活动。
xx年6月,我们学校探索申报并被批准立项了市级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性研究》。为此,我们教研组及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听、评了李骏老师的《真菌》和钟意定老师的《有关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电功率及电热公式的选用规律》两堂探究课,由两位老师提供这两节课的案例,组织组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明确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一起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同时也学习、交流了案例的撰写与点评。
四、充分体现新理念,成功展开新课程
华师大版科学教材xx年9月份新学期在宁波市市区各中学七年级新生中全面展开。这套教材以国家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7-
9)课程标准”为依据。全书以“立足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材的核心理念。针对新课程推行,我们组成立了以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为副组长,备课组成员共同参与的学科实验小组,负责新课程教学实践。
从目前我们学校的实施新教材的情况以及大部分学生的反应来看,对于这套新的教材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从教材的编写思路上看,新教材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知识点上的整合,将原先一些较为分散的知识点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当然,由于新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我们教师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仅仅是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几本有限的“教师用书”和一些练习作业上,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浓厚的兴趣。我们学校在每个科学教师的办公室电脑上都安装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同时我们的学科实验小组教师平时都很注意收集相关的教学网站,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教学方面的信息,并且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很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发挥学生的集体优势,现在很多学生家里都具备了上网条件,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经常会拿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在这个时候,切不可因为这些问题和我们的书本知识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忽视了这些问题,或者说对这些问题敷衍了事。因为,我们在中学阶段科学最大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我们学科实验小组的成员随时关注新课程的推行情况,积极组织研讨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在上课的时候注明这是由某某同学搜集。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则,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课改实验学校的协作交流。组织教师(主要是新初一任课教师)去北仑实验区的长江中学听课、学习,我们教研组的青年教师为来访的诸暨和松阳三中的教师开设了三堂教学观摩课,我组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李骏老师在不久前开设了一堂市级观摩课,获得相关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数字化小分队”作用,更灵活地展开教研组工作。
因为学科特点,我们自然组教师经常是三个人、五个人为一个备课组,就象军事上的“数字化小分队”,由于人数较少所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备课组的成员比较容易找到空隙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分析教材、制定远期和近期教学目标、一起探讨教学手法、组织相互间听课、评课等活动,因此,经常是一堂校级公开课前,备课组内教师已经一起探讨、听评了好几次。在xx届学生中考复习中,我们初三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划块分工备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如物理部分我们把它划分成热学、力学、电学、光学,每位教师负责其中一块的知识点、资料、例题及习题精选等准备工作,备课组交流讨论后资源共享。其它内容也是如此安排。因此,在xx届中考中我校自然学科平均分超过119分,取得较好成绩。无论是教学安排、教学手法、学科资料、多媒体课件,甚至是一道难题的解题思路,我们的备课组教师间都能无私共享、探讨,我想这也是我们自然组能够不断向上原因之一。
六、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奋进
“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学活动的展开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以好的情操熏陶影响学生。
我们教研组的教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因此,组内教师间总能互帮互助。初一新课程的展开似乎不关初
二、初三老师的事,但是当初一教师新课程教学中涉及到什么问题,开设公开课需要什么帮助时,其他年级的教师都会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上学期初三年级因为期末考试安排较晚,批卷、试卷评估时间较紧,整个组十几位老师一起奋战到晚上9点;初三年级的实验操作考试辅导需要大量人手,整组教师就一起参与探讨实验教学手法,探讨如何辅导才最有效等,并共同参与辅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