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总结范文

民俗总结9篇

发布时间:2022-12-21 14:06:02 查看人数:92

民俗总结9篇

第1篇 2022年寻访南京民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通过参观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干氏家族历史陈列馆、金陵工巧、金陵十八坊等民俗文化馆,与民俗文化零距离,初探民俗风貌,感受民俗魅力。 在参观的过程中,成员们还拜访了剪纸编织大师、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脱胎京剧脸谱传承人、二级舞台美术设计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程少岩老师和南京市白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根雕代表性传承人万桂明老师,在大师们的介绍和聊天中对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除了参观和采访,成员们还亲身参与到民俗文化传播的实践活动中。除了民俗故居,南京城墙也是南京文化传承的重点,而少年儿童也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所以我们民俗文化寻访暑期实践团联合佑芽自然营围绕南京明城墙展开以“民俗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户外亲子活动。

整个实践活动下来,成员们对南京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到民俗的魅力,以及对民俗艺人精湛技艺的赞叹。本次参观民俗博物馆活动,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后期工作做好了准备,将极大地推动“寓教于乐——民俗文化初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

心得体会

随着实践的推移,南京的旧民俗文化正一步步远离我们,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汇合了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底蕴。对于这些民俗文化的保存也自然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广大学子热爱南京的感情,传播南京“根”文化,我院8名大学生共同组织开展“寻访南京民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我们通过从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南京文化浓厚的地区,进行实地踩点,为活动路线设定合理提供可行性,此外设立具体活动流程,并收集民俗资料,为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为了更好的保护南京古城墙,让见证历史的城墙更好生存。7月11日至25日,动科学院南京民俗文化寻访暑期实践团联合佑芽自然营围绕南京明城墙展开“南京历史民俗文化寻访”主题的户外亲子活动。南京城墙建于1366年到1386年,总长度超过35公里,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垣,由内向外形成了皇城、宫城、京城、外城等四重环套的格局。经过6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南京城墙目前尚存25公里长,总长度仍为世界第一。

在实践开始前,小组成员做好了大量的前期准备故事,查阅了大量关于南京城墙的资料,了解了有关城墙的历史故事。小组的指导老师是佑芽自然营的胡老师,他向大家介绍了南京城墙建立以来在战争中的军事防御功能,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的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通过活动路线的协调,小组成员们决定把东水关遗址作为实践活动的起点,沿着秦淮河与城墙行走。活动以团队竞争模式开展,每名大学生带领3-4名小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沿途寻访民俗与历史文化。活动中途径金陵制造厂与大报恩寺,胡老师为大家悉心讲解了它们的由来与历史变迁。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是明清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

此外,我们也来参观了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夫子庙东、等地进行了实地探访,对其中的民俗文物进行了深入了解,也与一些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交流以及合影。

在参观甘家大院中的梨园雅韵时,正赶上南京白局评话表演节目,台上表演精彩,台下观看有味。地道的南京评话,精湛的表演艺术,传承着悠久的南京民俗文化。随后沿路参观了干氏家族历史陈列馆,明细的家谱,简练的文字介绍,对甘家大院有了基本的了解。顺着导览图中的线路展示,在欣赏大院中,找到了临展馆,那里陈列着南京历史以来的各种民俗。沿着游览路线,走过金陵工巧。其中的剪纸纺里,剪纸师傅一边不紧不慢地剪着各式精美花样,一边向我们介绍着剪纸的艺术。旁边的编织纺里,编织阿姨悠悠地编织着美丽的图案,小小柜台摆满的物品都出自她之手。聊天中,阿姨说道“退休后,我来到这里工作,编织也是我的爱好,同时也是一种传承。”能工巧匠,民俗艺人在金陵工巧中随处可见。

一路游览下来,队员们南京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到民俗的魅力,以及对民俗艺人精湛技艺的赞叹。本次参观民俗博物馆活动,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后期工作做好了准备,极大地推动“寓教于乐——民俗文化初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

1、参观体会:整个实践活动下来,成员们对南京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到民俗的魅力,以及对民俗艺人精湛技艺的赞叹。本次参观民俗博物馆活动,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后期工作做好了准备,将极大地推动“寓教于乐——民俗文化初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当然,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增强了自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丰富了自己人生的阅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更好地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虽然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但小伙伴们依然能够坚持下来去完成任务,我想我们都是觉得亲身体验社会实践会让自己进一步提高,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一路走来,我们没有抱怨,反而有很多欢声笑语,拉近了小伙伴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2、活动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友谊,提高了我们社会实践能力,并增强了合作精神。对南京秦淮区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使得我们更喜爱南京。我们要把这次事件活动进行总结,引导我们身边的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民俗文化,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实践中来。同时,我们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广大学子热爱南京做出了贡献,在此活动中,团队与孩子们也学习到一定的南京民俗文化知识,小朋友们在愉快中度过了暑假,我们也在寻访过程中提升了交际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当然,小伙伴们和小朋友们经过相处后,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收获了一段真挚的友情!

第2篇 大学民俗学社工作总结

xx年-2022年对吉首大学民俗学社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我们在不断成长中收获着我们成长中的收获,此刻回头,我们看到的不仅有我们曾经挥洒了汗水和泪水的长路,我们更看到了社团和社团里面的每一个人那坚实有力的脚印。我们要放歌,我们要呐喊,我们要为我们的成长放歌要为我们的成功呐喊……

2022-2022新的学年已经开始了,辞旧迎新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但我们相信,在以前众多的社团成员的努力下,新的社团成员一定会汲取经验,继往开来。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将会扩大高校大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的培养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对我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关注和对社团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校学生社团必将以更加清晰的发展轮廓和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淀放在我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风景线上。

我校学生社团在院*委领导下,由校团委和社团联合会直接指导,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的教育方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和政治工作,促进学生德、育、体全面发展,充分体现“知识、能力、人格”三育人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材”的目的。一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服务和凝聚广大同学,积极营造高品位校园文化,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学工部的主要工作之一,目前我校学生社团共40多家,在册会员万余人,涉及外语、文学、学术、艺术、体育、社会服务等六大类,对于这样规模庞大、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的群体进行管理尤为重要。因此,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是学工部的头等大事。

一、忆往昔,我们稳步扎实前进

本学年,我们在认真总结以前社团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社团活动,努力创造人文环境,有力保证了各社团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在上一个学年中,我们在各种活动中品赏着自己:

1、10月,社团招新,我们成功吸收了80余名在民俗方面有着浓厚兴趣的新血液!

2、10月中旬,社团理事会选举,我们选出了我们社团的骨干,成立了我们社团的中坚队伍并召开第一届社团社员大会和社团理事会。制定了未来社团发展的方针和蓝图。

3、11月,社员一行70余人在湘西州民俗博物馆中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参观学习活动,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民俗学爱好者第一次感受到了湘西民俗的震撼之力。

4、结合上一次的参观,我社接着举办了“《走进、感悟、溶入湘西民俗》”的征文比赛。

5、11月中旬,我社请来了我社团指导老师之一的胡炳章教授,在1104教室,为包括我社社员在内的100余民俗爱好者讲授了民俗学专业知识。在学校引起了强烈反响。

6、12月,我社在大田湾校区1106教室举行“《走进、感悟、溶入湘西民俗》”征文颁奖典礼,38名来自文学院、历史学院、物电学院、商学院等学院的社员获得了各类奖励。我社指导老师田茂军教授亲临现场为同学颁奖并发表谈话。

7、寒假,我社社员在冰冻寒冷中完成了我社假期田野调查作业60余份。

8、2022年3月上旬,我社新学期社员大会,并对假期优秀调查进行表彰。

9、4-5月,我社积极配合校团委和社团联合会工作,积极组织社员参加第二届社团代表大会。我社派出了田智文、龚瑶、王炼三位社员参加第二届社团代表大会。

10、在五四评优中,我社的工作得到了学校一致认可,社团及社长田智文分别被授予“优秀社团(全校共6个)”和“优秀社团干*”。

1、6月,我社10名代表同指导老师一起到达凤凰三江苗寨,参加了苗族“四月八跳花节”。

2、7月15日,我社师生10余名在学校迎来了北京大学民俗协会10多名民俗文化爱好者,并召开了两社团间的首次交流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长期友好合作交流关系。

二、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新三进”工作,对学生社团进行积极引导和指导,保证社团活动生动活泼、积极健康、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对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和维护学校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学生社团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和符合青年学生重个性张扬、求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正越来越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开发和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新时期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和战略抉择。建设新时期的高校社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是完全一致的。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学们,回顾这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在社团管理,活动的品位,外部联谊等领域不断改进。我们相信,在*委的领导下,在学校团委的关怀下,在全体社团人的共同努力下,来年的工作会更加出色,我们社团人构建和谐西译的步子会迈得更大、更高、更强。

吉首大学民俗学社

2022年9月8日

第3篇 大学民俗学社工作总结范文

xx年-2011年对吉首大学民俗学社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我们在不断成长中收获着我们成长中的收获,此刻回头,我们看到的不仅有我们曾经挥洒了汗水和泪水的长路,我们更看到了社团和社团里面的每一个人那坚实有力的脚印。我们要放歌,我们要呐喊,我们要为我们的成长放歌要为我们的成功呐喊……

2011-2012新的学年已经开始了,辞旧迎新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但我们相信,在以前众多的社团成员的努力下,新的社团成员一定会汲取经验,继往开来。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将会扩大高校大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的培养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对我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关注和对社团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校学生社团必将以更加清晰的发展轮廓和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淀放在我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风景线上。

我校学生社团在院*委领导下,由校团委和社团联合会直接指导,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的教育方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和政治工作,促进学生德、育、体全面发展,充分体现“知识、能力、人格”三育人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材”的目的。一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服务和凝聚广大同学,积极营造高品位校园文化,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学工部的主要工作之一,目前我校学生社团共40多家,在册会员万余人,涉及外语、文学、学术、艺术、体育、社会服务等六大类,对于这样规模庞大、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的群体进行管理尤为重要。因此,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是学工部的头等大事。

一、忆往昔,我们稳步扎实前进

本学年,我们在认真总结以前社团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社团活动,努力创造人文环境,有力保证了各社团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在上一个学年中,我们在各种活动中品赏着自己:

1、10月,社团招新,我们成功吸收了80余名在民俗方面有着浓厚兴趣的新血液!

2、10月中旬,社团理事会选举,我们选出了我们社团的骨干,成立了我们社团的中坚队伍并召开第一届社团社员大会和社团理事会。制定了未来社团发展的方针和蓝图。

3、11月,社员一行70余人在湘西州民俗博物馆中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参观学习活动,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民俗学爱好者第一次感受到了湘西民俗的震撼之力。

4、结合上一次的参观,我社接着举办了“《走进、感悟、溶入湘西民俗》”的征文比赛。

5、11月中旬,我社请来了我社团指导老师之一的胡炳章教授,在1104教室,为包括我社社员在内的100余民俗爱好者讲授了民俗学专业知识。在学校引起了强烈反响。

6、12月,我社在大田湾校区1106教室举行“《走进、感悟、溶入湘西民俗》”征文颁奖典礼,38名来自文学院、历史学院、物电学院、商学院等学院的社员获得了各类奖励。我社指导老师田茂军教授亲临现场为同学颁奖并发表谈话。

7、寒假,我社社员在冰冻寒冷中完成了我社假期田野调查作业60余份。

8、2011年3月上旬,我社新学期社员大会,并对假期优秀调查进行表彰。

9、4-5月,我社积极配合校团委和社团联合会工作,积极组织社员参加第二届社团代表大会。我社派出了田智文、龚瑶、王炼三位社员参加第二届社团代表大会。

10、在五四评优中,我社的工作得到了学校一致认可,社团及社长田智文分别被授予“优秀社团(全校共6个)”和“优秀社团干*”。

1

1、6月,我社10名代表同指导老师一起到达凤凰三江苗寨,参加了苗族“四月八跳花节”。

1

2、7月15日,我社师生10余名在学校迎来了北京大学民俗协会10多名民俗文化爱好者,并召开了两社团间的首次交流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长期友好合作交流关系。

二、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新三进”工作,对学生社团进行积极引导和指导,保证社团活动生动活泼、积极健康、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对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和维护学校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学生社团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和符合青年学生重个性张扬、求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正越来越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开发和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新时期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和战略抉择。建设新时期的高校社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是完全一致的。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学们,回顾这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在社团管理,活动的品位,外部联谊等领域不断改进。我们相信,在*委的领导下,在学校团委的关怀下,在全体社团人的共同努力下,来年的工作会更加出色,我们社团人构建和谐西译的步子会迈得更大、更高、更强。

吉首大学民俗学社

2011年9月8日

第4篇 访南京民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访南京民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团队成员通过参观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干氏家族历史陈列馆、金陵工巧、金陵十八坊等民俗文化馆,与民俗文化零距离,初探民俗风貌,感受民俗魅力。

在参观的过程中,成员们还拜访了剪纸编织大师、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脱胎京剧脸谱传承人、二级舞台美术设计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程少岩老师和南京市白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根雕代表性传承人万桂明老师,在大师们的介绍和聊天中对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除了参观和采访,成员们还亲身参与到民俗文化传播的实践活动中。除了民俗故居,南京城墙也是南京文化传承的重点,而少年儿童也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所以我们民俗文化寻访暑期实践团联合佑芽自然营围绕南京明城墙展开以“民俗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户外亲子活动。

整个实践活动下来,成员们对南京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到民俗的魅力,以及对民俗艺人精湛技艺的赞叹。本次参观民俗博物馆活动,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后期工作做好了准备,将极大地推动“寓教于乐——民俗文化初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

心得体会

随着实践的推移,南京的旧民俗文化正一步步远离我们,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汇合了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底蕴。对于这些民俗文化的保存也自然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广大学子热爱南京的感情,传播南京“根”文化,我院8名大学生共同组织开展“寻访南京民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我们通过从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南京文化浓厚的地区,进行实地踩点,为活动路线设定合理提供可行性,此外设立具体活动流程,并收集民俗资料,为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为了更好的保护南京古城墙,让见证历史的城墙更好生存。7月11日至25日,动科学院南京民俗文化寻访暑期实践团联合佑芽自然营围绕南京明城墙展开“南京历史民俗文化寻访”主题的户外亲子活动。南京城墙建于1366年到1386年,总长度超过35公里,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垣,由内向外形成了皇城、宫城、京城、外城等四重环套的格局。经过6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南京城墙目前尚存25公里长,总长度仍为世界第一。

窗体顶端

在实践开始前,小组成员做好了大量的前期准备故事,查阅了大量关于南京城墙的资料,了解了有关城墙的历史故事。小组的指导老师是佑芽自然营的胡老师,他向大家介绍了南京城墙建立以来在战争中的军事防御功能,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的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通过活动路线的协调,小组成员们决定把东水关遗址作为实践活动的起点,沿着秦淮河与城墙行走。活动以团队竞争模式开展,每名大学生带领3-4名小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沿途寻访民俗与历史文化。活动中途径金陵制造厂与大报恩寺,胡老师为大家悉心讲解了它们的由来与历史变迁。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是明清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

此外,我们也来参观了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夫子庙东、等地进行了实地探访,对其中的民俗文物进行了深入了解,也与一些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交流以及合影。

在参观甘家大院中的梨园雅韵时,正赶上南京白局评话表演节目,台上表演精彩,台下观看有味。地道的南京评话,精湛的表演艺术,传承着悠久的'南京民俗文化。随后沿路参观了干氏家族历史陈列馆,明细的家谱,简练的文字介绍,对甘家大院有了基本的了解。顺着导览图中的线路展示,在欣赏大院中,找到了临展馆,那里陈列着南京历史以来的各种民俗。沿着游览路线,走过金陵工巧。其中的剪纸纺里,剪纸师傅一边不紧不慢地剪着各式精美花样,一边向我们介绍着剪纸的艺术。旁边的编织纺里,编织阿姨悠悠地编织着美丽的图案,小小柜台摆满的物品都出自她之手。聊天中,阿姨说道“退休后,我来到这里工作,编织也是我的爱好,同时也是一种传承。”能工巧匠,民俗艺人在金陵工巧中随处可见。

一路游览下来,队员们南京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到民俗的魅力,以及对民俗艺人精湛技艺的赞叹。本次参观民俗博物馆活动,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后期工作做好了准备,极大地推动“寓教于乐——民俗文化初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

1、参观体会:整个实践活动下来,成员们对南京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到民俗的魅力,以及对民俗艺人精湛技艺的赞叹。本次参观民俗博物馆活动,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后期工作做好了准备,将极大地推动“寓教于乐——民俗文化初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当然,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增强了自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丰富了自己人生的阅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更好地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虽然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但小伙伴们依然能够坚持下来去完成任务,我想我们都是觉得亲身体验社会实践会让自己进一步提高,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一路走来,我们没有抱怨,反而有很多欢声笑语,拉近了小伙伴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2、活动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友谊,提高了我们社会实践能力,并增强了合作精神。对南京秦淮区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使得我们更喜爱南京。我们要把这次事件活动进行总结,引导我们身边的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民俗文化,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实践中来。同时,我们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广大学子热爱南京做出了贡献,在此活动中,团队与孩子们也学习到一定的南京民俗文化知识,小朋友们在愉快中度过了暑假,我们也在寻访过程中提升了交际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当然,小伙伴们和小朋友们经过相处后,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收获了一段真挚的友情!

第5篇 2022年寒假民俗活动总结样本

时间飞逝,短暂的寒假结束了,下面是酷猫写作范文网特意准备的2022年寒假民俗活动总结样本,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看完后有所收获和帮助。

2022年1月14日下午,我们五年级六班的倪xx、邢xx、房xx等同学在爸爸妈妈们的陪伴下,来到了xx市博物馆参加《各地传统与民俗》的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游玩的同时,通过参与主办方精心编排的各项活动,了解家文化的意义,化解过去一年中积累的亲子矛盾与误会;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打造一个和谐而亲密的家庭氛围。

不到两点钟,我们的学生代表就已经早早的来到了活动现场,期待着活动的开始!

在进入场地之前我们通过门口的讲解员已经大体了解到了本次活动的形式:主要采用传统风俗中赶集的形式来体现,不仅邀请了民间艺人进行中国结diy、面塑、糖画、糖葫芦的现场演示与实践,同时还根据不同的省市布置了相应的展台,向我们展示了各地春节的民俗特色。虽然会场场地有限,但同学们还是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不管到哪个摊位上都积极认真的听从讲解,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认真听老师们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春联的由来和意义: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最早起于春秋时期,而真正被用于春节的张贴应该在宋代。

到了制作糖葫芦的摊位,我们有点拔不动腿了,真想拿一串填在肚子里。在活动现场,我们也有幸认真观摩了一次糖葫芦制作的全过程,知道了熬糖的不容易,熬的时候一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发粘,吃时会沾牙;而火候太大,不仅颜色重而且吃起来发苦。二要把握稠度,稠了蘸不起来,稀了挂不住。另外要将山楂去核,去核不能将山楂一切两半,要用小刀在山楂的中间一转。将核取出后用竹签穿上,然后放到熬好的热糖里滚一下。热糖冷却后,便成为晶莹透明的糖葫芦了。红彤彤的糖葫芦酸酸甜甜,老少皆宜。

还有可爱的面塑diy,漂亮的糖画,以及身穿各地特色服装的展台,我们都一一进行了参观学习,了解了北京、xz、内蒙古等地春节的一些习俗,比如说在拉萨,藏族居民一大早就在房顶上树起新的经幡,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在内蒙有春节饭后玩“嘎拉卡”(羊骨头)的习俗……由此可见,中国的地大物博,各地文化的差异还是很大的,但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庆贺春节,都是为了祈福来年更加美好。

同时,我们还认真学习了春节期间相关的衣食住行的注意事项及礼节,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在跟随爸爸妈妈走亲访友的时候不会失礼。

最后,我们又一起参观了博物馆的其他展厅,不仅学到了很多常识,更加促进了我们同学之间的情谊。真是一个有意义的下午啊!

第6篇 参加民俗活动的总结模板

参加民俗活动的总结模板篇一

20xx年1月14日下午,我们五年级六班的倪xx、邢xx、房xx等同学在爸爸妈妈们的陪伴下,来到了xx市博物馆参加《各地传统与民俗》的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游玩的同时,通过参与主办方精心编排的各项活动,了解家文化的意义,化解过去一年中积累的亲子矛盾与误会;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打造一个和谐而亲密的家庭氛围。

不到两点钟,我们的学生代表就已经早早的来到了活动现场,期待着活动的开始。

在进入场地之前我们通过门口的讲解员已经大体了解到了本次活动的形式:主要采用传统风俗中赶集的形式来体现,不仅邀请了民间艺人进行中国结diy、面塑、糖画、糖葫芦的现场演示与实践,同时还根据不同的省市布置了相应的展台,向我们展示了各地春节的民俗特色。虽然会场场地有限,但同学们还是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不管到哪个摊位上都积极认真的听从讲解,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认真听老师们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春联的由来和意义: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最早起于春秋时期,而真正被用于春节的张贴应该在宋代。

到了制作糖葫芦的摊位,我们有点拔不动腿了,真想拿一串填在肚子里。在活动现场,我们也有幸认真观摩了一次糖葫芦制作的全过程,知道了熬糖的不容易,熬的时候一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发粘,吃时会沾牙;而火候太大,不仅颜色重而且吃起来发苦。二要把握稠度,稠了蘸不起来,稀了挂不住。另外要将山楂去核,去核不能将山楂一切两半,要用小刀在山楂的中间一转。将核取出后用竹签穿上,然后放到熬好的热糖里滚一下。热糖冷却后,便成为晶莹透明的糖葫芦了。红彤彤的糖葫芦酸酸甜甜,老少皆宜。

还有可爱的面塑diy、漂亮的糖画,以及身穿各地特色服装的展台,我们都一一进行了参观学习,了解了北京、内蒙古等地春节的一些习俗,比如说在拉萨,藏族居民一大早就在房顶上树起新的经幡,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在内蒙有春节饭后玩嘎拉卡(羊骨头)的习俗由此可见,中国的地大物博,各地文化的差异还是很大的,但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庆贺春节,都是为了祈福来年更加美好。

同时,我们还认真学习了春节期间相关的衣食住行的注意事项及礼节,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在跟随爸爸妈妈走亲访友的时候不会失礼。

最后,我们又一起参观了博物馆的其他展厅,不仅学到了很多常识,更加促进了我们同学之间的情谊。真是一个有意义的下午啊。

参加民俗活动的总结模板篇二

活动名称:民俗文化普及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11月20日星期六上午

活动地点:河北省民俗博物馆

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孩子接触民俗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相反的是把时间都用到了上网玩游戏上,民俗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去了解并且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而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正是一个我们能够了解燕赵民俗文化的良好学习基地,所以走进这里学习民俗文化传承民俗精神是我们应有的义务和责任。

活动目的:促进学生了解民俗文化传承民俗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人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以及燕赵文化的的绚烂多彩,鼓舞更多的人加入到宣传民俗文化的队伍中来。

活动流程:11月20日上午,志愿者一行来了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待下我们参观了博物馆内的美丽的衡水湖,陶瓷艺术,村里的日子等几个展区,在这过程中志愿者们再耐心听讲之外还好奇的询问着关于民俗文化的一些知识,随后志愿者们在自由参观的过程中和自己喜欢的民俗展品合影,以及购买了自己喜欢的民俗玩物,志愿者们脸上无一不显示出喜悦的表情,并表示他们觉得至此活动学到了很多,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活动感悟:这次的民俗博物馆之行,可以说让每个志愿者都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燕赵文化的丰富多彩,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这次的学习增强了我们学习民俗文化,爱好民俗文化,宣传民俗文化的意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能够更加努力为我们的民俗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加民俗活动的总结模板篇三

今天是星期四,也不知是什么好日子,校长竟别出心裁地请了一个演木偶戏的戏班子来到学校,真不知道校长究竟是何居心,居然平白无故地请戏班子来给我们演木偶戏看,真是让人难以理解,让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见到了十时零五分,优美的音乐声又在耳旁想起来了,这不,第三课的上课时间到了,老师走进教室,可出乎意料的是老师不是来上课的,而是来带领我们搬椅子到操场去看木偶戏的。只听老师一声令下,我们迫不及待地搬起椅子,冲出教室,向操场蜂拥而至。来到操场,只见操场上已经架起了一个用布蒙起来的舞台。在场的同学们个个喜上眉梢,显然心里是异常的兴奋和激动,恨不得表演马上开始。

表演开始了,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木偶们依次闪亮登场,表演的节目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七品芝麻官”,那官老爷刚直不阿,他的椅子两边贴着一副对联“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告诉我们当官要为百姓做主,对联上是这么写的,他也是这么做的。有一次,有个少爷仗着自己亲人是大官,抢了一位大爷的酒,反而倒过来反咬一口,说那位大爷抢了他的酒,在衙门,还贿赂官老爷,可官老爷不贪图恩惠,公平的判案。

看了这场木偶戏,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知道了:不能因为别人比自己“大”,而向邪恶势力低头。

第7篇 2022年寻访南京民俗文化红色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欢迎阅读的小编整理的xx年寻访南京民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通过参观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干氏家族历史陈列馆、金陵工巧、金陵十八坊等民俗文化馆,与民俗文化零距离,初探民俗风貌,感受民俗魅力。 在参观的过程中,成员们还拜访了剪纸编织大师、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脱胎京剧脸谱传承人、二级舞台美术设计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程少岩老师和南京市白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根雕代表性传承人万桂明老师,在大师们的介绍和聊天中对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除了参观和采访,成员们还亲身参与到民俗文化传播的实践活动中。除了民俗故居,南京城墙也是南京文化传承的重点,而少年儿童也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所以我们民俗文化寻访暑期实践团联合佑芽自然营围绕南京明城墙展开以“民俗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户外亲子活动。

整个实践活动下来,成员们对南京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到民俗的魅力,以及对民俗艺人精湛技艺的赞叹。本次参观民俗博物馆活动,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后期工作做好了准备,将极大地推动“寓教于乐——民俗文化初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

心得体会

随着实践的推移,南京的旧民俗文化正一步步远离我们,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汇合了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底蕴。对于这些民俗文化的保存也自然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广大学子热爱南京的感情,传播南京“根”文化,我院8名大学生共同组织开展“寻访南京民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我们通过从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南京文化浓厚的地区,进行实地踩点,为活动路线设定合理提供可行性,此外设立具体活动流程,并收集民俗资料,为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为了更好的保护南京古城墙,让见证历史的城墙更好生存。7月11日至25日,动科学院南京民俗文化寻访暑期实践团联合佑芽自然营围绕南京明城墙展开“南京历史民俗文化寻访”主题的户外亲子活动。南京城墙建于1366年到1386年,总长度超过35公里,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垣,由内向外形成了皇城、宫城、京城、外城等四重环套的格局。经过6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南京城墙目前尚存25公里长,总长度仍为世界第一。

在实践开始前,小组成员做好了大量的前期准备故事,查阅了大量关于南京城墙的资料,了解了有关城墙的历史故事。小组的指导老师是佑芽自然营的胡老师,他向大家介绍了南京城墙建立以来在战争中的军事防御功能,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的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通过活动路线的协调,小组成员们决定把东水关遗址作为实践活动的起点,沿着秦淮河与城墙行走。活动以团队竞争模式开展,每名大学生带领3-4名小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沿途寻访民俗与历史文化。活动中途径金陵制造厂与大报恩寺,胡老师为大家悉心讲解了它们的由来与历史变迁。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是明清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

此外,我们也来参观了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夫子庙东、等地进行了实地探访,对其中的民俗文物进行了深入了解,也与一些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交流以及合影。

在参观甘家大院中的梨园雅韵时,正赶上南京白局评话表演节目,台上表演精彩,台下观看有味。地道的南京评话,精湛的表演艺术,传承着悠久的南京民俗文化。随后沿路参观了干氏家族历史陈列馆,明细的家谱,简练的文字介绍,对甘家大院有了基本的了解。顺着导览图中的线路展示,在欣赏大院中,找到了临展馆,那里陈列着南京历史以来的各种民俗。沿着游览路线,走过金陵工巧。其中的剪纸纺里,剪纸师傅一边不紧不慢地剪着各式精美花样,一边向我们介绍着剪纸的艺术。旁边的编织纺里,编织阿姨悠悠地编织着美丽的图案,小小柜台摆满的物品都出自她之手。聊天中,阿姨说道“退休后,我来到这里工作,编织也是我的爱好,同时也是一种传承。”能工巧匠,民俗艺人在金陵工巧中随处可见。

一路游览下来,队员们南京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到民俗的魅力,以及对民俗艺人精湛技艺的赞叹。本次参观民俗博物馆活动,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后期工作做好了准备,极大地推动“寓教于乐——民俗文化初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

1、参观体会:整个实践活动下来,成员们对南京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到民俗的魅力,以及对民俗艺人精湛技艺的赞叹。本次参观民俗博物馆活动,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后期工作做好了准备,将极大地推动“寓教于乐——民俗文化初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当然,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增强了自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丰富了自己人生的阅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更好地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虽然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但小伙伴们依然能够坚持下来去完成任务,我想我们都是觉得亲身体验社会实践会让自己进一步提高,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一路走来,我们没有抱怨,反而有很多欢声笑语,拉近了小伙伴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2、活动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友谊,提高了我们社会实践能力,并增强了合作精神。对南京秦淮区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使得我们更喜爱南京。我们要把这次事件活动进行总结,引导我们身边的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民俗文化,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实践中来。同时,我们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广大学子热爱南京做出了贡献,在此活动中,团队与孩子们也学习到一定的南京民俗文化知识,小朋友们在愉快中度过了暑假,我们也在寻访过程中提升了交际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当然,小伙伴们和小朋友们经过相处后,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收获了一段真挚的友情!

第8篇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研究的春风沐浴着正在飞跃的校园,课题研究的雨露滋润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田。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科研兴教”的敦促下,我们课题组老师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这片沃土中齐心协力,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辛勤地耕耘,也编织着我们的美好理想。回首在课题组这学期的工作,一曲曲奔跑般的旋律不禁从心底溢出……

一、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优势,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我们的课题组,一个拥有19人的大集体,其中有功力深厚的教导主任,有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有年轻有为的生力军。在研究中,我们课题组这个团体,较好地发挥着我们的人文环境优势,较好地发挥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学期以来,我们课题组集思广益,共同制订实验研究计划。实实在在地开展有助师生发展、成长的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研讨活动,承办省教学研讨活动,并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广东省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观摩研讨会于20xx年11月24日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东莞、广州、中山等地的全省各地代表参加了会议,省教厅的杨建国先生和佛山教研室的姚淑华老师、南海区教研室*朝亮先生和各市、区的语文教研员亲临现场作指导。来自全省七个地区的七位老分别作课,我校的杜小敏老师为全省老师代表展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例“乐读清平乐”,杜老师声情并茂地引领504班的学生遨游在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的古词课堂中,该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累丰富,底气丰厚,受到上级领导和全体老师代表的高度赞扬。11月25日,我校图文并茂的展板,最具特色的学生作品和精彩纷层的经典诵读汇报表演,让来宾们大饱眼福。交流研讨期间,各地代表纷纷踊跃发言,研讨气氛浓郁。代表们表示收获甚丰,从我校“师生齐学经典”中,他们找寻到了一条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道路。我校“学经典,用经典”的浓郁学习氛围深深地感染着全省的教师代表们。会后,省教厅的杨建国先生表示本次活动办地相当成功,意义深远,为推动全省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感谢上级为我校创造了这么多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在自己家就能参与上级的培训。通过这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锤炼了教师的新课程教育技能,同时也锻炼、培养了我们的学生。

二、以教研促进课题研究,以研究课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实验效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重视集体研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老师们群策群力,智慧的火花在充溢。本学期,课题组老师以经典诗文的研读作为研究之重点来开展研究,老师们的经典诗文研读指导各有千秋,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把诵读、合作、探究作为研究的主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六年级张菁老师上了一节文言文研究课《伯牙绝弦》,课堂上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把诵读、合作、探究作为研究的主流,廖梅君老师以诗歌单元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走进李白”,“走进杜甫”,师生互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五年级何玉玲老师上了一节古词知识课、以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向学生传授有关古词的的知识,廖素健老师则带着学生走进了古诗探究之旅,领略古诗的魅力。一年级许萍老师专门上了一节认识象形字的研究课《口耳目》,潘惠玲老师也专门上了一节认识会意字的研究课《日月明》,带动各班结合课本引导学生了解古人造字的智慧,感受汉字的有趣;三年级梁老师上《望天门山》一课时,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反复品读,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接着让学生根据诗中景物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描绘画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就轻轻松松学懂了这首诗。我们就是这样,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潜移默化,让中华传统文化播种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三、以开展综合性学习为研究特色,强调经典诵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本学期,我们继续把经典诗文的诵读与生活实践,与学校德育紧密结合,让经典诵读滋润孩子们的完美人格。各年级实验班按计划,继续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载体,积累古诗。每个年级的实验班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积累经典文化,如:一年级背诵儿歌、二年级背诵成语和歇后语、三年级背诵古诗、四年级背诵绕口令、五年级背诵古词、六年级背诵文言文等,利用课前、早读和课外阅读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诵读。现在,孩子们的言谈、作文中常常无意识地说出的一、两句古诗,让我们感到分外高兴。我们还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经典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一)一年级何渭文老师为学生精心挑选了一本适合一年级孩子读背的《365夜儿歌精选》,班上孩子已积累背诵了差不多100首。在孩子们的背诵中,实现了识字、阅读、练口语的综合训练,具有中国特色的儿歌童谣在孩子们的心中植根成长!一年级实验班12月开展了“经典诵读实验班”的交流活动,交流背诵了积累的古诗、儿歌,营造经典诵读氛围,增强诵读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活跃了学生的身心。

(二)四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了题为“经典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实验老师会围绕“古诗词”组织同学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漫游古诗王国》《古诗苑漫步》《古诗擂台赛》常常使同学们留恋忘返,其中“报题背诗”、“据意说诗”、“摸物猜诗”、“活用古诗”等生动有趣的活动环节使同学们收益匪浅。

(三)五、六年级紧扣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分别开展了“遨游汉字王国”和“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深入地开展文化传统教育,特别是字谜歇后语对联汉字等知识的教育。活动中,老师们积极指导,学生认真围绕小主题开展学习,从选定主题制订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交流汇报班级诗歌朗诵会诗歌知识竞赛创作小诗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学们获益良多。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充分地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并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每个班的研究成果各具特色,有609班、613班、605班、610班、606班交上了《研究作品集》,608、607班把计划的制定、研究成果、收获体会等进行归纳汇报,其余各班也把自己班最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上交科组进行交流,在成果的汇报与学习指导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同学们遨游在经典诗文的学习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致、困惑与惊喜。我们还专门对在这次综合性学习表现出色的每班五位同学进行表彰奖励。

(四)课题组编辑了《中华文化传统教育选编》印发给学生,利用校园广播传媒,以歌唱、小品、朗诵等形式,由广播员带领孩子们诵读经典。每当午睡后,校园里回荡着朗朗的读诗诵典的声音,整个校园都浸染在浓浓的古典文化氛围中。

(五)在我校刚刚结束的新年小主持人比赛中,我们的26位小主持人都分别为在场的观众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首古诗词,掀起了同学们诵读经典的热浪。

生活如一首诗、又如一个童话故事……面对生活的多彩,我们选择了经典。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近经典,热爱经典,我们将继续与书为友,与经典同行,让同学们能在祖国优秀的经典文化中尽情遨游!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

一、课题简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帮助孩子习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引领中学生的精神成长,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灵魂的碰撞和升华。中学生身体在不断成长的同时,其精神生命也在逐渐生长,尽管他们并不十分成熟,但是让他们用自己的心亲自去倾听、去感受、去体悟生命中的真、善、美,这远比说教式的教育更生动形象,也更能让人信服。一千多年的娄江文化,有着无数青少年生活与教育必须的养分,让他们置身在娄江文化的情境中,让他们在与自己能理解和接受的人、事、物的真实接触、体验中,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在了解、认同并创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鲜活地引领儿童生命成长,让人格自然而完美起来。

2、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象征和民族精神、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娄江文化是太仓人民近千年奋斗的结晶,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以历史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把富有地方色彩的美的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看看、听听、说说、唱唱、做做等多种方式,与娄江文化自由互动,在对家乡历史、名人轶事、民风民俗、旧貌新颜、地方艺术等的了解与认识过程中,感受家乡人民用聪明的才智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进而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承担起传承娄东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3、贯彻和延伸“生本教育”的需要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的精髓就是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倡导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民俗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容易激发学生探知的兴趣,这远比在课堂上单一的说教式教育生动的多、形象的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觉自愿的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因此,开展娄江民俗文化的研究,既能让学生领悟到娄东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其中的魅力,感受美、领悟美,更能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娄江文化是锦绣江南的灵魂,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吸纳性,能汲取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始终弘扬及创造优秀的人文精神,在历史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中凝结为礼让谦和、柔中带刚、开放进取、尚德重教、务实功利、精巧雅致等文化特征,有着鲜明的和谐特质,与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通。因此以娄江文化精髓为资源开展教育,有利于培养至德尚美、务实开拓的一代新人,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方面的民俗文化所传承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精化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的根基,是继承民族精神的命脉,而这种裂痕,如果不加修补、重建,就会使我们的现代文化在建立之始就没有了根本,没有了特色和优势。这种裂痕还会直接影响到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精神面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我们新道德、新秩序的建立缺失了一个基础、一种依托、一根主干文脉和一股重要的文化源泉。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在民俗文化方面的教育,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需要。

为此,我们课题组设想,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探索以娄江民俗文化资源为核心,以学科课程教学和德育活动为载体的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学校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新路,积极实施校本课程研究,开发“走出课堂,体验娄江民俗民风”的德育校本课程和“学习民间技艺,传承娄江民俗”的体艺校本课程。通过多种途径,持之以恒地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传承娄江民俗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学生历史文化素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事理,学会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充分挖掘娄江文化地域文化素材,特别是娄江民俗文化素材,架构特色课程,丰厚高中人文环境,提升校园、教师、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底蕴,初步建构具有娄江文化精神的校园文化。

2、传承地方文化瑰宝,探索高中生娄江文化教育机制和传承的教育策略,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娄江优秀文化,萌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成为娄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

3、通过开发高中生活动课程资源,拓展课题组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提升教师娄江文化素养,借助课程开发,创建鲜明的校本特色和教育品牌。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献研究。

查阅各类文献资料,进一步明确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校园文化的结构要素、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和建构技术,借鉴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等,为本课题找准切入口和新的发展空间。

2、娄江文化资源的学生价值及其利用现状的研究。

进一步理清娄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探究娄江文化资源的'学生价值,挖掘、筛选可用资源,明确资源的利用现状,并将其转变为高中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可用的、有价值的素材。

3、娄江文化传承视野中的校本文化标志的研究

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探索“至德尚美”为主的行为文化建设,提炼“德”的文化标志。如校风、校徽、校歌等的内涵,娄江文化学生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规范等,系列课程中“尚德”精髓的融合贯穿等,帮助学生、教师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形成尊崇德行、崇尚美德的良好风尚。

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探索“情趣审美”为主的生命文化建设,创设“美”的环境标志。充分利用娄江文化千年文化资源,规划吴文化内核的高中学校隐性课程,将审美文化融入课程,分解到语言、美术等领域,提高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萌发并体验个体追求人生情趣与理想境界的意识和感受。

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探索“传承创新”为主的精神文化建设,建立“新”的激励标志。建立健全各类学习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给人创新的空间,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创新的方法;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如才艺节、体育节等,形成以创新为乐、以创新为荣,乐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校园风貌。

4、娄江文化特色课程的研究

以《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精神为指导,从学生的视角去发掘和理解娄江文化的学生教育价值,并与高中教育有机整合,研究开发校本特色课程,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丰润学生娄江文化精神内涵。

5、基于娄江文化的高中教育策略的研究

基于《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精神和高中生发展特点,研究高中生在娄江文化传承活动中的心理机制和教育规律,在实践、反思并不断调整的基础上探索娄江文化特色教育的新方法、新策略。

6、娄江文化传承视野中家校及社区共育模式的研究。

主要研究如何在高中生娄江文化传承过程中,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和学校的整合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探索关注高中生生命成长的共育新模式。

7、娄江文化高中特色教育活动的案例研究。

以娄江文化高中特色教育为研究和实践点,以案例研究法为基本研究方法,用科学的学生观、学习观和教育观进行高中教育的分析,进而反思教育方法、策略等的有效性,改进教育实践。

二、课题研究的进展

第一阶段:课题前期准备阶段

研究时间:20xx年5月20xx年5月

研究任务: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研究方向、对课题方案的调研论证。

具体工作:

1、本阶段在查阅资料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调查娄江文化资源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旨在收集情报,寻找课题最适合的切入点。

2、查阅娄江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文献资料,调查本地可用娄江文化资源的现状,探索可研究、创新的空间,设计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设计申报阶段

研究时间:20xx年5月20xx年1月

研究任务:完成课题申报,设计研究思路,撰写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总方案,确定具体研究内容与目标。

具体工作: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教研组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利用民俗文化为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机会。利用好民俗活动这一有效途径,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道德学习,是当今教育实践中顺应改革发展趋势的重要研究课题,是自身教育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的价值体现。

2、开展研讨,提高认识。组织开展“娄江民俗”等专题研讨会,同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材料,挖掘以民俗文化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拓宽教师视野。教师在研讨中不断提高认识,科学地利用信息理论,指导实践工作。

3、抓住重点、解决疑点,结合本课题研究意义,紧紧抓住当代德育热点难点问题,并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机会,撰写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课题。

4、刘婧老师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举办的“十二五”课题培训会。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研究时间:20xx年1月20xx年7月

研究任务:完成课题立项,搜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获得研究资料,开展研究。

具体工作:

1、开设校本课程《娄东文化》、《江南饮食文化》,开启课题研究的实践之旅。

2、具体地研究实践过程,不断改善实验方案、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反思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每月、每学期进行课题总结、研讨反思活动,边实践、边研究、边修正,并及时总结经验,物化成果。

3、实验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想方设法调动学生道德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俗文化的活动中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从而探索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4、本阶段按既定的研究方案进行实施全面有序的开展实验研究。全面实施研究计划,在实践中积累过程研究资料。

第四阶段:课题中期报告阶段

研究时间:20xx年8月20xx年11月

研究任务: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炼初步的研究成果,撰写中期报告,接受中期评估验收,在专家们的引领下进一步调整研究方向、改进研究过程。

具体工作:

1、课题研究中期,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及过程进行指导,并修改、完善、充实该课题,进行课题中期鉴定和论证,不断调整、完善,保证研究方向正确,过程扎实,效果明显。

2、课题组把“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理念作为活动口号,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俗活动,自主合作解决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整个过程中,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自身的成功和失败中锻炼并收获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策略与工作成效

(一)理论学习心得

1、研读书籍提升科研能力

课题组通过不断的读书活动使课题研究成员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加强。集体交流心得和体会,为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对《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沃土》、《用好乡土文化服务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让家乡的自然、文化资源走进孩子心中》等多篇文章的研读和剖新,更加突出明确了地方资源、课程资源和课题研究的有机联系,为课题研究找到了切入点。

刘婧老师在20xx年暑假教师读书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李帮志老师在在20xx年暑假教师读书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刘婧老师获得20xx年教科研先进个人。

2、调查报告折射民俗现状

开展了《娄江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研究》调查问卷,经过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见附件1)。本次问卷调查,设计题目12道,共发出356份问卷,收回340份,其中男生178人,女生162人,学生答卷认真可信度高。通过对问卷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就是学生对娄东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通过调查了解了青少年对娄东民俗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从而可以有方向和针对性的去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深化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撰写论文反思课题研究

在两年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撰写了多篇反思论文,其中发表,获奖1。

第9篇 幼儿园开展“端午节传统民俗教育”活动总结

幼儿园开展“端午节传统民俗教育”活动总结

幼儿园开展“端午节传统民俗教育”活动总结篇一

端午节为我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利用学生对过节的兴趣,不仅能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刺激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还灵活地激发每位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一、端午节的活动我们侧重于“溯”源。从三个环节展开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1、师生互动墙报。(在3-4年级开展)通过教室整个的外墙布置,以小报、手工制作、绘画作品等形式反映师生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体会与成果。

2、师生互动演出。(在5-6年级开展主题队会)队会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再现了屈原投江的一段历史文化,师生们被屈原身上那股民族的正义感和浓浓的爱国情所折服,全场深情地吟颂起怀念屈原的诗词。我们尝试以时装表演和舞蹈的形式向师生展示了端午节的时令食物、物品文化和民间主要活动,在齐心协力擂鼓接龙、赛龙舟的演绎中师生们感悟昂扬向上、齐心协力的中国精神。

3、师生互动活动。端午节的活动室由老师和家长共同单杠,有粽子制作室、时令饰品制作室等,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有的学会了制作粽子、有的会做香袋、有的会编蛋网、有的会做菱角,有的学会一段武术操、有的还知道了与一些节日习俗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从而较好的体现了我们的活动主旨:全员参与,共同体验、各有收获。

二、在实践中,我们欣喜的发现学校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

1、校园生活生动起来了。节庆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仪式和形式、我们还加强了节庆教育后续工作的研究,如建立了家校跟踪联系卡,学校社区活动联系单、反映了学校在教育学生工程中的独具匠心,全方位勾画出孩子天地的纯真、烂漫、生动、富有情趣,每次活动后的照片、班级交流展示等资料,往往又构成了是校园橱窗最美的风景线,让学生为自己的表现喝彩,这一切恰恰构成一团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焕发生命的灵动,令学校生动起来。而这种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2、教育内容丰富起来。教师们对“空洞的说教”的认识深刻了。就事论事的教育、言而无物的纸上谈兵就是空洞的说教。节庆教育实践使教师们觉得言之有物,和学生说的话题多了、话题广了,了解学生更生动了,师生间的情义更浓了,和学生交流的基础更扎实了, 因而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3、学生参与的意识强了。学生不仅对于节庆活动,倾注很高的热情,而且对于学校其他活动也予以一定的关注。在学校的许多活动中,都能看到有的学生主动收集资料,有的设计编排活动方案、有的动手操作……,自然中体现出自信。

4、规范的养成更自觉了。节庆活动的开展往往牵涉到整个班集体,不强调一些纪律是不行的,在整个的参与过程中,可能还要牵涉到一些学生的个人“牺牲”,学生的集体观念得到了强化,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了,因而也更自觉的履行职责,遵守规范。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传统文化对向进行教育,我们有责任去弘扬,而这个责任,就赋予我们下一代,让我们从

幼儿园开展“端午节传统民俗教育”活动总结篇二

在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拉近社区与居民的距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xxx区街道办事处xxx社区、市场街社区组织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楼院长和社区志愿者等20余人,开展了以“粽叶飘香过端午,幸福和谐邻里情”为主题的包粽子比赛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糯米、蜜枣、粽叶、麻绳等包粽子的材料,开始包粽子比赛,整个活动现场充满浓郁的端午气息,大家各显其能,三角形、牛角型、金字塔形、长条形等各种各样的粽子500多个很快便成型了。

随后,社区工作人员、楼院长、志愿者们分头把煮好的爱心粽子送到了辖区困难家庭、空巢老人、残疾人等30户居民家中,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及社区对他们殷切的关爱。

端午佳节即将来临,xxx街道xxx社区与包联领导区政协副**刘岩带着油、面等慰问品,看望慰问了辖区困难家庭,详细了解其家庭的生活情况和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情况,言辞之间传递着*组织对困难家庭的深切关怀。希望用实际行动把爱心和真情送到每一位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更加希望能在社会上形成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和谐友爱人际关系的良好氛围。

民俗总结9篇

时间飞逝,短暂的寒假结束了,下面是酷猫写作范文网特意准备的2022年寒假民俗活动总结样本,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看完后有所收获和帮助。2022年1月14日下午,我们五年级六班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民俗相关文章

  • 民俗总结9篇
  • 民俗总结9篇92人关注

    时间飞逝,短暂的寒假结束了,下面是酷猫写作范文网特意准备的2022年寒假民俗活动总结样本,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看完后有所收获和帮助。2022年1月14日下午,我们五 ...[更多]

总结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