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2023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浅谈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尊敬的党组织:
师德的本质就是勤业爱生,它包括做人和做事,古往今来,这一点永远不变。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这对高校老师来说,既是时代使命,又是一门艺术。优秀学生招进来后如何培养好?“创新之苗”如何造就成“创新之材”?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所在的课题组在实践学校各级本科生创新实验计划的过程中,从人才培养、课题立项到成果完善、作品转化等环节做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点成绩。怎样才是一个好老师,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对待学生,作为一名步入高校教师行列不久的年轻教师,几年的产学研探索实践,让我对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深的感悟。
全心全意,教学与育人相辅相成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长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劳动,这种劳动需要教师用整个身心竭尽全力地投入。教师的劳动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他们的劳动产品就是一批批人才。凭借着多年来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积累,我所在生工学科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我们的积累与国内一流的软硬件条件有能力探索生工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为此,我所在的课题组结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项目机制,依托课题组的积累,构架起面向优秀本科生培养的平台体系,发掘和引导本科生投身学术探索。
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学生应该拥有较高的学术志向和刻苦的潜能,同时,他要在学术上有自由思考的能力和悟性,而这些需要我们作为教育工的引导。在我们实验室,本科生可以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与自身兴趣自主参与学术研究、可以个人申请参加校外学术会议或深造学习、也可以与教师一对一的面授专业课程等等,这是我们课题组给予学生的“特权”。给予一定程度的自由,其本质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会承担起的责任。课题组的每一个老师与学生们一起,经常开展各种类型的研习学术活动,使得以研究生为科研主体的实验室同样成为本科生也能自由交流、共建共享、展开共同学术生活的公共空间与平台。
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普通知识唾手可得,我们必须尽可能缩短单向度、浅层次的知识传授过程,在校内课堂讲透确实复杂艰深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后,要迅速将“教室”搬到实验室,将学生带进知识探索的前沿、社会服务的一线。把生动的科技创新实践变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鲜活案例,把丰富的知识创新成果作为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我们取得的成绩证明,学生越早感受社会的创新需求,越快参与协同创新实践,看到创新成果获得和转化带来的巨大效益,其创新思维越容易被激活。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是一个认识现代工业的“展览馆”和掌握一般专业技术的“模拟工厂”,那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的想与做比苛求他们一定要想出什么和一定要做成什么重要得多。在教学中学生所暴露出来的弯路是值得的,为了让学生有主动思考问题的机会,我们将研究生完成的成熟的课题引入本科教学中,让本科生在完成基本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到教师或研究生的科研项目中来,这种较高层次的参与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开拓了思路,这也是现在产学研结合的突出体现,也使我们在学科发展上做到双赢。
严谨笃学,科研与育人相得益彰
教师的劳动是塑造人的劳动,高等学校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高深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好的老师不是塞给学生知识,而是把他们领进来, ,现在越来越多的本科生走进了老师的实验室参与科研,便是很好的反映,而严谨治学的作风,会给刚刚迈入学科大门的学生以有意义的言传身教。在课题组里,我们是一个导师团,擅长基因工程的许琳教授、擅长生物信息学的严明副教授、擅长工业生物催化的李艳副教授、以及擅长微生物系统改造的我,四位老师和众多各有所长的博士生硕士生,使得在课题组参与创新实验的每一个本科生都可以得到强大的导师团全方位的科研指导,还能共享自己的公共小社区。让年轻人的思想得到表达和引导,表达得越充分,引导得越细心,培养效果自然越好。这是教育的规律,也是成功学者通常的成长之路。
除了实验室内部的导师团队,我们还给本科生提供各种与国内外专家权威直接面对面的机会,让他们开阔视野、迅速成长。今年我们就已经支持了三名本科生校外进修,两位同学去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了代谢组学的研讨会、一位同学去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培训中心参加了气相色谱学习,这对他们都是很好的锻炼,这在很多校内外课题组也是不多见的。学生的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严谨治学,必须探索创新。因为教师要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方能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效地获取知识,都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有所发展。诚实守信、力戒浮躁是我们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在科学研究中,需要高校教师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学问。目前在校大学生思想活跃、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也使我们在育人过程中要坚持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做学生成才的榜样,将大学生培养成诚实守信、戒骄戒躁的新一代。
勇于创新,产业与育人互促共进
身在南京工业大学这所具有百年工程教育优良传统的高校,教师的使命就又多了一层重要的含义,便是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追求,积极探索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特别对于我所从事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领域的教研工作,其在生物制造产业化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具有分子生物学工程技术的人才力量,这对我们培养生物工程师、制药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与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成为未来生物制造产业化过程中的“卓越工程师”。以“挑战杯”竞赛为例,其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要求高,学生不仅要“遥望星空”,参与高精尖的科研项目研究,发表高质量论文,还要“脚踏实地”,能够将作品应用于工业生产实践。我们课题组今年指导的沙凤同学的作品获得了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二等奖,所关注的就是新型绿色工业生物催化这个已经成为生物技术中一个新兴和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领域,是目前能充分利用生物资源、节约能源、实现生产绿色化工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她所参与的工作又是瞄准了每年带来数百亿美元的他汀类药物中的关键手性中间体,通过基因组探矿的手段获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酶,构建基于反应-反应偶联的辅酶高效原位再生体系,系统地研究关键酶在多相体系中的生物催化反应过程。她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以实验室为家,同课题组的老师和研究生们一起,团队的协同合作,对她能拓宽知识领域和理解现代工业化,是宝贵的体验和财富。在这个一边学习一边探索的过程中,她也真正领会到了将所学知识与自身创新能力结合并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成就感,这项工作也与国内知名药企实现了成果转化。
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得益于我们课题组一直以来在传道授业所坚持的理念,我们的教学相对于工业界在总体上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性,把国内外最前沿的东西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去比较,了解现实,发现问题,感觉未来,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工业界之后有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欲望和能力,我们深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要从教师的渊博知识和高深学问中吸收营养,而且还要从教师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治学精神中吸收营养,所以只有我们自己保持旺盛的求学精神,才能使学生获益,终身学习,这也应该是对师德建设新的诠释。
第2篇 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属性思想汇报范文
尊敬的党组织:
制度是一种规范,是各种办事规程和行为规则的集合,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秩序框架。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是某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反过来,任何一种价值理念也必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上。制度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属于软环境的范畴。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不行,还要解决制度问题。人是生活在制度中的,同样是那些人,施行这种制度,人们就不积极,敲锣打鼓,积极性也提不起来,施行另外一种制度,人们就积极了。”他又说:“思想问题常常是在一定情况和制度下产生的,制度搞对头了,思想问题也容易解决。”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制度可以通过引导、模仿、从众心理等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外在动力系统,并具有以下内在属性:
一是整体性。学术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质地决定了大学是一个充分自由自主的机构,每个个体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决定了大学内部诸要素如学院之间、系所之间、学科专业之间保持一种低结合的状态。因此,这种“有组织无政府”的松散联结组织的各子系统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群,每个专业人群都以自己的领域为着眼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传统、思想体系、专业信条、学术规范、研究方式和研究方向。与此同时,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从事独立的精神性、创造性劳动,大多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他们十分自尊又格外自强,特别注重个体在组织或专业圈子的地位与影响。他们的终身事业是和所在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人师之师”的素质和能力非常敏感挑剔,对以个体形式出现的直接介入式的“施教”要求苛刻,这种自尊自强心理使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性更为明显。从事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整体从宏观着眼,注意制度上的“苦心经营”并有“放水养鱼”的耐心,不能有 “急功近利”的短视,不能从局部的、功利的角度追求一种轰轰烈烈的绩效。
二是暗示性。从制度的规范性而言,“环境——制度”子场具有矢量性,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导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教职工首先受工作生活环境及未来发展预期的影响,其次受积淀在民众心理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新闻媒体传播的熏陶和影响,再次受制度和周围人们特别是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的影响。不仅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会给教职工思想行为带来较强的暗示性,而且学校整体制度环境也会给教职工思想行为带来较强的暗示性。一般而言,教职工都希望自己所在的高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公正合理公平的制度环境,这样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安全感、认同感和满足感,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顺利进行。反之,就会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导致人心涣散,校园凝聚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开展。这种暗示性特征的影响因子包括领导方式、奖惩制度和方式,校风校训与大学精神(主要指组织内多数成员共有的基本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精神风貌及对组织的态度),学校或所在学科的地位与影响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种暗示性特征提醒我们注意“破窗效应”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所谓“破窗效应”是指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如不及时修复,时间一长,别人就会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破窗理论”体现了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对制度缺陷进行及时修正完善的必要性。制度的公正体现环境的公正,
可以暗示教职工通过劳动和创造得到外在环境的认可,通过公平竞争谋求更大的发展,制度的连续性能为教职工提供明确的导向,告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努力的方向。在竞争中“不患寡而患不公”,这是高校教职工的一种普遍心态。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方面可以“目中无人”,没必要时时处处围着教职工个体的情感兜圈子,可以用群体的“粗”来解决个体的“细”,确保“公共牧场”的规范与利益。
三是公正性。制度的公正性比合理性更重要,即某项制度尽管不尽合理,但只要对每位教职工一视同仁,就往往不会产生大的矛盾。制度的合理性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改进,但制度执行的公正性一定要自始至终坚持下去。例如,在对教职工进行年度考核时,考核过程必须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职工对考评工作的神秘感,让教师事先熟悉考评标准、考评程序,事后要及时公示考评结果,让一切都处于阳光之下,否则,再具体再细致的思想工作也解不开教职工心头的愁结。制度的合理性也是制度公正性的重要方面。制度不合理,不但达不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还会使教职工产生不公平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公平感是影响高校教职工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成效的关键因素。对教职工来说,不仅工资、奖金、福利,而且社会地位、权利、荣誉、发展机会等都渴望能得到一种恰如其分的承认,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他们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就会感到受制于环境,就会发出各种抱怨,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驱力的提高。
四是严肃性。制度的严肃性是制度环境优化的保障。制度不严肃就意味着成为一纸空文,产生不了约束力。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良好的管理是教育的前提,管理本身也是最好的教育载体。一所高校如果管理混乱,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从开展。管理制度除了能引导和规范个体行为外,还具有整合与激励作用。整合作用是通过明确的目标体系、规范的评估体系和严格的奖惩制度把分散的个性化的力量凝聚到一起。管理制度的这些职能是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基本一致的,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制度的连续性是制度严肃性的保障。没有一定时期的连续就谈不上制度的严肃。或者说,多变的制度就是不严肃的制度。制度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预期,制度的完善是在保持连续性基础上的一种完善。
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是某一个因素决定的,而是有赖于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制度属性,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重要的抓手,就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汇报人:
____年.10.31
第3篇 xxxx年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浅谈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尊敬的党组织:
师德的本质就是勤业爱生,它包括做人和做事,古往今来,这一点永远不变。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这对高校老师来说,既是时代使命,又是一门艺术。优秀学生招进来后如何培养好?'创新之苗'如何造就成'创新之材'?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所在的课题组在实践学校各级本科生创新实验计划的过程中,从人才培养、课题立项到成果完善、作品转化等环节做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点成绩。怎样才是一个好老师,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对待学生,作为一名步入高校教师行列不久的年轻教师,几年的产学研探索实践,让我对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深的感悟。
全心全意,教学与育人相辅相成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长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劳动,这种劳动需要教师用整个身心竭尽全力地投入。教师的劳动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他们的劳动产品就是一批批人才。凭借着多年来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积累,我所在生工学科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我们的积累与国内一流的软硬件条件有能力探索生工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为此,我所在的课题组结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项目机制,依托课题组的积累,构架起面向优秀本科生培养的平台体系,发掘和引导本科生投身学术探索。
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学生应该拥有较高的学术志向和刻苦的潜能,同时,他要在学术上有自由思考的能力和悟性,而这些需要我们作为教育工的引导。在我们实验室,本科生可以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与自身兴趣自主参与学术研究、可以个人申请参加校外学术会议或深造学习、也可以与教师一对一的面授专业课程等等,这是我们课题组给予学生的'特权'。给予一定程度的自由,其本质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会承担起的责任。课题组的每一个老师与学生们一起,经常开展各种类型的研习学术活动,使得以研究生为科研主体的实验室同样成为本科生也能自由交流、共建共享、展开共同学术生活的公共空间与平台。
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普通知识唾手可得,我们必须尽可能缩短单向度、浅层次的知识传授过程,在校内课堂讲透确实复杂艰深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后,要迅速将'教室'搬到实验室,将学生带进知识探索的前沿、社会服务的一线。把生动的科技创新实践变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鲜活案例,把丰富的知识创新成果作为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我们取得的成绩证明,学生越早感受社会的创新需求,越快参与协同创新实践,看到创新成果获得和转化带来的巨大效益,其创新思维越容易被激活。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是一个认识现代工业的'展览馆'和掌握一般专业技术的'模拟工厂',那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的想与做比苛求他们一定要想出什么和一定要做成什么重要得多。在教学中学生所暴露出来的弯路是值得的,为了让学生有主动思考问题的机会,我们将研究生完成的成熟的课题引入本科教学中,让本科生在完成基本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到教师或研究生的科研项目中来,这种较高层次的参与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开拓了思路,这也是现在产学研结合的突出体现,也使我们在学科发展上做到双赢。
严谨笃学,科研与育人相得益彰
教师的劳动是塑造人的劳动,高等学校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高深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好的老师不是塞给学生知识,而是把他们领进来, ,现在越来越多的本科生走进了老师的实验室参与科研,便是很好的反映,而严谨治学的作风,会给刚刚迈入学科大门的学生以有意义的言传身教。在课题组里,我们是一个导师团,擅长基因工程的许琳教授、擅长生物信息学的严明副教授、擅长工业生物催化的李艳副教授、以及擅长微生物系统改造的我,四位老师和众多各有所长的博士生硕士生,使得在课题组参与创新实验的每一个本科生都可以得到强大的导师团全方位的科研指导,还能共享自己的公共小社区。让年轻人的思想得到表达和引导,表达得越充分,引导得越细心,培养效果自然越好。这是教育的规律,也是成功学者通常的成长之路。
除了实验室内部的导师团队,我们还给本科生提供各种与国内外专家权威直接面对面的机会,让他们开阔视野、迅速成长。今年我们就已经支持了三名本科生校外进修,两位同学去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了代谢组学的研讨会、一位同学去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培训中心参加了气相色谱学习,这对他们都是很好的锻炼,这在很多校内外课题组也是不多见的。学生的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严谨治学,必须探索创新。因为教师要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方能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效地获取知识,都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有所发展。诚实守信、力戒浮躁是我们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在科学研究中,需要高校教师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学问。目前在校大学生思想活跃、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也使我们在育人过程中要坚持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做学生成才的榜样,将大学生培养成诚实守信、戒骄戒躁的新一代。
勇于创新,产业与育人互促共进
身在南京工业大学这所具有百年工程教育优良传统的高校,教师的使命就又多了一层重要的含义,便是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追求,积极探索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特别对于我所从事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领域的教研工作,其在生物制造产业化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具有分子生物学工程技术的人才力量,这对我们培养生物工程师、制药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与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成为未来生物制造产业化过程中的'卓越工程师'。以'挑战杯'竞赛为例,其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要求高,学生不仅要'遥望星空',参与高精尖的科研项目研究,发表高质量论文,还要'脚踏实地',能够将作品应用于工业生产实践。我们课题组今年指导的沙凤同学的作品获得了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二等奖,所关注的就是新型绿色工业生物催化这个已经成为生物技术中一个新兴和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领域,是目前能充分利用生物资源、节约能源、实现生产绿色化工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她所参与的工作又是瞄准了每年带来数百亿美元的他汀类药物中的关键手性中间体,通过基因组探矿的手段获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酶,构建基于反应-反应偶联的辅酶高效原位再生体系,系统地研究关键酶在多相体系中的生物催化反应过程。她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以实验室为家,同课题组的老师和研究生们一起,团队的协同合作,对她能拓宽知识领域和理解现代工业化,是宝贵的体验和财富。在这个一边学习一边探索的过程中,她也真正领会到了将所学知识与自身创新能力结合并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成就感,这项工作也与国内知名药企实现了成果转化。
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得益于我们课题组一直以来在传道授业所坚持的理念,我们的教学相对于工业界在总体上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性,把国内外最前沿的东西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去比较,了解现实,发现问题,感觉未来,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工业界之后有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欲望和能力,我们深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要从教师的渊博知识和高深学问中吸收营养,而且还要从教师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治学精神中吸收营养,所以只有我们自己保持旺盛的求学精神,才能使学生获益,终身学习,这也应该是对师德建设新的诠释。
第4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荣辱观教育思想汇报范文
尊敬的党组织:
高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一方面,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等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在部分大学生中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日趋突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任务十分紧迫和繁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指明了方向。高校应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切实贯穿于高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各环节。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荣辱观教育的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科学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认真听取他们的呼声,切实考虑他们的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措施,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
把荣辱观教育全面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高校应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力争做到四个结合: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为此,应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这两个重要环节,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开展丰富鲜活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积极践行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到知行合一;注重学生公寓、网络、社团和社会实践等环节在思想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其中,并不断拓展教育的覆盖面。
发挥广大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力军。应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在教师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教师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同时,采取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创造性地开展荣辱观教育。
建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结合学校制度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道德行为规范,并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相匹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评价体系,使广大学生明白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通过相关制度的完善,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每个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加以践行。
汇报人:
____年.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