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总结范文

政治必修二总结11篇

发布时间:2023-06-11 14:34:02 查看人数:34

政治必修二总结11篇

第1篇 2022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总结一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是什么? ——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权利的广泛性和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人民利益的不断实现;国家尊重、保障人权。

4、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什么?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 ③监督权 (其中,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5、宪法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是什么?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哪些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意义?

方式: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4)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8、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意义?如何行使监督权?

(1)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是新形式。

(2)意义:有利于国家**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筹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另一方面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9、民主管理的途径,意义?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民主管理的途径,村委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政府)

发展基层民主,以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

10、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

(1)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

(3)职能——管理和服务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11、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

12、如何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监督?

(1)关键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2)体系包括内部监督体系和外部监督体系

(3)实行政务公开,政府自觉接受监督

▲主观题涉及政府的知识点整合: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性质和宗旨;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四个),建设服务型政府;③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⑤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⑥实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⑦坚持权为民多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政府威信。

13、我国的权力**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全国人大是国家权力**,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地位,其它中央国家**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4、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③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③由国家权力**产生其他国家**,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高一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总结二

16、人大制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即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

①从人大与人民的关系②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看。

③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看。

17、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18、为什么必须坚持***的领导?

(1)中国***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2)中国***是执政*,这是由*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的。

(3)意义: 只有坚持*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9、中国***的执政方式?基本方式是什么?

(1)方式: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2)依法执政是中国***执政的基本方式。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1、我国的政*制度是什么?

中国***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2、人民政协的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国家**,不是政府)

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2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核心内容:自治权

26、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27、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的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8、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29、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前提,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0、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和平与发展(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31、(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新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2、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决定因素是什么?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33、我国的外交政策基本内容是什么?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2篇 高三下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高三下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货币的职能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1)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价格的因素?

(1)决定性因素:价值(成本)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直接因素:供求关系(供给和需求)

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卖方市场),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货多不值钱—买方市场)

(3)市场竞争

(4)币值变化(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紧缩则物价下跌)

(5)汇率变动国际同类商品市场价格

(6)国家宏观调控定价(水电、石油、粮食收购等)

3.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a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反之亦然。

b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寻求降价空间,形成竞争优势。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取更多利润。

2.高三下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

3、利息:

①含义: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收益。

②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③影响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

4、存款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5、商业银行:

①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②组成: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④其它业务:债券买卖和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⑤作用:“纽带”、“依据”、“监管”

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1、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①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②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影响股票价格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

③意义: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④性质:所有权凭证。(股东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姑息或分享红利等。

2、债券——稳健的投资

①含义: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②性质:债务证书

③类型: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3、保险——规避风险

①含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②类型: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③投保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3.高三下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说是买方市场。

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供过于求——滞销——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3、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4、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赚钱: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赔钱: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高三下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当前收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

3、物价水平

4、消费环境

5、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6、社会保障体系体系的完善程度

二、消费的影响有哪些?

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适当的消费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2、消费会影响经济结构的协调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四种消费观念)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消费的结构是否合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5、消费的水平和质量会影响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

三、扩大居民消费的原因有哪些?

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有哪些?

政府:

(1)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2)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3)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4)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

(6)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消费环境。

(7)必须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

企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要努力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高三下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3篇 高二下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规定p5x09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p5x09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p5x09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2)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p9x09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含义:公民享有选举国家权力**代表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代表的权利.

(2)条件:(3)地位与重要性: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1)内容:(2)地位与重要性: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p9x09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p10-p11x09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含义: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要求:①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③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要求:①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原因: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要求: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②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p12-13x09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必须坚持*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是公民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

(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x091.选举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①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②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具体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代表直接选举产生;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都采取直接选举方式.

(2)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各级*代表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p20x091.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举出代表人*志的人进入决策**,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x09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p21-p22x09我国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p23-p26x091.基层民主的形式

x09村民自治x09城市居民自治

2.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和重要内容.

(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p27-p28x091.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2.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x093.民主监督的意义:既有利于改进国家**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p29x092.公民应怎样行使监督权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2.我国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p37x091.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是国家行政**,是人*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注:主观题不必一一展开)

x09目的x09措施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x09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x09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x0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x091、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x09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x09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p39-41x09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p43-44x091.依法行政的地位: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依法行政的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律,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3.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p44x09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工作.

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p47—48x09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1.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

2.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行为,保证清正*洁.

3.才能更好地合*、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一个具有*和公信力的政府.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p46—47x09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2.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

①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上级政府的监督,监督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国家预防*局的监督.

②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国家权力**的监督,中国***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的监督.

(3)政府的*

政府的*及其体现p49x091.政府*的含义: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2.政府*的决定因素: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具有*(威望和公信力)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我国政府*的体现4.区别政府有无*的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

我国府*的来源和树立

p50-p51x091.政府的*是通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等树立起来的.

2.政府树立*,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的法律地位p55x09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其他中央国家**都有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56x09职权x09表现

立法权x0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决定权x09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地方各级*和县级以上*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x09各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监督权x09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代表的产生p56x09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1.产生方式:①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间接差额选举产生.②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差额选举产生.

2.任期:每届任期五年.

*代表的职责p56-57x09*代表作为国家权力**的组成人员,有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1.义务:(1)*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2.权利:*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1)审议各项议案的权利.(2)表决各项决定的权利.(3)提案权——*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4)质询权——*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p61x09含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

3.由国家权力**产生其他国家**,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的关系p59—60x0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表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代表有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于其他国家**的关系上,其他国家**由*产生,对让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我国的政*制度

中国***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p63x091.x09中国***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郑重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中国***是执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p63+p67+p68x091

4.中国***的执政理念:立*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不断完善中国***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p64-65x091.加强*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的领导和执政方式:

2.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特色的政*制度p70——71x091.中国***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是中国特色的政*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中国***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政协的性质:它是中国***和各民主*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

③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中国***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执政、多*派参政,***领导、多*派合作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73x0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73-75x091.民族平等: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3.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2)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3)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76-77x09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1)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2)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1)前提和基础: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2)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3)自治**: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区、变通执行权和其他自治权).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持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p78-79x09我国的宗教政策p80-81x09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宗教活动.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要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爱哦.

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p89-90x091.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作为国家统一不可分割的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具有对内至高无上性和对外独立性)

3.主权国家在国际上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也都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p90x091.含义:2.类型:(1)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2)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3.作用:各个国际组织宗旨、性质不同,职能和作用相异,对每个国际组织的作用要进行具体分析.

(1)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

(2)许多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p90-91x091.性质和地位:当代国际社会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1)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②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④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⑤集体协作,⑥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3.联合国的作用:(1)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4.中国与联合国:(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2)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p94x091.国际关系的含义: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4.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冲突的根源.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5.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p95-96x09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2.我国的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1)安全利益: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2)政治利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

(3)经济利益: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

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时代的主题p98x09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和平问题:(1)和平问题的内涵: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2)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3)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

3.发展问题:(1)内涵和实质: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2)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3)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4.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p99-100x091.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1)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3)保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4)保障各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3.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中国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各国应当做到: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p101-102x091.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2.世界多极化的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4.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5.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和立场p106x09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内容: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主张).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p106x09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p107-108x09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2.中国取得如此辉煌的外交成就,有许多条件(参看p108)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p109-110x09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2.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原则是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这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因素和重要力量,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外交上的表现: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第4篇 高一年级下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是什么?——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权利的广泛性和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人民利益的不断实现;国家尊重、保障人权。

4、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什么?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③监督权(其中,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5、宪法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是什么?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哪些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意义?

方式:①社情*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4)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8、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意义?如何行使监督权?

(1)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是新形式。

(2)意义:有利于国家**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筹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另一方面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9、民主管理的途径,意义?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民主管理的途径,村委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政府)

发展基层民主,以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

10、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

(1)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

(3)职能——管理和服务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11、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

12、如何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监督?

(1)关键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2)体系包括内部监督体系和外部监督体系

(3)实行政务公开,政府自觉接受监督

▲主观题涉及政府的知识点整合: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性质和宗旨;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四个),建设服务型政府;③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⑤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⑥实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⑦坚持权为民多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政府威信。

13、我国的权力**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全国*是国家权力**,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全国*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地位,其它中央国家**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4、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③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③由国家权力**产生其他国家**,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6、*制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即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

①从*与人民的关系②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看。

③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看。

17、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18、为什么必须坚持***的领导?

(1)中国***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2)中国***是执政*,这是由*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的。

(3)意义:只有坚持*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9、中国***的执政方式?基本方式是什么?

(1)方式: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2)依法执政是中国***执政的基本方式。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1、我国的政*制度是什么?

中国***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2、人民政协的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国家**,不是政府)

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2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核心内容:自治权

26、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27、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的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8、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29、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前提,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0、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和平与发展(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31、(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新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2、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决定因素是什么?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33、我国的外交政策基本内容是什么?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5篇 高一政治必修二重要知识点总结

导语偶尔会抱怨为什么自己没天赋,又或者因为别人能轻易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而不平衡。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完全没办法。现在的我倒觉得这样也好,世上或许有人能一步登天,但那人不是我。自己一点一点抓住的东西,比什么都来得真实。用时间换天份,用坚持换机遇,我走得很慢,但我绝不回头。高一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一政治必修二重要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关系图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③作用: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消费类型:

(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是最基本消费;发展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发展的要求;享受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层次消费。

3、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

(2)特点: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2)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有:

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6、做理智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考点一: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人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考点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必要性: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2、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考点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而言,主体地位--整个公有制地位)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考点四、公司经营与发展

1、企业。①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②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9、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清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考点五:劳动和就业

1、劳动和就业的重要性。(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光荣属于劳动者。

2、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

④*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3、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决定干什么。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2)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来实现自主择业。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3)树立平等就业观。各种正当职业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就能有所作为。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诸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日、临时工等就业方式不断增加,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人们还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考点六: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做法: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因此,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用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

考点七: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指个人将属于其合法的所有人民币或者外币储蓄机构,储蓄机构等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活动。

2、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3、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都能获得利息。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4、储蓄存款的分类。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考点八:股票、债券和保险

第6篇 高一下学期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总结

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框题一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真实、广泛的民主

(1)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本质是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民主的优点: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新型的专政: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7)(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新内容 (包括: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件正义的事情

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框题二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

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准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旅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准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在三个方面: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是义务的前提,义务是权利的基础)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框题三

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社会生活构成: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

1、我们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中学生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参加选举活动、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活动、参加政治社团活动等)

第7篇 2022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2.国家的性质: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人民民主的特点:对占全国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意义见课本)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符合选举权的条件: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

(2)政治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

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重要性: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明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于法律(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怎样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在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2)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8、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内容?要求?

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学习政治知识(3)贵在实践

9、民主选举的方式?制约因素?

(1)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直接选举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

差额选举可以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但是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2)制约因素: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10.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11.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2.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决策。

意义:(1)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2)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决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3.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阶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14.实行民主监督的方式?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

(1)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制度。

(2)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如何: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敢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同,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5、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4)是否坚持中国***的领导。

16、民主管理

(1)村委会和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政权**。

(2)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第二单元

一: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二:政府的工作原则(基本原则—对人民服务)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三: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意义*(为什么)

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供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 有利于加强*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3. 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四:政府如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3.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4. 具体要求:合理行政,合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五:为何要对政府的权利进行制约和监督 :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应该通过监督保证政府权利为人民谋

利益(根本原因)

2. 政府权利一旦被滥用,超过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

行制约和监督

3、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1)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

(2)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洁(3)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六、怎样监督政府的权利: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他包括国家权力**的监督,中国***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

七、政府权威:

1、 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行政决定的

2、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权威和无权威的 政府的标志。

3、 怎样做?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

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其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最后,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

八、政府为公民提供救助或投诉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法律途径)

九、开放“红头文件”的意义

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开放“红头文件”的查阅,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正在逐步增强。这一举措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十:关于政府关注民生等问题的答法:(政府为什么这么做)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关注民生体现政府的性质

2.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是国家的行政**,是人民的政府,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3.是政府履行政治,经济,文化和提供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见政府的四项职能)。十一: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履行政治政治、经济、文化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3.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人大代表怎样履行职责)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3、区别“一府两院”与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一府两院”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其中政府是行政**,法院是审判**,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国家行政**、司法**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由国家权力**产生其他国家**,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什么要坚持喝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意义: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六课 我国的政*制度

6、中国***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的领导(为什么)

首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执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要坚持以中国***为领导核心。

其次,只有坚持中国***领导,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8、识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地含义、理解三者关系

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9、民主*派的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中国***和各民主*派的关系:中国***是执政*,各民主*派是参政*,中国***与各民主*派是亲密友*。

10、把握中国***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特点)。

(1)通力合作的友*关系:中国***是执政*,各民主*派是参政*,中国***与各民主*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

(2)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领导。中国***对民主*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3)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是中国***和各民主*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他也是中国***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11、分析说明我国的政*制度是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的政*制度(了解)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制。

(2)中国***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3)主张在我国实行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其后果必将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3、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没事经济发展的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14、简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

(1)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2)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15、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意义:

有利于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巩固国防。

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7、自治**和自治权: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自治**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及其他自治权。

18、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句、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20、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注意: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21、认识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了解)

(1)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2)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22、说明弘扬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了解)

(1)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2)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内在要求。(3)是科教兴国的客观要求。

2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4、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八课 走近国际社会

25.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主权国家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 不可分割的权力是主权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26.国际组织的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世界性和区域性。

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27.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8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

29.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冲突。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时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时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0.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31.我国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32.如何维护我国国家利益:①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②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③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④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局面,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3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34影响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35.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立国际新秩序,其基本内涵是: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36.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世界走向多极化的作用: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37.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综合国力的含义和内容: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物质力量和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

38.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9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重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1、我国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从国家角度看,要坚持*的领导,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完善法律法规,为维护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从公民角度看,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义务

42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发展和完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中国***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篇 高三政治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总结

1.高三政治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总结

各种投资方式

(1)储蓄存款——便捷储蓄机构—商业银行(以利润为目的,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结算业务

(2)股票——高风险、高回报

(3)债券——稳健{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4)规避风险——保险{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2.高三政治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总结

纸币:

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注: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通货膨胀:供小于求;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通货紧缩:供大于求;物价下降,纸币升值;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3.高三政治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总结

神奇的货币

1.货币的含义和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3.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4.信用工具和外汇:

常用的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汇票等。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汇率是经常变动的,而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我国和世界的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高三政治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总结

影响消费的因素

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②居民消费水平也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影响消费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物价水平。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和保养等。

5.高三政治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总结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指个人将属于其合法的所有人民币或者外币储蓄机构,储蓄机构等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活动。

2、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3、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都能获得利息。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4、储蓄存款的分类。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第9篇 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导语高二一年,强人将浮出水面,鸟人将沉入海底。高二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吃透课本;二,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三,总结自己考试技巧,形成习惯。为了帮助你的学习更上一层楼,高中频道为你准备了《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希望可以帮到你!

1、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注意三点:物质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具有可知性。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①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载体)

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物质运动的规律

①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和方*

原理

a规律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普遍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规律普遍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

a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b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物质决定意识

①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③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5、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a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b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并不是否认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它要求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统一。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7、实践

①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注意: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人类所特有)、以客观事物位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实践的特点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而产生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b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的标准

a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

b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

c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实践)才能检验

④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实践,认识就失去了意义。

9、真理

①真理的客观性

a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

因为:

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c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每个人的知识构成、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但其中只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即只有一个真理。

②真理的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过程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③真理的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任何真理如果超出了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④真理和谬误: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a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使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b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10、认识过程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原因: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原因:

a认识的对象是变化的

b人是时代延续的

c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10篇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明确一个概念。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以及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它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三个方面:

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想”。

二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做”。

三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弄清二个关系:

一是主观能动性与意识能动性的关系。两者的区别:(1)含义不同。主观能动性(略)。意识能动性是指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2)主观能动性包括“想”和“做”的能力、活动以及人们的精神状态。而意识能动性不包括做的能力。(3)作用的形式不同。主观能动性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而意识能动性只能通过人的实践活动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两者联系:“意识能动性”属于“主观能动性”,后者比前者的外延要大。

二是主观能动性与意识反作用的关系。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定义不同(略)。2、范围不同。意识反作用指人们在一定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去改变客观事物,即改造世界;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则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三个方面:(略)。角度不同。意识反作用侧重表明在物质与意识关系中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一种与物质决定作用相反的作用,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则着重说明人类所具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这种属性。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人的主观能动性包含意识反作用,而意识反作用只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方面;2、无论是意识反作用,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作用的发挥都必须以一定的实践活动为基础;3、两者都是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一切动物的重要特征。

理清三个“三”:

(一)宏观上认清逻辑上的“三段论”。即什么是主观能动性?为什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才能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清逻辑上的“三段论”,有助于学生形成网络知识体系。

(二)搞清人们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时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三个原因。

1、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从现有条件出发,改变不利条件,创造出新的有利条件,才能以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胜利。

(三)处理好制约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三个关系。

1、处理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离开客观规律去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会一事无成,甚至会起到破坏作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虽然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但这种制约又会反过来要求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认识和利用规律。

2、处理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的关系。

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的活动,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需要使用一定的物质条件作用于对象。即使我们有了关于对象的规律性认识,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也不可能有效地改造它。所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必须从客观条件出发。客观条件也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这种制约作用又恰恰要求人们去研究条件,促使人们积极地利用条件,在条件不具备时积极地去创造条件,并设法限制不利条件的作用。可见,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反过来也给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广阔的余地。

3、要正确处理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因素的关系。

一个人在后天的学习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主观因素越正确,越有广度和深度,就越有利于进一步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地实践积累知识,积累能力。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善于把这些主观因素充分调动起来,进行新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利益出发点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选择正确的利益出发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使我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益于人类,有益于国家和集体。

第11篇 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导语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助你金榜题名!

1.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还有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1)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产生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举例:超市里各种商品的标价。如一双鞋价格为150元人民币。只要标注150元,而不用在现实中放150元在旁。

(2)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为:商品---货币---商品。

举例:小李用300元钱买了一件衣服,这里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3)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的职能。它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4)贮藏手段:货币被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这时货币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

(5)世界货币:一般来说只有黄金和白银才能成为世界货币,但随着货币的发展,一些国家的纸币也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欧元、英镑等。

2.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家庭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等。

2、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

3、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稳定物价

3.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

②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

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

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

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5.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货币及其本质

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货币的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货币的属性: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

货币的主要职能

①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政治必修二总结11篇

1.高三政治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总结各种投资方式(1)储蓄存款——便捷储蓄机构—商业银行(以利润为目的,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结算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政治必修二相关文章

  • 高一政治必修二总结3篇
  • 高一政治必修二总结3篇66人关注

    导语偶尔会抱怨为什么自己没天赋,又或者因为别人能轻易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而不平衡。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完全没办法。现在的我倒觉得这样也好,世上或许有人能一步登 ...[更多]

  • 政治必修二总结11篇
  • 政治必修二总结11篇34人关注

    1.高三政治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总结各种投资方式(1)储蓄存款——便捷储蓄机构—商业银行(以利润为目的,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 ...[更多]

总结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