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望
春望这首诗全文寓情于景,情感低沉,而又委婉凝炼,简明扼要,集中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
春望
唐朝: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今异义
国破山河在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
浑欲不胜簪 古义:真是 今义:混浊;糊里糊涂
家书抵万金 古义:信 今义:装订的经典著作
译文翻译
北京长安失陷,国家粉碎,仅有山河依旧;春天到了,人迹罕至的紫禁城里蔓草繁茂。
伤感国家大事,禁不住泣涕四溅,鸟鸣声心惊,徒添离愁别恨。
绵延的战争早已持续了大半年多,一封家书难能可贵,一封抵得上万两金子。
忧愁盘绕,搔头思索,白头发越搔越少,真是要不可以插簪了。
注解
国:国都,指北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破:失守。江河在:往日的江河依然存有。
城:紫禁城。草木深:指人迹罕至。
感时:为国家的局势而伤感。溅泪:落泪。
恨别:怅恨别离。
烽火通讯:古时候边防站警报的烟花,这儿指安史之乱的战争。三月:元月、二月、三月。
抵:值,非常。
白头到老:这儿指白发。搔:用手指轻轻地的抓。
浑:真是。欲:想,要,就需要。胜:受不了,不可以。簪:一种束发的饰品。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人后束发于头上,用发簪横插住,以防散掉。
主题思想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举兵叛唐。第二年六月,反贼攻占潼关,唐高宗急匆匆逃到四川。七月,皇太子李亨即坐落于灵武(今属甘肃),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知道消息,将要亲属安装在都州,只身一人投靠肃宗官府,結果悲剧在中途被反贼虏获,解送至北京长安,后因官衔低贱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置身沦陷区的杜甫亲眼看到了紫禁城一片低迷零落的景色,五味杂陈,便写出了这首歌传颂千载的名篇。
拓展阅读文章:杜甫平生之战争颠沛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暴发,第二年六月,潼关沦陷,玄宗惊惶西逃。七月,皇太子李亨即坐落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候,杜甫已将家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