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忧的近义词
喜忧的近义词
休戚:欢乐和忧愁;幸福与祸患: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休戚休戚
喜忧的意思
喜忧相关近义词
带喜字的近义词
喜忧相关成语
一悲一喜: 既悲伤又高兴。
先忧后乐: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先忧后喜: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欢喜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内忧外侮: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同“内忧外患”。
内忧外患: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
内顾之忧: 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勿药有喜: 勿:不要。祝贺人病愈
千欢万喜: 形容非常高兴
半瞋半喜: 瞋:通“嗔”,生气。形容欢喜中又带责备
单忧极瘁: 指极尽忧虑辛劳之苦。单,通“殚”。
厌故喜新: 讨厌旧的,喜欢新的。
嫠纬之忧: 嫠:寡妇;纬:织物的横线。指为国忧虑
季孙之忧: 季孙:鲁国大夫;忧:忧患。指内部的忧患。
宜喜宜嗔: 指生气时高兴时都很美丽。同“宜嗔宜喜”。
宜嗔宜喜: 指生气时高兴时都很美丽。
宵旰忧劳: 宵衣旰食,非常劳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劳”、“宵旰忧勤”。
宵旰忧勤: 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
寅忧夕惕: 寅:寅时,泛指早晨;惕:担心。多指执政者忧心忡忡,早晚提心吊胆
差足自喜: 差:略;足:可。指自己觉得尚可自慰
弄璋之喜: 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弄瓦之喜: 弄瓦:古人把瓦给女孩玩,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女孩。
心腹之忧: 犹心腹之疾。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
忧公如家: 忧:忧虑。忧虑国事,就像忧虑家事一样
忧公忘私: 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忧公无私: 忧:愁苦,忧虑。忧虑国家公事,不考虑个人私事
忧喜交并: 交并:一起出现。忧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忧国哀民: 忧虑国事,体恤百姓
忧国奉公: 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忧国如家: 忧:忧虑。忧虑国事,就像忧虑家事一样
忧国忘家: 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喜忧相关造句
1、夏令营很快就要结束了,大家怀着喜忧参半的心情互相道别。
2、一句话:人人网喜忧参半的财报不会让投资者感到兴奋,也不会阻止目前股票下跌的局势,甚至可能吸引外部投资者进入,以优惠价格持有人人股份。
3、但这也许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
4、周末放假一两天,喜忧参半两心闲。放松身心郊外走,邀上好友聚一餐。杯杯小酒浓浓情,知足常乐挂心头。简单祝福互传递,会心一笑在心间。周末快乐!
5、结果是“喜忧参半”就不足为怪了,并且“开始显得适得其反”,因为价格控制自然会引起商品短缺。
6、在大城市工作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它是如此的方便和舒适,但是噪声污染和交通堵塞也是令人头痛的两大问题。
7、关于衰退的信息之所以喜忧参半,部分原因是对经济发表看法的组织和个人并没有秉持客观立场。
8、王春丽和她的同行对价格上涨喜忧参半.
9、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一生就是喜忧参半。辛夷坞
10、在大城市工作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大城市生活方便和舒适,但是噪声污染和交通拥挤却是两大令人头痛的事。
11、对于此次担任北京海冠凯莱大饭店的总经理,她可谓是喜忧参半。
12、2014酸甜苦辣尝遍,喜怒哀乐轮转,总的来说喜忧参半,在元旦佳节来临之际,愿新的一年开心快乐常相伴,生活过的比蜜甜,健健康康迎新年。元旦快乐!
13、每次看到小猫咪,心里都会有喜忧参半的感觉.
14、实力雄厚的英国军团喜忧参半。
15、母亲看罢喜忧参半,总认为这种热炒热卖的婚姻不牢靠。
15、(在线造句词典)祝您造句快乐,天天进步!
16、文章认为,中美海军合作仍处于喜忧参半的局面。
17、亚洲外汇网:非农报告喜忧参半。
18、雷鸣喜忧参半,高兴的是小猛果然是个破密玩家,和他爸爸不差半分;忧虑的是小猛要把自己当诱饵,行动凶多吉少。
19、我区上半年环保工作喜忧参半2014年07月22日10:00。
20、油价下跌,美国喜忧参半2014年12月26日07:35。
喜忧相关词语
沈忧:1.亦作“沉忧”。2.深忧。
浪喜:无谓地欢喜。
恭喜:客套话,祝贺人家的喜事:恭喜发财ㄧ恭喜!恭喜!恭喜你们试验成功。
恭喜发财:恭喜:恭贺他人的喜事。旧时指祝贺人发财富裕的客套话。
福喜:1.亦作“福憙”。亦作“福禧”。2.幸福吉庆。
贺喜:道喜。[congratulate on a happy occasion] 向某人或某团体祝贺喜事(如结婚、生孩子等)
贻忧:留下忧患;使受忧患。
赞喜:增加喜悦气氛,助兴。语本《周礼.秋官.大行人》:“归脤以交诸侯之福,贺庆以赞诸侯之喜。”
守喜:接生。
守喜婆:接生婆,旧时为产妇接生的妇女。
负忧:遭受忧患。
转嗔为喜:由生气转为喜欢。
负薪之忧:意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有病的谦词。
回嗔作喜: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turn from angry into happy mood]由嗔怪转为喜悦三娘回嗔作喜道:“如此甚好!”
转忧为喜:由忧愁转为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