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是象形字,甲骨文里就有,本义就是大象。“像”是春秋时代才出现的后造形声字。在像字出现以前,“好像、如同”这样的概念就存在于人们的语言中,古人就用同音假借的办法,借“象”来表达“像”的概念,所以《易经》上说:“象也者,像也。”后来“像”字造出来了,人们习惯难改,所以象、像依然通用。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象五岳”即“像五岳”。
在现代汉语里,象、像二字不再通用,是有明确分工的。
象,表“形状、仿效、摹拟”等义。如“天象”、“气象”、“景象”、“印象”、“表象”、“象形”、“抽象”、“具象”、“象征”等。
像,表“相似、如同、人物形象的摹写或雕塑”等义。如“好像”、“相像”、“肖像”、“塑像”、“画像”、“录像”等。以某一个人为主体的画像或照片,称作“肖像”。
“想象”和“想像”,为全等异形词,即音同、义同、形异。由于“想象”使用频率大大高于“想像”,并根据“象”“像”名词义的分工原则,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已确定“想象”为规范词形。
相,本义为“察看”,与“像”的含义没有共同之处。但其引申出来的“相貌”和复制“相貌”的“照相”,以及跟照相相关的词语,却同“像”的含义相同,因而出现一系列异形词,如相貌—像貌,照相—照像,照相机—照像机,像片—相片,等等,因此需要规范用法。语言文字专家们推荐的词形是:“相貌”、“照相”、“照相机”、“相纸”、“像片”。
2007-05-30 选自蔡鸿程主编《作者编辑实用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年版
下载:
“象”是象形字,甲骨文里就有,本义就是大象。“像”是春秋时代才出现的后造形声字。在像字出现以前,“好像、如同”这样的概念就存在于人们的语言中,古人就用同音假借的办法,借“象”来表达“像”的概念,所以《易经》上说:“象也者,像也。”后来“像”字造出来了,人们习惯难改,所以象、像依然通用。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象五岳”即“像五岳”。
在现代汉语里,象、像二字不再通用,是有明确分工的。
象,表“形状、仿效、摹拟”等义。如“天象”、“气象”、“景象”、“印象”、“表象”、“象形”、“抽象”、“具象”、“象征”等。
像,表“相似、如同、人物形象的摹写或雕塑”等义。如“好像”、“相像”、“肖像”、“塑像”、“画像”、“录像”等。以某一个人为主体的画像或照片,称作“肖像”。
“想象”和“想像”,为全等异形词,即音同、义同、形异。由于“想象”使用频率大大高于“想像”,并根据“象”“像”名词义的分工原则,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已确定“想象”为规范词形。
相,本义为“察看”,与“像”的含义没有共同之处。但其引申出来的“相貌”和复制“相貌”的“照相”,以及跟照相相关的词语,却同“像”的含义相同,因而出现一系列异形词,如相貌—像貌,照相—照像,照相机—照像机,像片—相片,等等,因此需要规范用法。语言文字专家们推荐的词形是:“相貌”、“照相”、“照相机”、“相纸”、“像片”。