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总结
我校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课堂教学面貌一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教师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我校教师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己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思路。
表现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上,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全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上,体现在人人都在深入研究教育科研教研上。学校已经形成了学习、研究、改革的浓厚氛围。
教师的理论前所未有的丰厚起来,教师的意识前所未有的“前卫”起来,教师的改革前所未有的大胆起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锐意改革、勇于进取的青年骨干教师,推动着我校教学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
仅在xx年下半年,我校就有韩芳、侯相荣、陈爱民三位教师参加济南市优质课评比,并全部荣获一等奖,居全区先进水平。此外,盛淑娟、刘潇、田燕、高林、鲁传红等老师在区级优质课评比中均获一等奖。
我校创造教育小组成员韩芳、盛淑娟、徐万生、商和举、侯相荣、田燕六位教师已经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先锋”,刘兴芹、孙茂华、王芳等教学新星脱颖而出。学校全体教师求同存异,个性化发展,课堂教学各具特色。
教师们常常为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而争论得面红耳赤,也常常为每个教师的标新立异而击节叫好。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长久的活力。
2、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知能合一 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变化体现在课堂上。只要进入洪楼三小的课堂,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
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小绵羊”。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
思维的活跃,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
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
在xx年下半年区质量抽考中,我校取得了全区总评第一的佳绩。 总之,我校的课堂教学自实施创新教育以来,探索是深入的,变化是巨大的,成效是显著的。
相信在上级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全体老师不懈努力下,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第2篇 学校创新教育课题阶段总结
——湖北拾十五”重点课题初中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阶段性总结会汇报材料
--县---中学课题组
我校“初中创新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是2002年底申报,2003年1月正式启动的,至今已走过了两年半的研究历程。在市教科院和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回顾这两年多的研究,应该说,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绩。现在向各位作汇报,汇报的题目是《“链接”创新教育,“刷新”学校形象》。主要从创新教育的“着眼点”、创新教育的“着力点”、创新教育的“落脚点”,谈谈怎样“链接”;在教育创新的观念上、实践创新的过程中、研究创新的效益里,说说如何“刷新”。
一、把创新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教育创新的观念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肩负着民族创新的特殊使命,因而,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体,而能否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而教师的这种精神、意识与能力又完全取决于学校管理层的教育理念是否创新。
自2002年底接题以来,我校就形成了“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台阶”的共识,明确提出了“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阶梯、把课题研究作为培养教师队伍的机制、把课题研究作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手段、把课题研究中的创新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的研究口号。把创新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教育创新的观念上。
一是理念,学校办学理念的的创新;二是观念,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三是信念,学生求学信念的创新。
1、学校办学理念的创新:力争提升一档品味
在思维上创新
学校能否与时俱进,办学理念很关键。学校如何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我们觉得过去的办学理念缺少特色,于是将办学理念创新为与教育方针紧密吻合的十六个字。即:修德为先、启智为要、强体为本、成才为上。德、智、体浑然一体,构成办学主体行为。'德',要修;'智',要启;'体',要强,缺一不可,而'成才'是目的,有鉴于此,我们于2002年底就把当时有着32年办学历史的长冲中学的办学理念作了大胆创新,集中为八个字:修德、启智、强体、成才。
在运行中创新。再好的办学理念不付诸实践不行,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办学理念?我们主要采用了'三合一'的办法来强化师生的理念。
一是'天天看'——将八个大字的办学理念铸成两米见方的大红烤漆字,高耸在教学楼顶上,醒目、耀眼,师生无时不在关注它、谈论它、践行它。
二是'时时唱'——我们把办学理念写进了《民族兴旺我担当》的校歌。通过对两小节歌词的反复吟唱,强化师生的理念行为。如:毕升故里大道旁,青纱环绕碧罗帐--长冲中学我的向往,长冲中学我的希望--清晨的阳光,傍晚的灯光--莘莘学子书声琅--修德、启智、强体、成才--民族的兴旺,我担当!国家的富强,我担当!并把她作为初一新生进校必学歌曲,五四或十一、元旦歌咏的必唱歌曲,艺术人才选拔必测歌曲。可以说,在----中学近2000师生中,第一会唱的是国歌,第二会唱的就是校歌了。
三是'周周讲'——我们规定国旗下讲话内容,无论哪个领导讲话,必须紧紧围绕办学理念的八个字来拓展,结合校本实际去生发,并收集整理编印成册,使办学理念的观念意识不仅物化为资料、更内化为行为。
此外,我们还在'校园之声'广播台开辟了'化理念为行动'的专栏,在《山茶花》文学社刊内设置办学理念实践专页。
总之,近两年,我校的办学理念不仅有形可见,有声可听,而且有更多的人在用心内化,努力践行。
2、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彻底消除三个误解
一是科研创新“神秘论”。他们虽然向往上进,也崇尚创新,羡慕别人的成果,同时又觉得创新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徘徊在创新的门口。
二是创新“冒险论”,他们认为,科研创新是形式,有违常规,是“花拳秀腿”,“好看不好吃”,他们贪图安逸,墨守陈规,不会用心去思考如何教会学生上课,复习,也不懂得如何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去应考,更不会考虑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种人是抵制创新的。
三是常规与创新“冲突论”,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不懂常规与教研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他们认为科研影响日常教学,创新破坏常规秩序,不可否认,科研创新需要花一定时间和精力,创新必然要打破传统,然而“磨刀不误砍柴功”,创新会让教师从新的高度去审视常规,提高效益。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教师的误解,学校不断借助外力、挖掘内力,利用外派参观学习,利用周六举办创新论坛、创新实践、创新反思讲座,校长、副校长带头讲创新理论、教研组长、实验教师跟班谈认识,两年来,已举办讲座9期,54人为创新进行了讲析,外派学习63人次,印发创新学习资料16期,基本上消除了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误解。
3、学生求学信念的创新,必须树立四种信念。
虽然好奇心是创新的首要成分,自信心也是创新不可或缺的因素。不少研究成果和经验表明,一个人将来创造力的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学阶段创造力发展的状况,而学生求学过程尤为关键的是四种与信念直接相关的内容。一是自信的求学信念,学会说“我会”;二是自爱的求学信念,学会说“我愿”;三是自觉的求学信念,学会说“我能”;四是自主的求学信念,学会说“我敢”。既要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智力创新能力,让他们获取成功的学习经验;更要从道德层面上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失败的痛苦,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把创新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实践创新的过程中
我们认为:创新教育的“着力点”应该是在实践过程中坚持创新。立项时的“实验”二字在去年10月的市教科院会议上,改为了“实践”,这就意味着,初中创新教育应全方位,大面积地投入到实践之中,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践行创新,不让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落空,针对实践中的“实”字,我校课题组明确提出了“五不空”,一是在实践的时空上不留空白;二是在实践阵地上不放空炮;三是在实践的机制上不说空话;四是在实践的关键处不挂空档;五是在实践的进程中不行空路。
1、在实践的时空上不留空白
我校实践创新教育的时段,大至分为四个阶段
(1)开题起步阶段(2002.12~2003.7)
我们以学科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申报立项,当时确立了六个学科共8个子课题为创新研究项目,并确立了在六个班开展实验,还成立了科研处,确定双周六上午为创新教育学习研究固定时间,形成了系统的实验方案。
(2)实验运行阶段(2003.3~2022.7)
第3篇 教育课改与质量总结领导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了认真总结以来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隆重召开今天的会议。下面,我就已经实施八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作一个总结回顾,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经验,充分肯定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取得的显著成绩,坚定工作的信心
,按照省上的统一部署,我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率先在自流井区和荣县进行,然后逐步推开,到全市各区县全部进入课改实验。八年来,在各级*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坚持改革,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学生和教师发生了深刻变化。今年暑期放假前,按市教育局要求,市教科所牵头,深入到区县、学校,就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质量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总结,形成了三个专项报告,客观反映了我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质量情况,表明了课改中的积极探索和成效,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体现了时代特色,更加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从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在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把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更加体现国家意志,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在继承我国基础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调整了课程设置和课时结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增加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把“德育为先”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的宗旨。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课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了各学科课程之中,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在具体、生动的教育情境中充分发挥各学科全面育人的功能,使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
不少学校努力探索开发校本课程,把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学校课程,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促进了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课改的一大亮点。
(二)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明显变化。
新课程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注学生兴趣、潜能的培养。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这在小学阶段体现得更加明显。
新课程强调教育过程的“知行统一”,强化了实践环节,增设了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课程。不少学校建立了学生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有声有色的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一大批初中学校和九年制学校在课改中健康发展。
新课程强调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产生了变革,从传统的让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更多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为学生设计参与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强调了学校制度建设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学校开始探索建立符合新理念的管理制度,注重文化建设,在注重统一性和规范性的同时,注重多样性和创造性,并努力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三)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正在形成。
课程改革使评价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评价更加尊重学生,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更加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开设的多样化,使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和准确。
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得以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成为课程改革的又一亮点,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过程,使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给与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不断进步,评价逐渐成为教育的手段和教育的过程。尽管由于社会诚信等各方面的原因,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信度和使用受到局限,但作为教育创新,其改革的方向得到了充分肯定,并将在进一步规范的基础上继续广泛运用。
中考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中考命题更加重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高中招生录取基本改变了过去以文考分数作为唯一依据的做法,体育成绩、理化试验操作成绩计入了录取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也成为了高中招生录取依据。同时,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实现了由30%到50%计划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辖区初中学校的变化,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
课程改革充分发挥了教师潜能,调动和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大教师立足本职岗位和教学实际转变观念、改进教学,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参与学习和培训、开展教学研究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基本工作方式和工作需要,教师创造的热情被点燃,一批教师的教学艺术和风格正在形成。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教师就是其中出色的代表。
课程改革带动了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新课程涉及许多新观念、新内容和新要求,必须把教师培训摆在重要位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围绕新课程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和多专题的教师培训。教师培训资源共享平台越来越多,教师信息化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培训方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近年来,我市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三万工程”的意义作用更加明显。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自课改以来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类赛课、献课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来共计150余名教师在省级比赛中获奖,其中30余名教师获国家、省一等奖,初中数学连续四届获全国一等奖。最近,市教育学会拓宽思路,作了一次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借助学会平台,请到全国知名小学教师到我市作专场培训,受到热烈欢迎。
课程改革中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课改的第三大亮点。校本教研为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平台。广大教师以学校和工作岗位为中心,结合教改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发展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基本能力,促进了专业发展。
(五)课程改革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课程改革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同时,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也同步实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八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基本做到了平稳、健康、有序进行,这是一场富有生机、活力与希望的变革。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优秀的教育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改革实践中创造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改革搅动了义务教育长期以来的稳态,各学校正在发生悄然无声而又积极、本质的变化,由此促进了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今天通报表扬的先进集体就是课改中涌现出来的典型。
二、客观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主动查找质量提高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找准发展方位
尽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给义务教育带来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一)从认识层面看,一些区县、学校、教师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到位,因而重视不够,停留在表面,敷衍了事;还有一些区县、学校和教师认识有偏差,因而把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看成可有可无,教育教学工作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二)从工作层面看,由于课改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行为,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行政推动,面对滚滚而来的课改浪潮,有的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拥有了广阔天地,而有的墨守成规,无所作为。
(三)从制度建设层面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综合素质评价的公信力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力度尚需继续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还需要制度保证。
(四)从保障层面看,教师队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新课程和新教材的理解和驾驭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教师培训的任务依然很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还跟不上。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指导能力、校长专业化水平和课程领导力还需要提升。学校办学基本条件也不完全适应,经费保障不到位,限制了一些课程的开设和实验的开展,特别是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五)从学校层面看,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需要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教师的水平不同,对新课程理解的角度就不同,在实践中的表现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些问题还需要继续加以探索和引导,如在强化“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同时,如何发挥“传统课堂”的优势作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各项能力的同时,如何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等等。
第4篇 养成教育课题 小学教育阶段总结
小学教育是奠定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养成教育是使儿童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教育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其实,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的目的。
2022年是我区“习惯教育年”。因此,本阶段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是紧紧依托于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而开展的。课题组的全体研究教师,都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无处不在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中,在有的放矢的系列养成教育活动中,在所有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已初建成效。
一、 开展“净(静)月杯”评比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工作中,我们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养成教育工作有机整合,开展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纪校规,并做到经常引导教育,及时检测反馈,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有效解决。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地行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 开展“读书伴我成长”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读书中明理,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年来,学校开办了校园书吧,为全校学生提供了读书的最佳条件。以4月2日——世界儿童读书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读书习惯的教育和培养。确立4月份为“读书感悟月”。各班开展假期读书汇报活动,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积累展示活动。如读书演讲活动、读书卡个人展示活动、读书感悟文章的评选活动等。每班推荐一名同学参加学校的读书演讲活动,学校进行总结表彰。为了进一步创设“书香校园”,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学校两次举行校园书市活动。此项活动不仅大大激发了全校学生的读书、买书、卖书的热情,还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商品意识、资源共享意识和勤俭节约意识。真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三、 开展“做文明事、争当文明小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讲文明的习惯。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班级进行文明礼仪大讨论,明确学校生活、公共场所、家庭生活等文明礼仪具体要求。班
班制定“文明礼仪公约”,达成共识,共同遵守。在全面落实本项活动的同时,三月份开展了“出入有序文明在脚下”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上下楼和课间游戏等行为习惯。四月份开展了“垃圾不落地 文明在手中”活动,培养学生不随地乱扔垃圾的习惯。五月份,开展了“学用礼貌语文明在口中”的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六月份开展了“尊重你我他 文明在心中”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友爱习惯。
四、 开展 “校园艺术节活动”,培养学生崇尚艺术、热爱生活的习惯。
以“庆建国60周年”为主题,以“露一手”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让每个学生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如有生活能力露一手:高年级“包饺子比赛”、全员参加的利费手工作品展、 “课前一支歌评比”、等。为了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我校规定每周五3:00--4:00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为同学们开设了:铜管乐、书法、剪纸、歌表演、羽毛球、乒乓球等共计37个活动小组。艺术教育专职教师每人辅导一个特色项目,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同学们踊跃参加,参与面达到学生总数的98.65%。真正使艺术教育起到了开发学生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
五、开展“阳光60分活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 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它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它作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核心内容,既是增强学生综合体质与健康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体育工作向规范化迈进的重要举措。
为保证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学校做到了“三个落实”和“三个到位”。“三个落实”为:一是活动时间落实, 二是活动器材落实, 三是活动安全落实。 “三个到位”为: 一是指导到位,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 三是班级管理到位。
为规范提高学生大课间活动质量,我们采取“活动促提高”的方法,经常性地开展各类体育单项活动:如“间操规范班评比“ “小绳比赛”、“大绳比赛”、 “小篮球比赛”等,夯实了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为了将活动有效地延伸,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还把大课间活动的相关内容巧妙地穿插进去,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如在准备活动环节中就可以把一些特色操或广播体操的动作安排进去,有针对性地练习纠正。另外,大课间活动中的一些班级活动内容也可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合理地安排演练,这样就拓展了大课间活动的练习空
间与时间。
六、 开展“安全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习惯。
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例再我市的出现,传染病防控工作是开学以来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严防疫情在我校出现,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建立了甲型流感防控工作责任制,从领导到教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为了更好的做好甲流防控工作,学校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学校以节日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如“爱眼知识问答”、“拒抽第一支烟”、“食品安全知识测试”等活动,大力宣传健康知识,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另外,每月定时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如饮食卫生、禁毒、防艾、心理健康等保健知识讲座,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保健方法。学校利用网络、电视、黑板报、宣传窗、校园广播、班会等阵地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为了调动学生参加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了黑板报、手抄报、征文等比赛活动,把健康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意识,逐步养成关爱生命的习惯。
七、在学生中开展“成长日记”活动和“修养随感”活动。
为了让养成教育发挥其“润物无声”的作用,我们还在全校同学中开展了“用手中的笔,写下自己成长的历程。”主题征文活动。全校学生以极大地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在自己平时的“成长日记”和“修养随感”中赛选优秀的日记、随感参赛。篇篇征文感人肺腑,学生用他们直白的话语道出了自己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成功与失败,付出与收获。在文章中,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在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下,学生的行为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变,行为习惯也在悄然间发生变化。他们知情懂礼、文明有礼、自律自强、团结友善。而所有这些改变,都源于全校教师不离不弃的教育与引导,源于学校为学生的习惯养成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在养成教育这个大课题面前,我们的所思所想和所要付诸的行动虽然都还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所有试验教师仍会以最饱满的热情,以最积极的心态,以最严谨的实验研究态度,以最大的努力来完成好我所进行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可以的研究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成绩,必将师全校学生受益终生。
第5篇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教育课总结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将在9月3日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全国同时放假一天,成为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但各地中小学开学时间一般都是9月1日,恰恰赶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前,为此,笔者认为,开学第一课,不妨上一堂抗战胜利教育课。
***总**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阐释和*教育活动,使全国各族人民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少年儿童,其价值取向对未来整个社会价值取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他们思想观念萌芽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他们正确历史观的教育有着重大意义,抓住今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契机,加强少年儿童抗战历史的教育,让他们乃至未来社会都能牢记抗战伟大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众所周知,自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野蛮侵略战争。手段之残忍,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仅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就造成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惨遭屠杀。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死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屠刀之下的中国军民达3500多万,其中大部分是手无寸铁的老人、妇女、小孩和被俘士兵。可以这样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最惨无人道的。面对国家危难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率先发出武装抗日的号召,率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积极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从而最终夺取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要通过开学第一课,对少年儿童进行抗战历史的教育,让他们深刻了解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的历史,让他们更加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伟大贡献,让他们充分认同中国***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关键的历史定位,从而为他们爱*爱国的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上好这堂课,要针对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现实需要,将抗战历史精神用乐于接受、能够理解的方式呈现,比如组织观看抗战影视《地道战》、《鸡毛信》或动漫《抗日小奇兵》、《三毛从军记》等,读抗战书籍《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等等,当然,由于时间限制,可以节选其中的某些片段,给少年儿童以视觉冲击力,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当年抗战的艰苦卓绝,感受抗日英雄的崇高和伟大;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请老八路到学校讲讲抗战故事;还可以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去重走抗战遗址、瞻仰抗战纪念馆……总之,要创设情境,让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融入少年儿童的心里,引导他们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教会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夕,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抗战历史和精神的教育,夯实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从而激励他们珍惜和平、发奋学习的热情。
第6篇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我校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课堂教学面貌一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教师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我校教师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己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思路。表现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上,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全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上,体现在人人都在深入研究教育科研教研上。学校已经形成了学习、研究、改革的浓厚氛围。教师的理论前所未有的丰厚起来,教师的意识前所未有的“前卫”起来,教师的改革前所未有的大胆起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锐意改革、勇于进取的青年骨干教师,推动着我校教学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仅在2000年下半年,我校就有韩芳、侯相荣、陈爱民三位教师参加济南市优质课评比,并全部荣获一等奖,居全区先进水平。此外,盛淑娟、刘潇、田燕、高林、鲁传红等老师在区级优质课评比中均获一等奖。我校创造教育小组成员韩芳、盛淑娟、徐万生、商和举、侯相荣、田燕六位教师已经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先锋”,刘兴芹、孙茂华、王芳等教学新星脱颖而出。学校全体教师求同存异,个性化发展,课堂教学各具特色。教师们常常为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而争论得面红耳赤,也常常为每个教师的标新立异而击节叫好。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长久的活力。 2、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知能合一 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变化体现在课堂上。只要进入洪楼三小的课堂,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小绵羊”。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思维的活跃,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在2000年下半年区质量抽考中,我校取得了全区总评第一的佳绩。 总之,我校的课堂教学自实施创新教育以来,探索是深入的,变化是巨大的,成效是显著的。相信在上级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全体老师不懈努力下,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总结
第7篇 大学生心里素质教育课总结
大学生心里素质教育课总结
通过一学期的心理素质课的教育,我的自信心增强了,与同学的有了更大的了解和认识,敢于突破一些自己以前从不敢做的事,比如像在长江边上呐喊自己的名字和说出一些有挑战的话。
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成员间的沟通与合作,成员在体验到了安全、温暖、依赖、接纳的良好心理氛围的同时,在被成员欣赏与需要中产生了积极的自我概念。成员对活动的参与、情感的不断卷入,使成员间人格、价值等不断地进行碰撞,给各自提供了多维度的不同认知行为模式,也让成员有了更多不同视角看自己的机会。成员在比较与分析中,实现自我成长,重建理性认知。
活动中,训练教师自始自终立足于营造成员间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使成员能有较多地自我暴露。他们发觉成员间存在相同的心理不足,有相同的心理困扰,个人的心理问题并不特殊,由此使部分成员对自身心理困扰有了较为恰当的认识,调整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能让自己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成功训练最多采用的是任务作业法,强调成员间的配合我们在活动中对团体的适应、团体内部的合作、个人对团体的责任,让我们体验在群体中自己正在扮演的角色和不同角色应有的恰当行为,促进成员自我反省。
训练营如同一个人际交往的生活实验室,成员在活动中可以自由观察,分析现场的各种资料,分享在活动中的体验,从而给成员供了学习、交流、演练的机会。学员在体验分享、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断调适人际交往中不良行为,形成适应性行为。
在这学期里我发现班上的同学关系有了很大的提升,这都是因为每一节课都是我们沟通的时候,平日里沉默的同学面对这样的大胆课业不得不展现自己。
第8篇 2022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我校从xx年秋季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这五年的实验工作中,我们加强教改科研,建立培训、教学、科研相结合的课改常态工作,以教育科研推动课改,以课改促进教育科研,加强课改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研究,大力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质量的完成课改工作。
一、转变观念,端正思想,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学校中心工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遵循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原则,负责指导全校课改工作的实施。制定学校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和计划,拟定课改工作各项制度,包括集体学习培训、集体备课等制度以及课改年级教师和课改各负责人职责等,扎实开展课改实验工作。
2、加强学校了科研室的建设,针对课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突出问题,拟定课题《农村学校学生合作学习研究》,开展了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研究,促进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
3、学校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探索建立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规范和教学管理形式。制定了《xx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新课程发展性评价学生意见》《xx小学新课程考试指导意见》和《新课程教学常规》。
二 、积极开展校本校验、培训,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促进学校教研工作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通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转变教师观念,促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改变。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教学研究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教师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教师全员参加培训,要求实验年级教师把握课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能体现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交流研讨,优化组合,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积极论文评选、课改活动,提高我校课改实验学术水平,并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及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选。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积极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校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我们经常开展开展优秀教师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课改中的中坚力量。开展赛课、说课、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增进教师对新课程思想的认识、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基础课程改革丰富了办学特色内涵,提高特色质量品位,学校从实际出发,强化优势项目,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进而实现特色办学。 xx小学突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立舞蹈队,民乐队,合唱队,在舞蹈、民乐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强势项目,初显学校艺术特色和教育成果,让学生在诸多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并在全国、省、市各级艺术人才选拔赛上屡获佳绩。
2、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升精神文化内涵,打造了促进学校传统文化的良好育人环境,积极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队员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体验教育等活动,加强尊师守纪,勤奋好学,文明礼貌,讲究卫生教育,并通过团支*,少先队,中队及队员的自主性教育,把强制性教育(学校的各种检查与督促)与自主性教育相结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3、有的学校突出体育工作特色。研究体育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符合学生需要的、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组建运动队(男女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等),营造氛围,各级体育课要按大纲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增加体育达标人数,实现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构建适合学校特色的体育教学体系。
4、立足校本教研,解决特教的实际问题,为残疾孩子服务,培养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开展的是以普教、特教相融合为特色的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模式。学校根据残疾儿童的个体状况建立档案,因人施教制定“个别教育”计划。任课教师以“生活化教育、个别化辅导、活动化教学”的方式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康复、自我发展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
四、课改实验工作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师生**平等,气氛宽松和谐,新课堂生机盎然。”的可喜变化。 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实验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教师学会了用鼓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学会了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会了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学会了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学会了如何驾驭课堂教学;学会了使用富有人文性、艺术性、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组织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真正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气氛异常活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过程是生成的、动态的过程,充分体现出师生在课堂上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生命活力。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实验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平等,在独立中合作,在合作中独立,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热情地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交流和合作,敢于提问,善于发现,老师似学生,学生似老师;学生学会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乐趣。
3、学校教研氛围十分浓厚。在新课程改革面前教师充分认识到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课改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课改势在必行,是人人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教师们自觉参与听课、评课、教研活动;自发征订和学习有关课改的报刊杂志;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经验总结、教学案例;主动上网与校外专家、教师交流与对话,共同寻找解决困惑的办法;许多教师主动向学校要求明年秋季担任课改实验教学工作;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历提高空前火热;教师主动提供研究课例,养成了课前研讨和教后反思的习惯;一批青年教师正在迅速成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五、新课程改革在我镇实施是顺利的,取得的效果是积极的。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改变。促进学校教研工作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但课改工作任重道远,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比如:“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教学方式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各学科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如《思品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等学科。”、“由于相关学习较少和各类理论书籍缺乏,致使课改实验研究力度比较不足。”“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对弱势群体如何让他有效参与课堂活动?”、“观念的转变与实际教学行为如何能结合得更密切?”、“如何更合理的使用新教材,利用教材给予我们的空间?”、“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师生评价体系?”、“个别实验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转变观念难度较大,致使他们有时在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等问题。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的,说明我们的教师在思考了。正是在对教育教学的不断思考中,教师课改与传统教师课改与传统思想的碰撞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第9篇 小学安全教育课总结
学校安全教育总结
八屋中学安全教育总结
生命弥足珍贵,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维系着社会的稳定,牵动着家庭的幸福,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本学期,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校长直接抓,副校长、主任具体抓,各班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以加强隐患排查整治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安全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全员参与、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工作格局,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使我校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为了使全体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工作者”的思想,主动把学校安全工作与各自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意识,在思想上建立起一道安全防护线,认真学习贯彻各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第一要事来抓,列入议事日程,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班会讲安全,校会讲安全,坚持做到,时时讲、天天讲,“*钟长鸣”,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管理,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了一校的安全。
二、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扎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大力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和季节等特点,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安全、受到不法侵害时的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切实提高了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夏季来临,学校积极教育引导学生不在无家长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同时教育学生自救方法。学校主动与家长沟通,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同时加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班主任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学生不乘坐非法营运和无安全保障的车辆,共同做好学生校外安全工作。
范文写作(二)切实加强校园常规管理
学校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特点切实加强校园管理。
一是加强了门卫管理,严防外来人员无故进入校园,同时对学生上学期间离校进行严格管理。
二是加强对校园的值班巡逻,特别是加强了夜间和易发事故、地段的巡逻,维护校内正常治安秩序,严防犯罪分子伺机破坏。
三是加强对用电线路和配电设施的检查,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四是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通过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课,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宣传预防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知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常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方面的教育工作,例如:不购买三无食品、不购买过期食品等防止学生误食产生中毒现象,增加广大师生对公共卫生的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把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做到实处。
五是加强学校重点部位和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的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对化学实验室等存在危险物品的场所严格管理,明确专人保管,任何人都不得私自对外提供,防止剧毒危险品丢失、被盗、被抢,严防恐怖分子用以制造破坏事件。
六是进行橱窗宣传,定期出版安全教育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安全防控知识和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完善了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酷猫写作范文网学校完善细化了各种应急预案及配套措施,规范“第一时间”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建立健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救援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对处置工作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周密谋划,反复推敲。
(四)深入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
学校对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检自查,确保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确保各类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整治,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校舍、厕所和校园围墙多次进行认真排查,对一些需要拆除的建筑,采取果断措施,立即停用和安排拆除,属于安全隐患不大的危房及时进行维修和加固,坚决杜绝因校舍倒塌造成重、特大师生伤亡事故的发生。同时积极加大对校舍的监管力度,实行动态管理,对可能形成的危房尽早采取措施,保证了广大师生人身安全。
(五)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安全月汇报和及时汇报突发事件。做好安全记录,延续好安全档案。
总之,一学期来我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无一次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始终“*钟长鸣、安全重于泰山”,争取更上一个新台阶。
八屋中学
第10篇 2022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范文
我校从xx年秋季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这五年的实验工作中,我们加强教改科研,建立培训、教学、科研相结合的课改常态工作,以教育科研推动课改,以课改促进教育科研,加强课改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研究,大力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质量的完成课改工作。
一、转变观念,端正思想,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学校中心工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遵循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原则,负责指导全校课改工作的实施。制定学校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和计划,拟定课改工作各项制度,包括集体学习培训、集体备课等制度以及课改年级教师和课改各负责人职责等,扎实开展课改实验工作。
2、加强学校了科研室的建设,针对课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突出问题,拟定课题《农村学校学生合作学习研究》,开展了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研究,促进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
3、学校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探索建立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规范和教学管理形式。制定了《xx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新课程发展性评价学生意见》《xx小学新课程考试指导意见》和《新课程教学常规》。
二 、积极开展校本校验、培训,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促进学校教研工作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通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转变教师观念,促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改变。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教学研究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教师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教师全员参加培训,要求实验年级教师把握课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能体现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交流研讨,优化组合,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积极论文评选、课改活动,提高我校课改实验学术水平,并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及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选。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积极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校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我们经常开展开展优秀教师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课改中的中坚力量。开展赛课、说课、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增进教师对新课程思想的认识、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基础课程改革丰富了办学特色内涵,提高特色质量品位,学校从实际出发,强化优势项目,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进而实现特色办学。 xx小学突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立舞蹈队,民乐队,合唱队,在舞蹈、民乐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强势项目,初显学校艺术特色和教育成果,让学生在诸多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并在全国、省、市各级艺术人才选拔赛上屡获佳绩。
2、注重校园文
第11篇 养成教育课题阶段总结
小学教育是奠定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养成教育是使儿童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教育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其实,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的目的。
xx年是我区“习惯教育年”。因此,本阶段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是紧紧依托于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而开展的。课题组的全体研究教师,都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无处不在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中,在有的放矢的系列养成教育活动中,在所有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已初建成效。
一、开展“净(静)月杯”评比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工作中,我们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养成教育工作有机整合,开展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纪校规,并做到经常引导教育,及时检测反馈,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有效解决。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地行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开展“读书伴我成长”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读书中明理,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年来,学校开办了校园书吧,为全校学生提供了读书的最佳条件。以4月2日——世界儿童读书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读书习惯的教育和培养。确立4月份为“读书感悟月”。各班开展假期读书汇报活动,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积累展示活动。如读书演讲活动、读书卡个人展示活动、读书感悟文章的评选活动等。每班推荐一名同学参加学校的读书演讲活动,学校进行总结表彰。为了进一步创设“书香校园”,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学校两次举行校园书市活动。此项活动不仅大大激发了全校学生的读书、买书、卖书的热情,还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商品意识、资源共享意识和勤俭节约意识。真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三、开展“做文明事、争当文明小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讲文明的习惯。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班级进行文明礼仪大讨论,明确学校生活、公共场所、家庭生活等文明礼仪具体要求。班
班制定“文明礼仪公约”,达成共识,共同遵守。在全面落实本项活动的同时,三月份开展了“出入有序文明在脚下”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上下楼和课间游戏等行为习惯。四月份开展了“垃圾不落地 文明在手中”活动,培养学生不随地乱扔垃圾的习惯。五月份,开展了“学用礼貌语文明在口中”的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六月份开展了“尊重你我他 文明在心中”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友爱习惯。
四、开展 “校园艺术节活动”,培养学生崇尚艺术、热爱生活的习惯。
以“庆建国60周年”为主题,以“露一手”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让每个学生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如有生活能力露一手:高年级“包饺子比赛”、全员参加的利费手工作品展、 “课前一支歌评比”、等。为了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我校规定每周五3:00--4:00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为同学们开设了:铜管乐、书法、剪纸、歌表演、羽毛球、乒乓球等共计37个活动小组。艺术教育专职教师每人辅导一个特色项目,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同学们踊跃参加,参与面达到学生总数的98.65%。真正使艺术教育起到了开发学生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
五、开展“阳光60分活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 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它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它作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核心内容,既是增强学生综合体质与健康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体育工作向规范化迈进的重要举措。
为保证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学校做到了“三个落实”和“三个到位”。“三个落实”为:一是活动时间落实, 二是活动器材落实, 三是活动安全落实。 “三个到位”为: 一是指导到位,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 三是班级管理到位。
为规范提高学生大课间活动质量,我们采取“活动促提高”的方法,经常性地开展各类体育单项活动:如“间操规范班评比“ “小绳比赛”、“大绳比赛”、 “小篮球比赛”等,夯实了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为了将活动有效地延伸,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还把大课间活动的相关内容巧妙地穿插进去,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如在准备活动环节中就可以把一些特色操或广播体操的动作安排进去,有针对性地练习纠正。另外,大课间活动中的一些班级活动内容也可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合理地安排演练,这样就拓展了大课间活动的练习空间与时间。
六、开展“安全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习惯。
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例再我市的出现,传染病防控工作是开学以来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严防疫情在我校出现,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建立了甲型流感防控工作责任制,从领导到教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为了更好的做好甲流防控工作,学校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学校以节日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如“爱眼知识问答”、“拒抽第一支烟”、“食品安全知识测试”等活动,大力宣传健康知识,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另外,每月定时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如饮食卫生、禁毒、防艾、心理健康等保健知识讲座,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保健方法。学校利用网络、电视、黑板报、宣传窗、校园广播、班会等阵地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为了调动学生参加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了黑板报、手抄报、征文等比赛活动,把健康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意识,逐步养成关爱生命的习惯。
七、在学生中开展“成长日记”活动和“修养随感”活动。
为了让养成教育发挥其“润物无声”的作用,我们还在全校同学中开展了“用手中的笔,写下自己成长的历程。”主题征文活动。全校学生以极大地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在自己平时的“成长日记”和“修养随感”中赛选优秀的日记、随感参赛。篇篇征文感人肺腑,学生用他们直白的话语道出了自己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成功与失败,付出与收获。在文章中,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在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下,学生的行为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变,行为习惯也在悄然间发生变化。他们知情懂礼、文明有礼、自律自强、团结友善。而所有这些改变,都源于全校教师不离不弃的教育与引导,源于学校为学生的习惯养成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在养成教育这个大课题面前,我们的所思所想和所要付诸的行动虽然都还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所有试验教师仍会以最饱满的热情,以最积极的心态,以最严谨的实验研究态度,以最大的努力来完成好我所进行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可以的研究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成绩,必将师全校学生受益终生。
第12篇 劳动教育课程总结报告
1.劳动教育课程总结报告
劳动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劳动教育是通过家务劳动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有责任感的社会人的过程。家庭劳动教育关系到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质,对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其聪明才智及动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我们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活动:
1、家长学校讲座,指导家庭劳动教育。通过讲座使家长明确家庭劳动教育的目的及意义,掌握家庭劳动教育的方法。家长通过写家教感言从思想上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并鼓励孩子参加劳动活动。
2、学校印发家庭劳动教育宣传提纲,指导家庭劳动教育。通过与分散、口头与书面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
3、导学生的家庭劳动活动。学生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活动家长给予指导,学生写劳动感受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家长对学生的劳动情况也给予评价,以此促进家庭教育的开展。
4、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活动。5月份学校组织劳动技能比赛,学生在家中进行训练,班级进行预赛,学校进行决赛。家长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学生准备必备的工具和材料,在家庭中按照比赛的要求多次训练。六年二班陶然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掌握包饺子的技能在家已经连续吃了四天的饺子了。五年级的水果拼盘比赛家长积极准备食材并帮助设计造型,购买厨师帽、手套等。总之,通过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家长家庭劳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劳动教育课程总结报告
本学期我校根据“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结合我区责任教育,立足于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好习惯,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1、组织一至五年级学生到劳动实践基地(大柳滩村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参观学习看到了太空蔬菜的成长过程,了解了蔬菜的种类。更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
2、四、五年级各班组建好为民服务小队,定员、定时、定岗,每周为社服务一次。他们定期到村街道、市场、老年活动室等地劳动。他们的劳动得到了地区村民的称赞。
3、五年级少先队干*担任一年级的小辅导员,到对口班级带领指导小弟弟妹妹进行卫生劳动。他们每个班与自己对应的班级结成手拉手关系,每到卫生打扫除他们就主动帮助低年级的班级去做卫生,其中在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同时更感到了助人的快乐。
4、一、二年级的小朋友,着眼于“自理能力”的培养,自己的事情学着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展自理能力的竞赛,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5、结合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6、三一五年级的学生以“家务劳动”为主,帮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争做父母的小帮手。
7、班级卫生劳动每日检查,每月评比由卫生室负责。本学期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增强了劳动意识,学习了一劳动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创新,力争取得新的成绩。
3.劳动教育课程总结报告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法律文化节的开展,同学越来越被一种紧张的气氛所包围;同时,我们也被青年志愿者种种伟大的行为所感染,越来越觉得作为当代学生的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能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又能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国民的素质却也是有待提高,所以我们组织了此次公益活动,用来陶冶自己,宣传环保。
一、活动意义
1、有利于同学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体验生活,丰富课余生活。
2、通过劳动教育时间活动在维护校园卫生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向学生宣传了环保意识,起到了一定的呼吁保护环境的作用。
3、有利于增进同学们的友谊,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4、通过切身行动有利于展现现代的中学生也能吃苦耐劳,也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5、有利于发扬我们西岔中学的学子们乐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活动反思
1、活动中,出现组织不力,一部分同学顾着打闹,游玩,是班委的活动计划做得不到位,以后会加以改进。
2、对活动路线掌握不熟悉,导致延误些须时间,以后开展活动会做好安排工作。
3、在活动中发现有少部分学生任存在不文明的习惯,垃圾随地乱扔,这折射出我国的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4、在活动中,各班结合实际,把热爱劳动落实到具体体行动中去,抓好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懂得一切社会财富和精神文明是劳动血汗的结果,从而养成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勤劳俭朴的优良品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通过集体劳动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
4.劳动教育课程总结报告
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劳动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活能力;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立,在劳动中体验劳动创造美的乐趣,感受劳动创造美的真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知道劳动能创造财富,使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和老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知道劳动是最光荣的,并让他们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我校在本月开展了劳动系列教育活动:
一、学校非常重视,成立了劳动系列教育活动领导机构,在活动中各有分工,各负其责。
二、我们详细的布置了宣传教育的各阶段任务;利用国旗下讲话及班会课开展让勤劳成为习惯”、让感恩与劳动同行”及用劳动创造美好”为主题的专题教育,让学生了解活动意义,知道活动目的及活动主题。
三、开展班级卫生、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各班积极踊跃,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不甘落后的集体主义精神,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开展社区、村队参加公益劳动活动。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就近结组,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宣传孝道传统、宣传劳动光荣,让孝敬之风走出校园吹向社会,让热爱劳动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进行劳动之星、孝道之星”的评选活动,把此次活动表现好的学生评出来予以表扬,树立榜样,并让学生记录活动过程并写总结。
五、为把此项活动推向高 潮,让学生加深对此活动的感悟,我校又组织了开展劳动光荣、孝顺可敬”征文、绘画比赛活动,并选出优秀国旗下讲话稿和优征文、绘画作品参加比赛。
在本月的劳动教育活动中,学生逐渐懂得了去珍惜他人与自己的劳动成果,体会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提高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增强了对父母的感恩情怀,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奇迹,用孝心点亮人生。
5.劳动教育课程总结报告
20xx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同学们的正常的校园生活,为了丰富同学的居家生活,青铜峡市第五小学政教处向同学们发起“居家抗疫宝典”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宅”家也能与家人一起学习劳动技能、了解居家安全知识、体验传统手工制作文化、分享心灵体验、增强亲子情感。
本周体验活动主题为“居家抗疫宝典之劳动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倡导学生居家开展各类传统家务,或将传统家务和创意家务相结合,立足学生的“动手实践”,注重学生“动脑思考”的探究性学习。德育处设计居家实践体验的不同岗位,根据低段、中段、高段的学生认知提供不同的“周家务清单”,各年段依次递增难度,最后形成劳动成果。低段小朋友自己叠被子,整理书包,争做“自理小达人”,擦桌子、摘菜、洗碗筷、墩地,享受劳动的乐趣;中段同学收拾饭桌、整理沙发床铺、下面条、学炒菜,大家成了勤劳的“小蜜蜂”;高段同学承包厨房的活,他们爆炒三鲜、凉拌三丝、煎炒鸡蛋、精制面点,个个都“厨神”附体。
大家以短视频、照片、绘画等形式呈现出来,进而传承劳动文化,增强劳动意识,提升劳动素养,感受“家”的温暖与魅力。
疫情防控工作倡导“全民动员、全民居家”,虽打乱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但也给学生的居家劳动教育提供了空间和时间,有利于家校合力推动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号召全体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宁可在家里出出汗,也不给国家去添乱,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家长的小帮手、做文明的传承人,做 爱劳动、尊长辈、懂分享的中华好少年。
为了引导学生在疫情居家期间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充实生活,青铜峡市第五小学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疫情期间乐实践,争当劳动小能手”活动,号召全体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帮家长分担家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每周上传两次做家务活的照片到班级群,班级将一周以来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活动开展一周以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积极、热情地参与到这次有趣而特殊的活动中,锻炼手脑,大展身手,创意无限,精彩绝伦。低年级各班以“我会叠被子、”“我的衣服我来叠”为主题开展活动,锻炼自理能力,提高劳动技能;中年级的学生们在“洗衣我争先”活动中找到了很多清除污渍的小妙招;高年级的学生争做“家务小能手”、“家庭小厨师”,他们尝试独立擦地、做饭、打扫卫生,在劳动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们的感情。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校下一步会继续把劳动教育落实落细,把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首位,让学生们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在劳动中享受亲情,在劳动中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