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营销管理是突破中小企业销售瓶颈的关键工作总结
在我们为国内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咨询顾问服务时,发现一个共通性:销售增长是中小企业最关心的事情,他们所采用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促进销售的直接增长。但是这些企业对销售方式的运用实在太简单、太粗放,往往他们认为是即时见效的方式,结果却损害了销售的持续性增长,最终形成了无法突破的销售瓶颈,企业束手无策,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
我们认为,营销管理是销售工作的核心,只有建立良好的管理基础,销售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这里我们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咨询服务,根据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情况,模拟出本篇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描述来说明如何通过营销管理来突破销售上的瓶颈,希望本案例可以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一点实际的操作思路。
一、 某企业背景简述
1、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从国有体制转制而来。
2、 主营业务:食品、饮料。
3、 年销售额:8000万元
二、 该企业营销管理的现状
1、 营销组织架构
(1) 职位设置:销售部经理、区域销售主管
(2) 职责权限:区域销售主管直接向营销总经理汇报工作,销售部经理对区域销售主管的工作以协调为主。
2、 营销人员数量:
(1) 市场人员:1人
(2) 销售主管:20人左右,分为三种情况:1人管辖一省,数人管辖一省,1人管辖数省。
3、 营销管理制度:
(1) 激励制度:销售员竞聘制,由参加竞聘的销售人员对目标市场、销售额目标、费用目标等提出自己的做法和充分的理由,获得通过后则可以上岗。竞聘每年开展一次。
(2) 薪酬制度:基本底薪+提成制。
4、 营销运营模式
(1) 以批发市场为市场重点,主要是利用批发市场的快速分销能力,使产品迅速渗透到广大的农村市场。
(2) 依靠经销商的力量占据市场,把做市场的责任完全交给经销商,企业销售业绩的好坏取决于经销商能力的高低和推广意愿的强弱。
(3) 销售主管从总部直接管理经销商,没有分支机构,多数是靠电话进行沟通,销售主管在市场一线的时间很少。
(4) 以低价位和返利刺激销售增长,主要是利用和领导品牌之间的价格优势来覆盖低端的农村市场。
5、 市场竞争地位:
(1) 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份额处于4、5位的水平,属于中档品牌,在同档次品牌中处于前列。
(2) 在批发市场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产品进入市场较早,依靠低价位建立了一定的市场基础。
(3) 目前处于领导品牌和低档品牌的双重夹击,前者具有品牌优势和网络优势,后者具有价格优势,使该企业陷入两难境地,尤其在销售淡季最为明显。
6、 营销专业水平
(1) 营销人员采用竞聘制,销售主管有不少是从生产部门上来的,缺乏实际的销售经验,开发、管理市场的效率不高。
(2) 老销售人员基本是依靠多年来积累的业务经验开展工作,但是缺乏系统的销售方法,同时也有一定的惰性。
三、 该企业营销管理的特点
1、 营销组织架构简单
(1) 营销总部职能处于缺陷状态:规范化的营销管理流程并没有建立起来,诸如策略规划、战术制订、计划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区域管理、广告管理等许多职能都欠缺或者是没有明确的责权划分。
(2) 区域分支机构处于虚拟状态:该企业名义上都设立由各区域的销售主管,但销售主管平常多数时间都呆在总部,对各自管辖的区域采取的是虚拟控制方式,对经销商的管理基本是靠电话沟通。
2、 对营销费用控制很严
(1) 销售主管底薪很少,全靠销售提成。
(2) 发货全部利用返程车,整个物流配送的时间基本在7-10天(自货款到帐之日起),运输费用较低。
(3) 销售主管可以灵活运用的销售费用较低。
(4) 不设立区域分支机构,以节约人员费用。
3、 依靠经验进行推广
(1) 难以看到该企业对市场的系统分析,也难以看到整体的营销策略规划。
(2) 企业的销售计划基本都是依靠经验制定出来的,所以经常发生产销衔接的不平衡,造成断货或积压,影响销售的增长。
4、 以低价为主要营销推广手段
(1) 两年来该企业主流产品的价格累计已下降了近50%,一方面是其自身的策略定位,另一方面则是领导品牌的降价压力。
(2) 缺乏成熟的营销模式,一是没有系统推广,二是对推广效果没有总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销售人员营销素质的低下。
四、 该企业目前销售面临的问题
1、 淡季销售处于两难境地
(1) 一难是领导品牌对该企业的打压。领导品牌在强大的品牌和网络基础上,向跟随品牌施加降价压力,一是清理市场中的杂牌产品,二是向低端农村市场渗透。
(2) 二难是低档品牌的价格拦截。低档品牌利用成本低形成的价格优势,专注于当地农村市场的推广,在地域细分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 该企业处于以上两类品牌的双重夹击之下,在品牌、网络、价格等三方面都没有优势,处于吃老本的状态,靠以前曾有的影响力以及经销商的力量进行销售,整体局面比较被动。
2、 销售缺乏增长后劲
(1) 该企业的目标市场是农村,因此其80%以上的销售额是来自于批发市场,但是批发市场的淡旺季差异日益加剧,并由此受到竞争品牌的双重夹击。
(2) 该企业销售的增长点主要在于对市场的深度开发,但是由于整体配套措施不足,使得企业的增长比较疲软。
3、 缺乏有效的销售模式
(1) 该企业的销售业绩好坏,基本上是取决于经销商能力的好坏,但企业在运用经销商的能力上又很缺乏,完全是由经销商自行发展,不是企业在引导经销商,而是经销商在拉动企业。
(2) 企业除了推出新产品、采取降价或返利政策以外,并没有其他的手段来推动市场的发展,没有建立起成熟的营销推广模式。
五、 造成销售问题的原因分析
1、 营销组织不健全
(1) 首先是缺乏总部的营销职能部门,使得企业不能对营销策略进行整体规划,也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推广模式。
(2) 其次是缺乏区域分支管理机构,对经销商的管理太粗放,市场管理重心太高,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很弱。
2、 没有明确的营销策略
(1) 不了解本产品的目标消费群特点,没有明晰的市场定位,对本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没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对产品的发展方向不明确,只是被动地跟随竞争品牌的脚步。
(2) 正因为策略定位模糊,所以整个市场推广工作缺乏前瞻性,没有及时顺应市场的变化,在当时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时候没有借势建立健全的分销网络,以至于当前受到竞争品牌的夹击。
3、 缺乏系统的市场分析
(1) 对市场趋势、销售数据、市场结构以及市场推广效果缺乏系统分析,整个营销推广工作比较盲目,主要是跟随竞争品牌的动作进行随机调整,对市场的推广缺乏主动性。
(2) 在开展市场推广工作时,战术的实施缺乏针对性,也就是某一项销售政策出台时,由于对市场的把握不足,其实施的理由以及可能达到的效果往往不能准确地击中市场关键。
4、 分销结构比较单一
(1) 目前该企业的主要渠道是批发市场,而目前国内流通市场正面临转型,批发市场每年都在萎缩,而零售市场却在迅速增长,这些都反映在了该企业的销售业绩上,单一的批发市场分销体系成为该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
(2) 其目前要迅速调整这种分销体系结构,面临的困难也很大,涉及到多方面的调整,包括经销商的调整、销售组织的调整、产品的调整以及费用的调整,这些都将影响到企业的转型是否成功。
5、 区域管理不到位
(1) 缺乏重点市场管理,虽然在全国也有三个销售最好的区域市场,但这都是经销商自身发展的结果,企业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对市场成功的经验没有总结,因此也就缺乏一种成功的销售模式。
(2) 销售主管对各区域市场的管理太简单,对经销商的引导不够,对市场的跟进也不够,对市场的变化也不能做到及时反应,因此往往落到被动的局面。
6、 销售人员专业技能有限
(1) 该企业有不少销售主管不具有足够的营销知识,对很多市场上的问题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也无法有效地引导经销商,相反还要受经销商的指导。
(2) 部分销售主管在销售技巧方面比较缺乏,与经销商沟通往往不得要领,而且销售工作没有条理,效率低下。
7、 销售后勤支持不足
(1) 没有完善的物流配送管理,也没有专门的人员来处理繁杂的储运事务,而是需要营销人员自身担负起货物配送的责任,因此其精力无法击中于销售业务的开展,往往要守在工厂“抢货”,这样就降低了其工作的效率。
(2) 促销物品很欠缺,没有制做宣传海报和横幅等促销物品,使经销商无法在市场进行宣传,造成该品牌在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明显不足。
8、 销售手段单调
(1) 该企业的销售手段基本停留在降价和返利上,而且对每次返利促销的目的不是很明确,是扩大消费群体呢还是提升消费量,是营造声势呢还是阻击竞争品牌,是巩固客户关系呢还是刺激进货量,等等,都
第2篇 2022年中小企业管理局工作总结
xx年,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局的业务指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按照全市经济发展总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以实现突破发展为目标,紧扣全年目标任务,积极实施开放带动、产业带动和项目带动,转变作*,强化服务,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一、 经济运行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年任务*亿元的*%,占全市gdp的*%,比全年任务*%提高了*个百分点,同比增长*%,比计划增长速度12%提高了*个百分点。预计上缴税金*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64亿元,是全年任务*亿元的*倍。非公有制经济总数发展到7.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户,个体工商户7.3万户,从业人员26.5万人,累计注册资金85.41亿元,当年新增私营企业21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864户,新增从业人员4897人,新增注册资金13.16亿元。
发展特点
1、运行质量显著提高。通过采取增产提效措施,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质量提高,增速较快,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企业上交税金*亿元,同比增长45%;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3.5%。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高新技术应用,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特别在生物医药和材料技术等技术密集型领域表现突出,全市已有各类科技型企业100多户。部分企业推行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公害化,改进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品种、档次、功能、包装等方面均有较快提高。
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三产内部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一、二、三产比重达到16.11∶42.82∶41.07,优于全市整体水平。第一产业突出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兼营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第二产业围绕发展主导产业,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矿产建材、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贸等传统行业质量提升,旅游、房地产、物流、信息和社会服务等行业发展很快。各县区涌现出的一大批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中小型企业,进一步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规模企业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企业预计完成总产值47.94亿元,同比增长37.76%,实现营业收入40.04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增长30.87%,占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的20.26%。非公有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78%。
4、重点项目建设投入加大。全市建成投产重点建设项目52个,其中投资规模在500—1000万元项目17个,投资规模 1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按建设性质划分,新建项目33个,技改项目10个,续建项目9个。建设项目总投资40.16亿元,本年度完成投资17.46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新增营业收入*亿元,新增税金3.24亿元,新增利润5.36亿元。
5、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非公有制出口企业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产品数量和品种,出口创汇突破亿元大关,预计全年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亿元,占全市出***货值的80%,同比增长39.07%。我市产品出口市场区域不断扩大,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由以往的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已延伸到美国、俄罗斯、荷兰、西班牙等欧美国家。
二、工作措施
(一)大力营造经济发展环境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我们以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召开为契机,加大了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宣传力度。市、县区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并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等方式,宣传报道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重点产业、行业动态和创业典型。与市电视台合作,深入7县区和重点企业调研采访,历时3个月,完成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专题片制作,着力展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分八期在电视台连续播出。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提升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了强化认识,转变观念的目的,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2、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扶持政策。近年来,中、省、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为全面贯彻各项政策措施,我们积极协调,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扶持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着力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金融财税扶持力度、简化办事程序等方面,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年初召开的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上,就贯彻落实我省新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我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讨论稿。
3、转变工作作*,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作*建设年活动,开展了创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建一流业绩创优争先活动,全局干*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工作作*明显改进,呈现出团结向上、努力工作新局面。领导干*带头深入基层和企业,组织开展了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工业化情况的调查、中小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情况的调查、全市轻工食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开展全民创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加快农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情况的调查、规模以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等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0余篇。认真落实包抓责任制,着力包抓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帮助解决投融资、证照办理、纠纷调处、土地使用、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已排查矛盾、解决问题50多件次,有20个重点项目按计划进度建设。县区局领导通过入驻企业现场办公,与相关部门协调等方式,积极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困难和问题,市、县区局联手包抓的70多户规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包抓效果明显。
(二)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1、精心组织招商引资。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放在现代中药、矿产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项目上。围绕西洽会和各种项目推介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兴业。“西洽会”上共签约重点招商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合同引资*亿元。通过参会招商、叩门招商、网络招商,吸收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办企业。全年签约招商项目74个,计划总投资99.15亿元,其中,合同引资*亿元,已到位资金*亿元。
2、努力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借市县区政府银企合作推介会平台,主动与金融机构联络,向金融部门推荐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60多户重点企业得到了银行支持。同时,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扩大生产,争取的企业按照商业银行的条件达标入围,我们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管理水平好、诚信意识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及企业,多方面争取金融部门支持。
3、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引导企业加强资本积累及通过入股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投入等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按照各级政府对企业的资金扶持主要放在优质项目的扶持方向和各类扶持资金的政策规定,认真做好财政扶持项目考察、论证、编制、审定工作。我局会同市财政部门,积极组织申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个,申请资金*万元。申报省财政扶持乡镇企业项目*个,省财政已下达我市该*个项目无偿资金*万元。
(三)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体系
1、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编刊《工作交流》简报,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审阅,汇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全年编刊简报13期2。发挥互联网作用,扩容了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信息网站,并与市政府门户网站,及时维护更新了市局网站,全年编刊各类信息120多条。开展了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基本情况调查。
2、培训服务体系建设。继柞水县建成商洛首家“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暨远程创业培训基地”后,经过多方协调,努力争取县区政府和省局扶持,先后又建成了****等4个县区中小企业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共举办职工培训、创业辅导、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培训班35期,培训各类人员**多人次。市局、*县、*县中小企业培训中心正在积极申报筹建,以实现我市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县区级全方位覆盖。与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合作,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经过精心组织,举办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商洛班,培训管理人员*人,培训效果明显。
(四)加强发展的指导和规划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围绕突破发展的目标,以扩张总量、提高质量为重点,做大做强矿产业,提升建筑建材业实力,大力发展医药化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矿产业通过矿产资源整合,走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材业、医药化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标准生产、规模扩张,走多层次发展的路子,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2、重点调度规模企业,开展经济形式分析。通过对主要行业、重点企业、主要产品的季度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走势,及时发现运行中倾向性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增强了经济运行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3、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实现企业群集发展。为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实现工业经济的科学合理布局和突破发展,在对全市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制定《**市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xx-xx)。各县区积极规划和筹建一批新的县级中小企业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生态科技园完成详细规划,**午峪工业园区、*县中村钒业小区和钒镁现代材料产业园区完成总体规划,柞水桃园盘龙小区和洛南陶岭中小企业创业园项目已启动建设。园区建设从完善设施,强化服务入手,吸引中小企业和创业者进驻园区。共投入工业园区建设资金**多万元,工业园区增加值同比增长20.85%,总量接近全市非公经济的一半,**县盘龙生态产业园内3户龙头企业,带动了3户配套性企业较快发展,**工业区2户龙头企业带动了7户配套性企业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群集效应更加凸现。
(五)积极引导企业提高整体素质
1、实施科教兴企战略,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强化培训,重点培训厂长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全员职工培训1.9万人次,其中培训厂长经理860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591人。鼓励创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推广新技术21项,开发新产品21项。争创名牌,在现有品牌基础上,支持企业打造一批**名牌、全国名牌产品。科企对接,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合作,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6个,创建科技先导企业9个。
2、促进企业节能排减,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配合相关部门,落实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措施,引导企业认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在落实扶持政策、先进评选等工作中,非常重视企业节能排减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情况。**南等县的非公有制资本,积极投资建设小水电站,开发利用水力资源。**秦东水泥厂通过技改,建起脉冲袋式除尘器,在生料中添加节能减排增加剂效果良好。**县**化工公司投资700万元建成年产100吨黄姜皂素清洁生产线,现已投入试产。
3、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安全生产。按照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市局与各县区局、县区局与重点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特别是矿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排查,查隐患,堵漏洞,确保安全生产。采取多途径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设施建设投入。全系统共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44次,发放传单16.8万多份,悬挂横幅618条,出动宣传车120辆,制作展版237块,签订安全责任书539份,安全生产培训人员1.14万人,配合安监、国土、**等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多45次,确保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安全生产。
三、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外部条件看:一是企业融资难,发展资金“瓶颈”难以突破;二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已出台的各项发展政策,在执行中未能完全落实到位。从企业自身情况看:一是规模小、层次低,集团型、外向型企业少,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二是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分布在商业、流通服务业及初加工领域,而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较少;三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部分企业发展意识不强,管理粗放,制度不健全,人才匮乏。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待于今后发展中逐步解决。
第3篇 中小企业管理局工作总结
xx年,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局的业务指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按照全市经济发展总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以实现突破发展为目标,紧扣全年目标任务,积极实施开放带动、产业带动和项目带动,转变作*,强化服务,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一、 经济运行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年任务*亿元的*%,占全市gdp的*%,比全年任务*%提高了*个百分点,同比增长*%,比计划增长速度12%提高了*个百分点。预计上缴税金*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64亿元,是全年任务*亿元的*倍。非公有制经济总数发展到7.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户,个体工商户7.3万户,从业人员26.5万人,累计注册资金85.41亿元,当年新增私营企业21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864户,新增从业人员4897人,新增注册资金13.16亿元。
发展特点:
1、运行质量显著提高。通过采取增产提效措施,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质量提高,增速较快,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企业上交税金*亿元,同比增长45%;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3.5%。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高新技术应用,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特别在生物医药和材料技术等技术密集型领域表现突出,全市已有各类科技型企业100多户。部分企业推行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公害化,改进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品种、档次、功能、包装等方面均有较快提高。
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三产内部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一、二、三产比重达到16.11∶42.82∶41.07,优于全市整体水平。第一产业突出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兼营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第二产业围绕发展主导产业,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矿产建材、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贸等传统行业质量提升,旅游、房地产、物流、信息和社会服务等行业发展很快。各县区涌现出的一大批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中小型企业,进一步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规模企业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企业预计完成总产值47.94亿元,同比增长37.76%,实现营业收入40.04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增长30.87%,占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的20.26%。非公有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78%。
4、重点项目建设投入加大。全市建成投产重点建设项目52个,其中投资规模在500—1000万元项目17个,投资规模 1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按建设性质划分,新建项目33个,技改项目10个,续建项目9个。建设项目总投资40.16亿元,本年度完成投资17.46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新增营业收入*亿元,新增税金3.24亿元,新增利润5.36亿元。
5、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非公有制出口企业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产品数量和品种,出口创汇突破亿元大关,预计全年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亿元,占全市出***货值的80%,同比增长39.07%。我市产品出口市场区域不断扩大,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由以往的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已延伸到美国、俄罗斯、荷兰、西班牙等欧美国家。
二、工作措施
(一)大力营造经济发展环境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今年以来,我们以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召开为契机,加大了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宣传力度。市、县区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并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等方式,宣传报道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重点产业、行业动态和创业典型。与市电视台合作,深入7县区和重点企业调研采访,历时3个月,完成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专题片制作,着力展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分八期在电视台连续播出。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提升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了强化认识,转变观念的目的,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2、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扶持政策。近年来,中、省、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为全面贯彻各项政策措施,我们积极协调,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扶持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着力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金融财税扶持力度、简化办事程序等方面,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年初召开的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上,就贯彻落实我省新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我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讨论稿。
3、转变工作作*,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作*建设年活动,开展了创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建一流业绩创优争先活动,全局干*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工作作*明显改进,呈现出团结向上、努力工作新局面。领导干*带头深入基层和企业,组织开展了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工业化情况的调查、中小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情况的调查、全市轻工食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开展全民创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加快农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情况的调查、规模以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等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0余篇。认真落实包抓责任制,着力包抓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帮助解决投融资、证照办理、纠纷调处、土地使用、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已排查矛盾、解决问题50多件次,有20个重点项目按计划进度建设。县区局领导通过入驻企业现场办公,与相关部门协调等方式,积极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困难和问题,市、县区局联手包抓的70多户规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包抓效果明显。
(二)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1、精心组织招商引资。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放在现代中药、矿产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项目上。围绕西洽会和各种项目推介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兴业。“西洽会”上共签约重点招商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合同引资*亿元。通过参会招商、叩门招商、网络招商,吸收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办企业。全年签约招商项目74个,计划总投资99.15亿元,其中,合同引资*亿元,已到位资金*亿元。
2、努力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借市县区政府银企合作推介会平台,主动与金融机构联络,向金融部门推荐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60多户重点企业得到了银行支持。同时,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扩大生产,争取更多的企业按照商业银行的条件达标入围,我们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管理水平好、诚信意识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及企业,多方面争取金融部门支持。
3、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引导企业加强资本积累及通过入股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投入等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按照各级政府对企业的资金扶持主要放在优质项目的扶持方向和各类扶持资金的政策规定,认真做好财政扶持项目考察、论证、编制、审定工作。我局会同市财政部门,积极组织申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个,申请资金*万元。申报省财政扶持乡镇企业项目*个,省财政已下达我市该*个项目无偿资金*万元。
(三)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体系
1、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编刊《工作交流》简报,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审阅,汇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全年编刊简报13期27篇。发挥互联网作用,扩容了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信息网站,并与市政府门户网站链接,及时维护更新了市局网站,全年编刊各类信息120多条。开展了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基本情况调查。
2、培训服务体系建设。继柞水县建成商洛首家“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暨远程创业培训基地”后,经过多方协调,努力争取县区政府和省局扶持,先后又建成了****等4个县区中小企业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共举办职工培训、创业辅导、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培训班35期,培训各类人员**多人次。市局、*县、*县中小企业培训中心正在积极申报筹建,以实现我市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县区级全方位覆盖。与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合作,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经过精心组织,举办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商洛班,培训管理人员*人,培训效果明显。
(四)加强发展的指导和规划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围绕突破发展的目标,以扩张总量、提高质量为重点,做大做强矿产业,提升建筑建材业实力,大力发展医药化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矿产业通过矿产资源整合,走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材业、医药化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标准生产、规模扩张,走多层次发展的路子,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2、重点调度规模企业,开展经济形式分析。通过对主要行业、重点企业、主要产品的季度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走势,及时发现运行中倾向性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增强了经济运行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3、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实现企业群集发展。为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实现工业经济的科学合理布局和突破发展,在对全市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制定《**市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xx-2022)。各县区积极规划和筹建一批新的县级中小企业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生态科技园完成详细规划,**午峪工业园区、*县中村钒业小区和钒镁现代材料产业园区完成总体规划,柞水桃园盘龙小区和洛南陶岭中小企业创业园项目已启动建设。园区建设从完善设施,强化服务入手,吸引中小企业和创业者进驻园区。共投入工业园区建设资金**多万元,工业园区增加值同比增长20.85%,总量接近全市非公经济的一半,**县盘龙生态产业园内3户龙头企业,带动了3户配套性企业较快发展,**工业区2户龙头企业带动了7户配套性企业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群集效应更加凸现。
(五)积极引导企业提高整体素质
1、实施科教兴企战略,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强化培训,重点培训厂长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全员职工培训1.9万人次,其中培训厂长经理860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591人。鼓励创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推广新技术21项,开发新产品21项。争创名牌,在现有品牌基础上,支持企业打造一批**名牌、全国名牌产品。科企对接,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合作,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6个,创建科技先导企业9个。
2、促进企业节能排减,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配合相关部门,落实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措施,引导企业认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在落实扶持政策、先进评选等工作中,非常重视企业节能排减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情况。**南等县的非公有制资本,积极投资建设小水电站,开发利用水力资源。**秦东水泥厂通过技改,建起脉冲袋式除尘器,在生料中添加节能减排增加剂效果良好。**县**化工公司投资700万元建成年产100吨黄姜皂素清洁生产线,现已投入试产。
3、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安全生产。按照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市局与各县区局、县区局与重点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特别是矿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排查,查隐患,堵漏洞,确保安全生产。采取多途径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设施建设投入。全系统共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44次,发放传单16.8万多份,悬挂横幅618条,出动宣传车120辆,制作展版237块,签订安全责任书539份,安全生产培训人员1.14万人,配合安监、国土、**等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多45次,确保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安全生产。
三、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外部条件看:一是企业融资难,发展资金“瓶颈”难以突破;二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已出台的各项发展政策,在执行中未能完全落实到位。从企业自身情况看:一是规模小、层次低,集团型、外向型企业少,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二是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分布在商业、流通服务业及初加工领域,而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较少;三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部分企业发展意识不强,管理粗放,制度不健全,人才匮乏。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待于今后发展中逐步解决。
第4篇 关于xxxx年中小企业管理局工作总结范文
xx年,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局的业务指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按照全市经济发展总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以实现突破发展为目标,紧扣全年目标任务,积极实施开放带动、产业带动和项目带动,转变作*,强化服务,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一、 经济运行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年任务*亿元的*%,占全市gdp的*%,比全年任务*%提高了*个百分点,同比增长*%,比计划增长速度12%提高了*个百分点。预计上缴税金*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64亿元,是全年任务*亿元的*倍。非公有制经济总数发展到7.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户,个体工商户7.3万户,从业人员26.5万人,累计注册资金85.41亿元,当年新增私营企业21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864户,新增从业人员4897人,新增注册资金13.16亿元。
发展特点
1、运行质量显著提高。通过采取增产提效措施,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质量提高,增速较快,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企业上交税金*亿元,同比增长45%;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3.5%。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高新技术应用,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特别在生物医药和材料技术等技术密集型领域表现突出,全市已有各类科技型企业100多户。部分企业推行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公害化,改进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品种、档次、功能、包装等方面均有较快提高。
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三产内部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一、二、三产比重达到16.11∶42.82∶41.07,优于全市整体水平。第一产业突出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兼营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第二产业围绕发展主导产业,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矿产建材、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贸等传统行业质量提升,旅游、房地产、物流、信息和社会服务等行业发展很快。各县区涌现出的一大批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中小型企业,进一步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规模企业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企业预计完成总产值47.94亿元,同比增长37.76%,实现营业收入40.04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增长30.87%,占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的20.26%。非公有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78%。
4、重点项目建设投入加大。全市建成投产重点建设项目52个,其中投资规模在500—1000万元项目17个,投资规模 1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按建设性质划分,新建项目33个,技改项目10个,续建项目9个。建设项目总投资40.16亿元,本年度完成投资17.46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新增营业收入*亿元,新增税金3.24亿元,新增利润5.36亿元。
5、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非公有制出口企业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产品数量和品种,出口创汇突破亿元大关,预计全年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亿元,占全市出***货值的80%,同比增长39.07%。我市产品出口市场区域不断扩大,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由以往的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已延伸到美国、俄罗斯、荷兰、西班牙等欧美国家。
二、工作措施
(一)大力营造经济发展环境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我们以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召开为契机,加大了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宣传力度。市、县区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并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等方式,宣传报道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重点产业、行业动态和创业典型。与市电视台合作,深入7县区和重点企业调研采访,历时3个月,完成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专题片制作,着力展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分八期在电视台连续播出。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提升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了强化认识,转变观念的目的,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2、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扶持政策。近年来,中、省、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为全面贯彻各项政策措施,我们积极协调,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扶持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着力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金融财税扶持力度、简化办事程序等方面,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年初召开的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上,就贯彻落实我省新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我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讨论稿。
3、转变工作作*,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作*建设年活动,开展了创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建一流业绩创优争先活动,全局干*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工作作*明显改进,呈现出团结向上、努力工作新局面。领导干*带头深入基层和企业,组织开展了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工业化情况的调查、中小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情况的调查、全市轻工食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开展全民创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加快农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情况的调查、规模以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等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0余篇。认真落实包抓责任制,着力包抓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帮助解决投融资、证照办理、纠纷调处、土地使用、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已排查矛盾、解决问题50多件次,有20个重点项目按计划进度建设。县区局领导通过入驻企业现场办公,与相关部门协调等方式,积极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困难和问题,市、县区局联手包抓的70多户规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包抓效果明显。
(二)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1、精心组织招商引资。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放在现代中药、矿产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项目上。围绕西洽会和各种项目推介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兴业。“西洽会”上共签约重点招商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合同引资*亿元。通过参会招商、叩门招商、网络招商,吸收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办企业。全年签约招商项目74个,计划总投资99.15亿元,其中,合同引资*亿元,已到位资金*亿元。
2、努力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借市县区政府银企合作推介会平台,主动与金融机构联络,向金融部门推荐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60多户重点企业得到了银行支持。同时,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扩大生产,争取的企业按照商业银行的条件达标入围,我们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管理水平好、诚信意识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及企业,多方面争取金融部门支持。
3、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引导企业加强资本积累及通过入股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投入等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按照各级政府对企业的资金扶持主要放在优质项目的扶持方向和各类扶持资金的政策规定,认真做好财政扶持项目考察、论证、编制、审定工作。我局会同市财政部门,积极组织申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个,申请资金*万元。申报省财政扶持乡镇企业项目*个,省财政已下达我市该*个项目无偿资金*万元。
(三)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体系
1、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编刊《工作交流》简报,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审阅,汇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全年编刊简报13期27篇。发挥互联网作用,扩容了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信息网站,并与市政府门户网站,及时维护更新了市局网站,全年编刊各类信息120多条。开展了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基本情况调查。
2、培训服务体系建设。继柞水县建成商洛首家“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暨远程创业培训基地”后,经过多方协调,努力争取县区政府和省局扶持,先后又建成了****等4个县区中小企业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共举办职工培训、创业辅导、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培训班35期,培训各类人员**多人次。市局、*县、*县中小企业培训中心正在积极申报筹建,以实现我市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县区级全方位覆盖。与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合作,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经过精心组织,举办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商洛班,培训管理人员*人,培训效果明显。
(四)加强发展的指导和规划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围绕突破发展的目标,以扩张总量、提高质量为重点,做大做强矿产业,提升建筑建材业实力,大力发展医药化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矿产业通过矿产资源整合,走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材业、医药化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标准生产、规模扩张,走多层次发展的路子,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2、重点调度规模企业,开展经济形式分析。通过对主要行业、重点企业、主要产品的季度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走势,及时发现运行中倾向性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增强了经济运行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3、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实现企业群集发展。为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实现工业经济的科学合理布局和突破发展,在对全市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制定《**市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xx-xx)。各县区积极规划和筹建一批新的县级中小企业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生态科技园完成详细规划,**午峪工业园区、*县中村钒业小区和钒镁现代材料产业园区完成总体规划,柞水桃园盘龙小区和洛南陶岭中小企业创业园项目已启动建设。园区建设从完善设施,强化服务入手,吸引中小企业和创业者进驻园区。共投入工业园区建设资金**多万元,工业园区增加值同比增长20.85%,总量接近全市非公经济的一半,**县盘龙生态产业园内3户龙头企业,带动了3户配套性企业较快发展,**工业区2户龙头企业带动了7户配套性企业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群集效应更加凸现。
(五)积极引导企业提高整体素质
1、实施科教兴企战略,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强化培训,重点培训厂长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全员职工培训1.9万人次,其中培训厂长经理860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591人。鼓励创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推广新技术21项,开发新产品21项。争创名牌,在现有品牌基础上,支持企业打造一批**名牌、全国名牌产品。科企对接,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合作,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6个,创建科技先导企业9个。
2、促进企业节能排减,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配合相关部门,落实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措施,引导企业认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在落实扶持政策、先进评选等工作中,非常重视企业节能排减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情况。**南等县的非公有制资本,积极投资建设小水电站,开发利用水力资源。**秦东水泥厂通过技改,建起脉冲袋式除尘器,在生料中添加节能减排增加剂效果良好。**县**化工公司投资700万元建成年产100吨黄姜皂素清洁生产线,现已投入试产。
3、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安全生产。按照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市局与各县区局、县区局与重点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特别是矿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排查,查隐患,堵漏洞,确保安全生产。采取多途径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设施建设投入。全系统共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44次,发放传单16.8万多份,悬挂横幅618条,出动宣传车120辆,制作展版237块,签订安全责任书539份,安全生产培训人员1.14万人,配合安监、国土、**等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多45次,确保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安全生产。
三、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外部条件看:一是企业融资难,发展资金“瓶颈”难以突破;二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已出台的各项发展政策,在执行中未能完全落实到位。从企业自身情况看:一是规模小、层次低,集团型、外向型企业少,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二是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分布在商业、流通服务业及初加工领域,而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较少;三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部分企业发展意识不强,管理粗放,制度不健全,人才匮乏。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待于今后发展中逐步解决。
第5篇 xxxx年11月中小企业管理局工作总结范文
xx年,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局的业务指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按照全市经济发展总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以实现突破发展为目标,紧扣全年目标任务,积极实施开放带动、产业带动和项目带动,转变作*,强化服务,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一、 经济运行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年任务*亿元的*%,占全市gdp的*%,比全年任务*%提高了*个百分点,同比增长*%,比计划增长速度12%提高了*个百分点。预计上缴税金*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64亿元,是全年任务*亿元的*倍。非公有制经济总数发展到7.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户,个体工商户7.3万户,从业人员26.5万人,累计注册资金85.41亿元,当年新增私营企业21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864户,新增从业人员4897人,新增注册资金13.16亿元。
发展特点
1、运行质量显著提高。通过采取增产提效措施,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质量提高,增速较快,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企业上交税金*亿元,同比增长45%;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3.5%。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高新技术应用,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特别在生物医药和材料技术等技术密集型领域表现突出,全市已有各类科技型企业100多户。部分企业推行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公害化,改进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品种、档次、功能、包装等方面均有较快提高。
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三产内部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一、二、三产比重达到16.11∶42.82∶41.07,优于全市整体水平。第一产业突出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兼营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第二产业围绕发展主导产业,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矿产建材、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贸等传统行业质量提升,旅游、房地产、物流、信息和社会服务等行业发展很快。各县区涌现出的一大批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中小型企业,进一步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规模企业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企业预计完成总产值47.94亿元,同比增长37.76%,实现营业收入40.04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增长30.87%,占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的20.26%。非公有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78%。
4、重点项目建设投入加大。全市建成投产重点建设项目52个,其中投资规模在500—1000万元项目17个,投资规模 1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按建设性质划分,新建项目33个,技改项目10个,续建项目9个。建设项目总投资40.16亿元,本年度完成投资17.46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新增营业收入*亿元,新增税金3.24亿元,新增利润5.36亿元。
5、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非公有制出口企业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产品数量和品种,出口创汇突破亿元大关,预计全年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亿元,占全市出***货值的80%,同比增长39.07%。我市产品出口市场区域不断扩大,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由以往的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已延伸到美国、俄罗斯、荷兰、西班牙等欧美国家。
二、工作措施
(一)大力营造经济发展环境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我们以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召开为契机,加大了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宣传力度。市、县区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并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等方式,宣传报道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重点产业、行业动态和创业典型。与市电视台合作,深入7县区和重点企业调研采访,历时3个月,完成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专题片制作,着力展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分八期在电视台连续播出。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提升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了强化认识,转变观念的目的,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2、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扶持政策。近年来,中、省、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为全面贯彻各项政策措施,我们积极协调,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扶持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着力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金融财税扶持力度、简化办事程序等方面,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年初召开的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上,就贯彻落实我省新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我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讨论稿。
3、转变工作作*,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作*建设年活动,开展了创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建一流业绩创优争先活动,全局干*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工作作*明显改进,呈现出团结向上、努力工作新局面。领导干*带头深入基层和企业,组织开展了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工业化情况的调查、中小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情况的调查、全市轻工食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开展全民创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加快农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情况的调查、规模以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等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0余篇。认真落实包抓责任制,着力包抓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帮助解决投融资、证照办理、纠纷调处、土地使用、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已排查矛盾、解决问题50多件次,有20个重点项目按计划进度建设。县区局领导通过入驻企业现场办公,与相关部门协调等方式,积极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困难和问题,市、县区局联手包抓的70多户规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包抓效果明显。
(二)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1、精心组织招商引资。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放在现代中药、矿产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项目上。围绕西洽会和各种项目推介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兴业。“西洽会”上共签约重点招商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合同引资*亿元。通过参会招商、叩门招商、网络招商,吸收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办企业。全年签约招商项目74个,计划总投资99.15亿元,其中,合同引资*亿元,已到位资金*亿元。
2、努力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借市县区政府银企合作推介会平台,主动与金融机构联络,向金融部门推荐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60多户重点企业得到了银行支持。同时,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扩大生产,争取的企业按照商业银行的条件达标入围,我们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管理水平好、诚信意识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及企业,多方面争取金融部门支持。
3、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引导企业加强资本积累及通过入股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投入等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按照各级政府对企业的资金扶持主要放在优质项目的扶持方向和各类扶持资金的政策规定,认真做好财政扶持项目考察、论证、编制、审定工作。我局会同市财政部门,积极组织申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个,申请资金*万元。申报省财政扶持乡镇企业项目*个,省财政已下达我市该*个项目无偿资金*万元。
(三)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体系
1、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编刊《工作交流》简报,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审阅,汇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全年编刊简报13期27篇。发挥互联网作用,扩容了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信息网站,并与市政府门户网站,及时维护更新了市局网站,全年编刊各类信息120多条。开展了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基本情况调查。
2、培训服务体系建设。继柞水县建成商洛首家“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暨远程创业培训基地”后,经过多方协调,努力争取县区政府和省局扶持,先后又建成了****等4个县区中小企业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共举办职工培训、创业辅导、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培训班35期,培训各类人员**多人次。市局、*县、*县中小企业培训中心正在积极申报筹建,以实现我市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县区级全方位覆盖。与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合作,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经过精心组织,举办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商洛班,培训管理人员*人,培训效果明显。
(四)加强发展的指导和规划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围绕突破发展的目标,以扩张总量、提高质量为重点,做大做强矿产业,提升建筑建材业实力,大力发展医药化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矿产业通过矿产资源整合,走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材业、医药化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标准生产、规模扩张,走多层次发展的路子,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2、重点调度规模企业,开展经济形式分析。通过对主要行业、重点企业、主要产品的季度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走势,及时发现运行中倾向性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增强了经济运行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3、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实现企业群集发展。为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实现工业经济的科学合理布局和突破发展,在对全市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制定《**市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xx-xx)。各县区积极规划和筹建一批新的县级中小企业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生态科技园完成详细规划,**午峪工业园区、*县中村钒业小区和钒镁现代材料产业园区完成总体规划,柞水桃园盘龙小区和洛南陶岭中小企业创业园项目已启动建设。园区建设从完善设施,强化服务入手,吸引中小企业和创业者进驻园区。共投入工业园区建设资金**多万元,工业园区增加值同比增长20.85%,总量接近全市非公经济的一半,**县盘龙生态产业园内3户龙头企业,带动了3户配套性企业较快发展,**工业区2户龙头企业带动了7户配套性企业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群集效应更加凸现。
(五)积极引导企业提高整体素质
1、实施科教兴企战略,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强化培训,重点培训厂长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全员职工培训1.9万人次,其中培训厂长经理860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591人。鼓励创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推广新技术21项,开发新产品21项。争创名牌,在现有品牌基础上,支持企业打造一批**名牌、全国名牌产品。科企对接,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合作,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6个,创建科技先导企业9个。
2、促进企业节能排减,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配合相关部门,落实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措施,引导企业认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在落实扶持政策、先进评选等工作中,非常重视企业节能排减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情况。**南等县的非公有制资本,积极投资建设小水电站,开发利用水力资源。**秦东水泥厂通过技改,建起脉冲袋式除尘器,在生料中添加节能减排增加剂效果良好。**县**化工公司投资700万元建成年产100吨黄姜皂素清洁生产线,现已投入试产。
3、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安全生产。按照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市局与各县区局、县区局与重点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特别是矿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排查,查隐患,堵漏洞,确保安全生产。采取多途径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设施建设投入。全系统共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44次,发放传单16.8万多份,悬挂横幅618条,出动宣传车120辆,制作展版237块,签订安全责任书539份,安全生产培训人员1.14万人,配合安监、国土、**等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多45次,确保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安全生产。
三、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外部条件看:一是企业融资难,发展资金“瓶颈”难以突破;二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已出台的各项发展政策,在执行中未能完全落实到位。从企业自身情况看:一是规模小、层次低,集团型、外向型企业少,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二是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分布在商业、流通服务业及初加工领域,而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较少;三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部分企业发展意识不强,管理粗放,制度不健全,人才匮乏。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待于今后发展中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