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期中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这学期又很快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有目的,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回顾半学期的工作,有得有失,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教育教研工作,使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特对半学期的语文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备课,追求高效活泼的语文课堂。
本学期在开学之初我们就把每一课都分到了个人。四年级上册,共有课文25篇,组里6个老师,平均一个人只要主备四课就够了。比起过去的备课应该是少了很多,但要求的质量却高了不少。所以轮到的老师都要提前好好准备。每一位老师格外重视课前备课的环节,熟悉教材、把握重点、寻求突破难点的好的教学方法、思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反思教学过程的得失,我们把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思考及相互的交流直接写在语文书上,翻开每个人的语文书,密密麻麻的记录、星星点点的圈画见证了我们精心备课的足迹,备课的充分让我们上课时更胸有成竹,对重难点的把握了然于胸,教学时也更有针对性。
二、突出重点,夯实学生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
为了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我们从每天的语文课上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听写词语,利用每天的早读课带领学生朗读美文、背诵积累,每天的坚持不懈,让学生较好的掌握了必会词语、必背课文。在这次阶段测试基础知识卷上,我们发现学生对词语、必背课文的掌握情况都比较理想,但令人揪心焦虑的是: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非常欠缺——如平时在练习和课文中积累的成语、歇后语、名言、古诗名句都能做到会背会默,但试卷上都是根据不同的语境填上合适的成语、名言名句等,学生就不能灵活的审题,选择回忆合适的来填写,所以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平时所学的基础知识,这也让我们颇为犯难,我们也决定下半学期要多注意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巩固所学语文知识。
三、增强阅读,提升语文教学的“深度广度”。
四年级,写作也是一大难点,为让学生不为写作时言语晦涩而苦恼,我们特别重视阅读背诵积累,语文只有大量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所以我们采用“化整为零”式的每日积累,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背诵精彩句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日有所诵的习惯。半学期以来,我们除背诵所学课文,还将一至三年级所有背诵的古诗再次回忆背诵了一遍,帮助孩子积累。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积累量,我们在早读课上除了带领背诵课文美文古诗外,还背诵了《论语》的部分精选内容。看着半学期统计出的背诵结果,老师都很佩服孩子,孩子们自己也很有成就感,趁着孩子们的黄金记忆期,让他们多背诵积累,效果很好。事实证明,大量的积累给孩子的写作带来了“源头活水”,很多背诵积累到的好词佳句孩子们运用得恰如其分,每个班都涌现出了不少写作能手。
课外阅读方面,我们组本学期效仿了三年级组的做法——年级图书漂流,在开学初读完《亲近母语》、《新语文补充读本》后,我们组列出了每班首本必读书目,精心带领读好每班的必读书,然后班级与班级进行交换互读,这样又共享了资源,也促进了学生好好深入的品读。
这些做法只要能踏踏实实的坚持,我们相信终会有所收获,语文教学的“深度广度“也会得以提升。
四、巧妙引领,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及写作方法。
如果说阅读是输入,那么写作就是输出。为了激发四年级孩子的写作热情,初步掌握简单的一些作文方法。这个学期来,我们主要从三方面来开展写作教学:
1.范文引路,提高积累。本学期,我们除了在每个周末的《语文智慧屋》中提供范文、学生的优秀习作,另外,其他作文书上的有代表性的范文也印发了一些,对于范文,我们早读课进行导读,家庭作业中布置背诵,大量的范文积累、写作指导材料让学生感觉写作越来越轻松。
2.借助文本,设计练笔。我们紧紧立足于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经常性的进行小练笔的训练,有时挖掘课文中留空的地方让学生想象写片段,有时找出课文中的经典段落让学生仿写,有时找出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以此为中心句写片段,如学完《秋天》一课,我们安排了练笔——仿写诗歌《秋天》;学完《天安门广场》,让学生用上方位词写一写《美丽的校园》;学完《虎门销烟》,我们让学生写写《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学完《九寨沟》,我们让学生仿写还可能看到的异兽珍禽。小练笔的训练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也让学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观察生活,培养习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为了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除了老师给孩子们积极创造丰富的写作素材外,我们还要求学生留意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体育老师让做沙包,我们让学生记下做沙包的过程,学生写得生动真实,惟妙惟肖。同时,我们开展了“循环日记”的活动。写“循环日记”比一般日记能更有效地训练写作,且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学生交流思想、自我教育;培养了团结协作与相互竞争能力。孩子们在活动中培养了兴趣,激发了写作欲望,训练了写作能力。
一路回望,这个学期备课组开展的各项活动还是非常有实效的。今后,我们还将本着“勤学善思、勤奋实干”的准则,再接再厉,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让学校的语文教学绽放出更加鲜艳的花朵!
第2篇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四位语文老师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一个学期以来,较好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在学期即将结束之际,我将对本组工作作一回顾、总结,从中汲取经验,找出不足,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备课组是学校的基本教科研活动组织,也是学校落实校本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载体。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共有四位语文老师,其中施春玲老师、谢娇英老师有着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与教研能力,在备课组活动中,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一个学期以来,凡是组内教师执教公开课,无论是组内的研讨课,还是校级展示课,执教老师总是孜孜不倦地向组内老师虚心讨教,而在一次次试教的过程中,组内老师都会悉心地听课,耐心地指导。平日里,我们四年级语文组几位老师都非常注重自我反思。上完一节课,各自都把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成与败进行深思,找出问题,并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大家不仅乐于反思自我的课堂教学,还善于将自己的体会、反思积极与同组老师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我们组,为一堂课的设计与教学策略,大家经常在一起研讨,办公室、走廊、操场上……到处有我们一起讨论的身影。
一、常规教研:计划周密,落实到位。
对于新教材,如何准确定位,如何有效落实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我们所思考,所探索的问题;同时,通过教研组活动共同提高我们组的老师语文教育教学能力,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学期开始,我们就制定详细周密的备课组计划,以便工作有的放矢。我们的常规教研工作既有具体规划,又彰显了我组特色,个性鲜明。
二、集体备课:群策群力,行之有效。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有着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师对教研的热情高,对学习的渴望强烈。我们的集体备课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群策群力,行之有效”。一星期一次集体研讨,定时定地点定内容,扎实有效。在集体教研活动方面,最大特色就是“实效性强”。没有哪一个语文老师觉得教研活动枯燥,或者是浪费时间的。我们先后组织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八册语文教材解读”“期末复习专题交流”、等专题交流活动。这些活动既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抒发自己心声的平台,同时也使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们组蔡超老师执教的教研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范文网www.koomao.com) 陈娇娜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即是对集体备课的有效验证。现在,我们组已经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即“提前布置,分头准备;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根据学情,形成个案;教后反思,不断改进”。从而达到通过集体备课来提高集体教研水平的目的。
三、赛课磨课:专家引领,千锤百炼。
“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这样浓厚的教研氛围映衬出我们四年级组语文老师团队合作精神。“磨课”也是四年级组语文老师在教研中求真求实的具体表现。本学期,蔡超老师、陈娇娜老师参加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我们组的另外两位老师帮忙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忙得不亦乐乎。蔡超老师、陈娇娜老师要教学展示,我们组的另外两位老师忙着设计教案,听课找缺点,修改提意见,每位老师试教三次,始终参与。整个“磨课”过程,我们组群策群力,其乐融融。我们组的老师们普遍觉得在深钻教材、解读文本等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尤其是感受到了上好一节课要千锤百炼,要集体努力。
四、特色活动:异彩纷呈,硕果累累。
我们教研组的特色活动是围绕学生活动和老师活动两方面来开展的。学生活动,注重年段特点。比如在学校读书活动中,我们组集体讨论定下书目,定下检查措施,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底蕴。在年级课外阅读竞赛中,我们四年级各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温馨、团结、上进,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曾经,教研使我们不断发展;将来,我们还将更加努力教研。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掌声永远在背后,鲜花永远在远方,我们永远在路上!
四年级备课组
第3篇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一学期研修活动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的教学研讨活动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前是先确定出研修主题,再依主题选定课文做研讨课。本次是先有了课文,主题却迟迟难产。大家都很喜欢《珍珠鸟》一文。喜欢它的内容——活泼有趣,喜欢它的文字表达——清新隽永。喜欢是一切的源动力,所以毫不犹豫就定下它。可主题的出炉颇费周折。情境教学法已探索两年,这次想另辟新路;“读书作记号”是本册教材强调的一条学习要求,用于《珍珠鸟》不适合: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出发,想确立一个体现人文关怀的主题又不知是否合适。讨论中,大家谈到崔峦老师的一段话——“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的首当其任。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联系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最终确定主题为“品词析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这之后,我们开始了对文本的研读。本文是作家冯骥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以细腻亲切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悉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信赖、尊重、和谐的人文之举,洋溢于字里行间。文章描写细腻,,语言生动活泼。作为教师,光有第一步的文学欣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用一颗专业的心去潜心研读文本,以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老师们不约而同的感受到,前半段文字生动有趣又很好理解,难点在于最后一段。什么是信赖,什么是境界,为什么说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均会成为学生阅读中的难点。大家的讨论明确了一点:信赖是全文之魂,教学中一定要予以突出。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列出以下教学步骤:教材分两课时上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引导学习生字词,理清结构。第二课时紧绕信赖,分四步走。第一步,初读最后一段。拎出信赖,为导向后面的境界蓄势。这一步,不要求学生甚解,意在形成印象。第二步,学习三至五段,紧承信赖,揭示小珍珠鸟和我不断亲近乃至信赖的过程。这是关键之一。第三步,学习一至五段,联系信赖,突出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这是关键之二。第四步,学习六七段,透过信赖,展现美好境界,在启发想象中完成意旨悟解。这一步是教学的归宿。力求整个教学将信赖作为突破点,且贯穿始终。我选择第二课时为公开课。课后,自己感觉预定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我组老师随即针对这节课进行评议。肯定的是:1、备课很深入,钻研透彻。2、教学层次很清晰,四个片段前后相承,层层剥笋,较好地解决了难点。比如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教学中我抓住时机引出全文的根基——小鸟原本怕人,进而探究小鸟现在不怕人的原因,通过反复朗读,品词析句,感悟作者用爱心为鸟儿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也因此赢得了小鸟的信赖。3、词句教学扎实。不足为:设计为从后往前逆向学课文,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增加了难度。另外,课堂密度太大,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够。老师们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蕴含着很多的新理念和要求,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而实施探究性、创造性阅读,关键在于我们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方能引导他们去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平台。语文,呼唤智慧的教学,让学生潜心读书,学习语言,自主探究,自由表达,获得丰富的体验,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感悟。对他们的话我表示认同,但如何压缩内容又是一个新难题。于是大家进一步讨论解决问题。最后的方案是,将步骤三(我对小鸟的关爱)提到第一课时上,使第一课时不空,第二课时不挤。三天后,钱昌芬老师执教了第二节课。这是我组的汇报课
之前,她有一次试教。我组童老师、钱老师、秦老师、许老师、周老师均调课去听。发现了问题:整节课落在小珍珠鸟的可爱上,“信赖”反倒像一颗被掩埋的小珍珠,毫不起眼。钱老师虚心接受大家意见,一改教学设计,二改已做好的课件,终于奉出一节语文味颇足的语文课。
正象于永正老师所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朗读。
1、给孩子们大量读书时间。钱老师以有指导的读书为主线,多次让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谈自己体会,融字词句训练于其中,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在读中领悟语言,在读中欣赏语言,在读中积累语言。凸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如:“谁愿意来读一读?你喜欢它吗?为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小珍珠鸟不仅样子可爱,更是给作者带来了无穷的欢乐,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找出小珍珠鸟让我十分喜欢的句子。”“是啊,小珍珠鸟就是这样和我一步步由陌生到熟悉,由疏远到亲近,由戒备到放心,对我逐渐信赖起来,让“我”感受到了幸福与美好。齐读,让我们再一次沉浸在这幸福中吧。”读的指导顺其自然,使学生扎实有效的读书中读出了文章的意、情、趣。
2、驰骋想象,个性解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钱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多维的思维空间,引领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主动去与文本对话,获得课文丰富的、多元的理解。例如第四段的教学,学到“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子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一句,老师问学生:
“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珍珠鸟,你在喝茶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学到“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老师再问:“小珍珠鸟,你嗒嗒啄我的笔尖想干什么呢?我抚摸你的羽毛时,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与小珍珠鸟之间友谊的多元解读,一只人见人爱的小珍珠鸟了然心中,一幅温馨的感人画面浮现眼前,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且,教师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一一褒奖,学生思维开阔,无拘无束地表达,享受到了课堂学习的快乐。
3、情感体验,结尾有力。学完第七段,钱老师出示一组人与动物、人与人相亲画面。并请学生谈感受。老师总结道:“今天这节课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信赖”是一种关爱,一份宽容,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了爱,老师相信不仅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画面与语言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爱的力量在学生的生命活动中又一次得到了催生。在肯定之余,老师们又一次指出需改进之处:就品词析句来说,除了读之外,重点字词还应多强调,如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没有挖掘是遗憾之处。
以上是我组研修过程。虽然汇报的是两节课,实际奉出的是八位语文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晶。我们会继续钻研,让“品词析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一主题在常态课堂中安家落户,不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